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脱险 我是歌手:民生新闻与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2:15:39

 

1.       那长春,. 超越与坚守——民生新闻新一轮发展的两个命题[J]. 视听界,2009,(4).

改版实际上是在两个层面展开的:显性层面,通过调整节目形态,激活新的收看经验,延续栏目在收视市场的保鲜期;在隐性层面,推动民生新闻合乎其内在本性要求的进化与超越,让民生新闻焕发出新的活力。

电视栏目的市场化生存经验屡屡验证着这样的规律:节目形态长期不变就会丧失新鲜度,栏目易遭市场淘汰。但如果纯粹求变换新,甚至改弦易辙,亦即改版不合“理”,就会伤及节目自身原本积累起来的“元气”,栏目就会在收视市场中死得更快。

何为改版合理?所合之“理”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个“理”就是电视栏目从之诞生的某种电视文化的命理本性。中国社会近三十年的急剧转型,诞生了新的市民阶层,和以之为核心的新世纪公民。他们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那种具有新世纪特征的情感形态、价值取向、知情要求、生活理念与社会主张,是当下社会最切近的生活基调与时代经验,是民生新闻这种电视文化得以诞生并据以生存与发展的命理本性之所在。

一般性的栏目改版往往只注重外在的节目形态调整,以迎合市场口味,延续栏目的市场保鲜期,而忽视对节目所属的电视文化自身的命理本性或本质规定的遵从。因此,力图改版成功的策划者需要分清,哪些改版动作属于前者,哪些改革举措源自后者。在《南京零距离》的这次改版活动中,将通栏改成松散的板块构架的节目形态的外部调整,应对的是观众对长期流于琐碎化的节目形态的不满或疲劳感。而进军全域空间,引入交互平台,是合乎民生新闻命理要求的改革举措。这是因为,广大民众参与民生报道、发表个人意见的对话要求越来越强烈,多元化的数字交互平台是最有效的工具。

二、跃进与陷阱

陷阱一:模式的主流化

主流化是指传统新闻所操持的那种国家主流话语和垄断主流资源的运作模式。进入省域或全国传播平台,与规模上一直处在霸主地位的传统新闻展开市场角逐,做大做强,渐成主流,这对于一直屈身于地方局域的民生新闻来说无疑是充满诱惑的发展前景——某种“鸟枪换炮”或“推掉小灶,改吃大餐”的产业扩张前景。

在全方位的报道活动中,为了争夺题材空间和节目市场,民生新闻栏目不可避免会采用国家主流新闻的法则(市场游戏规则)——报道题材的全国化、新闻视野的全域化、话语格调的高端化、新闻发布的权威化,等等——和主流新闻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如果付出足够的努力,这样的民生新闻栏目或许会在节目市场上取得成功,成为某种“主流”新闻。但是,这种仅仅出于产业扩张的市场混战,会让民生新闻淡忘自己推动民生发展的社会责任,渐渐丧失自己的文化根基,步国家主流新闻的后尘,落入传统新闻的发展模式,成为“主流化”了的民生新闻。这就是说,与国家主流新闻角逐全国市场的过程中渐渐被后者同化,将是走向全国市场的民生新闻的一个发展陷阱。我们要提防“一年土,两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的谚语所讽喻的情形在民生新闻新一轮的发展过程中出现。

《零距离》把“立足南京,辐射全省,影响全国”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如何处理好民生主题与国家时政、本土经验与全域观念、本土立场和全国市场等一系列关系,是《零距离》应对第一个陷阱的实践课题。不可否认,树立并不断强化自身的公信力,是民生新闻建构本体力量、与传统新闻展开全面对局的关键所在。

陷阱二:样式的雷同化

  《零距离》中的许多板块,诸如“纪录”、“故事”、“调查”、“人物”等等,在许多纪实类服务节目、准纪实类的谈话节目或故事脱口秀节目中已出现过。如此,《零距离》在这一点上就失去了独特性。如果不使出“独门功夫”赋予诸板块以特色,如果不尽快拉开与其他节目的差距,某些板块很可能会成为《零距离》栏目流失观众的“滑铁卢”。27

陷阱三:形态的板结化

然而,任何一种结构形态时间一长都会让观众的收视神经产生疲劳感,板块化的结构形态更容易板结为毫无生气的重复模式。

如何避免节目的板结?就目前可能的条件来说,首先可以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当穿插相互指引的意义线索。例如,通过灵动的节目编排,让主持人话语引导观众视点进入板块的内部,并通过场外连线、市民发言、网友评议、后续报道,以及向本频道其他时段的新闻节目链接等方式,打破板块的封闭硬壳,让每一个板块在传播中呈现出开放性结构。其次可以充分利用主持人的个人活力,激活每一档《零距离》新闻直播。通常情况下,新闻主持人的话语往往被新闻消息或板块切割成片断,仅仅作为新闻段落或板块之间的串联词,难以给观众留下一个完整的话语印象。只有那些谈话节目中的主持人才能保持有机统一的话语行为。《零距离》能否进行这样的尝试:在每一档节目的开始或结尾,主持人有机会用一段较完整的话语,对当天的节目内容从总体上发表个人看法;或者说,让孟非、亚冰、晓乐等人不再被锁闭在“主持人”角色中,而是从“主持人”的“范儿”中走出来,作为“我们观众”或“咱们市民”的一员,以“咱们”的方式,甚至以感同身受的市民身份,共同面对一小时民生新闻所呈现的当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这一天主要的民生事件讲出心里话;甚至可以像《王刚说故事》中主持人每次起身离座时的那一句妙语,点出新闻大餐的要义与精妙……这些都应该成为民生新闻栏目今后用心去做的地方。

三、根基与坚守

跨出低层次的生存疆域,实现自我超越,是民生新闻发展的基本命题。但是,纯粹求变求新的改版并不是民生新闻对自身的有效超越。真正有效的超越是有所坚守的超越。如何坚守自身的文化根基,是民生新闻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又一个重大命题。

《南京零距离》更名为《零距离》,是为了换一个名称以求新鲜感,还是意味着民生新闻走向“去地方化”的发展倾向?甩掉了“南京”的《零距离》还是立足于本土化的民生新闻吗?如何看待、解读“南京”这个名称蕴含的意义,以及它对于民生新闻的根本价值?匿名化了的“南京”所蕴含的“本土经验”和“地方性”还能在《零距离》中留存吗?纵身一跃之后,民生新闻还应该坚守些什么?在和国家主流新闻的全域对决中,走向新一轮发展的民生新闻需要守住怎样的命门?民生新闻将依靠什么样的文化根基面对未来的漫漫长途,乃至靠它决胜天下?所有这些问题,《零距离》都需要用实践作出回答。28

众多民生新闻栏目的成功经验表明,“地方性”及“本土经验”是让民生新闻生生不息的文化根基,是民生新闻在新一轮发展中应当认真坚守的命门要穴。

七年的民生新闻实践铸就了这样的文化事实,《南京零距离》中的“南京”一词所指涉的“地方性”在民生新闻中具有本体意义。这里所说的“地方性”不是“全国性”的对立概念,而是本土文化经验的本体根基。社区、家园、习性、道德观、亲近性等等这些切身的本土经验,是“地方性”的重要内涵。可以说,“地方性”是生发社会文化经验的“本真的身体”。

“地方性”也是后现代文化据以描述人的生存经验及生活意义的基本立场。后现代文化重新发现了身体的核心价值——对身体意义的强调,对切近身体的本土经验与日常生活情态的重视,对社会生活层面中地方民生的关注与表达,已成为当下社会重要的文化叙事。民生新闻的实践正好与这一文化发展脉络相契合,并奏响了这根连通时代文化脉络的琴弦。

作为一种电视文化,民生新闻意味着这样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不再仅仅是一种手段,不再是被各种价值立场审查的对象,生活重新成为价值本身。我们沿着“地方性……本土经验……身体……人”的内在线索,把民生新闻的根本价值诉求落实在人身上,——本真地面向生活,回到本真的生活自身,是民生新闻的文化主张。对地方性的切近与领悟,对民生的关注与维护,对人性的关怀与尊重,应该继续成为民生新闻坚守的实践命题。29

2.       民生新闻步入3.0时代[J]. 视听界,2009,(4).

  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引领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民生新闻热潮。七年过去了,民生新闻的发展在争议中一路前行,既经历了外部媒介环境的变迁,也逐步实现着自身形态的更迭。如今,《南京零距离》已升级为《零距离》,按照操盘手的说法,这一升级是一种高位突破,很可能意味着民生新闻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即民生新闻3.0时代。在这一节点再提民生新闻,自然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提民生新闻3.0,其背景是TV3.0,更大的背景是Web3.0。Web3.0意味着民生新闻的发展已不可避免要面临来自新媒体的冲击,单从民生话题的贴近多元和互动方式的灵活开放来看,电视显然落后于网络。因此,向网络学习、融合网络成为这一阶段电视民生新闻谋求突破的核心理念。而TV3.0则意味着更趋复杂激烈的电视媒介竞争,电视频道越来越多,内容制作却模仿成风、同质化严重。在收视率的驱使下,电视民生新闻遭遇发展瓶颈:娱乐化、碎片化、边缘化使得节目沉沦于非主流的内容和过分关注负面新闻,缺乏电视媒介应有的尊严和体面。因此,民生新闻面临着优化升级,深度介入生活,坚持主流的新闻理念,创新大民生的新闻语境,构成民生新闻3.0的视阈。

  总而言之,民生新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新闻语态的改变,更指向新闻语境的创新,应从价值取向、传播对象、传播方式、传播理念、节目形态、技术升级、产业延伸等各方面进行突破。《零距离》的意义在于,节目内容、覆盖范围、传播渠道都开始了这样的突破,实现了从一个媒体走向多个媒体,从一个城市走向多个城市,从一个时段走向多个时段。它的探索也许能再次成为业界的风向标。

 

3.       杨青,. 民生新闻突破瓶颈的探索与尝试[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8).

