螣蛇怎么读:夹山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20:45:57
夹山寺又名灵泉禅院,始建于公元870元(唐咸通11年),历经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三朝御修”。至明末清初,大顺帝闯王李自成兵败禅隐夹山住持30年。夹山寺鼎盛时期,其规模宏大,有九殿一宫,后屡经兵荒马乱数度兴废,现已修复六殿一宫。夹山寺是佛教禅宗祖师讲经说法之所,宋代高僧圆悟克勤在此住持说法评唱的《碧岩录》,被誉为天下“禅门第一书”,在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影响深远。夹山是誉满东亚的茶禅祖庭。夹山牛抵茶自宋至清一直被列为贡品,碧岩泉是煮茶的极品泉水。夹山开山祖师善会讲禅说法品茶,悟出了“茶禅一味”真谛。据中国茶禅学会专家考证,夹山是“茶禅”、“茶道”的正宗源头。

明末清初,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禅隐夹山,化名奉天玉,领徒数千众,重新开发夹山,并圆寂于此。其陵墓虽屡遭清朝当权者袭拢、捣毁,但大量文物、史料还是为李自成禅隐夹山提供了充分佐证。这里的闯王陵园占地13亩,由陵卫、紫石牌坊、神道、陵寝、明楼、神厨、神廊、纪念馆、野拂塔等组成。
   李自成禅隐夹山纪念馆为一幢明清风格的二层楼房,位于闯王陵左侧。馆里存有从夹山及其附近出土和收集的文物,如“奉天玉诏”、“坐化缸”、“青瓷骨灰罩”、“旷符碑”、“西安王马铃”、“梅花百韵诗木刻残板”、“龟形勒印”等。
   李自成墓,位于夹山寺西侧的山坡上,灵泉禅院天王殿下面的地宫是闯王禅隐夹山后修建的秘密军事基地。
   夹山寺庙宇修得很有规模,上下共有十殿,后殿地势最高、最精致、梁上雕花,每根柱头上雕的龙有碗口粗细,一条条对着盘在根根柱头上,金漆耀眼,栩栩如生。
   据当地传说,闯王在夹山寺当和尚后,喜欢下棋、写诗,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英雄一代赴飘萍,大块空留百战身。
  捣碎乾坤惊日月,踏翻宇宙走雷霆。
  时来作恶天不怕,运去看经佛不灵。
  事业尽随流水去,禅房梦醒夹山青。
  
  游客朋友,您如有兴趣的话,大可去夹山寻觅闯王踪迹。闯王写诗后洗笔的“洗墨池”边生长的一种野生植物,为铭记闯王高风亮节,名为“交白”,此菜清脆可口,不可不品尝。



夹山风景区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城南8公里处,由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境内的夹山寺、闯王陵、碧岩泉等景点组成,总面积3平方公里,是以人文景观为主,融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风景旅游区。1993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4年,被林业部确定为全国20家森林公园示范园;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景区。此前,夹山寺曾于1959、1983年先后2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南省重点宗教活动场所;闯王陵于199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夹山于1998年被湖南省旅游局评为 ’97湖南省最佳景区(点)。
    夹山寺又名灵泉禅院,始建于公元870元(唐咸通11年),历经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三朝御修”。至明未清初,大顺帝闯王李自成兵败禅隐夹山住持30 年。夹山寺鼎盛时期,其规模宏大,有九殿一宫,后屡经兵荒马乱数度兴废,现已修复六殿一宫。夹山寺是佛教禅宗祖师讲经说法之所,宋代高僧圆悟克勤在此住持说法评唱的《碧岩录》,被誉为天下“禅门第一书”,在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影响深远。

     1993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明史学会、湖南省李自成归宿问题研究会先后三次在石门举行李自成归宿问题学术讨论会,通过对夹山收集和出土的文物史料分析考证,使李自成兵败化名奉天玉、禅隐并圆寂于夹山这一历史结论大白于天下。为纪念安息于斯的农民起义领袖,1992年,根据清乾隆澧洲知府何磷所述原貌乃修复重建闯王陵。陵园占地面积30余亩,由纪念馆、陵寝、陵卫、紫石牌坊、神道、明楼、神厨、碑廊、野佛塔等组成。
     夹山是誉满东亚的茶禅祖庭。夹山牛抵茶自宋至清一直被列为贡品,碧岩泉是煮茶的极品泉水。夹山开山祖师善会讲禅说法品茶,悟出了“茶禅一味”真谛。据中国茶禅学会专家考证,夹山是“茶禅”、“茶道”的正宗源头。

