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被不合格品牌名单: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 2011.03.14. BZRXZ zhuanti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3:10:37

        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  2011.03.14.   BZRXZ   zhuantie
                                                              tudou1125 发表在 科学探索 发表时间:2006-7-29 09:54
  

  
  
  

  
  突如其来的灾难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震。这次震惊世界的"7.28"大劫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地震灾害,也被认为是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
  
  

  
  1972年的唐山火车站

  
  这次地震的震中(北纬118°11′,东经39°38′)在唐山市区,震源深度11公里,极震区烈度达XI度。
  
  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3点42分53.8秒。仅仅在一秒钟之前,地球的表面还是如此平静。
  
  在此前一二天,整个唐山市及其周边地区气温普遍颇高,人们感觉呼吸短促、胸口堵闷、烦噪不安。27日前半夜唐山市区绝大多数市民被这种异常的燥热从屋内驱赶到街头巷尾。入夜时分,人们才陆续回到房中,可是依然难以入睡。
  
  

  
  1972年的唐山火车站站前街

  
  然而,一场可怕的灾难正在逼向人们。7月28日凌晨3点多即大震前夕,唐山大地上空,颜色怪异的地光到处闪烁,不时有强大的"信号灯"般的光芒照得大地亮如白昼;3点42分,沉雷般的地声由地下滚滚而来,似风吼雷鸣;42分53秒,地光和地声达到了高潮,随着地面突然卷起的一阵黑色旋风和巨大声响,几道骇人的光亮刺破漆黑的夜空,大地疯狂地颤抖起来。
  
  这是一场罕见的天灾。在短短的十几秒内,在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刻间被夷为一片废墟。80%以上正在酣睡的人们来不及逃生就被埋在瓦砾之下,造成惨重的伤亡。整个华北大地在剧烈震颤。天津市发出一片倒塌房屋的巨响,正在该市访问的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被惊醒,他所居住的宾馆也出现了可怕的烈缝。北京地区摇晃不止。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颤动,砖木结构的天安门城楼上,粗大的梁柱发出仿佛就要断裂的"嘎嘎"的响声。在华夏大地,北至黑龙江省满洲里,南到河南省正阳、安徽省蚌埠、江苏省靖江一线,西至宁夏的吴忠、内蒙的磴口一线,东至渤海湾岛屿和东北国境线,这一广大地区的人们都感觉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据调查,唐山地震的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波及全国14个省区,总面积约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3,其中,陆地面积约为2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地震中断裂的桥梁

  
  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它是由西安、兰州、成都、渡口4个地震台的513型中强地震仪所记录的地震图测定出来的。它代表的能量是3.2×1016J,这相当于一个12.5万千瓦发电机组连续运转8年的总发电量,相当于1945年美国投向日本广岛的400颗原子弹同时爆炸!                                  (第二篇) 唐山地震七大谜团
                                                                                8752229 发表在 科学探索 发表时间:2008-3-11 08:16

         1976年7月28日。对所有唐山人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大地震将唐山这座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在数十秒钟内夷为平地,65万多间房屋倒塌,24万生灵在睡梦中被葬身废墟,16万多人重伤......
  南京地质学校高级讲师李泰来向记者讲述了在唐山大地震后考察的惊人发现
              1.  地震现象的七大迷团

  李泰来的外甥,外甥女不幸在地震中遇难,当时在南京地质学校工作的他立即向单位请假乘火车赶往唐山,从事地质研究的他也很想看看地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泰来的弟弟也是研究地质的,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便扛起相机,骑着自行车在唐山市开始了地震考察。一个星期考察下来,两人发现很多奇怪的现象,而这些现象用传统地震学理论根本无法解释。

  当时唐山地震烈度为11度,唐山市的厂房和住宅几乎全被破坏,而有一些建筑却完好如初。

  现象一:所有的树木、电线杆直立如初,均未直接受害。例如唐山市内65米高的微波转播塔巍然屹立于大片废墟之中,而且震后两个微波塔仍可直接、准确传播电视信号。

  现象二:唐山的人防坑道除个别有小裂纹外,其他均未受到破坏。

  现象三:在唐山地震中死伤的人中没有人直接死于震动,绝大部分是因为建筑物坍塌受害。

  现象四:唐山地震后,除个别地区受采空区坍塌或其他影响出现局部起伏外,绝大部分地面、路面完全如震前,很少出现波浪起伏现象。

  现象五:唐山启新水泥厂的一栋三层库房,一楼二楼基本完好,三楼的所有窗柱却全部断裂。而且旋转方向和角度各不相同,现存旋转角度最大的一个右旋40度,旋转角度更大的当时即已脱落。