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民生新闻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如何突破瓶颈实现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民生新闻以其贴近性的内容、平民化的表达、民生化的视角,成为了近年来中国电视界的一支生力军。

然而,经过2002年~2005年三年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民生新闻在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上存在的缺陷逐步显现出来,传播效果受到了影响。

1.传播内容影响节目品质。

内容肤浅琐碎、报道浅尝辄止是业界对民生新闻最大的诟病。

2.传播手段遭遇新媒体冲击。

民生新闻的成功是电视媒体在传播层面上向受众回归的结果。在传播手段上,民生新闻普遍采取了平等化的策略,在视角上用百姓视角说身边事,在表达上不仅体现了“为百姓说话”,还体现出“说百姓话”,在参与性上应用了电话互动、短信互动、网上互动、SNG现场互动等技术手段,让观众的表达欲望得到一定的释放。但是,这些传播手段的部分改良,无法改变民生新闻所依附的电视媒体的介质特征,作为传统媒介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仍然以线性单向传播为主,这与新的传播环境下受众对信息的自由接收和个性化需求存在矛盾。

2005年以来,新的数字技术的应用和网络传播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以交互性、个性化和海量信息为特征的网络传播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受众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和自由接收自由表达的需求。以维客、博客为代表的全民DIY内容被日益放大,以P2P、SNS、TAG等为代表的多种传播方式强化了网络媒体交互性的优点。3G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使得受众随时随地接受和发布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新的信息终端将进一步加速传播环境的改变。新的技术手段引发的传播领域的变革,不仅影响到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功能,甚至侵蚀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最近发生的“杭州飚车案”以及“邓玉娇刺死官员事件”来自民众的信息和观点所激发的舆论威力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身处传统媒介范畴的民生新闻依靠固有的传播形态,已经很难再与新媒体争抢信息发布的第一落点,也很难在引发全民关注的议程设置上取得优势。

3.传播效果出现滑坡。

新媒体在传播手段上的优势,不仅分流了电视受众,而且瓜分了相当部分的广告市场。各地的民生新闻基本上都遭遇了收视率、收视份额以及影响力的下滑。同时,电视受众的大龄化趋势也十分明显,忠诚度也有所下降。种种迹象表明,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在新的传播环境下遭遇了瓶颈。52

1.新闻理念的更新。

针对民生新闻,内容肤浅琐碎、报道浅尝辄止、同质化现象严重的状况,业内一些专家学者倡导媒体要关注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务,鼓励民众广泛参与,媒体应该搭建平台,促成政府、媒体、公众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探寻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这为民生新闻走出内容困境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以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为例,从2005年开始《现场》栏目就提出了建设公共事务平台的目标。主动介入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各种公共政策制订过程和公共事务执行过程的报道,不断强化从平民视角解读医改、社保、就业、教育等宏观政策的能力和对政府职能部门执法过程舆论监督的能力。

2.传播手段的优化。

面对发生变化的传播环境,克服交互性不足、个性化选择缺位的劣势,各地的民生节目采取了扬长避短的对策,通过强化SNG直播手段对抗新媒体的竞争。

一是在日常节目中实现SNG常态化。

二是加强SNG省际协作。

三是致力于搭建本地突发事件和异常天气报道的大时段直播平台。……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节目最近提出TV3.0的口号,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在电视直播中使用QQ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增强与观众的互动。

3.内容整合的探索。

与电视、广播、报纸相比,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一代媒介实现了载体性能的根本改变,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进行传播。新的传播革命促成了“微内容”的风生水起。相对于我们在传统媒介中所熟悉的大制作、重要内容等“巨内容”而言,“微内容”可能是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E-mail的主题等等。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它们只是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价值碎片,但是通过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海量存储、超级链接和搜索引擎等一系列功能的作用“微内容”形成一种强大的话语力量和丰富的价值表达。比如“华南虎事件”、“海关官员猥亵女童事件”都见证了“微内容”的聚合作用所产生的巨大能量。

新的传播格局,一方面造成新闻信息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也促成人们对专业媒体组织整合、诠释信息的更多依赖。如何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扩充信息容量,如何通过内容精准定位、对表现方式的适当选择、对工作流程有针对性的修改,实现对“微内容”丰富资源的整合是当前包括民生新闻在内的传统媒介的机会所在。目前,民生新闻在对“微内容”的整合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在节目中设置彩信自拍、市民DV创作等环节,在滚动字幕中播发观众的短信,在新闻中使用一些手机视频的内容等等。陕西青春都市频道走得更远些,在组织架构中设置了手机记者。

民生媒体通过自身策略的调整和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来自外部的冲击,但民生媒体的介质特征决定了其所面临的传播困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为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新闻传播方式正在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呈现更加紧密的结合与汇流。新的传播环境下,整个电视行业都将面临市场重新定位、生产模式重组、营销模式变动和组织机构的创新。民生新闻作为传播过程的产物也必然要向新的形态过渡,但不管它的下一站在哪里,“情系民生,服务大众”的民生情怀都应该是它永恒不变的落点。53

4.       刘晶瑜,刘淑梅,. 浅析民生新闻的产生及其发展现状[J]. 才智,2009,(19).

“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改革的产物,最早应追溯到新世纪初。其显著标志有二:一是深圳报业集团的子报《晶报》在2001年8月1日创刊,明确提出“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办报方向;二是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的开播。特别是《南京零距离》,更是民生新闻的典型范本,是民生新闻真正形成的显著标志。204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总监景志刚曾明确指出:“在我们的节目中,既有社会新闻,也有舆论监督,还有生活资讯,甚至时政新闻,反映的都是平民百姓日常状态下的衣食住行,以至于用任何一种传统新闻分类概念来概括都是片面和不合适的……我们需要新概念来概括并确认《南京零距离》这类已大量出现在我们新闻实践中的节目样态的内涵与价值。”他认为,对于将“实用资讯、生活投诉和社会新闻”这几个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的《南京零距离》及其同类节目,“用旧有的诸如‘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等概念来概括已严重辞不达意。也许更适合使用的是‘民生新闻’这一概念。因为,这一概念不仅字面上比较切题,而且内容上比较准确地概括了这类新闻的平民视角以及民主的价值取向这样一些本质性的内涵。”205

人们之所以广泛认同《南京零距离》标志着民生新闻的真正开始,就在于这个节目不仅发扬光大了都市报、晚报的民生报道,而且将“实用资讯、生活投诉和社会新闻”这三方面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民生新闻的典型范例,205

二、民生新闻的内涵

1.“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2.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3.“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

4.“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

本人认为,严格说来,“民生新闻”算不上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科学概念。传统新闻学领域对于新闻体裁样式的划分都是遵循着单一的标准,而民生新闻是一个由多种标准共同作用的划分结果。比较之下,本人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真正做到“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5.       石心竹,. 民生新闻的现状与嬗变——以广州报纸为例[J]. 新闻前哨,2006,(8).

民生新闻就是所有“涉及民众生活的新闻”。《广州日报)以此作为标准,要求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做到“三贴近”,涉及民生的报道要尽力做精细,同时也要求编辑在选择稿件时把握“三贴近”原则。

发展至今天的民生版,投诉反馈、街头趣闻、生活资讯仍是传统民生新闻的常规内容。

伴随着对生活环境、城市发展、公共空间、政策制定、行政效能等多层面的介人,民生新闻体现了更多的“时政性”。

21世纪,羊城晚报开始在“参与性”上找突破。根据越来越多的读者有发言的欲望,希望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愿望,羊城晚报创办了《财富沙龙》,坚持“财经话题,平民视角,大众参与”,以公益性方式,“现场讨论+新闻报道”,与读者互动。近两年,他们还提出“报纸进社区”的互动思路,为百姓提供说话的媒介,把民生做得更切实。

民生新闻的目光已经从单纯地关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逐步转向作用于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民政策。在这个过息息相关的国民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趋势。第一,报道由教化转向告知,解释性和服务性的比重大大增加并且用更平常的语言呈现现实。第二,民生新闻的报道核心从“事本”向“人本”移动。这不仅是新闻中“人”的分量重了,而且强调读者的参与和互动。以人为本,畅达民意,描述的是百姓的生活环境,述说的是百姓的生活状态,为百姓提供说话的机会。第三,民生新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新闻类型,而是全面渗透与新闻取向的价值观。

小民生可以看作狭义的民生新闻,就是传统的关乎百姓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新闻,为百姓提供资讯和服务。大民生可以看作广义的民生,这里面包含更多的是国计,是从百姓的角度,看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政策。如果说小民生强调的是新闻内涵的话,那么大民生则强调的是新闻的视角。多

随着公民社会觉悟的提高和民本思想的深人,老百姓除了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也希望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公众不再过分依赖媒体的代言,而是需要协调公共生活。这意味着“大民生”是民生新闻的出路。

6.       李群,. 创新思维 拓展视角 挖掘深度——都市类报纸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 传媒,2009,(7).

《温州都市报》民生新闻版开版之初,就提出“为民而生”的版面宗旨,……民生新闻以民本为取向、以平民为视角、以民生为题材,

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大多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公众心理和安全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人们各种需要的实现。对绝大多数公众而言,他们关心那些与自身有关的利益以及他们渴望却在现实中缺损或无法完整实现的利益,比如衣、食、住、行,以及对安全、稳定等的需求。71

打造固定栏目 整合新闻资源

《温州都市报》的民生新闻将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一是民生新闻要成为民间百姓的喉舌。充分开掘民间资源,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特别是对于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不仅仅依靠政府管理部门,更重要的是动员各界人士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甚至改革方案。二是民生新闻要成为公平正义的“秤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需要进一步强化媒体的主导意识,积极引导社会大众的思想,倡导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理念、社会道德和社会风尚,帮助受众树立对社会和未来的坚定信念。三是民生新闻要成为张扬自我的品牌。民生新闻要强调即时性、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努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其感人的方面,摒弃平庸与低俗,使民生新闻不同于温州媒体一般的社会新闻,而是永远充满新鲜感、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品牌栏目。72

 

7.       高燕,. 如何拓展报纸“民生新闻”的广度和深度[J].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7,(3).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以这段古训告诫全党。

民生新闻,从字面意义上看,是指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新闻。由此推及,与民众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医疗卫生、工作就业、住房条件、居住环境等都是其关注的内容。

1服务百姓,构建健康理性的新闻理念

在民生新闻中,大量关乎民生内容的呈现,最直接地实现了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民生新闻重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关注民生话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闻理念比具体的新闻内容更加重要。强化媒体的主导意识,积极引导社会大众的思想,倡导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理念、社会道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这才是民生新闻所需要奉行的宗旨。

《佛山日报》提出“新闻就在家门口”,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理念。59

2参与社会,增加民生报道的力度和厚度

做好民生新闻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参与社会,对公共权力实施正确新闻舆论监督,为平民百姓解决实际困难,

做好民生新闻的另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和读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开展平民行动,组织读者进行爱的传递,

3坚守原则,不能丢失新闻的权威和风骨

当民生新闻逐渐成为各大媒体的主角时,也催生出了诸如过于琐碎和情绪化等弊端,对新闻的权威不得不说是个挑战。

民生新闻以其百姓视角大大缩短了与受众的距离,于是,有些新闻因缺乏主流意识丧失了最基本的原则,一味地迎合某些读者的低级趣味,为了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而不顾事实、误导视听……这种毫无节制的态度必然导致民生新闻的肤浅和庸俗,其直接结果便是使民生新闻的质量和品位严重受损。60

民生新闻并不简单等同于日常琐事的展示,也不是一味求新求奇,以严肃的新闻理念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报道、分析和评论始终是中国新闻的主流。通过对百姓平凡小事的报道,小中见大,由浅及深,见微知著,从而完成新闻自身由特殊意义到普遍意义的提升,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行动参照和价值坐标,这样才能真正贴近民生、关注民情。61

 

 

8.       王琼,. 党报民生新闻报道的视角与责任感[J]. 新闻世界,2009,(8).