      夹山自1993年对外开放以来,每年吸引着数十万中外游客,并成功地接待了江泽民、曾庆红、蔚健行、李铁映、钱正英、廖汉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湖南壶瓶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接管夹山旅游经营权后,正朝着把夹山早日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而努力奋斗

千年古刹夹山寺
  夹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石门东南10千米处,总面积1530公顷,因“两山对峙,齿衔交错,一道中通”而得名。境内群峦叠翠,万木争辉,环境幽静,空气新鲜,既有“楚南名刹”夹山寺、闯王陵、碧岩泉三大名胜及紫和寺、佛光岩等众多人文景观,又有“夹山日张夜合”,
“善会法降周野人”等许多古老神话传说,更有情趣动人的古樟林、红果林及佛光松涛等绚丽的森林风光,是集佛教圣地、陵园特色、茶道源头、森林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首先参观的是誉满东南亚的茶道源头“碧岩泉”。在说碧岩泉之前,有必要先说说夹山八坪的牛抵茶。这茶色好味正香浓,放在杯子里,用烧开的碧岩泉水一冲,茶叶便叶尖对叶尖,像牛角抵牛角一样,好看极了,牛抵茶因此而得名。早在宋代,夹山的牛抵茶就被列为皇室贡品而誉满京城,现仍为湖南名茶。宋代高僧圆悟因饮碧岩泉水,品夹山牛抵茶竟悟出既富有哲理又具禅味的“茶禅一味”,还在此地写下了“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的千古名句。这是碧岩泉最贴切的写照,也是茶道追求“和静”、“清寂”思想境界的形象体现。碧岩泉中冒出的一串串水泡,就像串起的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这泉水清洌甘甜,即使遇上百日大旱也不竭。
  看罢碧岩泉,下面游览夹山寺。前面那座被碧水掩映在绿阴中的建筑群就是夹山寺灵禅院。紫石山门门楣上头六个大字由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字体隽永遒劲,刚柔相济,空灵洒脱。山门两边对联“寺古追唐宋,林深隐帝君”,由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李铁映题写的。夹山寺历史悠久,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曾先后下诏敕建,故有“三朝御修”之盛名。清顺治初年,有奉天玉大和尚驻锡于此,重启禅关,领数千之众,大举丛林,建有九殿一宫,因规模宏大,故有“骑马关山门”之说。这奉天玉和尚就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与此一墙之隔的闯王陵,就是其陵寝。
  夹山寺历史上就是佛教圣地,唐代高僧善会就在此布经说法。宋代高僧圆悟于政和初年,应宰相张商英之邀,在夹山说法十年,其弟子将其传言记录整理结集成《佛果圆悟禅师碧崖录》,从此使禅宗从“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发展到文字禅的新阶段。此书被视为宝典,被誉为“宗门第一书”,在国内外广泛流传,特别对东南亚地区的佛教影响相当大,一休禅师悟其真谛而成为日本一代高僧。圆悟又以禅宗的思辨来品味茶的奥妙,悟出“茶禅一味”的真谛,其手书“茶禅一味”真迹被带到日本,至今仍珍藏于日本奈良的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自1983年以来,日韩佛教界、茶文化界多次到夹山朝宗拜祖,品茶悟禅。
    大悲殿是夹山寺惟一保留完整的建筑,从康熙四十四年到现在已300多年历史了。大悲殿正面右侧的墙壁中镶嵌着一块石碑,即《重兴夹山灵泉禅院功德碑》。因碑立于康熙年间,故称“康熙碑”,正是奉天玉圆寂后三十年即1705年追记。碑文主要描述夹山寺历史悠久,为楚南名刹及所处的位置。奇怪的是有两地方,“xx老人西蜀南游”,“xx老人知为汉器”,“xx”两字均被凿掉了。经仔细辨认,“xx”为“奉天”二字,看来是和尚们为了保护此碑及寺庙不被破坏有意凿去的。
