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头:再谈中小学的“快乐体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2:23:03
再谈中小学的“快乐体育”
 摘要: 随着新课程体系的改革,体育课更名为康体课,依据康体课的要求体育课教材教法的安排主要围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通过一些教材的实施,使中小学生在体育课中快乐,提高中小学生的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运用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是实现和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快乐体育、中小学、教育、要素

1. “快乐体育”教育的实质及其内涵
所谓快乐体育是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同时也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感情入手,对学生进行的健全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主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快乐体育是深层次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掌握以创新运动的乐趣能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快乐体育的发展是体育教学的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体育的需要。快乐体育教学的本质规定,则需要学生在身体与精神上的完备努力,以此,才能发展学生内在天赋的各种心理潜能,帮助学生有效形成和发展人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能力和经验等。快乐体育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能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体育运动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机,养成运动的习惯,并认为体育叫过程本身就是快乐和有吸引力的。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斯说:“如果让小孩子从小就失去自信心,那么长大了我们还能对他们抱什么希望呢?”,在学生时代,没有比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更重要的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是一句口号,以前提述“成功体育”就是想通过体育的成功促使每个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的选择,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上使每个学生都需要学有所成,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愉快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形式上快乐体育打破传统,不仅包括学校里指定的运动项目还包括许多日常生活中的游戏,例如:滑板、自行车、溜冰、掷沙包、跳橡皮、跳格子、弹玻璃球等。快乐体育关注个性,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主张启发式教学,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学法实效性,努力营造宽松,欢愉和谐,有情感的课堂气氛。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以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育体和育心相结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运动项目,而且还能在其中塑造良好个性,发展特长,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所以,总的来说“快乐体育”的诞生,真正的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老师是配角的这一艰巨目标,打破了传统的束缚,为新生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 快乐体育运行现状
目前中小学校园的“快乐体育”的运行现状究竟如何啦?我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了探讨研究。本次在连云港灌云县四所中学三所小学发放调查问卷100张,主要调查现在任课的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8%,经过细心的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及参与体育的兴趣,体育能力等并未因快乐体育而有多少改观,相反,有些身体机能指标下降人数之多,幅度之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2001年连云港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与2000年比,在城乡男女生中,有89%的学生肺活量呈下降趋势,肺活量/体重的指数下降幅度达8%这两个可直接是与耐力素质有关的指标项目。再有2000年调查结果显示,耐力、柔韧等素质相关指标又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说,有时候我们总认为“快乐体育”既然进入中小学校园,也探讨和研究过了,这样学生就可以快乐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得到体现,体育教学效果也就上去了,其实学生离“快乐体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必须要脚踏实地去走。现实中,在领导、教师尚未完全转换的体育教学观、师生观、课程观的束缚下,虽然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繁重的教材有所改善,但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改变目前的现状,也就是说目前的快乐体育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笔者认为在现行的快乐体育有以下几种错误思想:第一,认为快乐体育只能在低年级阶段实施,高年级阶段不宜,而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快乐体育作为一种思想,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要掌握住其精神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实施时,一定要把握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各阶段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来进行,同时也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理解教材,还要站在学生的心理角度上去重新考虑我们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的去教的问题。第二,把快乐体育中的“快乐”错误理解为就是学生的个体需要。有些教师在操作中,把握不住原则,一未的追求“快乐”的气氛,因而无法正确的处理好快乐与严格,快乐与刻苦,快乐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快乐蕴涵在体育之中,并非是毫无目的地加点游戏、舞蹈。推行快乐体育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第三,快乐体育在某些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一些教师在实施快乐体育的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偏颇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兴趣的培养而忽视了艰苦体育实践的体验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对体育的认识和期望也不稳定,必须有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因此,快乐体育应是在教师传习运动技能时,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体育活动的实践为手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身心愉快地进行活动的过程,所以说,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我们要不段努力自我,完善自我,争取避免一些快乐体育带来的误区和错误。
1.2 中小学校园的“快乐体育”的实施措施
快乐体育的实施是以追求能让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并能为充分体验运动的内在乐趣,充满挑战性、创造性的学习为基础。
1.2.1 快乐体育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学的基点
