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与吕行红毯:中美关系: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4:57:54
2011年03月04日 07:51:44  来源: 《世界知识》杂志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中美关系: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访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
中美关系是个永远让人关注的话题。今年1月,就在中美之间出现相互高度猜忌和疑虑的特殊敏感时期,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了访问,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两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就像是在坐过山车,起伏不断。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执政后,与以往美国总统换届带来的波动不同,中美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当年11月奥巴马总统就对中国进行了访问。美国新任总统在上任第一年访华,这在中美关系史上是头一例。可是就在一个月后,中美关系就因为美国对台军售、谷歌事件等急转直下,之后虽然得以短暂修复,但很快又因为中美南海争端、黄海军演等因素而陷入僵局,中美之间的不信任感在逐渐增加。目前,中美之间早已超越了通过一次领导人访问来解决危机、消除危机的时代,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会因为胡主席的一次访问而荡然无存,中美关系这种起伏不定的态势可能还会持续下去,被称为世界上最重要双边关系的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问题将是人们长期关注的焦点。
——编者手记

资料图片: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共同会见记者。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掩饰中美矛盾的做法不可取
记者:奥巴马执政以来,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了怎样的特点?
阎学通: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上升。2009年奥巴马上台之初,采取了与克林顿和小布什政府不同的对华政策,这使中美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但却掩盖了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矛盾积累了一年后,到了2010年就爆发出来了。2010年中美关系冲突不断,说明了奥巴马靠掩盖中美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中美关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时,中美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美国声称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可是在《中美联合声明》发表不到一个月,在当年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中美之间的矛盾就显现了出来。中美在发布重大联合声明之后,两国关系不能维持一个月的稳定性,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充分说明掩盖矛盾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记者:中美之间的矛盾是否能够避免?
阎学通:中美之间的矛盾随着双方实力差距的缩小而增加。实力差距的缩小使得双方在原来没有利益冲突的领域发生了利益冲突。 例如,当中国没有能力去非洲投资的时候,中国与美国不会有在非洲能源投资上的冲突;当中国海军没有能力到南海去巡航的时候,中国与美国海军也不会发生冲突。但是当中国有了新的能力时,矛盾就发生了。国家的利益是跟随国家实力的增长而增长的。当一个国家的利益需拓展时,不可避免地会与他国的利益发生碰撞,冲突的领域、范围、烈度都会增加。中美双方都不太愿意承认彼此之间有利益冲突。
目前,对于中美各自的核心利益,双方达成了共识,要予以尊重。我认为,尊重双方的核心利益,不应是双方不影响对方的核心利益,而应是要商讨如何解决彼此在核心利益上的矛盾。比如,美国认为它的核心利益就是维持世界老大的地位,要在黄海说了算,要向台湾出售武器,我们能尊重吗?不能。所以尊重核心利益应是,双方承认在核心利益上存在冲突,坦诚面对核心利益上的冲突,并找出双方都接受的方案来加以解决。
记者:您认为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对华战略是否发生了改变?
阎学通:奥巴马的对华政策从内容上来讲没有任何新的,基本还是延续上一届民主党政府克林顿政府的政策,即经济上和中国合作,军事上防范中国。惟一的区别是,克林顿明确讲要在军事上防范中国,奥巴马则是说一套做一套,实际上在防范,嘴里却不这么说。这一政策其实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
记者: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高调重返亚洲,2010年,美国与韩国和日本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在中国近海部署了航母群,对中国进行军事威慑,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阎学通:美国对于中国的军事威慑不是始于2010年。自从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6年台海冲突以来,美国就一直对中国进行军事威慑,保持美国的军事威慑优势。 2010年,美国加强了在亚太地区军事威慑力,主要是看到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美国意欲维持在这一地区军事威慑的绝对优势,于是投入了更大的力量。如果说过去,美国只需出动一艘航母就能维持这一优势,美国认为现在需出动三艘航母才行。我在《东亚和平的基础》(发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3期)一文中,提出了 “不对称核威慑”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亚太地区的和平,一定程度上是靠美国和中国相互之间不对等军事威慑来实现的。美国强,中国弱,美国想长期维持这种状态。
美国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维护它在东亚地区安全的主导权。也就是说,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美国要有绝对的发言权。美国要维持东亚地区安全的主导地位,它就得在这个地区拥有绝对的军事优势。 以和平竞争为主轴的双边政策对中美关系更加有利
记者:您认为中美关系存在从目前的竞争关系变为完全敌对关系的可能吗?或是双方之间可能爆发战争?
