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衣冠中级难度:铜元收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2:34:47

    近年来,纪念流通币、人民币纸钞等价格与日俱增,折射出钱币市场的火爆。而过去长时间被人忽视的铜元,也开始在这几年中悄然走俏。初集铜元者可从六个方面入手,通过去伪存真来厘定收藏或投资的品种。
    
    铜元历史并不长
    
    铜元,也称铜板,是中国清末民初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系我国近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00年开始流通,到20世纪30年代逐步被纸制角分票和镍质硬币所取代,铜元在中国流通的历史仅30多年。但就是这30年间,由于中国发生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清王朝的覆灭、军阀混战的出现,使得中国货币发行陷入了混乱,形成了铜元数量浩繁、种类庞杂、版别众多等现象,令人叹为观止。据估算,仅从1900年到1917年间,全国各省铸造的当十文铜元就有320亿枚之巨,而清末铜元背面的蟠龙图案版别就超过400种。这无疑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成为了现在了解历史变迁的“活教材”和“活文物”。
    从铜元的发行看,除了清政府发行的铜元外,也有各地铸造的铜元,且发行量年甚一年。据梁启超所记各年份铜元铸额,光绪30年为1741167千枚,光绪31年是4696920千枚,光绪32年达1709384千枚,到了光绪33年已臻至2851200千枚,光绪34年回落到1428000千枚。如此一发而不可收的滥铸之风,自然令铜元日趋贬值。
    清王朝的覆灭,使得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但初期各地军阀割据势力相互混战,继而又纷纷设厂制造铜元,用以筹措军费。但其中竞相滥造、营私分肥、毫无章法的现象屡见不鲜,遂使铜元质地
    恶劣,价格更是暴跌。北洋政府时期的做法更坏,各省不仅没有停造,反而纷纷增设新厂,所造铜元铜质低劣,面值增大,以牟取暴利。北伐以后,铜元逐渐被镍币所取代,逐步退出流通。
    
    收藏注重六要素
    
    铜元已成为目前钱币收藏的一个重要门类,但由于铜元的种类繁多,数量也特别的巨大,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铜元收藏敬而远之,是因为其收藏难度高,要搞清各个时期发行的铜元所费功夫不小,更何况其中还有不少的版别和变体等,因此初学者往往会望而却步。此外,铜元在社会上的流存量也不小,其中大部分的投资价值并不高,多年来价格上涨缓慢。笔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集邮时,看到市场上的铜元堆积如山,目前一些低档货依然乏人问津。
    但是,这并不是说铜元就没有投资价值,相反由于发行时的特殊历史原因,有收藏价值的品种仍不少,何况近年来绝大多数人没有正视铜元的价值,使得不少品种的价格处于明显偏低状况,其投资潜力不容忽视,初集铜元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通过去伪存真来厘定收藏或投资的品种。

    一、品相为上 品相是“收藏品的生命”,这一点对于任何收藏铜元的人而言,都是一个座右铭。由于铜元的数量极大,且迄今不少品种的存世量仍然不菲,所以品相对铜元收藏意义更加重要。毕竟品相的好坏,不仅影响到铜元价格的差异,而且还关系到其是否容易变现问题,因此铜元上任何缺陷都会影响到价格,且在交易中的价格落差极大。通常上好品相的机制铜元图案文字清晰、无磨损,表面平整光洁,边缘无明显撞击痕迹等,这类好品相的铜元值得收藏,但在挑选时需严格要求。

    二、注重材质 铜元材质自然为铜,在市面上的各种铜元中以红铜元最常见,黄铜元少见。有些省份为降低成本多得利润,大铸含铜成色较低的黄铜元,如“大清铜币”中心宁字二十文、奉天光绪铜元等黄铜质居多,红铜元反而少见。此外,民间私铸的铜元也多为黄铜质。铸造整齐精美、色泽润白如银的白铜币以及铅质铜元则多属于样币性质,难得一见。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白铜币伪品,一般采用在普通铜元表面镀镍的方法伪造,但不甚光洁,砂眼气泡较多,边缘无齿,币身较薄,不具样币特征,不难辨识。

