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兴安花园能贷款吗:意识本质新解__谈主体的需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17:42:57





      关于意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认为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我认为这一概括不全面,忽视了人的主体性。更全面的说,应该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又是主体需要的表现。
      需要作为一种意识活动,虽然人们可以意识到它的存在,也是一种反映,但它更主要地是主体的一种表现,是主体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主体自内向外发出的一种意识活动,所以说,意识是主体需要的表现。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下面拟从以下几个问题来阐述:一、意识是主体需要表现和它的丰富内容;二、关于需要理论问题研究的回顾;三、意识中主体需要表现的生理基础;四、主体需要还是意识起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五、主体需要的自身发展。

一、 意识是主体需要表现和它的丰富内容

      意识是人与动物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是人的精神现象。用人类自身的思维语言来剖析,意识本身就包括有如下两部分:其一是认知的心理活动。如“这是什么”和“那是什么”,“是这样”“还是那样”,属认知判断;“要这样做”还是“要那样做”,“可行”还是“不可行”等,为行为判断;还有好与坏,善与恶和美与丑等,为情感判断。其二就是需求的心理活动。如“我要”、“我求”、“我想”、“我欲”、“我贪心”,“我渴望”、“我渴求”、“我梦想”、“我如饥似渴”、“我美梦成真”、“我贪得无厌”等等。由此而形成人们心理活动中的欲望、梦想、愿望、目的、计划、打算、理想、蓝图等等许多内容。以上这些都是人们心理需要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识内容。
      人的意识活动这两部分内容,前者为一种认识的反映活动,而后者则是一种情欲的表现活动,是自内向外表现出来的一种意识现象。因此,意识作为一种主体需要的表现,它是不同于前面人们的认知活动,不同于由于认知而产生的“存在的反映”。它们的区别在于,认知心理活动而产生的意识是由外向内,由感知活动所形成的语言符号思维意识活动,是神经反射活动所形成的“反映”活动;而需求心理活动所产生的意识则是由内向外,由情欲活动所形成的语言符号思维意识活动,是神经反射活动所形成的“反应”活动。“反映”与“反应”是不同的,前者为反映,而后者则的表现,两者绝不一样。

人的主体需要都是由主体内部发出的,客观外部环境的剌激是外因,但更主要是内因,是内在欲望与需求。局部的人的需要一旦满足,如吃饱了,渴足了,再好的美味佳淆,也会失去它的吸引力,这时的外部剌激就会失去作用。
      人的主体需要表现在如我要;我想要;我特别想要;我非要不可等等心理意向,这些就是人的欲望与需求的不同级别的表现,它们都是由主体,内在心灵中发出的。如我要,可能还只是一种初步想法、意念等。但到了我想要,就可能有了动机、目的、计划和打算了;到了我特别想要时,这时,这种需要理念中加入了人的情感内容,甚至于有许多想象、幻想,乃至到情感的痴迷;如到了非要不可时,这时的需要心理中,不仅有情感的内容,同时还加入了人的意志力,乃至于坚强的意志力于其中,到这时,主体的需要就会转化为行动,甚至过激的行动等。
      由此可见,人的主体需要与人的主体的心理息息相关,首先是主体的内在本能的心理需要;其次是主体各种心理因素的不断加入,使主体需要越来越强烈,乃至最后转化为行动。
      主体需要作为一种意识的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如下几类表现,如本能、欲望、兴趣、目的、动机、行为和理想等。
      从上面的分析看,人的主体需要意识虽然丰富多样,但概括起来分析,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即人的生理的需要和心理的需要;或自然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等。

