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大战超人双字幕:《论语讲义》——乡党第十(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8:05:16

 

 

李里《论语讲义》——乡党第十(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05b800100jinh.html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共和国五十八年暮春,李里绘于蓉城川师天人轩。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登上马车驾车,“绥”就是车上的绳子,登车要两手拉着绳子才能上去。上车以后要站正了,拉着车上的绳子。哪怕登车这样的小事,孔子都不苟且,要求心之安与正,随时都用礼来培养人。“内顾”就是回头看,坐车的时候不东张西望,要目视前方。“疾”就是快,不快速、高声说话。“不亲指”就是在车上不用手指指点点。在车上也是很端庄的。在任何时候都安详、镇定,用这些礼仪来培养人的精神气质。一个人经过长期训练以后,他的端庄和诚敬就是从内心中透露出来的。当他达到这种境界以后,就从心所欲了。这段是记孔子坐车的状态,可谓细致入微。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这一句是这一篇的点睛之笔,可谓千古妙文,无出其右者。内容、形式都很妙,而且把孔子的核心思想点出来了。中庸,什么是真正的中庸?这句讲得最好。

 

 

有一天,孔子在路上行走,看到一群母鸡停在山坡上。“雉”就是野鸡,“雌雉”就是母野鸡。母鸡本来停在山坡上,看到有人来了,“色”就是指人的脸,“举”就是飞起来。“翔”就是在天空中飞,盘旋了一阵又停下来了,集中停留在山坡上。孔子看到就很高兴地说,这山梁上的母鸡真是识时务啊,识时务啊。什么是“时哉!时哉”?就是能审时度势啊。鸡看到有人来的时候,它很恐惧,它看到有危险就赶快飞起来,飞到半空中观察——审时度势,它能根据具体情况,来改变自己的状态。

 

 

每个人的状态根据时间的不停推移而变化,你在这个时候该做什么事情,那个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还要做得中道,这就是中庸的核心精神。要达到中庸,你首先要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你能深刻地、清晰地分析你所处的时空,并对这个时间、空间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根据这个判断来选择你应对的方法。而判断的正确与否,则取决于你智慧的高下。智慧越高,判断就越准确。相应地做出的对策也越有效。把各种问题、各种社会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就是中庸。故而达到中庸需要极高的智慧与人生境界,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山坡上的母野鸡能够准确地把握它所处的时空环境,并做出相应的正确反应,所以孔子这么赞叹这山梁上的母鸡,表面是称赞鸡,实际是孔子对中庸境界的赞美。而孔子自己就是中庸精神的最好的践行者。

 

 

《乡党》篇其实就是对孔子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做到恰到好处的精彩描写。孔子不管在乡党、在朝廷,对内政、对外交,对君上、对臣下、对天地、对祖先、对朋友、对弱势群体,还是日常的衣着、睡眠、饮食、行坐都能做到符合时宜。虽然状态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核心不变,就是谨敬。所以中庸既要有与时俱进的智慧,还要有坚定不移的仁德。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是迂腐,难以快乐地生存下去。如果不能守住本心,不停地被光怪陆离的外部世界牵引,就是随波逐流,最后连自己也不知自己是谁了,同样不能快乐地生活下去。第十篇《乡党》最可贵的就是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之德,这种中庸之德如何体现到日常生活之中,更使我们知道圣人之道并不高远,就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山梁雌雉”这一章,实是用寓言的形式对《乡党》篇的精神作了总结,也是对孔子的精神作了总结。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共”通“拱”,就是拱手。“嗅”有两种讲法,一种当惊惧讲,一种表示鸟叫之声。“作”表示飞起。“三嗅而作”,表示叫几声就飞起。子路看到夫子这么称赞这群母鸡,就在那儿拜这群母鸡。母鸡看到子路在拜它们,就冲他长叫三声,然后就飞走了。这段文章只有短短的二十五字,却写得很有诗意,很有味道,几句话就把场景勾画出来了,在小小的场景里边又有哲理又有趣味,又有画面又有声音,又有情节又有诗意,最后一句诗意盎然。这里还有深意,山梁上的母野鸡不会因为你对它的称赞而改变自己,正如《华严经》上讲的:“亦如莲花不住水,亦如明月不住空。”我不会执著于你对我的称赞,不因为你称赞我两声“圣鸡”我就昏头了,也不会因为你拜我两下,我就执著于你称誉我的境地。这是真正的大智慧,真正的中庸,是仁者安仁的境界。你称赞我也好,你不称赞我也好,长叫三声就飞了,很淡然的,很从容的,很悠远的,空中还弥漫着回音,余音绕梁。又有音乐,又有画面,画出来真是一幅很美丽的图画啊。从这段千古妙文,足见《论语》的精绝,大家当好好玩味。

 

 

《论语》上半部从《学而》开始,讲人读书的根本目的,是求人生的大道。学成以后就要从政为天下苍生做事,第二篇就是《为政》,为政的第一步是要找出天下的弊病,第三篇《八佾》就是批判时政。找出问题要对症下药,开出治理天下之方,第四篇《里仁》就是孔子开出的以仁治天下的药方。治天下的根本在得人才,第五篇《公冶长》、第六篇《雍也》就是孔子的人才论。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天下的治理靠教化,第七篇《述而》即是孔子的教育论。教育的思想内容也是历代圣王思想的智慧的结晶,并且有继承、延续性,第八篇《泰伯》就是讲孔子思想学问的承先启后。第九篇《子罕》则是讲孔子在继承历代圣贤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自己的思想学说体系,它是其他诸篇的根本,因为思想指导一切。第十篇《乡党》是记录孔子将他的思想用于日常生活的情况,也是用形象来展现孔子的思想与理想,更是孔子实践自身理想的景象。《论语》各篇之间有严密的内在联系,且前十篇已一步一步将孔子的思想全面展示出来。大家仔细读来,便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