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肩袖子画法:一战定乾坤,淮海战役里面的那些牛人牛事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6:00:03
 一战定乾坤,淮海战役的那些牛人牛事儿             开场白
         
       说起当年的国共战争,不少人的印象就是共产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武器装备战胜了全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最后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我们建立了新中国。这种印象是对的,因为事实也就是那样。但要进一步问共产党怎么就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能回答几句的就不多了,因为基本上教科书就告诉了我们这些。而更是由于长久以来我们的官方宣传固定不变毫无创新,以至于那些“陈词滥调”听得多了,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对这段历史失去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实际上,这是一种损失,国共那些事,其精彩程度一点不比唐宋元明清那些事弱。
         
       国共几十年斗法,共产党由原先盘踞在诸省交界处群山恶水里的游击队,进而发展到与国民党分庭抗礼,最后一举打败国民党夺得天下的过称,精彩纷呈。比历史上任何的改朝换代都来得曲折和富有戏剧性。而这台好戏的高潮就是三年解放战争,国民党那边叫抗共卫国勘乱战争。而高潮中的高潮要算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了,此役过后,国民党精锐部队尽数被歼,再也无力发动战略进攻,败亡结局已经注定。而共产党问鼎中原,天下这只鹿已经快要追到手了。淮海战役结束后的10个月,毛泽东站在天安门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只是,当初谁也没有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抗战胜利后蒋委员长的声望到达了极点,手里的部队也扩张到惊人的数百万,雄才大略如毛泽东,也只是乐观估计5年能打败国民党,而国民党仅仅只支撑了3年。国民党就那么无能吗?国军战斗力就那么不堪一击吗?
         
       教科书告诉我们,共产党得民心,群众支持,毛主席说了,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完全正确,可是很不全面。共产党得到的支持也仅限于解放区,国统区的情况并不像现在宣传的那样,仿佛人人翘首以盼,等待被共产党解放。实际上在国民党的宣传下,共产党就是赤匪,共产共妻,洪水猛兽。要不然淮海战役中杜聿明从徐州撤退时,怎么会有那么多普通民众裹挟在军队中一起逃走,躲解放军简直跟躲日本鬼子一样。国军将领无能吗?拿淮海战役几位主将来说,杜聿明邱清泉都是抗日时期的名将,曾指挥大兵团跟日寇作战并取得过重大胜利。黄维成名甚早,军事功底扎实,其手下12兵团前身18军曾让刘邓的中野吃过大亏,基本保持着对中野非胜即平的不败战绩。黄百韬更是一员悍将,其手下的第七兵团在历次对共军的战斗中未曾落过下风,黄非嫡系,完全靠这些战功才能立的住脚,他又岂是无能之辈?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参战部队都是精锐部队,老蒋的家底几乎全在里面,其战斗力的强悍是无可置疑的。而占据着全国绝大部分工业资源和财富的国民党,支持战争的潜力比共产党强得多,解放区大多是民穷财尽的乡村,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的支持也只能尽力而为。况且,解放区也不大。可最后,国民党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整团整师整军,甚至整个兵团被成建制的歼灭,吃的连骨头都没吐出几块。
         
       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淮海战役中踊跃支前的民工小车队         
       我用了上面一段篇幅如果能够引起你进一步探寻的兴趣,那么就算成功了。我们在长期固定不变的宣传模式下,已经习以为常的认为共产党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那是必须得,应该的,自然而然的。就像聊起朝鲜战争,我们都会很自豪的说我们志愿军如何如何在劣势装备下打败了当时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最后逼得他们停战云云,仿佛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说起我们巨大的伤亡,就会心里非常不舒服,要是有人提起“人海战术”,更加会生气。我不想讨论所谓的“人海战术”,我更不怀疑我们胜利的含金量。
         
       我只是想说: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是像写好的剧本那样,会简简单单顺理成章的在舞台上演出。未发生之前,那是谁也预料不到结局的。比如,6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时,苏联在我们边境上陈兵百万,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而你并不一定知道,当时北京的首长们甚至都做好了南撤的准备。中苏最终没有大打起来,所以一些能让人不寒而栗的假设也就没有罗列的必要。而那些已经发生了的事情,那些让如今的你我只剩下自豪连惊叹的情绪都没有了的伟大历史事实,之所以是那么个结果,那是经过了一个足以让人拍案叫绝也充满惨痛代价的曲折过程。尊严,不是无代价的。完成这个过程的那些埋没在历史故纸堆中的牛人,牛事儿,不应该被忘记,而应该被牢牢记住。
          
       淮海战役,就是这么一个令人拍案叫绝又充满惨痛代价的过程,我忍不住想写一写。
               第一节:没有想到的巨大战争
         
       其实在淮海战役开打之初,国共双方无论是领袖还是前方指挥员,都没有想到这场仗会打那么大,最后变成了双方的生死之战。虽然双方都清楚,这场决定命运的生死之战迟早要来到,但明显,这来的比较突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至少,国民党那边没有。
         
       蒋介石还沉浸在东北55万国军全军覆灭的悲痛之中,顾祝同认为共军刚刚打完济南战役,怎么着也得休整一下,所以留给中原战场上国军部署的时间还很宽裕。但是他们错了,共军一点休整的意思的都没有,济南的巷战还在继续,华野代司令粟裕就已经把进行淮海战役的计划发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略加修改完善后,痛快的拍板同意了。
         
       为什么这么急呢?因为济南战役粟裕手底下的部队没打爽。原来9月份华野在攻打济南时,用了一大半兵力进行阻援,没想到援军根本就没有来,济南城就打下了。打胜仗的部队自然兴高采烈,可负责阻援的部队却失望了,闹来闹去,没放一枪,这济南就解放了?70多个团埋伏在哪里,结果连敌人一根毛都没看见,大家相当不爽。于是部队求战心情那个高涨,粟裕一看,正好,打济南伤亡也不太大,于是立刻就制定了淮海战役的计划,满足大家伙想打仗的迫切心情。
         
       可这个淮海战役的计划并不是后来的那场大决战式的淮海战役,这个计划跟它比起来,小巫见大巫,顶多属于小打小闹而已。粟裕的目标仅仅是拿下两淮即淮阴淮安,高邮宝应,打下后看情况再打连云港,海州,把苏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毛泽东接到电报后,认为可以,不过胃口小了一点。他站在战略的高度,认为以华野现在的力量,完全可以打一个更大的歼灭战。他早就瞅准了徐州以东的黄百韬兵团,10w来人,非嫡系部队但是实力较强,可以打一打。况且,打了黄百韬妙处大大地。这招棋后来被认为很高明,以后再说。
         
       于是粟裕就开始着手准备了。这个时候无论是中央军委还是粟裕都没有想过要和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淮海战役只不过是普通的一个战役计划而已。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战争按照他的惯性不断展开,双方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最终,战争的规模无可避免的扩大化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在以徐州为中心,地跨江苏,河南,山东,安徽四省的广大战场上,投入了一共140w军队,进行了一场规模罕见的大决战,经过65天的艰苦鏖战,我们知道,最终共产党取得完胜。
         
       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方面一直在主动选择,根据形势变化迅速做出正确判断,然后周密部署,其谋略和战力都发挥到了极致。而国民党方面一直在被动接受,根据形势变化做出错误选择,然后朝令夕改,举棋不定,战略出现重大失误,战力被严重削弱。就好像两个人比武,一方占尽先机,功力虽弱但招式巧妙,武功发挥到了极致;一方处处受制,内力深厚却施展不开,最后只能窝囊的败给对方。
         
        憋屈,这是我看完整个战役全过程之后送给“国军兄弟”的评价。 
         
       让我们先看看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
         
       共军方面:参战部队计有华东野战军十五个步兵纵队、一个特种兵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加上地方部队,共有60多万人。指挥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主要是粟裕指挥)
         
       国军方面:邱清泉所部第二兵团,黄百韬所部第七兵团,黄维所部第十二兵团,李弥所部第十三兵团,孙元良所部第十六兵团,李延年所部第六兵团,刘汝明所部第八兵团,以及冯治安所部第三绥靖区,还有战役期间自东北战场撤到蚌埠的两个军、自长江中游增援到浦口的两个军共计80多万人。指挥员: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摆设)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实际指挥),各兵团司令。
         
       双方武器装备:国军方面参战部队多数是嫡系主力,大部分美械装备,拥有坦克,飞机,火焰喷射器等先进武器。共军方面华野好点,但是没有坦克飞机,重武器有限。中野基本没有重武器。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虽然国军总共调动的兵力达80w没错,但是实际上兵力并不占优,由于部署问题,黄维兵团是后来增援到淮海战场上,并不是一开始就部署在那里。李延年兵团也实际上被中野阻援部队挡在外面无法与黄维兵团靠拢,基本上作用不大。后来黄维兵团开进战区,国军兵力也不占优,因为黄百韬兵团已经被歼灭了,第三绥靖区冯治安部起义了(囧)。我这么说其实已经很偏袒国军了,人家共军战术巧妙,就是让你增援的进不来,进来时被包围的已经被歼灭,掉过头来又把你增援部队包围了。所以淮海战场上老出现这样不可思议的情况:兵少的一方老包围兵多的一方。
         
       简单说,淮海战役是这么打的:黄百韬先被华野包围,杜聿明指挥邱李兵团去救援,被阻援没救成。黄维兵团也来救援,被中野阻援。李延年也来救援,一样被阻援。黄百韬挂掉,杜聿明退回徐州。黄维被中野包围,后来华野来帮忙打。于是,李延年想靠拢黄维,被阻援,杜聿明离开徐州来增援,被阻援。最后,黄维挂了。杜聿明被两大野战军接着包围,这个时候李延年跑了,杜聿明在包围圈中熬了40多天,最后也挂了,战役结束了。
         
       太憋屈了,这样的力量对比,这样的结果。
         
       一方太憋屈,另一方只能是太爽了。1948年这一年,共产党比较爽,因为这一年国共双方的形势发生了180°大转弯。一年前,毛泽东还是比较纠结的,那时候他想的还是如何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因为当时的局面还比较严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山东的陈毅粟裕,晋南的陈赓谢富治从两边策应,三路大军跃进中原,把主战场推进了国统区。可是,进入中原后,敌我双方兵力悬殊,三路大军很快陷入了不利局面。特别是大别山中的刘邓,在蒋介石重兵围剿之下,腹背受敌,12w大军锐减至5w。
         
       中原战场陷入了僵局。这个时候,毛泽东决定走一招酝酿很久的棋。        第二节:不想执行的命令
         
       1947年上半年,共产党的日子貌似不好过。“西北王”胡宗南领着20w国军打进了共产党的老巢延安,毛泽东向来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大手一挥,撤。于是共军有计划的从延安撤退。胡宗南几十万人马就占了一座空城,给高兴坏了。向老头子谎报战功,说是取得延安大捷,俘敌数万云云,蒋介石也被忽悠了,全国通令嘉奖胡宗南的重大战绩。可没过多久,胡宗南就被没走远的共军兜头一顿组合拳,凿的满头包儿。彭德怀领着西北野战军分别取得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等地的胜利,老胡一次次想寻解放军主力决战,一次次的扑空,人家就是不跟你决战,就是跟你打游击,抽空子捅你一刀就跑,老胡别提有多郁闷,部队士气严重下降。
         
       可是长久下去这也不是个办法,况且山东那边国民党也是重兵围剿,压力也很大。这个时候毛泽东决定走一步险棋,你不是把兵力都集中起来打我陕北和山东吗?你能来我就能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路经过长途跋涉和激烈战斗,至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尔后,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陈谢大军挺进豫西,三军构成品字形,协同作战,把战场推进了国统区。这招很厉害,不仅牵制了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的国军兵力,而且把战火烧到了国民党的后院。但是,一路打过去,刘邓大军损失也很厉害,加上后来的重兵围剿,中野虽然拼尽全力左突右挡没有被“剿灭”了,但也是元气大伤。
         
       1948年1月,刘邓实在有点支撑不下去了。于是向毛泽东发电报,希望能调动一支友军,吸引一下国军的注意力,最好让友军牵着国军主力走开点,否则这么死磕下去,自己的这点家底儿迟早要打光。这个友军就是指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
         
       于是,毛泽东决定走那招就已酝酿好的棋。那就是派华野的三个纵队渡江南下,在江南搞点动作,以此吸引敌人主力南下,也能开辟新的战场。这叫做:“变中原为华北,变江南为中原”,这话是陈毅陈老总说的。
          
       这步棋毛泽东早就想好了,早在刘邓挺进大别山之前,毛泽东就有跃进江南的计划,到敌占区的纵深建立新的根据地,虽然危险,但是对于经常处于危险之中的共军来说,也不值一提。执行任务的人选就是华野副司令粟裕。
         
       命令发下去,被命令者粟裕客客气气犹犹豫豫的回电:不想去。
         
       这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举动,中央军委的决定,毛主席的命令,岂敢违抗?粟裕,你想造反啊?        粟裕不想造反,也没有昏头,他只是想跟中央商量商量,因为他有一个想法。他这么做,也很犹豫和顾虑。电报在兜里揣了一个月了,反复斟酌考虑要不要发出去。他深知,华野渡江,是毛泽东运筹已久的一项重要战略,他一个华野副司令,只管好部队打仗的事就行了,战略决策方面那是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考虑的事情,自己越俎代庖替中央军委考虑战略,这超出了自己的职权范围,中央会怎么想?电报早在一个月前就写好了,就这么犹豫着一直没发出去。最后,他再次想了想自己的理由,还是把电报发给中央,电报的最后写着“斗胆直呈”四个字。
         
       1948年1月22日,粟裕发给中央军委的电报,提出应将中原三军,以“忽集忽分”之法由刘邓统一指挥,在中原打大规模歼灭战。没有直说,但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下江南,不想去。
         
       这个时候他的老搭档华野司令兼政委陈毅正在中央所在地陕北杨家沟,来的目的不是跟老朋友唠嗑,正是与毛泽东讨论华野渡江这事。陈毅很拥护中央的决定,毛主席连未来东南野战军的人事安排都亲笔拟好了。这个时候,粟裕的电报来了。于是毛主席和陈毅研究了粟裕的建议,经过集体复议,中央决定:维持既定决策。
         
       收到中央回电,粟裕知道中央已经下了决心,于是回电这年5月实施渡江,现在开始整训部队,做渡江准备。
         
       事情没有完。3月陈毅从杨家沟回到部队驻地河南濮阳时,发现粟裕不想渡江南下的态度没有改变。粟裕的理由是:带3个纵队下江南,固然能调动一些敌人,但是蒋介石不可能把他的四个主力部队掉过去跟他在江南打游击。这几个主力掉不动,下江南也就没有意义。再说部队下江南并不简单,这么一去敌占区,群众条件差,三个纵队12w人正常减员也得掉个3,4w,与其这么损失,不如留在这里打几个大仗。陈毅听完粟裕的汇报,感觉这事比较难办,这中央都已经开会定下来的事,要改变可不那么简单。这里面还有一个不能明说的原因:到底是你粟裕对还是毛主席对?
         
       陈毅一直以来对粟裕比较赏识,对他的工作很支持。但这事太大,陈毅也很为难,意思是你自己跟中央去说吧。
         
       粟裕还就真的去说了。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致电中央,希望暂不过江,他说,以上是个人不成熟意见,加上对政局方面情况了解太少,斗胆直呈,是否正确尚祈指示,我们对南渡准备仍积极进行。粟裕在三个月内两次斗胆直陈,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他急电陈毅和粟裕马上到中央面谈。
         
       这里有个典故。粟裕秘书鞠开回忆,毛主席迎接党内人从不出门,唯独粟裕来时他迎出大门,并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此时,粟裕与毛泽东分别已经是十七年之久了。为什么当时毛泽东对粟裕那么重视?粟裕只是华野副司令,他的意见为什么那么重要?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三节:粟裕的崛起
         
       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城南庄,毛泽东亲自走出大门,迎接这位麾下的爱将。当年,红军战略转移后,毛泽东一度以为粟裕已经牺牲,还在延安开了追悼会,如今再见,粟裕已是一位军功卓著的战将。长征一别,再见面已历17载,毛泽东笑着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两人紧紧握住了手。
         
       粟裕,湖南会同人,生于1907年,侗族人。有趣的是粟裕生前一直认为自己是汉族,直到1988年经民政部门考证,粟裕其实是侗族。与其他开国元勋相比,粟裕成名较晚,只在解放战争初期才声名鹊起。淮海一战,粟裕横空出世,指挥大兵团作战,纵横捭阖,完成了整个战役歼敌总数的80%。此战之功大,足以名垂青史,与历史上任何一位名将媲美。  粟裕         
       而在这之前,他的日子一直不好过。他没走过长征,因为当时他的部队奉命掩护主力转移,这么边走边打,没走多远就全军覆没,只有粟裕带着少数人突围出来,死里逃生。以后就一直带着部下在南方的山里打游击。这样艰苦的生存环境,造就了粟裕善打险仗的指挥风格。共军里面的战神林彪没听说佩服过谁,唯独对粟裕比较钦佩,说“粟裕尽打神仙仗”。还要求部下收集粟裕指挥的战役战役资料,一个人关在屋里研究。
         
       粟裕的成名之战,是七战七捷,这是典型的“神仙仗”。1946年7月,国民党军以5个整编师共15个旅约12万人的兵力,大举进攻苏中解放区。粟裕领华中野战军3w多人拍马迎战。一个半月之内打了七仗,七战七捷,共歼敌5.3w余人,歼灭的敌人比自己的总兵力还多,一时令共军上下士气大振。他每战都是集中优势兵力吃掉敌人一部,管你一共多少人,我就集中兵力先吃掉你这一小部,然后转移,瞅准机会再吃掉你一部分,一次次的来,屡试不爽。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可是你给我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包围人家一部,吃了就跑。弄不好就会被反包围,毕竟手头的兵力就那么点,这只能说是个极其考验粟裕业务能力的技术活儿。而粟裕凭着精湛的指挥,漂亮的拿下了完成了这次考验。
         
       消息传到延安,毛泽东极为高兴,对粟裕刮目相看。亲自起草电报把粟裕这一仗进行了全军的推广宣传。毛何许人,你会打仗有才能岂能弃之不用。1947年1月,粟裕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华野司令是陈毅,可是毛泽东电告陈毅:“具体作战由粟裕同志负责”。陈老总何等胸怀,自然明白毛泽东的意思,于是大力支持粟裕的工作,成就了一段“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佳话。此后,粟裕连续指挥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泰蒙战役,歼敌无算。1947年8月,粟裕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艰苦鏖战,全歼了国军五大主力中排名第一的整编74师,击毙师长张灵甫,举国震动。
         
       此时的粟裕,风头正劲,在强将如林的中共军内,其地位也隐隐有赶上那几位成名已久的大将之势。
         
       长期艰苦的战争生涯,也让粟裕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粟裕一生负伤6次,最严重的一次是当年南昌起义,一颗子弹从头部穿过。(爆头都没死,粟裕真神人也,难怪打仗这么厉害。)可是这个伤留下很严重的后遗症,每逢战况紧急精神高度集中便会头疼欲裂,屡次晕倒。但战争年代无暇休息,这对粟裕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损伤。建国后他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头不能左右移动,连吃饭时饭菜也要摆成一条直线。后来朝鲜战争毛泽东点将,本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粟裕,可惜粟裕那时候病情严重,实在有心无力,否则朝鲜战争若是粟裕指挥,必将是另外一番场景,令人神往。闲话休提。
         
       时间转到1945年5月,由于粟裕对毛主席渡江南下的战略,在三个月内连续两次提出不同意见,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视。对于手下这位能征善战的虎将的建议,毛泽东不可能不慎重考虑。于是毛泽东电令陈毅粟裕马上到中央来一趟,面谈商议此事。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毛泽东对手下这一员能征惯战的勇将的意见不可能不重视。
         
       粟裕把自己的想法向毛泽东详细的进行了汇报。于是中央决定开会研究讨论。城南庄会议开了7天最后毛泽东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同意部队暂不过江。但是,交给了粟裕一个任务,那就是粟裕必须在4到8个月内,在江北歼敌6到12个旅。
          
       这等于给粟裕立下了一个军令状。        第四节:军令状
         
       军国大事,岂同儿戏?你说不过江就不过江啊?你说能在江北打大仗,那好,你先给我打打看。这回中央够给粟裕面子了,毛主席也够尊重粟裕的意见,压力重重的落到了粟裕的肩膀上。
         
       在这里插句题外话,对比蒋介石和毛泽东,不说其他方面,就是在知人善用和听取意见上,毛比老蒋高出不是一个档次。蒋介石宁可任用忠于自己的蠢材,也不会任用不听话的人才。不论解放后那些事,单论革命战争年代,老毛本身水平高,高瞻远瞩,做出的很多决策都是高明的,正确的。但他再高明也不能事事预料如神,他本来就是人而不是神(为什么后来人们要把他神话呢?神话打破又把他老人家贬的一无是处,中国人就是爱折腾,呵呵)有时候身临其境的人意见往往更加符合实际,而毛泽东是能听的进去的,并且会将正确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蒋介石除了政治手腕厉害外,军事指挥方面才能实在是平平。但他没有自知之明。总是插手遥控前线指挥,朝令夕改弄得部队不知所措。而他疑心又重,前线指挥员明明知道老头子又在瞎指挥,可是为了避免失宠,又不敢直言相谏,谏了也未必听得进去,这也是导致国军屡屡贻误战机的重大原因。杜聿明晚年感叹:即使把一个最差的计划坚决执行到底,淮海战役也不至于打成那个样子。也是暗指老蒋当初的瞎捣乱。在知人善用方面,老毛更是有一套,粟裕强在军事,陈毅强于宣传和政治工作,所以当初任命粟裕时毛泽东就电令陈毅:作战指挥粟裕负责。而作为一把手的陈毅胸怀何其宽广,不仅不会心生嫌隙,而且利用自己在部队的威望大力帮助粟裕扫清指挥障碍,老一辈革命家的宽广胸怀至今令人敬仰。整个淮海战役期间,老毛的电报屡屡有如下字眼:一切事宜临机处置,不必请示。老蒋屡屡如此:弟部向某某方开进,坐视某某部被歼,将使我亡国亡种。境界之高低立判。
         