阎学通:竞争的关系不一定是敌对的关系。在黑社会里,两个毒品集团争夺毒品市场,他们之间是敌对的关系;而在体育赛场上,两支球队争夺冠军,他们是竞争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球队队员的比赛是有规则的,禁止使用暴力的,所以我们不说两个球队是敌对的;黑帮之间的竞争是没有规则的,可以使用暴力,所以我们说它是敌对的。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和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的关系,性质是一样的,都是竞争关系。只不过,美国和苏联的关系是拳击比赛,允许使用一些暴力,他们之间进行了很多代理人的战争。中美关系是篮球比赛,双方达成了一个共识,竞争不使用暴力,不能对对方进行军事打击,中美之间甚至连代理人战争都不会发生。我建议,中美应将双边关系发展成赛跑或跳高比赛,变为绝对的和平竞争的关系。
目前,中美之间不具有发生战争或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危险。中美双方都拥有核武器,如果发动核战争,没有任何一方能确保获胜,所以谁也不会发动这场战争。我认为,中美之间的和平关系应该好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即使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也没有发生过直接交火与大规模军事冲突。冷战期间的美国和苏联尚能维持和平关系,中国和美国维持比美苏之间更可靠的和平关系是不困难的。
邓小平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预言,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当时邓小平的安全感是世界大战十年打不起来,那么现在人们对于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的安全感更长了,信心更强了。只要中美之间不发生战争,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因为中美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
记者: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您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阎学通:我非常同意。中国和美国两国政府都把两国关系定位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因为世界上现在找不出一对比中美关系对全球事务影响力更大的双边关系。但是,人们经常错误地把“最重要的”理解为是“最友好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冷战期间,美苏关系是最重要的,但不是友好的。而我认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历史上都是不友好的关系。友好的双边关系难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因为两国关系友好之后,它们的对外政策基本上是一致的。双方一致的政策等于是一个政策,这个政策不受双边关系影响,也就是说,这对双边关系对外界没什么影响。如果双边关系不友好,两国的政策是相互牵制的,这样的双边关系对世界的影响才会大,所以才能成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以此道理理解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就能看到中美关系是以矛盾为主的关系。所以,我认为,中美从矛盾、竞争、冲突角度为主轴思考双边关系,从正视矛盾、和平竞争、控制冲突的角度去制定政策,才有助于相互之间关系的稳定。
记者:您认为以矛盾和竞争为主轴的双边政策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更加有利?
阎学通:对。最近已经有美国学者提出了与我类似的观点,认为中美需要坦承分歧。 为什么1982年的《八一七公报》当年发挥的作用大于2009年的《中美联合声明》? 我个人认为,《八一七公报》是立足于中美之间的分歧、阐明中美双方的不同立场、以及如何解决分歧为主调的公开文件。相反,2009年的《中美联合声明》回避了中美之间的分歧,谈的都是共同利益,其结果是,它没有起到《八一七公报》那种改善中美关系的重大作用。所以,我认为,中美关系要维持稳定,就要面对分歧,坦承分歧,公开分歧。公开我们的分歧,承认我们的分歧,双方才会采取措施解决。如果只讲共同利益,战略伙伴,不承认分歧,也就不会想办法去解决分歧。
记者:对今后中美关系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阎学通:我认为2011年中美关系的发展会比较突出地表现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年度特点:两头好,中间差。也就是说,每年中美关系的特点表现为与温度变化同步,天冷的时候,关系就好,天热的时候,关系就不好;也就是说,冬天的时候,关系麻烦事少一些,3月份到9月份的时候,中美关系可能会出现较多麻烦。
这是因为,美国国会每年3月都要对中国的人权问题、对中国的制度发起攻击,而到了10月份,双边领导人峰会又使得双边关系得以改善,改善的关系可以维持到第二年的3月美国国会闹事之前。正因为如此,中美关系才呈现出在一个日历年度里是两头热、中间冷的特点。而在2012年,中美关系两头好中间差的特点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2012年是美国的大选年,上半年台湾也要举行所谓大选,中美关系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总体特点可能是下半年比上半年的麻烦多。
记者:您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台湾问题仍然是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因素吗?
