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离婚协议时间: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6:54:45

第一辑 教学中的心理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   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等,请被试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单词,然后让他们进行自由回忆,想到哪个单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学习回忆成绩最差。据此,心理学家描绘出了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serial position curve)(一个U形的曲线),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比如,识记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就比中间部分的要好。这可能是学习材料开始部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开始部分的记忆,这种后面内容对前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倒摄抑止;结尾部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结尾部分的记忆,这种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前摄抑止;中间部分收到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两部分内容的干扰,也就是同时受到前摄抑止和倒摄抑止,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对中间部分的记忆,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而且,学科之间也会相互抑止,材料性质越相似(如都是数学材料),抑止越严重,不同性质的材料之间,抑止就会少些。一般的说,该效应在学习的早期阶段最为明显。

 

神奇的记忆丸      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间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1.             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最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课堂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但要记住,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2.             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十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钟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十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钟度过。

3.             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背诵单词和文章,在正背之后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正背时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

4.             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5.             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6.              

心理教育效应2——7±2法则与教学策略

请您读一遍下面的一行随机数字:71863945284然后合上书,按照原来的顺序,尽可能多地默写出来。现在再读一遍下面的随机字母:

 HJMROSFLBTW然后用上述相同的方法来测试自己的记忆

测测你自己    假如你的短时记忆像一般人那样,你可能回忆出7个数字或字母,至少能回忆出5,最多回忆出9,7±2.

    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2效应。这个规律最早是在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他发现,如果将一把子弹撒在地板上,人们很难一下子观察到超过7颗子弹。1887年,雅各布斯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序的数字,被试能够回忆出的最大数量约为7个。发现遗忘曲线的爱宾浩斯也发现,人在阅读一次后,可记住约7个字母。这个神奇的“7”引起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从20世纪50年代起,心理学家用字母、音节、字词等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过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都约是“7”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George A. Miller)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 

    但是实验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无序的、随机的,如果是熟悉的字词或数字,这样短时记忆还只能容纳“7”个吗?例如“c-o-o-p-e-r-a-t-i-o-n”,这个字母序列已经有11个字母,如果学过英语的人听到这个序列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个词,意思是合作,并能很好地回忆出来,这不是违背了短时记忆的“7±2”效应了吗?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单位组块本身具有神奇的弹性,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一个由多个字母组成的字词也是一个组块,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把小一些的单位联合成为熟悉的、较大的单位,而且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还会对它产生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5个字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5个组块;对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两个组块(认知、心理学);而对专业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家来说这5个字就只有一个组块。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 

电表的功能    神奇的7±2效应给我们最直接的启示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不要再幻想一口吃一个胖了,一下子变天才。短时记忆就像一个家庭电表,如果同时开的电器过多,那么只能把保险丝烧掉。不管是学生给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时,还是教师进行授课时,就要考虑到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否则就会像电力超载一样,出现认知超载!

     小明有一个苦恼,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忙解决。小明总是抱怨自己的背诵能力很差,往往一大篇诗词会越背越乱,后来不但前后左右都搞不清楚,而且还会把不相干的两首诗拼凑起来,前头是唐诗,后面接宋词,简直是一团糟。 

    张老师班里的同学可没有小明那么苦恼,张老师的课总是妙趣横生,课后学生总是能清晰地记住并理解所有的内容,写作业也不再是苦差事。 

细心观察,其实都是短时记忆的容量作为看不见的手来导演的好戏。小明的问题就是一下子把记忆的电力开得太足了,后果只能越背越乱。而张老师在课堂内容编排上深谙其道,他早已摸清了自己学生的先前知识,于是每堂课都保证给学生的新内容不超过7个。就这样,不管是学习课文还是呈现幻灯片,张老师给学生的学习任务都不超过7个,于是学生学得容易,学得有意义。现在想必你孔已经有了解决小明问题的方法,那就是短背比长背好,把长的内容切成合适的知时记忆的分量来背诵,然后再通过组合的技巧将各个段落接在一起,就可以记下一段长篇的完整内容了。遵循短时记忆的运转之道,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这个神奇的7±2,不仅给我们打开了认识记忆的窗户让我们了解了短时记忆的限制,还给我们指出了提高记忆力的好办法。 

   让著名的长跑运动员S.F.给我们做个范例,他可以一下子记住84个数字!这都是因为S.F.经过煅炼,发现了一个对他非常有效的组合数字的方法!他根据自己职业特点,注意到了很多的随机数字能被组织成不同距离的赛跑时间,于是产生了让人惊叹的神奇纪录。例如,他将数字序列34925614935重新编码为3492,接近一英里赛跑记录;561410英里时间;935,对2英里的距离而言时间有点长。 

    也就是说,如果能找到一些办法将大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组块,自己记忆的广度将会大大增加;通过专门训练,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可以扩大。就像S.F.一样,你也可以根据信息对你个人的意义对它进行组织(例如,将电话号码与亲戚朋友的生日相联系);或者还可以采用一种节奏模式或者时间模式来对项目进行简单的组织,例如我们记忆和机号码时往往会采用3个或者4个一组来记忆,1369停顿,再继续下面的号码。不仅如此,节奏模式还对评议有着很好的组织作用,有一个学音乐的人,他把与别人的谈话当作了一种节奏,按照这种节奏来理解别人的意思,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推销员。或者还把记忆任务赋予意义,例如“7-4-7”记作波间音747客机,或将“7-14-4”记作电话查号台,以便在短时记忆中很好地处理信息。 

    这些方法对你有用吗?再加有过之而无不及头看记忆超群,是否已经不再是什么神话?对,只要你有好的记忆方法!伦敦学院大学的马格里(Eleanor Maguire)教授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与同事对普通人和那些被伦敦世界记忆锦标赛列入记忆力最强的人进行了比较。除了具有更强的记忆能力,采用了符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忆超群者在语言和非语言的综合测试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测试也表明,他们的大脑结构与常人没有明显差异。 

可见短时记忆这个电表的容量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在遵守它的运转法则的基础上,如果能灵活地利用各种方法来划分短时记忆的组块,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而且可以减轻记忆的压力,省出更多的空间和精力来处理更有意义的思考任务,使你自己变成一个有效率的学习者或教学者。 

 

首因效应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留下的印象,叫“首因效应”,亦称“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是双方往后交往的依据。正性的、良好的印象,希望继续交往,增进关系;负性的、不好的印象,则拒绝继续交往,使关系了结。你若问他为什么?当事人似乎很难说得清,只是笼统地感到“喜欢”或“不喜欢”。  首因效应是人之常情,人人都有其切身体验。但是,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于1957年首次进行的。洛钦斯设计了四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写一位名叫杰姆的人。第一篇文章整篇都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友好的人;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把杰姆描述得开朗友好,后半段则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第三篇与第二篇相反,前半段说杰姆孤僻不友好,后半段却说他开朗友好;第四篇文章全篇将杰姆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洛钦斯请四个组的被试者分别读这四篇文章,然后在一个量表上评估杰姆的为人到底友好不友好。 结果表明,篇幅的前后是至关重要的,开朗友好在先,评估为友好者为78%,在后,则降至18%,首因效应极为明显。在结交朋友的时候,第一印象总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心理学上告诉我们的道理,可是你千万不要把第一印象变成对朋友挥之不去的“终影”,因为踏入这一误区,很多人的所谓友谊中途夭折。  现实生活中,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许多场合,如出差在车、船上的邻位旅客,入学遇见同班新同学,出席会议初次邂逅的与会者等。虽然对人家的个性品德等一无所知,但却由对方的衣着、容貌、谈吐举止表情等方面,留下印象,并与之结交成朋友。  
  与“首因效应”相近的还有另一种现象叫“近因效应”。对朋友的长期了解中,最近了解的东西往往占优势,掩盖着对该人的一贯了解。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人的社会交往的又一偏见,它对人际关系,特别是友谊生涯,产生的影响极其微妙,轻者闹一番别扭,彼此不愉快,重者还能酿成悲剧,断送友谊。  心理学者洛钦斯做了这样的实验。分别向两组被试者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倾特点,然后介绍内倾特点;对乙组则相反,先介绍内倾特点,后介绍外倾特点。最后考察这两组被试者留下的印象。结果与首因效应相同。洛钦斯把上述实验方式加以改变,在向两组被试者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其它作业,如做一些数字演算、听历史故事之类不相干的事,之后再介绍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组的被试者,都是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深刻,近因效应明显。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续期还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

  

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会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偷钱呢?显然是因为牧师讲的时间太久了!牧师的话无论如何动听与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仿佛一下子要把人的耳朵灌满似的,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                             留点空白  作为教师,同样应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的案例:一位教师在考试讲评课上反复批评一个学生,并当着全班的面把该生的试卷撕烂了。该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用手中的钢笔戳向老师的脸,使这位老师的脸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切记:“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
  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家长在平时与孩子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

过犹不及  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那么对学生的表扬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篇著名的寓言叫《杰米扬的汤》。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天,一个朋友远道来访,杰米扬非常高兴,亲自下厨烧了最拿手的好菜——一大盆鲜美的鱼汤来招待。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很满意。杰米扬劝他喝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有点嫌多了。可杰米扬没有觉察,仍然一个劲地“劝汤”。朋友终于忍无可忍,丢下碗,拂袖而去。在这则故事中,虽然鱼汤是好东西。但如果给予的量过多,反而给喝汤者造成心理负担,以至于出现不耐烦。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意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意的东西。
  同样,在教育中对学生的表扬也不能太“廉价”。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调皮捣蛋,自己不认真听讲,还影响他人,因此各科老师上课总是批评他.时间长了,批评根本不管用,于是班主任想了一个新方法,让各科教师将对他的批评改为表扬,发现他有任何的进步或者是”闪光点”,立刻大加赞扬.开始他很感动,表现也大有进步,可是后来突然有一天,当教师以同样的的方式对他予以表扬时,他却大为恼火,说:”我已经进步了,还不够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
    原来,听惯了批评的他,最初听到表扬时,觉得老师真的是看到了他的优点.后来当教师们不断重复对他进行表扬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老师的表扬缺乏诚意,而且其中许多是有意拔高的.由此他便认为,这些教师只不过是在哄自己,名义上表扬,实际上是让他注意这些方面,有明褒暗贬之意.因此,终于有一天,在他再也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表现出了上述的极端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见,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思维定势    小学生在同类知识的学习中,往往思维敏捷,作答迅速,即使是智商较低的学生也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为什么呢?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哈罗在对恒河猴的实验中,发现动物在反复进行同类课题的学习中,会逐找到解答这类问题的固定方法,以后学习类似课题时,会大大地提高解答效率,这种现象被称为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一旦形成,一方面会大大提高解决同类问题的速度和能力——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因固定方法的限制,而妨碍对新课题的具体分析,甚至产生错误结论——消极影响。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其思维的片断性、具体性更容易使其产生思维定势。比如:一块地3公亩,种白菜用去1/4,还剩下几公亩?常出现3-1/4的算式,这是受整数应用题求剩余的解题思路的影响,又如:一块地6公亩,种白菜用去1/4公亩,还剩下几公亩?常出现6×(1-1/4)的算式,这是受分数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思路的影响。为什么思维定有这样的消极影响呢?其原因有二:
首先,思维定势使学生难以摆脱如上二例的前摄抑制的干扰 ,使之不能顺利地按照正确思路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思维定势使旧思路畅通,保留在大脑皮层中的旧痕迹十分深刻,如若没有强烈的持续的新刺激来加以切断,新思路景难以形成和发展,使必须用新思路加以解决的问题无法顺利解决。