  现象六:建筑体的破坏尤其是砖石结构和水泥制件的破坏一般都是分段裂开四面开花崩塌。整体歪斜的现象很少。

  现象七:唐山公安学校有3栋3层楼房。形状相同,相互间隔10米平行排列。在地震中南面一栋完全塌平,中间一栋只是部分散落。而即使在一栋房中有的是第一层破坏比较严重,有的是第二层,有的是第三层。为什么同一区的受震程度会如此偏差?

  所以这一切现象都使李泰来给传统的地震学理论打上了大大的问号,也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回到南京后他又先后两次赴唐山考察并开始认真收集相关资料。

  2.   解开谜团

  过去的地震学理论认为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两种,地震破坏主要是横波造成的。可是,李泰来发现如此理论根本无法解释在唐山地震现场发现的种种现象。

  理由一:根据横波破坏原理,高的建筑物(重心较高)在地震破坏对象中首当其冲。

  理由二:在地震现场考察中发现地震断裂均具有旋转性,而纵波、横波的震动是没有旋转性的。

  理由三:不论横波还是纵波,它们的传播都是连续的,强度是渐变的,从震中向外逐渐衰减。因为,在此同一震区内,同样的建筑物受破坏程度大致相同。可是在唐山地震中出现并非如此。

  根据对震波的应变分析,李泰来发现扭波才是地震破坏的元凶。1979年,在南京地震学会年会上,李泰来发表了《扭波与抗震》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一阵轰动。在1996年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其以扭波为主题的发言也引起了代表们的注意。

  李泰来指出,扭波与纵波和横波乃“同卵三胞胎”,其中纵波传播速度最快,其次为横波,最后为扭波。纵波使物体产生上下震动,横波使物体前后摆动,两者的破坏都不大。但是,扭波一到,则把物体从内部扭散扭断,随即垂直坠落,造成巨大破坏。有了扭波,在唐山地震现场发现的怪异现象全部迎刃而解了。李泰来说:“我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扭波的。这个理论在世界上,仍处在领先地位!”

  3.扭波理论有待重视

  在研究出地震扭波理论后,李泰来趁热打铁进行了抗震理论的研究,因为扭波不能通过流体和柔性物体,他提出了“轮胎”理论,即采用柔性材料如橡胶作为建筑体的“轮胎”,阻止扭波进入建筑体,从而达到了防震的作用。他还针对扭波拟定了具体的防震抗震措施。

  在对扭波的研究中李泰来还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很多古典建筑如宫殿、庙宇、木塔等全部具有除“地下”以外的七种抗震性能,它们都是世界上抗震性最强的地上建筑物(位于山西的应天塔就是一个典型)。

  但是,让李泰来觉得遗憾的是,自从1979年发现扭波理论后,由于经费、人手等原因,更由于扭波理论对传统地震理论的大胆否定,时至今日,扭波理论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三篇)     

唐山大地震前后扑朔迷离的事实与现象全接触


                                                                        8752229 发表在 科学探索 发表时间:2008-6-18 08:14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53.8秒,如有四百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十六公里的地壳中猛然爆炸,唐山——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这似乎是一场无法预料、无法阻止的浩劫,可是,大自然又确实警告过。正是这些大自然的警告,使得那些于灾难发生之后重新搜集起它们的地震学者们毛骨悚然并陷入深思。《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版》全景式记录了当时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种种表现,追溯了地震前后扑朔迷离的事实与现象,反思了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终极问题。

  恐怖极了的鱼

  唐山八中教师吴宝刚、周萼夫妇:1976年7月中旬,唐山街头卖鲜鱼的突然增多。他们只是奇怪,多少日子里难得买到新鲜鱼,为什么今天特别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这是哪儿的鱼?”“陡河水库的。”卖鱼人告诉他们,这几天怪了,鱼特别好打。”这一对夫妇当时怎么也想不到,一场灾难已经临头。几天后,他们于地震中失去一儿一女。

  蔡家堡、北戴河一带的打渔人:鱼儿像是疯了。7月20日前后,离唐山不远的沿海渔场,梭鱼、鲶鱼、鲈板鱼纷纷上浮、翻白,极易捕捉,渔民们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运气。