    三、铸币工艺 铜元一般采用机器铸造,故称“机制铜元”。但也有民间土法私铸的非机制铜元,如采用传统翻砂法铸造的“砂版铜元”,人力手摇机械铸造的半机械币以及手工打制铜元等。这些非机器铸造的铜元,多是过渡时期的产物,铸造数量不多,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另外,铜元一般中间无孔,因此发现中间有孔,特别是方孔铜元需格外留意。其中“光绪元宝”安徽方孔十文铜元最为
    罕见,估计存世量不会超过10枚,被誉为“一级大珍”。

    四、面值大小
    铜元面值很多,以当十文铜元最常见,而当一文、二文、五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等面值铜元都值得留意。“光绪元宝”四川当三十文铜元因面值不符合民间习惯,旋铸旋废,存世仅有十余枚,非常罕见。“大清铜币”宣统二十文、“光绪元宝”广东五文、江南甲辰“光绪元宝”二十文、河南省造民国双旗五百文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不过民国时期四川铸造的“四川铜币”当二十、当五十、当百者却属常见品种,市场价格并不高。

    五、留意错版 铜元因铸造原因而出现错版的情况不少,通常铜元上的错版如下情况:英文错误,主要有字母写错、单词拼错等,如单词"PROVINCE'’(省)错拼为“PROVINEC”;满文错误,如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铜元,上缘纪地“四川官局造”,中心满文却为“宝福”(福建铸钱局);正背面图案错配,如“光绪元宝”湖北造背错配广东飞龙图;阴文图案,铜元币面文字大多为凸出阳文,也有极少数会有单面阴文图案出现,这是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合背、合面铜元等。当然,不少不法之徒也借助藏友猎奇心理,臆造伪品谋取不义之财,这需要藏家结合历史情况分析甄别。

    六、观察齿边 一般情况下,铜元侧面是没有任何纹饰的光边,轧有齿边的铜元绡大多数属于样币性质值得收藏。

    以上是选择铜元的一些标准,可作为初集者入门的参考。从多年来的整理发现,铜元的存世量很大,迄今已发现种类约1000种左右,所以收藏者应该挑选那些档次高的品种,这一点对铜元投资者尤为重要。目前公认的铜元珍品分为“十大珍”和“十小珍”,其中“十大珍”分别为安徽九星十文开国纪念铜币、江南甲辰光绪元宝二十文、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三十文、广西省造光绪元宝十文、吉林光绪通宝辛丑二十文、安徽方孔光绪元宝十文、“粤”字大清铜币二十文、奉天光绪元宝中花十文红铜元、袁像大面型共和纪念十文和江西辛亥大汉铜币,价格在8万~30万元之间。而“十小珍”分别指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五文(半仙)、“淮”字大清铜币二十文、民国十九年哈尔滨军舰壹分、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五十文(天津)、大中华民国云南铜元一仙、民国廿五年制中心“津”字嘉禾拾文、“汴”字大清铜币二十文、大清铜币中圆孔双花二文、民国廿二年山东贰拾文铜元、中华民国双旗嘉禾伍佰文(河南),市价在3―7元之间。
    目前国内收集和投资铜元的人还不多,系统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这使得铜元的价格依然处于低位。更有甚者,尽管国际铜价近年来飞涨,但铜元的价格却并没有很大变化,这与近两年来随着银价上扬,同时代的银元价格走高相背,令人遗憾。不过,从中也折射出铜元的市场价值比明显低估,如现在藏市中一枚普通的“广宝”铜元仅值1~2元,比近年来发行的纪念流通币还要便宜,估计这枚钱币本身铜材也值这个价了。
    事实上,由于铜元少人问津,因此一些稀有版别往往鲜为人知,只要仔细甄别,在庞大的数量中会发现不少珍稀品种。如果能以较低的价格买进,应该说是非常好的投资选择,至少目前铜元中“拣漏”的机会不小,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意,通过对照目录遴选,去伪取精,若干年后则会有丰厚的回报。 四川铜元