“由于民生与国计密切相关,民生之事就是党的事、政府的事,因此民生新闻将成为我们追踪的重点。”这是《中国记者》一篇关于民生报道文章的一段话,它恰如其分地表述了民生新闻的立足点。

善于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从各级党政机关的时政活动、重要会议中,寻找与百姓有关系的新闻,从枯燥的文件中提炼出精华,以百姓乐于接受的“大白话”的形式展现给他们。

民生新闻的特点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这些也决定了“大民生”的产生。所谓“大民生”,就是建立在党的中心工作之下的民生问题,跳出简单的家长里短的故事,从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认识民生问题。党报的民生报道可有如下几个层面:

1、时政活动和会议中的民生新闻。党政机关的时政活动和会议都是围绕一个时期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百姓有关系的,要从中提取百姓所关注的信息。

2、政策解读中的民生新闻。这主要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与百姓有切身关系的政策,……就要从百姓的视角来解读这些政策。

3、从一人一事中提升民生新闻的高度。

4、网络新媒体中的民生新闻。形成网报联动,给网友以空间各抒己见,融汇不同的观点与建议,对于网友提出的有见地的意见或建议可以头条或重头版面处理。

首先,民生报道应站在政治高度。一条真正好的民生报道,或传递了政策资讯,或消除了群众的疑惑,或抨击了违规违法现象,或传播了现代文明,都是符合时代特征的。

其次,理性对待突发事件、百姓热点等问题。食品安全、工程质量事故、交通事故等新闻是市民关注的焦点,党报在报道时不要以渲染的笔调来采写,而应以理智的态度采写。对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就业和住房问题这些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要十分注意把握尺度。

第三,舆论监督要用建设性的视角报道。党报的民生报道有时就是舆论监督,但决不能以民众代言人和保护神自居,把党和政府放在民生问题的对立面上。舆论监督一方面要真实反映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化解矛盾,做到帮忙而不添乱。

第四,做对政府和百姓都负责的报纸。对政府负责是党报的责任,就是在宣传报道时更多地注重宣传的角度和尺度。对百姓负责,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历史的眼光、人文关怀的感情反映他们所想、所盼、所求。

 

9.       周玉明,. 电视民生新闻及其长远发展探析[J]. 攀登,2009,(4).

“民生新闻”这一概念,在受到业界和学界重视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民生新闻是以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为内容,又是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是一种大众视角的新闻。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由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大类别中的部分内容组成的,是追求把民生新闻作为栏目这样一个目标所形成的结果。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关乎新闻体裁样式的概念,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民生新闻不仅仅概括了媒介对报道内容的选择标准,还体现着报道者的立场、态度和

出发点,更蕴含了媒介对自身社会功能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正是民生新闻的核心。

从内容上看,民生新闻涉及的范畴与社会新闻大致相当。通常认为,社会新闻就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报道类似社会学所研究的内容以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奇异现象的新闻。而民生新闻主要表现的是日常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其思想、疑难问题。

从表达方式上看,民生新闻的基调和具体的表现手法,与一般意义上的市民新闻或西方新闻界的“软新闻”类似,多采用一些符合百姓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的“软性”表达方式。在作品结构和语言上,新闻体裁和文学体裁形成了融合,常常并不严格按照新闻的结构来表述,语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或更加口语化。一些民生新闻节目为了反映“民意”,采用短信或热线电话的方式,在节目播出的同时进行民调,并动态地播出民调结果。

除了内容和表达上的特殊性之外,民生新闻更在宗旨和终极目标上有特殊性的定位。以关切的目光关注民生疾苦,将硬新闻软处理,同时赋予软新闻以硬道理。在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也是立足于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批评了事。民生新闻寻求的是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主流观念与受众收视率之间的平衡点。这也正是将此类新闻命名为“民生”新闻的立意所在。114

民生新闻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符合新闻的基本定义和标准,是因为它回归了新闻的本质。而民生新闻兴起的主要因素是,它以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作为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再将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一些辅助因素很好的运用到其中,那么,民生新闻的发展就势不可挡。

电视民生新闻的热播绝非是偶然的,因为民生新闻追求取材贴近现实生活,容易引起观众的认同和共鸣。民生新闻富有特色的“说”新闻方式和短、平、快的风格,迎合了快节奏生活状态下人们收看电视的需求。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传统的传授模式,使话语权回归到民众手中。

三、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

1、关注民生,贴近百姓,平民化色彩浓厚

2、新闻的聚焦点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上

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在于,它对准了一个以往在媒体中屡被忽略的领域———日常生活。有人认为,“确认民生新闻,就是确认一种新闻生态的存在”。这种特别的新闻生态是指民生新闻由一向专注于国家大事和国家行为转向对老百姓日常生活领域的深入挖掘,记录着百姓的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在新闻报道中勾勒出老百姓生活的全景115

3、“说新闻”的播报方式带来亲切感

“说新闻”是“亲昵体裁”,它能触及观众灵魂深处。……全美报纸编辑人协会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新闻观念发生的变化,认为,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强调新闻的人情味、服务性和趣味性。在民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他可以笑、可以唱、可以坐可以站、可以走,甚至可以舞,镜头前的主持人,他带着完全自由和轻松的心情给观众献上一份丰富的新闻大餐。

4、互动式传播

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电视新闻“你播我看”的单向传播局面。电视民生新闻中,通过网上留言、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等交流方式,让电视观众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中去。

四、民生新闻潜在的危机

1、止步于浅层表现

2、节目流于世俗

从一定程度上讲,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受众个人的发展,是大众传媒要肩负的社会责任之一。可在

当前,有些电视民生新闻几乎把全部精力用于为受众寻求新闻的娱乐和消遣上,忽视了新闻的输导、认知、教育等社会功能的发挥,放弃了帮助受众提高个人品味的社会责任。长此以往,媒介只会弱化人们的思维能力,最终把大众推向单调与平庸。

3、同质化竞争

传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同一传媒市场大量信息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116

4、栏目风格趋于僵化

当他们长时间暴露在风格类似、内容相近的民生新闻栏目之前时,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进而把视线转向其他栏目。

五、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

1、把握民生新闻的内涵和范畴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日常琐事是百姓生活的组成部分,但琐碎的、平凡的事物并不是民生的全部内容。关注民生话题,不是堆砌生活中的琐碎事物,也不是单纯的还原事实,而是通过对身边典型小事、典型细节的报道,赋予其一定的情感、意义和判断。倡导一种社会理智、社会观念、社会秩序、社会道德和社会风尚,以其推动全民共建社会规范体系。观众看重的不仅仅是一件件的新闻事实,面是这些新闻事实中体现出来的理性思考。从某种程度上讲,新闻理念比具体的新闻内容更加重要。民生新闻重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这在新闻理念上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现在的问题是,许多民生新闻节目满足于对新闻事实的简单堆砌,缺乏对新闻主题深入地阐释和挖掘,缺乏对现象的规律性的把握,使民生新闻陷入了重重琐事中无法自拔。从表面上看,某些事件反映了“民生”,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恰恰是对其他新闻资源的排斥,也是新闻资源的一种浪费。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方面的变化是不是民生范畴的呢?……事实上,时政新闻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如果新闻工作者能及时捕捉那些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新闻,挖掘其与民生的深层关系,必然能引起百姓的关注。

2、遏制民生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新闻娱乐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所谓软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新闻娱乐化是当前新闻界的一个趋势,但绝不是新闻的必然走向。117

3、避免形式和内容上的雷同和单一化

在以质取胜的同时,还要突出个性和创新性。

尼葛洛庞帝说过,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他创造出来。118

10.  徐可晶,谢景伟,. 民生新闻如何正确把握传媒导向[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明显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民生新闻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关注民生现场,贴近百姓生活”,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

于是,同那些高雅的时政、财经等“形而上”的新闻比较起来,民生新闻就不可避免地沦为“形而下”的新闻模式了。

一、民生新闻在传媒导向上存在的误区

传媒导向,即通过新闻传播对社会舆论进行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引导。民生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导向方面也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民生新闻节目在传媒导向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     对民生新闻的概念理解片面,报道题材过于狭窄、重复,事件过于琐碎、浅薄,以媚俗、血腥画面赢得高收视率,造成新闻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缺失。30

(二)新闻故事化、情节化,变报道新闻为做新闻,掩盖了新闻的真实性。

(三)亲和的主持风格和“说新闻”的播报形式,不一定适合每一则新闻。

但在新闻节目中是不宜夹带个人情感的,更不能在节目中宣泄个人情绪。有的主持人在播报批评新闻时经常以摔笔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已经超越了自身的新闻本位。31

 (一)把握民生新闻导向要抓住“科学发展、共建和谐”这条主线。“科学发展、共建和谐”要求我们始终清晰地宣传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民生新闻反映的民生问题,实质上讲的就是我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民生新闻反映出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要与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宣传导向相吻合,总体把握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利于问题的和谐解决,传递出发展是党和政府的大事,发展就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的强烈信号。

(二)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把握民生新闻导向。

(三)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把握民生新闻导向。民生新闻要确立正确的选材

(题)观,在普遍性中寻找特殊意义,在特殊性中探索对普遍问题的解决办法,实现民生新闻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由“小民生”向“大民生”的转变。

(四)在坚持客观全面和防止片面中把握民生新闻导向。

媒体对每个具体民生问题形成的原因、政府所做的工作、现实的困难都要客观全面地报道,不但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既要反映民众的呼声,讲政府的责任,又要反映政府所做的工作,讲公民、社会组织的义务。

(五)在互动参与和交流的引导中把握民生新闻导向。民生新闻在报道方式上常通过新闻热线、短信、网络等渠道与新闻当事人和受众进行互动交流、平等对话,淡化了传统新闻灌输的痕迹,以互动和参与为重点。32

 

 

11.  王洪,. 新媒体传播与民生新闻价值实现[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6).