  唐山市赵各庄煤矿陈玉成:7月24日,他家里的两只鱼缸中的金鱼争着跳离水面,跃出缸外。把跳出来的鱼又放回去,金鱼居然尖叫不止。

  唐山柏各庄农场四分场养鱼场霍善华:7月25日,鱼塘中一片哗哗水响,草鱼成群跳跃,有的跳离水面一尺多高。更有奇者,有的鱼尾朝上头朝下,倒立水面,竟似陀螺一般飞快地打转。

  唐山以南天津大沽口海面,长湖”号油轮船员:7月27日那天,不少船员挤在舷边垂钓。油轮周围的海蜇突然增多,成群的小鱼急促地游来游去。放下钓钩,片刻就能钓上一百多条。有一位船员用一根钓丝,拴上四只鱼钩,竟可以同时钓四条鱼。鱼儿好像在争先恐后地咬鱼钩。

  失去“理智”的飞虫、鸟类和蝙蝠

  
唐山以南天津大沽口海面,长湖”号油轮船员:据船员们目睹:7月25日,油轮四周海面上的空气咝咝地响,一大群深绿色翅膀的蜻蜓飞来,栖在船窗、桅杆、灯和船舷上,密匝匝一片,一动不动,任凭人去捕捉驱赶,一只也不飞起。不久,油轮上出现了更大的骚动,一大群五彩缤纷的蝴蝶、土色的蝗虫、黑色的蝉,以及许许多多蝼蛄、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也飞来了,仿佛是不期而遇的一次避难的团聚会。最后飞来的是一只色彩斑斓的虎皮鹦鹉,它傻了似地立于船尾,一动不动。

  河北矿冶学院教师李印溥:7月27日,他正在唐山市郊郑庄子公社参加夏收,看见小戴庄大队的民兵营长手拿一串蝙蝠,约有十几只,用绳子拴着。他说:“这是益鸟,放了吧。”民兵营长说:“怪了!大白天,蝙蝠满院子飞。”

  唐山地区迁安县平村镇张友:7月27日,家中屋檐下的老燕衔着小燕飞走了。

  同时,唐山以南宁海县潘庄公社西塘坨大队一户社员家,屋檐下的老燕也带着两只剩余的小燕飞走了;据说,自7月25日起,这只老燕就像发了疯,每天要将一只小燕从巢里抛出,主人将小燕捡起送回,随即又被老燕扔出来。

  宁河县板桥王石庄社员:7月27日,在棉花地里干活的社员反映,大群密集的蜻蜓组成了一个约30平方米的方阵,自南向北飞行。

  同日,迁安县商庄子公社有人看见,蜻蜓如蝗虫般飞来,飞行队伍宽100多米、自东向西飞,持续约15分钟之久。蜻蜓飞过时,一片嗡嗡的声响,气势之大,足以使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动物界的逃亡大迁徙

  唐山地区滦南县城公社王东庄王盖山:7月27日,他亲眼看见棉花地里成群的老鼠在仓皇奔窜,大老鼠带着小老鼠跑,小老鼠则互相咬着尾巴,连成一串。有人感到好奇,追打着,好心人劝阻说:“别打啦,怕要发水,耗子怕灌了洞。”

  同时,距唐山不远的蓟县桑梓公社河海工地库房院子里,那几天有三百多只老鼠钻出洞子,聚集在一起发愣。

  抚宁县坟坨公社徐庄徐春祥等人:7月25日上午,他们看见一百多只黄鼠狼,大的背着小的或是叼着小的,挤挤挨挨地钻出一个古墙洞,向村内大转移。天黑时分,有十多只在一棵核桃树下乱转,当场被打死五只,其余的则不停地哀嚎,有面临死期时的恐慌感。26日、27日两日,这群黄鼠狼继续向村外转移,一片惊惧气氛。

  敏感的飞虫、鸟类及大大小小的动物,比人类早早地迈开了逃难的第一步。然而人类却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来自大自然的警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毁灭生灵的巨大灾难已经迫近了。

  不可捉摸的信息

  大自然确实是在警告人类。

  唐山东南的海岸线上,浪涛在发出动人心魄的喧响。7月下旬起,北戴河一带的渔民就感到疑惑:原来一向露出海面的礁石,怎么被海水吞没了呢?海滩上过去能晒三张渔网的地方,怎么如今只能晒一张渔网了呢?海滨浴场淋浴用的房子进了海水。常年捕鱼的海区,也比过去深了。距唐山较近的蔡家堡至大神堂海域,渔民们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从来是碧澄澄的海水,为什么变得一片浑黄?