快乐体育是以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为出发点来研究教与学的艺术及其相互联系的,它标志着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计划的组织,一直到体育教学环节的确定与调控,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主体作用的发挥,而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1.2.2 注意采取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师为学生确立一个达到一定标准的共同目标,然后再进一步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这一目标,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自身能力,而快乐体育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享受运动,基于此,快乐体育提出学习目标不仅与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以及运动技能吻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学生心理上享受运动乐趣的水平相一致。为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与学习的进度要自己决定,并给在现有的水平上充分享受运动乐趣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产生学习的动机,在创新和创造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享受运动的乐趣和能力。
1.2.3 注重建立与学生互教互学相互联系的教学组织形式
快乐体育强调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要充分体验运动中的乐趣,这就意味承认个体差异允许每个人根据现有的能力去从事活动,享受运动。因此,创造一个大家一道去享受体育的学习环境,一个既有竞争又有协同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快乐体育创立了与这种学习环境相一致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互相讨论,互相评价,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小组成员互教互学,自主自律。
1.2.4 注重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
在快乐体育实施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确立目标, 自我观察,互相观察分析几归纳技术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认识把握学习的全过程,理解以会技术与新学技术的内在关系,以及自己在身体运动技能水平与新学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2. 中小学校园开展快乐体育的必要性
当前的学校体育改变了传统的老观念,老框框,老模式,不在注重技术技能的教学和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在学生的身心愉悦,身体健康入手,着重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使现有的体育课体制进一步更新,使其更加符合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使更多的在体育中快乐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很大程度上学校体育应该扬弃体育学科的本位观和技能观,全面地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使之与社会体育接轨,为终身体育服务。近些年来,学校体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学生喜欢体育却厌倦上体育课的现象在学校体育中较为普遍,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究竟怎样克服,怎样改变呢?这也正是学校体育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2.1 教学的整齐划一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需要
我国学校体育特别是中小学校园的体育结构,受传统教育模式和体育评价体系的制约,在体育课和其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学生是被动进行的,被动的体育教学严重影响着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观念的落实,笔者曾对连云港市某国家级示范重点高中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被动的体育人口占被调查的15%,其中女生被动人口占47%,被动体育人口偏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我国实行同一种体育教育模式,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学生都上同一种形式的体育课,测试同一类项目,甚至某一项技术小学教了,初中再教,高中和大学有时也上,这就决定了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产生厌倦心理。再者,学校对学生体育意识培养不够,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价值认识也不够,学生为了考试而被动进行着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的基本点应在于给学生以宽松的体育活动环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才能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不仅这样,我们体育老师在课的结构,组织和安排上也应该狠下工夫,仔细琢磨,争取每一堂课都有新的内容。
2.2 目前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失去联系
我们都知道学校体育在体育地位中担任不可磨灭的角色,它的存在是更多终身体育者,因此而获得更多,更好的体育途径和体育运动知识,所以说,学校体育并不是体育的终结,而是体育的新起点,因为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等三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人的一生如果想要工作好,生活好,必须致力于体育活动,致力于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要求学校必须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担负起承先启后的重任。在小学阶段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健康教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介绍性学习各种动作技术,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也是多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应注重体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掌握运动技术,增强体质中,采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使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业紧张,并且部分同学走上社会,因此,要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学生有兴趣,乐于接受,参与;便于进行自我锻炼的项目,实施教学,增设生活体育的内容,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有助于学业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情操的陶冶,最终使他们终身受益,以达到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转变。
2.3 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也随之而诞生,它不仅给学校体育带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还凝聚了传统体育所达不到一种全新的思想和理念,改变了单纯的增强体质和传授技能转向注重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而,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1 快乐体育是提高因材施教和“全面性”原则
由于“快乐”和“成功”都属于个人的感情体验范畴,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的收获和体验上的,因此,快乐体育很注意让学生能在不同的水平上从事学习和运动。满足每个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在不同水平上获得愉悦感和成功感.在目标上,不强求一律,在内容上,尽可能容忍选择,方法上灵活多样,使每个学生能够在不同水平的层面上找到适合自己完成身体练习的满足感。坚持因材施教,在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2.3.2 符合个体差异确立主题地位,从而有效地建立终身体育思想