  从大悲殿出来,挨后墙,这里有一个地下宫殿。里面七弯八拐,布局像棋盘一样令人迷乱。原来这里是大顺帝李自成兵败禅隐夹山,隐藏安居之所。在殿堂他是一位慈祥的方丈,在地宫又是威严的帝王,秘密和部属筹谋策划,指挥和清军作战的千军万马。从1980年首次试掘到1993年修复,在这地宫中挖出了几具尸骨,经法医用现代技术鉴定乃300年前成年男尸,均为利剑断喉而亡。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断喉剑》,讲述的就是这一故事。地宫的出口非常隐蔽,是在大殿法堂菩萨像底座下面。
  出得地宫,拾级登云梯到达夹山寺最高殿“金殿”。寺庙里的金殿一般都是经殿,而惟独此处为“金殿”。此乃李自成兵败禅隐后,在藏经殿诵经坐禅,因李自成做过大顺皇帝,皇帝住的殿称“金銮殿”,所以就将藏经殿改为“金殿”。
  金殿的屋檐掩映在茂密的古樟树林中,树影婆娑,紫气缭绕,更显幽深神秘,“此地清幽宜养静,何须人海问蓬莱”。夹山寺不愧为“楚南千年古刹”,自1993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铁映、廖汉生、钱正英都先后来此视察。
  走出小侧门,来到风景名胜玉玺井。玉玺井位于一个雕梁画栋的小亭子里,幽深莫测,似乎在向诸位诉说着一个传奇的故事。当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景山那棵歪脖子树上一命呜呼,李自成便夺得玉玺,后又带到夹山寺,本想东山再起后用,谁料大势已去,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一气之下,将玉玺丢入这口井里,而后削发为僧,改名奉天玉大和尚。有一年奉天玉大和尚病了,知县专门请来医生为他治疗,并守在床前喂水喂药,奉天玉对知县说:“看来,我快圆寂了,承蒙你这些年真诚相待,我十分感激。我没有什么东西送你,我圆寂后,你将井永抽干,井里有件东西你将它送到京城,对你定有好处。”奉天玉圆寂后,县太爷真叫人捞上来一件玉玺,并献给雍正皇帝。皇上龙颜大喜,专门下一道圣旨,石门县令因献印有功,官升一级。但传说总归是传说。
  前面那棵大樟树,相传还是李自成亲手栽下的,历经风雨沧桑300多年。樟树下面小池水黑如墨,是历代文人骚客、高僧奇士到夹山来写诗作画清洗笔墨的地方,故名洗墨池。李自成禅隐夹山后,也经常写诗来抒发胸中的愤懑与无奈,他曾经写过“梅花百韵”诗,仅仅写梅花的诗韵就有一百首,久而久之,就将池子染黑了。据记载他曾写过这样一首打油诗:“满不满,一齐反,清不清,得太平。”就是说满清皇帝要把自己彻底反掉的话天下才得真正太平。奇怪的是,自打那以后,这个池子的水就真的不满不清了,即使再下大的雨,水也不满出来;再怎么理,水也清不了,所以当地人又叫“不满不清池”。
  看完了洗墨池,穿过公路,前面就是李闯王陵园,陵前有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刘重日先生的题词——“闯王陵”木匾高悬。众所周知,郭沫若先生曾于1956年给湖北通山九宫山也题写过“闯王陵”。作为在中国农民运动史上起义反明抗清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意义深远、影响最为广泛的伟大历史人物李自成的结局和归宿问题,自清初到现在300多年,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题。但经逐一考证,渐趋于湖北九宫山和湖南夹山两个地方,到底何处为实,有待继续考证。进得陵卫,已置身于陵园之中。陵园占地30亩,完全按明清宫廷陵园格局建筑,宏伟壮观。过去这里一直叫“奉天玉和尚墓”,这个法号也是够特殊的,封建社会只有帝王才能“奉天行道”,佛家信佛不能奉天,可这人偏偏自称如此大逆不道的名字,并且拥有如此非同一般的陵墓建筑群。
  迎面看到的便是李自成的半身塑像,是闯王家乡陕西米脂县送来的,以表达对闯王的诚挚悼念。李自成的历史功绩早有定论,然他的归宿却不宜随便下结论。《清世祖实录》中,清统帅阿济格报曰:“贼兵尽力穷,窜入宫山……为村民所困,不能脱,遂自缢死。”似乎李自成死于九宫山,再往下看,却“因遣素识自成者前认其尸,尸朽莫辨,或存或亡,俟就彼再行察访。”据通山程九伯宗谱中所说:“程九伯于顺治元年甲申剿闯贼李延于牛迹岭下。”其实,李自成与李延是两个人。谁也没有拿到李自成首级,缺乏确凿证据,从奏报中也看出不少捕风捉影,闪烁其辞。难怪,朝廷终以“谎报军情,欺君之罪”等罪名将阿氏罢官了呢。
  在康熙年间编修《明史》时,因不知详情,只得沿袭清廷奏报:“李自成被杀于九宫山”,但当时总编张文贞在又一文集中写道:“自成生死终未有实据云”,这就为后人留下了悬案。