  唐山地区丰润县杨官林公社一口深约五十多米的机井,从中旬起,水泥盖板上的小孔“嗤嗤”地向外冒气。7月25日、26日,喷气达到高潮,20米外能听见响声,气孔上方,小石块都能在空气中悬浮。

  在唐山地区滦县高坎公社也有一口神秘的井。这口井并不深,平时用扁担就可以提水,可是在27日这天,有人忽然发现扁担挂着的桶已够不到水面,他转身回家取来井绳,谁知下降的井水又猛然回升了,不但用不着扁担,而且直接提着水桶就能打满水!那几天,唐山附近的一些村子里,有的地方,池塘的水忽然莫名其妙地干了,有的池塘却又腾起济南趵突泉那样的水柱。

  人类有时也收到了大自然的信息,可这些信息是那样的不可捉摸。

  在北京、唐山,半夜,不少人家中关闭了的日光灯依然奇怪地亮着。在通县,有人发现一支卸下的20瓦日光灯管在闪闪发光。

  27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日子。在唐山林西矿矿区,飘来了一股淡黄色的雾。这是一股散发着硫磺味的“臭雾”,它障人眼目,令人迷茫。人们被那股异味熏糊涂了,他们已经看不清这世界的面目,更弄不清大自然正在酝酿着一场什么样的悲剧。

  人们眨着大惑不解的眼睛,迷迷蒙蒙地,不知不觉地走到了7月27日深夜。

  大毁灭前的“七·二七”深夜

  唐山市郊栗园公社茅草营大队王财:深夜12点钟看完电影回家,看见出门前总赶不进院子的四只鸭子,依然站在门外,一见主人,它们齐声叫起来,伸长脖子,张开翅膀,篬撒着羽毛,摇摇晃晃地扑上前。王财走到哪儿,它们追到哪儿,拼命用嘴拧着他的裤腿。

  滦南县东八户大队张保贵:7月27日深夜,久久睡不着,老听见猫叫。他以为猫饿了,起来给它喂食,猫不吃,依然叫声不绝,并乱窜乱跑。

  那一夜,唐山周围方圆几百公里的地方,人们都听见了长时间的尖厉的犬吠。

  丰南县毕武庄公社李极庄大队刘文亮:7月27日夜里,他是被狗叫吵醒的。当时,他家的狗在院内使劲挠着他的房门。他打开门放狗进来,狗却要把他拖出屋去。

  唐山市遵化县刘备寨公社安各寨大队张洪祥:他家的狗也不停地狂叫起来,一直叫到张家的人下了床,狗在张洪祥的兄弟的腿上咬了一口,像要引路似的,奔向屋子外。

  大厂回族自治县陈福公社东柏辛大队李番:他亲眼看见他家的母狗把7月15日生的四只小狗,一只一只从一个棚子里叼了出来。

  夜越来越深了。这是一个充满喧嚣的夜,7月28日就在这不安的气氛中来临了。1时30分,抚宁县大山头养貂场的张春柱被一阵“吱吱”的叫声惊醒,全场415只貂,像“炸营”似的,在铁笼里乱蹦乱撞,惊恐万状。

  与此同时,丰润县左家坞公社扬谷塔大队饲养员陈富刚,在一个马车店里正起来喂料。他发现骡马在乱咬乱踢乱蹦,怎么吆喝也不管用。3点多钟,60辆马车的100多匹马全部挣断了缰绳,大声怪叫着,争先恐后跃出马厩,在大路上撒蹄狂奔!

  与此同时,唐山地区昌黎县虹桥公社马铁庄大队的李会成亲眼看见:邻居家的二百多只鸽子突然倾巢而出,飞入房顶上空,盘旋着,冲撞着,久久不肯下落!

  显然,在唐山地震前,许多人都接收到了大自然的警告信号。但是这些信号具有“不唯一性”——天气闷热也会使鸡犬不宁,连日多雨也会使井水突涨,人们也正是用最寻常的经验解释了那些“异常”。知识使人类变得敏锐和坚强,知识也使人类变得聋盲和脆弱。197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的《地震情报通报》中,刊印了一张幽默照片——一只闭眼张口、惊恐惨叫的黑猩猩,照片上方写着:“为什么我能预报地震,而地震学家们不能?”

