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瘦香菇 最早出处:只剩k线和均线 [2理念研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6:04:09
     只剩k线和均线
         得我刚刚进入这个市场时,我接触到了繁多的技术工具及指标。我经过筛选,选出了一些在我当时看来很好用的工具,并且我很早就意识到了系统交易的重要性,用许多不同的指标及工具相互组合,确定了进场条件,中途止损条件及出场条件,以让整个操作过程有规则可以依据,做到整个过程心里都有底。这是让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得意的一件事。
     然而,错误恰恰没有在这里,我的进场,出场及中途止损的每一个环节都依赖数个指标和工具的共同作用,虽不是一般常说的所谓共振,但却规定必须相互配合才可以动作。打个比方说我的一般进场条件是:周期显示要有行情发生,14rsi上(下)穿70rsi均线,同时参考角度线,以确定已经止跌,还要参考持仓及成交量,总之,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非常不理想,最大的问题就是相互干涉造成,几个指标相互矛盾,总有一些条件不会被满足,造成进出场犹豫不决,理论上似乎很完美的交易方案在实战中近乎无效,除了选择的指标及工具本身就存在巨大的缺陷外,要求各种工具相互配合是一个想象中可行,而实际却错误的思路。我发现了这些问题,逐渐的剔除了一些,逐渐觉的可以了,我把所有的工具及指标还有简单的交易计划罗列到一张纸上,我发现占满了整张信纸,我的脑海中闪现过一个念头:工具是否依然太多。可是我又觉得剩下的工具都很重要。
     此时正是绿豆的最后一轮空头行情,那三个跌停老期友们一定记得吧,我知道要空,但我一直信赖的周期没有发出任何信号,我错过了行情。绿豆停了,我把研究重心转向大豆(我以前没有研究过大豆)。当我把绿豆中总结的方案套用到大豆时,我简直绝望了,我所谓的那套有效的技术在大豆里根本就是纸上谈兵,没有一点作用,那张曾经记录我的指标及工具的信纸形同废纸,消耗大量资金,倾注所有的精力得到的经验如此不堪检验。
     我懵了,我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冷静之后,我开始反思,问题出在哪里?
    我用如此复杂的技术无法赚钱,这么多指标放在一个新市场却没有一个可以用,那我还要它干什么?
    我开始大刀阔斧的削减我使用的工具及指标,将所有可有可无的指标全部删除,我推翻了我以前几乎所有的思路,着重寻找绿豆和大豆两个市场的共同之处,结果是只剩下了k线和均线,实在是没什么可以再减了。突然间我豁然开朗,我似乎在这一刻发现了这个市场最真实的一面.原来这个市场所遵循的规律是如此简单,而我却没有发现,原因是我先入为主的认为期市是一个极为复杂及高深的市场,因此我本能的认为最终的交易方法一定也极为高深及复杂(相信现在仍然有许多的期友这样想)。
        实际上,市场规律性的一面是非常显而易见的,简单到你对它视而不见的地步,而他随机的一面表现是极为复杂的,我恰恰就看到了这一面,而且错误的认为,这是一个完全规律的市场(忽视了它随机的一面),同样也一定存在一个不被大多数人掌握的交易方法,我一直在努力寻找这套方法,最终我走进了死胡同。这次突破是我技术思路的一次最重大的突破。     我经过近一年苦苦寻找的方法原来一直都在我的眼前,清清楚楚的摆在我面前。对待这个本来极为复杂的市场,我们用复杂的交易思路只会越分析越糊涂,发现这个市场简单的一面,规律性的一面,然后以简单的技术手段去把握它,追随市场的主要趋势,不做任何主观上的猜测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这个市场不需要多么高深复杂的技术分析手段,关键是你是否正确的认识了这个市场,发现了这个市场的规律,如果你对市场规律的认识本来就是错误的,那么建立在这个错误认识之上的所有交易思路及技术分析手段都是无效的。
     简单不代表无效,复杂也不代表有效,我使用复杂的分析方法没有成功,最终成功的分析方法却是简单的不能在简单的分析工具和交易原则,这与我当初的想法完全相违背,想起来真有些不可思议,你依然在重复和我一样的错误吗,换个角度试试看,或许你也会大吃一惊。(是安德烈布殊的文章,偶看后很喜欢,因此作为回贴保存了)。           1987年美国加州比华利山金融交易协会举行了一次包括股票、期货、期权三大金融商品的”美国交易冠军杯”大赛,为期四个月(1987.8.1-1987.12.1),参加者众,时值美国金融市场动荡最厉害的一年(1987年10月的全球性的股票风暴),瑞士籍的安得烈.布殊在这样的环境下脱颖而出,创下了利润率4537.8%的成绩,难怪说,投机市场上总有九成的人是长期向市场做奉献的,遇到这等高手,普通炒家哪里是对手?股灾,其实是相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的,而对于少数炒做高手,简直是天赐发财良机。

