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大米饭的比例是多少:二年级音乐全册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2:25:23
 第一单元  到郊外去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2、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 
3、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4、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欣赏《出发》《放风筝》。 
3、聆听音乐《出发》、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 
4、认识小节线和小节。 
5、参与“回音”游戏和多声部节奏组合《春天交响曲》活动。 

教材分析: 
1、《山谷回音真好听》 歌曲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动模仿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 
2、《出发》 1949年10月,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这套乐曲共分八段,以苏联诗人马尔夏克的诗句作为标题,在乐曲间通过朗诵来叙述少先队员假日郊外旅行的生活故事,包括《出发》《窗外的雪花》《冰上圆舞曲》《篝火》《行军》《归来》等。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继《儿童音乐》和《彼得和狼》之后,为儿童和青年创作的又一优秀作品。音乐描绘更加具体,更能为儿童所喜爱。 
民歌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放风筝》属小调,也称小曲。这首《放风筝》使用了江南优秀曲牌“码头调”的曲调,来歌唱当地民俗生活,既有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有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与南皮的另一首民歌《茉莉花》一样,是“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  歌曲节拍为2/4,在节奏和速度处理上十分多样,抒情优美,适宜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中速演唱。 
3、《放牛放到小河边》 这是一首流传在江西萍乡一带的民歌,属于民歌体裁形式中的山歌。歌曲表现了在种田之余儿童在河边草地上放牛的情形。歌曲中蓝天、青草、小河、耕牛,与小牧童融为一体。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随音乐《出发》或《郊游》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1、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指导学生不要过分夸张。 
2、学唱《放牛放到小河边》歌曲唱名,做到唱名与音高一致。 
3、聆听音乐《出发》或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时,要做好组织工作。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 
3、教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 
4、教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 
例如:1=C  4/4 
1        2  3  — |1  2  3  — |5 4  3 2  5 4  3 2  |1 — — —‖ 
师:呜          呜           轰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 
生:呜          呜           轰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 

二、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 
1、教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     
学生跟唱: 
1 2  3 4  |5  —|               1 2  3 4  |5  —| 
啊                                   啊 
2、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 
4、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仿回音。 

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 
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1、呼唤。如:喂—,我来了—,大山你好—,等等。 
2、节奏。如:X X  X ,X X .  X X  X X  X ,等等。 
3、唱名音高。如:mi — sol — mi 等等。 
4、旋律片段。 
5、歌曲片段。 

四、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能按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 
3、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 
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 
 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 
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三月 — 姐妹穿着 — 放风筝 — 风筝飞翔 — 回家 
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 
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模仿出来。 
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 
3、教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行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全体学生顺序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思考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则应该渐弱。 
(1)春雷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
(2)春风     呜          —     呜          —    ……
(3)春雨     沙沙 沙     沙沙 沙     沙沙 沙     沙沙 沙   ……
(4)山泉     叮  咚     叮  咚     叮  咚     叮  咚    ……
(5)布谷鸟     布谷  O     布谷  O     布谷  O     布谷  O  ……
(6)……                        
4、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 
5、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 

五、教师总结本课。                                             

随笔:能感受歌曲情绪,了解歌曲的一般特点;能随音乐律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能有表情地演唱。 
2、学唱歌曲的歌谱。 
3、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活动《春天交响曲》。 
二、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 
1、教师描绘春天的景象,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应轻读。 
2、教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跟琴独立演唱。 
3、完整地演唱歌曲。 
4、教师范唱唱名,学生跟唱唱名。请个别同学唱、小组唱,同学互相评价并纠正。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 
2、请学生说说《放牛放到小河边》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结束本课。

随笔:能有表情的演唱本歌曲。认识小节、小节线。

第四课时
教学 内容: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郊游》。 
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学唱歌曲《郊游》。 
1、听录音。 
2、教师教唱,学生跟唱。 
3、跟琴演唱。 
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懂得部分。 

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 
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动。 
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演出来。 

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 

五、结束全课。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能随音乐表演郊游情景。   
第二单元   进行曲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唱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 
2、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 
3、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 
4、少先队鼓号队演奏。 
5、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标: 
1、学会《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第一段歌词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 
2、听赏《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能随音乐列队行进或击出节奏。 
3、在《出旗》这一音乐活动中进行综合性音乐表演。 
4、能区分X X 、X X. 、X — 、X XX 、XXXX XXXX 等节奏。 

教材分析: 
1、《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这首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原为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 
2、《出旗》这是少先队鼓号队演奏曲中的一首。用于少先队员们集合仪式中出队旗的场合,由于队号只能奏出“5135”这四个音,故全曲仅用这四个音构成,由于上句落在“5”,下句落在“1”,使两乐句具有动静对比,且有可循环性。
3、《小号手之歌》这是动画片《小号手》的主题歌,黎汝清作词,金复载作曲。金复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专职作曲家,曾为五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号手》《三个和尚》《哪吒闹海》《济公》等。 
4、《土耳其进行曲》 这是贝多芬为德国剧作家科策布的剧本《雅典的废墟》所作配乐的片断,后被改编成钢琴曲,成为家喻户晓和学琴者必弹的世界名曲(与此齐名的还有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全曲结构为A+B+A+B+A+尾声。
5、《进行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1892年,52岁的柴可夫斯基为两幕舞剧《胡桃夹子》谱写了优美的音乐,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作者将其中的音乐改编成管弦乐组曲,取名为《胡桃夹子组曲》,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由八首乐曲组成。
6、《米老鼠进行曲》这是1955年出品的美国动画片《米老鼠俱乐部》的主题歌,由此奠定了米老鼠在美国动画片中的特殊地位。 

教学重点: 
1、在唱歌和听赏音乐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和理解进行曲的特点。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注意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继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难点: 
1、随录音学唱《队歌》有一定困难,因为《队歌》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演唱,低年级学生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随《土耳其进行曲》作队列行进时,要求按课本上的图示作队列变化会有一定困难,且场地难以保证。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3、由于《进行曲》兼有舞曲特点,中段音乐形象有所改变,音乐语言也不为学生所熟悉,故听赏时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少先队鼓号队演奏。 

教学目的: 
1、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2、学会演唱《出旗》音乐的乐谱。 
3、大致了解少先队队歌的历史变革。 

教学过程: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 
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 
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13”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 
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

随笔:学会本歌曲第一段歌词,学会演唱《出旗》音乐的乐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小号手之歌》。 
2、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 

