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挂在家里哪里招财:伟人孙中山先生------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1911—20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7:26:32
  • 我发表此文章一是为了纪念国父纪念辛亥革命中为争取共和而牺牲的先烈,二是针对有些人近来别有用心、图谋不轨,不了解历史真相发表颠覆中山先生功绩,玷污他的形象的文章而提供中山先生为国家为民族呕心沥血奋斗一生的证据。希望各位网友不要相信这些谬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是离不开中山先生的功劳的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孙中山幼名帝象,读书时取名文,号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后,则常以中山为名。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现代中国之父。民间通常把他尊称为国父。                                             孙 中山的国家统一观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诚如他自己所说:“文,爱国若命。”孙中山投身革命的时候,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中国的危机日趋严重。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更是军阀割据、四分五裂。因此,孙中山始终把爱国主义与争取民族独立、捍卫祖国统一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毕生梦寐以求并为之不懈奋斗的是国家的独立、民主和统一。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成为孙中山爱国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中国不应当分裂而应当统一,是孙中山先生一贯的思想。早在1903年,他就著文抨击“分割”中国领土的妄言,指出:“支那国土统一已数千年”,“支那民族有统一之形,无分割之势”,中国人民决不允许列强“分割此风俗齐一、性质相同”之民族。”孙中山在创建南京临时政府时,深切感受到全国人民“热望祖国成为强大统一之中国”的迫切要求,宣布新成立的共和国“当成为统一独立与兴盛之国家”。他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规定的对内施政方针是,要实现“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内政之统一”等,坚决反对任何分裂中国的政治方案。辛亥革命失败后,针对国家四分五裂的局势,孙中山无论在言论上或行动上都更加重视国家统一问题,他在1917年和1921年所进行的两次护法运动,都是为了打倒军阀、削平叛乱、统一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他一再表示“竭志尽诚,以救民国,破除障碍,促成统一”。1921年4月,孙中山在广州接见苏俄记者时对统一问题的论述更为精辟。他说:“中国人民对于连绵不断的纷争和内战早已厌倦,并深恶痛绝。他们坚决要求停止这种纷争,将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又说:“中国人民再也不能容忍别人瓜分自己的国家,他们希望统一,成为一个强大的和不可动摇的民族。”并表示:“我们正在尽力完成赋予我们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孙中山晚年要求国家统一的主张更加强烈,他顺乎世界之潮流,合乎民众之需要,毅然走上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道路。实现这一最伟大转变的主观原因,首先是由于他是一个真诚的爱国者。他是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来考虑问题,是为着实现“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方采取和共产党携手合作的英明决策的。他在国共合作后的1924年11月,毅然应冯玉祥等人的邀请带病北上,惟一目的是要贯彻国民党“一大”宣言、政纲,“促进国民会议的召开来废除不平等条约,以谋国家的统一”。“他坚定表示,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要打破军阀,第二点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其时,他北上的行动遭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对,困难重重,险象丛生。但他坚持斗争,无所畏惧,果断地表示:“我为救全国同胞,求和平统一,开国民会议,去冒这种风险。”为了祖国的统一,孙中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无私无畏、鞠躬尽瘁。

      孙中山认为,中国之所以必须统一,不能分裂,一是中国“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千百年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国人民意向所趋,是反对国家分裂,谋求和维护国家的统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二是“‘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是全国人民现在的心理”,“不只南方革命党有这种思想,就是北方军队、学生和一般有觉悟的人民,都有这种思想”。实现国家统一,“这就是全国人民现在要做的大事”。“中国眼前一时不能统一,是暂时的现象”,因为统一是全国人民的福祉,“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三是只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才能使“中国变成很强盛的文明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四分五裂,只能使中国积贫积弱,永远处在落后的任人宰割的境地。