就在《明史》刊行十年左右,澧州知府何粼以其亲身的见闻与考证,认为李自成九宫山之死是假,禅隐夹山是真,奉天玉便是他的法名。此说,得到历代许多学者赞同。
民国初年,国学大师章太炎路经石门,得到李自成遗留下的五首《梅花百韵》诗,便写下了《李自成遗诗存录》,可惜战乱不已,未修史记。1956年,郭沫若先生应湖北通山之求,欣然为数百年前误传殉难于那里的李自成题了墓名,这样,似乎百年疑案就盖棺定论了。
历史终究不会沉默。1980年,在那百废具兴的日子里,石门县对三朝敕修、享誉海外的楚南名刹夹山寺进行维修时,发现了大量的《梅花百韵》诗的梨木刻残版,这和章太炎当年所得极为相似,诗文内容、组词、气势,绝不是一般僧人所为。如这首《雁来梅》中说:“陇羌性鲁亦能栽”,《马上梅》说:“金鞍玉镫马如龙”,《东阁梅》中说:“东阁闯东头,徐听三公话政猷”,这不正是身为陇羌的李自成,以帝芏之躯金鞍玉镫征战沙场,徐听三公阁老议政吗?
这里还展出了一些夹山出土文物。这件铜质熏炉,1984年出土,上铸“永昌元年”;那件马铃,上刻“西安王”,与米脂县陈列馆展出的“自成王”马铃造型、纹饰完全一样;这柄折扇骨柄上也刻有“永昌元年”;那么,永昌元年是哪一年呢?大家都清楚,1644年正月,李自成建都西安,国号大顺,纪元永昌,这能说奉天玉和尚和西安李自成没有关系吗?并且,在夹山东临澧县,有蒋家世传为闯王后裔,一代文豪丁玲就出生于蒋家。她对蒋家曾有过这样的描述:“自离家以来,我也到过不少地方,但从没有见过像我在湖南家里的房屋。”临澧出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也这祥评价蒋家:“连《红楼梦》里的房屋也没有那样华丽”。近年蒋家有9件传世文物经鉴定为一级文物。
不过,最重要的还在这里。这是t993年维修夹山寺时,庄地宫里挖出的这颗“敕印”,这颗印外形是一个龟雕,根据它的形状、风格考证属明代物件。而自隋朝以来,“敕”是帝王的专用词,这敕印则是帝王之印,这应为闯王进京后所制,一般僧人,是绝不可能有这帝王之印的。另在敕印旁还陈列着1994年收集到的一个铜牌,“奉天玉诏”,“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奉天玉和尚怎么能下诏书?可奉天玉和尚,他究竟是不是就是李闯王呢?我们还得实地考察,去他的墓地遗址参观。
  现在来到了神道,这正是当年《澧州州志》所载“制造壮丽、覆以瓦屋”的紫石牌坊,上面书写着奉天玉诗句“捣碎乾坤惊日月,踏翻宇宙走雷霆”,此非一般僧侣的笔墨,分明是非凡的帝王之气的自然流露。走过甬道,踏上神台,走上陵寝。大家可以站在陵寝宽敞的平台上,观赏四周风景,只要细心,就会发现,左边青龙山高高耸立,苍松秀柏,青翠欲滴;右边的白虎堡丘陵低平无一棵大树。中国传统风水学讲究“坟对尖,屋对垭”,奉天玉的陵前正对一形如雀尖的山峰,而坟后正是一低陷山垭,这正是风水学上“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神宝地,地形“宁愿青龙高千丈,不愿白虎抬头望”。此地除天子外,一般人还无法消受。
  现在,参观陵寝的地下室。1980年石门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奉天玉坟墓的遗址,墓葬一墓三穴,也就是说中间一大穴,两边各一小穴。这种葬法除了陕西米脂县,其他地方很罕见,因此这是地道的陕北习俗葬法。我们看中穴,经过夯筑的黄土层,厚40厘米,黄土层下面是条石砖砌成的墓穴。打开盖子,看到一只白底青花瓷坛上覆压着一块古砖,青花坛上饰有麒麟、凤凰图案,乃明代瓷器。瓷坛内盛着“舍利子”,也就是和尚火化后的残骸颗粒。瓷坛上的方砖,乃《中兴夹山祖庭弘律奉天玉大和尚塔铭》碑。左穴被破坏只剩下若干碎瓦片,还有砖刻的一块碑,碑上的符号跟陕西米脂当地的随葬符相似。再过来,右穴里埋的是当年奉天玉圆寂时的坐化缸,奉天玉终年69岁。1995年3月2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兴趣盎然地参观了闯王陵,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李自成不管是死在九宫山也好,夹山也好,反正有一点肯定,他当年绝对没有死在战乱中。”
  1996年,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光临夹山,结束参观时他说:“历史,允许有争议的地方,但不能永远无休止地争下去,应该到了下定论的时候了。”