教学目的: 
1、学唱《小号手之歌》的歌词,并能初步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来。 
2、在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表演中做到节拍统一、配合密切,并具有一定创造性。 

教学过程: 
1、听赏《小号手之歌》,提示这是一首雄壮有力的进行曲。 
2、简介革命老区人民当年艰苦斗争的情景和儿童团员们机智勇敢斗敌人的小故事,使学生对当年的儿童团员产生亲近感。歌词中提到的“白匪”是指当时的地方反动武装。 
3、随录音轻声学唱《小号手之歌》。 
4、引导学生注意歌谱中的休止符,并用对比的方法讲述休止符在这首歌曲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唱时注意将这些休止符“唱”出来。 
5、随《小号手之歌》的录音分组列队前进,并一边即兴表演各种动作。 
6、复习少先队《出旗》的音乐。 
7、加入大小队鼓几镲的演奏,可分步骤按课本中出示的节奏进行教学。 
   少先队的出旗号声可用先期的录音代替。 
8、分组进行列队表演,边唱《出旗》旋律,边演奏各种打击乐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随笔:初步唱出进行曲的特点。音乐活动中做到节拍统一、配合密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小号手之歌》。 
2、欣赏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 
3、节奏听辨练习。 

教学目的: 
1、能背唱《小号手之歌》。 
2、初步熟悉《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能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并随音乐行进。 
3、在听辨节奏练习中进一步熟悉节奏谱,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号手之歌》,要求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最后背唱歌曲。 
2、按课本的插图为小号手的五个动作配上象声词,这一过程由学生完成,教师可适当作些提示,注意每个动作都可有几个象声词,不要搞标准答案。 
3、教师可根据五个动作的节奏创作五段短小的音乐。 

吹号:1=G 2/4   5 55 3 3 │5 55 2 │5 55 6 │2 22 5 │ 
走步:1=G 2/4   1 5 │1 5 │1 5 │5—│3 1 │3 1 │2 5 │1 —│ 
打枪:1=G 2/4   5555 3333│5555 2222│3333 6633│1111 1111│ 
挥刀:1=G 2/4   5 5 . │6 6 . │7 7 . │i i . │ 
刺杀:1=G 2/4   5 —│6 —│3—│5 —│2 —│5 —│3 —│1 —│ 

4、让学生熟悉这五段音乐,再强化对这五种不同节奏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动作,将这五段音乐描绘的情景表现出来。 
5、教师任意弹奏五段音乐中的一段,要求学生听辨边表演。 
6、简介《土耳其进行曲》,同样曲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有两首最为有名,一首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写的,另一首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写的。 
7、简介土耳其在我们亚洲的最西边,与欧洲相连,是一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国家。他们的国旗是在红旗上画一弯月亮和一颗星星。 
8、听赏《土耳其进行曲》,听第二遍时可请学生随节拍拍手或原地踏步,还可选用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 
9、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两个主题让学生听辨记忆。 
10、随音乐进行列队行进的练习,先是方队进行,再是菱形队进行,最后是旋转十字形的进行,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随笔:背唱本歌曲;能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进行曲》。 
2、唱歌《米老鼠进行曲》。 
3、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的: 
1、能随《进行曲》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这首进行曲中所具有的童趣特点。 
2、初步学会《米老鼠进行曲》,唱好连续符点节奏的旋律进行。 
3、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1、从《土耳其进行曲》过渡到《进行曲》,同样是进行曲,前者是雄壮坚定的,后者是轻巧灵活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使人能随其节拍行进。 
2、《进行曲》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描写一群孩子们在圣诞树前的嬉戏情景,他们有时一个一个走过来领取圣诞礼物,有时牵着手围着圣诞树跳舞,所以这段音乐是灵巧活泼的。 
3、听赏两遍《进行曲》后要求学生随音乐奏出X  X XX  X  X │X  X  X 0│和X .X  X.X  X.X  X.X 的节奏。 
4、教师可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认识。 
5、简介芭蕾舞剧。 
6、学唱《米老鼠进行曲》时可由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出。 
7、让学生随《米老鼠进行曲》的音乐走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进行曲的认识。 
8、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声乐和器乐曲中都有进行曲,进行曲大多是雄壮有力的,也有的活泼矫健,只有少数是速度较慢、情绪悲伤的。 

随笔: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的认识。 
 
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唱:《劳动最光荣》、《理发师》、《风车依呀呀》。 
2、欣赏:《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猴子蒸糕》。 
3、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 
4、合作创编、表演《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1、 理解歌曲内容,2、 能较正确而3、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风车依呀呀》《理发师》。 
2、理解《劳动最光荣》的词意,熟悉歌曲旋律,能初步模唱歌曲。 
3、欣赏乐曲《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感受音乐活泼、乐观的情绪和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积极展开想象。 

教材分析: 
1、《劳动最光荣》这是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1954年“全国文艺创作评奖”中获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赞美了“劳动最光荣”。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带变化的两段体。 
2、《风车依呀呀》这是一首农村儿童生活题材的歌曲。它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反映了农村孩子从小爱劳动、关爱父母的好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曲调欢快、活泼,富于儿童情趣。歌曲为不规则的一段体,由五个乐句构成。其中,第五乐句和反复后的结束句为扩充乐句,用衬词“依呀呀”的多次重复进一步展现了儿童天真、纯朴的形象和热爱劳动的美好心灵。 
3、《狩猎波尔卡》这是著名作曲家—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1875年的管弦乐作品。该作品于同年10月5日首次演出。乐曲为复三部曲式。
4、《森林中的铁匠》这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有人曾将此曲与艾伦贝格的《森林水车》和奥尔特的《钟表店》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 
5、《理发师》这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澳大利亚民歌,生动地表现了理发师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把理发师为他人服务时的愉快心情表现得栩栩如生。歌曲为大调式、单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 
6、《猴子蒸糕》这是一首根据壮族民歌音调编曲而成的叙事性表演唱歌曲。歌曲叙述了猴子想磨米、蒸糕,去请小狗帮助时,未能得到小狗的帮助,便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当猴子蒸好糕时,小狗想吃糕,受到小猴的阻拦和“嘲笑”。
教学重点: 
1、积极创设、营造教材主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逐步领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情感、态度。
2、继续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 
3、在创设的情境中欣赏器乐作品,积极展开想象,感受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歌曲《风车依呀呀》第11-16小节音区偏高,容易出现喊唱的毛病,应从情感表达和美感的角度加以引导。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劳动最光荣》。 
2、歌曲《理发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熟悉歌曲音调,初步模唱歌曲。 
2、能较准确而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并随伴奏进行表演。 
3、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劳动最光荣”之道理,树立“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劳动最光荣》。 
2、播放范唱录音。 
3、按歌曲节奏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引导学生了解词意。 
4、播放范唱录音,引导学生再次完整倾听后,组织学生随范唱录音轻声跟唱。 
5、学生随伴奏录音轻声演唱,教师在必要时加入提示性的演唱。 
6、小结、谈话导入《理发师》。 
7、创设情景,观看表演:以小品形式作《理发师》范唱表演。 
8、组织讨论,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情境。 
9、教师朗读歌词一遍后,分句带领学生朗读。 
10、用稍慢速度伴奏,学生轻声唱词两遍。 
11、跟随伴奏带演唱。 
12、引导学生作表演唱。 