【四川铜元铸造始末】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川督岑春煊始议铸造铜元。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建立四川铜元局,其规模不大,仅就原购铸小制钱的废机修整使用.厂房是机器局的压铜厂和旧的铜钱厂,铸料是机器局的枪弹废壳边渣和宝川局余铜,圯炼净尽。按铜95%、铅4%、锡1%的比例配铸“当五”、“当十”铜元。所铸铜元悉用紫铜,质量较好。
    光绪三十年(1904),仿湖北省铜币式样.将“四川官局造”五字改为“四川省造”四字。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清政府通令各省将所铸的“光绪元宝”铜币.统一改为“大清铜币”,并要在币的中心加铸阴文或阳文的各省汉文简称,四川省即铸有中心为“川”字的当五、当十、当二十等三种铜元。同年九月,清政府的户部改名为“度支部”,但各省铜元局所铸的“大清铜币”币面纪铭仍一直用“户部”字样,唯独四川所铸宣统元年大清铜币的纪铭改为“度支部”。以致四川铜元成为全国铜元特点之一。
   
    辛亥革命后,四川大汉军政府于民国元年废除龙纹大清铜币模式.改铸汉字“当十”、“当二十”和“当五十”文三种面值的铜币,正面为“四川铜币”四字,中问有一枚海棠花,上有“军政府造”,下边为当制钱若干文,反面中问有一圈,圈内为篆文“汉”字,圈外还环绕有十八个小圈,小圈上有“中华民国元年”六字。民国2年(1913),又添铸“当一百”和“当二百”两种铜元,当一百铜元的模式与当五十的相同,当二百文的版面稍大,其正面中间谱有一圈,圈内为嘉禾两穗,穗中有直书的“贰百文”三字,圈上为“中华民国二年”,圈下为“四川造币厂造”,反面正中亦有珠圈,圈内为两面交叉的五色旗,圈上有英文The BeputIle of chine,当二百文的版面比一百文大,这种二百文铜元,又称“双旗”铜元,亦称大二百文铜元。
    民国7年(1918)成都造币厂曾增铸五文铜币。民国8、9年(1919、1920),曾铸当一百和二百铜币。民国13年(1924).扬森为了更多地掠夺铸币暴利,铸造重量轻、币身薄,体积小的小一百和小二百(也叫新一百和新二百)铜币,这两种铜币的模式与以前铸的“汉”字和“旗版”均有变动。自民国15年(1926)起到17年(1928)止的三年时间内,四川造币厂铸造的小二百文铜币多达四亿余枚。由于铸造铜币有利可图.当时省内各防区的军阀们也纷纷效尤,设厂铸造劣质铜币,使四川币制混乱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四川铜元在清末初铸时,质量较好,一般都是用紫铜。每枚铜元的含铜量均在95%左右。民国以后,成、渝两地铸造的铜元。因当事者贪图重利。搀入白铅较多,除老一百、老二百两种为紫铜外,其余均是白黄色的白铅。故铜质不如清末所铸之纯。由于用铜日杂,成色方面难以精确核计,据当时《财政年鉴》所载:四川当五十文铜元含铜量为千分之五百,老一百文铜元为千分之五百八十,新一百文铜元为千分之二百,老二百文铜元为千分之七百,新二百文铜元则降低至千分之三百八十。重量方面亦较清末所铸为轻。如当二十文者只重三钱,当五十文者重五钱。老一百文者重五钱八分,老二百文者重七钱。新一百和新二百投产后,重量更轻了。
    四川自光绪二十九年(1903)开铸铜元起至推行法币时止的30余年间,除清末一段时期铜元铸造敷有较为完整的纪录存下来外,民国时期,由于受四川军阀混战的影响,生产既不正常.档案又散失不全,亦从未正式公布过铸造数量。这种历史的原因,给川省货币紊乱史料的整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宣统三年(1911)的9年中,四川铸造了“当五”、
   “当十”和“当二十”铜元775,484,733枚。民国元年(1912)以后,政府度支日绌,叉因钱价愈低.公家铸造“当十”、“当二十”铜元,即多加铝锡,改作白铜亦已无利可图。于是改铸“当五十”铜元。护国之役后,军阀为了谋取厚利,加大面额铸造“当一百”和“当二百”的大铜元.后又减轻重量铸“小一百文”和“小二百文”铜元。民国元年(1912)至17年(1928),成都造币厂共铸造“当五文”、“当十文”、“当二十文”、“当五十文”、“当一百文”、“当二百文”6种铜元达24.78亿余枚。重庆铜元局于民国2年(1913)至民国6年(1917)铸造“当二十文”、“五十文”铜元92,504,725枚。至于民国6年(1917)以后,四川大小军阀私自铸造铜元极其普遍,其铸数若干,更是无从考核统计。据当时有关方面估计,民国7年(1918)至民国24年(1935)平均每年铸造的劣币,都在1亿枚左右。
  