       回到正题。重任在肩,所幸方向正确,所以粟裕也就放下包袱专心寻找战机了。毛泽东让他打邱清泉所部第五军,这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经历过印缅战场洗礼的部队,全式美械的机械化兵团,实力很强。粟裕刚渡过黄河,邱清泉很机警,立刻带着部队进入山东与其他部队抱成一团。想包围我,门都没有。粟裕一时无法,摊看地图思考一番,果断下令甩开邱兵团,掉头直扑河南开封。开封兵力空虚,粟裕手到擒拿,一举攻克。共产党都学了毛泽东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军事思想,只蒙头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可蒋介石不同,河南省会被共匪攻占,岂能坐视?蒋介石急忙调集5路大军前往增援。可粟裕打开封不仅仅是为了歼灭区区开封一城的兵力。开封只是个餐前甜点,粟裕还没吃饱呢。就是要吸引你过来,怕的就是你不来。果然邱清泉急于给老总统立功,挥兵直进扑向开封。粟裕立刻弃城,回头迅速切下了迟迟疑疑墨迹在后的区寿年兵团,不用客气,包围歼灭在睢杞两县。邱兵团实力雄厚,不宜硬碰硬,咱先躲一躲,但吞掉区寿年兵团还是绰绰有余。这些招数,粟裕在七战七捷中已经耍的纯熟,这时候运用起来,轻车熟路。指挥是门艺术,粟裕确实是个艺术家。
         
       区寿年当年跟粟裕有交情,是老朋友,在兵团被歼灭自己被俘虏后,两老朋友战场聚餐,当然粟裕做东。仗打输了,交情还在嘛,这时候区寿年格外重视这份交情,就怕粟裕装作不认识他了。幸亏粟裕记忆力不错。老区一阵激动,忍不住提醒粟裕:粟司令艺高胆大,我很佩服,但我劝你,现在还是赶快撤吧,四路大军即将成合围之势,弄不好要成瓮中之鳖。言下之意是你打我算是挑软柿子捏,可其他几路大军可不是吃素的,得了便宜赶紧跑吧,要不然要吃大亏。粟裕岂能不知战场形势,笑笑说吃菜吃菜。
         
       吃完饭,抹抹嘴。粟裕转头又包围了正在疾进增援的黄百韬兵团。你们这几路大军不是要包围我吗?我先包围了你这一路再说。按理说,区寿年说的也对,面对几个方向上扑来的援军,你不赶紧跑极容易被包了饺子。可是粟裕岂是常人思维,我就是行常人不敢行之事。结果这样一来其他几路援军竟然停了下来。真是应了兵法那句话:兵者,诡道也。他们被胆大如牛的粟裕给吓住了,害怕其身后还有更多的援军。再者国民党将领的老毛病在作祟,人人都想保住自己的实力,不肯争先出头,于是坐视粟裕耀武扬威,差点把黄百韬提前给俘虏了,如果那样的话黄连在淮海战役上演出的资格都没有了。老黄也急了,一个兵团司令亲自坐上坦克指挥突围,也填补了国军一项历史空白。拼了老命总算突围出去,蒋介石给他发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这就是豫东战役,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兵团部,两个整编师部,四个正规旅,两个保安旅等共九万余人。仅此一役,粟裕就完成了自己给毛主席立的军令状,时间只用了20天。此刻是1948年6,7月份,济南战役还没有开打。话虽说得痛快,但实际上这是个险仗,华野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伤亡,整个战役也没有这么顺利,但提那些就扫兴了不是?七战七捷那种低概率事件也不能总发生,总的来说,豫东战役是比较漂亮的。
         
       豫东战役的胜利,扭转了中原战场形势。毛泽东看得很清楚,战役进行时,蒋介石把山东的兵力都调到了河南,山东此时兵力空虚,毛泽东岂会放过这个机会。他命令粟裕立刻回师山东,打济南。         第五节:整风
         
       有的朋友可能有疑问,我写的是淮海战役,老说前面这些事干什么?你不要急,任何事情都不能割裂开来去说,特别是战争,不把这些前因后果背景铺垫介绍清楚了,后面的大餐也上不来。为啥?用点抽象的说法吧,事物都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因哪有果,没有解放军前面这一系列的动作,哪有后来展开淮海战役的决心和勇气?解放战争是一盘棋,不是攻一个山头拿下一个阵地那么简单,这是个层层推进的过程。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讲。还有就是,我尽量把这场战役写的“故事化”一点,以求生动好看,让对这段历史不是感兴趣的朋友看完之后,起码知道这个仗是怎么打的?假如有人问起,可以简单叙述一遍,这就够了。所以不打算罗列很多数据和资料,那样通篇密密麻麻的数据和部队番号,看起来太枯燥。但是我准备写之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尽量做到不胡说不杜撰。但有的地方如果出错,还望包涵。闲话休提。
         
       话说1948年9月,粟裕指挥济南战役。蒋介石令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所部固守济南,而在徐州及其附近地区集中17万人的3个机动兵团伺机北援。济南城的防御不可谓不坚固,王耀武集中兵力约11万人,在济南外围县镇及制高点构成外围阵地,各阵地内均构筑众多的工事碉堡,形成能独立作战的支撑点。华野还是老办法,部队分为围城和打援两部分,为了防止徐州之敌增援,华野动用了18万人组成打援兵团。原以为攻打济南城会比较艰苦,谁知王耀武不济事,战斗进行了8天济南城就被攻陷了,加上起义的国军一共被歼灭10余w人,缴获量多,连总司令王耀武自己也被俘虏了。可怜这位抗战名将,在打日本鬼子的战场上功勋卓著勇不可挡,可打起内战来却甚不如意,最后做了俘虏。其实王将军并非这么脓包,他指挥作战能力很强,否则也不可能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但正所谓大势所趋,国民党颓势已显,老王即使在济南战役表现好点也不过多增加华野的伤亡而已。后来老王给关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时,据说学习态度是最好的,后来也是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我揣测,老王打鬼子行,打内战不行,是否思想早就动摇了?呵呵。
         
       此战一胜,极大地增强了解放军攻占大城市的信心。共产党的仗越打越顺利,打起仗来也就越来越大胆。以前也就只擅长打打游击战,现在渐渐迈入大兵团作战的殿堂,所以,进一步发动大的战役也就有了底气。
         
       在济南战役还没有完全结束,巷战还在激烈进行时,粟裕就已经制订了淮海战役的作战计划,并且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前面说过,华野用了大部分兵力去打阻援,结果竟然没打上仗,国民党压根儿就没来增援。这使粟裕察觉到,国民党现在是不愿意在这种不利情况下跟我们打大仗。有名言说:永远不要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这话反过来,就是永远要坚持做敌人不愿意你做的事情。于是,粟裕认为该再接再厉,跟国军再打上一场大仗,于是淮海战役的计划就形成了,粟裕的计划是:攻占两淮即淮阴淮安,高邮宝应,把苏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当然现在我们知道这个计划跟后来的淮海战役不是一回事。
         
       大战在即,部队一方面厉兵秣马,积极备战,另一方面,一场整风运动却开始轰轰烈烈的展开。在淮海战役发起前一个月,中央要求华野在曲阜召开一个为期20天的师以上干部会议,重点整顿部队加强纪律性的问题。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部队要打大仗,就必须强调纪律性问题,各部队必须要统一,集中,指到哪儿打哪儿,有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大规模战役胜利的基本前提。第二,就是统一指挥的问题。中央要求全军一定要服从粟裕的指挥,可是,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说白了,粟裕在军中的资历浅,不少人不服他,不愿听他指挥。华野是47年由山东八路军和江苏新四军合并而成,出身新四军的粟裕,指挥起来时时会有一些障碍。部队是很讲究资格的,你说那些老八路,走长征过草地翻雪山九死一生摸爬滚打过来的老资格,他们只服自己的老领导,这时候来一个粟裕,要我们都听他指挥,他算哪根葱?  淮海战役前,粟裕进行战前干部动员         
       其实,早在打济南之前,打豫东战役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很明显。这时候,陈毅帮了粟裕很大的忙。陈毅在部队里很有威望,那是老资格中的老资格,粟裕当年还是个班长,是个红小鬼的时候,陈毅就是政治部主任,地位仅次于朱毛,所以军队里那些骄兵悍将可以不听粟裕的,没人敢不听陈毅的。早在1948年5月豫东战役前,华野就专门开了个高干会议,朱德和陈毅亲自到任,把那些不听话的将领一个个提出来点名批评,内容就是不能搞军阀主义,一定要听粟裕指挥。这次的师以上干部会议,重点仍然是这个问题。
          
       没有老领导老搭档陈毅的坚决支持,粟裕在华野的工作会很难进行。这里还有一点插曲,在城南庄会议的最后一天,毛泽东突然提出,要让陈毅去中野任副司令,升粟裕为华野司令兼政委。这可急坏了粟裕,没有陈老总压阵,部队里的那些老资格谁能压得住?于是再三要求陈毅仍回华野。最后老毛还是给了个折中的方案:陈毅到中野工作,仍保留华野职务由粟裕任华野代司令代政委。毛泽东为什么在大战当前调离部队主将,这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任何环境里,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的队伍,都逃不开人事,人情的纠葛,国民党内有派系之争,共产党内也是山头林立,只不过是个内部协调的问题。一直在说共产党积极备战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国民党在干什么呢?         第六节:派来一只猪
         
       1948年10月的徐州,正处于危机四伏的态势之下,解放军攻克济南之后,中共两大野战军华野和中野分别位于徐州的北部和西部,大有合流之势。
         
       在全国各个战区,蒋介石最看重的是徐州,他在这里投入了四个全机械化兵团,六个绥靖区,是关内最大的指挥中枢,当时,蒋介石在中原分设了两个剿总,汉口的华中剿总下辖35w人马,而徐州剿总则以60w大军屏障南京的大门。
         
       这是因为,徐州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地处中原南北要冲,两条横贯东西和南北的铁路,陇海和津浦从这里交汇而过,是进可问鼎中原,退可扼守江淮的中原锁匙。而徐州又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是个“四战之地”,既是战略重地,又无险可守,那自然极容易爆发战争。自古以来,徐州有文字记载的战事大大小小打过360多仗,中国的版图上,没有那块地方像徐州这样经受过如此多战火的洗礼。
         
       那么,徐州剿总司令这个人选就显得非常重要,那必须是“国之栋梁”一类的人才能胜任。而蒋介石让谁当这个徐州剿总司令呢?他选择了他的学生刘峙。
         
       刘峙,黄埔一期毕业,从北伐时跟随蒋介石,到现在军衔已经混到二级陆军上将。听上去这可能是个戎马一生,功勋卓著的人物。可实际上他除了在北伐时运气好混上了“福将”的名头,后来的经历中鲜有战功。抗日时是著名的“长腿将军”,创造了十余天内溃退千里无人能超越的逃跑记录。这个人全凭对蒋介石的忠诚得到提拔任用。这么一个人,蒋介石却把徐州剿总60w人马交给他,这是一种自取败亡的任命。刘峙上任后,南京城里一片风言风语,有人说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就算不派一只虎,也该派一只狗,怎么派了一只猪呢?  刘峙         
       后来我们知道,这只猪也算是“不负众望”,在淮海战役中坚决不做英明的决策,不断做出愚蠢的部署,有始有终的捍卫了自己蠢猪的名声。国民党失败后,刘峙一度混的很惨。1949年逃往香港,但在九龙竟遭土匪抢劫,竟落到了无以为生的地步。台湾方面又以他滞港久未归队,取消其战略顾问资格。最后没办法流落到了印尼,以教书来糊口。估计蒋介石也是“怒其不争”到极点,诚心撇下他不管了。后来还是老朋友顾祝同何应钦说情,台湾当局才给他一个“总统府国策顾问”的虚职,让他回来养老。从此他在台湾寓所深居简出,不再露面。
         
       其实,蒋介石是知道他这个学生的水平的,所以给他派了一个得力的助手杜聿明做徐州剿总副司令,由他实际负责战役指挥。明知刘峙难堪大任,为什么蒋介石还要委以大任呢?原因也很简单,他要保证手底下这60w人马对自己的绝对服从和忠诚。刘峙无能,但他听话。其实有一个人蒋心里清楚是能担此大任的,但蒋就是不给他兵权,这人就是白崇禧。
         
       白崇禧,外号“小诸葛”,为人精明多谋,领兵打仗也有一套。但他是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是地位仅次于“桂系”老大李宗仁的2号人物。白和蒋的关系有和与不和,套用一句很熟悉的话,但要反过来说,那是“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蒋北伐,抗日时,多得白崇禧出谋划策,是重要智囊人物,蒋对他很倚重,可另一方面,白崇禧历史上曾经三次逼蒋下野,是党内蒋介石的重大威胁。所以,蒋介石对白崇禧那是相当的猜疑。这样的关系,蒋介石怎么可能把重大兵权交给他?
         
       后来,形势危急,蒋介石也是国难思良将,顾不得什么派系矛盾了,把白召来南京,想让他统一指挥两大剿总,可这时候白崇禧反而不买账,说什么也不肯就任。淮海战役一结束,白就联名发布通电要求蒋下野,为此,蒋深恨之,到了台湾后,给他一个闲职。后来传言,李宗仁回大陆后,蒋觉得白失去了牵制李宗仁的价值,就派特务暗杀了他。真实与否,也不作讨论了。但是个人认为,白这个人只有小聪明没有大远见,原因有二: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道理他难道不知道?“国难”当头还忙着派系斗争,不肯临危受命挽回败局。二,明知跟蒋已有了无法化解的矛盾,还被蒋介石诓去台湾,这不是自投罗网吗?李宗仁就很清楚这一点,他直接去了美国,后来辗转回了大陆,受到大陆方面热情欢迎。
         
       所以,一开始国民党在用人方面就大大的不妥。共产党用的是能征惯战的勇将粟裕,外加征战多年老谋深算的刘陈邓等人,国民党用的是除了对蒋忠诚别无长处的刘峙,这样的安排,很有意思了。         第七节:国民党的部署
         
       济南战役后,徐州剿总开始收缩兵力,他们的部署很有创意。至十月底,其四个兵团、四个绥靖区、二十五个军,约六十万人的兵力,分布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和津浦两条铁路线上,摆了个一字长蛇阵,几十万的大军挤在铁路两侧,浩浩荡荡,非常壮观。意图也很明显,就是为了阻止共军南下,屏障首都南京。这个想法似乎也很合理,兵力这么集中,共军无论攻击哪一部,都可以迅速增援,就不怕被他们包围歼灭了。看来,国军已经被共产党的“围点打援”战术弄得有点闹心了。
         
       后来,辽沈战役爆发,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11月2日结束,不到两个月时间,蒋介石在东北的55w精锐之师就被消灭的一干二净,局势越来越严重了。共产党越打胆越壮,实力越强,看来,中原地区的决战不可避免了。蒋介石在中原分设了两个剿总把兵力分开,白崇禧第一个反对,他认为在中原不应该分设两个剿总,而应该合并两个剿总由他亲自指挥,蒋介石岂会听他的,你领着你的35w人安的呆在武汉待命吧,别的事少操心。结果后来白非但不操心,也不听命令,老蒋要掉他的部队去增援,白说没门儿。
         
       徐州危及,蒋介石让国防部作战厅给点意见。作战厅报给他两个方案。一是放弃陇海路上的据点,兵力收缩至徐州到蚌埠间的津浦路两边,做攻势防御。第二个是放弃徐州,大军退守淮河南岸。但他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到底要不要放弃徐州。白崇禧的观点也是认为不应该在徐州屯重兵,守江必守淮,大军应该放在蚌埠。徐州是四战之地,难守易攻,大军集结在那里很不明智。当然,蒋介石照例是不鸟他的。
         
       我们知道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一贯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倾向于集中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开战初期,胡宗南拥重兵打进延安,毛眉头都没皱就果断放弃延安,才有了今天的形势。但让蒋有这样的决心,就比较难了。前面说过,徐州战略地位重要,还没打呢就放弃徐州,这对蒋介石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毕竟那个时候国民党是正统,共产党攻下一地叫解放,国民党那可是叫沦陷,字面意思上看,就可以知道双方的心态。这也足见蒋的军事思想比较落后,一直专守防御战略思想。
         
       蒋介石一直在犹豫,一直拖到11月5日,才最后下命令,将陇海路兵力撤至徐蚌之间做攻势防御,这就是国民党的徐蚌会战计划。
         
       而这个计划,国民党最终连施展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计划被送到正在东北葫芦岛指挥撤退的杜聿明手上时,他气苦了。古往今来,就没有这么布阵的,国防部的这帮人,真tmd有才!
         
       前面不是说杜聿明给刘峙做助手吗?怎么跑到东北去了?这没办法,就一个会干事又忠诚的杜聿明,蒋介石拿他做救火队长来使。在徐州时,杜聿明已经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正要准备实施时,被蒋介石叫上了飞机,拉到东北去指挥部队撤退,那个计划也就不了了之。如果那个计划被实施了,淮海战役的面目也许会有所不同,历史就是这么巧合,国民党一直走背字。
         
       那是个什么计划呢?杜聿明和参谋长文强计划佯攻济宁,目的在收复济南,把津浦路打通,这是一步先发制人的棋。后来杜聿明被蒋介石拉到东北去救火,这计划就搁置了。因为总司令刘峙有自知之明,他认为这么大的仗我可指挥不了。这段历史出自被俘后已经晚年的文强之口,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而让杜聿明上火的这个徐蚌会战计划,是出自国防部作战厅的手笔。而这个作战厅厅长叫郭汝瑰,这个人我想不少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知道,他是共产党潜伏在国民党中的最大的间谍。         第八节:作战厅,谁的作战厅?
         
       历史有时候会有点黑色幽默。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竟然是共产党的人,这个作战厅,到底是共产党的作战厅还是国民党的?
         
       这等于两个人打架,一方的大脑中枢神经已经被另一方控制,这样动起手来,是个什么后果?而这份作战计划恰恰出自郭汝瑰之手。共产党替国民党制定作战计划打共产党,很滑稽的一件事。自然,这份作战计划的副本通过特殊渠道很快就传到了共产党领导人手里。可是当时形势变化太快,那个徐蚌会战计划刚开始执行就完全走样,所以这份重大情报没有起到作用。
         
       郭汝瑰,黄埔5期毕业生,早在1928年就秘密加入共产党。他在国民党内左右逢源,混的如鱼得水。他既是陈诚派铁杆,又和其他派系关系不错。他既是黄埔毕业,又是国民党陆军大学毕业,“根红苗正”,长期在国防部高层任职,蒋介石很信任他。老郭当年也是经常出入蒋介石官邸汇报工作,可谓红人。这么一个人如此出身,怎么会成为共产党的间谍呢?原来人家老郭一开始思想上就接受了共产主义的熏陶,读了很多列宁马克思的著作,当时也是坚定不移的入了党。可后来,蒋介石当权后开始反共,屠杀共产党,于是老郭就陷入危险局面,不得已就去了日本留学,这就跟共产党失去了联系。学成归国后,老郭官运亨通,受到陈诚赏识一路爬到高层,可是愈爬的高,见到国民党的腐败愈失望,一个偶然的机会,老郭又重新和组织恢复联系,这时候已经是1945年。老郭想到延安去,可是组织上说你到那边作用不大,不如就在这里做点工作。于是,老郭开始了他的卧底生涯。此后老郭不断将一些重大情报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上海的董必武手里,成为“潜伏在党内最大的匪谍”。1949年国民党即将失败时,老郭向组织要求归队,可组织要求他临走再干一票,如果可能带队伍起义过来。老郭咬咬牙就去干了,谁知还挺顺利。老郭希望下部队去带兵为党国尽力,蒋介石很感动就让他去四川组建72军,最后还让他当22兵团司令。老郭顺坡下驴,把72军内的特务反动分子一一剪除,安插上自己信任的人,再向国民政府要来一大批武器装备武装起来,等到解放军攻来时,老郭通电起义。蒋介石听到消息后是个什么感受,不妨想象一下。  郭汝瑰         
       这就是老郭当年的主要事迹,如果拍成电影,可以取名《无间道》。
         
       解放后老郭一直在南京军事学院当教员。虽然立了那么大功,可是组织上只给他起义将领的待遇,很多事情原因很复杂,也不便详说。总之入了这一行的人,保密原则就是一生需要遵循的规矩,所以也不可能拿这些去高调宣传。历次运动老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老郭都理解。但让他委屈的是,那边大骂自己是共产党的匪谍,这边长时间一直不承认自己的共产党身份,一直到80年代才重新确认了这段历史,光荣入党。老郭这辈子挺传奇也挺委屈,幸好干间谍工作的人神经粗硬非常人可比,老郭一直不气馁,坚持申请入党,最后也算结局圆满。
         
       作战厅可不仅仅是老郭当年一个共匪孤军作战,有的“同道中人”由于各自领导不同老郭也不知道,情报工作嘛保密是必须的。曾经闹过这样的现在看来是笑话的事,老郭当年为了自保,就向上面检举自己的对头“桂系”铁杆刘斐是共产党,而刘斐时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官也不小),平日里这两人由于派系斗争总闹别扭。一听老郭这么说,刘斐也指责老郭是共产党,这风波闹的沸沸扬扬。可你猜怎么着?
         