我们正在实现社会的深刻转变,通过从“民本“进到“人本’‘这一理念的嬗变不但承认并在制度上真正实现人的主体性而且全社会持续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电视民生新闻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本质体现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主体回归和受众群体的主体意识的客观反映。那么,如何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电视民生新闻的主体价值诉求并加以实现呢?新媒体的日臻成熟为我们提供了  舟“和‘桥”。

最近笔者在借助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开发的舆情分析体系,以南京’周久耕天价烟“事件为模本考察当下公共议程演化路径时发现.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渠道改变了由国家完全掌控所有信息资源总阀门的格局。网络舆论正成为社会总体舆论日渐重要、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甚至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为引领社会舆论走向的一种革命性、主导性力量。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个简短的定义显然是针对传播模式来说的,也就是新媒体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

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利用新媒体传播民生新闻参与传播新闻的主体没有了条件的限制人群分布更趋平民化。

因此在新媒体传播的状态下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平民和精英共同参与民生新闻传播的新格局。

2009年5月1日起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正式升级为《零距离》。升级后的《零距离》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途径,从都市民生新闻的卖点向关注全社会普通层面的生存状态转变尽快地建构起以人为本的话语体系和传播平台在进一步增强电视民生新闻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同时,其核心价值观要强调以人本为价值取向,注重信息的全面告知、情感的深层抚慰、意义的理性引导.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受众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受众的满意度和全体人民的幸福感,使电视民生新闻始终透露出人文情怀。

12.  刘国锋,. 以民生新闻巩固党报主流地位[J]. 新闻采编,2009,(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民生问题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系列论述,无不折射出民生理念的光辉。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采取“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从新闻的报道角度讲,指的是民生的视角,也就是那些从老百姓立场上看有价值的新闻。新闻学者将民生新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对柴米油盐的报道。第二个层次,是生存与发展,如教育。第三个层次,是国计民生问题的报道。3

其次,民生新闻改变了以往新闻主要关注题材的重大性和轰动性的做法,而是将目光深入到民众生存的细节,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诉求为基本出发点。

重庆市在2006年出台过一份文件,强调“要腾出大量头条的版面和时段用于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报道”。

领导参加一次会,有关部门要求把领导一些常规“指示”“精神”写入新闻,结果是领导参加一百次活动,每一次的新闻内容都差不多。而真正领导说过的有新闻价值、百姓爱听的话都被忽视了,埋没了。而我们的记者,也习惯了这种简单的报道方式,不肯动脑筋把真正的新闻写出来。

民生新闻就是未来一定时期最大的政治。

创新民生新闻,首先要转变报道方式。对于采编人员来说,不仅要转变领导活动报道方式。对其他重要的民生新闻,也要改变写作方式。

创新民生新闻,应学会从一件微小的民生新闻中挖掘其深的内涵,增强民生报道的厚重感。4

13.  孙展,. 地市党报如何做好民生新闻[J]. 青年记者,2009,(20).

一要继续深入生活,转变观念,增强新闻报道的贴近性,树立记者的民众视角和民本取向,眼光由“向上看”转变为“向下看”。二要明确报道热点,增

强针对性。三要搭建沟通平台,增强群众性。……为百姓表达自己的声音提供阵地。四要把握高度和深度,增强服务性,有高度地贴近、有深度地贴近是地市党报民生新闻质量和特色的保证。地市党报的民生新闻要“站得高”、“挖得深”,要通过把握高度和深度来增强地市党报民生新闻的服务性。69

14.  姜伟丽,. 报纸民生新闻的“家常化”[J]. 青年记者,2007,(16).

青岛电视台的《生活在线》在主播的播音表现形式上,也是贴近百姓的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市民的喜爱。由此,笔者不由得想到,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也应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形式,改变以往报纸新闻“生冷硬涩”的状况,让新闻鲜活起来。

在新闻的写法上,“华尔街体”、“现场实录”等极具亲切感和表现力的写法也是屡屡出现。在新闻的语言上,抛弃晦涩难懂的语言,采用市民读者易于接受的方言,用拉家常式的表现手法娓娓道来,是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

民生新闻要注重和读者时刻产生互动。民生新闻要真正做到“与生活同源与百姓同心”,以生活为主线,服务城乡读者。

民生新闻就是要做到,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视角和写法,充分体现出“家常化”。

民生新闻“家常化”,就必须做到“三注意”。注意采访方式,忘却自己的记者身份,平等地与读者“拉家常”。民生新闻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受众的引导、服务作用,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一些读者猎奇的心理。注意写法,耐心地与读者“拉家常”。作为一名记者,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从读者的生活切入话题,以聊天的方式,让群众敞开心扉。注意效果,诚心为读者“鼓与呼”。民生新闻关注的事情,要有始有终,对读者有所交代,不能有始无终,没有下文,辜负了读者的期待。55

 

15.  徐献忠,张树德,. 地市党报如何做好民生新闻[J]. 青年记者,2008,(20).

民生新闻报道,要注意处理好微观与宏观的关系,既不忽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样的。小民生”,更要做好关系百姓民情冷暖、生存权利,生存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大民生”报道。在新闻宣传中要实现由。小民生”向。大民生”理念的转变,使民生新闻摆脱琐碎、媚俗,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要做到视野开阔,避免局限于报道生活现象表层,要不断深入挖掘表象背后的实质,防止堆砌生活琐事,尤其要防止炒作与百姓生活无多大关系的猎奇新闻。

既要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和问题,更要宣传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要加大策划的力度,从国计民生的高度,解读重大政策,关注重大事件,围绕中心工作做好民生文章。……同时,民生报道既要关注热点,更要关注重点,努力找准国计民生的结合点,正确引导舆论,真正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搭起连心桥。

开展民生新闻宣传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百姓呼吁或反映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以求得到解决;另一个是帮助政府工作,求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在采访报道中既要讲究宣传的技巧,又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和火候、把握好宣传的度。67

16.  王伯睿,. 把民生新闻放在突出位置[J].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12).

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在于,社会新闻更多地从传播(媒体中心)的角度报道,而民生新闻更多地从老百姓(受众中心)的角度报道.更可能多地体现了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和民生的情怀。

民生新闻“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是时传统新闻观念的一种颠覆。过去我们报道会议。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出席领导的名单、排序。其次才是内容.如此套路化的新闻带给受众的只有乏味。民生新闻更多关注的是新闻奉身,正所谓“内客为王”,因为老百姓关心的是会议与他们生活的关系.而非其他。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两个‘舆论潮’: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湖’,一个是新闻媒体的‘舆论潮’。老百娃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他们每时每刻都会关注一些共同的领域、共同的问题,在口口相传之中形成民间的舆论场,那些相对集中的社会话题。就成为一段时间的热点问题和热点话题。”

平民视角其实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选题层面的,另一个是操作层面的。民生新闻对来自选题层面的平民视角的要求是,记者应该尽量从普通百姓的生活、生存角度发现和提炼选题。包括关乎百姓生活的微观领域的变化和动向、宏观政策在百姓生活当中的运用和反响等;对来自操作层面的平民视角的要求是.在民生新闻的写作编辑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如实反映百姓生活的状况、环境、质量、要求与呼声等因素.考虑群众的感受,心系百姓冷暖,真正为百姓着想,为百姓排忧解难。127

17.  邵欢,.试论民生新闻[D].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6.

连续保持在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的首位。而且《南京零距离》这档栏曰还拉动了整个频道的收视指数.形成了“帐篷式”的收视曲线,显示了核心品牌的影响力。《南京零距离》的成功推出获得了业界和理论界的一致好评。5

新闻学和传播学学术期刊,以民生新闻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数量达百余篇。这些文章.有的是就民生新闻的理论内涵作一阐发,有的足对民生新闻实践中的误区提出警告。可以说这些学术论文,为民生新闻研究提供了多重角度,也建构了基本的分析语境,对于进一步指导实践很有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文章虽然不能说是针锋相对,但也出现了相互对立的内容和观点。甚至在对同一件事情的分析上,也得出了截然不同的分析意见。究其根本,是冈为文章作者各执已见,没有在民生新闻的根本问题上达成统‘的认识。6

l、“价值取向论”——着眼于民生新闻这个概念背后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典型的代表观点如:“作为一种新闻报道类型,严格来说,‘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关乎新闻体裁样式的专业性概念,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的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民生新闻’不仅仅概括了媒介对报道内容的选择标准,还体现者报道者的立场、态度和出发点,更蕴含了媒介对自身社会功能的认识。其中媒介对自身社会功能的认识,是‘民生新闻’ 的核心。”

再如:“民生新闻的巨大生命力在于它体现了我们这个平民时代新闻必须具有的精神品质。民生新闻的精神品质就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作为电视人,我们不是生活的导师,我们是市民的一分子。民生新闻,简单地说就是反映民众生活的新闻。”

“民生新闻是‘大众化新闻’在我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中最终生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新闻。它所内蕴的社会关怀和价值取向是完全符合中国最高领导层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原则的。”

2、“新闻类别论”“新闻样式论”——将“民生新闻”单立一块,以示区别

“‘城市民生新闻’是题材分类意义上的一个新的电视节目类型,属于电视新闻大类。从题材对象上看,它和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相互并列??城市民生新闻拥有属于自己的题材范畴、传播理念和表现形态。”

“‘民生新闻’是指采用民生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它足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31

3、“社会新闻论”——将“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基本等同

“过去我们把一切不如正经新闻大雅之堂的奇闻趣事、民事纠纷、交通火灾叫做社会新闻.而现在地方台这样的新闻已经成为新闻节目的主体。社会新闻成为主体,旧的概念涵盖不了,所以改叫民生新闻。其全称是有关人民生计的新闻、市民生活的新闻。”

 “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在本质上仍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

4、“板块合并论”——认为民生新闻内容为采两大板块台并而成

“‘民生新闻’按类别划分,足从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的新闻。”

5、“消费延伸论”——民生新闻是消费类新闻的一种延伸7

从本质上来看,社会新闻实质在社会事件上,民生新闻实质是在民众身上。

民生新闻的内容除了社会新闻之外,还包括了其他的时政、经济题材。

社会新闻则不然,它的内容限于社会百态等软性题材。民生新闻除了内容.还有别的角度和内涵,社会新闻则是一个以内容为界定的新闻类别,没有更多的时代内涵。10

美国“公共新闻”理论最早的提出者、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JayRosen教授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括这样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基础之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从公共新闻的内容上来看.它的主旨是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题材的关注,提高公众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旭培则进一步把公共新闻概括成四句话:“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孙旭培认为,公共新闻的概念与“民生新闻”并不冲突。“民生新闻”是关怀民众.情为民所系,“公共新闻”则是尊重公民作用,想办法提高公众在应对社会问题、解决公共事务中的能力。两者定位不同,因而表现的主体也就各有侧重。11

民生新闻的民间立场、民众视角、民本取向继承了社会主义党报的优秀传统,是在党报新闻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一种新闻类型。15

民生新闻是个立体的概念,即对它的理解不是单维度的,要从题材、视角、报道方式、文本风格、价值内涵等各个方面加以界定。以往的概念往往注重于对题材的关注,因此容易将其与社会新闻相混淆。16