二、关于需要理论问题研究的回顾

      关于需要的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和经济学等方面早就有这方面的论述,只是没有引起我们高度关注而已,所以对意识本质的认识,仅只注意到存在反映一面,而忽视了意识有主观表现的另一面。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黑格尔的辨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节中,曾谈到过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存在物,他的欲望或需求存在着两个方面表现,即“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他欲望的对象……”就是“他的需要的对象”。前者的欲望,表现在人作为一种能动的存在物,人有能力或才能,他需要表现自己,或者说实现自我,这就是人类心理中所以有许多动机和目的,有想象、有欲望,有创造冲动等的原因。后者的欲望,则表现为人类作为一种受动的存在物,他又是受限制的存在物,人要能动地表现自己,首先必须解决饥饿类的问题,解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问题才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是满足人类一切需要的基础。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哲学思想是十分清楚的,即人类的一切历史活动,首要的前提就是吃喝住穿,就是生产一切物质生活,以保证自己的生存的需要。所以人类要想能动地表现自我,实现自我,首先还需要满足于受动的自我,满足于人对自己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没有这些需要,或者说,这些需要不能得到和满足,人类的生存都成问题,还能谈什么人类的能动性呢?
      关于人类的生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一节中,又将其概括为肉体生活与需要和精神生活与需要两个方面。关于精神的生活与需要,马克思说:“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这是讲人类面对自然界所由此产生的认识和审美等的精神需要,并由此而产生的精神产品和享受活动的精神生活,这是人类能动性的表现。
      关于物质生活或肉体生活与需要,马克思接着又说:“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这是人类受动性的另一面的表现。
      无论是能动性的表现,还是受动性的表现,都是人类先天的本性,而且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表现。马克思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每一种本质活动,每一种生活本能,都是人的一种需要,需要是人的本性。人需要认识与审美,离不开客观的对象物;同样人需要生存下去,更是离不开物质这个基础,离不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离不开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人是现实的人,感性的人,人的生命就是表现在许许多多的感性的生活之中,因此,需要与欲望,满足需要与欲望,这就是人类生命活动最为具体的表现。
      关于需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西方哲学更多更突出的研究是人的感性经验和认知活动。对于人的内在需要比较少见,也不突出。但是,中西早期哲学中都有与人的需要相反的理念——禁欲主义。西方中世纪神权统治的时期,禁欲主义也随着神权统治着整个社会。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正是针对这一压抑人性统治的反叛。随后,17世纪由英、法等国开始的启蒙运动,将张扬人性、人道的主张推进到一个更新高潮,由此而形成的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并直接和间接地提出了人的欲望与需要问题。
西方中世纪是神权专制,一统天下,灭绝人性,压制人欲的时代,而这两个思想文化运动,就是一而再地反对神道、神性和神权,倡导人道、人性和人权的问题。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运动,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内容就包含有恢复人的欲望,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主张。
      这种西方的人文主义运动,到了19世纪30年代后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中,得到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费尔巴哈将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结合起来看待人的本质问题,认为人就是自然物发展出的最高产物。人离不开自然,需要自然,没有自然的存在,就等于没有人自己的存在。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统一的思想论述,还有人的需要理论等,在一定程度上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有直接关系的。