阎学通:至今为止,台湾问题仍然是改善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美国在东亚地区军事的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台湾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只要这一同盟关系继续存在,美国就会为台湾提供安全保障,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也就是说,美国维持它在东亚地区主导权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要阻止中国对台湾的统一。美国能否阻止中国统一台湾,将成为它能否为东亚盟友提供可靠安全保障的标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我们坚持统一台湾这一目标,中美在东亚地区的战略矛盾,即在主权问题、安全问题、战略问题上的矛盾就没法化解。 仅仅追求经济财富已经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
记者:目前,美国国内有舆论认为,中国现在强大了,底气足了,因此对美外交采取了比较强硬的政策?
阎学通:国际社会普遍有这个看法,这是他们对中国不了解、对中国误解导致的。我不认为中国对美外交表现得非常强硬。当中日关系不好的时候,我们的对日政策是停止中日双方领导层的会晤。可是从2009年12月中美关系开始恶化到现在,我们没有停止过一次中美领导人之间的会晤。虽然在2010年年初我们宣布要对售台武器的美国公司进行制裁,可是至今没有实施,怎么能说我们对美国强硬了?
国际社会存在这一看法,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就像一个学生考试,当他考试经常不及格时,他做什么都没人说他骄傲。当他考了满分后,就很容易被人说成骄傲了。外界认为中国外交很强硬,很骄傲,是因为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考试中取得了高分。 1962年,我们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进行了中印边界反击战;1979年,我们在经济同样困难的情况下进行了中越边界反击战。当时国际社会没有人认为中国骄傲了。为什么当时没有人认为中国强硬?为什么没有人批评中国骄傲?现在说中国骄傲是人们对成绩优秀者的偏见。
再有,我们长期以来不改变外交政策,也导致了外界对我们的误解。比如说,在国际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仍然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只是劝和,这就让美国等一些国家产生了误解。他们认为中国不愿意承担国际责任,认为这种做法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符合。
记者:未来中国的对美外交是否还应该坚持韬光养晦的政策?
阎学通:我个人认为,今天中美之间发生这么多的矛盾以及中国和周边国家出现这样多的摩擦,与我们坚持韬光养晦的政策是有关系的。继续坚持这一政策,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我们与美国以及周边国家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目前,我们和周边国家的分歧主要在于我国不能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韬光养晦的政策要求我们保持低调,不允许给周边国家提供安全保障。当我们不给邻国提供安全保障,而他们认为中国已经强大到应能给他们提供安全保障时,他们就会怀疑我们不提供安全保障的动机,怀疑我们国防建设的意图。任何国家都是从合理性的角度识别他国政策的,如果他国无法理解我国采取韬光养晦政策的合理性,他们就会认为我们的政策是不透明的。所以我们的对外政策也需要从合理性这一原则进行考虑。
另外,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与我们现在的国际地位的确缺少一致性。当一个国家的地位发生变化时,对外政策随之而调整是符合合理性原则的。我国过去的外交政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提供和平环境,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经济财富。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长到今天这个水平,仍以追求经济财富的增加为最高国家目标已经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了。比如,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时候,中国最主要的利益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不是搞经济建设。也就是说,国际环境的变化决定了不同国家利益的秩序和优先位置。今天,中国面临的利益秩序已经与上世界80年代不一样了。经济利益客观上已经不再是中国诸项国家利益中首位的利益了。当经济利益与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仍采取经济利益优先,牺牲其他利益实现经济利益,这样的策略会带来弊大于利的结果。
□ 本刊记者 范庆华
搜索更多关系 美国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