民生新闻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目的是为了突出无论题材为何,民生新闻所引以为特征的正是它与众不同的报道角度和价值内蕴。

狭义上,民生新闻的题材限于社会新闻,但这里要强调的是,民生新闻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三贴近”语境下的一种演绎,其主要特征在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纪录百姓的生活实态。

广义上,民生新闻的题材包括所有可以从贴近民众的角度来解读的信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范畴的重大事件。这里的关键同样在于解读,而且是贴近民众的解读,可以说,在不同的信息解读下,一则新闻完全可以足交叉式的,横跨不同的范畴。

新闻的软化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但民生新闻的要义就在于要从百姓的实用意义角度出发,对硬新闻作软化处理。16

民生新闻目前存在的几大问题

一、信息低效率重复,缺乏新闻价值

二、报道琐碎,缺乏深度和整体把握

三、迎合低俗趣味,节目格调不高

四、播报方式有流于调侃和媚俗的趋势26

民生新闻业务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1、民生新闻发展与社会民主化进程之间的互动应进一步增强

多年来,人们对新闻真实的价值判断经历了“事实真实——原因真实——评价真实”的深化过程。当前受众对新闻已不仅仪满足于知晓来龙去脉,而更希望媒体给出多方的以及独家的观点,以作为自己行动的参考。

2、正确理解“三贴近”和准确媒体市场定位

媒体应该具有人文精神,应该实践三贴近原则,应该调整自身姿态,但具体要怎么做到呢?贴近群众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是群众的事,无论大小巨细都应该着力报道呢?是不是意味着哪方群众表示不满,记者就应该为其摇旗呐喊呢?显然,这样理解媒体对“三贴近”原则的把握是肤浅和片面的。

媒体定位要准确,把握好自己的作用限度。从直接起作用向间接起作用过渡,通过改进制度建设来发挥自己在公共事务中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媒体的力量来自于舆论监督,而这种监督权力并不等同于行政能力。一个社会的健康、秩序化发展,是制度化的结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及制度建设的推进。正因为舆论来自民众,媒体可以通过将民意通过自己的平台进行展示,从而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从这个角度说,民生新闻为媒体舆论监督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27

1、报道国家政策新闻时,让党和政府的政治话语首先“民生化、通俗化、实用化”

2、提高栏目的定位,抓住社会主流人群的注意力

3、突破同质化的局限,办出自己的特色

 

18.  武俊,.报纸民生新闻研究[D].山东大学,2006.

民生新闻是以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为源头的,而在我国新时期,最早提出“民生新闻”口号的是创办于2001年深圳报集团的《晶报》.这份都市报当时明确宣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只是操作者提出这一名词是带有更多的宣传内涵,并未给它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与阐释。3

民生新闻与街区新闻是新闻业务发展的新趋势,素以亲民形象赢得市场的都市报自然不能在“以民为主”的报道中屈居人后,很多都市报都开办了专版。4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它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

但是成熟的公民社会主张个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要求个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团组织的多样性、思想的多元化;要求政务活动的公开和公共领域的开放以及强调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制约国家权力等主要特征。5

之所以在短时期内,民生新闻能够得到受众、社会、学界、主流政治的一致认可,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在严格遵循新闻规律基础上,以民本主义为标榜,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而“以民为本”是对政府大政方针和舆论政策的敏锐感应,同时,作为一种传统理论资源,民本思想根基深厚,流布广泛,已经超出政治思想的范围,沉淀为一种社会心理,以民本思想相号召,自然很容易引起普遍的认同。“民生新闻”用“民生”的概念,不仅有效地概括了这种新闻类型的民生内容,还鲜明的表明了其民本主义的取向,与当下政治环境和社会心理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因此,在讨论这一概念的时候,要认识到它的理论蕴涵是中国传统民本主义思想的一种现代转换,也正是有深厚渊源的民本取向铸就了民生新闻概念的基本理论品格。9

中国新闻业的起步则源于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诉求,新闻、舆论、政论相混杂,极具政治色彩,新闻业自足地位的获得是后来的事情。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1

通过研究者对所谓民生新闻的描述,大致可以归纳出民生新闻的如下特征:内容上关注“日常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所想所惑”,表达上“新闻体裁和文学体裁的特点发生融合,常常并不严格按照新闻的结构来表达,语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或更加口语化”。也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个关于新闻体裁样式的专业性概念,毋宁说它是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13

对民生新闻现象的解读大体可以分为三种话语。一种是本土化话语。认为民生新闻是地方电视台运用本土化、本地化策略在央视新闻的强大压力下突出重围的成功尝试;一种是平民化话语。认为向受众回归是中国电视改革10年来的大趋势,而以民为本,关注日常生活琐事的民生新闻的出现不过是这一趋势的深化和发展;第三种是民主化话语,这是研究者们对民生新闻提出的一个比较高的期许。有研究者提出,民生新闻的未来是否可以建构为市民公共领域,能否成为民主进化的助推器。”13-14

的确,“广义地说,所有新闻都是为了民众和民众关心的,因此,应该都是民生新闻”。14

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吕焕斌对“民生新闻”所下定义为:“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欲望、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15

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其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一个定义,15

“民生新闻”定义中的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内涵。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内涵,即“民生新闻”必须是人民生活、生计相关的新闻,因为它是区别“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的一个基本标准,同时,也正是这一内涵才使得民生新闻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了很强的生命力。第二点则是“民生新闻”既然是人民生计相关,那绝对不应该仅仅止于百姓生活这一高度,也就是说只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那么即便是政府政策、经济新闻等常被称之为“硬新闻”的新闻其中的小部分内容也应该属于民生新闻这一范畴,例如生活资讯等等,15

 “广义的民生新闻”即包含了本文上面所指的“民生新闻”的两个内涵,

所谓的“民生新闻”,就是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闻。”16

我们所说的平民视角其实应该包涵着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选题层面的,另一个是操作层面的。

在报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新闻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对新闻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而对有潜质的新闻资源进行深度处理,提升地方新闻的层次,正是在这种同质化竞争中取胜的一大法宝,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23

对当地已经形成的温热新闻进行加温,做出新的热点,从第二落点找新闻。处理这种新闻的手法有二:一是拦腰切入,重新采访,直接到事发地、找当事人重新采访,一定要到现场,重新核实,这也是避免假新闻的有效途径;二利用省级报纸优势,从高处看,对当地温热新闻进行变向,使之在同类事件中比别人高出一筹。25

民生新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市民话语的体现。它放弃了过去传统新闻的全能全知式的视角,从过去的第三人称式的新闻叙述行进为第二人称式的采访式叙述。这种转换使它可以摆脱传统的叙述角度带来的宏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与尴尬,通过平等式的与受众的对话形式完成了自身向符号真实而非客观真实立场的回归。因而,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体制话语向商业话语和大众话语妥协与共谋的产物。它所谓的平民化的路线与风格实际上是一种市民文化的体现。它借都市化的题材完成了一种民间化的价值取向。28

娱乐化是与商业化共生的特性,它的兴盛是以新闻主体性的消退为代价。目前对于节目包装和节目风格的过度重视不能不说是一种喧宾夺主的策略。也许对于后现代社会而言,这是一种对于传统体制文化的反叛象征,但对于当前一个远未完成现代化任务的中国来说,它却可能成为远离社会真实的屏蔽。28

一些记者在采编过程中,以自己的预设立场对新闻事实进行取舍的情况在民生新闻栏目中并不少见。一些记者见到了消费投诉就立刻想到“假冒伪劣、黑心商家”的大帽子,而不愿对其它的当事人进行实地采访29

3.以个体性立场替代整体性思维

当下中国市民阶层正处于一个形成时期,远未建立起成熟的价值体系,同时,由于中国当代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内的迅速变动,原有社会的各种纽带处于断裂中,而新的沟通桥梁没有建立,社会整合过程正在启动,这些都使得当今中国的市民经常处在茫然的状态中。

他们的视角是微观性的而非宏观性的,是个体的而非整体的。个体的利益与所在科层是其思想的出发点。因而经常是主观的,是盲从的。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他们在被从传统农业宗法式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之后,又陷入到商业性的组织中,这也使得他们的价值体系更处在一种双轨制的混乱期。这都构成了市民作为大众体现出来的先天弱点。因而极端性的思想经常比中庸的、辩证的思想更有市场。30

因为新闻是全社会的新闻,它通过舆论达成全社会的沟通并校正社会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一种整体化的、能够整合社会资源的新闻观念。而电视民生新闻中放弃整体化审视,放弃宏观视角,一味地以个体化立场对社会进行描述,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它必然会导致社会舆论的失衡,从而引发更大的不良社会后果。因为在这里,民生新闻回避了新闻的公正性和公开性。30

人们因为专注于家庭琐事、身边小事、百姓难事而恰恰忽略了自己在整个社会博弈中所处的位置和被忽视的利益。精英/白领意识形态和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竟然颇为吊诡的以‘缺席的在场’的姿态完成了对民生新闻的根本掌控。30

1.“唯民众化”的表现

(一)只要是关乎民众的事情都加以报道

(二)只要是民众想看、爱看的都加以报道

2.如何防止“唯民众化”

(一)加强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

(二)加强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比如“公共新闻”理论不是把受众看作消费者,而是理性的政治人,媒体不仅监督政府,还要为政府解决社会问题帮忙。在对民意的精确性的把握上,公共新闻提出了“需要大量的公共舆论研究,比如需要通过民意测验来准确把握公众的观点和需要”,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含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予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33

(一)文章要用好群众语言

(二)栏目要有社区韵味

虽然民生新闻体现了百姓生活的真实的生存状态,反映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但却流于表面,使人在大量琐碎的事实面前无法得见事实的本质,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路。浮躁的“泛民生”.“伪民生”误区日益使“民生新闻”泡沫化、平面化,片面“为民代言”的报道立场使“民生新闻”主客体间缺少建设性的沟通和互振。39

现阶段公共新闻成为民生新闻只是媒介新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当下我国的国情、民情相适应。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新闻纯“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并不代表媒介新闻的终极价值取向。要解决民生新闻潜在的危机,实现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完成价值理念的提升。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或许是一条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之道。40

“民生新闻”是关怀民众,情为民所系,“公共新闻”则是尊重公民作用,想办法提高公众在应对社会问题、解决公共事务中的能力。两者关注民生的宗旨异曲同工,而表现主体、价值取向、新闻解读各有侧重:在表现主体方面,“公众”不同于普通“民众”或者“大众”,“公众”涵括社会精英群体与普通大众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各阶层群体,而“民众”则着重突出其平民性质;在价值取向上,公共新闻的传媒视点站在公众的立场,保持了在精英视点与平民视点之间的平衡,关注的领域不囿于平民阶层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圈子而转向更广阔的公众生活领域;在新闻解读方式上,公共新闻的新闻记者不仅要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公众解释事件为什么和哪里值得关注,并尽可能地提供建议,帮助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40