      孙中山坚持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旗帜鲜明地同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进行了坚决斗争。南北议和期间,帝国主义积极策划由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同时也企图“划中国为二,限制共和政府于江南”,甚至试图以此作为外交承认的条件,公然向孙中山提出“假如你们与北方协议,把国家划分为二,每边各别建立一个政府,你们也将得到承认”。孙中山毫不含糊地予以痛斥:“不!那不行!我国人民的情绪是一致的”,“我们推翻清朝,承继清朝的领土,才有今日的共和国。为什么要把向来统一的国家再来分裂呢?”他明确指出:“民国的幸福,以统一为主……我辈敬服汉高祖,推重明大祖,因彼等能统一国内,增进国民的幸福也。”他说,凡是热爱祖国的中国人,“都是希望中国赶快和平统一的”;反之,凡是“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是“中国之仇敌”。孙中山号召:“全体国民……一致去争”祖国的统一与富强这样一个“大目的”,“只有全国有组织的团体一齐加入,才有力量”。

      辛亥革命以后,一些人为军阀割据、分裂中国的行径张目,大肆鼓吹美国的联邦制,主张中国分邦自治。孙中山对他们的反动言论和图谋予以严厉批判。他说,一些人主张,中国要像美国一样富强,便应该自定宪法,分邦自治。这种见解和思想真是谬误到极点。美国独立之后实行联邦制,是因为那13邦向来完全分裂,不相统属,所以不能不联合起来。中国的情形与美国不同,中国东部向来分作18省,另外加上东三省及新疆共是22省。此外还有热河。绥远、青海等许多特别区域及蒙古、西藏各属地,这些地方在清朝260多年中,都统属清朝政府之下;推到明朝时,各省也很统一;再推到元朝,不但是统一中国的版图,而且几乎统一欧亚两洲;推到宋朝,各省原来也是统一的,到了南渡以后,南方几省也是统一的;更向上推到唐朝、汉朝,中国的各省没有不是统一的。从历史上看,统一之时是治,不统一之时是乱。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而是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的结果。中国历史上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分邦自治。近现代史中的一些野心家割据地盘,像唐继尧割据云南。陆荣廷割据广西、陈炯民割据广东,这种割据式的自治,是有害于国家和人民的。孙中山明确指出,中国眼前的不统一是暂时的现象,我们定要铲除。国人万不能有名为分邦自治,实为武人割据、分裂国家作护符的谬误主张。

      孙中山认为,实现国家统一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努力,排除扰乱中国的外国势力。他说,今日之中国,正是万国眈眈虎视的时候,如果中国人“自己相争,四分五裂,岂不是自亡其国?近来志士都怕外人瓜分中国,兄弟的见解却是两样。外人断不能瓜分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我们中国人定要自觉承担起责任,消除纷争,把国家导向独立、民主和统一。中国的统一,断不能指望外国列强,相反,中国内乱、分裂,莫不与列强有关。因为“凡为军阀者,莫不与列强之帝国主义发生关系;而列强亦即利用之,资以大借款,充其军费,使中国内乱,纠纷不已,以攫取利权,各占势力范围。由此点观测,可知中国内乱,实有造于军阀。”1924年孙中山从广东北上期间多次谈话指出,革命以来叠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所致。因此,排除扰乱中国的外国势力,中国的和平统一才有可能。

      孙中山在崇高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留下的遗训至为宝贵。时至今日,台湾与祖国大陆仍处在人为的分裂之中。它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向和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违反孙中山先生的谆谆告诫。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两岸同胞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历史潮流是不可违逆的,谁要是反其道而行之,又拒绝改弦易辙,就难免成为民族的罪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今天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思想基础。不管什么势力,都不可能最后破坏这个基础,祖国的统一是一定要实现的。(作者金怡顺,摘自2005年第1期《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孙中山关于经济建设的设想

    孙中山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设想,主要表现在他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建国大纲、钱币革命、十年国防计划书等著作中。他早年精通“西学”,一八九四年在《上李鸿章书》中,即已表述经济学上系统概念和挽救中国的设想。他说:

       窃尝深维欧美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本也。

       这四条原则: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国民经济的普遍原则,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本身要求,是有规律的必然性,不管你愿不愿意,实行此四项原则,国民经济就能顺利发展,否则,就会被破坏,或是停滞不前或竟至倒退。

       关于这四项原则,孙中山都有自己的解释。他说:

       所谓人尽其才者,在于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也。……质有智愚,非学无以别其才;才有全偏,非学无以成其用;有学校以陶冶之,则智者进焉,愚者止焉,偏才者专焉,全才者普焉。……故教养有道,则天无枉生之才;鼓励以方,则野无郁抑之士;任使得法,则朝无幸进之徒。斯三者,不失其序,则人能尽其才美。人能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俱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其次,说到“地能尽其利”,在于设立农政机关,兴办农业学校,制造农业机器,使用机械,应用科学。关于“物尽其用”,他主张发展自然科学,进行各种研究,生产各种机器,用机器开垦资源,“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之事”。在讲到“货畅其流”时,他主张商品流通的各种道路要畅通,在国内不设关卡,不阻碍货物流通,保护商业,多办铁路轮船,增加运输便利,扩大载运量。他总结说:“夫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财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这四项原则,不只指出富强治国之根本,亦针对清政府长期以来的积病。正因为清政府腐败落后,使人不能尽其才,地不能尽其利,物不能尽其用,货不能畅其流。西方各国及日本已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中世纪状态中。对外丧权卖国,对内刮肉殃民。孙中山毅然代表农民、工人、新兴资产阶级及小资产阶级,进行长期不屈不挠的民族民主革命,不走妥协改良及君主立宪道路。他晚年更前进,坚决制定和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是中国历史上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一个伟人。

       孙中山的经济建设设想,除上述四原则外,在其民生主义中有一完整的体系。中心主旨,在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即废除封建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使土地农有,最后实行土地国有。节制资本,即节制私人资本,发展国家资本,不许私人大资本家操纵国计民生,垄断经济命脉。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空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他在“民生主义”中,虽注重分配问题,但尤注意于生产问题。如讲到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四个问题时,均着重在生产上谋求如何解决。可惜“民生主义”只有四讲,此外,关于“乐”与“育”两个问题,均未及讲。在其仅仅四讲中,基本精神,乃在中国之“产业革命”,此为解决民生问题之第一要义。其次,在完成产业革命过程中,要进行“第二之产业革命”,即预防由于私人资本的集中而产生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因而引起社会各种弊病之状态。细推其精神,乃在先“富”而后“均”。即先图中国之富强,同时,在图富强中,防止其财富不平等之弊。孙中山在“自传”,即《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竟成”中说: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以实际考察其政治风俗,并结交其朝野贤豪。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这种产业革命与政治革命(或社会革命)同时并举思想,在《民报发刊辞》中说得更明显:

       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现最先,睹其祸患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这种“毕其功于一役”二重革命,在《实业计划》一书中,说得更明白:

       中国今日尚用手工业为生产,未入工业革命之第一步。比之欧美,已临其第二工业革命者有殊。故于中国两种革命,必须同时并举,既废手工采机器,又统一而国有之。于斯际,中国正需机器,以营其巨大之农业,以出其丰富之矿业,以建其无数之工厂,以扩张其运输,以发展其公用事业。

       孙中山的两种革命(二重革命)同时并举,“毕其功于一役”的原意,是“既废手工采机器,又统一而国有之”的意思,即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又改革其生产关系,亦即是经常说的“发展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之原意。毛泽东同志对此曾有论述,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

       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

       还有另外一些人,迷惑于“一次革命论”,迷惑于所谓“举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纯主观的想头;而不知革命有阶段之分,只能由一个草命到另一个革命,无所谓“毕其功于一役”。……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672页及678页,1952年北京版)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又说:

       对于任何一个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如果看不起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对它稍许放松,稍许怠工,稍许表现不忠诚、不热情,不准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有些人不了解共产党人为什么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简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会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060-1061页)

       现在的中国,……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我们共产党人根据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地知道,在中国的条件下,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除了国家自己的经济、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之外,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任何的空谈和欺骗,是不会让它迷惑我们的清醒头脑的。  (同上书,1061页)

       毛泽东同志批评的虽不是孙中山,更不是孙中山的原意,但是重读这两篇历史文献,对于今天的经济建设和清醒我们的头脑十分有益。



       全国统筹 交通先行

      孙中山的经济建设设想,牵涉到各方面,范围广泛。但是他的具体建设蓝图,却明确写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在《建国方略》一书里,他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心理建设,即是“知难行易”为中心的《孙文学说》,二是物质建设,即“实业计划”,三是社会建设,即《民权初步》,后又包括《五权宪法》、《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其目的在推行民主政治,根本改革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和种种愚民政策。这三方面的“建国方略”,是全面大范围的全国统筹。