宝殿殿面阔7间,合27米,进深5间共17米,通高13米,面积459平方米。青石台基,宝柱石栏杆,柱墩多为乳钉鼓形状,内金柱置覆盆柱础(为唐、宋遗物),棱花格扇装修,后檐墙立园门一道,殿前东侧封墙有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重修夹山灵泉功德》碑一方,西侧与之相对立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重修夹山灵泉寺》碑一方,均为楷书阴刻,刚劲有力,两碑上方墙上存有《娱乐图》和《唐僧取经》墨彩壁画2幅。殿内原有佛像20尊和一口宋钟均已毁。两碑上记载该寺兴废和李自成与该寺渊源,原“大雄宝殿”横额,相传即“奉天玉”和尚亲笔所书。清乾隆时,澧州知州何璘,亲巡此地考察,撰有《书李自成传后》一文,论述“奉天玉”和尚即李自成,并对其隐居夹山寺记述其详。

夹山还是誉满东亚的茶禅祖庭。夹山开山祖师善会讲禅说法品茶悟出了“茶禅一味”。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其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夹山八坪牛抵茶自宋至清一直被列为贡品,碧岩泉已有上千年历史,现在依旧诵珠如玉,泉水清澈,甘甜清冽,是煮茶的优质泉水,也是极有价值的矿泉水泉。据中国茶禅学会专家考证,夹山是“茶禅”、“茶道”的正宗源头。


1992年石门县人民政府投入资金,按清朝澧洲知府何璘亲临夹山勘访所记述的原貌,对夹山寺、闯王陵园进行修复重建。夹山寺内现有建筑主要有山门、九曲桥、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法堂、藏经楼、灵泉塔、斋堂。整个闯王陵园建筑占地30余亩,由陵卫、永昌池、大顺桥、紫石牌坊、神道、陵寝、明楼、神厨、碑廊、纪念馆、野拂塔等建筑组成,目前夹山寺已成为集闯王陵园、佛教圣地、茶道源头、森林风光于一体的旅游佳境。


夹山寺位于湖南省石门县东南约15公里处,原名“灵泉禅院”。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兴建,宋、元明、清各代屡加修缮。原来的规模很大,从山门到大殿距离较远,俗有“骑马关山门”之说。但几经沧桑,今仅存清朝重建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面积五百多平方米,五架梁,纯木结构,共有32根大木柱支撑起重檐歇山式的大屋顶,屋角起翘缓和,檐下只用券棚装饰,正脊中有宝葫芦,两端用鳌鱼收尾,为清朝常见的建筑形式。