公共新闻更突出公众的权益维护,致力于提高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而民生新闻则倾向于反映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个人问题和遭遇。显然,公共新闻之于民生新闻是一种理念上的提升,也是一种在实践中的有益探索。41

公共新闻的运作是媒介在较高层次上的一种自觉行为,这不仅关涉到媒介的自身实力(物质实力和人力资源),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否则,公共新闻运动将举步维艰。反观当下国内,媒介的改革尚未深入内核,聚焦于经营管理层的改革优先于媒介生态改善,尤其是媒介专业主义素养的普遍却失使得媒介自身很难在政治话语与公民话语中寻到平衡点。因此,在宏观背景下,公共新闻在当下中国的兴起尚需时日。在微观层面上,公共新闻运作成本对任何一个媒介来说都意味着一笔沉重的负担。菲利普·麦耶曾指出,公共新闻的运作需要很高的生产成本,一方面是用于大量的公共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用于报道的深度拓展。41

 “公共新闻”最大的困惑是该理论与传统的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相矛盾。“公共新闻”改变了传播者的基本职能,强调以公众来代替传播者或相互合作来设置议程。一旦传播者参与了某一给定的社会解决方案,他就有了利益冲突,失去了批评的特权,这会使传播者丧失客观性,同时也牺牲媒介的可信度,对新闻内容更加丧失信任。这与公共新闻发起的原因——阻止公众对新闻学和新闻内容日渐丧失信任是矛盾的。

社会“公共领域”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它当下所倡导的“乌托邦”与现实社会存在很大差距,这需要各个方面在“三贴近”原则的基础上共同来营造“公共新闻”成长的空间。44

19.  付志新,.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D].郑州大学,2007.

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在于它创新的运作策略,并对此展开论述,通过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视角的平良化、节目内容的民生性、节目新闻价值的民本取向、节目语言的日常性以及节目选材的地域性和节目主持人的品牌性特点

在如下问题:

1.内容肤浅,“花边新闻”、“市井新闻”充斥屏幕。

2.栏目发展走向同质化,栏目风格趋于僵化.

3.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观众的注意力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唯一尺度。

4.主持风格庸俗化。

5.偏爱市民,忽视农民。

6.“角色”定位不正确,错误使用新闻监督权。

在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方面,论文主要从近期目标——主流新闻,发展势——公共新闻,两方面展开论述。(内容摘要)

研究者或认为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类型”,比如说民生新闻是从“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的”一类新闻[①];或认为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体裁”,比如说“民生新闻的主要形态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新闻体裁”[②];或认为民生新闻是一种“栏目形态”,比如说“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新闻栏目”[③];或认为民生新闻是一种“价值取向”,比如说“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关乎新闻体裁样式的专业性概念,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的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④];或认为民生新闻是一种报道风格,比如说“民生新闻不应该再作为新闻体裁的一种,也不单纯是一种固定的节目形态或新闻体裁,而应该是一种风格追求与手法运用”[⑤];或认为民生新闻是一种“话语建构”,比如说“民生新闻’的提出是针对当前社会的‘话语建构’,它只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产物”[⑥];或从“科学社会

11

学的范式理论”出发,提出民生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⑦]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纵观其种种说法,笔者比较认同这样一种定位:民生新闻,它是指带有地方化、百姓化特色,以广大群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热点事件、生活资讯等为报道主体的一种新闻类型。“贴近性”是其新闻选材的核心理念,“市民性”、“互动性”和“服务性”是其重要特色[⑧]。

笔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它是一种新型的节目类型,在新闻理念上,强调新闻民本意识的回归;在节目选材上,注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在播报方式上,采用主持人“说”新闻的方式来改变以往“读”新闻的定式:在节目制作上,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实现与观众的沟通和互动,服务社会。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民众自身经济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民众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更加关注,也有自己的看法,对信息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渴求增强。

知情权指的是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

话语权,是指通过媒体发出地团体或个人的声音。14

“新闻立台”是全国很多电视台的一项发展战略,从理论上讲,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台应该以新闻节目作为自己的生存根本。但实际上,在全国众多电视台中,真正靠新闻立台的能有几家昵?特别是广大地方电视台,基本上是以电视剧立台,完全走向市场的电视剧成为电视台获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电视新闻节目却受各种观念制约,市场化程度很低,乏味的官样文章、单调的会议报道、直白的时政新闻充斥屏幕,节目收视率很低。新闻节目不仅没有什么经济效益,还需要不断大量投入,需要靠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柬养着它。16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两个‘舆论潮’: 一个是新闻媒体的‘舆论潮’,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潮’。老百姓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他们每时每刻都会关注一些共同的领域、共同的问题,在口口相授之中形成民间的舆论场,那些相对集中的社会话题,就成为一段时问的热点问题和热点话题。”[⑨]

民生新闻对于地域性的强调已成为一种竞争策略与价值诉求。

平民视角,抒发人文情怀。

民生内容,彰现新闻本色。

民本取向,凸现媒体主张。

日常话语,拉近受众距离。

立足地域,突出栏目特色。

个性主持,树立栏目品牌。

其一,大量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其中。新闻是什么?新闻是“为读者、听众和观众提供关于重要事件的知识和理解,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还有助于增加他们的判断和行动能力”[⑩]。25

我们所强调的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本土化是指:在传播内容上,反映的是本地区的社会现实,报道的是本地老百姓关心的人和事,表达的是本地民众的意愿和欲望;在传播形式上,采用本地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常所见的足以通俗的故事化手法为表现手段。我们强调的新闻传播原生态是指:追求电视新闻场景的真实再现,满足观众的收视心理和观看期待。

然而,一部分民生新闻采编者却对此产生了误读,在他们眼里,民生新闻强调的本土化就是通俗化、世俗化,就是日常生活化,就是生活琐事和奇异怪事等等,他们把本土发生的稍微具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或比较严肃的新闻都排除在本土化之外,一律看成是所谓的“与民生新闻格格不入”的“时政新闻”。26

然而,从概念上理解,“民生新闻”中的“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

所有具有公民权利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在我国法律上,农村农民拥有和城市市民平等的“公民权力”,然而现实是,由于我国实行的城乡两制、二元分割的分配体制长期以对农村资源的掠取来补偿城市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对农民的政策歧视和农民实际上的弱势地位,致使农民行使公民权的成本昂贵,农民享受到的是缩水后的“公民权利”,在媒体面前,作为弱势群体出现的我国农民其实一直是缺乏与市民平等的话语权和知情权的。31

一是受众把“民生新闻”类栏目的角色给置换了,“赋予”了它政府职能部门角色的含义。

二是栏目记者本身的角色误区。有的记者自以为足民众的“代言人”,对相关部门指手画脚。32

1 注重贴近性,加大引导性和服务性,提升新闻品质,深化节目内涵。33

电视民生新闻应在照顾受众接受能力的前提下,强化媒体的主导意识,通过对身边典型小事、典型细节的报道,赋予其一定的情感、意义和判断,积极引导社会大众的思想,倡导一种社会理智、社会观念、社会秩序、社会道德和社会风尚。以期推动全民共建社会规范体系。34

2 突破地域界限,新闻选材不局限于本土。

美国著名营销学者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品牌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单位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竞争者”[11]。36

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论的学者是纽约大学新闻学系主任Jay Rosen教授,他在美国已经被公认为是“公共新闻”运动的学术领袖。他的代表性观点是,“新闻记者不应该是汉仅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12]” 49

 “因为民生瓤闻的可消费性可能会局限在更倾向于报道社会新闻。”她更看重的是公共新闻节目定位主体的改变:“原来民生新闻是把受众定位为老百姓或者大众,而公共新闻是公众,公众本身的内涵比大众应该说更具有某种社会含义,特别是公共新闻突出一些民权的问题,突出公众的权益的问题,这个理念是对民生新闻的一种提升。”[13]

 

20.  沈里一,. 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民生新闻是关怀民众,公共新闻则是尊重公民,想办法提高公众在应对社会问题、解决公共事务中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媒体把话语权进行转移和分配,赋予全体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力,让民众意见最终上升为政府意志,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民意的公共价值。1

施拉姆在《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一书中指出:“信息不仅在国家间游动失衡,在国家内的流动也很不平衡,信息水平总是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减而迅速下降,大城市比农村地区更容易得到信息。这种差距在发达国家要小一些,再不发达国家则非常明显”[14]。3

一、加强服务功能,提升民生新闻品质

人们之所以需要信息,是想知道世界上各种各样性质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同自身的利害关系,从而对客观世界做出判断和反应。因此,记者在采写民生新闻时,不光要以平民的视角看待问题,也要从政府的角度审视和思考问题,找准政府与百姓、政策与事件的关联点,力争做到报道的深入和透彻,努力为受众提供重要的、有用的信息。8

二、保持本土化特色,占领本土新闻的制高点

从传播者角度看,新闻记者的职能已经不仅仅是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地参与公共事件,引导受众进入公共领域,对公共问题进行讨论,增强公众对公共生活的注意力,同时也提高受众作为公民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11

从传播内容上看,报道内容的选择不再是取决于“事”,而是取决于“人”。就是说从受众的角度来决定报道什么,报道的重点也不再集中于事件两极的冲突对峙,而是更温和地展示不同观点及其形成原因,突出表现公众如何做出决定、如何解决问题,报道中将普通公众的观点与专家权威的观点平等对待;

从传播方式上看,公共新闻与受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公共新闻否定了受众无意识和被动接受意识,重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强调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意识,让受众来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民主化在新闻传播中得到体现,使新闻媒介的环境监测者的角色功能更加突出;

从受众角度看,公共新闻将传播的对象定义为“公众”、“公民"。在公共关系学中,公众这个词特指被任何公共利益或共同关心的问题连接在一起的个人、群体、组织。公共新闻理论把它的信息接受者定位为积极主动的个体,不再将受众仅仅看作是购买媒介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而是将受众看作是享有权利并拥有自我管理责任的公民,他们可以在公共讨论中发表意见。11

公共新闻的优点

1.构建真正的公共领域。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指出,公共领域是一种公众进行辩论的竞技场,在这里,人们可以就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定的意见。随着公共新闻的出现和发展,媒体开始刻意为受众提供进行辩论的平台,积极发动受众就某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最终得出结论。由于这个平台是在公开基础之上,向所有公民开放的,同时又保证了参与者的匿名性。所以当公民以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协商时,能够遵守普遍认同的话语规则和论证程序,表现出共同探求真理的真诚态度和愿望。2.提升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思考和批判能力,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3推动公共事件的解决。4.有利于促进媒体间的合作。民意识,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