随笔: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初步能模唱歌曲;能较准确有表情的演唱《理发师》,并能跟随伴奏进行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风车依呀呀》。 
2、用自选的乐器或效果声模仿风车声插入演唱作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唱《风车依呀呀》,并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 
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促进“劳动光荣“、“关爱父母”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 
1、随伴奏复习《劳动最光荣》《理发师》演唱。 
2、联系上两首歌曲表现的内容,设计话题导入《风车依呀呀》。 
3、播放歌曲范唱录音。 
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情绪,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5、再次播放录音范唱。 
6、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找答案、谈感受。 
7、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两遍。 
8、随伴奏琴声,分句模唱歌词二至三遍。 
9、随伴奏轻声、完整地演唱歌曲。 
10、结合歌曲情绪,指导唱好结束句。 
11、启发思考,让学生在演唱中适当地加入“模仿的风车声”。 
12、小组商量,设计表演唱的方案后,以小组形式表演唱。 

随笔:初步会演唱本歌曲,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狩猎波尔卡》。 
2、欣赏《森林中的铁匠》。 
3、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2、感受本课两首作品的情绪和不同乐器的音色。 
3、随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狩猎波尔卡》的欣赏。 
结合乐曲标题,给予必要的提示。 
2、组织讨论、引导思考。 
让学生将自己听赏中的感受和想象在小组内交流后,请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教师给予鼓励,并作引导性小结。 
3、引导聆听,再次听赏。 
由于本曲中模仿猎枪的射击声很鲜明,学生在讨论中往往容易抓住此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射击声拓开想象,进而引发学生对乐曲力度变化产生的效果进行体验,在此基础上,完整地作第二遍听赏。 
4、随音乐作即兴律动。可倡导学生用肢体语言作适当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进行将自己的感受与想象表现出来。 
5、引导听赏,导入《森林中的铁匠》第一遍欣赏。 
6、根据乐曲表现的意境和描绘的形象,简介下面将欣赏的另一首乐曲:作曲家用管弦乐队塑造了森林里的情境。 
提示:这首乐曲有五个段落,请大家听完后,分别给五个段落命名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标题。 
7、组织讨论,学生介绍自己为五个段落所设想的标题。 
8、作第二遍完整听赏。 
9、引导学生着重对音乐的感受、想象作表述,并可出示主题旋律,带领学生唱唱。 
10、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即兴编几个简单的动作随音乐作表演。

随笔:感受两首作品的情绪和不同乐器的音色,进一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猴子蒸糕》。 
2、合作创编、表演《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了解歌曲内容,熟悉这首壮族民歌的曲调,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能大胆创编,主动参与合作表演。 

教学过程: 
1、观看动作、激发兴趣。 
由于本课歌曲的内容具体明确,学生极易理解。而根据歌曲内容让学生创编,并合作表演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可对此作必要的铺垫。 
2、提出问题,引导听赏。通过简短谈话,导入本课欣赏,并引导学生看着课本上的歌词、听录音演唱。 
3、组织讨论后,让每组派一名同学归纳歌词的大意。 
4、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趣,作第二遍完整听赏。 
设计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歌曲塑造的角色形象、性格、态度的体验,并商量创编表演动作。 
问题方向: 
歌曲中有几个角色,分别是谁? 
猴子自己去磨米时,心情怎样? 
猴子自己去蒸糕时,应该是什么表情? 
小狗见糕蒸好、想猴子讨吃时,可能是啥模样? 
猴子对小狗的讨吃是什么样的态度? 
5、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表演动作向大家逐个展示,并引导大家作评论。 
6、完整听赏歌曲,组织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构思自己的表演设计。 
7、随音乐演唱,分组上台表演。

随笔:熟悉壮族民族的曲调,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螃蟹歌》 
2、欣赏乐曲《云雀》、《四小天鹅舞曲》和《杜鹃圆舞曲》 
3、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4、活动《动物联欢会》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歌声表现不同情绪的歌曲。认识换气记号,并能在歌曲中正确运用。 
2、初步认识小提琴并熟悉它的音色;欣赏芭蕾舞;了解世界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 
3、学习运用地方方言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了解中国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 

教材分析: 
1、《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这是一首一段体结构的西班牙儿歌,2/4拍,ъE大调式。歌曲的音域不宽,仅有六度(do--la),旋律多是同音的连续重复和级进下行,由于二度移位模进的手法贯穿全曲,使曲调新颖,别有特色。
2、《云雀》这是一首流传于罗马尼亚的民间乐曲。乐曲欢快活泼,由小提琴演奏。通过听赏乐曲,感受罗马尼亚音乐风格,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并了解它华丽优美极富表现力的音色。 
3、《四小天鹅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的。《四小天鹅舞曲》就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一段舞曲。全曲篇幅不长,#f小调,4/4拍,快板。开始由大管奏出由连续的八分音符组成的、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
4、《螃蟹歌》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5、《杜鹃圆舞曲》这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所作的一首管弦乐曲,该曲在曲调和节奏上都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
6、《动物联欢会》大型综合性活动《动物联欢会》是这个单元的一个综合练习,从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上看,出现了以往学习过的一些歌曲和乐曲的图片,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的插图,回忆曲名并复习演唱。
教学重点:复习所有学习演唱和聆听过的歌曲和乐曲。 

教学难点: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地表演、歌唱。 

教学时间: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2、为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伴奏。 