归因偏差现象  旧时有一位私塾先生,自诩文章高明。他与自己的弟子们一道连续几届参加科举考试,但每次都是弟子们中举,自己却名落孙山。一次,主考大人宴请社会绅士名流,会上谈及此事。主考大人问他这是什么道理,他愤愤然吟诗道:“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说罢,扬长而去。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这种归因偏差,我们可以进行换位思考,站到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知己知彼,将心比心,正所谓“恕”也。

警惕归因偏差 。在学校中,教师也主要存在两种归因偏差。

  第一种偏差是教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例如,一位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中学数学教师任课班级的学生成绩不好,他归因于这个班学生能力偏低。调换到另一个班后,这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又明显的下降,他又说是这个班的学生与他作对。有调查发现,让班主任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归因时,教师往往是归结于学生的能力、性格和家庭,而很少认为与教师态度和教学方法有什么关系,可是学生们却认为与教师的行为是有关系的。这一类归因偏差的危害在于教师把问题的责任推给了学生,在教育之前就已经放弃了教育者因负的责任。

第二种归因偏差是教师对优秀生和差生的归因不一样。当优秀生做了好事或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往往归结为能力、品质等内部因素;而当差生同样做了好事或取得好成绩时,却往往被教师归结为任务简单、碰上了运气等外部因素;相反,当优秀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往往归因于外部因素;而差生出现问题时却被归因于内部因素。

 

沉锚效应  第一印象或数据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在了某一处.先给个例子看看:现在请一组人都回答两个问题:

1.土耳其的人口超过3500万吗?    2.你认为土耳其的人口多少?

再请另一组人回答两个相似的问题:

1.土耳其的人口超过1亿吗?        2.你认为土耳其的人口多少?

可以想象大家看到这两组问题后的反应.我对土耳其的人口一点都没概念.当看到第一组的问题后感觉土耳其的人口可能就在3500万附近.但是如果让我接触第二个问题我的判断可能就变成人口在1亿左右了.

这就是所谓的"沉锚效应"影响的结果.很多聪明的谈判者很善于利用这种效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再看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美味陷阱".有两家靠街临近的卖粥小店,生意均很红火,每天顾客川流不息,然而闭店结算时,左边小店总比右边小店多出百十元,天天如此,这是何故呢?后来经了解,终于找到了答案.

请看两个小店对顾客讲的一句话:左边:本店的煎鸡蛋外黄里嫩,味道很好,您是要一个还是两个?右边:本店的煎鸡蛋外黄里嫩,味道很好,您要不要尝一尝?显然两个店让顾客做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左边让顾客做的选择是"一个还是两个",当然爱吃鸡蛋的就说两个了,不怎么爱吃的就说一个了,当然也有人说不要的,但毕竟很少.而右边的店让顾客做出的选择是"要还是不要",当然不怎么爱吃的人就选择了不要.

由此可见,在人们作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你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利用沉锚效应,当然也要预防沉锚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定势思维.

有时学生碰到一道很难做的题目时,不妨给出相关类似的,但是难度又稍微浅点的题.如果学生能解决这道题的话那他也会用此种方法试着去解决另一个难题.我们老师用的案例教学其实也是沉锚效应.当然任何东西都是过尤不及.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这种效应的话那只会导致定势思维,没有创新!

小步子,大目标——连锁塑造

……连锁塑造就是指通过小步骤反馈来达到学习目标,也就是说,首先要把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要进行反馈或强化,对于鸽子而言不是喂它食物,最终达到大目标。

连锁塑造的应用,连锁塑造应用于矫正学生行为的比较多。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小涛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每到自习课,他总爱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老师发现小涛在离开座位之前,一般能在座位上待5分钟。老师和小涛面谈了一次,告诉他,如果他能连续5分钟都待在座位上就可 以得到一个小奖品,而且时间要从上课开始,每隔5分钟他都有机会获得奖励。一周以后,老师告诉小涛他做得很好,现在要求小涛必须连续坐在座位上10分钟才能得到奖励,但是这次的奖励要比以前更多。又过了一周后,老师告诉小涛连续坐在座位上15分钟才能得到奖励,而且他会更喜欢这次的奖励。在这个阶段中,小涛表现得很好,在自习的30分钟内,小涛没有擅自离开座位一次。

连锁塑造不仅可以用来学习新的行为,也可以用于消除已有的行为。一个小女孩总是爱哭,并且一哭起来总是没完没了,家人拿她也没办法。有一天,妈妈对她说:“下次你如果只哭20分钟就自己停下来,我会给你一个小奖励。”果真,当女孩下次哭泣的时候,就努力控制自己不超过20分钟。一段时间后,妈妈又说:“下次只有当你哭15分钟就自己停下来的时候,我才会奖励你。”逐渐地,妈妈不断地减少她哭泣的时间,小女孩慢慢地学会控制自己。

连锁塑造对于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跳一跳,摘果子”表达了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思想,连锁塑造为学生学习复杂的、较难的知识提供了实现“跳一跳,摘果子”的方法,那就是分解学习目标,通过设计小的步骤,让学生“跳一跳”后就能摘到“小果子”,“小果子”积累多了,就实现了大的目标。

有些人可能认为,我们人类的学习能力那么高,不需要连锁塑造就能掌握很多新行为、新知识。然而,一个人的习惯行为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不良的习惯行为不会一下子就消除;健康的行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教育中,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有对孩子进行长期连锁塑造的观念,有意识地一步步培养与巩固孩子的行为习惯。

 

詹森效应   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的学生在高考中屡屡失利,有些实力相当强的运动员却在赛场上发挥异常,饮恨败北等等。细细析来,"实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惟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上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   如何让学生避免詹森效应(1)摒弃心中的非理性观念。许多考试焦虑、紧张的学生经常对自己或别人说:“我在重要考试中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成功。”“如果我在重要考试中失败,我就会很没有价值,别人就会看不起我,我会很没面子。”“如果不好,我的前程算是毁了。”这些话纵然能增加他们考好的决心,但也容易引起焦虑,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

 

  普雷马克原理“乖,吃了这些蔬菜就让你吃肉。”“做完作业之后,就让你去打篮球。”

这个做法其实估计很多老师都在做,可很重要的一点是贵在坚持。这种做法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普雷马克原理。把孩子喜欢的东西作为强化物,便可以增加其相对比较不在意的方面,也就是喜欢的活动可以强化不喜欢的活动!但如果经常使用,当然学生也回感到厌倦,是反应的可能性下降。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仔细的观察学生,对他们的喜好有足够的了解,以便适时的调节,使之更有效地进行强化。除了观察,再可以和学生商量,更清楚的了解他最想的到底是什么,以是这个强化作用达到最好的效果!

 

智力激励法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崇尚思想交流,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品味肖伯纳的名言,发明创造者有何感想?与肖氏思维同出一辙的创造学家A·F·奥斯本,则直接向发明创造者大声疾呼:“让头脑卷起风暴,在智力激励中开展创造!”
  什么是“头脑风暴”?什么叫“智力激励”?我们还是先看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年,美国北方格外严寒,大雪纷飞,电线上积满冰雪,大跨度的电线常被积雪压断,严重影响通讯。
  过去,许多人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都未能如愿以偿。后来,电讯公司经理应用奥斯本发明的头脑风暴法,尝试解决这一难题。他召开了一种能让头脑卷起风暴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是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要求他们必须遵守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自由思考。即要求与会者尽可能解放思想,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并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或说法是否“离经叛道”或“荒唐可笑”;
  第二,延迟评判。即要求与会者在会上不要对他人的设想评头论足,不要发表“这主意好极了!”、“这种想法太离谱了!”之类的“捧杀句”或“扼杀句”。至于对设想的评判,留在会后组织专人考虑;
  第三,以量求质。即鼓励与会者尽可能多而广地提出设想,以大量的设想来保证质量较高的设想的存在;
  第四,结合改善。即鼓励与会者积极进行智力互补,在增加自己提出设想的同时,注意思考如何把两个或更多的设想结合成另一个更完善的设想。
  按照这种会议规则,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人提出设计一种专用的电线清雪机;有人想到用电热来化解冰雪;也有人建议用振荡技术来清除积雪;还有人提出能否带上几把大扫帚,乘坐直升飞机去扫电线上的积雪。对于这种“坐飞机扫雪”的设想,大家心里尽管觉得滑稽可笑,但在会上也无人提出批评。相反,有一工程师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听到用飞机扫雪的想法后,大脑突然受到冲击,一种简单可行且高效率的清雪方法冒了出来。他想,每当大雪过后,出动直升飞机沿积雪严重的电线飞行,依靠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即可将电线上的积雪迅速扇落。他马上提出“用直升飞机扇雪”的新设想,顿时又引起其他与会者的联想,有关用飞机除雪的主意一下子又多了七八条。不到一小时,与会的10名技术人员共提出90多条新设想。
  会后,公司组织专家对设想进行分类论证。专家们认为设计专用清雪机,采用电热或电磁振荡等方法清除电线上的积雪,在技术上虽然可行,但研制费用大,周期长,一时难以见效。那种因“坐飞机扫雪”激发出来的几种设想,倒是一种大胆的新方案,如果可行,将是一种既简单又高效的好办法。经过现场试验,发现用直升飞机扇雪真能奏效,一个久悬未决的难题,终于在头脑风暴会中得到了巧妙的解决。
  从上例可见,所谓头脑风暴会,实际上是一种智力激励法。这种方法的英文原意是brainstorming,直译为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奥斯本借用这个词来形容会议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
  发明创造的实践表明,真正有天资的发明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远较平常人要优越得多。但对天资平常的人,如果能相互激励,相互补充,引起思维“共振”,也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新创意或新方案。俗话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就是奥斯本头脑风暴法的“中国式”译义,即集思广益。
  

我特别欣赏《我学故我优——学习对大脑的可塑性》这篇文章里面的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把学习当成一项终生的事业,当有一天世界上还只剩一个东西在转动,那不是地球,而是我们的大脑。最后我想说:“不论我们的人生航向驶往何方,如果你有时间了,还请你拿起书本来吧,多与书接触,多与书亲近。我们只有一次人生,而读书却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体验多种人生的可能,这才是最为广阔的世界!”