       这刘斐正是一名资深的共产党员,他也是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又一个卧底。于是两个卧底互相检举对方是卧底,这戏唱的,真叫做“假作真时真亦假”。
         
        老郭虽然隐藏的很好,但国民党里也有明白人,一些要员就很怀疑他。邱清泉“邱疯子”就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大骂国防部已经被共匪包围了,是亡国的国防部。算被他骂对了。杜聿明更是一直怀疑老郭是共产党,可惜没有真凭实据,人家官大,也不好随便揭发。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说是杜聿明有一回去老郭家里做客,发现老郭家里沙发腿上竟然打着补丁,杜心里就嘀咕上了,我在党内算是很清廉的人物,这个郭汝瑰比我还清廉,不大像我党人士。从此以后,杜每次向蒋汇报军事机密,都要避开老郭,平时什么事也不给老郭说。解放后,一个被俘改造了十年,一个不被承认一直在军事学院教书,但两人关系倒一直不错,最后在杜弥留之际,老郭去医院看他,杜拉着老郭的手说:你当年是不是在为共产党做事?老郭沉吟良久答道:“光亭兄,我们只是见解不同而已。”
          
       这些故事可以说明当初共产党的情报战无孔不入,达到了另人恐怖的地步。虽然战场上的硬实力依然是国民党占优,但是,即使你生在那个年代,你如果知道这些情况的话,谁将获得最后胜利心里恐怕已有了答案。
         
       前段时间电视剧《潜伏》热播,如果当初国民党那些人物依然健在的话,看了这个,恐怕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在后面还要说几位现实版余则成式人物的故事,相信他们的经历比电视剧的描写的精彩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下面,我先说一位策反了国民党两个师兵力的人物的故事。这两个师的战场起义,对淮海战役的走向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九节:策反
         
       共产党在发动淮海战役前几个月,各项准备工作就已经秘密进行了,情报工作更是不例外。
         
       杨斯德,时任华野十三纵民运部兼联络部部长。1948年9月,他秘密潜入第三绥靖区,作为陈毅的代表,与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取得联络。他去干什么?自然不是去和老朋友唠嗑,他又去策反了。为什么是又?因为这事他已经干过一回了,而且成功了,所以很有经验。莱芜战役,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的5w多部队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被解放军全部歼灭,气的当时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大骂道:“5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5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他也好不到哪里去,10w人守济南,8天就给人攻下来了)这中间,杨思德和被他策反的46军军长韩练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长话短说,韩练成在李仙洲突围的紧急关头,突然消失,造成46军群龙无首,失去了指挥,部队立即陷入一片混乱。这使李仙洲指挥失控,73军主力也被拖住。这么一来解放军赢得了包围全歼二大主力军的机会,促成了莱芜战役的胜利。那韩练成去哪儿呢?原来他被杨斯德和战友转移到一家地下党控制的商店地下室躲了起来。战后,韩练成编了一套从战场上逃脱的谎话,又回到南京去任职,去的目的就是卧底。当然,这都是“组织”的意思。  杨斯德         
       所以说,杨斯德做策反这种事,轻车熟路很有经验。况且,这回面对的第三绥靖区情况也很有利,关键看自己的工作怎么做了。
         
       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下辖77军和59军两个军,负责驻守徐州东北韩庄至台儿庄运河沿岸,利用运河沿岸,屏障徐州。这支部队原属西北军旧部,总司令冯治安,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都曾是冯玉祥的旧将。由于蒋冯之间的宿怨,加上抗战时期与共产党合作密切,西北军后来在国民党中处境微妙。蒋介石对西北军一方面收买拉拢,一方面严格防范。48年秋,原本在徐州驻防的第三绥靖区被蒋调到了徐州东北的贾汪,推上了淮海战场的前线,这让这帮西北军十分不满。好嘛,平时你老蒋对我们鼻子不是鼻子眼儿不是眼儿,现在你有难了,把我们推上去送死。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呃,这话太不恰当,那就换个说法,俗话说失败都是从内部开始,共产党正是抓住了国民党内部的纷争矛盾,进一步分化瓦解。
         
       这个时候,杨斯德在适当的时候来到了适当的地点,跟适当的敌人谈一谈起义的事儿。杨斯德很坦率,见了何基沣就说我们要发动淮海战役,希望你配合一下,最好带着部队起义得了。何基沣更坦率,他说没问题。77军我搞定他们问题不大,但59军不好办,这得张克侠去帮忙做做工作。张克侠是有顾虑的,他是个参谋型的将军,智囊人物,考虑的事情比较多。关键点就是,你们有没有实力打败国民党啊?人家几十万人摆在那里也不是吃素的。言下之意就是万一你们打不过人家,我们这些降将跟着苦头就吃大了。老蒋虽可憎,但跟着他好歹还有口饭吃,失败了跟着你们去打游击?身家性命,不可不慎重考虑啊。杨斯德也不跟他们谈主义谈理想,直接讲了咱们的实力,两大野战军的兵力,现在的形势,部队的士气。总之一句话,我们得人心,部队士气高。国民党不得人心,部队士气低,打不过我们。身在国民党部队,张克侠自然知道这是事实,于是打消顾虑,开始专心投入到忽悠部下反水的工作中去了。
         
       可部下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大家的态度分三种:一种是坚决支持反水,一种是徘徊观望,另一种就是死硬份子,这个比较头疼。反水这种事,必须要谨慎,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走漏消息,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可杨斯德敢揽这瓷器活,手里就有金刚钻。他的金刚钻就是身后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攻击的华野虎狼之师。11月7日起义前夜,59军军官的态度仍然很不明确,为了给对方施压,华野七纵开始对59军驻守的万年闸地区展开攻击。共军一上去就吃掉了对方一个营,震动了整个59军。给脸不要,那给点颜色瞧瞧。
         
       这种情况下,这两个师也没有别的选择,不起义就被歼灭,两相权衡,还是起义比较有前途一点。总司令冯治安既不支持也不参与,最后去了台湾,对共产党来说也算一点遗憾。最后这位抗日时期立过大功的将军两边都没讨好,国民党不肯原谅他下辖部队的起义,共产党也对他没有参加起义耿耿于怀。   淮海战役中的何基沣(右)与张克侠         
       1948年11月8日凌晨,张克侠与何基沣率领第三绥靖区两万三千余名官兵撤出战区。1949年2月,起义部队编入人民解放军序列,何张分别担任34军和33军军长,参加了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杨思德在建国后曾任总政治部联络部长,后又长期担任中共中央台办主任。
         
       整个过程说的很轻松,其实当时境况的险恶,一点都不轻松。杨思德语:“我在指挥所跟何司令商量,59军就来请示怎么办。于是他就召开团以上干部的军事会议,团长里头有少数人犹豫,如果那天团以上会议有一个人反对,举枪,就可以把我和何基沣枪毙了。”
         
       事情过去了,已经成为历史,我们当然可以用调侃的口吻来叙述,但是,千万不要对英雄在心中稍存不敬。换做你,你有那样的胆略和勇气到敌人营中做说客吗?
         
       第三绥靖区起义,对日后淮海战局有着重大意义。
         
       国民党这边的情况介绍完了,共产党那边现在在干什么呢?他们在用电台迷惑敌人。        第十节:大战前的诡异
         
       按照国防部作战厅的部署,国民党把他的几十万重兵摆了一个很奇怪的阵型。沿着津浦线,徐州以南到宿县蚌埠一带,摆成一字长蛇阵,拉开了决战的架势。当然现在我们知道这个怪阵是出自资深共产党员现任国民党作战厅厅长郭汝瑰之手。
         
       阵怎么摆商量好了,但国民党高层实在是对刘峙不放心,就劝老头子还是把白崇禧推上指挥位置比较靠谱。老蒋刚刚经历过东北战场的惨败,心情脆弱也就顾不上考虑派系之争,把白崇禧一纸电报叫来南京。白崇禧的态度就很诡异,一开始呢,他是兴冲冲的来,会上也义不容辞的答应下来。可到了第二天再开会的时候,他就死活不同意当这个总指挥了。这就很令人玩味,有江湖传言他前一晚见了桂系老大李宗仁,估计老李给他吹了点风。这也有道理,我们知道淮海战役一失败,蒋介石被白崇禧逼的黯然下野,而推上台的就是副总统李宗仁。当然老蒋搞军事不行,玩政治却是老手,李的总统位置还没有坐热,蒋公便又取而代之,这是后话了。还有个原因是晚年白崇禧自己说的,大意是当时看到国军部署完全错误,大战一触即发也没有时间调整了,救无可救,所以就没有当这个总指挥。到底真实情况如何,如今也不得而知了。
         
       总之,白崇禧推掉了这个总指挥,返回武汉。指挥国民党徐蚌会战的重任最终落到杜聿明头上。刘峙?摆设而已。但这个摆设在开战之初以一系列错误决策证明自己当摆设也不胜任。这个时候,杜聿明还在东北,淮海战役开战第五天他才匆匆赶到徐州。
         
       国民党高官顾祝同认为,共军先打下了济南,要再进行大的战役行动,起码要半个月以后,这是个错误估计,共军才不用等那么长时间,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共军华野攻击部队已经进入了攻击位置了。
         
       在这之前,除了开会整风之外,还在进行一项迷惑敌人的工作。国民党内部已经够乱了,还被迷惑,这仗开始就很有意思。具体就是让在鲁西南的三纵和两广纵队,利用十几个部队的番号在那儿发电报,造成了我们部队主力在鲁西南的假象。同时命令其他纵队一律关闭电台,互相联络用马匹,用摩托。
         
       这就给徐州之敌造成了一个假象,即中共两大野战军准备围攻徐州。做戏要做全套,毛泽东还命令中野在战役发起前,佯攻徐州西侧的邱清泉部。毛在电报中说:要各处一起动作,使各处之敌同时受攻,同时认为自己处于危险之地,互相不能照顾。
         
       杜聿明还在东北,以刘峙的智商,这么眼花缭乱的表演超出了他的判断能力,不上当才怪。
          
       1948年10月23日,淮海战役预备作战命令从曲阜发出,命令指示各部队按指定位置向淮海路秘密开进。
         
       1948年11月5日,国民党正式下达了徐蚌会战的命令,11月6日,共产党正式发起了淮海战役,国共双方竟然同时向对方发起了决战。只是双方之前的准备工作不能相提并论,共军密谋已久,万事俱备。国军举棋不定,估计不足。
         
       无论如何,淮海战役正式打响了。        第十一节:全乱了
         
       11月6日,华野13个纵队分兵南下,兵锋直指驻扎在新安镇的黄百韬兵团。这是真打,当然同时其他地方的佯攻也在进行。11月7号这一天,徐州剿总指挥部里电报不断,各方面来的消息一样,共军主力正在向我攻击。
         
       刘峙慌了手脚,他相信了共军要让他相信的信息,以为中野华野两支大军正在向徐州攻来。话说一个人受到突然袭击最自然的反应就是伸手抱头护住要害,刘峙作为大军统帅,他的反应也是这么的自然。他立刻把自己的两只手伸了回来,命令离徐州较近的李弥兵团和镇守宿县的孙元良兵团紧急调回徐州。共军也就没客气,马上占领了这两处真空地带。这就切断了黄兵团与徐州之间的联系,也切断了徐州到蚌埠的退路。国民党徐蚌会战的计划在刚开始执行时,便完全走样,从头到尾根本没有机会得以施展。
         
       而此时,粟裕也碰到了新的难题。华野先头部队来到新安镇时,赫然发现,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黄百韬跑的影儿都不见了。如果黄百韬在退到徐州,以华野的力量,势难与之决战。11月8日,粟裕又得到一个情报,这是张克侠,何基沣给他们提供的,说徐州最近几天把一些辎重武器通过火车汽车,向南转移,好多家属也向南转移了,由此得到一个推断,徐州的敌人有总退却的可能。粟裕立刻意识到,如果徐州之敌全部南撤,即使集华野中野全力也很难与之决战。
         
       乱了乱了,全乱了,本来就是想吃掉黄百韬,没想到不仅黄跑的没影儿了,连徐州的敌人都开始撤退,要是让他们退过江去,那就坏了,不仅之前做的准备全部泡汤,再要寻找战机就不那么容易了。
         
       国军为什么要撤退呢?因为蒋介石又变卦了。他没有坚决执行开始定的徐蚌会战的计划,而是何应钦和顾祝同提出的“守江必守淮”的主张。可这个守江必守淮的方案比较怪异,他没有去守淮河,而是把部队沿着津浦线,徐州以南到宿县蚌埠这一带,摆成一字长蛇阵,古往今来没有谁这么布过阵。11月9日而杜聿明已经从东北回到了南京,听到老头子没有执行徐蚌会战计划,不禁心烦意乱。这时候刘峙被共军的迷魂阵搞得晕头胀脑,分不清共军主力在哪,已经命令部队拉回来拱卫徐州。杜聿明接手了这个烂摊子。
         
       共产党那边可不知道这些变化,他们以为国民党南撤了。粟裕立刻向毛主席发急电,提出新的建议。原来打新安镇,再打海州的计划作废,现在要按照阻止徐州之敌退到江南这个思路重新部署。但粟裕担心这么一来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解放区能不能支持打这么大的仗。
         
       这与毛泽东原来的设想大相径庭。毛本来要求华野在打完黄百韬之后,由粟裕带一部分主力渡江南进。接到粟裕的电报后,毛泽东迅速作出回应:应将敌人的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勿使南窜。同时电令中原局和华东局:务必确保两大野军的供给,要保证前线将士两到三个月内的补给。
         
       直到这个时候,淮海战役的总方针才算真正出台。这是一个标志,从小淮海变成大淮海,从局部战场变成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进行江北的战略决战。于是就提出了“倾家荡产支援淮海战役”的口号,发动群众支援淮海战役,因为这一仗打完,江北再无大战。于是就出现了500w民工推着独轮车浩浩荡荡支援淮海战役的壮观景象,也就有了陈毅后来总结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500w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豪言壮语。
         
       中共已经铁了心,要和国民党在江北决一雌雄,管你愿意不愿意。于是,首当其冲的就是跑出新安镇的黄百韬兵团。那么,黄百韬跑哪里去了呢?        第十二节:黄百韬的郁闷
         
       黄百韬,祖籍广东梅县,客家人,1900年生于天津,1916年毕业于直隶省立工业专门学校中学部,毕业后赴江西投军,先后在军阀李纯和张宗昌手下任职,后又随张宗昌部下徐源泉投降蒋介石。黄自知不是黄埔嫡系,又没有靠山,地位不稳,日子艰难,只有靠战功站稳脚跟,所以在战争中,战则争先,退亦谨慎,拼死搏斗,逐渐以显赫战功取得顾祝同及蒋介石的信任。他为人刚愎自持,自制力极强,身处逆境时从不灰心,常说能战则战,不能战则死。内战以来,在华东战场上,无论是战斗成果还是卖命程度,黄百韬都是首屈一指的。  黄百韬         
       黄百韬是一员悍将。他手下的第七兵团曾经屡屡重创共军部队。粟裕七战七捷中收获最小的一仗,就是同黄百韬打的。那一仗国军伤亡2千余人,而共军就伤亡1千余人,可见黄的部队是硬钉子。孟良崮战役,黄所部25师救援最为积极,不顾重大伤亡,拼死增援,就在华野1纵抵挡不住快要被黄突过去的时候,恰巧4纵一个营经过,帮助1纵守住了阵地,致黄功亏一篑。否则,张灵甫的74师可能就被救出来了。47年6月,国军对山东解放区发动第三次全线进攻,即南麻临月句战役中,黄率部增援,冒死血战先后解了南麻,临月句之围,华野7纵司令员成钧被25师特等射手击中,受了重伤。国军南麻临月句战役的巨大胜利,使解放军彻底丧失沂蒙山根据地,沂蒙山区根据地失守,使华野进入最困难,最黑暗的艰苦时期。而此战正是由于黄百韬所部25师拼死增援才获得最后胜利,25师官兵伤亡上万,团营长死伤过半。
         
       以后25师升为主力军,被投入到各个战场作战,一直是胜多败少。豫东战役的时候,华野部队围攻黄百韬兵团,危急时刻,黄司令亲自登上坦克冲锋陷阵,创造了国民党内兵团司令本人亲自带队冲锋的唯一战例。经过死战,终于稳住阵脚,最终突围。之后蒋介石亲自为他颁发青天白日勋章。
         
       我有时候想,如果黄百韬当初参加共产党,建国后授衔仪式上一个上将是跑不了的。可惜,历史没有假如。
         
       华野和黄百韬兵团这两个老对手终于再次碰面了。这一回,华野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了。
         
       11月5日,徐蚌会战的指令发出后,黄百韬本来要奉命向徐州撤退的。可这时却接到刘峙一个命令。说起来也是好事儿,刘峙要将第九绥靖区44军划归第七兵团建制。这样一来黄百韬兵团将下辖五个军十二万人,规模可以与嫡系重兵兵团相比肩。可问题是他必须在新安镇等待44军到达后,才能向徐州转进。但是身处最前线的黄兵团早就知道,共军马上要向自己动手了,这个时候还要等人,这可急死老黄了。
         
       明知大兵压境,自己随时会被包围,老黄却只能呆在新安镇白白浪费时间。人急了也就不客气了,老黄电话里喝问刘峙,第九绥靖区究竟什么时候能到新安镇,本兵团究竟什么时候能够撤退?刘峙也不知道,只是让他等,气的老黄摔了电话。遇到这样的上峰,算倒了血霉。
         
       没办法,命令还得遵守,老黄心里凄惨啊,自己辛辛苦苦打了这么多年仗,总算在老头子面前赢得信任和重用,自己这点本钱可不要折在这里啊。他找来蒋介石派来的战地视察官,一遍一遍诉说着自己的决心:我黄某受总统知遇之恩,如今危难之际,请总统放心,我不会对他不起,定会以命相报。这些话一定要替我转达总统,一定要转达到。他深知他的这些友军不大可靠,于是还说:请转告总统,注意激励各个战场的指挥官,大家共存亡,如我被围,一定要他们来救。这次战事不同以往,主力决战,关系存亡。
         
       也许他的这些话起了作用,后来他被围时,蒋介石果然命令其他几大主力拼死来救。
         
       11月7日早晨,44军总算来了,黄百韬立刻下令部队向徐州进发。共产党到底是“行动基本靠走”,速度还是慢了点。新安镇据徐州只有一百公里,如果第七兵团全力推进,只需两三天就可到达徐州。当晚,华野九纵第一个冲到新安镇,黄百韬早没影儿了。
         
       可是,黄百韬在新安镇焦急等待的日子里,他忘做了一件事,让他之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第十三节:还是没跑掉
         
       黄百韬在新安镇光顾了着急,竟然没有想到提前在新安镇以东的运河上搭设浮桥。后面追兵近在咫尺,十几万人要过河,光靠运河上唯一的一座铁路桥,这后果就是灾难性的。那运河又宽又深,时值冬季,想游过去似乎更是神话。于是夹杂着逃来的民众,十几万人在运河这边哭天不应叫地不灵,混乱持续了一天一夜,也不知道人仰马翻多少人掉河里喂了鱼,第二天第七兵团仍没有完全渡过运河。
         
       11月8日下午华野先头部队拍马杀到。害老子们跑这么远的路,原来给堵这儿呢,天助我也。没有寒暄客气,各种武器一齐开火,国军混乱中哪有闲心组织抵抗,只顾各自奔命而已。那河里就像下饺子一样,打死在桥上的更是不计其数。负责殿后的六十三军因铁桥拥挤,决定改由窑湾渡河,当晚华野九纵就在夜色中追了上来。共军这时候士气高涨,连夜发起冲锋,战斗仅仅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六十三军便全军覆没。黄百韬的疏忽使他的第七兵团在运河前遭受了重创。
         
       第七兵团渡过运河的部队来到了碾庄,这是个只有两百多户人的村庄。这个村庄,由于黄百韬的到来,注定被记入历史。
         
       到了这个地方,离徐州近在咫尺,而且一路都是友军,按理说已经安全了,只需要安安稳稳的撤回去就行了,但是,一系列事情的发生,最终让黄百韬还是没跑掉。
         
       碾庄曹八集一带本来是李弥兵团在驻守,按理说老黄撤到这里后李弥应该接应,两个兵团合在一起,华野牙口儿再好也得掂量掂量。可是,黄百韬渡过运河的部队来到碾庄时,李弥兵团已经不见了。为什么呢?原来是被刘总司令调回徐州去了。前面我们就知道了,刘峙一挨打,立刻把自己的两个拳头缩了回去,李弥兵团就是其中之一。先前,老黄提前过河跑到曹八集去见李弥,说老兄你不能撤啊,我的部队还有大部分没过运河呢,看来还要两天才能过来,你撤了兄弟可就危险了。可李弥同他打哈哈,这不好办呀,这可是总司令的命令,不好违抗啊。老黄看李弥这个态度又搬出了刘峙,也就不好说什么了,老黄心寒啊。
         
       如果,这个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心往徐州跑,时间也来得及。但是,黄百韬在打还是撤这个问题上犹豫了。一进碾庄,老黄就召开军事会议商量下一步去向。多数人主张赶快向徐州撤退,唯独一个人拍桌子反对,这人是64军军长刘镇湘,他说老子的部队连日本鬼子都敢拼,他共产党有什么好怕的,就在这里拼!其实刘镇湘这人也挺猛,他的部队是粤系班底,在抗战中也打过硬仗,他放这样的豪言也没人觉得奇怪。渡过运河后,刘极力主张坚持在碾庄与共军决战,原因是这里有李弥留下的完备工事。实际上这并不是他的真正想法。
         