教学目标: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利用分段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记忆歌词,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学生选择课堂常用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1、教师在课前将黑板布置成一个美丽的村庄。 
2、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中出现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小狗、大马、小鸭、小猪、小鸡、小牛、小驴、小羊) 
(2)再听歌曲前两段并提问:小动物是怎么叫的?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教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小狗叫: wang  wang          大马叫:hui ---- 
小鸭叫: ga    ga            小猪叫:heng 
(3)再播放歌曲前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 
(4)再播放歌曲前两段:你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 
(5)跟录音演唱歌曲前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 
(6)再听歌曲后两段并提问:歌曲中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教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小鸡叫: ji  ji         小牛叫: mou---- 
小驴叫:  a   a         小羊叫: mie ---- 
(7)再播放歌曲后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 
(8)再播放歌曲后两段:你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 
(9)跟录音演唱歌曲后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 
(10)完整演唱歌曲:分别由八个同学模仿八种动物的叫声。 
(11) 认识唤气记号: 

3、歌表演: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2)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歌曲? 
(3)分组汇报并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的表演打分,评选出最佳小组。 

4、选用课堂常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分组讨论选用什么乐器?在乐曲的什么部分伴奏? 
(2)小组汇报。 
5、总结下课。 

随笔:学生能够运用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来记忆歌词,能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云雀》。 
2、欣赏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云雀》,体验乐曲带给人们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了解它的音色。 
2、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并了解一种艺术形式——芭蕾舞。 

教学过程: 
1、欣赏乐曲《云雀》。 
(1)初听乐曲:你听到了什么?(鸟叫) 
(2)介绍曲名:罗马尼亚乐曲《云雀》。 
(3)再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再听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介绍小提琴:出示小提琴的图片及演奏方式图,聆听小提琴优美华丽的音色。 
(6)完整聆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 

2、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1)欣赏动画片《天鹅湖》的片段,简单介绍故事情节,引出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2)初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记忆主题: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学生哼唱记忆。 
(4)再听乐曲:乐曲主题反复出现几次? 
(5)观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段:四小天鹅舞。 
(6)教师钢琴演奏《四小天鹅舞曲》。 

3、活动:听乐曲填序号。 
(1)将听赏过的乐曲的图标贴在黑板上。 
(2)教师播放乐曲的片段(主题),全体学生选择乐曲图标,并说出曲名。 
顺序: 《口哨与小狗》、《云雀》、《大象》、《荫中鸟》、《四小天鹅舞曲》、《快乐的小熊猫》、《狮王进行曲》。  
(3)教师播放乐曲的主题,学生在书上填写序号。  

天天好心情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演唱歌曲《天天好心情》。


2、 能积极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3、 能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和与人


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天天好心情》。


教 具:教学用琴一台、多媒体操作平台、CAI、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体会音乐


导 入:


播放CAI,学生随着《快乐小舞曲》的音乐,与老师一起律


动,踩着节奏点进教室。


1、 师生互动


师问:“大家现在心情怎么样?”


师 :“那就用你们脸上的表情表达出来看一看!”


让学生用表情来表达愉快的心情。


师 :“看来大家的心情真不错,大家天天都要拥有一份好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之间平等、融合的交流,直接点出课堂的主题,将“开心、快乐”环绕在学生周围,师生相互受到感染,师生一起昌盛共鸣。)


二、体会歌曲情感


1、 引入歌曲内容


让学生说出在何时、何地、遇到什么事情会开心。从而过渡到歌词内容之一:“校园生活”。


(提醒关键词;书包、课本、伙伴等。)


2、 归纳、提示


师生共同归纳歌词,强调语气衬词(出示课件,由学生选择)。 (“啦啦啦、哎呀呀呀、朗里格朗、赛罗赛”,由学生说出选择的原因及道理。)


3、 随乐模唱


出示课件音乐,要求学生随乐模唱,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设计意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入手,贴近他们的心灵,这时的学生感受才是最深的。也只有这样,彩能使学生对新歌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加深歌词的理解。)


4、 学唱歌曲


分组归纳歌词,并随乐模唱,试着将歌词唱出来,师生共同纠正错误。应以鼓励为主,强调合作。


6、教师总结结(歌词)校园——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


引 领:


每一件事都可以让人拥有一份好心情,每一天都可以怀着好心情迎接阳光的到来,每一个人都可以让好心情充满整个生命,所以只要有好心情就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困难变得容易,生活才会更精彩。你们的生活有多精彩呢?请三个小组准备几分钟,然后进行展示和表演!


三、自主表现 分组创编


根据学生愿望,分组准备歌曲表现的内容,教师进行指导。


一组——校园生活;二组——学习生活;三组——家庭生活。


(出示课件;三种不同场景的生活图片。)


1、 分组表演


生可根据本队的表现内容自由发挥,可自带道具(实物)或运用身体语言进行表演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的每一次积极而主动的表现,都是他的进步,都说明他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追求知识。这里的展示和表演是让学生加深对新歌的印象,是衡量他们体会这首歌曲情绪的标准。也许他们不能将整首歌准确无误地唱出来,但分的精彩表演,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


1、 全班表演唱


出示全歌课件,综合三组及全体学生的展示情况,共同表现与演唱全歌。


小 结:问:“大家现在的心情怎么样?真不错,我们这么开心,这么快乐,是因为我们天天有好心情。”




绿 色 之 歌


教学目标:


1. 能积极参与户外音乐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2. 能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并用充满童趣、天真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3. 能为虚线画添色填画,表现歌曲的情境。


教学重点:


1.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参与《绿色之歌》的艺术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结合歌唱音形象,让学生体验和表现歌曲。


教 具:录音机、磁带、小树、小马和小星星头饰、画板、彩笔、手风筝。


教学过程:


导 入:带领学生找朋友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小花园,请大家帮助小精灵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学生在设计的场景:小花园、小树林、小草坪里寻找。)


师:小朋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地畅谈春天)


请大家在熟悉的歌曲〈嘀哩 嘀哩〉中用最美丽的动作与表情表现春天。


师:小朋友,你们的表演引来了小鸟,引来了美丽的春天,小树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瞧!它们正向你们示意、为你们唱歌呢!


1. 教师范唱


(随老师的琴声用“沙”,“哩”,“啦”,“叽”等跟唱歌曲的旋律)。


2. 歌词朗读(跟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 教师再唱一遍歌曲。


4. 师生同唱歌曲。


歌曲表现


师:小精灵听到你们的歌声,非常高兴,它也来到了小树的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棵小树,盼望着它快快长高。小朋友,你们听,它是怎样唱的。(放录音《小树快长高》)


师:想不想跟小精灵比一比,看谁唱得更好!