公共新闻着力营造“国计”、“民生"话语的交汇空间,融合各种思想观点,建构真正的“公共领域”,充盈其中的不仅仅是事实的报道,更重要的还是各种意见的展示,进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吸引多种社会力量形成健康向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公共新闻也努力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解释框架,以便使该公民也能够知晓他没有选择的方案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乃至提升公民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能力,传媒所传递的才是社会中负责任的成员的理性的和批判性的声音,而不是社会中非理性的和被操纵的意志。13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昌风认为:“公共新闻是民生新闻的一种发展和提升,比民生新闻更具社会含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李青藜在其研究中指出:“公民新闻事业是指大众传媒以组织者、行动者的身份参与社区事务,倾听市民心声,寻找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发起讨论,以各种方法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同时进行高强度、大规模的报道,争取对社会各界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以实现某个良好的愿望或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媒体行为”。

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指出:“做公民时代的公共新闻,这个概念的达成,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国家公共意识的日益强化,二是现代生活中公共空间的形成,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检验的产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孙旭培则对公共新闻的功能进行了概括:“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15]。14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他认为公共领域是存在于公共权威领域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公共批判领域简言之公共领域就是政治权利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中国的多元利益格局也随之形成,但是目前中国的公共领域还处于离散状态,未能形成有效的对话平台,而新闻传媒是实现这一主题的重要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新闻的力量和责任并不在于对错综复杂的新闻事件做是非善恶的评判,而在于对15隐含于其背后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呈现与疏通。

公共新闻在中国刚刚起步,是承接着民生新闻而诞生的。目前这两种新闻形态仍处于共生状态。中央台新闻在很大程度上还保持着说教的姿态。而民生新闻则在市级地方台唱起主角,省级卫视的新闻夹在这两者中间,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而公共新闻这个互动交流的中间平台的构筑,正好为尴尬的省级卫视新闻提供了一条出路。这是公共新闻在目前中国最合适的发展空间,所以,公共新闻进入我国后被认为将再一次带来中国电视新闻的“革命",是中国新闻发展的下一个阶段。17

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的区别在于:前者仅仅要求及时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原生态,后者则需要“立足公共利益,汇聚社会的多元声音,就公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计选题,使公民能够加入到公共讨论之中",“通过报道新闻事件的冲突场景,展示新闻事件的复杂性和连续性,提供多种解释框架和视角供公众参与讨论”[16]。

在新闻解读方式上,公共新闻的记者不仅要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公众解释事件为什么和那里值得关注,并尽可能地提供建议,帮助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17]

“公共新闻的题材可以和民生新闻一样小,但必须以小见大,折射出公共领域的焦点话题、激起观众的参与和共鸣”。[18]20

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在沟通社会信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美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方面,美国新闻界的公共新闻理论及其实践的确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圆[19]。21

21.  吴胜,.电视民生新闻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7.

在国外“民生新闻”主要从荚国“市场新闻”借鉴而宋。美国传播学都约

翰·H·麦克马那斯在《市场新闻业》一书中写道:“市场新闻潮流肇始于20世

纪60年代,发端于地方电视新闻业。其采集新闻的规则是:jlHj丽胜过理念、煽情胜过分析、用夸张增强吸引力、避免过多新闻采集。取悦受众成为原则。新闻事件脱离了它的环境、背景和意义。它能带来高收视率,却会让社会缺乏有益信息的滋养。市场新闻引来激烈争议,其带米清新风气和双赢机会。”[20]

“据了解,我国台湾新闻界早已有“民生新闻”之说,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民生报》的创刊。不过,“台湾版民生新闻”主要被限定在日常生活消费层面,常常可以“民生消费新闻”替换之。:[21]

“市民新闻”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在谈到“民生新闻”时,提出“市民新闻”说,他认为“民生新闻”更应当称为“市民新闻”,因为这类新闻的所发生的地点多为城市,新闻的报道主体多为市民,是一种对市民百姓间所发生的事情的类似于市井平民、街谈巷议的“琐闻报道”。[22]

“软新闻”说。中国传媒大学的胡正荣教授的观点在“软新闻说”方面最具代表。胡正荣教授认为,民生新闻是在表达上与“西方新闻界的‘软新闻’类似”的“报道社会学所研究的范围以及人与自然界中奇异现象的”社会新闻,其终极目标是以“硬新闻软处理”的方式来“关心民生疾苦”,“关注百姓的所感、所想”。3

“软新闻”和“硬新闻”,是以新闻与读者的关系对新闻的分类。硬新闻主要指关系到国家与民众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走势、疾病以及天气的相关信息等,从而为人们的经济、政治、日常生活提供依据。软新闻则主要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使受众“增长见识”, 并且“供人们茶余饭后作谈资”[23]

“公共新闻”说。在安徽卫视的《1860新闻眼》市目开播后,有学者提出“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过渡,认为现在民生新闻就是公共新闻的前身,民生新闻的趋势走向公共新闻。“发挥已有的优势,适时引入‘公共新闻’的理念”,“有选择地向公共新闻领域延伸”,“将‘民生’与‘公共’有机地集合起来”[24]。4

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Theodore L.Glaser对公共新闻做的解释:1、把受众作为公民和公共事件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看客和受害者;2、帮助政治团体解决社会问题,而不只是了解问题:3、改进公共讨论的舆论环境,而不是坐视其恶化;4、帮助公共生活顺利进行。[25]

国内大量的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报道中只是停留在对事实的报道这一基础阶段,尚没有把话语权留给公众或者引入公众对该新闻的参与、评价,即便有话题讨论,都与我们提到的民主政治生活相距甚远,……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过渡。5

孙中山,他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26]。

“民生”二字年少应包括如下4个方面:(1)人民生计。即人民的谋生条件。在农村,主要土地和农业生产问题;在城市,主要指人民的就业状况问题。(2) 生活品质。主要足指生活质量和与生活质量有关的要素品质。(3)生存保障。其中包含民众的生命安全保障和社会给与大众的生存条件的保障。(4)心理需求。是指民众在生活中对精神、情感、思想文化方面的需求。6

民生新闻,就是以多种报道方式为手段关于人民大众人民生计、生活品质、生存保障及其相关心态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报道。7

极个别学者将民生新闻概括为六个字:“新、奇、特、星、腥、性”。11

民生新闻形式:

(1)   现场化。现场直播是新闻节日的最新手段,

(2)   互动化。

(3)   表演化。新闻的演绎化就是把一个新闻题材通过文艺的形式重新模拟“真实再现”给观众,其实就是现在各个电视台经常使用的“情景再现”。民生新闻演绎化是游艺(弋)在新闻与表演之问,给观众有感性认识,重新把观众带回到新闻现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新闻及时产生从未有过的戏剧张力与情节冲突。

尽管业界对这种形式表示质疑,认为有悖新闻真实性原则,……但对燃烧观众收视激情,加深对新闻题材的记忆,提高收率效果都是有裨益的。这种表演化的市目形式不但增加了观众对节目的兴趣和参与性,也弥补了传统新新闻节目中的记者经常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缺憾,18

(4)文艺化。民生新闻文艺化,就是把文艺的表现形式融于新闻,如慢镜头的运用,歌曲的衬托;18

深入报道,相对于常规报道(新闻目每天进行的日常新闻事件的及时、有效的报道),主要指就某一新闻事件本身前因后果进行深入挖掘后,发掘事件本质的报道方式。20

 

22.  唐慧巍,. 从《科尔沁都市报》看地方报纸民生新闻的误区[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6).

“民生”中的“生”,则可以概括为四点:生活(衣食住行)、生存(生存权利)、生计(国计民生)、生命(尊重生命,人文关怀)。[27]

民生新闻版面成了市民生活小事、奇事、怪事、丑事的客观记录者,甚至成为市民们发牢骚、诉苦水的个人情绪宣泄场所,85

“同质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不同媒体的不同栏目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二是同一栏目报道题材的重复。”[28]

民生新闻提出本色表达,倡导回归新闻特性,但绝不等于自然主义报道,绝不是对新闻事实的原生态再现。作为媒体,发现民生问题仅仅是浅层次的,正确引导受众的思想,培育民众认识问题的正确解决途径,让受众成为协调解决民生问题的真正主体,才是民生新闻要完成的更深层次的任务。86

23.  祝芸生,刘青梅,. 党报民生新闻的元素发掘——《江西日报》“民生民情”版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记者,2008,(10).

党报和其他类报纸而言,其最大特点在于权威性和指导性;而我们所说的民生新闻,并不能一味地将世俗化作为追寻目标,在强调可读性、贴近性的基础上,“民生民情”版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1.主题重在权威性。

2.立意高在指导性。

3.内容精在公信力。和潜在危机。

24.  孟翊,. “后民生新闻”时代媒体困境的微观分析[D]. 东北师范大学,2006.

民生新闻发展在经历一段蓬勃发展期后,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后民生新闻”时代。0

理论界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从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发展,是解决“民生新闻” 时代各种流弊的解决之道。1

1、                民生新闻,简单地说就是反映民众生活的新闻(3)。——《南京零距离》创始人景志刚。

2、                民生新闻不是一种新的新闻题材,也不是一种新的节目的类型,或者说它可以跟时政新闻,社会新闻并类谈的新闻的样式,在电视新闻的采编领域,我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一种新的观念或者说这种观念有可能成为一种思潮。[29]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闻。[30]

17

18

 

19

25.  许建,. 社会转型时期的民生新闻研究[D]. 黑龙江大学,2007

4

5

8

9

马歇尔-麦克卢汉从

10

16

17

28

29

31

32

33

38

42

26.  王雄,. 七年之痒: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之路[J]. 新闻记者,2009,(11).

