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娃的蛇精 性感:印度如何赶超中国与美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7:26:37
印度如何赶超中国与美国?

 

《印度时报》2日报道,2月28日,印度财政部长普拉纳布-慕克吉宣布印度未来5年的发展计划,设定印度年均GDP增长率为9%。2月2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说中国未来5年的年经济增长率设定在7%,这让印度颇为高兴,说明有望超过中国,在2011年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报道还引述美国花旗集团的报告指出,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超越美国和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经济增速和总量何时超中国,一直是印度各界热衷议论的话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而印度政府2月7日将其2010-2011财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上调至8.6%。3月1日,印度宣布2010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为8.2%。《印度斯坦时报》称,过去10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4%。与此同时,2004年至2008年,印度的年经济增长率超过9%,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率放缓至6.8%,此后逐渐恢复上涨。

但也有印度专家呼吁冷静看待这一问题。印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不止一次警告,印度一味和中国攀比经济增速“非常愚蠢”。印度工业联合会会长乾德杰-班纳吉的话说:“中国的经济规模是我们的3倍,所以赶超中国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仅要加快发展,达到两位数的增长率,还要让它维持在这一水平。”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表示,在中国经济转型、调低经济增长率至7%的情况下,短期内印度经济增速超中国并非不可能。但从长期来看,印度面临着通胀、能源过度依赖等一系列问题,一味追求经济增速并不可取。

沈骥如还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各主要新兴经济体都面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难题,所以中国要降低速度,以腾出精力、资金和资源,促进增长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印度也是一个在改革的国家,如果过于偏重GDP高增速,对于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经济的创新能力、转型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由是,不由想到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近期发表在瞭望新闻周刊的那篇著名文章。

一、“中国如何追赶超越美国”?

文章开头即指出:“无论是回首历史,还是展望未来,在世界2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真正有资格能够追赶并超越美国的国家,只有中国。”这里全文转一下,以为主体。

“赶超美国”一直是毛泽东为我们提出的“中国梦”或“强国梦”。50年前他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首次提出用五十年、六十年的时间赶上并超过美国的战略设想:“中国要赶上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美国只有一亿七千万人口,我国人口比它多几倍,资源也丰富,气候条件跟它差不多,赶上是可能的。应不应该赶上呢?完全应该。假如我们再有五十年(指2006年)、六十年(指2016年)就完全应该超过它。”

为什么中国要赶超美国?中国有什么资格、有什么条件可以赶超美国?对此毛泽东作了解释:“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

“赶超美国”的“强国梦”

当时毛泽东并不晓得GDP等经济指标,也不晓得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实际差距,他采用了当时普遍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钢产量指标,1955年中国只有400多万吨钢,而美国已经达到了1亿吨,相当于中国的20多倍。毛泽东介绍,美国在60多年前钢产量也只有400万吨,因此他设想中国花五十年、六十年赶上并超过美国的钢产量目标,而不是经济总量指标和其他指标。

当时(指1955年),中国总人口已经突破6亿人,美国只有1.9亿人,中国比美国多出4亿多人,而美国的GDP相当于中国的5.8倍。但是很可惜的是,一年之后(指1957年)毛泽东去苏联访问,受到了赫鲁晓夫提出用15年超过美国主要工业产品总产量的影响,将原定五十、六十年的设想改为十五年“超英赶美”的设想。为此,毛泽东回国之后发动了“大跃进”,很快就惨遭失败。但是毛泽东的这一强国之梦仍然是伟大的,还是可以提前实现的。到了1993年中国钢产量超过美国,但居日本之后,为世界第二位。

我把毛泽东的“强国梦”称之为中国的大战略,由此将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作为一个后发的社会主义的人口大国的追赶目标和超越对象。这里毛泽东暗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假定:在世界上众多的大国中,真正有资格、有能力超过美国的唯一国家就是中国。

这里,毛泽东有三条重要理由:一是国土面积与美国大致相当,这就意味着主要资源总量与美国比较接近,如果能够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就会成为追赶和超越美国的自然资源基础;二是中国比美国人口多得多,这就意味着一旦中国人民人力资本水平大幅度上升,就会成为追赶和超越美国的人力资源基础;三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就意味着美国的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最优越的制度,而中国的制度又比美国更优越,如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就会成为追赶和超越美国的制度基础。