  夹山寺因有奉天明玉和尚而名噪一时。今寺左大路西侧存奉天明玉和尚石塔墓。《石门县志》载:清乾隆十一年至十八年(1746-1753年),沣州知州何璘撰《书李白成传后》一文,云亲自到夹山,见到奉天明玉和尚的遗像,高观深幽目曷鼻,与《明史》所载李自成同,便认定其为自成。文中还分析李自成“舍骑入山”,削发为僧的原因,是“势所不得不然”,又列举了在此前后一系列的史事证明此说无疑。民国初年,章太炎受孙中山派遣作为“湘西劳军使”经石门皂市,访得了李自成《梅花百韵》诗五首。此后阿英《李闯王》剧本也持此说,并进而对李自成死在湖北九宫山之说提出了质疑。1980年石门县文化部门在夹山寺附近获得了许多珍贵实物资料,如奉天明玉和尚墓志、明瓷骨灰坛、《梅花百韵》木刻板等,都说明过去和现在持奉天明玉即李自成之说者不无根剧。今夹山寺一带还流传有“闯王殿”、“玉玺井”等故事。玉玺井传为李自成退出北京城时,将明皇室一颗玉玺带来夹山,因恐官府搜索而弃于此井。雍正间,有寺僧捞出,献于知县,知县转呈于朝,后人即称此井为“玉玺井”。与夹山寺相邻近的天门山,以及大庸、慈利、临沣等县城,都陆续发现一些和奉天明玉有关的文物资料,亦有很多传闻,引起人们莫大的兴趣。李自成隐居夹山时,法名即奉天明玉和尚,在寺院最后一进院所专辟殿堂作为其住所,当地居民称为“金殿”。据同治八年(1869年)《石门县志》载:此处“旧有紫石牌坊,制造壮丽,为当事者所扑碎。”近年在其旧址重建殿堂名“藏经殿”,乡民仍称“金殿”,另有旧时“金殿”对联可证:“马上得来,帝座魂销金殿黯;鹿犹失去,禅居梦醒夹山青。”

  令夹山寺闻名于世的另一因缘是碧岩禅学即缘起于该寺。北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圆悟克勤大师住持灵泉禅院(夹山寺)时,在碧岩方丈室编著了十卷本的《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碧岩录》,并在夹山寺宣讲唱说此“颂古百则”。该书在录“百则”的每一则之前,先加“垂示”以作解题提示;列出“本则”后再逐句评论,介绍公案提出者的简历;并就其警句加以评唱,自作颂语;最后又评唱之,圆悟克勤大师的思想精义和这种独特的传法方式,形成了该寺特有的碧岩禅风,并逐渐流传于国内外。《碧岩录》因而成为中国禅学临济宗的主要典籍,尤其对日本佛教禅宗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誉为“宗门第一书”。寺内现有对联赞之:“青嶂为屏,千年禅院兴三学;碧岩著录,十卷宗门第一书”。1998年8月28日,日本佛教文化考察团一行二十余人,在文学博士石井修道团长的带领下,专程来夹山寺寻根问祖,参观碧岩禅的源头——碧岩灵泉和祖师塔,因之有联曰:“僧人碧岩参佛果,客来禅院品灵泉”。

  夹山寺于1992年重建,现存佛教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大悲殿、法堂、藏经楼等,其中大悲殿系清初奉天明玉和尚所建。寺内蒇有清朝碑记二通,一为康熙碑记;一为道光碑记。另外,夹山寺还有二座著名佛塔,一为开山祖善会和尚祖师塔;一为碧岩禅创始人圆悟克勤禅师塔。