      至于小范围,在物质建设,即经济建设中,又有全国统筹。在全国统筹中,交通运输(轮船、铁路)的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交通先行。

      一九二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孙中山用英文写成《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书》,他在自序中说:

      欧战甫完之夕,作者始从事于研究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而成此六种计划。盖欲利用战时宏大规模之机器,及完全组织之人工,以助长中国实业之发达,而成我国民一突飞之进步,且以助各国战后工人问题之解决。

      在全部“物质建设--实业计划”项目中,其排列顺序及建设重点,都把交通运输放在首位。其顺序是:交通之发展:商港之开辟,铁路之建筑,在铁路中心及终点,在商港码头,交通要地,建立新式城市,新式市街及新式公用设备。其次,则水利建设,包括疏浚各主要河流,如扬子江、珠江、西江、广东水路系统、淮河、运河,防治黄河,以及水利灌溉,水力发电等;再其次,则是钢铁联合企业、建筑材料企业、及矿业之兴办与发展;又其次,是农业之发展;在此项之后,是蒙古、新疆、青海水利灌溉事业的兴办;在中国北部、西部、中部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建造森林;移民东北、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详言之,其第一计划:首先是建设北方大港,他主张北方大港建设在直隶湾秦皇岛与葫芦岛之外,在大沽口与秦皇岛两地之中途,青河与滦河两口之间。这里深水不冻,可建设一个如纽约港的大港。同时建设西北铁路系统,与此大港连成一片。再开浚运河,联络北方通渠及大港,开发直隶、山西等省煤铁矿,设立冶炼工厂,移民蒙古、新疆。

      其第二计划,首先建立东方大港,他主张东方大港建立在上海港之外,上海港可作为东方大港之辅助港。东方大港之最良位置在杭州湾中乍浦正南之地,位于乍浦岬与澉浦岬之间。此间两点相距约有十五公里,应自此岬至彼岬建立一海堤。在乍浦一端,高山数百尺之处,开一缺口,以为大港之正门。此港可称为计划港。他说:“在杭州湾中,此港正门为最深之部分,由此正门出至公海,平均潮水深36尺至42尺,故最大远航洋船,可以随时进出此口。故此计划港,作为中国中部一等港,远胜上海也。”在第二计划中,几乎所有内容,均属水道系统航运之建设,其中用十之七八篇幅,谈整治扬子江、建设内河商埠、改良扬子江水路及运河疏浚和航运。只在最后用最少篇幅,谈兴办大水泥厂之事:而大水泥厂之建设,亦为大港、码头、水利建设服务。

      第三计划,首先主张改良广州为一世界港(孙中山主张在中国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各建一大洋港口如纽约港者)。在广州建立南方大港同时,他计划改良广东水路系统,并建立西南铁路系统,在沿海建设商埠及渔业港,设立造船厂。从第三计划全盘来看,几乎全部都属于交通建设,以海港、航运为中心,连接铁路网,造成一水陆交通极发达之网络。

      第四计划,则全部讲铁路建设,分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高原铁路系统,使中国全国各地均脉络贯串,四通八达,成为高度统一连贯之有机体,保证各地经济流通,内陆荒芜之地均能开发。为配合铁路建设,在第四计划中最后主张大办机车货车客车制造厂,以供应铁路运输的需要。

      第五计划,专讲各种工业的兴办,其序列是:粮食工业、衣服(包括纺织)工业、居室工业(建筑业和其他土木工程行业)、行动工业(各种车辆及交通工具工业)。其主要内容属于人民生活的食、衣、住、行四方面的建设。此计划的最后一项,是印刷工业(包括文化出版等事业)。