      在心理科学方面对需要的理论的研究,从近现代开始,才有人特别注意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但由于传统心理学正统体系的左右,因而使心理学中需要理论的地位并没有被确立下来,而被搁置在一边,或是只作为一个学派的理论;或是只作为动机心理学的一小部分内容,这是目前心理学的一大缺陷。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心理学的研究,似乎走着这样两条不同的路线,一条是以冯特为代表的,以感觉和知觉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学;另一条就是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以内在需要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学。前者是从外向内,通过剌激引起反射等而产生的心理内容,这属于哲学上的一般反应论。而后者则是从内向外,通过需要、目的、动机而导致行为等所产生的心理内容,在哲学上就是能动的反应论。前者似乎就是传统心理学的正统的主要内容,因而在原有的心理学教科书中,也是主要内容;而后者仅是前者内容的补充,因而,在一般的心理学教科书中,没有显著的,甚至没有它的地位。我认为心理学这种理念是极其错误的,应该尽快纠正过来。在心理学中,这两者都应该成为心理学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如单从哲学上讲,前者的地位是较主要的,而从心理学上讲,后者反而要重于前者,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只有这样摆才合式。
      前面已经介绍过,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由他开始,心理学就特别注重人的需要的研究,注重人的自我的研究,注重人的心理自内向外的能动的力量。这种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如回过头去看心理学的发展史,其实早就有人在这方面作过许多的努力,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心理学的上动力心理学派。美国心理学史家波林著的《实验心理学史》中讲到过动力心理学的问题。他说:“动力心理学虽非一个学派,却也包括了许多派别。”如边沁的唯乐主义心理学,其中讲到人的避苦趋乐的本性;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其中讲到人的快乐本能,性欲和其它内在的欲望等;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其中讲到人的内在驱力、本能、目的与需求等;托尔曼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其中讲到目的与行为的关系等。真正的动力心理学创始者,要数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思(R·S·Woodworth)。他在他的主要著作《行为动力学》中讲到,人的行为心理不是简单的S—R(刺激—反应)。虽然心理事件有其刺激环境的原因,但它们必须加入人的内在的心理因素才能起作用,那就是有机体(O)本身。而且,产生的行为是环境刺激和有机体内在因素活动的一个共有的函数。因此,他创建S—O—R的公式,以此来替代行为主义的S—R公式。公式中的O就是人的内在的驱动力,与人需要有关。
  在动力心理学中,无论那个学派,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这就是人的内在的动力。这个动力有本能、内驱力、动机和目的等,所有这些归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就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需要。
      需要理论,到了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其研究范围和深度等,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据称,马斯洛曾对人的需要种类提出过上百种,并将人的需要分为若干个层次,其中有五个层次、七个层次为我们所熟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这七种需要都是天生的本能,是生命活动必然要表现出来的。其中有最基本的需要,也叫低层次的需要,或叫缺失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其它为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也叫高层次的需要,如上面所说的尊重、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又认为,在需要的等级中,只有某一水平的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后,才会有下一层次的需要的出现;或者说,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后,才会有高层次需要的出现。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是就人的一般性而言,并没有就人的特殊性、个案进行讨论,这是他的局限所在,但不能因此来否定他的理论的正确性。他的层次理论与马克思的能动与受动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认为不能因为有一点不足就不给予充分地肯定,这也就是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在中国知识界引起众多人关注和兴趣的原因。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出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虽然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但仍为广大社会知识界所接受。当然也有人从另一个角度来修正,如美国耶鲁大学奥尔德弗在1969年发表的《人类需要新理论的经验测试》一文中,就修正了马斯洛的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层次不是五层,也不是七层,而是三层。其一是生存的需要;其二为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其三为成长的需要等。因此,人们将此理论简称为EGR需要理论。
      再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又从人才培养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激励需要的理论。他又提出了三类最基本的激励需要,如权力的需要、归属的需要与成就的需要等。
      总之,从心理学角度,人类对需要已有较充分的认识,只是没有被人们所重视,并将它归纳到意识范畴中来统一地理解,这是意识问题研究中一个很大的不足。

