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真明次:陶恕小传 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1:23:16
作者:陈福中    文章来源:书籍    点击数: 211    更新时间:2008-4-12    
第九章、成为传记作家
陶恕自己动笔写的书共有九本,目前美国基督徒出版社(Christian Publications〕出版的陶恕书目约有四十本,其中的三十本,是出自他的讲道记录,也有的是将他在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章,编集成书。
陶恕出版的第一本书,是一本传记,即一九四三年出版的《展翅》(Wingspread)。《展翅》亦即宣道会创办人宣信(Albert Benjamin Simpson)的传记。戴维·范特(David J.Fant)把《展翅》和汤普信(Albert E.Thompson)所著的《宣信行述》(The Life of A.B.Simpson)作一比较,他说汤普信似乎在写编年史,堆砌了大量的史料,但他说陶恕写的《展翅》,是那么生动活泼,把宣信写得栩栩如生,使人不忍释手
最难能可贵的,是陶恕为撰写传记人物,在《展翅》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他的看法:“任何人都有理由希望(或者害怕)有朝一日有人要撰写他的生平时作者最好不要是他的仇人,也不要是他的门生,或是反对者,或者是自己的亲戚。上述这些人,将是很差的传记作家,他们的偏见和主观将使他们无法清晰地描绘人物,无法忠实地.如实地反映人物的面貌。我们的仇人不会全面地了解我们,他们想象中的——和仇视的——不是真正的传记中的人物,他们将尽量地丑化我们,甚至以疏忽的、不负责任的笔法,将我们写成头上长出双角的怪兽。”
陶恕在《展翅》的序言中接下去说撰写传记人物时,一个门生同样不适合,门生只会歌功颂德,掩饰弱点,使传记人物失去真实性,结果产生了反效果。
陶恕同样不看好一个与传记人物同时代的敌对者。他们在传记主角的生前,曾想方设法对他进行攻讦,现在突然改变立场,要用公允的态度去充当一个传记作家,不管他多么勇敢、多么公正,实在不可能突然捩转自己已往所充当角色。
陶恕又说,我们的亲戚也不能胜任一个适当的传记作家,由于自尊心的缘故,他们在写作时,一定有看不到的盲点。而他们与人物的血缘关系或裙带关系,更使他们无法冷静思考,何况有些人存有一种动机,想借着撰写传记人物的机会,来夸耀自己的家世,好往自己脸上贴金。
陶恕的结论是:最好的传记作家,最好来自一个遥远的国家,他能不受任何人际关系的牵制,而看清楚人物的形象。他能有充足的耐性和智能去发掘资料,并据实报导传记中的主角。
概括一句,陶恕与宣信相差五十四岁有半个世纪的代沟,他自认能以更锐利的眼光,来回顾宣信的一生。毫无疑问的陶恕是以较客观的态度来评述宣信的一生的。
陶恕于一九四七年,推出他创作的第二本书——《容我的百姓去》(Let my People Go),这本书是翟辅民(Robert Alexander Jaffray)的传记。
陶恕在《容我的百姓去》的序言里,曾谈及基督教传记著作的重要性。陶恕说:“在圣经之外对基督徒信心生活贡献最大的可能是传记。令人注意的是圣经本身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交代先知们族长们和君王们的生平和事工。写到他们的所是、所为和所说。写到他们如何祷告、如何劳苦,和如何受害最后如何得胜。”
陶恕从来没有离开过美国和加拿大,也没有实际参加过差传工作,但是他所带领的教会经常为差传工作祷告。有人要说,陶恕关注的只是世界各地普遍性的差传工作,并非专一为着中国的差传工作。
只要留意一下陶恕所写的两个专记人物,就会发现这两个传记人物,都对中国的差传工作有异象、有负担、有亲身的介入。
宣信曾在芝加哥得着一个异梦,在梦中宣信看到了有关中国的异象:宣信曾有一度想撇下一切所有的,前往中国作差传工作。
翟辅民牧师为了到中国宣教放弃了他父亲为他安排的鸿图大计。
宣道会会长辛夫特(Frederic H.Senft})逝世之后,舒曼(Harry M.Shuman)被扶正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舒曼为人谦逊,有意让贤,愿意让翟辅民牧师任宣道会会长。但是翟辅民认为抢救中国人的灵魂,比回美国任宣道会副会长更重要——翟辅民还不知道留他的是会长的职拉。
陶恕是舒曼一手提拔的,所以陶恕知道这段史实,即翟辅民为了抢救中国失丧的灵魂,坚持留在中国,翟辅民认为舒曼必须执掌宣道会的会务。
翟辅民曾任建道圣经学校校长。一九五○年刘福群将建道神学院迁到香港长洲时,其校址原为翟辅民的私人别墅。
概括一句,陶恕虽然本人没有实际参与在中国的差传工作,但是陶恕笔下的两个传记人物,宣信和翟辅民,都是宣道会在中国展开差传工作的关键人物。
文章录入:欢然饮水    责任编辑:en2003
上一篇文章:陶恕小传 8
下一篇文章:陶恕小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