       他的真实想法如今说来很不可思议。他这么勇猛的真正原因是,到碾庄后给他的任务是守在土山,他不愿意守土山,据说土山是三国时期关公投降曹操的地方,刘认为这里不吉利,为了不守土山,他坚决主张在这打,在这一打他就不用去守土山了。
         
       封建迷信害死人啊。既然这样你丫直说啊,给你换个任务不就完了,至于这样冲动吗?当然,这话要能直说出来就不是中国人了。
         
       结果这就搞得老黄一直犹豫不决,这时国防部发来电令(又是国防部),命令他在碾庄略加整顿,如能击退敌人再走亦可。就这样,黄百韬停在了碾庄,这一停就再也没有走出去。
         
       解放军正在马不停蹄的渡过运河,争取了一天时间。而恰好黄百韬在犹豫不决中又停了一天。11月10日,华野的三个纵队突然出现在碾庄与徐州之间,切断第七兵团与徐州的联系。现在好了,黄百韬就是想跑也跑不掉了。
         
       华野这三个纵队怎么会突然出现在那里呢?还记得吗?被杨斯德策反的第三绥靖区张克侠何基沣部,他们当时驻守在贾汪地区。正是他们的起义,导致徐州东北门户大开,华野三个纵队迅速通过贾汪地区,截住了黄百韬的退路。这事儿就是这么寸,这么巧,要是华野在贾汪地区多耽搁那么几小时,黄百韬就有可能退回徐州,那个时候战局的发展就不一样了。
         
       留给黄百韬逃脱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大门关上了,他的脚步永远停在了碾庄。尽管知道黄百韬兵团的战力,可粟裕还是没想到,眼前的这块骨头是这么的硬,差点崩掉了自己的门牙。        第十四节:血腥的碾庄
         
       黄百韬兵团陷入包围后,根据蒋介石的命令,转入依托原有卫事固守待援。其兵团部位于碾庄圩,第64军在东,第44军在南,第100军在西,第25军在北,形成环形防御(第63军已被歼灭于窑湾镇)。同时蒋命邱李兵团和李弥兵团由徐州沿陇海路东进增援黄百韬。这边粟裕决定,以第7、第10、第11纵队在侯集、林佟山至大许家地域,进行正面阻击;以苏北兵团各纵队从徐州东南侧击邱李兵团之增援;以第4、第6、第8、第9、第13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围歼黄百韬兵团。侧击增援的这一招很值得玩味,自古打援都是从正面打,华野怎么还把有限的兵力投入到侧面去打,后来我们知道这是有原因的。
         
       1948年11月11日,碾庄的战斗正式打响。粟裕打这种“瓮中之鳖”一贯是手到擒拿。之前打开封,打济南,都是随随便便就拿下了。那还是城市攻坚,防御坚固完善,如今黄百韬剩下的7w来人困在以碾庄为中心20平方公里的几个村庄里,那等于案板上的鱼肉,只等宰割而已。华野上下对围歼黄百韬都很乐观,相信用不了几天就能拿下。可是,这回他们错了,老黄可是硬骨头,跟你杠上了。
         
       斗志昂扬的华野官兵排山倒海的向对手发起了猛攻,甚至连重武器都没有使用。连日来急行军,辎重炮火都落在后面了,可是没关系,不需要。很快,巨大的伤亡给华野迎头一棒。敌人碉堡工事里机枪喷射的火舌,让冲在前面的连队一排排的倒下,后面的部队重新扑上去,又成排倒下,犹如割麦子一样。敌人的防御非常专业,火力的交叉,工事的完备,抵抗意识的顽强,让华野很快冷静下来。对面的敌人,并不像以前打败的敌人那么软弱,他们战斗力很强悍。
         
       几天的猛攻,让野战军伤亡惨重,但是收效甚微。粟裕打电话给四纵司令员陶勇,询问部队的伤亡情况,陶勇不敢如实汇报,只是回答部队情绪高涨,打的勇猛顽强。粟裕立刻大声质问:伤亡!我说的是伤亡!陶勇只能承认,四纵伤亡已经超过4000人了。
         
       仗可不能这么打,这是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
         
       11月15日,粟裕重新调整战术,命令包围碾庄的各纵队采取近迫作业的方式,改奇袭为强攻,华野士兵大挖交通壕,逐村逐堡向前推进。共军的猛打猛冲突然停止了,躲在碉堡工事的的国军官兵暂时可以喘一口气,可很快他们看到的场景,让他们从心底泛起阵阵寒意。对面共军无数的战壕里在向外丢土,弯弯曲曲的战壕在向自己的阵地延伸。国军知道他们马上就要陷入肉搏战。  1948年冬,淮海战役期间新华社记者在战壕里举办新闻照片展览         
       一夜之间,解放军的交通壕就挖到国军的阵地前方,双方开始近距离搏杀。一个又一个碉堡被炸掉,残肢断臂炸的满地都是,共军以强大的意志力在向前一点一点推进,沿途碾碎一切向自己射击的火力点。逐村,逐路,每个战壕,碉堡都在爆炸,搏斗,惨叫,碾庄变成了人间炼狱。国军一度使用了飞机空投下来的火焰喷射器,这种武器对于装备简陋的共军来说,威力巨大。火舌喷射,烈焰奔腾中人就被烧成一堆堆黑色的焦骨。战争进行到这种地步,完全是对双方意志力的考验,谁能咬牙坚持,谁就能获得胜利。
         
       那几天,碾庄的上空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人命如蝼蚁,死神在疯狂收割着年轻的生命。
         
       此刻的粟裕,紧张万分,要是黄百韬不能尽快拿下,阻援部队就要顶不住了。一旦增援的邱李兵团和黄百韬一会合,那后果难以想象。所以,必须不惜代价尽快啃下这块硬骨头。
          
       对国军来说,此刻唯一的希望就是能顶到增援部队开来的那一刻。可是,增援部队tmd在哪里呢?黄百韬爬到指挥所的屋顶,拿着望远镜一次次的望向远方,仍然是什么也看不到。前几天邱清泉就来电说援军推进迅速,就快要到了,可几天过去了,还是连人影都看不见。邱清泉,黄百韬一想到这个人就心生厌恶,此人傲慢自大,自恃黄埔嫡系,又留过洋,深得老头子的信任,平日里狂放不羁,出言无状。我黄百韬有今天是拿命去搏去拼回来的,他算什么?我拿青天白日勋章,他心里就不痛快,现在我遇难了,他岂肯真心来救!小人!
          
       共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国军的阵地被挤压的越来越狭窄,部队伤亡惨重,没有吃的,没有喝的,甚至弹药都快要消耗殆尽,难道我黄百韬就要葬身此地了吗?        第十五节:增援!阻援!
         
       在黄百韬被包围的那一刻起,蒋介石就尽其所能调动部队进行增援。11月11日,徐州剿总正式下达命令,邱清泉,李弥兵团自徐州沿陇海铁路南北地区东进,救援黄百韬。同时,蒋介石命黄维兵团向徐州开进,刘汝明兵团,李延年兵团在蚌埠集结,沿津浦线北上。蒋介石把能调动的部队全部调动起来,国共之间的大决战渐趋激烈。
         
       这时候,毛泽东主张先打黄百韬这招棋,方显出高明之处。毛就是要以黄兵团为诱饵,诱使邱李兵团向东深入,予以包围,形成下一个歼灭目标,打侧击的那几个纵队就是用来切割包围邱李兵团用的。除了围攻黄百韬的华野五个纵队,其余各纵队负责在徐东地区阻援。中野抢占宿县,配合华野作战。打了黄百韬一部,整个中原战场这盘棋活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考验双方将领的指挥能力,部队的作战能力了。
         
       11月12日,在杜聿明的亲自指挥下,邱清泉,李弥集中了5个军十二个师的兵力,配属坦克,火炮,飞机由陇海路南北两侧向碾庄推进。在立体攻势下,阻援的华野部队损失巨大。而包围圈中黄百韬的战力明显超出了粟裕的预期,久攻不下,这令粟裕感到紧张万分,一面拼命围攻,一面拼命阻援,华野的兵力战力也用到了极限。
         
       11月14日,增援的邱李兵团遇到了顽强的阻击,共军开始死守不退,全天伤亡数千,却只推进两公里,锐气大挫。开始时的乐观情绪一扫而空。邱清泉电告黄百韬:“弟部连日猛攻,匪顽抗异常,每山每寸均死守不退,甚盼兄向西出击,在曹八集会师”。身处包围圈中拼命死战的老黄看到这些话,心情估计很复杂,因为两人向来不睦,这个“邱疯子”恐怕对救自己兴趣并不大。
         
       邱清泉这个人有点疯气,说话行事狂放不羁,毫无顾忌,是国民党内一位争议人物。黄作风稳健,极有自制,两个人性格上就不对付。平日里就矛盾重重。豫东战役,黄被粟裕重重围困,是邱赶到替他解了围,黄百韬最后得了青天白日勋章,邱清泉空手而回,这更是加深了两人的嫌隙。
         
       这个时候,处于生死关头的黄百韬接到这样的电报,听到这样的说辞,他想不误会也难。可实际情况是,华野确实是拼了命在阻击邱李所部,而邱李援军到底有没有拼死推进,这就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了。
         
       然而,共军方面的阻援战术,实在令杜聿明这个统帅时时生疑。除了在正面阻援外,对方还放了几个纵队在侧面打援,这就很奇怪了,共军在侧面放那么多部队干什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想切割包围冒进的部队。所以杜聿明这时候并不敢贸然东进,他的兵力部署形成尖锥状,越往前,兵力越少,越往后尾巴越大,并不敢离开徐州太远。客观说,如果杜聿明手下的邱李兵团毫无顾忌,全力向前推进,以华野的力量迟早会被突破,这是硬实力。但是,杜聿明是有顾及的。我有时候想,如果当时邱李兵团主力拼死向前推进,就算让华野切割包围了,这时候危险的不是邱李兵团而是华野。黄百韬一部华野吃起来就已经很困难了,如果加上邱李兵团这么庞大的一坨,华野的口袋就有全面崩溃的可能。可是,杜聿明太谨慎了。
         
       这么一种部署,彻底断送了黄百韬的希望。        第十六节:没有选择的杜聿明
          
       杜聿明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大厦将倾,一木难支。”很多国民党将领对那场战役的惨败是不服气的,很多人都有“非战之罪”这样的观点。把这看做是失败者的辩解也好,还是客观事实也好,好像都不能令人信服的解释战场上的发生的奇迹。直到我看到采访一个原国民党老兵,他的一句话令我好像摸到了答案,他说:“我们死一个就少一个,他们死一个就补一个”。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500w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国民党某将领说“山东尽是老八路!”还有这样的话:“国民党在山东抓了太多的壮丁,人民都向着共产党。”我还知道,淮海战场创造了“即俘即补”的策略,刚刚俘虏的国民党士兵连衣服都没换就成了解放军,就拿起枪打起了国民党。战场如此,那些未“沦陷区”呢?国统区经济开始崩溃,从上到下的悲观失望情绪,无论高层还是士兵都认为“我们败了”。官太太们收拾金银细软开始寻找出路,蒋介石早就准备好了退路。
         
       我开始明白了“大厦将倾,一木难支”那种难言的悲凉。数字上无比强大的80w大军,只不过是战场上一个个悲观无助的个体,能保命就保命吧,保不住就拼了吧。于是我看到了事实:560w衣衫褴褛武器简陋但斗志昂扬怀着必胜信念的庞大群体,面对着不断减少的80w制服笔挺武器精良但人心惶惶无心恋战的军队。最后的结果,一点都不奇怪。
         
       杜聿明就是怀着这种悲凉的心情投入到淮海战场来的。11月8日,刚刚结束在葫芦岛指挥撤退的杜聿明返回南京,此时他身患多种疾病,淮海战场的局面已经非常危急。蒋介石立刻派他去徐州指挥作战,此时的他,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也就只能选择为校长尽忠,为党国尽力了。
         
       杜聿明,陕西米脂人,抗战时曾任第五军军长,率部参与桂南会战,获昆仑关大捷,从此扬名天下。解放战争时期,他奔波于辽沈和淮海两个战场,是蒋介石最信任的高级将领之一。当他拖着病体勉强飞到徐州,就知道由于刘峙一系列的错误决定,导致黄百韬兵团被围。如何救援黄,他曾提出另一种方案,可这个方案一提出来就被刘峙等人否决了。他的方案是先不要增援黄百韬,令他坚守,集中兵力向西咬住中野一部分打,中野一打,黄百韬的围不解自破。这个方案要求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坚守7到10天,由邱李兵团南下会和黄维兵团,击破中野后,再回师解黄百韬之围。有点“围魏救赵”的意思。
         
       这很可能造成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夹击中野的态势,一旦中野被围,华野则必须分兵来救。这样一来,双方的局面就倒过来了,变成了共军被围,国军阻援的态势。可是,当时没有人相信黄百韬能在碾庄坚守7至10天。但恰恰黄百韬在华野主力围攻之下在无险无守的平原上足足坚守了12天。
         
       淮海战场,国民党一直这样走看似稳妥的路子,最后走的局势越来越对自己不妙。而共产党一直在走险招,因为不走险招根本无招可走。不少人纠缠在国共之间兵力这个问题上,而看不到国民党战略部署上的硬伤,可谓一叶障目。大兵团作战,横跨广大的战场,几十万人对几十万人,并不是混混在广场打架,谁人多谁就能取胜。战略部署才是要命之处。不少人纠结在这个问题上的意图很明显,共军人多,所以取胜不奇怪。这是一种无知的见解。慢不说共军兵力不占优,武器装备差得远,就算是共军人多,败仗有很多种,被击溃是败仗,被歼灭一部分也是败仗,但国民党怎么就输得那么惨?一败涂地,整兵团整兵团的歼灭,连有生力量都没有保存下来。这难道仅仅用一个“人少”的理由就可以解释过去的吗?
         
       杜聿明没有选择,只好按部就班的从正面把部队开过去增援。可华野夹到碗里的肉,岂能让你再抢回去。果不其然华野拼了老命把邱李兵团死死的顶在外围,杜聿明一时无可奈何,他还要防着共军侧面打援的几个纵队,所以并不敢玩命往前推。他不知道,粟裕早就开始玩命了,包围圈里的老黄拼命抵抗,死活打不下来,要是外围的老杜再开始玩命,华野危矣!此刻的华野武功已经施展到极限了,但他还要装作才使出八成功力的样子,让杜聿明谨慎再谨慎,千万不要冲动。
         
       最可怜的要数黄百韬了,他已经到了绝境。        第十七节:黄百韬之死
         
       1948年11月18日,淮海战役进行到第13天时,碾庄包围圈里黄百韬兵团第100、第44军被歼灭。19日,第8、第9、第6、第4纵队在特种兵支援下,四面围攻黄百韬兵团部所在地碾庄圩。
         
       共军的紧迫战术,逐个的摧毁了己方修建的碉堡,工事,部队伤亡惨重。当然,他们死的人更多,但是他们好像无穷无尽,而且不知道死是何物?远远看去只见交通壕里不断往外丢土,弯弯曲曲的壕沟就像引爆自己的引线,只要挖到这里,“嘭”的一声巨响,一切都灰飞烟灭。部队已经从碾庄外围的几个村庄退回来了,现在就守在碾庄这个中心,幸好,碾庄外围有两道水壕,又修筑了工事,架设了机枪,共军一时也攻不进来。
         
       在指挥部那所破旧的屋子里,老黄听着外面隆隆的爆炸声,若有所思。他在回想着这一辈子的戎马生涯,他还想着自己的妻儿。
         
      “司令,顾总长来电。”部下的声音打断了他。
         
       顾祝同亲自乘飞机飞临碾庄上空,用电台与黄百韬通话。顾总长是他的靠山,没有他的提携,也没有我黄百韬的今天。顾祝同在电波中喊道:弟已然尽力,必要时率部突围吧。仗打到现在,他老黄已经对援军没有希望了。突围?我要能突围我早就突围了。就算我自己逃得性命出去,我的十几万弟兄全没了,这样一副狼狈样子,送给那些小人看笑话吗?
         
       总统空投下来的亲笔信他看到了:此次徐蚌会战,是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之最大关键,务希严令所部切实训导,同心同德,团结苦斗,期在必胜,完成重大使命。这些话我听过无数遍,可是我能遵循,国军里又有几个人能同心同德呢?必胜?哎,各安天命吧。士为知己者死,受总统大恩,我死战到底就是了。他对电台中的顾祝同平静的说:我总对得起总长,牺牲到底就是了。
         
       他不知道,此刻的邱李兵团已经推进到离他只有40里的大许家。
         
       11月19日,碾庄周边村落都已攻陷,粟裕下令发起总攻。华野九纵开始攻击碾庄外围的水壕,对面就是黄百韬起家的部队25军。但是攻击并不顺利,敌人仍在困兽犹斗,九纵伤亡惨重。九纵司令员聂凤智火了,都打到这个时候了,敌人还这么顽抗!这两道水壕成了黄固守顽抗的天然屏障,聂决定直接趟过去发动最后攻击。他安排几个人下河试试水深,只有一个战士趟到了对面,其他人都牺牲了。这就证明这个河是可以走过去的!总攻开始了,共军从交通壕里一起冲出来,一起下水,直接从河里冲了过去。对面机枪扫射,成批的人倒在河里再也没有爬起来,鲜血染红了整个河面。这个时候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共军踩着同伴和敌人的尸体不断从河里冲过去冲过去,最后双方的尸体硬是把这几道水壕给填满了!九纵在整个碾庄战役中伤亡最多,总共伤亡了7000多人。
         
       碾庄圩,是华野用尸体填过去的!!
         
       大势已去,黄百韬带残部撤至大垸上,指挥第64军继续顽抗。11月21日,第4、第8、第9纵队对大、小垸上发起攻击。11月22日,黄百韬领着残余的部下突围,当跑到尤家湖附近的一片芦苇塘边,身边只有一个警卫员了。他拔枪命令警卫员不要管自己逃命去吧,随后拔枪自尽!
         
       蒋介石后来还专门找人潜入碾庄一带,找到黄百韬的尸体,辗转带回南京,为他举行国葬,追赠陆军上将军衔。
         
       关于黄百韬之死,有两种说法,共军称黄被击毙,国军称他是自杀。我更倾向于自杀一说。黄已报了必死之心,想要求生,他可以早早投降。在部下损失殆尽,战无可战之时,拔枪自尽,不失一位军人的尊严。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里也还原了那个情景,但是好像综合了一下,先中了流弹,再自杀。不管怎样,黄百韬死了,他死的很有军人的风骨,尽管他所效忠的人,所捍卫的政权,在我看来很不值得。但是人各有志,各为其主,作为一个军人,他赢得了我的尊敬和敬仰。
         
       战后无论是战斗总结还是个人回忆,都一致认为碾庄战况之惨烈为淮海战役之最,经这一战,华野就付出了伤亡接近5w人。
         
       收到黄百韬兵团被全歼的消息后,粟裕一下子昏倒在地。        第十八节:攻占宿县
         
       粟裕身体一直不好,早年头部负过的一次重伤,让他时时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候头疼欲裂。淮海战役开始后,粟裕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有时头疼得厉害了就把脸贴在窗口的玻璃上凉一凉,或者抓几把雪搓搓脸,以减轻痛苦。一个用脑的人,当他头疼欲裂时,我难以想象他是如何工作的。也许,战事紧张也就什么都顾不上了吧。
         
       当黄百韬兵团被围歼的消息传到粟裕耳中时,他身心一阵放松,竟然晕了过去。黄百韬这块硬骨头终于被华野砸碎,吞掉,吃得一干二净,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虽然,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攻击碾庄外围那条水壕时,华野的勇士们几乎是用尸体填过去的。但是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黄兵团被全歼时,杜聿明带的援军已经距碾庄不足40里了,如果两部靠拢,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黄百韬兵团的覆灭,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结束了。
         
       而此时的中野在干什么呢?11月15日,在碾庄战斗激战正酣时,中野悄悄攻占了防守空虚的宿县。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招,拉开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序幕。
         
       宿县是徐州的南大门,也是徐州到南京的唯一补给线。宿县被攻占,意味着徐州通往南京的大门被关上了,徐州已经孤立了。共军方面的后勤补给是靠解放区特别是山东的百万民工用独轮车运送,不受铁路公路的限制。而国军一方的后勤补给主要靠公路铁路运送,否则只能靠空投。宿县被解放军攻占,就切断了徐州到蚌埠和南京的联系,唯一的一条补给线就是津浦线被切断,这个后果是很严重的。
         
       可当初,他们怎么就没有意识到宿县的重要性呢?这就又要算到我们刘峙刘总司令的头上了。原先驻守徐州的是孙元良第十六兵团,可战役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兵团就被惊慌失措的刘峙调回了徐州。解放军方面早就看到了宿县的重要性,这么一来,岂有不占之理?
         
       第一个认识到宿县重要的是刘伯承,早在淮海大战开打之前,刘伯承就提出尽早攻占宿县,切断敌之中枢,对徐州之敌形成关门之势。这回好了,敌人主动让了出去,宿县轻易到手。
         
       等到国民党认识到宿县重要性的时候,已经晚了。黄百韬兵团覆灭后,蒋介石严令黄维,孙元良,李延年三个兵团继续北上,同时以徐州的两个兵团南下,以求三路对进,打通宿县。国民党这都干的什么事,先轻易丢掉,再千辛万苦往回找,可共产党捡到了,他还会给你吗?
         
