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bt搜索:张子林书法 收藏 酒文化典故十辑(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3:58:08
酒文化典故十辑(7)
2010年05月23日09:18 来源:360doc 雨中笠翁

多趣的酒文化典故

山简醉饮“高阳池”
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日:“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举手问葛疆,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疆是其爱将,并州人也。
【解说】
山简(252~312年),字季伦。西晋河南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山涛第五子。永嘉中,累迁至尚书左仆射。性嗜酒。史书上说“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接〓:头巾。传《晋书》卷43。
高阳池,汉代侍中习郁在襄阳岘山南依范蠡作养鱼池。池边有高堤,种竹及长楸,芙蓉缘岸,菱芡覆水。山简每出游嬉,多在此池上置酒,未尝不大醉而还,称之:“此是我高阳池也。”故襄阳小儿歌而讥之。清代郎廷极《胜饮篇》将其列为“疵累”。
阮孚以金貂换酒
(阮孚)迁为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有司弹劾。帝宥之。
【解说】
阮孚,字遥集,阮咸之子。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饮酒史上“兖州八伯”之一。阮孚为“诞伯”。(东晋成帝时羊曼、阮放等放纵不羁,好饮酒,时人称为兖州八伯)。传见《晋书》卷49。
“金貂换酒”,后人用以表示名士耽酒、旷达傲世。
毕卓夜间盗酒饮
太兴末,(毕卓)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致醉而去。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鳌,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又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解说】
毕卓,生卒年不详,字茂世。两晋时新蔡鲷阳(今安徽鲷城县)人。官至吏部侍郎。为人简傲旷达,嗜酒无度。酒瘾大发,便去邻家偷酒喝,而被缚,作为吏部官吏已经够丢人了,还要与主人再到瓮边痛饮,故《胜饮编》将其列为“疵累”,不过“瓮间盗饮”却作为典故,流传下来。
王敦击壶抒胸臆
作者: 裴启
王大将军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便以如意击珊瑚唾壶,壶尽缺。(《晋书·王敦传》亦载)
【解说】
裴启,字荣期,东晋河东(辖今山西永济、夏县一带)人。少有风姿才气,好论古今人物。《语林》:裴启撰,记汉魏至晋“言语应对可称者”。十卷,至隋亡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二卷。明人所编《五朝小说》中有《裴氏语林》20则;鲁迅《古小说钩沉》共辑得180则。
王敦(266~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导从兄。东晋元帝时,任大将军等职。后率兵入京,诛大臣,有图晋之意。明帝起兵讨之。病死。《晋书》卷98有其传。
后人因之以“击缺唾壶”形容激赏诗文。
王忱无酒形神不亲
性任达不拘,末年尤嗜酒,一饮连月不醒,或裸体而游,每叹:“三日不饮,便觉形神不相亲。”
【解说】
王忱(约376年前后在世)字元达,东晋时太原晋阳人。太元中曾官至荆州刺史。性嗜酒。自号“上顿时人”,意即每饮酒,必以大饮为上。传见《晋书》卷75。
史载:“妇父常有惨,忱乘醉吊之,妇父恸哭,忱与宾客十许人连臂被发裸身而入,绕之三匝而出,其所行多此类。”亦见其狂放不羁,放浪形骸。
陶渊明嗜酒酒事多