(教师把学生的歌声录下来,然后让大家一起来评价,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


音乐活动


同学们,现在有一个地方,因为人们不懂爱惜树木,乱砍乱阀,整树林都光秃秃的,让我们一起来把绿色还给它们吧(边听歌曲〈绿色小兵〉边给书本上的图画添上颜色)


小 结:同学们你们今天做了绿色小兵,保护了环境,希望你们以后都能这样,做一个爱护树木的好公民。




阿里里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 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


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境,并能随音乐律动。


3、 在一系列活动中,能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


动。


教学重点:


1、 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里里》。


2、 能为歌曲《阿里里》设计打击节奏、身势伴奏与表演动作。


3、 能感受《阿细跳月》的基本情绪,并能参与表现音乐的活


动。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自制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定向


学生随音乐《阿细跳月》即兴律动。


二、 初步体验


师:(创设情境导入)欢迎同学们加入我们的“快乐旅行团”。今天由老师当导游,带领小朋友们到云南去旅行。


(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教学意图: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云南,并从视觉与听觉上真切感受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了解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习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教学环节作铺垫。


师:图片将我们带到哪儿了?图片中的人物都在干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


师:第一站:云南纳西族。


三、 学唱歌曲《阿里里》


(出示课件画外音:欢迎大家到我们纳西族做客。)


师: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


1、 初听歌曲《阿里里》


师: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一些歌词?


(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出示课件:点击出现“阿里里”。)


(画外音: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纳西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歌曲衬词。)


老师讲解歌词中“撒小秧”的意思。


2、 再听歌曲《阿里里》


师: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纳西族的小朋友学上一两句。


师: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3、 学唱《阿里里》


4、 为歌曲《阿里里》进行身势伴奏


师:纳西族小朋友有话要告诉大家。


(点击课件画外音:我们纳西族人唱歌时还喜欢边唱边动,你也试试。)


(1)师示范,边唱边用身势伴奏。(注意强弱的变化。)


(2)引导学生说出哪儿强些,哪儿弱些,并自己尝试。


(3)班在教师钢琴伴奏下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5、 情感处理


师:纳西族人为什么在撒小秧的时候要唱歌呢?


(引导学生:因为他们劳动时很开心、很快乐,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儿。)


(情绪——优美活泼,速度——中速稍快。)、


6、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阿里里》


7、 参与表现


师:我们分成两个快乐小队去帮纳西族小朋友撒小秧,边劳动边唱《阿里里》。


(1)师领唱,学生合。


(2)一队领唱,二队合。(反过来一次。)


(3)全体起产用身势伴奏唱《阿里里》,告别纳西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出发了。


教学意图:让学生从听觉出发整体感受音乐,通过认真聆听,记住云南纳西族歌曲《阿里里》中最具特色的衬词:阿里里。在一系列的参与活动中使学生对歌曲《阿里里》有更深的理解,并将之学会。


四、 听赏《阿细跳月》


1、 整体聆听《阿细跳月》


师:第二站:彝族山寨。彝族人民为我们送上了美妙活泼的音乐《阿细跳月》;我们正好赶上彝族阿细人载歌载舞地欢庆节日,让我们一起加入吧。


(1)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


(引导学生说唱歌跳舞等。)


(2)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音乐的基本情绪。)


师: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


(引出“521”让学生哼唱出来。)


2、 细听音乐主题


(1)唱一唱


师与生合作唱“主是音乐”游戏接龙:



(2)动一动


1师示范在“ ”处动起来。


2在“ ”处启发学生动一动。


(可用声音、乐器、动作来表现。)


3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动作。


4全班分成四组进行合作表演,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例: ( )


声音:嘿嘿


拍手跺脚:XX(也可以是身体动作)


伴奏乐器:XX(三角铁、铃鼓、舞板、沙球、双响筒等)


教学意图:通过听、看、仿、动、等一系列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阿细跳月》的基本情绪,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彝族人民豪爽的性格与能歌善舞的特点。


3、 参与表现音乐


教师和学生加入彝族阿细人跳月(跳舞)的队伍,在音乐声中共同欢庆。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律动,让全班同学手拉手围成圆圈,尽情地参与表现音乐。


(教师在圆圈中音摆上节奏乐器)


教学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为教师和学生在《阿细跳月》音乐声中律动,围成一个圆圈参与表现音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产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深刻地体验到《阿细跳月》的情境,以及“跳月”这种彝族舞蹈的基本形式。


五、 评价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纳西族与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同学都和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也将我们湖南的民歌带到云南去。


教学后记:





小企鹅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演唱《小企鹅》这首歌。


2. 能积极参与歌表演的创编活动,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小企鹅》和表演的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 X”和和后半拍起“O X”。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企鹅头饰等。



教学设想


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态的画面,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学唱《小企鹅》这首歌,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歌表演的创编活动。




师生活动


教学评议


一、 环境定向


1. 听音乐《小企鹅》进教


2. 师生问好,安定学生情绪。


二、 导学铺垫


1. 教师导言


2. 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一群可爱的朋友


来做客,你们看,他们唱着歌来了。


(多媒体屏幕放映南极企鹅的活动,背景音乐为《小企鹅》掌握首歌。)


2发声练习


师:听了小企鹅唱的歌,你们知道小企鹅是怎样用声音和动作打招呼的吗?


生:……


师:刚才同学们学小企鹅的动作学的挺像,现在我们来学着小企鹅的声音,互相打招呼,好吗?(多媒体展示发声练习谱。)


0 5 | 5 3 3 | 5 3 | 1 5 5 | 5


(甲)啊 噢 哩呀 噢 哩 噢 哩 哩 哩


0 1 | 6 4 4| 6 4 | 1 5 5 | 5


(乙)啊 噢 哩啊 噢 哩 噢 哩 哩 哩


方法:


(1)学生随琴学唱一遍。


(2)让学生跟琴分组自由地边模仿小企鹅互相大招呼的动作对唱两遍。


三、 学唱歌曲《小企鹅》


1. 学习歌词


师:请小朋友们再看看小企鹅,听听他们的歌,说说小企鹅的外貌特点,以及小企鹅的家住哪里。(多媒体再词播放南极企鹅活动。


生:……


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小企鹅们究竟唱了些什么?