 

鸡尾酒会效应

听觉注意现象。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而无意识却监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的现象。因常见于酒会上而得名。如在各种声音嘈杂的鸡尾酒会上,有音乐声、谈话声、脚步声、酒杯餐具的碰撞声等,当某人的注意集中于欣赏音乐或别人的谈话,对周围的嘈杂声音充耳不闻时,若在另一处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会立即有所反应,或者朝说话人望去,或者注意说话人下面说的话等。该效应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适应能力。

 

一时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厌恶实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前,只有11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很愿意同一只白鼠玩耍并敢用手抚摸它.实验开始后,每当他用手抚摸白鼠时,实验者就在背后用铁锤猛击铁板使其发出较大的声响.没多久,他就形成了对白鼠的恐惧,一看到白鼠就露出害怕的表情.继而,这种恐惧反应又泛化到别的东西身上,如白兔、带绒毛的玩具、毛皮大衣,可以想像,这个可怜的小人儿长大以后,尽管知道这些毛绒绒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好怕的,也会莫名其妙地厌恶、排斥.……

 

 

  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薪金管理,运用之妙,可以达到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但如果一味依赖薪金的外在刺激,却也未必能事事如意,毕竟“金钱不是万能的”。为工作而工作,才是工作的真义。希望藉工作而获得报酬的人,只是在为报酬效劳而已。 ——贝克

 

第二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布妈妈的启示   在心理学上,情绪的研究是一个令人心醉而同时又是不易捉摸的问题。其中,对母亲依恋情感的问题,更是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浓厚兴趣。

  提起"妈妈"二字,人人都会感到亲切、温暖。有的小姑娘,十七八岁了还在妈妈怀里撒娇呢。不过,我们的妈妈究竟给了我们哪些东西?这个问题倒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

  心理学家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许多实验。不过,这些实验不能在人身上做,只能在动物身上进行,虽然这对实验的意义打了些折扣,但是从这些动物的活动中,我们还是得到了许多启示。

  我们知道,幼小的动物(包括人)对母亲往往有很强的依恋。过去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母亲负责给孩子喂食而形成的。果真如此么?心理学家哈洛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指出了这个结论的片面性。

  哈洛制作了两种假的猴妈妈。一种假妈妈是用铁丝编成的。另一种是先做他个母猴的模型,然后套上松软的海绵状橡皮和长毛绒布。实验的时候,把刚刚出生的小猴放进一个笼子里,里面等着小猴的正是铁丝妈妈和布妈妈。小猴喜欢哪个妈妈呢?

  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如果铁丝妈妈身上没有奶瓶,而布妈妈身上有,小猴很快就和布妈妈难舍难分;而如果奶瓶是在铁丝妈妈身上,小猴也并不因此在铁丝妈妈身边多呆,只是在觉得饿的时候跑去吃奶,其余时间则总是依偎在布妈妈的怀里,决不象人们所说的"有奶便是娘"。哈洛等人由此认为,小猴对母猴的依恋并不只是因为母猴能给它喂奶,更重要的原因是母猴能给小猴以柔和的感觉。

  布妈妈给予小猴的其实还不止这些。如果在小猴离开布妈妈出去玩耍时,突然给它看一个模样古怪的庞然大物,这时,只见小猴子会惊恐万状地撒腿奔向布妈妈,紧紧依偎着它,逐渐定下心来。可是,如果把布妈妈换成铁丝妈妈,小猴就不会跑去寻求安慰。可见布妈妈还能给小猴以安全感。

  后来,心理学家给布妈妈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母性特征。比如,在身体里装上电灯泡,这样布妈妈的"体温"就升高了,不再那么冷冰冰了。这时,小猴就去找温暖的布妈妈,而不愿找冷冰冰的布妈妈。如果把布妈妈设计成能摇动的,吸引力就更大了。总之,布妈妈的母性特征越丰富,小猴就越喜欢它。

  当然,布妈妈的母性特征再丰富,也不能同真的母猴相比。在布妈妈身边长大的小猴与在真妈妈身边长大的小猴相比,心理活动不太正常。可见,真妈妈给予小猴的还要更多。

  布妈妈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十分深刻的。它告诉我们,幼兽除了在母亲那里得到食物之外,还需要得到接触、温暖、安全感等等,否则,幼兽的心理就会受到损伤。

  在人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而且,人类幼儿的需要更多,也更高级。我们的母亲不但给我们喂奶喂饭,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安慰和保护,还同我们一起做游戏,教我们认识世界,学会生活。

对母子关系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随着这些研究,我们将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妈妈们对人类作出的贡献。

 

晕轮效应    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仰巴脚效应  仰巴脚就是不小心跌了一跤,有时可能要跌个脊背着地,四脚朝天,所以,又叫“出丑效应”。生活中有不少比较完美精明的人。其实,这种完美往往是外在的表演,这样就未必讨人喜欢了。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己不如人而感到惴惴不安。最讨人喜欢的是那些精明而小有缺点的人,比如,学生眼中的老师,老师眼中的领导,老百姓眼中的大官等。这些貌似完美无缺的人在不经意中犯个小错误,不仅是瑕不掩瑜,反而让人觉得他和大家一样有缺点,就因为他显露出平凡的一面而使周围的人都感到了安全。

 

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凛凛寒风刺骨,其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敞怀,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悠悠暖人心。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求,使人自觉地脱下了外衣。这则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暴风骤雨。用泰戈尔的话来说就是:“神的巨大威权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之中。”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效应,被称为南风效应。

     魏书生有一句我特欣赏的话:“如果你把周围的人都看作是天使,那你就天天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周围的人都看作是魔鬼,那你就天天生活在地狱。”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当然是孩子,我们为什么偏要自寻烦恼,死死地盯住孩子的短处不放呢?多看看他们的优点,多想想他们的笑容,我们的脸上自然会少一丝皱纹,生活自然会多一份舒心!

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

 

 第十名现象  2005年7月,香港大学在对内地入学申请者的面试中,淘汰了11名省市的高考“状元”。香港大学对申请人的成绩与面试表现予以同等重视,以免出现“高分低能”学生。校方主要考虑学生的英语能力、个人潜质、是否适应香港生活,不会录取对课外活动缺乏兴趣的“书呆子”。

正当内地高校竞相争夺各省市高考状元时,香港大学的举动算得上是一个异数,这对片面追求分数的教育可谓当头棒喝,值得深思和借鉴。

  杭州一位教师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生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者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方面屡屡受挫。而前三名之外,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却在以后的学业和工作中出乎意料的表现出色,并成为栋梁之才。这种现象就是第十名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来解释这一现象。他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他能使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斯腾伯格认为智力是可以发展的,特别是成功智力,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凝固不变的智力,而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发展的成功智力。

  成功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创造性能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分析性能力,用来发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实践能力,将想法及其分析结果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整合实施。以体育竞技来说明吧。面临一个对手前,首先我们要发展自己的特色,在技术上创新,这是创造性智力在发挥作用。其次,要看这个对手在以往比赛中的表现,分析他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想想要学习他的什么,如何利用他的弱点等。不仅对对手的优势可以抵挡,最重要的是打击其弱势,这是分析性思维在出谋划策。再次,确立了练习内容的方案,下一步就要付诸实施了,我们的预想是否可行,要用实践来检验。同时,在比赛进行中可以灵活机动,运用各种战术赢得对手。这就是实践智力在唱压轴戏了。

  学业成绩考查学生的主要两方面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却在考试中难以体现出来,这种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在只重视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尽管成绩优秀,但在其学业智力发展时,成功智力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了,反倒是那些第十名左右学生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平衡,其成功概率也高。

人人都能成功

  有这么一个例子说明了社会智力的重要性:西莉亚要申请攻读研究生,他的成绩不错但谈不上出众,测验分数尚好但不算鹤立鸡群,推荐信亦属令人满意但也不是相当具有分量的那种。她的申请材料从各个方面来看都还可以,但也都不是特别拔尖,最后导师录取了西莉亚,因为任何专业招生都会招来这类不错但也称不上出众的人选。

但在西莉亚找工作时,却给大家一个不小的意外:谁都想雇佣她。这使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人不具备很高的智力和很强的创造力,却在劳动力市场上如此受欢迎?回答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她有丰富的社会智力,或者说她有丰富的常识。西莉亚可以在任何一种环境中找到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办法,然后将之付诸实施。例如,西莉亚知道如何有效的应对面试,知道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知道如何完成她的工作,她还知道什么样的事该做,什么样的事不该做。可以这么讲,她在学习的环境中也具有一种日常生活的智慧。她深知那些很少得到承认但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在学校,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每个人都需要拥有一定的实用智慧,以适应周围的环境。有时候即使时所谓的弱智人也能显示出非凡的实用技能,他们必须具备这些技能,不然就无法生活。例如,一项研究就讲述了这么一个弱智人,他不会看时间,但他走到哪里总是戴着一只坏表,当他想知道此刻是何时,就会拦住某个人,指指手腕上的表告诉人家表坏了,然后问时间。  请相信这句话: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就动机假如有人让你在一个无人屋子里独自一个人玩套圈的游戏。你可以自由选择起点位置。你是选择距离目标很近的位置,百发百中?还是选择距离目标很远的位置,鲜有套中者?还是选择距离目标适中的位置,约有一半次数套中目标?