    清末民初,民间日常生恬所需生活日用品,纯以钱文计算。在银元畅行时,铜元作为辅币仍旧普遍流通行使,不论成都或重庆所造铜元,均能在省内外广泛流通。但自铜元面额增大后.不仅原有的制钱被收去改铸铜元图利,小面额的铜元亦有被收购熔化改铸大面额的。如当五十文铜元出现时,市上的当十文和当二十文的铜元就减少。新二百文铜元面市时,原有的老一百和老二百文铜元亦趋匿迹。民国14年(1925),当五十文以下铜元都停铸后,新二百文铜元在川省境内成为交易的起码单位。少数二百文以下的交易,有的用制钱,有的则将当二百文铜元截为两半或四片当作一百文或五十文,作为找补零星数额之用。这种铜元,俗称“宰板”铜元。有的地方还有以竹签或竹片代铜元作零星找补之用的。由于铜元的额定价值与使用价值产生差距,如当十文铜元最初是按照面额使用,以后每枚逐渐改作当一百文行使,其他种类铜元的使用价值亦有改变,而政府又未规定先后价格折合的比率,以致民间的债权债务由此发生不少纠纷。
    四川铜元中二百文的铸造,前已述及自民国2年(1913)开始.计有大型小型的区分,铸造者惟利是图。初由五十文改铸一百文,继改铸大型二百文,此犹未足,复改铸小型二百文。大型二百文一枚,最少可改小型二百文两枚,清铸二十文铜币,其重量较小型二百文还重。更有不法之徒,更用机械以清铸十文铜币压而扩之,改图易字成小二百文,两型的重量没有差别。故在流通中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别。大型二百文在全省均能流通使用,尤以沱江流域为多。川南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只作一百二十五文或一百文行使。而仪陇、蓬安、昭化、通江等县,却作三百文行使。天全县僻处边远,常有外省商入以二百五十文的价收买,而遂宁、潼川、保宁(今阆中)、南部、广安等县每以大型二百文(旗版)斫成二,一牙作一百行使。至于小型二百文,在全省长江沿岸,自涪陵以下及酉阳、秀山等县,只作一百文使用.其余各地则能照面额通用。
   
    川省铜元的愈出愈坏,其害波及其他省市。当川省只铸当十、当二十文的时候,川省与长江下游各省的铜币种类完全相同,故钱价亦无大差异。但自川省开铸五十文后,每洋一元可易铜元二千文上下,而下面各省每元仍为一千一二百文,当二十文者,在川省内并不能贵于当五十文者,故一运出省,每洋一元即可坐获数百文之利。不少商人遂相率运至宜昌沙市一带出售。待当一百文的面市,当五十文的亦被运至宜、沙;至当二百文的面市,又将一百文的运至下游各省图利。数量日增.以致当地价钱日跌。生活日高,实受了四川铜元的影响。实际上当一百文的与从前当十文者大小厚薄没有什么差别,当二百文的与从前当二十文的亦无什么差异。有的商人到汉口、上海等地购置当地所铸当十、当二十文的,运回四川改压作当一百、当二百文字样行使。自当二百铜元产生后,不仅当十当二十的铜元已先后流出省外或予收回改铸,就是当五十、当一百的亦皆流至宜沙一带。以致本省所有的通货,只有二百文一种了。故有人说“四川成为二百文的天下”,确是事实,当时,交易无法找补的县区乃有宰板二百文的产生。影响四川与外省的贸易并引起长江下游省市的物价。
    四川铜元的诞生晚于国内广东等省,前后不过30余年的历史.且在铸造和流通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于军阀割据及混乱时期。政局不稳,军阀专横各自为政,以减重、降质、缩小等方式铸造铜元,从中大肆剥削人民。成都造币厂和重庆铜元局两个公立铸币机构,均为军阀所掌握,各大小军阀又各自私设铸币厂,以致滥铸、乱铸、私铸大量的各种形色的铜元,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几次金融货币风潮,在法币政策实施以后,铜元才退出了流通领域。
 