       华野那边在玩命打,中野这边也没闲着,其主力已经投入到阻击北上援军的战斗中。
         
       1948年11月16日,毛泽东发出一份电报,电报称:由刘陈邓粟谭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这意味这淮海战役最高指挥机构的成立,也意味着战争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个总前委的机构也许只能算一个临时领导班子,两大野战军要合作协调,必须就要有这么一个班子相互沟通。但是整个战役期间,基本上还是各指挥各的部队,即粟谭指挥华野,刘陈邓指挥中野。五位前委只在战役即将结束时,匆匆聚首一天时间,留下一张合影以作留念。          
       关于这个总前委,我还想补充几句,因为这好像涉及到目前争论不休的一些敏感话题。众所周知,建国后1958年,粟裕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了错误批判,随后被撤掉总参谋长的职务,调到了军事科学院。此后的几十年中,粟裕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党内公开的平反,直到他去世10年之后才得到平反。所以58年后粟裕一直过的比较压抑,也再没有担任什么要职。这属于党内高层之间的权力斗争,不再多讨论。我要说的是,淮海战役的指挥问题。确定无疑的是,粟裕指挥了淮海战役。原因很显然,粟裕首先提出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开始之前中野只是配合作战,而到后来围攻黄维兵团时中野根本啃不下来,华野派出5个纵队才一起打下黄维。淮海战役80%是华野打的,这也是由华野当时的力量决定的。所以说粟裕指挥淮海战役是确定无疑的。可由此说淮海战役的功劳是粟裕一个人的,那也是不对的,没有两大野战军的无私配合,没有当初五大前委的通力合作,以淮海战役步步险招的局面,想取得那样重大的胜利,根本不可能。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这个评价十分准确。从另一个方面说,其实淮海战役还是中央军委指挥的,因为整个淮海战役期间,中野和华野之间的电报,都会同时抄报中央军委,一切重大决策由毛泽东拍板定夺,所以毛主席才是大掌柜。:)由于粟裕几十年的压抑,其功绩得不到承认,现在一些狂热粟粉又走上另一个极端,为抬高粟裕而贬低其他人,对于一生低调谦逊的粟裕来说,这是一种摸黑而不是支持。
         
       宿县攻占了,徐州关门了,领导班子搭好了,可下一步怎么打呢?        第十九节:战役的转折
         
       原先的计划是华野围住黄百韬兵团之后,以少半兵力围歼黄百韬兵团,以多半兵力阻援消耗邱李兵团,等黄兵团被歼灭之后,诱使邱李兵团继续东进分割包围,然后主力部队一起歼灭之。可黄兵团打的太辛苦,拖得时间又长,华野这时候已经疲惫不堪,战力已相当损耗,再去吃邱李那么庞大的一个集团,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时候,中野刘邓提出,华野攻击黄百韬,战力已相当损耗,继续打邱李恐怕并不现实,而中野要独立阻击南线援军,也十分困难。从全局看,先打南线最为稳妥。但毛泽东并未表态,这个时候战场局势仍不明朗,华野仍然做着北线歼敌的准备。
         
       而此时,早就奉命出发救援黄百韬的黄维兵团在干什么呢?他们正在雨天的泥泞道路上挣扎。
         
       黄维奉命从河南启程东进增援黄百韬兵团。可刚一上路就遇连日大雨,黄维的第十二兵团是机械化兵团,部队都坐车过来,本来可以很迅速的到达战区,可这一下雨就坏事了。这一带是历史上形成的黄泛区,黄维的机械化兵团一路上在河流、烂泥、沼泽中折腾得焦头烂额,当他到达安徽省蒙城县时已经是11月18日,据他们出发已经过去了10天,这么一来,就失去了迅速抵达战场的先机。而此时仅靠徒步行进的中野部队反而赶在了他的前面。 
         
       11月18号,当12兵团缓慢推进至涡河一线时,中野一纵杨勇部队已经追上并超越了他们,在涡河北岸正式和黄维兵团交手,涡河一战是黄维东进路上遭到的第一场硬仗。救兵如救火,对他的老师蒋介石无比忠诚的黄维顾不了许多,立刻命令部队发起了攻击,意图打退这支阻援部队,然后迅速开进。然而这一仗,对方的顽强让黄维感到惊讶。18军以猛烈炮火开路,以坦克群攻击,向对面的中野阵地发动猛攻。由于双方火力悬殊,1纵很快就丢失了一些阵地,杨勇严令夺回阵地,拼了命的共军白天打不过就晚上突袭,双方绞杀在一起。黄维命令部队使用喷火器对着村舍的茅草屋顶猛烧,许多俘虏和我军官兵一同被烧死。苦战两天的中野1纵最终不支退了回去,但也给黄维兵团造成很大损失。黄维命部队在涡河聚餐轻功,并嘉奖立功官兵。
         
       18军军长杨伯涛发现在涡河北岸还有广大纵深的完备阵地、工事,并发现了诸如“活捉黄维解放南京”等宣传传单,这些都是以前同中野作战中所未见到过的。他意识到,中共似乎有强烈的决战意图。他提醒黄维此时已经兵近淮海主战场,情况难料,兵团孤悬在几道大河中间,需要格外谨慎。可这时,黄维又接到蒋介石的电令,命他迅速打通宿县。
         
       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被全歼,北线的邱清泉李弥兵团退回徐州,而刘汝明李延年兵团停在固县,蒋介石的三路大军中,只有黄维兵团在迅速东进,兵锋直逼宿县。毛泽东在观察战局后,果断的采纳了刘邓的建议。决定将下一阶段的攻击目标转到南线。这意味着,淮海战场的作战重点已经从北线转移到南线。
         
       刘邓的中野,正在静静观察着12兵团这个老对手,寻找歼击的最好时机。        第二十节:书生将军黄维
         
       黄维第12兵团前身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是陈城的基本部队,可谓“土木系”的家底。1948年9月,18军扩编为12兵团,包括四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共12w人,是中原国民党军中的第一王牌。18军扩编为兵团之前,军长胡琏已带领这支部队征战多年,当兵团组建时,所有人都认为胡琏理所应当的成为兵团司令。
         
       而最后却是黄维当上了这个兵团司令。这还是因为国民党内的顽疾——派系斗争造成的结果。何谓土木系?这跟陈诚的基本部队番号有关。陈诚的部队原来叫十一师,十一为土,后来改叫十八军,就是个木字,所以不用说“土木系”就是国民党内以陈诚为首的派系,根深蒂固,势力很大。这派人除了对蒋介石和陈诚誓死效忠外,对其他派系都不放在眼里。可桂系白崇禧跟陈诚矛盾很深,他又是12兵团所属华中剿总司令,所以他极力反对胡琏做这个兵团司令,因为胡琏正是陈系大将。没办法,蒋介石为了平衡起见,就启用了离开战场多年的黄维,但黄维依然是土木系的人,蒋介石是不会把这么重要的兵团交给外人的。胡琏只混了个副司令,大为不满,就借故跑回老家歇着去了。
         
       但蒋介石似乎忘了一点,黄维已经十多年没打过仗,严重缺乏对解放军作战的经验,这一接手,就要参加规模巨大的主力决战,黄维在新制军官学校琢磨的那些军事理论管用吗?
         
       黄维,毕业于黄埔一期,曾留学德国,早年受到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的宠爱,被蒋介石委以重任。说起来他早在1938年就担任18军军长,资格比胡琏还老,可他后来就转向军事教育,基本没有再带兵打仗,后来18军一直是在胡琏的带领下转战于各个战场,胡琏在这支部队很有威信。蒋介石能把这支部队交给黄维,除了这点渊源之外,更最要的是黄维对蒋绝对忠诚。时光倒回到10年前,年仅34岁的黄维被蒋介石任命为整编18军军长时,蒋在他的官邸亲自接见了黄维,并送他一张自己的照片,题写“培我将军惠存”。黄维本号悟我,蒋介石故意改动一字,其意了然,这让黄维深感蒋之期许,遂死心塌地为蒋效命。
         
       淮海战役被俘虏后,由于黄维态度恶劣,抗拒改造,整整被关了26年,才在最后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中释放。虽然后期他的思想已经转变,但是他终其一生没有骂过蒋介石。这个人也相当有才,在关押期间,为了逃避改造,进而去研究“永动机”,自学各种相关知识,最后竟自己设计出来一台“永动机”,当然最后实验失败。被释放后仍然不放弃对这方面的研究。  淮海战役中,刘昌毅将军(左)向被俘的黄维(右)训话         
       这个人是个很执着的人。
         
       这个执着的人完全可以在教师爷的岗位上继续对蒋介石效忠,最后去台湾,安稳的过完一生。然而,自从他接任12兵团司令那一刻起,他一生的命运被完全改变了。
         
       12兵团的前身18军是中原野战军的死对头。中野千里跃进大别山后,负责围剿并让中野元气大伤的就是18军。 此时的中野,还没有从重创中恢复过来,重武器几乎丢光殆尽,会和陈赓的部队总兵力也只有15w,装备很差。这个时候,12兵团出现在中野的视线中,那自然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虽然12兵团实力依然雄厚,装备依然先进,但是形势已不可同日而语,属于他的风光日子已经过去了。黄维怀着对蒋介石的忠诚,拼命向宿县攻击的时候,中野意欲包围他的口袋已经缓缓向他张开了。        第二十一节:南坪集的口袋阵          
       黄维对中野相当轻视,这也难怪,中野以前一直不是18军的对手,何况以他现在手里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区区中野十几万缺枪少炮的游击队,能奈我何?但他手下18军军长杨伯涛可不这么看,自红军时代他就和共军交手无数,他太了解对面这些敌人了。自从在涡河一战后,他就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头。黄维虽然看不起中野,但是也不敢大意,攻占了涡河岸边的蒙城后,他命令全军以蒙城为中心集团靠拢,等待第12兵团副司令官兼第85军军长吴绍周的第二梯队到来。同时派出小股部队向外四处探索,因为前后左右都是解放区,确定没有危险后继续前进。
         
       而作为徐州和南京之间唯一补给线的宿县被共军攻陷后,蒋介石命令黄维迅速东进夺回宿县,并赶往徐州解黄百韬之围。而黄维心里对黄百韬能否支撑到那个时候很是怀疑,济南的王耀武、锦州的范汉杰、辽西的廖耀湘就是先例。不管怎样,先去打通宿县!
         
       很快两军又进行了第二回合的交锋,这一次黄维想给中野一点颜色瞧瞧。12兵团在来到另一道大河淝河时,黄维一面强攻,一面主力绕道偷渡过去,而后回马一枪,从背后攻击了中野1纵的司令部所在地板桥集,1纵只好撤退。黄维继续前进,前面就是宿县南面最后一道天然屏障浍河。11月23日,黄维一路风雨无阻,打到了浍河南岸南坪集,把另一股北上大军刘汝明李延年甩在了身后。
         
       他不知道,一张网正在向他的12兵团悄悄张开。
         
       刘伯承急电中央军委,表示歼击黄维时机甚好。毛泽东立刻以中央军委名义复电,完全同意先打黄维,同时指示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刘伯承决定,把阻击阵地设在浍河南岸最大的镇子南坪集。当认定遇到中野主力时,黄维开始了猛烈攻杀,他命令五路主力同时出击,在20辆坦克的掩护下以飞机、大炮开路,抢渡浍河,直捣宿县。一波又一波的冲锋队伍,伴随着无数的炮弹和腾空的烈焰向阻击阵地扑天盖地地压来。18军与中野四纵在这里激战一天,未能突破。
         
       当晚18军已经突破浍河防线,当他们渡过浍河来到解放军阵地时,一些奇怪的现象令黄维感到不安。他在当晚视察共军遗留下来的阵地时,发现大量阵地完好无损并未利用,这就说明共军不是被击溃,而是有计划有秩序的撤退了。这时吴绍周第二梯队已到,当夜向黄维报告:蒙城已经失守。这意味着12兵团已经完全孤立在涡河、淝河、浍河三道大河之间,失去后方。从浍河北岸也传来报告,共军兵力正在加大。很显然,口袋阵的三面已经合拢了。
         
       这时候,只有东南方向没有发现敌情,而东南40公里外的固镇有李延年的第6兵团,刘汝明的第8兵团。黄维马上召开军事会议,商量对策。18军军长杨伯涛说再往东走就是死路一条,建议马上向刘李兵团靠拢。可是,黄维犹豫了。他觉得敌人有可能是虚张声势,集中主力打黄百韬去了。他还不知道,困守碾庄多日的黄百韬兵团一天前已经全军覆没了。由于12兵团由国防部直辖,这一天他屡次向国防部,徐州呼叫,但均没有得到回应。如果北边解放军在攻打黄百韬,而本兵团近在咫尺,却掉头去和刘李兵团靠拢,这岂不是笑话。而在杨伯涛看来,按照经验,国防部的毫无联络已经是在给第12兵团敲响了丧钟。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蒋介石刚刚向全世界宣布了徐东大捷,事实上这是捏造的大捷,当时黄百韬兵团已经覆灭,蒋介石等着黄维给他收复宿县挽回面子。面对蒋介石如此渴望一场胜利,国防部的将领们又怎敢告诉12兵团黄百韬覆灭的事实,让12兵团的将领知道自己处境不利,转而放弃北进做出南撤的命令。如果国防部的参谋总长还是黄维的老领导陈诚的话,可能12兵团第一时间就被告知了黄百韬覆灭的消息。12兵团是土木系的家底儿,陈诚绝不会看着自己手里的部队处在危险境地而茫然不知。可惜,这时候的参谋总长是顾祝同。
         
       况且按照以往经验,共军刚打完打大仗是不会立刻发动另一场大战的。而恰恰这回相反,共产党丝毫没有休整的意思,马上投入了下一场大战。        第二十二节:坚持就是胜利
         
       当中野刘邓决定包围黄维兵团时,粟裕的华野经历过十几天的血腥战斗,部队伤亡巨大,疲惫不堪。但是接到中央关于战场重点南移的决策命令后,粟裕表示遵命并大力支持中野歼灭黄维兵团。华野大部队25日撤出碾庄圩和徐州阻击战场,转向西线,配合中野开始了包围黄维第12兵团的行动。这时候后勤就跟不上了,很多部队没有吃的,不能睡,连日强行军,部队疲惫至极,叫苦连天,很多部队表示不能再打了。
         
       这时,毛泽东致电中野和华野:必须准备全军部队及民夫130w人左右,三至五个月的粮食,草料,弹药,及十万到二十万伤员的医治,夺取最后的胜利。这封电报的精神立刻传达到淮海战场每一个解放军阵地,就变成了准备承受20w人伤亡的代价彻底打败敌人的指示。粟裕战后总结,这封电报极大地克服了部队大战后想要休整的思想。于是,还没有洗净战场硝烟的华野部队立刻启程,忍着极度疲劳饥饿,转向南下攻击的路线。
         
       坚持就是胜利!
         
       此时的黄维还在继续东进还是与刘李兵团靠拢的问题上犹豫。犹豫到后半夜才决定部队南撤,与刘李兵团会和,发布命令的时候,时间已经是11月25日凌晨。他下令最靠近刘李兵团的14军,85军在浍河南岸的东西两翼占领阵地,掩护已经渡过浍河的第10,第18军撤退。这个命令很自私,显然他要首先保存这两个军,这是他土木系的本钱。
         
       这个时候,时间还很宽裕,刘李兵团所在的固镇一夜间就能到达。部队整装待发,可这时候又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黄维发现一个到第10军送命令的参谋连人带车失踪了,为了找那个参谋,黄维就命令队伍原地等待,一直等到第二天下午四点多,也就是11月25日下午。他不知道的是,那个参谋早被共军俘虏了。一天时间就这么白白浪费。
         
       部队终于出发了,行进到双堆集时,天色已晚,黄维又下达了一个现在看来是可以让他遗恨终生的命令,他命令部队就地宿营。于是,双堆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成为12兵团的葬身之地。
         
       许多年之后,18军军长杨伯涛始终对黄维耿耿于怀,他认为黄维这个书生不会打仗。要是开始就是胡琏指挥,绝不会使12兵团最后落到那个下场。而许多年之后黄维在回忆录中写道:直到被围于双堆集,兵团司令部对于徐州的战况,一直没有得到国防部及其它上级的指示。兵团的无线电通讯始终没有和刘峙、杜聿明取得联系。
         
       历史没有假如,11月25日夜里,中野就向第14军发动猛烈攻击,口袋合上了。
         
       邓小平在中野动员会上曾放豪言,就是把中野打光了,如能赢得解放军其他战场的全面胜利,这个代价也是值得的。可见中野决心之狠,完全是一副想要拼老命的架势。中野上下在接到包围黄维兵团的命令时,都意识到大决战终于来了。中野官兵在25日夜里对14军的攻击特别猛烈决绝。不仅是因为14军曾在围剿大别山时给部队带来过巨大损失,还因为明天决战即将开始,这个时候尽量给对手的打击重一些,让他们损失大一些。
         
       出来混,迟早要还,这话诚然不假。        第二十三节:双堆集
         
       安徽省蒙城县双堆集是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子,因为周围有两个相距2,3里远的土堆而得名,尖毂堆海拔30.8米,平毂堆海拔30.96米,黄维带着他的12兵团就困守在以这两个土堆为主的约10平方公里地段上,直到突围时覆灭。
         
       1948年11月25日夜,在双堆集宿营的黄维,其下辖的第14军遭到中野得猛烈攻击,在这一夜中,中野的攻击几乎打散了第14军的全军,溃兵潮水般向第10军涌去,混乱中连参谋长梁岱都被俘虏。幸亏他早有准备,已经换好的一套尉官服帮他蒙混过去,最后被解放军作为送劝降信的信使给送了回来(囧)。
          
       14军的大溃乱,超出了黄维德设想,但他稳坐中军,对第10军,第14军全力呼救充耳不闻,只是将4个主力师按兵不动,等待天明突围。此举引起了包括第18军军长杨伯涛和第10军军长覃道善、第14军军长熊绶春在内的兵团高级将领的强烈不满。黄维害怕夜间大举撤退会重蹈廖耀湘的覆辙,东北廖耀湘兵团在野战中两天一夜就被冲散,被东野消灭个精光。
         
       混乱的一夜终于过去,26日,国军参谋总长顾祝同亲自飞临双堆集上空,命令黄维应不顾一切向东攻击,击破当面之匪,与李延年第6兵团会合。
         
       此时的黄维,并不慌乱。因为他瞧不起中野,他更对自己兵团的实力充满信心。被包围?突围就是,硬碰硬的打,谅他中野不是对手。几十年后的黄维依然如此自信,他在采访中傲然说:“我的12兵团就是放在那里让中野打,他一个月都打不下来。”他的自信有原因的,第12兵团作为国军嫡系主力兵团,12w人马,是全副美械的机械化兵团,包括了美械战车营、榴炮营、汽车营、配备火焰喷射器的特种兵,累计装备有大口径炮100余门、中小口径炮1000余门、机枪1000余挺、冲锋枪30000余枝、步马枪40000余枝(条)、机动车500余辆、马4000余匹。其火力之强大解放军任何部队都无法比拟。另外还装备有坦克,空中还有空军支援。中野全军当时只有两门野炮、43门山炮;炮弹200余发;轻、重机枪子弹连一个基数都不到,装备只比游击队好一点。
          
       我们经常说武器装备不能决定战争胜负,这话是对了,但武器装备能决定伤亡。这一点千万千万不要忽略。在那些无可置疑的伟大胜利背后,有多少连名字都没留下的生命就那样成批成批的消失,这是我尤感痛心的地方,而我们的主流宣传,却总是刻意忽略或弱化这一点,让那些长眠地下的勇士得到的缅怀或多或少淡了很多。
          
       11月26日下午,黄维召开高级军官会议布置突围,黄维决定乘共军主力立足未稳以4个主力师齐头并进向前突围,杀出一条血路。这时候,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要求打前阵,这个人就是第85军第110师师长廖运周。他拍着胸脯表示愿意为全兵团的安危牺牲自己的部队。黄维当即感动的眼眶都湿润了,哎呀,危险时刻,方知忠臣良将。看到部下如此忠勇,黄维更是自信,他相信兵团4个主力师的铁拳一出手,突破砸碎共军那些临时掩体构筑的防线,不在话下。  廖运周         
       27日凌晨4点,距离原订的突围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忠臣良将廖运周又来到兵团司令部再次请战,说已寻到战机等不了了,我要求提前行动,我的师前面打头阵,三个师后面跟进就是。黄维眼眶又一次湿润了,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并拿出酒来为这位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身系全兵团的命运冲向沙场的师长壮行!
         
       这里,我想到一句俗话,也许形容起来不恰当,但是有那么一点意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老廖就算想为党国尽忠为兵团效力,也不用这么积极主动吧?毕竟那是个送死的光荣任务,他三番两次想早点去送死,难道黄维就一点都没起疑?哎,怪不得很多人说他是个书生将军,也并非没有原因。
         
       忠勇可敬的廖师长领着他的110师义无反顾的出发了。        第二十四节:匪谍!又见匪谍!
         
