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灵山寺:中西方民族性格之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3:30:40
 

中西方民族性格之比较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跨文化比较的方式,讨论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所塑造的两种不同民族性格的差异,分析了造成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以期帮助人们深刻理解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增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有效地减少文化误解和冲突。

关键词: 中西方民族性格 差异 原因

一、引言

性格是指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上稳定的个性特征。民族是指由若干个人组成的社会整体。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①。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性格,这主要是由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制度造成的。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包蕴于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之中,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因此,揭示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上的重大意义。

二、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天人二分”则是西方文化的个性。这两个哲学理论分别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构成了中西方哲学,尤其是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的源头。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概念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后来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大自然的崇拜,人们把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更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行为等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综合。“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如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不是将人类看成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自然万物的主宰者,认为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要为人类服务,都得听从人类的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因此西方人总是试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西方文化在民族性格上的第二个差异源于对人的不同观念。尽管在两种文化的价值体系中人都被放在了中心位置,但对于人的理解却不相同。中国文化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

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形态是农耕经济,农业不仅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而且创造了相应的文化环境。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度依赖,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在社会秩序中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从并适应他在家庭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因此,中国文化中“自我”意识缺乏或丧失,个人作为个体的独立人格和地位也无从谈起。总之,中国人是为社会、为家庭、为他人而存在,而非为自己而存在。

个人主义是西方民族性格的突出特征。西方社会遵循个人价值至上的原则,提倡个人利益为最高利益,强调主动进取,追求自由平等、自立自强,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并把它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例如,在英语中以self为前缀的词超过100个,如self-respect,self-control,self-esteem等。个人主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个人隐私的绝对尊重,人们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纯属个人私事,不能成为交谈的话题;即使在一个家庭内,不经对方允许,夫妇双方也不能私拆对方信件。

(三)中庸尚和与崇尚武力

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不同原则出发,导致中西方文化在民族性格上的第三个差异,中国人爱好和平,追求和谐;而西方人崇尚力量,鼓励竞争。

中国文化从集体主义的价值目标出发,把协调好人际关系放在首位。既然和谐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和”的理想呢?儒家认为,最根本的途径在于保持“中庸”。宋代理学家程颐云:“不偏谓之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解释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可见,中庸之道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而道家的中道观则是无为、不争、处下等消极的思想。儒道两家的中道观造就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因此中华民族不尚征战,不喜扩张侵略。虽然中国历史上征战连绵,但老百姓的天性是喜好和平的,历史上的对外战争也大多是被迫抗击侵略的。

正因为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认为个人至高无上,所以西方民族才始终把“利”与“力”看作是健康的价值,鼓励人们积极地追求现实功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努力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和幸福。要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击败对手,这既要有实力做后盾,又要有敢拼敢斗的冒险精神,由此便形成了西方人崇力尚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四)内向求稳与外向求变
在对“力”的认识和感受方面,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文化是静定的,内向的,安分守己的,而西方文化则是流动的,开放的,外向的。

尽管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中国人始终是在稳定中求发展的。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中那种流动感不如西方人那样强烈,中国人希望社会稳定,家庭和睦,生活平静,以实现安居乐业。正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把“统一和稳定”视为头等大事,才使得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完整。这种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在于: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人民生活恬淡,凡事强调顺其自然;消极影响在于:中国人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创新精神,社会发展缓慢。

西方文化的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在西方人心目中,变化体现在不断打破常规,不断创新,人们不满足于稳定的生活和安宁的环境。因此,西方人喜欢独辟蹊径,不断创新。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他们喜欢变换职业、搬家、旅游、冒险和参加体育活动,衣食住行甚至婚姻都要不断变化,从变化中求得新感觉,从改变中获取新刺激。这种求变的民族气质,一方面使得西方社会充满了活力,另一方面带来了诸如家庭危机、婚姻解体等方面的问题。

(五)讲究面子与讲究实际

中国人非常重视面子与面子功夫。明恩溥认为“面子”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那只藏有中国人诸多最重要性格的密码箱。面子即脸面,这脸面是给别人看的,也就是在别人的眼里要活得体面,绝不能没面子或者丢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出了什么问题,最优先、最重要的就是考虑如何保全面子,导致中国人经常会为了维护面子而坚持错误,也会不惜牺牲实际利益来换取形式上的面子。请客吃饭时品种越齐全,分量越充足就越能表现主人的热情体面,在无形中也让客人感到很受重视,特有面子。

西方人则不同,一般对任何事情都直来直去,讲求实际,认为没有永久的友情,只有永恒的利益。他们喜欢胜不骄、败不馁的强人。比如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王启明的前老板戴维,在商业失败后竟可以毫不在乎地给他以前的下属打工。在西方,这种做法是值得推崇的,然而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典型的没脸没皮。在金钱问题上,西方人也十分务实,朋友聚餐要实行AA制,搭乘朋友的汽车要分担汽油费,使用别人的电话要付电话费,即使是孩子替父母干家务活也要索取报酬,绝不会因为考虑面子而含糊了事。

三、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分析

追溯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不能不考虑地理环境、气候因素。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亚历士多德、希罗多德,近代的黑格尔,再到现代的汤因比、亨廷顿,都把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排在首位。一面临海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使中国成为一个半封闭的地理单元;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热带和温带两大气候带,温暖的气候和充沛的雨量为植物的生长和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农业经济成为中国文化生长的基础。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中国人内向、保守,安土、守己,好内省自求,重人际和谐,竞争意识淡泊。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是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四面临海,与其他国家隔海相望。由于土地贫瘠,海上交通开辟,再加上战争频繁,西方人很早就发展起了商业经济。相比农业经济,商业经济的流动性是很强的,是开放性的。西方文化所植根的诡谲变幻、浩瀚无际的海洋环境也培养了西方人勇于挑战的心理,富于冒险的精神和进攻型的品格,他们认为只有不断地与自然作斗争才能征服自然。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民族性格差异远不止这些,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达到真正交流的目的。

注释:

①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VOL2:294.

参考文献:

[1]苟红岚.从文化渊源透视中美民族性格差异[J].外语教学,2002,5,(3):91-93.

[2]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罗素.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5]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6]庄恩平.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外交流[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共2页: 上一页1 第2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