追求可能的成功

  如果你选择前两者,说明你是成就动机较低的人,做事是为了避免失败,确切地说,是为了避免因失败而带来的负面情绪。距离很近,确保绝对不会失败;距离很远,则别人也成功不了,自己也不会因失败而被别人小瞧了。相反,如果你选择最后一种做法,则表明你是一个成就动机很高的人,你不断的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挑战自己,追求可能的成功。你做事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追求自我超越、自我成长。

  这一假定情境正是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他就这一成就动机问题曾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发现,人具有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需要,这种需要可成为成就需要。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追求的是个人成就,而不是报酬本身,他们极想把事情做的比以前更好、更有效;他们能够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承担责任,及时获得对自己成效的反馈以便于判断自己是否有改进;他们喜欢设置有中等挑战性的目标。他们不是赌徒,所以不喜欢靠运气获得成功。他们也不喜欢成功的概率过大,因为那样对他们的能力没有挑战性。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的可能性为50%时,他们的成绩最好。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一项经典实验中证实了这一点。他在实验中把80名大学生分为四组,每组20人,给他们一项同样的任务,对第一组学生说,只有成绩最好者(1/20)能得到奖励;对第二组学生说,成绩前5(1/4)名将会得到奖励;对第三组学生说,成就前10(1/2)名可以得到奖励;对第四组学生说,成绩前15(3/4)名都能得到奖励。

    成功可能性适中的两组成绩最好,成功概率太高或太低时成绩下降。第一组大学生都认为,即便自己尽最大努力也极少有可能成为第一名;而第四组大学生一般认为肯定在前15名之列,于是这两组学生都认为无需努力了。研究表明,最佳的成功概率是50%左右,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如果尽自己努力,很有希望获得成功;如果不努力的话,也有可能会失败。

依靠自己,尽心尽力

  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具有独立的见解,能够抵制不可靠的意见,在学校进行的智力测验中能得到较好的分数。他们做事总是力求尽自己最大努力,将自己的智力发挥到极点,尽力克服一切障碍,将事情做的尽善尽美。相反,成就动机低的学生自信心不足,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往往设置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不付出足够的努力,于是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不断的失败导致他们更加证实自己能力的不足。他们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而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机遇、任务简单。这样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他们都没有积极的影响。成功了,他们不会在付出努力,而一旦失败,却导致他们进一步去避免失败。

  一个人的成就动机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就以摔倒为例来说吧。中国的孩子摔倒了,父母一般飞奔过去,猛然扶起孩子。孩子一见父母来势凶猛,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情不自禁地大哭起来。父母为了安哄孩子,连忙拍拍桌子,打打门,跺跺台阶什么的,为孩子出出气。这样做,父母虽然能解读眼前的问题,表达了爱意,甚至补救了因自己看护不力而产生地内疚,但久而久之可能给孩子留下永久地后遗症。一旦孩子学会了推诿责任,不管什么问题,都条件反射似的以为“这不是我地错”。二是无法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不知道如何防止重蹈覆辙,下一次照样还会摔。更为重要地是,孩子学会了无需尽自己地努力和智慧来克服障碍、追求成功,他们认为遇到困难,会有人兜着!

  然而,外国的家长就不会这一套了。有一天我被邀请到一位老教授家去玩。我与这位老教授及其女儿在庭院中座谈。老教授三岁的小外孙在地上奔跑玩耍,突然一声猛响传来,只见小孩扑在地上,看样子摔的不轻。我忍不住正要起身相救,却被老教授示意坐下。老教授和孩子妈妈对着孩子哈哈一笑,孩子听见笑声,认为没有什么大事,也笑了笑,挣扎了几下,最终爬了起来,继续玩自己的,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老教授和他的女儿没有去扶助孩子的身体,却要扶助孩子成就一颗坚强的心: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这位小外孙学会了:要靠自己的力量,克服障碍,把事情做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显然,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的成就动机高一些,因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具有更强的责任心,能有更突出的成就。但有时候,孩子的成就动机过高,却有可能让被家长抱怨认真过头,太较真。七岁的晓月是小学一年级的一名学生,凡事却让父母觉得她过于认真。上学迟到了会和父母大发脾气,抱怨他们没有按时叫醒她,一次小测验没有拿到100分,好长时间都念念不忘。对此,身为大学教师的母亲却不以为然:“考试并不一定要100分,关键还在于你有没有掌握知识;上学迟到一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不是故意的。”可说了白说,晓月照样我行我素,这令晓月妈妈十分苦恼。其实,过分的是晓月妈。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他们会坚信许多单纯的东西,并将之视为生命中最神圣的,这其实是一种纯粹而又强烈的成就动机。这时候的孩子或许是固执的,但却是可爱的。100分究竟有什么意义?走过那些岁月的人回望时确实觉得没什么,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从一开始就不想努力做到最好,那么他一生恐怕也就不会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同样如果他能从小就能仔细分辨态度与行为的差异,认为迟到一次没关系,那么他恐怕也不可能那么严肃地对待以后地学习和人生。

孩子的认真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孩子的成就动机是促使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动力。所以,如果孩子天生认真,那就请呵护那份纯真的成就动机。如果不是,就耐心地培养他们的成就动机,教会他们根据成就、胜利、成功来考虑问题,承担个人责任,适度冒险,从而做一个成就动机高的,也做一个有高成就的人。

 

蝴蝶效应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非常复杂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着扑朔迷离的相关性。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原因与结果存在着强烈的不对等性,一个微不足道的诱因可能导致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这种原因与结果的巨大反差往往会使人们忽略微小的诱因,以至于在一场惨剧发生后,人们早已忘却了最早的肇事者,或者当一个先兆发生时,人们或许会忽略可能导致一场震天动地的历史风暴。

最早注意这种关联的大概出自气象学家。气象学家注意到,某地的气象状况和远程天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他们称这种关联为“遥相关”。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发展了这一学说,被后人称之为“蝴蝶效应”。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介入和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蝴蝶效应强调了事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宣告了结果预测的难度。作为教育工作者,“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课堂无戏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巨大作用。一句话的表述,一件小事的处理,一种漫不经心的做法,无意之中对学生做出的评价,都可能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积极的,正确的,可能会让学生终生受益;消极的,错误的,也可能贻误学生一辈子。一句“你能行”,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树立远大的理想,鼓起奋进的勇气,成为推动学生生命航船的第一缕轻风。一次不经意的挖苦和讽刺,也可能给学生渴望温暖的心灵带来一股深深的寒意,可能就此泯灭了学生刚刚诞生的希望和勇气。

根据蝴蝶效应的启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是单一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后酿成大祸,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教师除了要严格律己,绝对避免由于行为不慎对学生造成师源性的心理创伤之外,还要对学生认真观察,深入研究,体察学生的思想动向,注意学生不良行为的蛛丝马迹,做到见微知著,把一丝一毫的危险因素都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

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要认真观察,及时化解他们的心理问题。例如那些性格外向、脾气暴躁、行为冲动的同学,对他们之间的冲突要及时加以制止,防止冲突升级,因为对这些同学来讲,哪怕很小的摩擦也可能很快演变成一场强烈的对决,甚至会彼此拳脚相加,酿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对那些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忧郁的同学,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和有意无意的自我表露,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消极情绪,找他们谈心,了解情况,解决他们的心理矛盾,缓解消极情绪,以防止不良情绪的叠加可能造成的行为失控,避免自我伤害的后果;对于行为懒散、经常撒谎的同学,教师要更多地关注他们,密切注意日常行为中的细微过失,及时帮他们克服这些缺点。

蝴蝶效应显示了积累的力量。教育无小事。古人曾经告诫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事情,只要不断地累积,都可能发展成大事。教师的教育作用正是体现在许许多多不起眼的小事之中,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

毫厘之差,谬以千里;千里长堤,溃于蚁穴。错误的行为,哪怕再小,不断积累和叠加,也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对学生身上的任何过失,哪怕微乎其微,也不可掉以轻心,都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以防发展蔓延。

同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任何巨大的成功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闪现的智慧火花,教师要积极表扬,大力支持,以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对于学生身上偶然萌发的优良品质,教师也要给予满怀热情的肯定和赞扬,使学生将好的品质发扬光大,成为习惯,保持终生。

 

暗示效应  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教师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教师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这个暗示效应似乎与期望效应有些关联。听过一位老师举过这样的例子:自己的孩子吃饭挑食,于是在一些场合下,妈妈、奶奶在饭桌上常说,我们家宝宝不吃这个、不吃那个。后来,妈妈意识到这样做有些问题,其实家长的话也是在给孩子暗示,孩子的心里自然形成了:我不吃这个、不吃那个的想法。于是妈妈改变了策略,通告全家,在吃饭时都一致口径:要么不谈孩子不爱吃什么,要说就是我们家宝宝爱吃这个、爱吃那个。慢慢地,她发现,孩子开始试探着吃一些原来不动的饭菜了,再到后来,孩子似乎已经忘了自己曾经不吃这样菜了。看来这种无意识的语言暗示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呀,因此作为老师也好、家长也好,还是少在孩子面前数说孩子的不足,这样可能反而会加速他的反感,而在下意识中形成自己这方面根本不行的思想。多鼓励,多发现他的优点,适当地、不露声色地在孩子面前加以暗示,也许会收到好的效果。当然,这种暗示不是一味的、无根据的表扬,否则可能会养成孩子自满、自大的毛病。
   

安慰剂效应

“五一”长假到了,平时工作忙碌的一群朋友组织到野外郊游,乡间的美景和泥土的气息令大家心旷神怡,眼前清漱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深深吸引了他们。休息时,其中一人很高兴地接过同伴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水,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山里的水真甜,城里的水跟这儿真是没法比。水壶的主人听罢笑了起来,说道:“壶里的水是城市里最普通的水,是出发前从家里的自来水管接的。”

安慰剂效应

    上面所说的例子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安慰剂效应。所谓安慰剂效应,是指在治疗中向病人提供安慰剂或者由于对治疗的期望而造成的症状减轻或病情的好转。许多研究表明:至少有1/3以上的人对安慰剂有反应,出现了临床症状的好转;如果再结合言语、宣传和其他途径,安慰剂的效果还要更显著,这正应了中国一句俗语:“信则灵。”其实,不但是安慰剂,所有真实的药物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安慰剂效应。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病人大脑中缺少多巴胺,导致丘脑底核等区域的神经细胞异常兴奋,患者出现肌肉僵直、震颤和行走困难等症状。意大利都灵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对这样的患者做了一个实验,在他们的实验中给帕金森病患者注射脱水吗啡,这种物质能使患者脑部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平静下来。大约24小时后,研究人员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给他们做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研究人员给患者注射安慰剂。结果,生理盐水也能使神经细胞平静下来,效果与脱水吗啡几乎相同。并且这一现象不能用脱水吗啡在脑部的残留来解释,因为脱水吗啡的效果只能维持1个小时。

    医学心理学博士菲利普·韦斯特曾运用克尔比奥桑安慰剂医治一例癌症,其效果也十分明显。当时,人们十分相信一种试验性的治癌药物——克尔比奥桑,认为只要服用少许,就有药到病除的效果。因此,他让这位病人服用了该药,结果发生了“灵丹妙药”的作用。服药前,病人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使用氧气面罩进行呼吸,服药后不仅精神振奋,甚至还能重新驾驶飞机。

    研究人员认为安慰剂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生理反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认知假设,患者期待药物起作用的心理激发了生理反应。另一种是条件反射假设,患者所处的医疗环境引起了生理上的条件反射。

岂止安慰

    生活中,安慰剂效应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有的人突然看不见,有的人突然听不见,有的人突然说不出话,甚至突然半身不遂。这时,如果有权威的医生或病人信赖的人告诉他,只要注射一针高级的特效药,马上就能恢复功能。经过这种权威暗示后,再给病人注射一针蒸馏水,结果病人康复了。