  这是人类的自责。然而人们常常忘了:人是社会的动物,即使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人也只是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显示出他们的力量。当人各自为战的时候,也并不比动物有更多的优越性。仅仅依赖本能,人甚至远不及动物。在地震这样重大而又神秘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没有形成一个防范的整体,没有相应的通讯渠道和手段对自然界的异常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和处理,他们怎能不被突降的恶魔各个击破? 

       (第四篇)《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难道只有感动?


                                       刘逸明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发表时间:2010-7-13 19:27


        7月12日晚,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礼在唐山体育中心拉开大幕。近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不少唐山观众全家老小早早地赶到这里。整个影片放映过程中,不断有观众拿着面巾纸擦着眼泪,个个眼睛红肿。当影片的字幕缓缓升起,全场观众自发站了起来,报以长达近一分钟的掌声。(7月13日《法制晚报》)

       在过两个星期就是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34周年纪念日,1976年的7月28日,24万多宝贵的生命被地震吞噬。唐山大地震作为二十世纪发生在中国的最惨烈的一次灾难,时至今日,仍然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每当提起它,人们都会毛骨悚然,从而产生对死难者的悲悯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虽然唐山大地震是一次自然灾害,但唐山作家张庆州写的《唐山警示录》却告诉我们,1975年底,唐山自来水公司的水氡以及一些地震台和观测站就出现了异常。经一地震台负责人(杨友宸)秘密请天津地震局专家做地下抽水破坏性试验后分析发现,地震危险已逼近唐山。杨友宸并于1976年初在唐山做了地震形势报告,并公布了唐山地震中短期预测:唐山市方圆50公里内,在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5-7级强震发生。在大地震发生前的不到半个月时间内,一些地震工作者曾多次向有关单位发出强震临震预报,但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青龙县的民众因为在之前得到了地震可能发生的消息,所以没有一人因地震而死亡。

        很多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都不会忘记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3.8秒,一道蓝色地光闪过之后,拥有百万人口的唐山市被夷为平地,死伤者无数,几乎所有家庭都有亲人遇难。此次地震是20世纪破坏最严重的地震,超过90%的城市建筑被毁。震中位于唐山市地下8公里,唐山市周围县市也受到了地震的严重破坏。

      然而,面对如此重大的地质灾害,当时的人们却并不知道在此次地震中具体的伤亡人数,直到1979,官方才公布地震死亡人数。从地震前的发现异常情况不预报,再到地震后的隐瞒实情,充分暴露了当时的统治者对老百姓生命以及老百姓知情权的漠视。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很多国家都曾表示愿意对中国进行援助,但当时的高层官员却以“自力更生”为由拒绝所有外援。

      为了纪念唐山大地震的死难者,唐山修建了“唐山抗震纪念馆”,该纪念馆虽然在24年前落成,但经过改造后直到2006年才重新对外开放,该纪念馆的9个展厅中仅仅只有1个是介绍大地震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和救灾情况的,还有1个是对唐山地理概况的说明,其余的7个全都是展示震后的建设成就。如此这般,无疑又是有些官员报喜不报忧的意识形态在作祟。

       在2006年的7月28日,有位网民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评论中写道:对唐山大地震实情的长期隐瞒,在中国的大地上划出了一道比地震本身更深更长的伤口,这一历史无情地告诉世人,只有人民去决定责任人的为政命运和为政利益,责任人才可能真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不愚弄人民,不欺瞒百姓。

       唐山作家张庆洲花了两年多时间写成了《唐山警世录》,在经历多次审查和5年等待后,因为2004年时任国家地震局局长的宋瑞祥看到书稿并为之作序,单行本才始于2006年1月在上海出版。颇为不幸的是,此书面世不久即被有关部门下令封杀,据报道,宋瑞祥在给此书开绿灯后没几天,也宣布“退居二线”。

       张庆洲曾说,追寻真相不是要追究责任,而是让人汲取教训,避免覆辙。然而,虽然影片《唐山大地震》已经上映,但张庆洲揭露唐山大地震内幕的书籍依然被禁。据悉,影片《唐山大地震》根据小说《余震》改编,描述了唐山大地震中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此类影片能感动观众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不能只有感动,更应该有反思。

         非常遗憾,该影片的原本不是张庆洲的《唐山警示录》,我想,如果能把《唐山警示录》改编成电影剧本和拍成电影,将更具有观看价值。                                                                                                       2010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