藋御贡茶:破解教育困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9:39:38

教育问题的根子在“应试”

教育何以成为一个“民生问题”?当年作为拨乱反正伟大成就万民颂扬的应试教育,现如今怎么就异化成缺少公平和效率的民生难题?这确实是一个在微观层面怎么都说不清楚,而在宏观界域又千头万绪的宏大论题,也是年年初春两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都普遍关注但岁岁秋末依然难有破解迹象的尴尬话题。

归根结底,当今教育问题的根子还是在“应试“二字上,即教育背离多元化“育人”的最根本宗旨而异化为单一“选才”的恶性竞争机制。现实生活中人们遭遇林林总总的诸如入园难、上学贵的教育荒唐事,说来说去都根源于一个基本矛盾:一方面是行政本位、一刀切、标准化的学历应试教育,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多元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大众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大趋势大背景大环境,二者格格不入,结果就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教育领域的民生困境。

是什么禁锢了教育

首先,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视界,很多人从意识深处还是将教育看作是一种“思想宣传工具”。因此“千开放万开放教育不能开放,千改革万改革教育不能改革”成为强大的思维定势,也几乎成为一个毋庸置疑、具有雷池不可逾越性质的“共识定论”。这就像王蒙先生所说的“坚硬的稀粥”,一直牢固地粘连着、惯性地控制着很多人的大脑细胞和肢体行为。>其次,由于利益关系以及其本身拥有的权力,某些行政主管部门成为官本位、大一统、金字塔式的教育体制的维护者、固守者,这也造成了从幼儿园开始就日益严重的“供给短缺性失衡”,至于后来上大学时形成“你死我活”的高考激烈竞争恢宏场面。

近年来“上学难、上学贵”的民生问题是怎么自然而然地衍生出“入园难、入园贵”民生新问题的?请看下列数据:截至2009年底,北京合法注册的幼儿园共1253所,其中公办性质的幼儿园844所,约占67%;这些合法注册的幼儿园,可以提供0~6岁24.7万个学位,而近三年来,北京共出生幼儿46万人,缺额的比例近半;另据北京市政协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市没有在任何部门登记注册的“黑户”幼儿园,多达1299家,跟合法资质的幼儿园数量相当,如果全部取缔“黑园”,就会有大量的适龄儿童就无园可上。对此,有关部门却解读为民营化的恶果,声言要通过加强执法管理、幼儿园公办化来解决民生难题……

在教育领域中,某些过时的指导思想之所以还有空间,除了依靠行政权威外,一个很重要原因还在于,还有无数“教育士人”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这些士人想当然地论证说:教育是公共品,具有其他非教育所没有的“特殊性”,因此必须由政府直接来办来管。这违背最基本的学理常识:公共品与非公共品在学理逻辑上主要是按照消费有无排他性、外部性影响大小等来划分的,而不是按工农商学兵等行业差异来区别的。教育消费并非天然不能排他,也不是所有教育都有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显著外部性,所以很难一概而论说教育是公共品、属于公共领域。

再次,构成复杂的利益共同体以及由此形成的应试教育产业链,是造成“因教育而贫穷”民生难题的根源。近些年来,“考试经济”越来越热,最后演变为某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围绕“考试”体制而进行的一种机会主义牟利活动。暂且不说一些获得暴利的行当几乎全都是“合法依存”在现行应考教育制度规则上的,从小考、中考、高考到各种级考、自学考、职业资格考和专业职称考等等,凡是得到与考试有关举办权的教育培训机构或图书出版机构,凡是与大规模教育考试事务有“近水楼台”关联的人群,即可以“坐享其成”地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好的教育制度培养人而非训练机器

总之,缺乏对公民素养、自强自立意识、独立健全人格、平和友善心理等各方面素养修炼的国民应试教育,应该为当今社会人伦秩序失范、人际生态恶化、创新能力低下承担首要责任。真正好的教育机制,主要不是让孩子接受所谓独一无二的优质教育以帮助他们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竞技场上伤痕累累地获得金牌,并由此拉动虚假繁荣或经济增长,而是能够让孩子在更加和谐的民主社会环境中健康全面地成长,同时也为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带来文明进步;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不是将人脑训练成多学多练多记多考的机器,而是让孩子通过多看多问多想多干,更多地注重批判性思维、独立自由思考和创新性修炼;应对地位竞争,协调群体行为,理解社会规范,把握自我与群体之间的区别,凡此种种社会考验,对认知能力的要求是哪所大学任何一节高强度课程能够胜任的……好了,还有很多的知心话儿要对你说,没完没了,就此打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