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戏水水疗:如何备课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5:27:37
 二、新教材观下的教材处理策略

  在新课程视野中,课程内容并不是预先存在的、独立于实施者之外的、完全客体化的知识;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的经验。以教学为主要途径的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内容只是为这种经验的生成提供的材料、范例和媒介。因此,教学策略理所当然地包涵了对教材(主要的课程内容)进行提炼、转换和加工处理策略。
  应该说,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随着人们对教材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的空间越来越大。
  教师处理教材的策略水平,不仅是教师基本素质、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成为教师能否适应新课改、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当然反映。

  1.教材的情境化处理

  学生无不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习时所面对的一系列刺激都可视为“情境”。教育情境有以下特征和优点:感性因素丰富,具有直观性;内部蕴涵主题,具有典型性;可以反复感知,具有稳定性。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就把教学看成是安排一个个“教学事件”、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而在当代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抛锚式”“随机通达教学”等教学设计模式中,“创设情境”的思想则更是随处可见。
  对教材进行情境化处理,要求教师:(1)富集与教材相关联的课程资源,使之作为教学情境的一部分和教学的支持条件;(2)获取并提供替代经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味知识产生的过程、人类探究真理的艰辛;(3)精心安排“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运用模拟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

  2.教材的生活化处理

  上海一位著名数学特级教师曾说过:“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也立足于解决生活问题。离开生活,培养数学思维无从谈起。”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生活中有语文、数学,生活中有物理、化学。一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一桩乐在其中的美事了。
  让课程回归泥土(物质家园)和乡土(精神家园)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对教材进行生活化处理就要求教师实现教材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的对接,实现与学生经验世界的对接,促进学生运用来自现实生活的个性化经验去同解同化新经验,从而更好地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此,教师在备课活动中不妨考虑下面三点:
  (1)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
  (2)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
  (3)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

  3.教材的问题化处理

  “问题”能揭示矛盾、激起疑惑,推动人们产生解决的欲望。教材内容的问题化,实际上是将“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形式,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发现学习。其关键是真正挑起学习认识上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使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产生强烈的追本求源的欲望,并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通过思考和探索活动。自主地建构知识、发展“问题教学法”正因其解决教学问题的卓越功能越来越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亲睐。但不能忽视的一个倾向是,很多教师仅仅满足于“凡事必问”,学生只能被动应答,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这显然有违初衷。教师不能为“问”而“问”,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有助于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对教材的问题化处理应从以下三个环节人手:(1)将教材中定论性知识按其逻辑构成关系分设为若干问题,使之形成问题“链接”;(2)3I导学生尽力凭借自身努力(尝试、探索、调查、实验、合作等)进行问题求解;(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

  4.教材的操作化处理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材呈现的知识是“静”的知识,它只有通过学生的“活动”,通过学生的种种“操作”,才能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经验系统。教材的操作化处理实质上就是将那些能够让学生通过活动操作而掌握的知识,尽可能编织在一个有序的活动中,用“动”的方法来转化“静”的知识。它对教师的要求是:
  (1)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动中学、做中学;
  (2)尽可能多安排“主动性作业”,帮助学生主动建构;
  (3)科学地设计多样化的练习。

  5.教材的结构化处理

  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要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由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发现的教学思想里,曾提出“结构原则”,即要求教师选择适当的学科知识结构,并选择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方式组织教学。他认为,把教材组织成一定结构形式,有助于同化新学知识,记忆具体细节;有助于将新学知识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有助于学习更高一级的知识。
  对教材内容的结构化处理,依赖教师对教材编写体系的熟稔把握,依赖教师驾御教材的高超技巧,这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教师至少可以做到:
  (1)帮助学生提炼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
  (2)利用“先行组织者”,加强教材的纵横联系;
  (3)指导学生自己去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新课程孕育了新教材,新教材的使用又依赖于教师新思想、新行为的支撑。我们深知,让教师抛弃他们多少年如一日所形成的、早已烂熟于心的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一件极其艰难和痛苦的事,但蜕变是注定的,教师只有在经历这种蜕变后,才能肩负起新课程的重任,一旦完成蜕变,前面就是一片新天地。

   第五节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的重要内容。即能使学生巩固新知,又可以让学生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技能;既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又可使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对实现课改目标、丰富教改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

  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局限在知识再现的范畴内。应试色彩浓厚,题海作业泛滥,更谈不上创新、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习活动的空间和素养的提高,制约了个性化发展,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无差异的作业设计导致学生“饥”“饱”不均,人为地制造低水平效应和两级差异的扩大,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
  2、作业答案的绝对性。标准答案的“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挫伤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自主表达的创意,造成学生的依赖性和思维僵化。
  3.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传统的书面答题形式与当今的信息时代严重脱节。教师难以随处设置问题,促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其实专题活动、社会调查、上网查询等无形作业对知识的理解,社会的了解,人际的交流更有益处。
  4.作业完成的封闭性。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探究”作为一项必要的因素来培养,抑制了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探索。
  5.作业评价的片面性。评价单调,评语刻板教条化、“优”“良”“中”“差”已让学生麻木。即使有评语也缺少人情味,缺乏感染力,忽视了对学生发展教育的激励功能。
二、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作业设计的方式应多样化,但必须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以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拓展,这就是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原则。前面的举例,实际上都贯彻了这一原则。没有针对性,作业的多样化就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二)分层次原则

  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商相差无几,由于后天的因素,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重要特点。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学生饥饱不均的现象,拓展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可根据教学目标把作业设计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类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C类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B类作业则介于二者之间。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同时引导、鼓励向更高层次追求,这种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体现了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由于接受能力有差异,可尝试让学生作业量度自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原则

  (1)把生活搬进课堂:新课标明确规定:知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知识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采的生活中去学学习,解决问题,体验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2)让课堂走向社会: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收集、去整理各种所需的信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得到信息,然后得到真实准确的答案。

  (四)标准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针对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只要是学生作业有创意,就要积极肯定,给出高分,小建议、小制作等都应纳入评价中。尽量从学生本身角度兴趣爱好出发,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也就是说作业的标准评价要与相对评价相结合,应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不同的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把教师的个人评价延伸为多元评价。如学生自评,家长来评,同学同伴互评。总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评出进步。只有学生学会了评价才能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快乐地“作业”。

  三、尝试作业设计形式的多样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主题作业,有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1.实践类作业

  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我实践、自主活动的平台和机会,以利于他们在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巩固知识,增长才干。

  (1)调查统计

  中学生求知欲望强,对何任事物都充满好奇,教师可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向他们布置一些既有趣味又有难度的作业。调查统计就是其中的一种。调查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调查的对象可以是本校师生、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社会成员等。

  (2)采访

  “采访”作业贴近生活,采访作业适合于语言类学科。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了生活,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

  (3)搜集信息资料

  因特网是获取信息的最大来源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来增加阅读量;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这样可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题类作业

  这类活动的内容既源于课堂教学,又略高于材料,目前,课题探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作业形式。可以结合教材创编一些课题,通过作业形式布置下去,要求学生用一周或一个月来完成这类作业。在课题完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查阅、整理资料,培养了信息处理能力,学会了探索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合作的意识。

  3.动手操作类作业

 

 

    这类作业适合于理科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通过简单的家庭实验操作的开展或实物的制作、项目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延伸课堂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欲望。

  4.拓展性作业

    学科交替整合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作业设计中,可以把生物、物理、英语、语文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把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