快乐体育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要求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有所提高,在考试成绩评定上采取个体纵向比较而不同于传统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标准,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较高的积极性,同时也才能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也就是既要有纪律,任务,规范的要求,也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使每个学生能获得体育活动的满足.学生从体育中获得了快感,才能大体育产生兴趣,才能把体育当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快乐体育正是给学生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尽量小的压力下去学习,去锻炼,并在反复参与成功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会慢慢形成终身体育思想。
3. 中小学校园的快乐体育的目标和发展前景
随着新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小学校园的快乐体育得到了进一步地深化,原有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快乐体育”它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小学校园一开始实施就到众多老师和同学的认同,不仅是学生从原有的繁杂的体育技术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编自创能力,进一步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调动了学生现有的积极性,老师也是变主体为主导啦,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对学生起辅助作用,改变了传统的一个人唱主角的单一局面,教师也从繁杂的教务工作中解放出来。这都是中小学的体育所急需的,更符合当前学校体育发展趋势,所以说,快乐体育的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3.1 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体育教学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硬环境的优化协调和人文因素似的健康和谐需要体育教师大胆地去创造,努力将体育活动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贴近生活,使体育学习变得亲切, 自由和愉快。学生上体育课都是在老师直接设计和间接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课教学中,在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变化教学方法,使活动具有新意,就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制造问题情境也可诱发认知内驱力;活动之初不知结果可引起探索结果的意向和期待心理;还可以适当组织竞赛等。要利用体育教学人际交往频率高的特点,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认同,愉悦,同伴的友好,关心。在学生完成动作后老师表情和鼓励语言回引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悦,老师善意的指点和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继续练习的意愿,他们从老师的关心和耐心中体验到安全感,以及同伴之间的协作,帮助获得的归属感,尤其是集体项目竞赛中互相切磋,共同为取胜而通力合作所体验到自己归属于某一集体,并被同伴接受的认同感。这些都是快乐体育要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地去努力,去创造。
3.2 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快乐体育强调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要存在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学生通过老师的赞许和承认,体验到体育的成功和快乐,重新认识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潜能。体育教师学习掌握着教学方向,用自己的良好的思想品质,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身体状况,兴趣,思维能力,情绪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上级与下级,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神情严肃,不容置疑,学生唯命诺之,言听计从。快乐体育则要求早启发式的基础上,实行客体相统一。教师不是教材代言人的身份来教授学生,而是加强学习指导,使学生在“我要学”的基础上做到我“会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尽量培养学生的特长项目,并使其成为今后长期锻炼的内容,而由这些项目所带来的心理满足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4. 快乐体育对传统体育提出新的要求
快乐体育首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要求,快乐体育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其次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也提出新的要求,快乐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大家喜欢的,有利于全体同学参加的适合群众性锻炼的体育项目,避免了过分的竞技化、成人化。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快乐体育的教学是运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教法上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和实际效果,不应过多强调动作难度技术规范,从而保持实践者参与学习的热情与欲望。并可随着学习的深入,可由学习者本人创造出带有新意的环节和内容。第二,在进行快乐体育的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不应过分片面强调教学的组织纪律性,否则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变化一种按部就班的机械演练,失去了体育实践学习的本来面貌。第三,要破除旧的教学模式,在学法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5. 结束语
在学校体育正朝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地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随之而产生地快乐体育是着眼于未来,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需要入手,通过课程设计来逐渐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理解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养成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实现全面育人和科学育人的教学思想。让快乐体育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还给中小学生体育中的一种真正解脱。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快乐体育强调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自我发展始终是一种自主的行为,但并不是完全脱离体育学规范和指导的自发性行为,而是一种规范与快乐选择,指导与愉快活动交互作用,相互融洽的师与生和生与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同时,快乐体育也直接影响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对推动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也有积极作用。因此,在现行的中小学校园的体育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真正地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重任。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