生:……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吧。(多媒体出示歌词。)


(1)首先请同学自由得读词,并试着按歌曲演唱的节奏读一读。(教师到学生中巡视、引导。)


(2)分角色按节奏读歌词。


引导学生分两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小企鹅的角色,“小朋友”读单句,“小企鹅”双读句。


2. 学唱歌词


(1)多媒体播放MTV,随音乐逐句出示字幕,学生跟MTV一起默唱一遍。


提示:


3 0 1| 1 5| 5 5 5 5| 3 0|


我 问 企 鹅 企鹅 家在 哪?


5 6 6| 5 3| 2 2 2 3| 1


哎 呀呀 她 说 老家 在南 极。


学唱这一段时,“问”字的后半拍起,要学生唱准中间的停顿;学唱“她说”的“说”字时,让学生随老师指划弧线“⌒”,体验附点四分音符一拍半的时值感,在唱“老家在南极”。


(2)随MTV分角色将歌曲唱两遍,思考:为什么最后一句歌词要重复?


(3)随MTV齐唱歌曲,边唱边自由模仿小企鹅的体态。


(4)


3. 学唱歌谱


师:同学们已学会唱《小企鹅》这首歌了,现在你们能跟着音乐将歌谱唱出来吗?(多媒体出示歌谱。)


方法:


(1)教师弹琴,学生用lü唱旋律。


(2)学生分成两大组对唱歌谱,能用唱名唱的学生用唱名唱,不能用唱名唱的同学用lü唱。


(3)全班跟亲齐唱歌谱。


四、 综合表现


1. 模仿小企鹅的动作


师:这首歌小朋友学会了吗?


生:……


师:现在你们再看看录像,学小企鹅边唱边动,看看小企鹅有那些可爱、好看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做一做。


(多媒体播放企鹅活动录像。)


学生随乐边唱边自由发挥,表演小企鹅。


教师到学生中巡视、指导。


2. 学生分组随乐探索、讨论、交流歌表演。


3. 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营造出南极的氛围,再次播放MTV,全班一起边唱边表演。


五、 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想想,这节可你们和老师一起学到了一些什么。


生:……


六、 下课


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唱《小企鹅》,一边表演着离开教室。



创投情境、激发兴趣,初词感受《小企鹅》这首歌曲旋律。


引导并启发学生模仿小企鹅的动作,为歌曲的创遍表演做铺垫。














歌曲中的难点——切分节奏“X X X”及后半拍起“O X | X”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到解决。









学生再次熟悉歌曲,加深对企鹅外形及其活动的印象,并引出将要学习的歌词。











老师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已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歌词,享受歌词的韵律美。







在老师的的提示与帮助下解决歌曲中难点,让学生更地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说出虽然在寒冷的南极,小企鹅仍然生活得很快乐,它们不畏严寒,仍很神气、自豪。演唱时要表现出小企鹅的这种活泼和自豪的神气。








按学生的实际唱谱能力,提出不同要求,使学生能自由的根据自己的能力大胆唱谱。





利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形式,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促进学生获取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一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创造性的学习,寓快乐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








师生同唱,师生同乐,师生同舞。


评价教学,进行奖励。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歌曲《静夜思》,并有感情地演唱。


2、 能够用朗诵、演唱、配画来表现《静夜思》的情境。


教学设计


〈静夜思〉是一堂将音乐与文学、美术等学科内容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根据教学目标,从动、静、唱、画、评等五个环节来完成教学。首先通过律动让学友生感受快乐的情绪,与〈静夜思〉中的情绪进行对比,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诵古诗,导入课题〈静夜思〉。然后师生下起赏析和学唱诗歌。在教师示范演唱的同时,采用全场黑灯或拉上窗帘来营造五种宁静、温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宁静之中逐步地体验思念之情,在感受模信的过程中学会歌曲,并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最后通过让学生开展想像、自由配画的活动,表达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并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多元评价活动中,提高表现欲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 课件、奖品、电子琴。


2、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以及水彩笔和蜡笔、毛笔。


过学过程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组织教学。


2演唱歌曲〈划小船〉


3让学生回忆以前所熟悉的诗歌。


1在歌唱中分组进行律动。


2有表情地朗诵。


1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快乐的心情,与〈静夜思这首歌的情绪进行对比。


2给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



赏析


课件展示,导入课题〈静夜思〉,并设问:诗中的表是什么意思?思又是什么意思?


1想一想此画面最像哪首诗的意境。


2说一说不同的意见。


1通过全场熄灯营造一种宁静的教学氛围。


2理解诗歌。


吟诵


教师吟诵。


1个别学生吟诵。


2全班吟诵。


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情绪来朗读?为后面的演唱情绪作铺垫。



学习歌曲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


2教师带唱一遍。


3师生接唱歌词。


1观察老师演唱的表情。


2用lu轻声哼唱。


3师生接唱。


1把握歌曲风格,熟悉旋律,培养自学能力。


2学会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


1找思念的感觉。


2有感情地演唱。


1找思念的感觉。


2有感情地演唱。


引申歌曲意境,把思念之情寄托于歌曲中。



配画


1以《静夜思》为题,以绘画的形式体现诗歌的意境。


2巡回指导。


随音乐配画。


发挥想像力,体现对诗歌的理解。



评价


1让学生自己互相看老相评


2老师小结,发奖。


分组互相看,说说自己画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最喜欢这张画的哪一点。


1学会自评。


2在乐曲中结束新课。






咏鹅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演唱歌曲《咏鹅》,感受音乐与古典诗词完美结合的艺术感染力。


2、 在参与创作活动工,能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咏鹅》的情境,并对非音乐音源进行大胆的探索。


3、 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教学重点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表现《咏鹅》的情境。


教学步骤


导入——展开——深入|——拓展


座次编排








教学准备


多媒体一台音响一台;各他作组招牌数张;天鹅头饰四个;纸、彩笔、塑料袋、易拉罐、沙子、小水桶、水、玻璃杯、彩色皱纹纸、剪刀等;投影仪一台;照相机一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拍手念儿歌:


鹅妈妈


O·O鹅 O O


河边 来了 鹅妈 妈,


带着 一群 鹅娃 娃,


扑通 扑通 跳下河,


嘻嘻 哈哈 追浪花,


鹅妈 妈,O鹅 鹅:


小河 就是 我们的 家!”


