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孔向东赵氏孤儿:张田勘:幸福的核心在于社会公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4:18:36
张田勘:幸福的核心在于社会公正

(2011-03-04)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 张田勘

  今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各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给人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让“幸福”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

  让公民感到幸福,或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是需要具体指标来衡量的,这就是幸福指数,它是人们衡量自己是否幸福的一种重要依据。幸福指数有很多内容,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1970年代初最早提出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总值)的不丹,是把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传统文化和实行善治良政四大要素视为幸福指数的内容。

  现在,中国各地提出幸福指数的量化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海南省政协委员邢增仪认为“幸福指数”的考量标准至少有8条,其中的一条是,加大社会保障体系,让每一个孩子有书读,每一个老人有人养,每一个病人可以进医院,每一个家庭有房住,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这些标准可以视为大同社会的标准,那么,是否达到了这些标准公民就会感到自己幸福呢?未必。尽管中国公民现阶段希望人人有饭吃、有房住和有衣穿是感受幸福的诸多要素,但是真正要让公民感受到幸福,则是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正义)。显然,这种公正并非是结果的绝对的公正,谁都知道这样的绝对公正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公正应当是社会分配公正、机会的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而现阶段,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机会公正,才是幸福指数更重要的因素,也才能让人感到幸福。

幸福感来自公平感

  分配公正是人们进行社会比较的结果。每个人都会将自己的分配结果或收益,与自己的投入或贡献(如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技能、学历、智慧和经验)的比率,同其他人进行比较,若两者之间的比率相等或相似,则会产生公平感并感到幸福;反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并感到不幸福。但是,中国社会分配上的不公正感(由不公正的事实产生)比比皆是,从而影响和极大地减少了人们的幸福感。

  例如,退休金的双轨制、合同工和正式工的薪酬差异等,就是这种分配不公的具体体现。人们付出了同样的劳动,但是最终得到的报酬并不相同,即使每位劳动者最终都有退休金,但是,同样劳动几十年之后报酬的巨大差别,让企业员工和农民工会产生巨大的不公平感,因而幸福感也就所存无几。

  人们的幸福感还同时依赖于程序公正,这种公正强调分配资源时使用的程序、过程的公正性。之所以强调程序公正,是因为当人们得到了不理想或有差别的结果时,但若认为过程是公正的,也能接受这种不太理想的结果。例如,现在企业的员工退休后,拿到的是比公务员少一半或更少的退休金,但如果分配资源的过程是公正的,也很少有人会认为不公正,从而不会影响自己的幸福感。但是,现在的事实并非如此,以致让作为人数众多的群体感到了不公正和不幸福。

  具体来讲,这种退休双轨制的提出和实施,是否获得了包括企业员工和农民工的认同?他们在决策过程中是否能提出意见?如果他们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观点和证据,并能影响退休金制度的决策,他们的公正感就会提高。这就是“公正过程效应”或叫做“发言权”效应。但现在,企业员工和农民工参与不到退休金制度的决策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既成事实的退休金制度,因此会感到程序不公平,从而在感到结果不公平的基础上,再次感受到不公正,不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现实中,分配不公正和程序不公正还有许多,这些许许多多的不公正,其实是左右人们幸福感的主要根源。例如,《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原因无它,因为他们是“分粥人”,在分配上和分配程序上都是率先取粥,这样的不公正当然造成了他们的幸福感最强。

  再以住房而言,同样是拥有住房,但获取住房的途径是不一样的。广东茂名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光亮以贪污受贿的巨资,在茂名、广州、珠海等地购置了数十套房产,大肆炒房、放高利贷进行投资增值。相对于那些只能通过打工挣钱,并要加上双方父母的养老和毕生积蓄才能买到一套房的人来,尽管两者都有房,但后者(人数会更多)就会感到不公平,因而即使住上了自己的房子,也会感到愤愤不平,所谓的幸福感就要大打折扣。

  此外,机会公正可以从另一个事例得到说明。辽宁石化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王圣淇,从参加工作到被提升副院长不足3年。但是,按照《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岗位设置实施意见(文件稿)》规定,即使勤勤恳恳工作,一级不掉地顺利提拔,至少需在学院工作9年才能达到这个级别。原因无它,因为王圣淇是现任鞍山市长的女儿。作为官员的儿女会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升迁,而背景一般的人却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因此,这种机会和程序上的不公正,很难让许许多多勤勤恳恳干了9年也得不到提升的人产生公平感和幸福感。

  所以,公民通过自己的劳动能有饭吃有衣穿和有房住,还不一定感到幸福,只有做到了社会分配公正和事涉民生的各项社会事务的程序公正,才有可能让公民真正感到幸福,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在分配结果上有差别,人们感觉到的幸福,也远比分配不公和程序不公下,人人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要幸福。

作者是在北京的科学作者、独立学者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