从历史上看,1957年苏联的赫鲁晓夫曾提出这一目标,但是它并不具备人力资源优势,1991年苏联解体,也随之丧失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追赶美国,但始终无法超越美国,因为它并不具备这三个优势;从未来看,即使2030年之后的印度,其总人口超过了中国,但是它仍然不具备其他两个优势,它同样无法超越美国。无论是回首历史还是展望未来,的确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真正有资格能够追赶并超越美国的只有中国。“赶超美国”是毛泽东的强国之梦,又是后来人逐渐付诸实践不断实现的。

从现代国家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毛泽东时代是这一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即初步成长期和工业化初期,他还不可能实现这一梦想,但是却为中国建立了比较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进入了世界前十位经济大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这一生命周期第二阶段,即迅速崛起期和工业化加速期,明显地加快了对美国的经济追赶和技术追赶,但是直到苏联解体的90年代初,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差距仍相当悬殊,美国成为独一无二的超级霸权;进入21世纪,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准确的重要判断:“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一战略机遇期的核心目标就是“富民”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由于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比美国多出10亿人口,即使人均收入增长到相当于美国人均收入水平的1/5~1/4,经济总量自然也会超过美国。这是一个多种主要总量指标连续加速赶超美国的过程,它早已开始,而采用汇率法的GDP指标超过美国只是这个过程的最终标志,还不是唯一的标志。

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前十年(2001-2010年)的加速追赶,局部超越;后十年(2011-2020年)的全面追赶、主体超越。现在我们正处在这一赶超过程的中间点,为此就有必要从国际视角特别是中美比较作一简要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可以说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根本性变化,这也意味着打破了自长期以来美国独家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也引起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局部超越”的前十年

进入21世纪的前十年,中国依然保持了经济高增长,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又出现了对外贸易,加速了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和一体化,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实现“中国新政”、率先经济复苏、率先贸易复苏,加速缩小了与美国各方面的差距,中国充分利用了这一战略机遇期,拥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地位,获得了更加广大的国际空间。这是中国加速追赶、局部超越美国的十年。

第一,中国主要的指标居世界位次不断跃升。经济总量(指按汇率法的GDP计算)由2000年的世界第六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二位,占世界总量比重从3.75%上升至超过9%(2009年为8.56%);中国与美国GDP的相对差距由8.26倍缩小至2009年的2.83倍;根据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按1990年国际美元值计算,2008年美国GDP(PPP)为中国的1.065倍,2009年美国经济负增长,中国正增长,则超过美国;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与美国GDP(PPP)的相对差距由2000年的3.34倍缩小为2009年的1.55倍。

第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造业生产国。全世界约有500种工业产品,其中220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其中,2010年中国钢产量是美国的3.6倍;中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第三,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由世界的第八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一位,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从3.86%提高至突破10%;外商直接投资由第九位上升至第三位;外汇储备由第七位上升至第一位。

第四,中国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科学家和工程师由世界第四位先后超过日本、欧盟(27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研发人才国家;2008年居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论文发表数国家;2009年居日本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专利与基础专利申请国家。

第五,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看,中国主要通讯基础设施拥有量已经超过美国;中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能力已居世界首位;2010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7.4万公里,接近美国7.5万公里;中国高速铁路里程达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第六,从综合国力的角度看,中国与美国的相对差距明显缩小,由2000年的2.55倍缩小至2008年的1.50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总之,中国每隔五年上一个台阶(指五年计划),即经济总量、贸易总量,以及综合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每两个五年(指两个五年计划)迈出一大步,即经济总量、贸易总量,以及综合国力在世界的位次明显跃迁。中国花了10年时间,在主要总量指标方面大大缩小了与美国之间的相对差距,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指标已经超过了美国。与此同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治理的格局。在中国等国的压力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不得不增加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使中国上升至第三位,居美国、日本之后,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参与并成为世界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领导者。

“主体超越”的后十年

从今后十年来看,仍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还是中国再上大台阶的重要时期。

首先,将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即“民富”目标:到2020年,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我们保守地估计人均GDP可能会超过1万美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接近77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08年美国为78.5岁);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人类发展指标进入世界较高水平,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城乡居民人口;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进入更加富裕阶段,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进入富裕阶段,处在发展中国家前列水平。

其次,将成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即“国强”目标。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所有的指标全面赶超美国,其中大部分指标先后超越美国。根据作者保守估计:

第一,中国GDP总量与美国的差距迅速缩小。按照市场汇率法计算,在考虑到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三大因素,到2020年之前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将接近1/5,并超过美国;按照安格斯·麦迪森所提供的数据,用购买力平价(PPP)法的1990年国际美元值计算,中国GDP将在2010年超过美国;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购买力平价(PPP)法的国际美元值计算,中国与美国GDP(PPP)的相对差距由2009年的1.55倍,到2015年前后超过美国。

第二,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将在2011年超过美国;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第三,中国进口贸易额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中国与美国服务贸易的相对差距迅速缩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海外直接投资国。

第四,中国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中国专利与基础专利将先后超过美国和日本;中国科技论文发表数超过美国,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创新强国。

第五,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看,2015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将达11万公里,大大超过美国;中国高速铁路里程达到1.2万公里;中国特高压、智能电网规模居世界首位;中国非化石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首位。

第六,到2020年,中国与美国的综合国力相当接近,但军事实力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分析是相当保守的估计。这是因为按汇率法计算的GDP或其他指标与实际的实物指标相比差异甚大,不仅反映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要素价格差异甚远,而且反映了他们之间的要素产出率差异较大。实际结果可能是主要实物指标超越美国在前,价值指标超越在后。

真正全面超越美国还在于2020年之后的十年或者再长一点的时间。当然,无论是从发展水平还是人均水平,即使到那时中国也仍然与美国有很大的相对差距,中国还需要不断地追赶,但是最重要的是不断超越,即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总之,进入21世纪的头20年,对中国而言,的确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中国全面追赶美国的过程??,也是在局部超越美国,进而主体超越美国的过程,这对于打破长期以来美国独霸世界、西方主导全球的政治经济贸易格局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对于促进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具有十分积极的国际意义。

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更需要对人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既包括减少贫困的贡献、经济增长的贡献、贸易增长的贡献,还包括知识的贡献、文化的贡献、绿色发展的贡献。中国已经具备了实现富民强国大战略的历史难得的“天时、地利、人和”。我相信,一旦中国能够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话,无论在什么样的国际竞争环境下,中国都会像我们的先哲孟子所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无独有偶,最近英刊也有文章称:

二、中国超越美国十分遥远 国民不因不富有而沮丧

这里也摘录一下,以为评论。

根据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最近的预测,2010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的这一预测是将购买力评价理论(PPP)作为基础,考虑到中国物价水平较低的事实进行调整的结果。但是,如何确定购买力评价的问题上,经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见解。也就是说,只有当中国的GDP以市场汇率兑换成美元计算时,如果这个数字仍然超过美国的GDP,那么美国才会真正被说服。

如果按照上述方式计算,目前中国的GDP仅仅只是美国的五分之二,离超越美国的那一天还十分遥远,但是中国正在越来越靠近美国。

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2003年,当高盛第一次为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进行预测时,它预计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越美国。而现在它将这个时间提前至2027年。

今年11月,渣打银行做出的一项预测显示,中国可能在2020年超越美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反映出金融危机对于美国的影响。2010年第三季度,美国实现的真实GDP低于2007年12月的水平,而同期中国GDP增长了28%。

当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中国和美国的实际生产总值每年都能以过去十年的年平均增速(分别是10.5%和1.7%)增长,那么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在2022年超越美国。

然而,根据过去的数字做出的粗略推断往往不能反映出未来的实际情况。

就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预测为例,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预测都显示,日本未来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此外,中国工人数量的下降所导致的生产率下降将会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再者,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仅取决于实际增长率,更取决于通货膨胀率以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在生产率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中,实际利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上涨,这一方面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名义利率的上升。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中国和美国的年通货膨胀率(根据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价格指数)分别为3.8%和2.2%。此外,由于2005年中国放弃了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使得人民币汇率的平均年升值幅度达到4.2%。

根据《经济学人》的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分别为7.75%和2.5%,通货膨胀率分别为4%与1.5%,而人民币将以每年3%的速度升值。如果实际情况能像《经济学人》预测这般准确,那么中国将在2019年超越美国。

或许很多人不同意我们的观点,或者认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放缓至5%的年增长水平,那么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只能到2022年才有希望超越美国。

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到了那个时候,美国仍将十分富有,而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是中国的四倍多。但是中国人并不会因为这个数字而沮丧,相反,无论这一天何时到来,中国人都会欢欣鼓舞一番。

美中两国应该在多方面谋求合作

实际上,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注定其在世界范围内将会越来越有作为。或许有些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有些担忧,但是并不需要将中国视为敌人。毕竟,中国和苏联不同,中国没有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强行附加于别国。