电视民生新闻,正站在“七年之痒”的关键点上:是依循惯性发展,还是寻求转型、突破之路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时下中国电视的媒体市场和观众市场已然发生巨大变化,民生新闻诞生之初的“蓝海”市场早已经成为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民生新闻电视人只有保有创新的动力,才能在新一轮的电视大竞争格局中继续引领潮流。

全国林林总总数十家有影响的民生新闻栏目,在多年发展中也有形式上、风格上的诸多变化。但就其实体性内容而言,可以讲变化甚微。从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来看,这几乎是一个奇迹。民生新闻之所以如此“幸运”,不外乎两个大的因素:

一、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远远滞后于电视产业和电视其他内容的改革。

二、民生新闻在创制之初,满足了观众期待已久的新闻收视欲求,同时也使这种欲求定型化和模式化

撇开其外部环境不论,就民生新闻自身而言,近十年的发展是否已经将自己锤炼成“不败金身”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换言之,民生新闻诞生之初来不及抽离、也无暇细读的内在缺陷依然存在,这些“胎记”依然鲜明而怵目。

一、民生新闻:成功的背后与挥之不去的胎记

“胎记”之一:民生新闻理念上的内在悖论依然存在,民生新闻的实体性内容仍然缺乏足够的“合法性”。…… 根据《辞源》的解释,民生的本义系指“平民的生计”,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就是指民众的生活。在后来的演化中,“民生”二字常与“国计”相对,泛指与国家大事、大政方针相区别的广大老百姓的生计、生活。……一些市井生活中饶有趣味的新奇事件、新时尚、新风俗,以及车祸、打架、酗酒等负面信息自然充塞其中。在新闻泛政治化的时代,这一类新闻报道稍不注意便有滑入“黄色新闻”之虞。

民生新闻的创制者由于自己的抱负和所处的位置,不可能沿袭严肃的“国家主义新闻”的模式,但他们也力图与上述“社会新闻”撇清关系,做出严肃的、有价值的民生新闻。但问题是,若在内涵上把“民生”和“国计”强加区分,则民生新闻的内容势必会与社会整体支配性力量相脱离而失去自身的语境。事实上,民生和国计是不可能脱离的,哪一项民生内容不受到国计的主宰和限制哪一项国计不深深影响和决定着民生在采取“自上而下”改革路径的当代中国,“国家”事实上吞并了“社会”,公民社会尚待建设,百姓的民生与国计紧密纠结,生长在一起。既然从来就不存在与“国计”相脱离的“民生”,自然也不存在具有自足性内容和规定性的“民生新闻”。可以肯定地说,尽管民生新闻的倡导者力图独辟蹊径,在“国家新闻”和“社会新闻”之外杀出“第三条道路”,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在理论上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和清晰的解说,民生新闻在很大意义上讲只是一个全新的名称,并不是有着独立、特定的实体性内容的新闻节目类型。

“胎记”之二:从各地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实体性内容来看,民生新闻“灰度”甚大,新闻舆论导向未必完全正确。

民生新闻的实体性内容很难摆脱它力图逃脱的“社会新闻”、“市井新闻”的窠臼。当某些民生新闻节目津津乐道于表现市民生活“真实的”原生态时,事实上也给自己招致了相当沉重的体制性压力,经常受到主管部门的“提醒”和“敲打”。

“胎记”之三:某些民生新闻始终没有在改进内容上下最大的功夫,而是着力于节目呈现和包装营销,娱乐化乃至庸俗化特征显著。

二、新观众、新环境:“公民新闻”的必然浮现

电视观众希望通过电视获得关于社会更真实、更丰富、更深刻的新闻信息,满足更多的社会表达和社会参与。一句话,就是随着观众公民意识的成长,他们更愿意把电视看作是实现公民权利、参与社会建构的利器。相形之下,民生新闻那些曾经导致成功的范畴已经和当下“新观众”的需求产生了新一轮的紧张关系。

当下的中国,“信息时代”的涵义早已经从单一或少数几种媒体供给信息转换为全媒体供给信息,“选择的焦虑”早已经代替了“匮乏的焦虑”。

在新的媒体环境中,信息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媒体已经构成了一个不同层次相互交叠的长长的媒体链:报纸、杂志、广播、网络媒体以及由此衍生的博客、播客、社交网站、手机短信(第五媒体)、手机报、3G移动手机……在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上述诸种媒体形式,尤其是网络媒体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其影响力对电视也不遑多让。……近期重大社会焦点事件几乎都是由网络率先披露、激发和推动的,而后才有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

第一,应调低民生新闻的“灰度”,增强其“亮度”;目标受众应实现从“市民”到“公民”的提升。

电视新闻不是一面简单的反光镜,不能满足于反映光怪陆离的“原始事实”,它应该建构由一幅幅生活画面组成的客观、公正、平衡的“媒介现实”。

公民和公民生活应该比市民和市民生活具有更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社会规定性,在基本的个体生存范畴之外,公民是民主社会的真正主体;在吃喝拉撒、油盐酱醋茶之外,公民生活囊括了权利表达、权利实现、社会互动、社会参与、公民自治、文化自觉等无比丰富的内容——民生新闻应该把镜头更多地对准这些更为本质的生活领域。

第二,民生新闻在继续坚持为民请命、视舆论监督为己责的基础上,要大力强化其“理性”和“建设性”的品格。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见多识广、善用媒体的老百姓的媒体素养已经大大提高。他们自然会对民生新闻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媒体应具有更高的理性和建设性,能够把社会舆论的主流和“愤青”般的社会情绪的宣泄区分开来;能够区分看待不同的社会矛盾,能够指出社会矛盾的解决之道,以及解决这些矛盾的社会力量,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说,这的确是当下民生新闻的一个软肋。“理性”比“正义感”更难建立,“建设”比“批评”更难。但唯其如此,民生新闻才能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民生新闻要致力于构建开放、和谐、活跃的社会公共领域,汇聚民意,促进城市民主政治的发展。

公共领域是这样的一种社会空间:各种社会意见自由进入这一领域,针对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和争辩,在意见的博弈中形成社会共识,并据此监督公共政策的决策和施行,规范公众自身的行为。由于只有大众传媒能够有效地连接分散的公众,因而媒体已经在事实上成为公共领域的主要建构者——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其作用自不待言。

一、电视台一定要开门办台,民生新闻一定要开门办节目。

二、民生新闻要以更敏锐的触角探知社会各阶层生活的最细微脉动,挖掘隐蔽的、可能在未来形成的新闻议程和热点,储备足够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和线索;

三、民生新闻要特别关注社会团体和各种NGO、NPO团体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立场,而不是把一些原子化的分散个人意见作为舆情互动的点缀。

四、民生新闻要弱化“指导者”、“仲裁者”的角色,强化自身“社会论坛”的功能,以各种形式邀集社会各界市民代表和专家学者对某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注意观点的全面性和平衡性,以期达成理性共识,形成和谐舆论。

作为未来的公民新闻样式,它必然取消或模糊“民生”与“国计”的分野,而将两者杂糅在一起。这样一来,它的一只脚又踩到了“国家主义新闻”的边界——但无论是向社会新闻还是向国家主义新闻的可能摆动,甚至向公民新闻的跃升,都会使民生新闻悖逆于其安身立命的自我设定,即将民生的固有内涵一点点掏空和换置而成为一种新的“他者”了——这样一来,民生新闻的自我转型很可能变成民生新闻的“自杀”行为,

我们的确应该更多关注民生新闻之“实”,而不是纠缠于其“名”的限制。如果民生新闻能够率先突破自身的原有规定性而成长为中国严肃新闻的新规范、新体制,那么,民生新闻对中国电视新闻的贡献,就不仅仅是创制了一种与“国家主义新闻”相对的颇具活力的新闻样式,而且也是引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重大力量——说到底,即使是现在仍具“威仪”、部分社会精英人士和老一代电视观众仍然习惯收视的国家主义新闻,最终也将逐渐改变自己的面目,向公民新闻的方向转变。在未来的公民社会中,电视新闻能够存在的依据将不再是外在于自身、由权力话语赋予的威仪、严肃性和合法性,而是新闻自身的质地和质量。从这个角度看,民生新闻其实和“国家主义新闻”都走在改革的道路上,只不过前者没有后者那么多的重负和体制性牵绊,能够更快地前行。由此笔者断言,如果民生新闻能够率先成长为公民新闻这一电视新闻的未来主流,能够为电视新闻树立一根普泛性标杆,那么,民生新闻在名称和概念上的“死亡”,或许将是其重生的祭礼。

现阶段的民生新闻之转型,将以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激发公众参与社会讨论、推动“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培养公民意识为目标,不可能把自身的主要使命界定为以“议程建构”(agenda building)直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民生新闻现在最需要改变和所能改变的不是政治的实际运行,而是作为“政治动物”的人的公民意识。有学者早就指出,民生新闻为地方新闻媒介寻求突破提供了重要借鉴,但若以新闻成就民主的社会秩序、以新闻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作为新闻业的理想目标,民生新闻只是一个开端。诚哉斯言。

27.  [8]柴俊杰,张晓亮,. 如何做好农村民生新闻报道[J]. 新闻采编,2009,(3).

28.  [10]涧耕,张婷,. 网络化传播与民生新闻发展之趋势[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6).

29.   

30.   

31.   

32.   

33.   

34.   

 



[①]韩泽:《民生新闻小札》,《视听界》2004年第1期。

[②]孟建,刘华宾: 《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③]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传媒观察》2004年第6期

[④]陆晔,苏菲:《地方电视新闻的新走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

[⑤]程前.陈杭:《望诊电视民生新闻》,《中国电视》2005年第2期。

[⑥]郑宇丹:《民生新闻——主流意识的话语建构》,载《南方传媒研究》第一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⑦]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中华传媒网,2006年11月20日15:41。

[⑧]惠恭健:《对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泛化的思考》,《新闻实践》。

[⑨] 南振中. “抓作风”与“改文风”——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笔记[J]. 新闻战线,2001,(11).

[⑩] 麦克奎恩:《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第99页,苗棣、赵长军等译.

[11] 屈云波:《品牌营销》,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3月。

[12] Jay Rosen.“Public Journalism:A case for scholarship”change, may 1995, 42-43

[13] 参见《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作者:张恩超.南方周末. 2004年11月28目.

[14]樊葵.《传媒歧视:论当代信息传播的不平等》,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15]孙立平.构建以权力为基础的制度安排.南方周末.2004.1

[16]潘知常,邓天颖,彭海涛. 公共新闻: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革命.学说连线 2004.1l

[17]武俊.公共新闻是民生新闻的突围之道吗?.青年记者2006

[18]朱菁,江黎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新闻实践2005

[19]蔡雯.“美国新闻界关于‘公共新闻’的实践与争论”,新闻战线2004

[20]【美】约翰·H·麦克马那斯:《市场新闻业》张磊译,新华出版社,2004.10

[21]陈立升.公共新闻真的超越民生新闻?.今传媒.2006.10

[22]李幸. 民生新闻≠社会新闻≠新闻娱乐化[J]. 中国电视,2004,(11).

[2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二章.第37页,2005.2

[24]赵虎,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论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升与自我超越.新闻前哨.2005.7

[25]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

[26]应上海《中国晚报》所做的留声演说.孙中山全集.笫1卷.第237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27]文毅,陈凝.警惕民生新闻中对“民生”的误读[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24—26.

[28]魏加晓.电视民生新闻实践误区辨析[J].传媒,2008.(3):38—40.

[29]参见张建赓在2004年广博会制片人圆桌会议上的演讲,新浪网。

[30]吉强. 民生新闻与党报创新[J]. 当代传播,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