O O O 鹅!


二、 导入


创设情景:(出示课件。)


池塘里,鹅妈妈带着一群上鹅戏耍的场面。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生动的画面你们会想到一首什么古诗呢?


生:《咏鹅》。


师:对了,这是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诵一遍,好吗?


生:……


(出示《咏鹅》诗词。)


师:这首诗大家最熟悉不过了,有的同学甚至三岁就会背诵了。谁来讲讲这首诗写了什么?


生:写出了骆宾王对鹅的喜爱之情。


生:出出了鹅可爱的样子……


师:大家说得真好。诗人用寥寥几笔就把鹅那优美的体态以及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 学唱歌曲


师:以往我们都是朗诵《咏鹅》,今天我们为它谱上曲子唱《咏鹅》。


(出示歌单。)


1、 学唱歌曲


(1)放录音,学生随乐小声哼唱。


(2)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3)解决反复跳越记号的唱法。


(4)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2、 启发情绪


(1)古人在吟诗的时候常常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


(2)学生模仿并演唱歌曲。


四、 展开、探索


1、 启发讨论


师:《咏鹅》这首诗为什么被人们吟诵了几百年而经久不衰呢?这是因为它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现在老师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他的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再创作,以表现这首《咏鹅》诗的情境呢?我们分组讨论,人人参与。我这儿有一个创作小组的牌子,分别是:朗诵创作组、歌舞创作组、音响人作组、图画创作组、手皮影创作组。我把它们分别放在各组前,你们想去哪个创作组就自由组合,和你的创作伙伴共同完成你们的作品。


2、 学生创作


放《咏鹅》的录音,学生自由分组,自由讨论。老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创作。


3、 展示与评价


分组示讨论结果,师生点评相结合,充份新生学生的独创性和大胆表现。


(1)朗诵创作组,采用配乐诗朗的形式。例:


第一段:全体组员朗诵原诗(慢速)。


第二段:学生有分有合地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


女领:是谁,穿着一身结白的礼服。


男领:是谁,仰着高傲的脖子对天高唱。


合:噢,是你,我可爱的鹅宝宝。


第三段:全组朗诵全诗(快速)。


师生点评:他们根据原诗的情境作了大胆的发挥,尽管还不十分完美,但这种创新精神非常可贵,如果再加上一些动作、手势就更好了。


(2)歌舞创作组。


例:四名学生头戴天鹅头饰,扮天鹅做舞蹈动作。其佘学生唱哥们工演示自制的道具。他们用绿色皱纹纸剪成长条作柳枝,轻轻摆动;用红色皱纹纸剪成花瓣,歌舞快结束时把红色“花瓣”洒向“天鹅”。


师生点评:他们采用了歌舞相结合的形式。这四位美丽的小天鹅舞姿真不错,其他的同学也配合得非常好,很有计的意境。真是一群爱动脑盘的小朋友。


(3)音响创作组。


例:学生利用教室里现有的音源材料,选择老师提供的物品,巧妙地营造了诗的情境,教室里响起鹅叫声、鸟呜声、流水声、风声、雨声。


(学生有的揉搓塑料袋、报纸,抖动书本表现风声;有的用易拉罐装上沙子,发出“沙沙”的雨声;有的用水杯互倒水、水桶撩地水模拟流水声、雨声。)


师生占评:这组同学有自己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为我们描画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咏鹅图。他们表演得真是惟妙惟肖。你们能说他们的创作不是音乐吗?生活就是音乐的源泉。其实生活中的自然音响,都是可以用我产聪明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创造模仿的。


(4)图画创作组。


例:用反影仪出示画。请一个学生上来讲解力画。


生:春天来了,池塘里的水绿了。嫩绿的柳枝在春风中跳舞。太阳出来了,在温暖的阳光里游来一群美丽的天鹅。你瞧,它们顶着红通通的礼帽,仰着骄傲的脖子对天歌唱。一身结白的毛在阳光中闪闪发亮。它那美丽的身影倒映在绿波之上。咦,池塘中的水为什么会泛起一层层波浪呢?原来是鹅那像像扇子孙样的红脚掌在划水呢。


师生点评:这组同学的作品构图优美,线条流畅,用色大胆,富有想像力,反映出了《咏鹅》诗美妙的情境。讲解的同学也棒极了!


(5)手皮影创作组


例:这组同学分别在投影仪前展示了处己创作的“手皮影”作品。


(一手弯曲作鹅头和鹅脖子,手肘作鹅身,另一只手作尾巴。)


师生点评:他们的构思很有创意。你们看,这影子多像一只天鹅呀,真是一幅极有创意的皮影作品。让我们一块儿跟他们学一学。


五、 综合、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式展示了你们对《咏鹅》诗的理解与升华,真是丰富多彩,都非常有个性,有创意。如果要发奖的话,都可以插上一面胜利的红旗(发放一面小红旗)。我对每位同学都很满意。请大家考虑,如何把我们这些作品和古诗《咏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呢?


学生集体讨论。综合表现举例:


首先,音响创作组创设情景,模似鹅叫、鸟叫、流水声、风声、雨声。前奏中全体朗诵原诗,然后全体一起唱前段歌词,歌舞创作组和乐舞蹈,配上飘舞的“柳枝”飘舞。间奏时朗诵创作的儿歌,全体一起唱后段歌词。最后两然诗,配上飞洒的花瓣。舞蹈组在台前做舞蹈造型。学生的图画在屏幕上出示,做背景。


学生全体创造表演后(全程录音),老师给全体学生拍照作纪念。


六、 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特别开心,我们不仅学会了为古诗《咏鹅》谱写的歌曲,而且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性地进行了发挥。我相信同学们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还会有许多许多新的创意……


放学生的创作录音。学生排队出教室。





会跳舞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1. 以学会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第一段,并能模范洋娃娃与小熊的动作大胆进行歌表演。


2. 在听赏管 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时,能感受到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能随乐曲的 进行表演和创编,敢于表现自我,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3.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二拍子歌曲和三拍子乐曲在节拍上的特点,能用肌体动作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拍感。


教学重点


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拍感。


教学难点


用 动作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音乐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师:小朋友们,谁来说说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并且说说它最喜欢干什么。


生:。。。。。


师:其实,小动物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有自己的爸爸妈妈、亲人、朋友,它们高兴起来也喜欢唱歌跳舞。在一座美丽的动物城堡里就有一群会跳舞的小动物,听说它们最近要举行一个化装舞会,小动物们都在家里积极地准备着呢。大家想不想去见认识以下会跳舞的小动物呢?