四川省造当二十黄铜

200元 -60元
 
   
  
甘肃铜元双珍  甘肃造币厂是民国时期冯玉祥的国民军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兰州设立的。当时军阀混战,甘肃钱荒,国民军占领甘肃并驱走“陇南王”孔繁锦后,用孔在天水造币用的设备,在兰州旧举院(今西关什字兰大二院住院部西侧)建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因国民政府推行法币而终止。在短短的七年时间,主要铸造银元,铜元为银元辅币,铸造种类及数量并不多。在铸造银元之余,一是利用孔繁锦旧币模,铸造了甘肃铜元一百文、五十文两种。二是另刻新模铸造了双旗开国纪念币“二十文”、中华民国十七年“伍枚”、甘肃造币厂“五十文”三种铜元,其中最稀见、最珍贵的是后两种,被称为甘肃铜元双珍。“中华民国十七年伍枚”铜元简称“伍枚”,红铜质,外径34.8毫米,厚2毫米,重13克。造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正面主图为中华民国国徽青天白日,国徽中心为纪值文字“伍枚”,国徽外为珠圈,珠圈外为勾连回形纹。背面为孙中山正面半身像,上方环列文字“中华民国十七年”(图l、2)。此币虽无纪地文字,但根据甘肃民国十七年铸造的同样图案的银币来判断,应为其辅币。两种币因铸期很短,铸量非常小。
从该币目前的发现及遗留情况看,当分为两个版别,一是光边,即币的边棱没有齿,另一种为齿边,即边棱有齿。光边币比齿边币略重,图案雕刻略深,人物、字口都较深,刻画略粗一些。齿边币较精美,人物、文字线条柔和,刻画细腻传神,人物眼睛炯炯有神,活灵活现。尤其币边修饰工整、光润,剖面如盘状,精美异常,其雕工不亚于现代铸币,令造假者不能追其神韵。“伍枚”与同时期全国各省所铸铜元比较,有两个特点,一是该币是铜币上唯一铸有孙中山先生正面像的铜元,被台湾及港澳华人称为“国父像”币,上世纪80年代曾风靡东南亚及港台地区,深受集币者喜爱和追捧。二是其纪值文字“伍枚”为全国仅有。“伍枚”相当于五枚十文或一枚五十文铜元,或五十文制钱,二十个“伍枚”可兑换银元壹圆。在当时铜元中,有“壹枚”、“双枚”,而“伍枚”纪值,独此一家。
从目前留存下来的实物看,光边钱留存绝少,据推测可能属初期试铸币,后发现未滚边齿(当时铜元多有齿边),不合形制,又修版再铸,正式流通则是齿边币。光边币日前的存世量,可能不会超过齿边币的二十分之一。因而说“伍枚”珍贵,而光边“伍枚”更是珍上加珍。
笔者收藏钱币二十年,从“伍枚”的收集情况看,绝大多数出在甘肃临夏、兰州以及周边地区。这也恰好印证了一段史实,民国十七年,甘肃临夏一带战事频仍,国民军主要用兵于临夏,“伍枚”刚铸出,和银币一起旋即用于军队,因而多留存于甘肃临夏、兰州民间。
甘肃造币厂“五十文”币,红铜质,外径36.5毫米,厚1.7毫米,重13克。正面中央为中华民国青天白口国徽,外环珠圈,上缘“甘肃造币厂造”,下缘为“当制钱五十文”,左右分列十字星,背满章为一交叉双旗图,分别为中华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图3、4)。
该币的最大特点是铸有“甘肃造币厂”字样,此为甘肃所有铜币中唯一有厂铭的铜币。铸期大约比“伍枚”略晚,铸工比“伍枚”略粗,文字稍浅。铸量和存世量比“伍枚”更少,也更珍稀。主要发现于兰州及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