作者: 沈约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桓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为彭泽令,公田悉令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晋书·隐逸传》:……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迹,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及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至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
潜不解声音,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解说】
陶渊明酒事甚多,他喜酒爱酒,饮酒随意率真自然,“公田种秫”、“赍酒共酌”、“钱送酒家”、“我醉欲眠”、“葛巾漉酒”等,均成为饮酒典故,为后人反复吟咏,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便有“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之句。
颜延之疏诞好酒
颜延之字延年,琅琊临沂人也。……
晋恭思皇后葬,应须百官皆取,义熙元年除身,以延之兼持邑吏送札。延之醉,投札于地,曰:“颜延之未能事生,焉能事死。”文帝尝召延之,传诏频不见。常曰在酒店裸袒挽歌,了不应对。他日醉醒,乃见。帝尝问以诸子才能,延之曰:“竣得臣笔,测得臣文,〓得臣义,跃得臣酒。”何尚之嘲曰:“谁得卿狂?”答曰其狂不可及。尚之为侍中,在直,延之以醉诣焉。尚之望见便佯眠。延之发帘熟视,曰:“朽木难雕。”尚之谓左右曰:“此人醉甚可畏。”……又好骑马,遨游里巷,遇旧辄据鞍索酒,得必倾尽。
【解说】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少孤贫,好读书,无所不览。南朝刘宋时,曾官中书侍郎,授金紫光禄大夫。嗜酒放达,善诗文,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齐名,同为南朝著名诗人。传见《南史》卷34。《宋书》卷73亦有传。
这里所记的“投札于地”、“裸袒挽歌”、“据鞍索酒”等狂放荒诞的事,在酒史上也都是有名的典故。
李元忠饮酒多逸事
元忠……在母丧,哭泣哀恸旁人,而饮酒骑射不废。曰:“礼岂为我设!”……
征拜侍中,元忠虽处要任,初不以物务于怀,唯以声酒自乐,大率常醉,家事大小,了不关心。园庭罗种果药,亲朋寻诣,必留连宴赏。每挟弹携壶,游遨里闾,每言:“宁无食,不可使我无酒!阮步兵,吾师也。孔少府岂欺我哉!”后自中书令复求为太常卿,以其有音乐而多美酒故。神武欲用为仆射,文襄言其放达常醉,不可委以台阁。其子搔闻之,请节酒。元忠曰:“我言作仆射不胜饮酒乐!尔爱仆射,时宜勿饮酒。”每言于执事,云:“年渐迟暮,乞在闲冗,以养余年”,乃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曾贡文襄王蒲桃一盘,文襄报以百缣,其见赏重如此。孙腾、司马子如尝诣元忠,逢其方坐树下,葛巾拥被,对壶独酌,庭室芜旷,使婢卷两褥以质酒肉,呼妻出,衣不曳地。二公相视叹息而去,大饷米绢,受而散之。俄复以本官领卫尉卿、率,有米三石,酒数斛,书籍药物充满箧架。
【解说】
李元忠,北魏末至东魏、北齐初年,赵郡平棘人,承爵平棘子。北魏清河王怿用为主薄。永安初,拜南赵郡太守。北齐时,曾先后官至中军将军、卫尉卿、太常卿、中书令、骠骑大将军等,仪同三司。史载其“少厉志操”,“粗览史书及阴阳数术,解鼓筝,兼好射弹,有巧思”。“以老母多患,专心医药研习,积年遂善于方技,性仁恕,见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救疗。”传见《北史》卷33。《北齐书》卷22亦有传。
李元忠为酒“求为太常卿”,“尔爱仆射勿饮酒”、“卷褥质酒”等酒事在饮酒史上亦颇有名气。为酒而求官的人历史上很多,阮籍为酒而求为步兵校尉,晋人姚馥求为酒泉太守,又有李元忠求为太常卿。酒的魔力之大胜过功名的引诱。
阴铿以酒赠行觞人
铿尝与宾友宴饮,见行觞者因持酒炙以授之,众坐皆笑。铿曰:“吾侪终日酣酒,而执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及侯景之乱,铿当为贼擒,或救之获免。铿问之,乃前所行觞者。
【解说】
阴铿(?~565年左右),字子坚,南北朝时武威姑臧(今属甘肃)人,陈朝著名诗人。史书上说他“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被当时所重”。曾任晋陵太守,后迁员外教骑常侍。传见《南史》卷64。
阴铿所为,不过点点小惠,偶一行之,而终得其报,何况大恩于人乎?