同时,中国也不像十九世纪的欧洲列强而建立新的殖民地。更何况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利益,如全球化、相互开放的市场,彼此购买原材料,出口产品。此外,两国都致力于打造更为稳定的世界环境。

鉴于未来中国和美国所处的外部环境和竞争状况,美中两国应该在多方面谋求合作。亚洲需要一个单一的区域性安全机制——而不是时下鱼龙混杂的角逐场面——比如东亚峰会,通过该组织可以促使贸易往来。

亚洲国家也应该在非传统安全方面,比如卫生、环境保护、打击盗版和反恐等领域通力合作。这样的威胁本身就是跨国界的。

当然,如果美国试图通过它所推崇的自由体系约束中国的发展,那么美国更应该约束的是自己。很长时间以来,一直都是美国在打破常规,比如说引起中国人质疑的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国和美国,可以说都是历史和现实中的巨无霸,也都有一定的优势。二十世纪它们曾目睹共同犯下的错误,那么在二十一世纪,它们的表现应该有所不同。

印度亦然!

三、印度如何追赶超越中国与美国?

我们就只能是试目以待了。不过,既然在当下美国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3倍前提下,我们也有这种雄心壮志,那笔者在这里就不妨给印度打打气,毕竟印度也是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人口众多,而且据报,印度还有望在不远的将来一举追赶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有巨大的“人力资源”潜力可挖?

同时,印度还是一个“有海有洋”的地缘大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亚洲掘起,中国掘起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就充分说明了印度在外部环境方面是拥有绝对优势的......因此,本篇也就不妨将胡鞍钢“中国如何追赶超越美国”的文章开头翻版作结尾:

“无论是回首历史,还是展望未来,在世界2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真正有资格能够追赶并超越中国与美国的国家,只有印度。”

另外,对于胡鞍钢结尾定论引用的中国先哲孟子所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笔者也觉得不如引用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所说“我不在乎敌人的意图,我只在乎他们的实力”更具历史和现实意义?至于未来,我们都等着吧?

参阅:中国人真的比印度人生活的好吗?

后记:有代表性选择网友提问,回答不可能与可能及其他。

1、tr20098 [2011-03-04 11:01:25 AM] 印度国土面积太小,才三百多万平方公里。2、庄灿煌 [2011-03-03 05:40:01 PM]任重道远啊!

dr.bear 问题不在“国土”,近代以来,历史上的“世界老大”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甚至包括德国,与印度比,美国除外(数据问题,指中美不同),那个比中国大?既然官方认为"中国赶超美国”成立,那笔者就推断"印度赶超中美"成立?至少在"印度赶超中国"方面,近代历史上又不是没有过,只是近来中国人忘记了,只记得日本,或许还包括德国,日曾超中国两次,德国更多,是三次,而且还超美一次......可见,问题不在赶超,而在如何赶超?这才是需要思考的。

3、瓦斯断电 [2011-03-04 02:35:13 PM] 虽然我们不能盲目自大和乐观,但我越来越觉得,以印度当前的表现,还远远称不上是我们的强敌,我们自己拿印度来和中国并排讨论,都是侮辱了自己。或许有一天,中国经济可能破灭,再次滑落低谷,甚至四分五裂,但我坚信我们这个民族始终能从深渊中站起,从古到今,这才是真正的强者。反观印度,就算有一天成为了世界单极,也不过只是个暴发户的气质而已。

dr.bear 观点“大致”认同,但不仅仅只适于印度,应包括我们自己。至少我们应从近代日本与德国,甚至包括“俄罗斯”(都曾赶超中国,也曾局部或全部赶超美国)的掘起、失败,再掘起,再失败中学到点什么......尤其是以军国主义或法西斯,对内垄断与对外扩张并存的“快速”掘起,这是极不稳定的,而且往往会“反复”。其理正如“一个丧失权威的威权体制是异常危险的”一样,既可以称为“周期率”,也可以说是面向世界,对三千年来“超稳定结构”的挑战。

通俗的说法,也就是民富国强,还是国富民强?或者进一步思考,是私有制能让民富,还是公有制能让民富?是私有制能让国强,还是公有制能让国强?甚至从国家与国民的不同角度来判断,是那一种更有利,风险更大?另外,我以为,印度是不是“敌国”,或许需要重新“定议”?但假如是,那对于一个40多年“占领”土地达三个半省的“敌国”,肯定是“强敌”。而且,不管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