  安得烈.布殊十一岁时由于贪玩而触电一度失明近3年,但是给予了他训练感觉的机会:单凭货币的重量判断币值,感觉玻璃反射的热量知道走过一道橱窗,甚至练就闭目下棋,为他以后培养市场敏感的反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在大学攻读多年,他却认为:一生中最大的浪费便是修读经济,学院应该教人如何学习便可以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其自己的个性和需要,所以应该按自己的特点去设计适合自己的投资分析方法。

  对于期货投机,布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期货投机需要有充分的分析,但按照资料看出的结论可能不大相同,所以每次都好像艺术家一样需要一点灵感,同时必须了解自己,每次作出决定时,都首先克制自己,让内心得到真正的宁静,才可能作出明智的决定。

  虽然布殊做决定时会凭直觉,事实上,他事先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才会产生这种感觉的。他基本上以技术分析为主,简称“阿尔法BRAVO”。期货市场最佳的投机机会便是找到市场的大趋势和转势的时刻。布殊以十种成功率超过65%的警告讯号监察市场趋势,其中包括大市循环、季节性周期及大市气氛等,当至少有三个不同来源的行动讯号发出一致的指标讯号是,就是行动的时机了,这些不同的来源是指每月、每周、每日、每小时、以及30、15、5分钟的图表。他常用的分析指标有移动平均线再配合强弱指标RSI。他这套交易系统令他在1987年为期四个月的”美国交易冠军杯”大赛中获利45倍。

  布殊的投资策略中,也有一套资金管理方法。帐号的最大风险将控制在25%,通常在信号不明朗时为客户投资额的1/3获利平仓,而该笔利润将用做保证另外1/3的投资,使真正冒风险的只有1/3的投资额,而同时有可以享有2/3的赢利潜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不会由于大鱼溜走而影响心情,保持平静的心境。

  布殊的性格较为孤僻,追求内心恬静,也喜欢冒险,他经常在空中关掉飞机引擎,多次在鬼门关前大转,但每次都平安无事,就像在面对1987年汹涌澎湃的大行情,在危急中千万不能恐惧,反而要以战斗的心态应付,平静的计算处理最坏的情况。他的性格似乎与繁杂和步伐急速的金融市场难以相提并论。他说:“交易是一种生活,是生命的速写,你可以在短时间内经历人生的起跌,惩罚和成果都很快出现,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我最不喜欢放假,放假便会休市,我亦不能进行交易。” 1980年布殊由于投资并不熟悉的地产市场,结果负债累累,在失败的经历中,布殊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神,不可能在个方面投资发展,遂专心一意发展期货、期权的投资。目前他最大的期望是认识中国大陆,就是东方的神秘感,吸引布殊热切的追求和了解中国的发展机会。他希望能够学习普通话,探讨更多的中国文化,布殊认为中国是最佳的投资地方,他说:“我的本能告诉我,中国是满有潜力的,我嗅到血的味道,那里必定有猎物。”
     在另一个文章中这个前辈高人说到所用的最重要的指标有两种,均线和RSI。然后提到了直觉的重要性。
    1、RSI和KDJ、MACD等等指标是一样的指标,其实他们唯一不同的是所选用的周期参数不同。
    2、很多指标你用感觉就可以直接了当地知道了,比如动量指标,K线的速度在明显地加大,这个和动量指标没什么不同。但你可以感觉到的东西要比动量指标多得多,方向、动量、角度、时间、成交量的推动力和还大盘的环境以及形态等等等等,还有什么比你的大脑更好?比你的感觉更好????电脑可以做得到吗???如果放弃了直觉,就等于放弃了一个最有力的武器。
    3、在前辈的贴中没有说到他用RSI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认为自己知道,他是用来规范自己的空间感和时间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