陈暄赞以兵喻酒
吾尝譬酒之犹水,亦可以济舟,亦可以覆舟,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美哉!江公可与共论酒矣。
【解说】
陈暄,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南朝陈代。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文才俊逸,尤嗜酒,无节操”,沉缅无度。陈后主在东官引为学士,即位后迁通直散骑常侍,与义阳王陈叔达、尚书孔范等常入禁中陪侍游宴,为“狎客”,终日饮酒作乐。“素通脱,以俳优自居。”传见《南史》卷61。
以兵喻酒,且“不可一日而不备”,“不可一饮而不醉”,不能不说是气势豪放。
王世充封酒为“大夫”
作者: 陶谷
(王世充僭号)谓群臣曰:“联万几繁壅,所以辅联和气者,唯酒功耳,宜封‘天禄大夫”,永赖醇德。”
【解说】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姓支,祖为西域胡人,后迁徒至新丰(今陕西西安东北),父早死,母再嫁霸城王氏,因姓王。史载其“颇涉经史,尤好兵法”。隋文帝开皇中以军功拜仪同兵部员外郎。大业中累迁江都丞兼领江都宫监,“善候人主颜色,阿谀顺旨”,深得炀帝好感。李密攻陷洛口仓,进逼东都,炀帝诏其发兵洛口,拜为将军。炀帝死,越王杨侗嗣位于东都,拜王世充为吏部尚书,封郑国公,后为尚书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授相国,封郑王。618年,废杨侗,自立为帝,年号开明,国号郑。虎牢之战,李世民大致窦建德,王世充降唐。《旧唐书》卷54、《新唐书》卷85有传
魏徵善酿美酒
魏左相能治酒,有名,曰醽醁、翠涛,常以大金罂内贮盛十年,饮不败,饮其味即世所未有,太宗文皇帝尝有诗赐公称:“醽醁胜兰生,翟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兰生即汉武百味旨酒也,玉薤,炀帝酒名,公此酒本学酿于西胡人,岂非得大宛之法,司马迁所谓富人藏万石蒲萄酒数十岁不败乎。
【解说】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唐初政治家。馆陶(今属河北)人。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敢于直言诤谏,累官至丞相。曾奉诏主持修撰梁、陈、齐、周、隋五代史,封郑国公。言论见于《贞观政要》。《旧唐书》卷71,《新唐书》卷97有传。
醽醁,古代名酒,又称酃渌。衡阳有酃湖,其水碧绿,酿酒甘美,人称该酒为醽醁。西汉时此酒已传入中原。兰生,汉代酒名,即百末旨酒,汉代郊祀用。《郊祀歌》称:“河龙供鲤醇牺牲,百末旨酒布半生。”言该酒芬香醇美,气味如兰开放。百末旨酒制法有两说:一说需酿制百日,百日之末乃成,故芬香若兰;一说用百草花末杂酿酒中,花香入酒。
王绩恋酒祀焦革
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后调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绩求为丞。吏部以非流,不许。绩固请,曰有深意,竟除之。革死,妻送酒不绝,岁余又死。绩曰:“天不使我酣美酒邪!”弃官去。自是太乐丞,为清职,追述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李淳风曰:“君酒家南董也。”所居东南有磐石,立杜康祠祭之,尊为师,以革配。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其饮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
【解说】
王绩(约585~644年),字无功,降州龙门人。初唐诗人。隋末授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著书于东皋,自号“东皋子”。著有《东皋子集》五卷。喜酒,撰有《酒经》、《酒谱》各一卷,并撰有《杜康庙碑》、《醉乡记》、《五斗先生传》等酒文。其诗多以酒为题材。曾说:“恨不逢刘伶,相与闭门轰饮。”常以《周易》、《老子》置床头,暇则开卷命酌。传见《新唐书》卷196,《旧唐书》卷192亦有传。
系列链接
酒文化典故十辑(10) 酒文化典故十辑(9) 酒文化典故十辑(8)  酒文化典故十辑(7)酒文化典故十辑(6) 酒文化典故十辑(5) 酒文化典故十辑(4)  酒文化典故十辑(3) 酒文化典故十辑(2)  酒文化典故十辑(1)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