    当人类的意识生病时,往往就会造成身体生病。在这种时候,它需要一个更强壮的意识来治疗它,给它指示,特别是使它对自己产生信心与信仰。这种信心与信仰就是治病良药—安慰剂。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去培养自己的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因为许多安慰剂都只能在隐瞒真实的状态下才能起作用,一旦真相大白就会给当事人造成很大的打击,所以只有真正在心里筑起一座“安慰长城”,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安慰剂的作用是如此神奇、有效,因此,老师们都在冥思苦想去找什么样的机会和什么样的“安慰剂”来促进学生学习和鼓励学生。教师们可以利用“权威”带来的安慰剂效应,比如,用一些所谓权威的测评来给学生一些虚拟的,但又是带鼓励性质的结论来给学生一些自信。还有很多老师知道安慰剂效应,但是在学校和课堂上却总是苦于不知道该怎样去利用,殊不知爱和信任就是最容易找到的安慰剂。对学生的爱、信任和鼓励可以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孩子进行“你能行,你能够学得更好”等鼓励,能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能。

曾经有一个小学生,非常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也不好,父母也是忧心忡忡。一天老师对这个孩子说,你长大了会成为一名总统的。简单的一句话在孩子的心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并深深烙进了他的心里。从此以后,这个调皮的孩子时时处处以一个未来总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知识学习。后来这个孩子长大了,并成为了真正的总统。    可见“安慰剂”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育领域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远远超过了“安慰”的作用,它更多的时候是在鼓励人们克服自身所面对的各种困难,取得成功。所以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安慰剂”,家长和教师就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克服成长中的各种难题,健康成长。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里翁效应)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进行7项试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者”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务必保密,以免影响试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罗森塔尔教授这才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孩子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实际上,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意挑选的,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的谎言”。

这就是心理学上最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还把自己的实验称之为皮格玛利翁效应。这来自于古希腊的一则神话。希腊神话中传说有一个叫皮格玛利翁的王子,他非常擅长雕刻。一次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一个姑娘,在整个过程中他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心血。随着那座雕像的日渐成行,他越来越喜欢她,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雕刻完成了,皮格玛利翁发现他已离不开这姑娘了。每日每夜,她都守在姑娘身边,凝视它,抚摸她,对她倾诉。终于,上帝被感动了,让雕刻获得了生命。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在教育中,如果老师通过情感、语言、行为把一份积极的期望传递给了学生,并且让这些学生受到了这种期望,认为自己是优秀的,勤奋的,努力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那么谎言就不再是谎言,奇迹也许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有这样一则外国故事可以证明:罗杰·罗尔斯,美国纽约州历史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却是个例外,他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的宝座的?面对300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只字没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比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师的黑板。皮尔·保罗向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是很迷信,于是他上课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顿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然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他。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40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

在就职演说中,罗尔斯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他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早在半个世界前,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就曾提醒我们老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老师的期望对学生有多大的影响,也许我们做老师的也没意识到,但是今天当我们看到了这个科学的心理实验后,我们有理由相信,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待学生,积极的期望学生,我们就会创造出许多的奇迹。

让奇迹诞生在真实的谎言中。这就是我要对大家说的。


 预期效应   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回去等着我回来杀猪让你吃肉。”她刚从街上回来,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她急忙阻拦道:“我只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哄他的。”曾子说:“同小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没有知识,处处会模仿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你的样子骗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人类的聪明正在于能通过现在的事情预期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这样才有可能未雨绸缪。而这种预期是基于长期以来总结的经验。它决定着个体的某种行为是否发生,如果预期结果积极,其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增大,反之,结果消极,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减小。如果实际与预期相符,这将加强预期的作用力和可信度。反之,如果预期良好,但实际却不符,将给人带来认知的失调,从而改变原先的惯有的行为。 

关于这点,心理学上有很多实验可以证实。心理学家廷克波1928年就做了一个相关的有趣的实验。他的实验以猴子为受试者,训练其完成一项辨别任务。实验者首先当着猴子的面把它们喜欢吃的香蕉放人两个带盖子的容器中的某个,然后用一块木板挡住猴子的视线。过后,让猴子在两者中进行选择,结果发现,猴子具有良好的辨别能力,能准确地从装有香蕉的容器中取得食物。然后,实验者再当着猴子的面把香蕉放入后,又在挡板后面把香蕉取出,换成猴子不喜欢吃的葛芭叶子,并要求猴子取食。结果发现,当猴子从容器中取出葛芭叶子而不是香蕉时,猴子显露惊讶的表情,似乎是“大吃一惊”的挫败感,它拒绝吃葛芭叶子,并会四周搜索,寻找期望中的香蕉,寻找失败后,甚至非常沮丧地向实验者高声尖叫,大发脾气。

这一实验启发我们,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影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的结果所支配。这就像某次考试如果你期望拿70分,如果考了80分,必然欢呼雀跃,但是如果期望得90分,最后却只考了80分,自然垂头丧气。在预期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即奖励物不如预期的奖励物时,不仅不能保持原有的操作水平,而且还会降低操作水平。

预期效应,这些实验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说明,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预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每次上新课之前,老师总是要不厌其烦地叙述学习这个内容的重要性和意义等,这其实就是在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预期,告诉学生你如果好好学习这部分东西,能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几乎在每本书的开头序言中,都会一直在强调整本书的结构、内容的提要等等,这实际也是给读者创建某种预期。每部电影在首映之前总会大力宣传,这无非也是在促使观众对该电影产生一种预期,从而产生去观看的意愿。

好的预期其作用不言而喻,但如何有效地利用预期,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如果你让他人产生了特定的预期,却并没有让其达成预期,那其心理的感受会非常糟糕,就如同那个气急败坏的猴子。大家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看了某部电影的海报,了解到关于该大片的煽情介绍,满心欢喜地去看了之后却发现该片要情节没情节,要美感没美感,回来后大呼上当。其实更确切地说,如果给予预期却不兑现,这涉及的乃是诚信问题。

曾子杀猪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做父母的应该如何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答应过孩子的事就应该努力做到,而不是整天开空头支票、信口承诺。让孩子有了不切实际的预期,结果却无法实现,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逐渐也学会了失信,更失去了天真可爱的童心。要知道,父母对孩子的诚信,就是将来孩子对社会的诚信。可是,曾子太少,曾妻太多。现在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总是轻易承诺:“只要你考到前几名,我就给你买……”然而事后,总是借口自己没空或认为自己的承诺对孩子根本无关紧要而违反承诺,从而失去孩子的信任。也难怪孩子们会感慨说,父母给的承诺总像蝴蝶,美丽地飞舞、盘旋,然后不见了。

有一个孩子在日记中伤心地写道:我以为,父母给我的承诺,是这个世界上惟一可以相信的承诺。可是我错了,这种承诺是最不可靠的,也是最让我伤心的。到现在也没有理爸爸,我也不想。可是,他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伤心。妈妈说,事不过三,所以我一次、两次、三次地原惊。我以为,原谅可以改变一切。但是,事实证明,我又错了。原以为,亲情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可是,为什么我感觉到的亲情,却是这样痛得刻骨铭心……,我们无从考证她的父母究竟对她承诺过什么,但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就是这个小女孩对父母失信后极度的伤心。

为人父母者,看到这么一段话,你们的心里会掀起怎样的波澜?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为我们的失信而伤心难过,更不希望他们因此也成为一个失信于人的人。所以,请用好你可以支配的预期,守住你的承诺,别给孩子或学生开出空头支票!

 

心理加减法运算”  世上的人大都会做数学里的“加减法运算”吧,也都知道“等号”就意味着“左边”与“右边”的平衡。其实,“加减法运算”并不仅仅局限于数的运算过程中,在生活中,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加减法运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天气热了,人们会减去身上的一些衣服;天气凉了,人们又会增添一些衣裳,这是发生于物质生活中的“加减法运算”,由此可以使人体与外界保持一种平衡。殊不知,在人的心理世界里亦需要进行“加减法运算”。现代人常常感到心理失衡,其原因就在于有的人不会做心理“加减法运算”,而有的人则是“运算”出错率太高了。因此,为了获得心理平衡,现代人应重视心理“加减法运算”。

对于人来讲,性格是较为稳定的,俗话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为了保持心理平衡,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人们可以在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加法”与“减法”的运算处理。当然,这种心理“加减法运算”应当看作是心理技术或心理技巧。譬如,有的人由于人际关系状况欠佳,导致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整个生活、工作的质量。如果他希望化解人际矛盾、消除人际隔阂,他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人际交往心理的“加减法运算”。他可以有意识地减少一些不成熟的、不被人们所接受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如冷漠、任性、嫉妒,自我中心、损人利己;同时,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成熟的、他人乐意接受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如热情、随和、宽客、尊重他人,公私兼顾。最终的结果将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平衡。

心理“加减法运算”的实质,就是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积极的、成熟的、健康的态度及行为方式,有意识地减少一些消极的、不成熟的、不健康的态度及行为方式。这种心理“加减法运算”的开始阶段是有意识的、主动的运算。如果长期运用,不断强化,这种运算便会逐渐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自动的”操作,其中的一系列态度及行为方式就会内化为性格的一部分,由浅层进入深层,最终成为性格结构中稳定的成分。

 

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
    在古代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讲的是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人类的全部罪恶。像其他女孩子一样,番多拉也是很好奇的,加上宙斯给她盒子告诉她绝对不要打开这个盒子,正因为这样,她就更想打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了。她打开了盒子,所有人类的罪恶就跑到了人间。这虽然是一个神话,却有力地证明了“禁果”效应的强烈。同时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学校以极大的启示。我们现在有些家长或教师、学校总喜欢禁止学生干什么事,不准怎么样。例如禁止看武打小说,不准男女学生太接近等等,其结果是越禁止的书,学生越想看,有许多书学生本省并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去看,但是学校一禁止,使他们想看个究竟,平时不爱看的,这时候也十分来劲,想一睹为快。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但是学校一禁止反而涂上了一层诱惑的色彩,反而容易造成了一些学生的早恋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禁果效应也是屡见不鲜的,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宜硬性禁止,应该善于做疏导教育。只用这样,禁果效应才会降低强度。     禁果效应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它有效.如果再有人变幻花样,举一反三,那麽它的作用会得到更大的伸展.
    所谓禁果效应,指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更多地人参与或关注.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人为了赚钱便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诸如未成年人禁看的电影,不满18 岁莫入的网吧,限量供应的商品,以及疯涨的房价等等.有了这些充满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消费者,钱便有的赚了.