       1948年11月27日晨6时,廖带领第110师的2个团5500多人,义无反顾的走在突围部队的最前面,然后起义了。
         
       起义之后还不忘给黄维发电,说突围顺利,你们赶紧跟进。黄维就这样被部下反水之后还蒙在鼓里,一直奇怪110师怎么突围的这么顺利。由于邓小平下令廖运周起义一事严格保密3天,所以黄维就一直蒙在鼓里纳闷。当12兵团得知110师起义的消息后,那个受打击严重啊,简直等于兜头一盆凉水,黄维的心情就不知道了。一时间军心动荡,上下互相猜疑,士气大挫。
         
       这事是怎么回事呢?听我说来。廖运周,说起来也是老资格共产党员,他1927年就参加了共产党,后来因为国共之间那点事,很相似的原因就跟着国民党干了,一路干下去事业不错,混到现在这个位置。1946年又跟共产党取得联系,于是就为这次起义埋下了根源。
         
       这里我插播一点历史背景。国共历史上有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其实有很多人加入了共产党,但后来蒋介石上台后反共,铁杆共产党都跑了或被杀了,很大一部分其实就跟了国民党,因为国民党势力强大,而当时共产党看起来没什么前途。这种投机心理人之常情,大都数人活在世上是为了养家活口,升官发财,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为主义奋斗终身的,如果主义让自己钻山沟进密林,朝不保夕,脑袋随时搬家,那很多人是不肯为坚持这个主义而冒险的。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是完完全全忠于自己的信仰,宁肯牺牲也不会动摇。他们自然值得我们这些软弱的人尊敬。再往早一点说,国共其实分的不是那么很清楚,连毛主席当初都在国民党内任过重要职务呢,周恩来更是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所以国共之间要不是蒋介石掌权后极端反共,不会变成后来那样不共戴天。在这个背景下,国民党内出现那么多高级“共匪”就容易理解了。国民党即将垮台共产党即将上台时,出现那么多起义,投诚也就好理解了。
         
       回到老共产党员廖运周光荣起义这件事上来。当老周听说黄维要突围的计划时,就决定要反水了,他偷偷派人告诉了对面,可这个要求让对面6纵司令王近山感觉为难了。这个人说自己是共产党,没人知道啊。万一有诈,我们放开包围圈让这么多人进来,突然打起来那可了不得要坏大事。所以王近山就向邓小平汇报了,邓小平是知道这人底细的,但也不敢大意,老廖这么多年连党费都没交过,谁知道可靠不?但机会难得也不能拒绝,于是就安排了一番,同意了老廖的起义要求。共军这边给老廖部队规定好行走路线,两边都插好高粱秆子,规定只能在高粱秆子里面走,要是走出来,不好意思,开火没商量。
         
       那边老廖也积极准备了,于是就有大义凛然要求为12兵团打前阵那虚伪的一幕。可是四个师一起突围,老廖的部队夹在中间要反水不好办啊,于是又建议黄维让自己走在最前面,谁知黄维顺利答应了。
         
       一切都搞定,老廖就在11月27日早晨领着110师2个团(第329、第330团。另一团第328团团长是军长吴绍周的亲戚姜继鑫,反共顽固)沿着解放军摆好了高梁杆的路线顺利通过了中野的防线,投入到组织的怀抱。顺便还最后骗了黄维一次。更绝的是,当天下午110师炮兵营就参加了阻击黄维兵团突围的战斗。上午还是战友,下午打起了“战友”,汗个。
         
       110师刚走出包围圈,共军就把放开的口子堵上了,奉命跟进的其他三个师就倒霉了,毫无防备之下被共军猛烈攻击,死伤无数。突围受挫,只好退回去,共军各纵队向包围圈中的对手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双堆集又淹没在枪炮声中了。
         
       初战胜利,让中野上下士气大振,刘陈邓也是信心倍增,他们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说:战斗迟至明日可以解决。
         
       中野高兴地太早了,第12兵团并非浪得虚名。        第二十五节:尸山血海
         
       第12兵团被廖运周这个叛徒搞得心情那是相当沮丧,各部对廖部所属第85军的怨愤、猜疑日趋明显。但来不及咒骂几句,就不得不操起枪炮迎战,因为共军一波一波的攻过来了。
         
       中原野战军在大别山打惯了游击,擅长运动战,对这种平原攻击显然没有经验,几轮猛打猛冲之后,收效甚微,加上没有重武器做火力压制,几轮攻击下来,部队伤亡很大。前一个电报发出的第二天,刘陈邓又一个电报上去了:结束战斗需要10天。这个估计后来证明也太乐观。
         
       黄维兵团被围后,立刻着手修筑工事,这是12兵团的看家本领。短短几天就构筑起环形工式,以坦克、机枪和火焰喷射器组成层层火网,使共军无法分割歼灭。与碾庄开始几天的战斗一样,中野的攻击除了加大伤亡之外,收效甚微。12兵团精良的武器装备这时候开始发挥作用,凶猛的火力压的攻击部队根本抬不起头,大多数战士还没有冲到国军阵地就被射杀,炮弹一轮轮铺下来,成片杀伤着攻击的一方。进攻受挫。  黄维用汽车构筑的防御阵地         
       黄维也在寻找突围机会,他指挥部队分别向各个方向攻击突围,但均遭到顽强阻击,未能成功。白天黄维兵团组织战车配合部队逐村进攻,到了夜间就成了共军的天下。善于夜战的共军一次次将白天失去的阵地夺回来。双方就这样翻来覆去的绞杀,一天一夜,几天几夜,战场上尸山血海,如同修罗地狱。
         
       双方血战5天后,黄维兵团被迫与12月1日转入固守。
         
       陈毅打电话问粟裕华野是如何打黄百韬的,粟裕就把战术详细的向陈毅汇报一番。此后,中野上下开始大挖交通壕,双堆集的战斗进入了痛苦而漫长的相持阶段。
         
       黄维为了固守,在阵地的设置上由1个大型的母堡和5个小型的子堡组成的梅花形,或是由1个大型的母堡和3个小型的子堡组成的三角形,再由几个梅花形堡群和三角形堡群相间组成大的梅花形地堡群,互相之间用战壕和地沟沟通联系,配属了密集的火力,形成了极尽严密的火力网。 
          
       共军这边在12兵团周围挖了无数战壕。大量战壕挖到了距敌阵只有50米的地方,大大缩短了冲锋的距离,有效削弱了黄维兵团强大的火力。最长的战壕长达20公里。战壕每50米一折,筑成墙垛口式样,减小了敌人的炮火杀伤。由于中野的重武器在挺进大别山时基本丢弃,所以中野想了个土办法,制造了一种令国军唾骂不已的“大杀器”。他们找来汽油桶,加箍之后,装入炸药包引燃,就可当做土炮一样抛射出去,一次可抛射炸药数十公斤,射程数十米,大大增强了己方的火力。这种土制炮弹威力惊人,给黄维兵团造成巨大杀伤。
         
       可是,无论如何中野独力是无法啃下黄维兵团。中央下令华野派部队增援华野。粟裕先后派了5个纵队加入了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
         
       一方拼命固守,火力强大,另一方不断增兵,全力攻击。接下来的恶战血战在所难免。而这时候在徐州的杜聿明集团在干什么呢?        第二十六节:徐州大撤退
         
       黄百韬兵团被歼,黄维兵团被围之后,宿县又不能打通,徐州彻底成为一座孤城。1948年11月28日,蒋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放弃徐州。蒋介石派刘峙到蚌埠督令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增援黄维。命令杜聿明率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三个兵团共30w人马放弃徐州西线撤退,朝永城方向进发。
         
       这里还有个典故,很有意思。说是开会时,蒋让大家谈谈对徐州撤退的看法。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又是老郭)提出自己的东线撤退计划,可按这个计划部队要经过很多河流湖泊,大兵团行进移动很困难,众将领纷纷提出质疑。杜聿明只是微笑不语。这时候蒋介石就问杜聿明:光亭你的意见呢?杜聿明说:我的意见不能在这里说。杜聿明早就怀疑郭小鬼(因郭汝瑰身材矮小,故杜聿明称他为小鬼)是共产党,所以什么事都不当着郭汝瑰说。于是蒋介石就把杜聿明单独叫到密室,杜聿明这才和盘托出自己的意见。
         
       杜聿明提出的是完全相反的西撤计划。他建议带部队向永城方向走,到了淮河之后北上,然后侧击中野的背面,从外边把中原野战军给包围起来,和里面的黄维里应外合,歼灭中野。蒋介石听后,立刻同意了这个方案。在杜聿明的建议下并没有在会议上宣布。
         
       蒋虽同意的杜的方案,可两人的意图是不一样的。蒋是为了救黄维,这个方向是最近的。杜是为了首先保存这三个兵团,至于救不救得了黄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11月30日早晨,国民党部队开始从徐州撤退。
         
       对于国民党从徐州撤退,共军方面早有预见。华野几个主力纵队日夜监视着敌人的动向。可杜聿明的撤退路线,却让华野代司令粟裕着实紧张了一番。中央军委发来通告说敌人将从东线撤退(老郭送情报还是蛮利索,不过人家这回留了一手)。这可让粟裕犯难了,按照他的估计,杜聿明最可能走的路线是西线。他分析走海路他们一时无法解决船只码头,走陆路一条是东线,可是途中湖泊河流纵横,大兵团行走困难。一条是西线,道路宽广,距离黄维兵团又近,所以最可能走这条线。可是情报说敌人会走东线,这可难办了。万一情报准确,敌人真的从东线撤,那部署出现失误就会影响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而部署在东线,敌人向西撤最后和黄维靠拢,那后果更严重。粟裕那几天心情是相当纠结。
         
       粟裕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国民党果然从西线撤退。而确定这个消息时,杜聿明已经走了一天了,对于机械化兵团如果跑了一天,那解放军脚程再快也追不上了。人岂能跑得过汽车?粟裕赶紧下令部队立即追击,并紧张思考着对策。
         
       这边共产党紧张万分,那边国民党也不消停。他们虽是有计划的撤退,可是混乱程度就跟溃败差不了多少。撤退前徐州城里人心惶惶,在国民党的宣传下,民众普遍对共产党解放军深深惧怕。听到国军要撤,不明真相的普通民众也跟在部队后面逃亡,人数愈10w之众。撤退那天,徐州城内城外人满为患,车子挤做一堆,根本无法前进。前进指挥部电话线被切断,杜聿明无法与部队取得联系,结果执行掩护撤退命令的部队为了逃出生天,纷纷扔下命令不管,只顾往前跑,部队乱作一团,不可收拾。杜聿明的车子在城里走不出来,只好绕到徐州以南凤凰山,从凤凰山以南一条小路到了萧县。国民党人心思变,已经从意志上认为自己败了。
         
       尽管从徐州撤退时秩序混乱,但是12月2日下午,杜聿明还是带领部队到达了孟集附近,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在突破了位于萧县的瓦子口之后,兴奋地认为兵团已经脱离险境了。
         
       真的吗?        第二十七节:别无选择
         
       12月2日,徐州解放了。不是打下来的,华野部队发现杜聿明西撤后,急行军进驻徐州,这里几乎已经是座空城。国民党驻军跑的一个不剩,大批的老百姓也跟着部队跑了,剩下的徐州市民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华野急匆匆的在徐州空荡荡的街道上穿过,来不及停留,就向西追去。
         
       永城距离徐州也就90公里,机械化兵团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可这时候杜聿明的30w大军已经走了一天了。粟裕急红了眼,他把所有能派的兵力全派出去,急行军追赶西撤之敌。要是不能在半路拦截住他们,一旦让他们和黄维兵团合拢,后果很严重。粟裕命令一个纵队尾随追击,三个纵队侧面追击,四个纵队迎头截击,另外三个纵队分层次迂回包抄,华野官兵把能扔掉的全部扔掉,大军一路狂奔而去。
         
       12月2日晚,已经到达孟集附近的杜聿明三个兵团决定就地整顿一下。由于撤退时的混乱,部队建制已乱,人车马互相拥挤,道路堵塞,使得前进速度很缓慢。杜聿明不知道,他这一停正好给后面狂追的华野部队争取了时间。第二天正当他准备向永城快速推进时,他接到蒋介石的空投的亲笔信:弟部仍向永城前进,坐视黄兵团消灭,将会使我们亡国亡种,望弟转向南攻击前进。
         
       杜聿明脑子一阵眩晕,他知道,老头子已经改了主意。蒋在这个时候要他往南打去救黄维,他在心里觉得这无疑是把手下这三个兵团往共军嘴里塞。在东北战场上,他亲眼目睹了60w国军精锐被林彪半年内风卷残云吃的干干净净,整建制的部队只有刘玉章的52军从营口逃脱,他隐隐已经觉得党国危矣。如果东北林彪的东野百万大军入关,无论投放在那个战场,国军都吃不消。从东北到徐州,他是抱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情来的。可如今,中原战场也败象已露,老头子还这么一意孤行。哎,局势怎么会变成这样,这才几年?
         
       杜聿明召开军事会议,和各兵团司令商讨到底怎么办。他知道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这一步走不好,路就走到头了。他有自己的主意,但是他不敢也不能独当一面,虽然他是个剿总副司令,可实际上他手里根本就没有兵权,一切决策都要看三个兵团司令的意见才行,更重要的是要看老头子的意见。李延年孙元良兵团都是小兵团,还好办,实力最雄厚的是邱清泉兵团,所以邱的意见至关重要。会上,杜聿明把蒋介石的命令给大家说了,孙李都知道事关重大,所以只是表态完全听上峰命令。做下级也有做下级的好处,不愿意时可以消极抵制甚至顶着干,到了要担责任的时候,完全可以用服从命令的借口逃避。杜聿明早就知道是这样,他把目光投向了邱清泉,这个人的意见当下最重要。
         
       邱清泉是他的老部下了,抗战时当他在第五军任军长时,邱任22师师长,他们一起在昆仑关,与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浴血奋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昆仑关大捷。如今,邱已是第五军扩编后的第二兵团司令。离开第五军多年,此时在部队中说话的分量已经明显不如这个老部下了。杜聿明很希望邱清泉能说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然后两人齐心把这支部队带出去。
         
       杜聿明看着邱清泉,邱郑重而坚决的说道:总座可以照命令打。邱是狂热的校长追随者,这样的态度非常合理。只是杜心头的阴霾越来越重。
         
       12月4日,杜聿明30w人马掉头向南攻击前进,意图解救黄维兵团,结果被华野追上并团团包围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青龙集一带。
         
       此刻,淮海战场上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包围圈,彼此相距只有60公里,可是,却永远不能合拢在一起。        第二十八节:胡琏来了
         
       1948年12月4日,杜聿明所部30w人马在从徐州撤退途中,被华野团团包围在陈官庄,此时,淮海战场上形成了两个大的包围圈,圈里是国军,圈外是共军。关于这个态势,刘伯承刘帅曾有个有趣的说法,说咱们现在是“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吃的自然是黄维兵团,夹的是杜聿明集团,看的是李延年兵团(刘汝明消极避战,不肯北上)。要保证夹的掉不了,看的跑不了,就要尽快吃掉黄维兵团。
         
       可黄维兵团,并不那么好吃。单凭中野自己的牙口儿连咬都咬不动,所以中央军委命令华野派部队支援中野。粟裕粟裕立刻调兵遣将,派出7纵,13纵以及拥有炮兵的特种兵纵队,由参谋长陈士榘带领星夜驰援双堆集。围攻黄维兵团已经形成了东西南三个集团。东集团是陈赓,西集团是陈锡联,南集团是王近山,个个都是悍将。把黄维兵团围得水泄不通,这时候一个人坐不住了,那就是国民党18军老军长胡琏。他不忍看到自己一手带起来的18军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胡琏,陕西陕西华县人,黄埔四期毕业。指挥作战极富谋略,战术灵活,在解放战争中屡屡重创共军部队,被毛泽东称为“狡如狐,猛如虎”。其麾下18军战功赫赫,在围剿大别山的里次战斗中,打的中野部队一度不愿与之交手。特别是118师的“老虎团”33团,全由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作战凶狠顽强,罕遇对手,堪称精锐之中的精锐。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胡琏驻守金门,又曾给解放军一次重创,导致攻台计划暂时搁置。  胡琏         
       这个人,是国民党中不多的有真本事的战将。蒋介石没用他统领第12兵团,是共军之福。12月1日,胡琏在南京会晤了蒋之后,就乘飞机空降到枪林弹雨的双堆集。18军师团长听说老军长来了,无不冒着危险去机场迎接,部队上下士气一振。在这种危局之下,他的到来能否挽狂澜与即倒呢?实际上,胡琏是抱着保存部队的想法去的,至于战事他已是不抱希望。“地有所不守,惟军是保”,这是他当时真实心情的写照。局面危难,他仍能不避危险,一力担当,这份忠心另蒋介石感动。
         
       胡琏的到来虽然让困守的12兵团精神一振,可是,局面却没有好转。12月3日中野第9纵队全歼了小张庄困守的第10军第114师第341团。由于伤亡过大,华野7纵参战,共军优势进一步扩大。4日杜聿明被围,5日解放军发动总攻,阵地渐渐在缩小。7日胡琏飞往南京请求救兵,黄维等为保存国军将领和给第12兵团善后考虑,都希望胡琏留在南京。9日胡琏飞返双堆集,只带回一些慰问军师长的烟酒果品。战斗越来越激烈,双方都开始打红了眼。
         
       国民党这边不断向蒋介石催派救兵,可蒋介石已经无兵可派了。严令刘汝明兵团北上,可刘汝明这个老兵油子磨磨蹭蹭就是不肯来,电话打给西北的胡宗南,胡宗南也不肯来,打给白崇禧,白崇禧非但不派救兵,而且在电话里数落了蒋介石一顿,说你原来就部署错了,导致大军被围,现在又把兵力一点一点往里填,那就是送死。蒋大怒,明白这是桂系坐山观虎斗,想保存实力乘机坐大,但此时也无可奈何。于是蒋绕过白直接给他的学生宋希濂打电话希望派兵。宋倒是听校长的话,可部队一上船,白崇禧就给拦下来了。蒋心中深恨之。只好不断勉励黄维坚守,空投了不少嘉奖令和慰问信。
         
       共产党这边不断增兵,华野围住杜聿明之后,与中野齐心协力围攻黄维,先后派了5个纵队支援双堆集。一时之间,几十万人马交锋绞杀在一起,淮海战役进入白热化。        第二十九节:尖刀对尖刀
         
       话说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带着三个纵队星夜驰援中野,到了之后要求中野让出个指挥位置来,好动手干活儿。可人家中野都安排好了,东西南三个集团人都定好了,你这时候要指挥位置,人家谁让啊。邓小平就说没位置了,要不您屈就一下?
         
       陈士榘火了,老子辛辛苦苦跑来帮你们打仗,连个指挥位置都不让。不让算了,老子带部队打阻击去,说罢带着部队就走。中野领导一时愕然。
         
       陈士榘可是个暴脾气,其祖父就是清军行伍,血管里就流着职业军人的血。他说走就走,这可把中野领导雷的够呛。赶紧打电话给华野粟裕,粟裕一听哭笑不得赶紧发电给老陈,说你不能走,你可代表的是华野,你一走咱不就等于违反中央支援中野的命令了嘛,好说歹说,加上中野追的人也来了,总算把老陈给劝回去了。中野领导一看来的这尊神脾气可不小,不妨迁就他一下,看看他打仗怎么样。于是几个领导一碰头,就决定让南集团王近山让出指挥位置来,不仅给他南集团指挥权,还让南集团负责主攻。这下又把老陈的热情给点燃了。  陈士榘         
       老陈脾气暴,打仗也猛。12月6日总攻开始后,负责主攻的南集团一路猛攻,奋勇拼杀了4天,把南侧的守军挤压到距双堆集核心不足一里的大王庄。在这里,国共双方之间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血战。因为驻守在这里的正是18军118师的“老虎团”33团。
         
       12月9日,华野7纵59团首先攻到了大王庄,简单准备之后部队扑了上去,很快,他们遭到暴烈的回击,老虎团猛烈的炮火和娴熟的战斗技巧让攻击部队伤亡惨重,共军被迫退出了阵地。共军也不是吃素的,恶仗打的多了,紧接着第二波攻击汹涌袭来,33团依仗坚固的碉堡工事死守,加上炮兵火力覆盖,共军被压在阵地上抬不起头,攻击又一次受挫。一方拼命攻击,一方死守不退,双方绞杀在一起,战况空前激烈。由于伤亡过大,7纵提出请兄弟部队中野6纵派兵支援,这已是没办法了。两个野战军相互之间本来就有一个竞争心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向对方提出援助请求。中野此时的兵力也用到了极限,于是6纵司令王近山把作为预备队的46团推了上去,这也是一支精锐部队。新一轮的冲锋又开始了,46团沿着完好的交通壕一跃而起发动攻击,此时老虎团也是伤亡巨大,防线被撕开了,共军攻进大王庄。双方展开拉锯战,肉搏战,村庄几易其手。老虎团的强悍名不虚传,一次次的把失去的阵地夺了回来。共军决定调整战术,正面进攻吸引33团火力,另以一路迂回冲击,一天恶战之后,村庄三分之二落入共军手中。老虎团依然死守不退,战斗人员打光了,就把汽车兵,勤务兵,伙夫,马夫都推上了阵地,经过33个小时的恶战,老虎团最后一波攻击被粉碎,大王庄失守。团长孙竹筠逃回双堆集,被胡琏枪决。大王庄的失守使兵团核心地区尖毂堆受到威胁,胡琏命118师拼死夺回大王庄,恶战一天,仍归失败。
         
       抗战时的曾立下大功的老虎团就这样覆灭了,他们拼尽最后一丝力量,没有人怀疑他们的战斗力,可是这样的结局我却感到心情复杂。同样英雄的部队,都是中国人,却要这样生死厮杀,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而三年内战之中,那些在抗日战场上曾立下辉煌战功的国民党部队,都这样覆灭于同宗同祖的自己人手里,虽然有一万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个历史必然,可是,我仍然感到一种莫大的悲哀和遗憾。
          
       12月10日,负责驻守小王庄的第85军第23师师长黄子华目睹了大王庄一昼夜激战后,率部投诚。此时的第12兵团已经危在旦夕,只剩下残部6万余人困守双堆集。
         
       而相距不远的另一个包围圈中的杜聿明,情况会不会好一点呢?        第三十节:咱们突围吧
         
       杜聿明遵照蒋介石的命令,带领三个兵团30w人马转向南攻击前进,把这块几乎要溜掉的肥肉又送到了共军的嘴里。12月4日,狂奔而来的华野主力将杜聿明集团包围在陈官庄,青龙集一带。
         
