行进式健身球操视频:李星文:“纠风办”己身不正何以正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9:57:25

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李星文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44岁的王金伍,是河南南阳的一位货运司机,自2005年跑运输以来,频遭“公路三乱”(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侵害。2007年至今,王金伍共向国务院纠风办发出投诉信件160多封。最近,他发现陕西省纠风办向国务院纠风办提供了5份内容一致的“办结”回复,而事实上他反映的问题都没有真正“办结”,甚至连调查和沟通都没有。

王金伍说的5起投诉涉及渭南、宝鸡、榆林等地的“公路三乱”问题,国务院纠风办按程序将投诉信批转给陕西省纠风办,后者向国务院纠风办提交了对5起投诉的答复,国务院纠风办将回复内容发送到王金伍的个人信箱里。5个答复除了开头的督促单位不同外,正文内容如出一辙:“对投诉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与举报当事人进行了沟通协调,妥善进行了办结处理。”令王金伍纳闷的是,他作为投诉代理人,既没有人找他调查,也没谁与他的当事人沟通,问题没得到处理,怎么就被“办结”了?

与陕西省纠风办的交涉很艰难,公开的投诉电话经常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发了传真,明明显示发送成功,但接传真的人声称“没收到”,而且“传真机坏了”。好不容易有人承认收到传真,但绕来绕去就是说不清那5个答复是怎么回事。随后,此事的解释权被推到了“领导”处,而“领导”正在外地出差,联系不上。在这个漫长而繁冗的交涉过程中,纠风办先是设置技术门槛,让一部本该一打就通的投诉电话几乎变成空号,让一部本该时时畅通的传真机出了“故障”,既而又打官腔拖延、推托、敷衍,就是不肯正面回答5份“办结”回复是怎么回事。

然而,这还不是陕西省纠风部门最“精彩”的表演。当记者带着王金伍的问题找上门去时,纠风办说他反映的情况不实,而且有一起投诉是早已纠正过的。然而,王金伍用具体当事人、票据、录像和书面材料证实,这仍然是一起“莫须有”的纠正。至此事态已清楚:陕西省纠风办对上采取瞒骗手法,把没能纠正的事标上“办结”上报;对当事人、代理人、记者则采取推搪和拖延战术,甚至当面撒谎。当事人被磨得身心俱疲后,此事也就可能不了了之。

纠风办,全名“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办公室”,是政府所属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关。纠风办本应是给不正之风的受害者撑腰和解难的部门,可是陕西省纠风办的所作所为令人失望。从王金伍投诉信的办理过程来看,陕西纠风部门不但未能很好地履行其职能,反而处处暴露了自己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纠风办负有“监督检查部门和行业执行政策、办事效率、服务质量”之责,陕西纠风部门自己就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佳,未曾兑现面向社会的承诺。纠风办的另一职能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经济发展的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组织开展行业作风整顿或专项治理”,王金伍等人饱受“公路三乱”之苦,不断向地方纠风办投诉,他们却并未通过整顿行风或专项治理给受害者解决问题。纠风办还须“设立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受理并组织查处投资者在本市投资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和生活、人身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各类举报投诉”,可陕西省纠风办设立的似乎不是热线电话而是冷门电话,想接通一次需要很好的运气,怎能很好地受理投诉?

本来是纠正别人的不正之风的监督机构,自己反而大搞欺上瞒下的不正之风,这如何能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如何能不辜负群众的重托。也许,陕西纠风部门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其权威和权限可能无力撼动那些实权部门,想纠风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也许,陕西纠风部门主观上就不愿意去做这类“吃力不讨好”的事,主动捣糨糊、抹稀泥。不管属于哪种情况,都说明纠风办的工作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都需要查找问题的关键所在,来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当地纠风部门的公信力,才能避免不办而“办结”的荒唐故事一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