   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可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当多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著名经济定律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巴纳姆效应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摇头。我说我放弃,你告诉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说是认识你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酸葡萄和甜柠檬心理    合理化作用又叫掩饰作用,是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合理化作用是人们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一般说来,每种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可用许多理由与方法进行解释。合理化则是从个体的心理需要出发,从一系列理由中选择其中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别强调,而忽略其他理由,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古时候有个故事,说是一个吝啬的主人带了仆人外出,途经一所小店,主仆二入进去各吃了一碗面当作晚饭。作仆人的心想应该由主人付钱,就没有自己结帐。作主人的碍于面子,勉强替仆人付了钱,心理却极不情愿。出得店来,天色已黑,仆人点上灯笼,跟随在主人身后,慢慢向前赶路。主人因为刚才的事心里还在生气,使借题发挥,转身对仆人说:“你打着灯笼,却走在我后面,我怎么看得见路?”仆人一听,提起灯笼,脚底加油,快走了几步赶到主人前面照路。哪知气喘未定,却听见主人大吼一声说:“你好大的胆子,居然走到了我的前头,让我变成你的跟班了。”仆人一听,走在前面也不行,便后退一步与主人同行,JLl想这下可行了吧?谁知主人火气更大,停下来说道:“好了,造反了,你这样子与我并肩而行,难道我们是平起平坐的吗?”仆人无可奈何,只好低声抗辩:“老爷,我走前也不是,后也不是,平行也不是,请问老爷,您到底要我走到哪里呢?”老爷两眼一翻说:“把刚才那顿饭钱还给我,你爱走哪里就走哪里。”这虽然是个笑话,却说明了同一件事情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而各种看法虽然不同,却都言之在理。重要的不在于说出来的“理由”,而在于其本来的动机。

    同样的道理,人的行为常常由许多不同的动机而产生。一般说来,越是发于情感的,越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在各种动机当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但人类往往企图以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来解释其行为,以冲淡其潜意识中因自私冲动而引起的不安。这种在一系列的动机当中,选择一小部分最动听、最崇高,而且最适合“理性”的动机加以强调,企图掩盖其内心所不能接受的原因,仿佛只有这一种原因而无其他,以使自己感觉到心安理得的心理防卫机制,就是合理化作用。一般而言,小孩到了四、五岁,随着言语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已经会使用合理化作用,而且很喜欢用,所以听起来常常觉得他们在强辞夺理。比如说,2岁的妹妹手上拿了一颗糖果,4岁的哥哥伸手就抢了过来,还没等放到口中,妹妹就哭了起来,妈妈赶来追问究竟,妹妹一边哭一边伸手指哥哥手中的糖果,妈妈责骂哥:“为什么抢妹妹的糖果?”哥哥便将此合理化,说:“我不是‘抢’妹妹的糖,我是替妹妹把糖果‘拿’开,怕妹妹吃坏了牙齿。”

    合理化作用与外射作用不同。外射作用是将自己内心无法接受的感觉、动机及行为归于别人,以保持自己心灵的宁静。合理化作用则在为自己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此过程中或前提之下,往往委过于人。比如.一位学生考试末及格,即归咎于教师教得不好。其实,考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像天资不够、没有用心听讲、准备不充分等等,并不一定是教学问题。然而,承认前面任何一种理由,都会引起自己心中的不快,如果归咎于教师教得不好,就心安理得了,所谓“天亡我也,非我之过”。

    合理化的另外…种表现是,在追求某一种东西而得不到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得为自己找一个言之成理的“理由”。于是常常将对方贬低,认为并非我追求不力、条件不够,而是“不值得”太卖力,借以安慰自己。《伊索寓言》中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的狐狸,就是很好的例子。有的男性追不到某一女孩,就说:“哼:那种女孩子,水性杨花,嫁给我,我都不要!”这种认为自己得不到或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现象,即称为“酸葡萄”心理。容貌平平的女人,特别相信“红颜薄命”,也是这个道理。

    另一种与此恰恰相反的合理化作用,称之为“甜柠檬”心理。具有“甜柠檬”心理的人,不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如果他得不到葡萄,只有柠檬,就认为柠檬是甜的,这样也可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痛苦。比如说,有的孩子,天资稍差,智力平平,便安慰自己说“憨人有憨福”;有人被偷了,就说“失财免灾”;有的女子,姿色平平,嫁个木讷寡言的丈夫,却说“这才可靠呢!”这种知足常乐的心理防卫机制,不失为一种帮助人们接受现实的好方法。所以说,合理化作用运用得当,可以消除心理紧张、缓和心理气氛、减少攻击性冲动和攻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若运用过度,则会妨碍人们去追求真正需要的东西。

例如有些存在心理障碍的病人,也常用合理化作用来处理问题。有位病人,怀疑邻居故意与他为难,制造声响来骚扰他。于是强调邻居应该和平共处、互相帮助、互敬互爱。但却时常批评他的邻居不讲道理、没良心、罪大恶极……当他“觉得”邻居在吵闹他时,马上凶狠狠地跑到别人家里,高声责骂,有时甚至动手打人。他不但不承认自己脾气暴躁,反而认为他是在教育大家和平相处,完全合理。

 

情绪ABC理论  如果有人问你,你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吗,你可能说:情绪怎么能随便控制呢?有高兴事就乐,有伤心事就悲。这是人之常情嘛。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爱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

  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常见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主要有:

  1. 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 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 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 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6. 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7. 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8. 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9. 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10. 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你有过没有呢?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了吗?你给自己的理智打几分呢?

法国心理学家齐家尼克曾经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试验--“困惑情境”试验。在试验中,他让试验对象连续进行22小时的工作任务,其中有些任务他们完成,而另一些任务则让他们中途停止,接着去做别的工作。在每个人完成一次试验后,就立刻回忆所做过的任务名称。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首先回忆的是那些被中止而未完成的任务名称,不仅回忆的快,而且回忆得有多有准确。

 

齐式效应  人们把这个试验所揭示的现象称为齐加尼克效应。完成工作任务后,人们往往认为此事已了结,可以告一段落,因此不再具有强烈的记忆动机。而当人们处在感到困惑的情境中时,被引发的动机更强烈。假如我们完全解答了面临的问题,那么紧张感就会随之消失,我们也就不再感到兴趣了。茶馆酒楼的说书人最拿手的一招就是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时候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看你明天还来不来!

一个美国教育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负责接待的上海教育科学院安排一所著名重点高中为他们开了一堂高一物理课。任课教师是一名特级教师。课堂上,教学双方很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气氛热烈,教师布置的作业和思考题学生都完成的很好。教师教学方法灵活,重点突出,训练也很有针对性,时间安排很恰当。当教师说“这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铃正好响起来,听课的中国教师不禁鼓起了掌。但奇怪的是,几位美国教育学家却一点表情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他们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反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原来,这些教育家认为,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美国同行的观点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按照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每一节课或每个单元,不管是学习什么,问题都要完全解决了才算解决。不少教师甚至认为,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比让他们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要好。其实,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每天都带着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离开课堂。即使学完一个章节或一门学科的知识后,也应该让学生带着一些与该学科有关的仍需进一步钻研的问题走出课堂,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以长期保持。

有些教师喜欢滔滔不绝的讲解教学内容,在备课和教学中投注了大量精力,但效果却令人伤心:他讲到哪里,学生就忘到哪里。中国传统国画艺术中有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布白。即在画面空间上有所空余,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和余地,才能形成幽远无穷的意味。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有所中止,留有空余,比起满堂灌,学生更易于记忆。因为后者引起的张力系统已松弛,而前者所引起的张力系统则仍在继续。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建议》一书中说道: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向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识的留下不讲”。这句话真是齐式效应在教育中的经典诠释!适度的张力

齐式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要善用之。在齐式试验中,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即使经过休息,他们的紧张状态仍然无法消除。他们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且呈加剧趋势,对其他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学生不但白天要紧张的听课、记笔记,回答教师的提问,紧跟教师的思维,晚上要看书、完成家庭作业,还要预习、复习各门功课,第二天早晨又得早早的起床投入到新的紧张学习之中。由于他们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时无刻不对学习的事情念念不忘,放心不下,甚至夜晚睡觉还缠绕在脑中,辗转反测,难以入眠。这种长期用脑过度,精神负担过重,引起能量减低而产生的疲劳不能从休息中得到完全补偿,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神经衰弱、情绪压抑、易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教师必须重视齐式效应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影像,一是不要一下子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二是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度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休息充分,以便更好地投入到下面地学习中去。三是教学生学会对每件事情做到随时“拿的起,放得下”,做好自我保健。

对于这一点,我国古代一则寓言故事或许更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徒弟去见师傅。“你得臂力强吗?”师傅问。“当然!七石得弓,哦长拉满它几时辰不放。”“好极了!把箭射出去,愈远愈好!”徒弟将箭射出去。师傅跟着拿起自己六石得弓,并射出一箭,居然比徒弟远得多。“强弓要虚得时候多,满得时候少,才能维持弹性,成为强弓。”师傅说,“总是拉紧得弦,不可能射出有力得箭。”原来,弓并不是拉得越满越好啊!

 

为了明天更美好——延迟满足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米卡尔就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糖果实验”,对象是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该实验一直追踪到这些孩子中学毕业。实验者将一群4岁的孩子留在一个房间里,发给他们每人一颗糖,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够得到两块糖。”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吃掉糖;有的孩子一再犹豫,但还是忍不住塞进了嘴里;另外一部分孩子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坚持下来:有的闭上眼睛,避免看见十分诱人的糖果;有的将脑袋埋入手臂之中,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甚至让自己努力睡着。20分钟以后,实验者回到房间,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糖。为什么小朋友之间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第三辑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它的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自己人效应    在对待他人的情感态度时,不是把对方当作管制的对象,也不是把他当作批评的对象,更不是把他当敌人来看待,而是把他当成自己人,视他为第二自我,使双方心理距离拉近,没有相互的心理压力,不用心理紧张,更不需要心理防范,而是产生双方心理吸引、情感共鸣,一点即通,一言即悟的境界。这种现象是由自己人所产生的,因此,常称之为“自己人效应”。

自己人效应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吉田工业创始人吉田忠雄是一位运用自己人效应的高手。他所倡导的“五起哲学”与“三分共享制度”充分体现了这一效应的功能。使他在二战后才创立的拉链厂一举成为闻名全球的大企业,其销售额高达50多亿美元,拥有资产80多亿美元,在世界40多个国家开设有50多家拉链厂。他们倡导的“五起哲学”是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高兴、一起伤心、一起牺牲。“三分共享制度”是将经营的成果分成三等分,一份是将利益转成提供价廉物美的制品还给顾客,一份是归还给相关的产业,还有一份分给包括工作人员薪金在内的公司利益。从这“五起哲学”、“三分共享制度”看,吉田忠雄已把职员、顾客等都视为第二自我,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公司才能更加壮大发展,财源广进。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相当多的,举不胜举。

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自己人效应呢?一般而言是由于把他人当作自己人看待而产生的,但具体而言呢?主要有以下原因引起的。

一是自己人的可接近性。一般而言,自己人多数在空间距离上是接近的,起码最初时是如此。这是因为地理上的接近使相互接触的机会增多,容易对对方了解、熟悉并成为知已,最终在心理上也十分接近。换言之,自己人最初是由地缘接近而引起的。当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自己人也多有从网上开始形成的。但是,不论何种方式形成的,都反映了一个特点就是双方的可接近性,离开了这一点,自己人效应便很难产生。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由吧!