       杜聿明早就知道向南攻击不仅打不过去,还要损失很多部队,但是他又不敢违抗蒋的命令。就算他带着几十万人马跑出去了,回到南京他是没法向蒋介石交代的,到时候坐视黄维兵团被歼只顾自己逃命的罪责是背定了。蒋想的可是既要救出黄维兵团,还要两兵团联合起来狠狠给共军一下子。可是淮海战场局势已然如此,那可能吗?能让这三个兵团逃出生天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但杜聿明自讨没有办法让蒋介石相信这一点。粟裕曾经这么评价过蒋介石,说你要吃他一小口,他连半口也不给你。你要吃他一大口,他就连一小口也不要了。
         
       局势严重,杜聿明把三个兵团司令叫来商量对策。孙元良力主突围,邱、李二人也没有反对。可杜聿明不想突围,他觉得事已至此,突围是下策。要想跑,原来就不应该过来。既然过来了,一被包围就想着跑,这算什么?此时应集中兵力与之决战。再怎么说我手里还有30w精锐,要是真拼起来共军未必能占得便宜去。到时候以拖待变,希望蒋介石能跟共产党和谈,双方停战以保全部队。
         
       可手下三个兵团司令都想突围,杜也不好过分执拗,毕竟,打靠他们突围也靠他们。最终会议决定分头突围,到阜阳集合。各自回去部署,不久李弥电话架通,报告东北方向解放军甚多,突围不易。这时候邱清泉突然变卦了,说再等等看。可孙元良等不了了,他早就想跑了。
         
       孙元良,人送诨号“飞将军”,这可不是赞他勇猛善战如李广,而是戏谑此公战场逃跑速度之迅疾如飞。(有位朋友回帖上说宋希濂听说“飞将军”在中原流窜,吓得说什么也不肯去和此公合作,太好笑了,呵呵)12月6日晚,孙元良带着兵团匆匆由西北方面自行突围。跑的时候连电话线都剪了,还嘱咐指挥部电报一律不收。为什么呢?他怕老杜变卦。好不容易忽悠的他们都同意突围,要是人家突然想通变卦了就糟糕。结果还给他料中了,邱李兵团果然奉杜聿明之命取消突围,而“飞将军”行动如闪电,早就跑得没影了。当然他的兵团由于没人指挥,迅速被歼灭,残部又逃回包围圈。那么多师长军长不是被俘就是击毙,可老孙名头不是盖得,一路又是装作中尉副官,又是化装成农民,躲过重重盘查,竟然给他溜到信阳火车站,最后跑回了南京。直到解放军总攻时,杜聿明邱清泉等不是被俘就是被击毙,他已经在南京被获准重组16兵团了。  孙元良         
       最终孙元良活了103岁,直到2007才去世。
         
       第16兵团突围被歼后,邱李兵团就地转入防御。于12月7日仍向解放军阵地实施攻击,但攻击遭遇华野各纵队顽强阻击,各级指挥官虽严厉督战,仍屡攻屡挫徒增伤亡,毫无进展。12月8日9日,杜聿明以第二兵团部分兵力在战车掩护下攻击,攻占了一些村庄,但是进展仍然不大。10日,解放军全线发动攻击,包围圈渐渐缩小。
         
       在此期间,杜聿明建议蒋介石增兵,在中原做最后决战。可蒋介石已无兵可憎,只好回电:弟不要再幻想增兵,现已无兵可增。前面说了,蒋介石想继续调兵但是处处碰壁,华北傅作义虽然还有50w大军,但是那已经被林彪的东野牢牢牵制住了。对蒋介石来说,徐蚌会战这盘棋,已经渐渐的走成了死棋。
         
       收到这样的回复,杜聿明有些绝望。其时东北林彪已经挥师出关,中原地区败象已现,杜聿明希望蒋介石跟共产党停战和谈以保住手上的部队,可这话又不敢说出口,否则以蒋的性格一定会对他产生怀疑。
         
       他只好回电说:我决心率两兵团坚守到底。        第三十一节:困守的第12兵团
         
       那边已经停止主动攻击,准备固守了,这就意味着,黄维没有盼头了。他只能利用手里仅存的这些力量坚守到底,等待奇迹。还有一条路,就是投降,可是黄维的字典里没有这个词,至少面对共产党,他不会投降。
         
       但他不投降,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并没有这个想法。大王庄惊天动地一场恶战之后,目睹此战的第85军23师师长黄子华彻底失去了信心。他觉得这种力度的抵抗都能被共军攻破,第12兵团没有获胜的希望了。于是黄子华当晚就率师残部、第216师第648团、军部卫生大队、辎重部队3千余人投诚了。这给困守中的12兵团又是当头一棒。
         
       强悍的第12兵团在连续受到敌人的打击,自己人的“伤害”后,士气渐渐低沉了,军心渐渐动摇了。这么大的兵团一天的消耗是惊人的,而补给仅仅依赖空投,这势必难以为继。飞机为避免被共军击中不敢低飞,所投物资多有飘到共军阵地之上。围困数日之后,士兵没有吃的,只好杀马煮食。第18军军长杨伯涛视察阵地,看到部队杀马煮肉,询问好吃否?士兵瞪着眼睛艰难的咽下口中之物,说很好吃。杨伯涛汗一个默默走开。连兵团司令黄维本人一天三餐也只能靠罐头维继。一天黄维想吃点青菜,厨师无奈,只好在外面农田里寻了些菜苗给黄炒了吃。黄问这是什么菜?卫兵答曰苗苗菜,当地老百姓冬天长以此充饥。实际上那是农民来年的农田秧苗,怎么会用来食用过冬。
         
       战场强攻之外,共军开始强大的政治攻势。每天派人喊话、写信、电台广播、抛洒宣传单,更加使第12兵团军心动摇。各级主官禁止收听解放军广播,但部署仍纷纷偷听,无法禁止。而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杜聿明集团被围、孙元良兵团突围覆灭等重要消息已无法封锁,遍传全军。12兵团上下渐渐感到自己的日子也不远了。胡琏杨伯涛为振军心,时常发布歼灭共军若干等消息发布,军心仍然日渐动摇。
         
       其实12月9日胡琏返回时,蒋介石曾经密许12兵团不能固守时,准予突围。不过这一消息只有黄,胡二人知道。守到现在12兵团明显已经不行了,但是仍然没有发布准予突围的消息。这引来部将的不满,认为老头子是要他们死守到底。
         
       11日,杨围子守军覆没,宣告第14军全军覆没,军长熊绶春阵亡、副军长谷炳奎逃脱、参谋长梁岱被俘。(梁岱已是“二进宫”,这次还能不能混过去呢?)
         
       12日,共军攻势更加猛烈。12兵团对于解放军挖交通壕靠近的“紧迫战术”毫无办法,对“大杀器”汽油桶抛射炸药包的轰炸更是畏之如虎,毫无对策。士兵久饿,体力羸弱,部队战斗力大打折扣。这时阵地上引火之物已经烧尽,连煮马肉充饥都办不到了。曾经发生这样的奇闻,据原国军一个营长回忆,他守一天阵地上面发5w金圆券,飞机直接空投下来。到了最后无引火之物,他下令开箱拿钞票烧开水,命都没了,要钱做什么?
         
       至13日,中野和华野已联合将黄维兵团压缩在东西不过1.5公里的狭长地域,刘陈发出《促黄维立即投降书》,但黄维不予理睬,继续抵抗。至此,黄维率残部困守在尖毂堆附近,饥寒交迫,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国防部批准第12兵团于14日突围,届时国民党空军将轰炸解放军占地,掩护突围,务必保住18军。但黄维为了稳定军心,仍然秘而不宣。中野攻击部队开始总攻双堆集,18军顽强抵抗,用死尸堆起了一道半人高、150多米长的防线,做最后的困兽之斗。共军一时无法速战速决。
         
       最后的时刻已然到来,18军乃至第12兵团的命运已经注定,但是,这些高级将领们的结局如何呢?        第三十二节:最后的战役
         
       跑到台湾的胡琏终其一生对淮海战役绝口不提,只是在晚年时发出“土木不及一粟”的感叹。他对黄维也是终生难以释怀。据说突围前两人约定,谁跑出去谁就负责照顾对方的家属。可是胡琏跑出去后,不仅没有照顾黄维的家属,而且连黄那一份抚恤金都没有发给他们,足见其对黄怨怼之深。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孙整理他的笔记著述等物,发现很多双堆集的地形草图,以及对那场战役只言片语的描述。“两军相搏,生死只呼吸间,三百步不能应援”,可见当时战况之激烈。这场战役对于胡琏这一位“狡如狐,勇如虎”的将军来说,是种深深的耻辱。而几乎所有在那场大战中存活下来的国军将领,对那场战役往往都讳莫如深,这是他们集体的耻辱和痛楚。
         
       把时间拉回到1948年12月15日,第12兵团覆灭的那一天。下午4点,解放军集中所有炮火,一起开火。顿时阵地上雷霆万钧,钢铁弹丸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在黄维兵团仅存的阵地上爆炸,浓烟滚滚,烈焰吞噬,断臂残肢在空中翻腾落下,无数年轻的生命灰飞烟灭。半小时的炮击结束之后,黄维的防御体系全部被打烂。
         
       黄维甚至听到了共军刺耳的军号声,他知道,无数的解放军就要呐喊着冲锋过来了。黄维下令各部队在破坏重武器,电台,抛弃伤员后分路突围,实际上就是各自逃命。黄维,胡琏向医生要了安眠药,准备被俘时自杀。部署准备停当之后,黄维,胡琏,吴绍周等人各自乘坐一辆坦克,分路突围。杨伯涛在掩蔽部听到共军的攻杀越来越猛,等得不耐烦,出掩蔽部一看,西北方已经乱成一团,派人联络才知道黄维已突围,乃命令所部突围。其余各部闻讯也纷纷急忙突围。
         
       兵败如山倒,况且本来就被打成惊弓之鸟。溃兵四散奔逃,狼狈不堪。不少士兵没有遵守破坏重武器的命令,以免被俘时承担破坏武器的罪责。一群群幸存下来饿的没有力气跑的国军士兵,纷纷举起双手。军官换上士兵的衣服夹杂在俘虏中希望蒙混过去。第12兵团彻底崩溃了。
         
       黄维乘坦克从小马庄出发,跑了一夜,最终因为战车抛锚被俘。实际上由于天黑道路不明方向不清,他一直在附近兜圈子,没有跑出多远。他被俘的地方叫做黄沟。后来老百姓说黄维掉进黄沟里,这是天意。
         
       胡琏一口气逃到第6、第8兵团防区附近的鲍集,弃车后再也跑不动。被巡逻的民兵发现,因距离较远,投来一枚手榴弹,当即把胡琏后背炸得血肉淋漓,幸亏驾驶员架起他夺路而逃,最终逃脱,辗转回到南京。
         
       吴绍周所乘的坦克轧断小桥裁入水中,吴考虑所部2个主力师一降一叛,逃回去也会获罪,遂放弃突围之念,坐地待俘,后被中野1纵俘获。
         
       杨伯涛退到河畔时,深恐被俘受辱,投河自尽,因水浅不能没顶,又值隆冬,奇寒彻骨,忍耐不住爬上岸奔逃,遂被生俘。行进间再次投河,被捞上来架至村庄引火烘烤。杨身着少将军服,自讨无法隐瞒,于是自报家门,被共军小灶优待。(这些人真应该让“飞将军”集中培训一下逃跑经验,都什么呀,荒腔走板,逃跑一点都不专业)
         
       黄维被俘后态度强硬,只求一死。后被送至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以对着干出名,拒绝改造。后又投入“永动机”的研究,以此转移精力,失败后仍不放弃,直至出狱后仍研究不辍。他被整整关了26年,是最后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他的妻子蔡若曙携子女从台湾辗转回到大陆,因听说1959年黄维会被释放,翘首以待,结果黄维没有出现在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名单之中,大受刺激,从此精神受损。但蔡若曙大户人家出身,极有自制,从不在外人面前稍显异状,辛苦抚养儿女等待黄维出狱,直至1975年黄被释放。蔡若曙年轻时极其美丽,刚回来时30出头风华正茂,20多年过去美人韶华己逝。2年后,蔡无法忍受精神疾病的折磨,走进了护城河。
         
       胡琏回到南京后继续被委以重任,最后在金门之战给华野解放军一次重创,也算稍报一箭之仇。后在台湾军界活跃了20多年,先后出任越南特使和驻金门司令,成为台湾军界的宗祖。其晚年沉浸在研究南宋历史,内心深处隐隐以岳飞自比。
         
       第12兵团的覆灭,使共产党方面终于可以大大松一口气。因为此时他们的力量已经足够对付包围圈中的杜聿明集团,以及淮海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李延年的第6兵团获悉第12兵团被歼后,连夜逃回蚌埠。
         
       战役的第二阶段结束了。        第三十三节:围而不打
         
       1948年12月15日黄维兵团全军覆没,这意味着淮海战役共产党已经稳操胜券,剩下的包围圈中杜聿明的两个兵团,解决他们也就是个时间的问题。这个时候,共产党已经不着急了,他们有时间来慢慢料理杜聿明集团。
         
       从全国范围看,东北林彪的百万大军已经结束休整挥师入关,平津战役正在进行中,傅作义的50w军队面临东北野战军和华北解放军的联合打击,处境相当不妙。西北的胡宗南被压缩到关中地区,而华北战场上阎锡山所部正在被围攻。
         
       国民党的处境和杜聿明的处境很相似,就是个时间问题。
         
       这个时候,华野和中野没必要强攻杜聿明,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再说如果打的急了,蒋介石孤注一掷把傅作义的部队运过来跟你拼命,倒破坏了平津战役的部署。为配合平津战役,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华野和中野,对杜集团围而不歼,部队进行了20天休整。
         
       共军不打了,可杜聿明想打,准确说是蒋介石想打。黄维兵团被歼灭后的第四天,蒋介石命令杜聿明实行突围。可这时候,老天不让他们打了。就在杜聿明命令破坏重武器,丢弃辎重车辆准备拼命的时候,天降大雪,一直下了半个月才停。这场雪把杜聿明集团想鱼死网破的一点冲动给下没了。
         
       于是,几十万人就在天寒地冻的河南平原上,开始了地狱之旅。
         
       部队从徐州撤出来的时候,只带了一个礼拜左右的补给,这时早已吃干用尽,妄图从地面获得补给那是做梦,唯一的希望就是天空。蒋介石调集了所有能调集的空中力量进行空援,国民党军方的运输机和“中国”,“中央”两个公司的民航机,几乎全部出动了。空投飞机每天达到120架次。
         
       但这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据当时负责空投事宜的原国民党徐州前进指挥所副总参谋长文强回忆,就算按空投一日最大量计算,也只够10w人一天所需,仍有20多w人没有吃的。平均分配给30多w人吃,每天分配下去,只能吃一次稀饭,一天吃不到一顿干饭。况且包围圈中还有10几w从海州和徐州逃难而来的民众,他们不在编制之内,因此一点口粮也没有。这些人处境是最可怜的。
         
       文强是个身世奇特的人,他的一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他是毛泽东的亲表弟,和林彪是黄埔的同班同学,其早年就加入共产党,并担任过红一师师长兼政委这样的党内重要职务。后来他又成为国民党军统大特务,是军统大老板戴笠手下的干将之一,后来又脱离军统进入军界,曾任长沙绥靖公署第一处中将处长、办公厅主任。他在淮海战役时的官衔是徐州前进指挥所副总参谋长。  文强         
       这是一个与国共两党渊源都很深的人。你一定会好奇他为什么脱离共产党进入国民党,容我慢慢道来。文强和那些投机分子不同,那当年也是坚定不移的加入共产党干革命。1926年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随后在黄埔黄军校搞“清党”,要求“跨党党员”只保留一个党籍。人家文强也是坚定不移的选择共产党。在危险而艰苦的岁月里,也为共产党做了不少事。他要不是后来遇到的那件事,也许最后会成为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之一。
         
       可是,一个人的命运太难说了,阴差阳错间命运这双看不见的手就把文强扳到了国民党阵营里。从此在那边干的风生水起,最后做了共产党的高级战俘,关了26年,直到1975年才在最后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中释放。
         
       包围圈中那些形形色色凄惨无比又光怪陆离的事我放一放再说,我先说说文强的故事。不仅是因为他经历奇特,而且包围圈中那些事也将参照他的回忆录写就。        第三十四节:文强这个人
         
       上一节说过文强早年就加入共产党,而且后来担任共产党的重要职务。那他是怎么跑到国民党阵营中去的呢?这要从共产党内一个著名的叛徒说起。
         
       1931年4月,长期负责中共中央机关保卫工作的顾顺章在武汉叛变。这个人的叛变对当时共产党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他是共产党情报部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知道太多机密。他被捕后要求把他送到南京,要将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密全数供出,保证三天内将中共中央一网打尽。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个情报恰好被中共潜伏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的地下党钱壮飞截获,他立刻把这个情报送到周恩来手里,情况紧急,周恩来立刻指挥上海的中共组织立刻转移,主要领导人搬家的搬家逃亡的逃亡,并切断了所有对外联络关系,废止旧的联络方式,安排好一切后秘密返回中央苏区。
         
       文强跟这个有什么关系呢?说起来还是跟叛徒有关。在1930年底,文强被派任川东特委书记,管辖23个县。这在当时中共内是给相当高的职务。文强的悲剧从这个时候开始了。1936年6月,他被叛徒出卖,在重庆被捕了,后来经过党内特工人员营救逃脱。后来找到组织,向时任四川省委代理书记的罗世文如实汇报了整个被捕和出逃经过。可是,罗世文不大相信他的说辞。罗刚从中央回来,正满腔热情地开始执行王明“左”倾路线,他觉得文强暴露了四县游击区的情况,于是大笔一挥给予文强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文强一气之下,与时任省委妇女部长的妻子周敦琬一道出川,决定到上海去找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申诉。 
         
       事儿就是这么凑巧,此时周恩来已经返回苏区,而上海整个党组织也断了联系,文强根据以前的联络方式根本联络不上。这么一来,他们夫妇俩原想找申诉的出川行动,却成了事实上的脱党。与此同时,四川省委也开除了他们的党籍。这样文强就结束了他的共产党生涯。
         
       文强郁闷不堪,不得已返回湖南老家。为了生计他还当了一段时间的小学老师。后来又拿起笔写起了文章,最后干起了记者。他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干下了去,可是他的文章又给他惹了祸。1935年文强在《湖南建设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批评了湖南省主席何键媚日无耻,使湖南人蒙羞,何键看后大发雷霆,派人查封了报纸,并要抓文强法办。文强只好又跑了,这时候他遇到了黄埔同学廖宗泽,这次文强的人生道路彻底改变了。
         
       廖宗泽已脱离共产党并加入国民政府军统局,他闻得文强有难,便邀请文强来这边干,并帮文强引见了戴笠戴老板,随后,文强在戴笠的劝说下加入了军统,同时加入国民党。文强精明强干,很快在军统干的风生水起,成为戴笠手下一员干将。抗战爆发,文强被派到上海,负责收集国军驻上海各个司令部的战况。这期间,他遇到了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黄埔四期同学袁国平。袁国平告诉文强,周恩来已经为他平反了,要他重回。但此时的文强已经失去了归队的信心。
         
       上海沦陷后,文强调任国民党军政部前方办事处处长,在江浙一带负责收容从上海撤出来的部队。文强把其中的一部分组成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教导总团”,自任政训处处长。后来,文强以此为基础,组织了“忠义救国军”,并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少将政治部主任。1940年秋,国民党在上海的地下机关被日军和汪伪特务组织破坏殆尽。文强受命潜赴上海,主要负责对东南五省政权的策反和对日情报收集工作。文强在“珍珠港事件”前夕,根据手里的情报资料,经分析判断,得出了日军将进攻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结论。但没有受到重视,美国人不大看得起中国的情报机构。
         
       1942年,戴笠委派文强为军统局华北办事处少将处长,1944年11月初,戴笠任命文强为北方区区长。此间,文强曾将华北、东北近百万之众的汉奸部队策反过来,因此以特殊功绩而晋升为中将。时年38岁,是当时国民党军内最年轻的中将。
         
       1946年,文强在军统的日子随着戴老板的“飞机失事”而结束。因为当时军统内部争权夺势,文强很厌烦,决定脱离这个是非圈,谋取正规军职。于是就利用湖南省主席、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同乡的关系,调任湖南绥靖公署第一处中将处长、办公厅主任,最终脱离了军统。要是这样也就行了,我们知道程潜领导湖南和平起义了,文强无非跟着起义或者跑到台湾去。
         
       可是,杜聿明某种程度上害了他。老杜对文强印象十分好,非要拉他来徐州。于是1946年9月,在杜聿明的推荐下,文强来到徐州剿总任副参谋长。命运让他兜了一个大圈儿,然后在淮海战场上落入了共产党手中,做了昔日战友们的战犯。
         
       这个时候的文强,完全忠于国民党,他在监狱放言:“毛主席是我表哥,朱德是我上级,周恩来是我老师和入党介绍人,林彪是我部下,刘少奇家离我家不到20里路。是他们没有把我教好,要写悔过书应该他们写,我不写。”
         
       然而时间可以改变一切,26年的监狱生涯最终还是把他改造的张口就是共产党政策好毛泽东思想伟大之类。
         
       再把时间推回1949年1月的陈官庄包围圈,时任前进指挥部副总参谋长的文强是这支大军的首脑人物之一。可惜,他们再也不能前进一步了。        第三十五节:天上掉大饼
         
