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台湾独立:“占GDP4%”目标18年未兑现,应有负疚感-搜狐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7:28:45

“占GDP4%”目标18年未兑现,应有负疚感

来源:红网 作者:柏文学 2011年03月09日07:51我来说两句(228)复制链接打印

  1993年中国就规定教育经费“在本世纪末”达到国民生产总值4%。但这么多年来,4%目标一直达不到。从2000年到2009年10年间,以4%的比例为目标,则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0年累计“欠账”已达16843亿元。(《中国经济周刊》3月8日)

  18年时光的冲刷,历史换了人间。婴儿成了青年,少年成了壮年,中年成了老年,老年可能仙逝。国家投入教育的经费占GDP4%的目标,18年前的承诺至今没有兑现。毫无疑问,这18年来的教育质量提升、教育资源优化,必定无法能够做得更好一些。18届学生,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所有层次,在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都只能维持现状,甚至每况愈下。偏僻的农村,遥远的西部,闭塞的深山,这18年来的教育状况,真让人不敢想象。

  老少皆知,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提高,人民的幸福,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教育这个基础的基础。众所周知,世界上发达起来的国家,无不与国家重视教育、加强教育投入有关。邻国日本勒紧裤带大力投入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得以迅速强国,是一个可望可即的极佳先例。教育,显然是先投入后产出、而且是有形投入无形产出、近期投入远期产出的事业。同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教育被耽误了,那么所造成的缺憾也将延迟很长时期。正负效应皆迟滞。

  如此重要事关未来的民族大计、国家大计,是否被重视了呢?显然没有。有关方面,有关部门,有关人士,是否产生负疚感了呢?估计没有。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则表示,4%一直达不到可能是由于“我国和国际上统计口径不一样”。“可能”一词在这里也太轻描淡写了吧。统计口径究竟有无差异、多大差异、差异在何处,身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位在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何不研究清楚?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曾表示,财政性教育经费至今没有实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制约了国家拿出更多的钱投入教育等社会各项公益事业。如此罔顾事实信口开河,听起来很像是讽刺与幽默。

  18年来,每年都召开两会,承担监督职责的人大,曾否就此质询政府了呢?曾否就此问责政府了呢?没有质询,就没有问责;没有问责,就没有监督;没有监督,就没有执行。没有质询、问责和监督,期望责任人自然产生负疚感,只是妄想;没有负疚感,就没有责任感;没有责任感,就没有纠错的动力。由此下去,指望十二五能够实现国家投入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兑现18年前的承诺,让国家的教育事业从此走上正常发展的正轨,说不准还是水中望月、镜中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