三、意识中主体需要表现的生理基础

      人的主体需要作为一种意识,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同样不是从天而降的,无中生有的东西,也不是我们所担心的像唯心论那样,是纯主观心灵内的东西,它同样也是物质进化到高级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属性。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就是说,人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需要,种种与相关的心理活动,其实都是物质运动在高级阶段中的一种反应,即生物体中大分子有机物,还有无机物等,在人的身体中所进行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电生理等的综合反应。
      据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在人体中的元素含有量多达50余种之多,其中11种为最多。它们分别是:碳、氢、氧、氮、钙、磷、钾、硫、钠、氯、镁等。就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人体中的基本营养物质和化学物质,它包括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这些营养物化学物在不同的机体组织中,它们的含量又各有差别。一个健康的人体,就是以上这些物质含量在人的生理反应中,包括有化学、物理和电生理反应中的相对平衡。这些物质的平衡与不平衡,就会形成人的各类需要与不需要的心理。
      以上这些物质的生、化、物、电的综合反应,又表现在人体的各级组织系统之中,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等。这些系统中的生化反应,又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等的调节下进行的。每当各个系统中的生化等反应,在物质活动中出现平衡与不平衡的反应时,经大脑皮层的确认,就会形成人类主体的各类需要意识,即主体需要的表现。为了更明确地说明这一点,下面仅就呼吸系统做出更为详尽一些的分析。
          人体需要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吸取氧气,同时又需要不断地排出二氧化碳,这就是呼吸,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所以清新空气中的氧,是人类生存须臾都离不开的物质,如缺氧,就令人窒息,乃至死亡。从内部生理机能来说,氧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因为机体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约70%来自糖,其次是脂肪。糖、脂肪与蛋白质代谢为能量ATP,都必须主要靠氧化来实现。如缺氧就会造成身体能量的短缺,损害身体,危及生命。尤其是大脑,脑为耗氧大户,每分钟脑组织需氧量500~600毫升,耗氧量占全身供氧量的20%。如脑供氧不足,就会造成头昏和昏迷。
      氧对人体是如此重要,因此就决定生命呼吸的重要性。人需要呼吸,需要呼吸新鲜空气,这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也是心理的一种本能或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中枢神经系统内负责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由于呼吸的重要性,所以呼吸中枢又叫生命中枢。它们分布于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等各级部位,对呼吸运动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脑干与脊髓中的呼吸中枢,主要为本能式的中枢,而大脑皮质中的呼吸中枢,就属于有意识的指令中枢了。因为大脑皮质中的呼吸中枢,已经能意识到呼吸的问题,并能向本能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组织发号施令,进行及时的呼吸运动,随时满足人的呼吸新鲜空气的需要。因此,这种需要,完全是由主体内神经机能组织所发出的一种信号,是内在发出的心理信号。所以这种信号,就是一种意识的表现,虽有机体内生化反应的剌激,但不完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是有主观需要的表现。
      以上好像只讲到自然需要的生理基础,而更高级一些社会需要心理有没有生理的基础?我认为社会需要心理同样存在着生理基础。这种需要意识活动同样不是凭空而生,纯主观心灵自生的,同样是物质活动在高级阶段的反应。所不同的是,高级的心理需要意识,它的生理基础要比自然需要意识的生理基础级别要更高,如高级心理需要的意识,就产生于高级神经中枢的皮层区,是由它形成的更为高级的神经生理反应。这种高级的神经生理反应包括有,在大脑皮层直接控制下,有感觉系统包括运动系统参与的人的呼吸、消化、生殖等各个生理系统中的更高层次的生理反应。具体而言,如呼吸系统的需要,就已不是一般的空气质量所能满足,而必须是高质量的、清新的、负离子特多的令人舒适的空气质量才能满足。所以人就会要求到风景盛地,环境优美的地方去居住或旅游;如消化系统的需要,人就不仅仅是满足于一般的粗茶淡饭充饥而已,而是需要更加丰盛的美餐,美酒佳淆才能满足,所以人们就会积极地去赴宴,上酒店,或是自己学一手好的烹饪手艺等,以满足自己的所谓“口福”等等。
      由皮层区所形成的高级神经中枢的生理反应,并非仅是人的一种认知的机制,而且还有与生理本能相联系的需求机制参与。这方面,目前生理学、心理学都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我相信它的存在。在高级的皮层神经中枢中,肯定具有各种高级需要的各类神经模块。还有与这些高级需要的神经模块相联系的判断、指挥人去做的行为中枢神经系统。由这些神经系统所产生的神经反射活动,就是主体内在需要所显现出来的意识活动。

 

 

 

 