      第六计划,属于矿业方面,他着重于铁矿、煤矿、油矿、铜矿、特种矿之开采冶炼,同时设立矿业机械制造厂,各种冶矿厂等,使各项资源能“物尽其用”,为各项建设服务。

      上述孙中山的六个实业计划,规模都十分宏大,而且各项计划相互联系,以交通为重点而贯串之。在交通方面,仅铁路公路指标,铁路要造十万英里,碎石路(公路)一百万英里。建设北方大港、东方大港等如纽约港之规模者数个,疏浚杭州至天津间大运河、疏浚西江至扬子江间运河、新开辽河与松花江间运河。这些计划还只限于有关国计民生足以造成垄断的属于国家资本范围以内,属于私人资本范围的尚不在内。规模均十分庞大。

      发展国民经济,自应有一总体规划,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有 全局观点,目光远大,使海洋与大陆连成一体,很有世界眼光, 使中国长治久安,永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岸线达一万 八千余公里。东邻朝鲜、日本,南接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及 西部与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为邻,正北蒙 古、西北和东北面与苏联接壤。东和东南有渤海、黄海、东海、 南海,海上有台湾、澎湖、东沙、西沙、南沙诸岛,领海中有岛 屿数千,大陆架宽广。邻近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文莱,隔海相望,隔太平洋与美国相望。土地面积达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有江海湖泊,平原山岳,气候有温热两带。中国既是海洋大国又是内陆大国。中国的经济建设原则,自应以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相统一和有机结合为目标。欲实现此目标,自应以交通为经济建设之动脉。有海洋、海港、铁路、公路、内陆大小河流及运河为之贯串,则全身皆活,血脉流通,可永远保证国家之统一,国防之巩固、商品物资之交流、国家经济之全面发展,内部各民族更易团结,文化教育等事业更易普及和发展。所以交通建设在先,实为有科学根据的远见。

      海洋与大陆相连接,根据地理分布,自应有以北方大港为中心之西北铁路系统建设,以南方大港为中心之铁路系统建设。此外又须配以中央铁路系统(全系统各线共长一万六千六百英 里),东南铁路系统(全系统各线约长九千英里),西北铁路系 统(各线约共长一万六千英里),高原铁路系统(如拉萨兰州 线、拉萨成都线、拉萨大理车里线、兰州诺芜线、成都沅江线、 叙府大理线等,各线共约长一万一千英里)。在铁路之外,连接各水系航运,各内陆公路网,即可成一统一之有机构成,能促成中国各方面建设之进展,成为现代化之捷径。

      先就北方大港为中心之西北铁路系统而言,有多伦诺尔至漠河线,长约八百英里,多伦诺尔至赤塔线,长约六百英里,多伦诺尔至迪化(乌鲁木齐)干线,长约一千六百英里,迪化至伊犁线,长约四百英里,迪化至于阗线,长约一千二百英里,库伦至恰克图支线,长约三百五十英里,乌里苏台至边境支线,长约六百英里,此外于干线C点至边境支线,长约四百英里,共约长五千九百五十英里。从地理位置言,此系统可连海洋与欧亚之交通,由太平洋岸从陆路通往欧洲者,以经此路线为最近。此系统各线,可将中国西北广大土地连成一片,以达广阔边疆,使未开发之丰裕地区得以开发,经济资源得以利用,国防边境得以巩固,由此产生之经济利益和国家统一之利益,不可胜吉。

      再以南方大港为中心之铁路系统而言,有广州经湖南至重庆线,长约九百英里,广州经贵州,至重庆线,长约八百英里,广州经桂林至成都线,长约一千英里,广州经梧州、叙府至成都线,长约一千二百英里,广州、云南大理腾越至缅甸边界线,长约一千三百英里,广州思茅至缅甸边界线,长约一千一百英里,广州钦州至安南东兴线,长约四百英里,全系统共长约六千五百英里,这一铁路系统以广州南方大港为中心,连接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大地区,把西南联成一片。所经路程,有各种自然资源,有山岳地带,有平原,有人口稀疏之区和稠密之区,这个铁路系统筑成以后,从广州以达内地,从内地以达边疆,无论在经济发展,国防巩固,民族团结,文化普及等方面,所发生的利益均甚长远而巨大。

      孙中山对于铁路建设的重视,由来已久。早在辛亥革命军事行动一结束,孙中山即将大总统职位辞去,让与袁世凯(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见1921年8月28日孙中山复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的信,《新华月报》1951年2月号《孙中山底一个未公布的文件》),即专致力于铁路建设之研究和创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