  夹山寺现任监院灵悟法师,30岁,湖南省石门人,1996年出家,毕业于岭东佛学院。并与演华、宽融等共同主办夹山寺佛刊《吉祥草》和《灵泉》,灵悟兼执行主编。

位置:位于湖南省石门县东南约15公里处

  夹山灵泉禅院俗称夹山寺,位于夹山南麓腹地,座北向南,深林环抱,红墙围成占地50余亩的封闭式院落,主要殿堂子午轴向排列,是公开佛教场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有1130年历史,是禅宗派佛教,曾经唐、宋、元三朝御修,出了善会,圆悟,奉天玉等不少名僧。又有禅宗第一书《碧岩录》传世,是声名远播的楚南名刹、佛教重点寺院,载入《中国名胜辞典》。院内现有如下景点景观:
    (1)山门殿:位于寺院南墙正中,仿古重檐红墙金瓦,由中厅与东西厢房组成。中门上墙镶嵌着赵朴初居士题名“夹山灵泉禅院”,两边是李铁映手书“寺古追唐宋,林深隐帝君”木刻对联。北面正中悬挂赵朴初题字“夹山寺”匾牌。殿前铺就青石台阶、护栏,前台一对石狮,两边山墙外为绿化带,对称植银杏两株,山茶、杜鹃、万年青上点缀草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立于台基西侧,庄严壮观。
    (2)南清池:九曲桥、南清亭、济公井  进寺即至约5亩水面的南清池又称放生池,居中通过的九曲桥将池辟为东西两半,桥南曲北直,中建六角重檐的南清亭,行人至此可坐靠小憩,乘凉或扶栏观鱼。桥西北池中置假山,塑济公,盘龙隐一水井,小景佳致有趣。池周块石砌就,岸植花木。
    (3)钟楼、鼓楼:桥头上岸两边对称建外形一致的八角重檐小楼钟楼、鼓楼,进门旋梯而上二层,即可敲钟、击鼓,但寺院有严格规定,不可随意敲击。双楼周围花木草坪配衬。
    (4)天王殿:拾级而上至一全木构架仿古建筑,正门上悬“天王殿”匾牌,居中供奉弥勒佛金色塑像,东西两厢是风、雨、雷、电四大天王彩塑神像,殿内东北角辟有经书,佛教用品销售专柜,殿前有一小广场置方形铸铁香炉,一排古柳绿树成荫。
    (5)大雄宝殿、中心广场:天王殿后50米是大型重檐仿古建筑大雄宝雄,赵朴初题名的巨幅铜字匾牌悬挂两重檐之间,汉白玉石质释迦牟尼佛雕像,童男童女相伴左右殿中供奉神台之上,前置铜质香缸、长明灯神龛,功德箱,左右一对万佛灯塔,旁置法器。两厢为泥塑彩绘十八罗汉栩栩如生,彩顶装饰,花岗岩嵌地,佛光四射,金壁辉煌,是主要佛事活动场所,殿前广场对称植雪松,桂花等,台阶宽阔,花岗岩护栏,列展龙缸盆栽铁树,龙柏等花木,两侧立巨碑书“茶禅一味”及捐资功德榜。广场中央置宝塔型铸铁特大香炉一座。气势宏伟。
    (6)大悲殿:为夹山寺唯一仅存的清代砖木结构古建筑,赵朴初题名垂檐之上,周围线砖斗墙,四角封火墙立,圆角方块石铺地,殿中正面供奉观间菩萨塑像,背面供奉药王菩萨泥塑像。该殿是文物古迹的重要载体:前墙东西两边分别镶嵌“康熙碑”和“道光碑”,后墙上保留着红二方面军书写的“消灭常备队”、“打倒土豪劣绅”两条标语,东厢房墙边置“夹山纪事”碑,殿后有一株珍稀古木“痒痒树”。
    (7)法堂:在大悲殿后10米处,为仿古重檐建筑,堂中供奉地藏王菩萨。从东西两侧登上丈余高台阶进殿,殿前堪下空地植雪松、桂花、玉兰等树,绿荫连片。
    (8)金殿:结构规模与法堂相似,分上下二层,上层为藏经阁楼,下层供夹山祖师及历代名僧塑画像,是主持和尚亲自掌管的殿堂,处各殿堂最后最高位置,须手扶铁链拦登二丈陡梯台阶方能入殿。背靠夹山东峰轿顶山、古树盖顶。
    (9)闯王秘宫:位于法堂、金殿东侧地下并连通这两殿,由议事堂、寝宫和地下通道组成,相传是李自成化名奉天玉禅隐夹山寺的秘密行宫,修复时发现的断喉尸骨陈列在通道之中。
    (10)僧房、斋堂、居士楼:位于天王殿至大悲殿东侧,三栋连接前置走廊并联大雄宝殿前廊,均为二层仿古建筑,是僧人、居士生活居住场所,可接纳100人 用斋、住宿。
    (11)灵泉宝塔:位于金殿后山密林中,高47米,底层四方形占地约0.6亩,其上是七层重檐塔式建筑,内置楼梯通达顶层。是供奉僧居故人灵位,保管陈列骨灰的专门场所,并承办亡灵超度等法事活动。
    (12)古树群落景观:寺院区内保存古树比较集中,列入重点保护古树名录的有八株,为香樟、枫香、柏树、枫杨树等树种。参天蔽日的连片森林衬托出古寺画般的景色。古人赞美夹山寺景有诗为证,唐朝传明,受佛戒云:“金乌渐渐坠西偏,玉兔东升挂碧天;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明代张观•鸾凤夹山诗:“两山夹峙乱去堆,重锁禅林合复开。矗矗岩石从地起,翩翩鸾凤自天来。气薰芬馥花径眼,影射扶疏竹映怀。此地清幽宜养静,何须入海访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