二是自己人的相似性。要使对方成为自己人,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在态度、观点和个性方面都有相近之处。双方彼此越相似,并双方都能自觉意识到,那么,双方越能把对方视为自己人。同类易聚、物以类聚等都道出了这一层含义。社会心理学家柯尔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表明:个人所指出的最好朋友都是同等地位的人,一般说他们在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社会价值等方面都很相似,即所谓门当户对吧!这里所讲的最好朋友也就是自己人。在相似性因素中,态度的相似性对自己人的形成影响最大。纽加姆在1961年曾作过如下一个实验 ,实验对象是公开征求住宿的志愿者,共17人,都是大学生。实验者提供他们***住宿四个月,交换条件是定期接受谈话和测验。实验步骤是这样的:进入宿舍以前测定他们关于经济、政治、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然后将对于上述问题的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大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寝室里,一起生活四个月。四个月内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让这些大学生相互评定室内人员,喜欢谁,不喜欢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决定了人们之间的自己人关系,而到了后期,态度和价值观就成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见,志同道合是自己人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是自己人的互补性。在个性相似的情况下易成为自己人,这是否意味着个性不相似就不可以成为自己人呢?不一定,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的需要、期望等可为对方成为一种互补关系时也可以成为自己人。如一个支配欲强的人往往喜欢把遵从性强的人视为自己人,一个爱唠叨的人总喜欢把耐听的人视为自己人,一个爱发脾气的人总喜欢把“受气包”式的人视为自己人。可见,一个人的特点正好适合对方的需要或正是对方所期望的,那么,这个人很容易成为自己人。在这一点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克克霍夫(1962)等人的研究证实了这个观点,而且还进一步指出,需要的互补性是成为长期自己人的重要影响因素,它比态度、价值观的相似性更重要(因为态度、价值观的相似性只是短期自己人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是自己人的相容性。双方经常接触,难免会有磕头碰脑的冲突发生。是指责、挑剔、苛求、埋怨、发火呢?还是理解、谅解、宽容、宽恕、克己呢?如果是前者,即使原来是自己人也会慢慢成为疏离自己、对抗自己的人。如果是后者,即使原来不是自己人也会逐渐变成自己人。因为与相容性大的人在一起有一种安全感、舒适感,自尊心能得到满足,自信心能倍加,没有压抑感、紧张感,也无须戒心。可见,相容性高的人容易成为自己人。

当然,成为自己人的因素还很多,如有共同利益时,这种“自己人”会随着利益的消逝而迅速失去;又如有共同兴趣时,这种“自己人”也会随着兴趣的转移而马上离去;又如有共同任务时,这种“自己人”会随着任务的完成而不再存在等等。可见,自己人有长期短期之分,有貌似与贴心之分,有真与假之分等等。不论那种自己人,只要把它视为自己人,就会产生一定的自己人效应。

自己人效应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为了工作、为了事业把同事、把对方当作自己人看待,往往能起到积极作用,而把它用于“抱团”、“哥儿们”等作坏事时,其消极作用就十分明显。现在干部犯罪的“窝案”、流氓集团等等都与自己人效应有关。可见,其危害极大。在学校里这类现象也是十分突出的,使己有的学校制度无法用于被自己视为“自己人”的学生身上,在评价上总是放一码、在选班干部上总是推一把、在纪律上总是松一下,等等。因此,学校教师一定要充分用好自己人效应的正反作用,下列几方面的导学育人对策可加以参考。

首先,学校教师要与学生保持思想一致。思想一致是自己人形成的基础,并直接影响成为自己人的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从目前来看,首先要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树立执教为生、导学育人的职业道德,要树立导学育人创新的新理念,要为学校的奋斗目标而成为自己人,即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感受、共同的体验、共同的行动。

其次,学校教师要提高主动交往的水平。要把学生视为第二自我,就必须把自己教师的架子放下,主动地接近他们,从空间距离上的接近发展到心理情感上的接近。因为通过接近,可以相互了解、相互磨合,直至同化成为推心置腹的自己人。学生最需要的是尊重他,一旦尊重他,什么都好说了,最不怕的是摆臭架子,他会认为你是一个远离他的人,你不尊重他,他也不需要尊重你。因此,学校教师要想学生成为自己的真朋友,就要像前面讲的吉田忠雄那样主动与下属交往、并结交朋友。

第三,学校教师要学会与学生相容的本领。要想学生成为自己人,就必须学会相容、宽恕等本领。因为在一个学校在个性完全相似是不太可能的,即使相似也不是十分多的,这种事只可遇而难求,因此除了学会宽容、相容之外,还真想不出有其他更佳的办法。因此,学校教师除了克己自责外,还必须提高相容水平,努力达到能容天下之难容之人的水平。能达到这样,何惧学生不成自己人?

第四,学校教师要力求做到与学生需要一致或需要互补。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需要,学校教师要尽力满足他们。但是有时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也不可能全部满足。因此,学校教师就要谋求在需要上的一致或相补了。能一致的尽量一致,不能一致的看看是否能互补。因为需要的一致与互补都较易成为自己人。

当然,在与学生需要一致或互补时还必须注意其互酬性。学校教师不能当“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而要给学生以报偿,经济上、智力上、道德上、心理上等都行,否则,自己人就做不成,做了也不会持久。

第五,学校教师要做一个热心肠的人。因为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对方摆出一副“好为人师”的架势,或咄咄逼人的态度,那么,不管对方是怎样的“大人物”或“权威人士”,人们都会产生一种反感,把他当作异己者,从而不要听他的“大话”,因为他没有给我们以“自尊”需要的满足,他把我们看成是一群什么都不知的“小人”。常言道:“我们能够原谅那些被我们瞧不起的人,但不能原谅那瞧不起我们的人”。作为学校教师,既非“大人物”,又非“权威人士”,因此,我们更要记取这句常言,我们不要摆领导架子,而要时刻考虑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学生的困难之处,这样,学生会喜欢的。因此,请记住管理心理学中的一句名言吧!“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这就是说,要想学生成为自己人,首先自己要被学生所喜欢,从而才会产生“自己人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确认了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上,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莎士比亚的这一悲剧故事描写的,正是这种试图破坏两个人的爱情关系,反而使两个人爱得更深的现象。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家族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双方家庭的竭力阻挠。然而,家庭的压迫非但没有使他们彼此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至双双殉情而亡。
    德里斯科尔等人1972年研究了91对已婚夫妇和相恋已达8个月以上的49对恋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考察被研究夫妇、恋人的彼此相爱程度与他们父母干涉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干涉程度越高,有情人之间相爱也越深。研究后的6至10个月期间,德里斯科尔等人对这些被研究者又作了调查,试图了解他们父母的干涉是否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相爱的水平。结果证明,父母干涉程度与恋人们的情感变化成显著正相关。亦即父母干涉越大,恋人们爱得也越深。
    如果人们的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    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选择自己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恋人的喜欢程度。

 

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的发现来自一次失败的管理研究。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主持人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率的关系——这是传统管理理论所坚持的观点。但是很遗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效率一直在上升。
后来这个令人困惑的结果引发了管理学上一场革命。历时九年的试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不仅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观上的激励,从而诞生了管理行为理论,开始把人当作“人”而不是机器的附属物来看待了。就霍桑试验本身来看,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试验的对象,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另一方面,这种特殊的地位使得六个女工之间团结得特别紧密,谁都不愿意拖这个集体的后腿,她们之间甚至形成了一种默契。就这样,个人微妙的心理和团队精神促使着她们的产量上升再上升!
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这在学校教育中极为普遍。有一所国外的学校,在入学的时候会对每个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以智力测验的结果将学生分为优秀班和普通班。结果有一次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一年之前入学的一批学生的测验结果由于某种失误被颠倒了,也就是说现在的优秀班其实是普通的孩子,而真正聪明的孩子却在普通班。但是这一年的课程成绩却如同往年一样,优秀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并未出现异常。原本普通的孩子被当作优等生关注,他们自己也就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额外的关注加上心理暗示使得丑小鸭真的成了白天鹅。基于霍桑效应的心理暗示还可以治疗抑郁、自卑、紧张等各种心理疾病,霍桑效应在企业管理应用和领导行为上也卓有成效。

 

登门槛效应  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实验。弗里德曼和弗雷泽(J.L. Freedman & S.C.Frase 1966)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一些家庭主妇。其中一位首先请求家庭主妇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美化加州或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无害的要求。

     两周后,另一位大学生再次访问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该招牌很不美观,这是一个大要求。结果答应了第一项请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这项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没被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要求。

     这个实验说明人们都有保持自己形象一致的愿望,一旦表现出助人、合作的言行,即便别人后来的要求有些过分,人们也愿意接受。

     这种效应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当顾客选购衣服时,精明的售货员为打消顾客的顾虑,“慷慨”地让顾客试一试。当顾客将衣服穿在身上时,他会称赞该衣服很合适,并周到地为你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当他劝你买下时,很多顾客难于拒绝。

     有经验的教师在作学生工作时也是这样,他总是先让学生承诺完成一件比较容易的任务,待到任务完成后,他再接着提出更大的要求。但是,在使用这种“门槛”时教师也应注意另一种新的“门槛”技术,即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少的的要求。这门技术也会产生极大的效应。

 

留面子效应   在一架班机即将着陆的时候,乘客们忽然听到乘务人员报告:由于机场拥挤腾不出地方,飞机暂时无法降落,着陆时间将推迟一小时。顿时,机舱里响起一片喧嚷抱怨之声。尽管如此,乘客们也不得不做好思想准备:在空中等上这令人难熬的一小时。谁知几分钟之后,乘务员又向乘客宣布:晚点时间将缩短到半个小时。听罢这个消息,乘客们都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又过了几分钟,乘客们再次听到机上的广播说:“最多再过三分钟,本机即可着陆。”这一下,乘客们个个喜出望外,拍手称庆。虽然飞机仍然是晚点了,但乘客们却反而感到庆幸和满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心理学上所说的“留面子效应”。心理学家认为,在向别人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之前,先向别人提出一个大要求,待别人拒绝以后,再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别人答应自己要求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种现象就叫做“留面子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于1975年在一项实验中证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在这一实验中,心理学家将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分成两组,向第一组大学生提出了一个大要求,请大学生们腾出两年时间当少年组织的义务辅导员,学生们都婉言谢绝了。他紧接着又向大学生们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请他们带一些少年到动物园去游玩一次,只需两小时,结果有一半的学生都答应了这一要求。而对第二组学生则直接提出较小的要求,然而却只有1/6的人答应要求。