四、主体需要还是意识起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根源


      意识是自然物质进化到最高阶段物质的产物,即由类人猿的大脑变成人脑的产物。为什么动物脑最后会形成人脑,并由此而产生意识的呢?这还得从类人猿黑猩猩等进化到人类说起。
      黑猩猩和猩猩,还有大猩猩等三类灵长目动物,都是最接近人类的类人猿。从现代科学对类人猿的研究来看,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细胞中的分子结构、大分子结构相似,如核酸、蛋白质、氨基酸等,还有大分子DNA中的基因等都基本相似。现代科学已充分证明,人和黑猩猩的碱基序列基因组图谱说明,黑猩猩和人可比,其中有98.7%是相同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类人猿的染色体有24对,只是比人类多了一对而已;
      2、从血型、骨骼和肌肉结构、还机体生理的几大机能系统,除神经系统外,也与人类十分接近。在神经系统中,只有大脑部分与人类差异较大。类人猿的脑量只有400-500多克,仅是人的脑量的三分之一。整个皮层也只有人类的四分之一大。类人猿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布洛卡和沃尼克等的语言中枢。只有“哇哇”之类的叫唤或做手势的低级信号中枢。据说处于前额皮层中的高智能联合中枢,也很小,不可与人类相比。
      3、从类人猿的头部、五官、四肢和躯干等来看,也与人类十分近似。而且也能直立行走。
      4、从动物心理来看也是如此,类人猿的感知能力,本能的“自我”心理,运动能力,情感流露,意志力的表现,还有注意与记忆等等,都有和人类极为相似的表现。在思维能力方面,类人猿也已具备有初级的简单的思维活动,如无意识状态的形象思维与简单的符号识别活动等。关于黑猩猩的接近人类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从英国类人猿专家珍妮·古道尔所写的《黑猩猩在召唤》一书描写中看到一些。
      以上这些说明类人猿已十分接近人类,只差有人的脑量和皮层发展,只差有人的意识活动和语言活动。
      为什么类人猿可直接进化到人类,除了上面谈到的和人类有十分接近的生理和心理的基础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生命的需要所决定。生命一经诞生,生命的新陈代谢,能量代谢,就决定有需要,是需要决定着生命的不断进化,决定着生命从最简单的单细胞开始,逐渐进化到类人猿。外部环境剌激是一个外部的因素,但更主要是内因,是生命内部的需要所决定的。类人猿一跨步进入人类,也是因为需要的原因。
      从地球科学研究来看,第三纪到第四纪,正是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也即地球处于大的冰河发生和发展的时期。而这一时期中,又恰恰是人类起源的时期。正是当时气候剧烈的变化,为当时的类人猿的生存制造了困难。就如现在人类的个性差异一样,在当时有一些性格较坚强,头脑又聪明又富有探索精神的类人猿,在生命内在需要的驱力推动下,这些类人猿顽强积极地去适应环境。所谓顽强与积极,就要求生命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去挑战大自然,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就必须用百般忍受感知中的痛苦而拒死,在艰难的狭缝中寻找希望努力奋斗而求生。在这漫长又痛苦的“黑夜”里,这群充满斗志又聪明的类人猿,它们由动物式的家族,一个个联结起来,形成动物式的社会,就如即将进入原始社会前的前社会那样,有组织地进行着动物式的社会劳动生产,过着动物式的社会生活。它们就是这样齐心合力,用这种顽强的意志和痛苦的感情拼命地生活着,动物式的劳动着。首先是觅食,其次是适应新环境,学会在新环境中如何改变自己和保存自己。于是它们在生存斗争中努力地实践着,如在平地中活动为了看得更远,就完全直立起来行走了;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为了摄食,为了防御和进攻敌人,开始不自觉地使用和发明工具,前肢也因此解放出来变成为万能的手了;为了交流彼此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经验,为了交流彼此的痛苦和胜利的感情,它们在比比划划中,在衣衣呀呀中形成了它们交流的语言。类人猿就是在这种“社会”劳动中形成了手和语言,并由此产生了原始人类的大脑和思想意识。人类的意识是因内在需要的动力而产生的,意识的发展,也同样是这样,是内在需要的动力推动的结果。
      人的内心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动机、目的的内在根源,无论是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还是低层次的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或者说是发挥能动的需要,还是受限于物质生活的需要等等,都是如此。都是因为需要,人类才会努力地去生产劳动,生产物质的生活,还有生产精神文明的生活。才会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会有意识运动的不断提高和向前发展。
      从原始人类一开始,人类的劳动就已是一种比动物更自觉、更积极主动、更富于创造性的劳动。换言之,也就是说人类的劳动已不是动物那样为了本能的生理需要的一种简单重复的行为,而是一开始就是一种抱有一定目的地去认识世界,甚至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更为复杂的自觉行为。这就是说,从原始人类开始,人类生命的需要就已具备有以上所说的两种需要,即低层次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受动需要),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能动需要)。更进入一步说,从原始人类开始,人类的行为已不仅是外部客观环境剌激所引起的,因感觉关系引起的运动,或者说仅是生理机能上需要等原因,同时,更主要的是主观愿望与目的的原因,是心理上的原因,是因人类的思想和意志引起的。我们今天人类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科学发明和创造,为什么总在不停地认识这个世界,思考许多问题,就是因为有个人的需要,还有社会的需要,总之,都是人类的心理需要推动的结果,是因人类的需要才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前进。所以恩格斯才说:“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社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选集》第4卷,第732页)


五、主体需要意识的自身发展


      人的主体需要意识,最早源于生命产生时的本能需要。当生命进化至类人猿时,这种生命的本能需要就已经有了意识的内容,即意识产生前的前意识。到了人类时期,人的主观需要意识从原始人类开始,就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跟着时代前进的脚步而不断地发展着。人的主体需要意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意识中的存在的反映相辅相成,有着紧密的相互联系。即由于主体需要而促进人类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反过来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又会丰富人类的主体内在需要意识,人的主体需要意识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