       陈官庄,大雪纷飞,严寒刺骨。
         
       身穿黄色军装的国民党士兵一堆堆蜷缩在空旷的雪地上,冻饿交加,不远处成片的尸体堆叠在一起,已经被雪掩盖了一半。伤员没人管,无助的哀嚎着,这个时候,好人都顾不过来,谁还去管他们。“飞机来了”,不知谁喊一声,人群立刻骚动起来。飞机扔下几袋大米之后头也不回的走了,地面的人发疯似地向米袋奔去,你抢我夺,十分混乱。一个士兵扛起一袋米转身就跑,后面一个士兵拿起枪打倒他,背起口袋就跑。跑不远,又被其他人射杀。到后来,两拨人操起枪互射一番。不到一会儿,米袋被搬光了,地上只留下横七竖八的尸体,一会儿就被风雪覆盖。阵地上又归平静。
         
       我试图用演绎的手法描写这段残酷的历史。
         
       这块不大的地域,挣扎着数十万冻饿交加的国民党士兵和跟随而来的民众。唯一的食物来源是空投,这远远不够。即便如此,空投物资还常常飘到包围圈外的解放军阵地上。更要命的是没有柴火烧,那些老百姓的房子早被拆光烧尽了,没有办法只好挖出地下的棺材来烧,可是在地下埋久了的棺材,根本烧不起来。那一袋袋宝贵的生米也不能解腹中之饥了。
         
       后来飞机开始投大饼熟食,情况才好一点。“天上掉馅饼”,在这里是一个黑色幽默。甚至有这样匪夷所思的事发生。有的人被天上掉下的大饼砸的脖子缩进去只剩下个脑袋,大饼砸死人,很恐怖很诡异。
         
       由于食物严重缺乏,不少部队开始有计划的哄抢物资。空投一来,在长官的授意和组织下,不少部队出动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人荷枪实弹来专门抢粮食,有时候甚至架起机枪来。两拨人混战一番,每次都要死人,几乎是一袋粮食一条命。
         
       实在饿极了,把一些辎重骡马也都杀了吃,到后来,野草、树皮、青苗和骡马皮都吃光了。
         
       文强负责空投事宜,可是投下来的粮食只够部队没人每天喝一顿稀饭。这样的部队如何打仗?文强为此整天睡不着觉。粮食不够分配,偏偏各部队要粮食时,把数字搞得很大。粮食弹药一投下来,许多官兵一窝蜂上来抢,派部队守着也守不住。邱清泉和李弥为粮食的分配吵闹不休,各个军师团营也因为粮食闹得形同水火。李弥向文强提出,说邱清泉第二兵团粮食分得多,要求在他一兵团控制的地区开辟空投场。结果开辟空投场试投时,一投就投到解放军的阵地上。为了多分配一点粮食,李弥又放弃了另辟空投场。
           
       部队不断有伤亡,但没有医药,士兵伤口溃烂生蛆,既得不到治疗,又没有地方送,就这么眼睁睁的轻伤变重伤,重伤很快死去。文强就伤兵问题请示杜聿明,杜聿明说不病不伤的都顾不了,还顾得上他们!让后勤医务自行解决吧。
         
       一天杜聿明看到地里小麦青青的,就说好久没吃青菜了,能不能到地里挖点麦子吃。于是就派人冒着解放军的炮火到地里挖了一些青麦子来,可是那青麦子看起来跟韭菜一样,实际上那上面都是小毛毛,根本不能吃。只好天天用罐头渡日。
         
       高级军官还可以分到罐头,可普通士兵就只能靠那么点空投度日,抢不到的只好活活饿死。共军的政治攻势一刻不停的进行,他们在包围圈外喊话说这边有吃的,赶快过来吧。不少士兵就跑过去了,枪打都拦不住。
         
       天时地利人和都不站在这支部队一方,这时候,一种诡异的狂欢气氛却在这支部队里漫延。        第三十六节:毁灭前的狂欢
         
       也许,人绝望到极点之后,反而会无所谓了。反正要死,不如在死前尽情享乐。很多人对包围圈中的国民党将领们喝酒跳舞玩女人种种丑闻持强烈鄙视态度,认为国民党内腐朽丑恶的一幕在包围圈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不反对这种观点,但我觉得,但凡陈官庄这场仗还有一点获胜的机会,这些将领们(除去真正的“党国”蛀虫)还会把兴趣放到冰天雪地里的苦中作乐上吗?这些人感觉已经毫无希望,陷入绝境了才会如此。但是,我想把一支当时共产党的军队放在同样的处境下,他们的表现应该会截然不同。所以,我并不想为他们的自暴自弃开脱。
         
       包围圈里的局势每况愈下,可高级将领们却每日饮酒跳舞作乐。在地下掩体里,没有沙发,就把汽车坐垫搬来当沙发,把军乐队找来奏乐,那些军官将领带着他们的“临时太太”在这里唱歌跳舞,喝酒狂欢,倒像是在南京过圣诞节一样,哪有一点大难临头的意思。
         
       从徐州跟来的这些老百姓是包围圈中处境最可怜的阶层。他们不属于部队编制,所以也得不到空头来的粮食。其中有不少是女学生和妇女,她们为了得到一点点生存下去的粮食,被迫给这些有权势的军官们作了临时太太。在空投场的周围田地上是一个个挖出的洞穴,上面用降落伞张开搭成简易帐篷。这里就成国民党军官和他们的临时太太们的作乐之地。冰天雪地中,这一个个帐篷远远望去好像一朵朵白色的蘑菇,可里面却是逼良为娼的淫窟所在。
         
       在这个包围圈中,弱肉强食的食物链法则体现的如此鲜明。有权有势的军官可以弄来大批空投物资,然后在黑市里卖。在这个由降落伞搭成的黑市里,几乎一切日用品,以及手表、戒指、手枪、银元、衣服和柴米等物,都可交换,绵延二三百米,俨然成了一个热闹的市集。刚开始一个银元可买到4斤馒头或一包烟,以后空投越来越难,大饼卖4个银元一个,香烟卖两个银元一支,一只金戒指只可换到一块大饼和两块麦皮饼。那些能搞到大饼罐头之类空投品的军官,乘机信口开河地去换取人家贵重之物。
         
       市场的旁边则搭了一座戏台。用十几个弹药箱拼接而成,上面用降落伞撑起帐篷。各级指挥官携带女人,经常来这里寻欢作乐。帐篷里高朋满座,打情骂俏,如同舞厅夜总会一样热闹。
         
       最惨的是处于食物链底层的难民们,那些长相,学识较好的女人一律成为军官们的“女秘书”“女护士”,出卖身体尊严换来一点充饥的粮食。而其他无可利用的人,就只能在冰天雪地里冻饿而死。包围圈里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狱。
         
       听说包围圈东南角解放军控制的青龙集阵地上,准许难民来往。总部办公厅主任郭一予和总部政务处处长左偕康以为有空子可钻,想借此逃脱。他们将包围圈中国民党机关职员及由徐州海州撤退的军官眷属等,组成一个名为“难民还乡团”的大队伍,用白布做了一面旗子,上书“难民还乡团”字样,想这样就可以由解放军封锁线混过去。杜聿明觉得,非战斗人员走一个少一个,于是听任这两人去办。可是当这支“难民还乡团”刚刚通过李弥兵团防守线继续向前走的时候,解放军发现这群人中混杂国民党高级将领,于是开火了。国民党这边又惟恐泄露包围圈中的军事秘密,于是也就一阵乱枪扫射,企图灭口。双方枪口下,难民团死伤无数。  
           
       邱清泉每天喝的酩酊大醉,杜聿明已报了沉船已沉之心。这群人无论是狂欢还是苦难,都不长久了。        第三十七节:覆灭
         
       虽然陈官庄包围圈里形如地狱,但是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毕竟只围了40多天,相比起东北战场的围困长春,一围就是几个月那种惨绝人寰的场景来说,这几十万人的生命已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更幸运的是,双方并没有拼尽全力殊死搏杀,这又保全了多少性命!试想要是邱李兵团真的全力以赴跟共军拼了命,那会死多少人?相对于碾庄之战,双堆集之战,是的,陈官庄之战太乏味太憋闷,远远没有前者来的壮烈,精彩。但是这是从我们这些历史看客的出发点而言。从人的生命的角度出发,我更愿意看到这种结局。那场战争,无论双方将领们谋略多精彩,战役多经典,战况多激烈,部队多勇猛,我都觉得是一场大悲剧。希望中国人以后永远也不打中国人。(除非领土被分裂)
         
       文强在他最后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士兵为饥寒所迫竟有少数逃入敌阵者,若再连续三五日,降雪而空投不能接济,则三军祸生肘腋,非战之罪乃天亡我军矣。”
         
       是的,陈官庄那场大雪确实阻碍了国军的攻势,摧残了国军的战力,但这又何尝不是老天要阻止双方继续打下去意涵呢?
         
       邱清泉是抱定了必死之心,这个德国陆大毕业,文武双全,狂傲不羁的人,已经决定要为自己效忠的人抵抗到底,决不妥协。当陈毅的劝降信送到包围圈中时,杜聿明召集众将领开会,信从每一个人手中依次传下去,大家都默不作声,信到了邱清泉手里,他定定的看着杜聿明,然后把信撕成碎片,丢进火炉。
         
       杜聿明未必有必死之心,但他也决定与大军共进退。当蒋介石想要接他回南京治病时,他回复道:生身有痼疾,但是不忍心抛弃数十万将士只身撤走,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
         
       可是他的校长此刻已经陷入政治动荡之中。淮海战场的惨败,使他在党内威信降到最低点。桂系乘机联名敦促他下野。1949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他说:“中正毕生革命,早置生死于度外,指望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虽然准备下野,但蒋仍把嫡系部队牢牢抓在手中。他命令杜聿明准备突围。
         
       蒋介石批准的突围时间是1948年1月9日晚上。文强回忆,1月9日夜间突围开始时,包围圈中到处是给解放军发联络信号的火光,这才知道包围圈中布满了解放军的地下工作人员。解放军知道他们要突围了,在8日拂晓到9日下午4点左右,发动了全面总攻。李弥兵团一攻就垮了。邱清泉的第五军还能支持一下,其他各军还能支持多久,谁也没有把握。邱清泉丢下杜聿明的指挥部不管,自己跑到第五军军部,杜聿明为了安全起见,也到了第五军军部。
         
       在第五军军部,杜聿明升文强为总参谋长,把指挥部交给了他。文强只好临危受命,找了一个空地上的冰窖作为“徐州剿总”的临时指挥部,各处都打来救援电话,要求增援,可是哪有什么队伍可供调动增援。文强只好命令各处死守。
         
       解放军的炮火从四面八方向陈官庄轰击,包围圈中到处都是枪炮声和火光。至午夜12点,国军抵抗已经微弱,大势已去,杜聿明决定带着指挥部全体成员突围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大家各安天命,各自逃命吧。
         
       可是等到文强他们赶到第五军军部时,杜聿明邱清泉已经走了。文强带领一行人也就突围了。
         
       杜聿明集团覆灭了。        第三十八节:被俘
         
       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表了新年献词,宣告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解放军已经做好了挥师南下,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的准备。
         
       陈官庄的扫尾战斗还在继续。自1月6日发动总攻以来,至1月10日只用了短短四天时间就把杜聿明30万疲惫饥馑之师彻底歼灭。战场上到处是俘虏,一个解放军冲进去就可以俘虏一个连的人出来,反正胜负已分,那些普通士兵也就没有什么抵抗意志了。饿的奄奄一息,正好解放军那边还有吃的,所以只要有人进来抓俘,无不扔下枪排好队跟着走了。陈官庄战役一共俘虏了17.7万人,投诚2.4万人。(汗个,也就是说邱李两兵团大部分人实际上未战而降。)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怜大名鼎鼎的第五军就这么窝窝囊囊的困死了。
         
       文强一行还剩九个人,走不远就被一群十五六岁的解放军小兵给发现,文强把手里的卡宾枪扔掉,那群孩子就冲上来抢武器好回去报功。文强身上还有一把手枪,他想掏出来自杀,被卫兵拦住。那些孩子抢完武器也没管他们又去别的地方抢了,文强一行继续走,没走多远就被解放军俘虏了,被送到离陈官庄20里远的俘虏营。
         
       在俘虏营,文强自称“上尉书记官李明”。他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据说是因为一个同样被俘的炮兵少将摘下呢子绑腿给他缠上,又有一个被俘的团长给他递筷子。解放军看出了破绽,很快查清了他是个中将。第二天早晨集合,一个解放军军官让他读报,他就用报纸把脸遮起来读,可他的口音是湖南长沙音。那个军官就说我们在找一个叫文强的,是个中将,口音跟你一样。文强知道混不过去了,就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杜聿明也没有跑出去光荣被俘。不过他混在战俘里一时找不到。关于他的审问也挺有意思。华野四纵11师政治部主任陈茂辉审问了他。老杜自报家门说:十三兵团军需高文明。之后就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陈茂辉见问不出来,就诈唬他,你不要隐瞒,黄维知道不?双堆集被俘虏了,还是给揪出来了。老杜以为黄维就在这里,要是过来一指认,那就瞒不住了。一紧张就问黄维在哪里?陈说你想见黄维很容易,坐车半小时就能拉来。接着小陈说错一句话,他说凡是放下武器的,都一律优待,除了战犯。实际上老杜就是中共宣布的战犯。   杜聿明         
       这下老杜心里纠结了,越想越前途渺茫,一狠心,就抓起一块石头狠砸自己的脑袋,想把自己砸死得了。结果没砸死给砸晕了。老杜鲜血淋漓的晕倒之后,战俘们骚乱了,都说总司令死了总司令死了。老杜悠悠醒转,一看这么个情况,没把自己砸死反而把自己身份给砸出来了,也就认了。后来在战犯管理所给关了10年,在1959年第一批特赦战俘中就被释放。由于改造的好,中共方面对他也挺客气,后来还任政协委员,政协常委等职,最后的评价也挺高,算是结局不错。
         
       邱清泉,于1月10日战败自杀,死状可怖。那张照片相信很多人看过,胸前腹部有很多枪眼,嘴张开,表情狰狞。这里又有争议,共产党说他是死于乱枪之中,身上枪眼就是证据。国民党说他是自杀,胸前的枪口是后来补上的。究竟真相如何,已淹没在历史中不可考,各种传闻仿佛都有道理都有根据,但都没有确定证据。我个人也没有倾向哪种说法更真实,唯一能断定的就是邱将军已然抱定必死之心。很简单的理由,杜聿明怎么活下来的?要是不想死,完全可以等待被俘,除非抱定了必死之心(意外死亡也不可能,看他身上的枪眼),则结局有二,自杀或者最后顽抗被杀。鉴于邱将军的性格,完全有可能最后对围捕他的解放军拔枪射击,以致被乱枪射杀。无论如何,邱将军死了,怎么死的留给有兴趣的人去考证吧。邱死后,蒋介石追赠其为陆军二级上将,颁青天白日勋章。   邱清泉         
       李弥,幸运的逃出淮海战场,他辗转来到青岛。(此人逃跑过程甚是曲折,有“飞将军”遗风)后来又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到缅甸组织过云南反共救国军游击队,其残部后来让缅甸政府十分头疼。朝鲜战争结束后,老蒋妄图反攻大陆的幻想暂时破灭,这支部队陆续撤回台湾。1973年李弥在台湾去世。  李弥         
       1949年1月10日,经过六十六天的战斗,淮海战役正式宣告结束。        第三十九节:结局
         
       1949年1月10日,随着陈官庄战役的结束,淮海战役谢幕了。
         
       六十六个日日夜夜的浴血奋战,生死厮杀,双方在这一刻,终于决出了胜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场浩大而惨烈的战役中,获得了完胜。也许,再没有比这更彻底的胜利了,六十六天前,也许中共方面都不敢设想会取得如此重大而彻底的胜利。与之相反的是,国民党收获了一场完败。整个战役过程,除了某些部队的顽强奋战之外,毫无亮点可言。也许,台湾的一些资料会挖掘战役的一些可取之处,可是我没有机会看到。我所看到的资料,国民党在战略战术后勤情报各方面均输给了对手。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这是俘虏走下战场  人民解放军押着俘虏,撤出淮海战役         
       对胜利者无需多言,我们都明白这场战役的重大意义。所以,还是让我对失败者多着一些笔墨吧。
         
       杜聿明,黄维,黄百韬,邱清泉,胡琏等等这些国军将领的身影在我脑中一一闪过,这些人无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中龙凤,无不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也都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功勋卓著,不少人还在抗日战场上取得过辉煌战绩。可是,他们还是惨败给对手,败得一塌糊涂,毫无余地。这就不是个人的原因,这是他们所属的那个政权,那个集团,那个党派出了问题,而且出了大问题。有人说,国民党的病太多了,并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可以治好的。我深以为然,军事上的失败只不过是重病沉疴之后的一种必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国民党这个政权已经失去了人心,表面军事力量的强大掩盖了方方面面的虚弱,而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军事力量的较量。
         
       我本来还想单就这个战役从情报战,间谍战(这是一回事,但我想分开说,前面那个专写电台侦讯和破译,后者写谍报人员的作用。)后勤补给,政治宣传这四个方面分别写四篇东西来简要说明一下国民党失败的原因。题目都起好了,叫做:看不见的战场之XXX。但是,后来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原因有三:第一,情报战的资料太少,这些东西当时都是保密的,华野当时有个四中队,专门负责对敌电台的侦讯和截获破译,可是关于他们的资料太少了,都是一些大而化之的传闻和简介,没有多少“干货”可写。第二,关于这类总结方面的文字有很多,战后无论是国共双方的总结都很全面也很深刻,我也跳不出这个圈子,写不出新颖的内容来。就算是自己的理解,也不免有拾人牙慧之嫌,不妨省省脑细胞,我其实很懒的。第三,一些人的话说的很厌恶,败了兴。就此搁笔,大家都省事。
         
       所以,对于这场战役的是非功过,就留给众网友去议论吧。
         
       我还想说的是:代价。没错,为了这种政权更迭,更新换代我们普通的中国人所付出的代价。一个前提首先申明,否则容易产生误解。那就是我绝对认为解放战争,或者说共产党打败国民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并不为国民党的失败感到惋惜,相反,我感到庆幸。中国近代历尽百年屈辱,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洋务运动,甲午惨败,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国民党北伐,抗日战争,一系列历史进程中,都没有出现一股绝对强悍的力量来把我们这个民族紧紧地托起来,让我们真正的强起来。国民党刚开始似乎有这种趋势,可很快他就腐朽了。这个时候,历经苦难的我们这个民族,我们庞大的国土,仿佛终于愤怒了一般,让共产党这股力量真正强大起来,席卷而来,摧枯拉朽一般彻底打破摧毁了一切腐朽没落的东西,不仅是旧的政权,外国势力,还有豪强劣绅,买办地主,鸦片,妓女,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甚至连文绉绉的说话写作方式都一律打破,改变。随后一个新的秩序被建立起来,无论后来这个新秩序有多少不当之处,但谁也不能否认,这个新秩序让中国人从此站了起来。
         
       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那千千万万在这种秩序更迭的阵痛中失去的生命。淮海战役六十六个日夜的殊死搏杀,让这片土地满目疮痍的同时喝饱了鲜血。整个战役中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亡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国民党一方不列被俘起义投诚的数据,光是毙伤这一项就达171151人。
         
       短短六十六天时间,这么多年轻的生命永远消失。而能留下姓名的仅仅是其中的少数。那个年代,人命如蝼蚁。
         
       胜利者一方还好,至少有人替他们收尸,统计,掩埋,后来还建了纪念碑以供后人缅怀瞻仰。但失败的那一方,无数的尸体就被匆匆掩埋在战壕,水沟,以及一切可以简易处理的地方,无声无息,没人关注。他们所效力的政权已经逃亡去了,谁还管这些替他们卖命的普通士兵。也许他们的家人只知道儿子或丈夫某某年跟着队伍走了再也没回来,但他们最终死在那里怎么死的那就只有死者自己知道了。有人拿出政治层面的一些东西来,不屑的证明他们死有余辜,可是说到底他们大多数只是一个个贫苦的农民,为了糊口去当兵吃粮,大字都不识得几筐,那里知道那么多政治理念,哪支队伍路过招兵就参加哪支罢了,不过为了谋个出路。更惨的是很多人是被国民党抓丁抓去的。
         
       他们还该死吗?他们一被俘,简单接受一点教育,开个诉苦会,痛斥一下地主老财的压榨剥削,经历遭遇大多相同,不禁感情传染,悲从心来,明白自己应该为什么而打仗。立刻拿起枪加入解放军打国民党,你能说他们不忠?你又能把原因简单推到共产党宣传厉害?因为这是实情嘛,你让国民党试试“即俘即补”的政策,看行不行的通?可那些不明不白最终死于共产党枪炮之下的士兵们,只能做屈死鬼了。
         
       不要说我婆婆妈妈,人命大于天!也许,中国人本来就命贱!随随便便死那么多人不足为奇。前人早就洞穿一切:兴亡,百姓俱苦!
         
       在毛主席发出不惜牺牲20w人为代价夺取最后胜利的电文之后,我感受到的不是领袖的雄才大略,脑海中闪过的却是这类含义的词句:“帝王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一将功成万骨枯”。当然,以历史的眼光看,这是必须的勇气和胆略。但是,容许我缅怀一下他们:死在碾庄水壕里的的国共士兵们,死在双堆集碉堡战壕之中的国共士兵们,死在陈官庄大雪之中的国共士兵们。无论他们属于哪个党派,他们都是中国人。
         
       淮海战役,首先应该记住的不是精彩战例,而是牺牲者。(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