  心理学家认为,留面子效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在拒绝别人大要求的时候,感到自己没有能够帮助别人,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良好期望,会感到一点内疚。这时,为了在别人心目中保持“乐于助人”的良好形象,也达到自己心理的平衡,人们往往更愿意为别人提供帮助。

当然,留面子效应是否会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别人是否有义务对你提供帮助,如果既无责任,又无义务,双方素昧平生,却想别人答应一些有损对方利益的事情,这时候“先大后小”也是没有用的。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父母为你买一台收音机,你可以先提出卖一台电视机。但如果你以为向一个陌生人也可以用这一招的话,就有点太异想天开了。

 

最后通牒效应

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往往是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完成的情形,称为最后通牒效应。这种心理效应可能反映了人类心理的某种拖拉倾向,即人们在从事一些活动时,总觉得准备不足,感到能拖就拖,但不能拖的情况下,例如当不允许准备的时候,或者已经到了规定的时间,人们基本上也能够完成任务。如果教师在星期一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作文,要求星期五之前交上来,同时强调最好是尽快完成,那么星期二到星期四能够收到的作业将是寥寥无几,星期五会是交作业的高峰,并且星期五放学之前基本上可以收齐的。如果布置作业时要求星期三之前交上来,即使不再强调最好尽快完成,那么学生也会在星期三放学之前交齐作业的。最后通牒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制订和执行有关计划时,一定要具体,规定完成任务的确切时间,即发出“最后通牒”。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指生产过程中,主要生产资料的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前,所产生的效用是递增的。或者说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资料,产出的效用也增加一个单位。但是,随着生产资料的不断增加,生产出来的效用并非永远呈递增趋势的,尤其是当生产资料增加到某一数量时/开始,生产效用反而开始下降,这就是效用递减现象。所谓边际效用就是指每增加单位生产资料所能获得单位生产效用。
比如,当你工作出色单位给你发奖金作为鼓励手段时,你原来的工资比如是1000元/月,当每个月的奖金数量从100元开始以每次增加额都是100元的速度增加着,也许这时每增加100元,对你的鼓励作用都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当奖励每月达到1000元时,之后再增加的100元的作用,显然就已经比较微弱,尤其到了比如2000元时(工资1000元,加上奖金2000元时),如果再让你加班说奖金是增加100元的话,你或许干脆会放弃这个奖励而选择休假或者跟家人在一起。这时,这增加的100元,对你来说,它的效用就已经变成递减的了。

 

从众心理的分析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陈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
不仅如此,在客现存在的公理与事实面前,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从众”。如“母鸡会下蛋,公鸡不会下蛋”——这个众人承认的常识,谁能不从呢?在日常交往中,点头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而这种肯定与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某地恰恰相反。当你到该地时,若不“入乡随俗”,往往寸步难行。因此,对“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墙上一棵草,风吹一边倒”。
自然,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1.何谓社会助长

  这原本是人类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名词,原意是指一个人的表现会因为众人的注意,而有所提高的社会现象。例如:一群小学生转钓鱼用的卷线器,小孩子们在有同伴竞争的情况下,转卷线器的速度,会比一个人单独转时快了许多。

  2.何谓社会干扰

意思为,个人的表现因他人在场或者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这种情形就称作“社会干扰”或“社会干扰作用”。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刚学会某种技能,例如:舞蹈,然后马上就要在众人面前表演,往往这时我们会因为紧张与不熟练,表现的比单独练习的时候更差。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极化假设指出,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倾向。而个人在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也会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这种群体决策极端化的倾向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叫冒险偏移,另一种叫谨慎偏移。

群体极化具有双重的意义。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它能促进群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从消极的一面看,它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群体极化似乎很容易在一个具有强烈群体意识的群体内产生,也许是在这样的群体中,其成员对群体意见常做出比实际情况更一致和极端的错误决定。

所谓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人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就表现出无自知性,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低,结果便导致人们可能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

群体处于激励性的、充满令人心情紊乱的刺激状态下,尤其是群体中的成员不易被识别的情形下,易使成员产生去个性化。当群体成员穿着一律的服装时,个体被淹没了,被匿名了,发生制服效应。

 

囚徒的两难选择——博弈效应  一天晚上,你参加一个派对,屋里有很多人,你玩得很开心。这时候,屋里突然失火,火势很大,无法扑灭。此时你想逃生。你的面前有两个门,左门和右门,你必须在它们之间选择。但问题是,其他人也要争抢这两个门出逃。如果你选择的门是很多人选择的,那么你将因人多拥挤、冲不出去而被烧死;相反,如果你选择的是较少人选择的,那么你将逃生。这里我们不考虑道德因素,你将如何选择?

囚徒的两难选择

这就是博弈论,也称之为支付或策略选择。你的选择必须考虑其他人的选择,而其他人的选择也考虑你的选择;你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你的行动选择,同时也取决于他人的策略选择。

以下是博弈论描述的一个经典故事——“囚徒的两难选择”:

有一天,一个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们都矢口否认杀了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里进行审讯。地方检察官告诉他们所面临的几种选择是:如果双方都认罪,双方各判5年监禁;如果双方都不认罪,双方各判1年;如果一方认罪,另一方不认罪,认罪方被判3个月,不认罪方被判10年。

两个嫌疑犯该怎么办呢?如果两人都选择认罪,则被称为“纳什均衡”,也被称为非合作均衡。因为,每一放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谋”(串供),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人对手的利益。如果自己不认罪,万一对方认罪,后果更加严重。一般人可能认为,对方认罪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说,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局中人(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个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结果。

从“纳什均衡”所引发的思考: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因此,只有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合作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照同样的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

“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比如经济、社会、政治、国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如价格战、军备竞赛、环境污染等等。

高考博弈   高考,几乎对每位高中生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千千万万的考生都处在人生第一个最重要的竞争中。同一个班,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在面临高考的时候,相互之间也是一种博弈。如果相互之间只有完全的竞争,每个人都只顾及自己的学习,那么最终在整个高考的队伍中,作为一个班或者一个学校的整体竞争实力就会大大削弱。但是如果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好的资源、好的想法、好的思路等等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那么大家的成绩都会提高,在同学之间就会出现双赢的结果。

为什么在有些地方教育改革存在阻力,这实际上与是一个博弈。每所学校都面临着囚徒的两难选择。如果自己的学校先行改革,衽素质教育,其他学校却仍然实施应试教育,大大提高了升学率,自己学校就吃亏大了,甚至难以生存下去。所有学校选择了“非合作博弈均衡”,虽没有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但也不至于威胁到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

生气实验

    人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不能宽容待之,一时情绪激动,甚至暴跳如雷,大发脾气,会严重危害自身健康。
    最近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含的物质注射在小老鼠身上,以观察其反应。初期这些小鼠表现呆滞,胃口尽失,整天不思饮食,数天后,小老鼠就默默地死去了。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不久前也做过实验,他收集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气水”,即把有悲痛、悔恨、生气和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做对比实验。结果又一次证实,生气对人体危害极大。他把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放入有关化验水中沉淀后,则无杂无色,清澈透明,悲痛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呈白色,悔恨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则为蛋白色,而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沉淀后为紫色。把“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了。由此,爱尔马分析:人生气(10分钟)会耗费大量人体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的都复杂,都更具毒性。
    因此,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很多人其实是“气死的”。由此可知,一个人大发脾气或生闷气时会对人体生理上产生一系列变化和反应,致使人体各部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生气发怒时能伤心损肺:气愤必然心跳加急,心律失常,使心脏受到邪气的侵入,诱发心慌心痛;呼吸急促,气逆、胸闷、肺胀、咳嗽及哮喘。伤脾伤胃:生气时会出现气极忧虑,并伤脾脏;胃感饱胀不思饮食,久之影响胃肠消化功能。伤肾损肝:生气发怒可使肾气不畅,肾上腺大量分泌,出现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四肢发冷,尿道受阻或失禁,并使肝胆不和肝部疼痛。伤脑失神:人在发怒时心理状态失常,使情绪高度紧张,神志恍惚。在这样恶劣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不良情绪下,大脑中的“脑岛皮层”受到刺激,长久后就会改变大脑对心脏的控制,影响心肌功能,引起突发的心室纤维颤动,心律失常,甚至心搏停止而死亡。可见生气发怒可致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失调,并带来极大的损伤。
    为了自身的健康,学会克制、幽默、宽容等消气艺术是很有必要的。

  

异性效应    李女士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联系颇广,出师必胜,为公司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却连连碰壁,而李女土外出联系,不久问题便迎刃而解。公司资金周转严重失灵,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又是李女士风尘仆仆,周旋于银行之间,竟获得贷款上百万元。李女士因此备受领导器重,工资、奖金一加再加。有人试图总结李女士成功的秘诀,发现她除了具有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待人接物灵活之外,她端庄的容貌、典雅的仪表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一般要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人们对女性求助者一般总要比对男性求助者客气些。上述李女土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如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面较为顺利,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异性效应”。这种现象是建立在异性相吸引的基础上的。人们一般比较对异性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讨人喜欢、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感兴趣。这点女性也不例外,只不过不如男性对女性那么明显。有时为了引起异性注意,男性还特别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自己,这也是“异性效应”在起作用。
    不过“异性效应”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反之,若为达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诱别人,那就不道德了。男性对异性,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异性热情些、客气些也无可非议,但把异性当做刺激,想入非非,让人感到“色迷迷”的,就超过限度了。因此,与异性接触要把握住“度”

 

社会刻板效应(印象)    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比较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我们学生,生活在同一个区域、有着相同家庭背景的往往容易产生共同点,如果我们的学习情况、生活环境、文化程度大致相同,我们就会具有更多的相同点:爱好、兴趣、观点、态度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刻板效应与地区、职业、年龄等方面有关。例如,一般人认为法国人浪漫、美国人现实、中国人踏实;老人弱不禁风、山东人直爽而且能够吃苦、湖南人能够吃辣、东北人能够喝酒等等。

    有时候,我们的刻板印象影响着我们的判断,甚至会欺骗我们的思维,导致我们不能客观地评价他人。例如:某学生给人的印象可能是比较爱攻击别人,当他与别人闹矛盾或发生争执时,我们通常都会认为是该学生的错误,而忽略了客观地调查事情发生的原因。

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既要合理地运用刻板效应,同时也不能让刻板印象蒙蔽了我们的眼睛!

 

旁观者效应    利他行为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便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是什么阻碍了人们采取行动提供帮助呢?对这种现象的一个解释就是责任扩散。我们说,为了对处于困境中地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 第二个解释是对让会举止失措的害怕。在任何紧急事态中,为了作出反应,就必须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去从事某种不寻常的、没有预料到的、超出常规的行为。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