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神秘的动物城堡看看。


二、 听赏〈跳圆舞曲的小猫〉


1、 听、猜、说


师:这是谁的家啊?听,里面好像传来音乐的声音,不如我们坐下来听听,猜猜会是谁在跳舞呢。注意,一定要安静地听不然会影响到里面跳舞的小动物。


师:你们听辩出是谁在跳舞吗?为什么?


生:……


师:那我们再来听听是不是这样的。(听一个乐句。)原来在这首乐曲里面有用小提琴刮奏模仿小猫的叫声,很像。(教师示范叫一声。)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原来呀,猫先生来猫小姐家里邀请她做舞伴去参加舞会,这不,刚才就是它们在练习呢。它们听说小朋友来看它们,高兴极了。(小猫说话。)原来这是一首三拍子的乐曲哦。难怪这么优美。我一听到它,就忍不住想要舞起来。可是我不知道应该这样动,还是这样动。(教师做两种不同的动作。)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这两种动作试一下,然后告诉老师该用哪一种动作表现。


2、 听、编、动


学生随乐摇一摇、摆一摆。


师:说一说选择哪种动物来配合音乐。


(学生回答)


师:哦,我知道了,可是我觉得就这一个动作太单调了,你们还能编出更多的这种优美的三拍子的动作来吗?


(学生个别上台做动作,学生一起学习。)


师:请大家即兴创编动作,看谁的动作设计得又多又合适。


(学生自主创编动作,师生共同评价。)


3、 听、叫、跳


师:现在就让我们和猫先生、猫小姐一起跳起这支优美的三拍子圆舞曲吧。


师:首先由我扮演猫先生,先来邀请一位猫小姐跳舞,其他人各邀舞伴自由地跳。请注意,你的动作一定要优美、轻盈,说不定等一会儿也有人来邀请你跳哦。对了,如果你听到乐曲什么地方像小猫叫的时候,就请你也来学学小猫动听的叫声。(师生共舞)


师:在猫小姐家里,我们学会了跳优美的三拍子圆舞曲,真是收获不小啊。抓紧时间再去别的小动物家看看吧。


说明:这一环节的教学,是通过小朋友对三拍子动作的创编,充分感受三拍子的节拍感,同时知道三拍子的动作要优美、轻盈。


三、 学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第一段


听音乐边走边换座位。(二拍子音乐)


1、 听、编、动


师:这又是睡的家啊?听,好像有哭声。我们赶紧去看看。


师:原来是洋娃娃和小熊因为担心舞跳得不好急得哭呢。小朋友,你们刚才那么热心地帮我,现在愿意来帮帮它们吗?


(1)初听旋律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它们是怎么跳的吧。你觉得它们跳的怎么样?为什么?为什么不能



会跳舞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4. 以学会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第一段,并能模范洋娃娃与小熊的动作大胆进行歌表演。


5. 在听赏管 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时,能感受到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能随乐曲的 进行表演和创编,敢于表现自我,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6.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二拍子歌曲和三拍子乐曲在节拍上的特点,能用肌体动作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拍感。


教学重点


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拍感。


教学难点


用 动作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四、 创设情境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音乐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师:小朋友们,谁来说说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并且说说它最喜欢干什么。


生:。。。。。


师:其实,小动物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有自己的爸爸妈妈、亲人、朋友,它们高兴起来也喜欢唱歌跳舞。在一座美丽的动物城堡里就有一群会跳舞的小动物,听说它们最近要举行一个化装舞会,小动物们都在家里积极地准备着呢。大家想不想去见认识以下会跳舞的小动物呢?


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神秘的动物城堡看看。


五、 听赏〈跳圆舞曲的小猫〉


4、 听、猜、说


师:这是谁的家啊?听,里面好像传来音乐的声音,不如我们坐下来听听,猜猜会是谁在跳舞呢。注意,一定要安静地听不然会影响到里面跳舞的小动物。


师:你们听辩出是谁在跳舞吗?为什么?


生:……


师:那我们再来听听是不是这样的。(听一个乐句。)原来在这首乐曲里面有用小提琴刮奏模仿小猫的叫声,很像。(教师示范叫一声。)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原来呀,猫先生来猫小姐家里邀请她做舞伴去参加舞会,这不,刚才就是它们在练习呢。它们听说小朋友来看它们,高兴极了。(小猫说话。)原来这是一首三拍子的乐曲哦。难怪这么优美。我一听到它,就忍不住想要舞起来。可是我不知道应该这样动,还是这样动。(教师做两种不同的动作。)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这两种动作试一下,然后告诉老师该用哪一种动作表现。


5、 听、编、动


学生随乐摇一摇、摆一摆。


师:说一说选择哪种动物来配合音乐。


(学生回答)


师:哦,我知道了,可是我觉得就这一个动作太单调了,你们还能编出更多的这种优美的三拍子的动作来吗?


(学生个别上台做动作,学生一起学习。)


师:请大家即兴创编动作,看谁的动作设计得又多又合适。


(学生自主创编动作,师生共同评价。)


6、 听、叫、跳


师:现在就让我们和猫先生、猫小姐一起跳起这支优美的三拍子圆舞曲吧。


师:首先由我扮演猫先生,先来邀请一位猫小姐跳舞,其他人各邀舞伴自由地跳。请注意,你的动作一定要优美、轻盈,说不定等一会儿也有人来邀请你跳哦。对了,如果你听到乐曲什么地方像小猫叫的时候,就请你也来学学小猫动听的叫声。(师生共舞)


师:在猫小姐家里,我们学会了跳优美的三拍子圆舞曲,真是收获不小啊。抓紧时间再去别的小动物家看看吧。


说明:这一环节的教学,是通过小朋友对三拍子动作的创编,充分感受三拍子的节拍感,同时知道三拍子的动作要优美、轻盈。


六、 学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第一段


听音乐边走边换座位。(二拍子音乐)


2、 听、编、动


师:这又是睡的家啊?听,好像有哭声。我们赶紧去看看。


师:原来是洋娃娃和小熊因为担心舞跳得不好急得哭呢。小朋友,你们刚才那么热心地帮我,现在愿意来帮帮它们吗?


(2)初听旋律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它们是怎么跳的吧。你觉得它们跳的怎么样?为什么?为什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