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格拉斯之血怎么消耗:《商界》策划:人情啊人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1:05:05

《商界》策划:人情啊人情

http://www.caistv.com  2011-01-25 09:06  商界—财视网

策划/刘旗辉 执行/李 楠

人情有没有用?人情有多大用?

现代通讯越发达,人们却越来越孤独,人情扎堆成为一种精神取暖方式。在人们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人情成为最后可以信赖的依靠。然而,中国人更多体会的,却是人情的压力而非人情带来的快乐。

我们一方面需要人情,一方面又在感叹人情淡漠,为人情所累。

名叫人情的替罪羊

人情正成为中国社会越来越不能承受之重——

办事先想到“找熟人”,关系不同价格不同,请客送礼风愈演愈烈,甚至权力寻租摆上了桌面,不再是潜规则;

看病要给医生送红包,孩子上学要走关系,连学车也先要给教练塞上几包好烟……本来正常的职业职责,已经成为灰色利益的来源;

在商业领域,中国企业要花大量的时间“做人的工作”,中国老板要花大半的时间应酬于酒局饭桌——人情关系与商业法则之间的矛盾,让企业家们左右为难;

当与利益之间建立起可以相互转换的地下通道,简简单单的“人情”二字,也被注入了新的内涵:一种囊括了情义、地位和利益的交易载体。人情成为一种债、一种负担,束缚了中国人的生活,挤压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空间。

将中西方对人情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西方国家,人情往来纯粹以实现快乐为单一目的;而在以人情关系为基础的中国,附加着更多额外的功能性色彩。

很难说这两种差异化的表现方式,哪种更合乎人性。事实上,西方人更多是在享受着人情的快乐,而中国人则更多地体会着人情所带来的种种压力。世界越来越小了,中国人却越来越孤独。于是,扎堆、搞关系反倒成为一种精神取暖的方式。于是,人们一边感叹着人情冷漠,一边又抱怨着为人情所累。

社会运行机制的不同,造成中国人自身安全感的极度缺失,人情作为制度的补充,成为最后、最无奈的依靠。当这种依赖被片面放大,难免产生种种怪象,自然而然地,人情成了规则的替罪羊。

所以,人情之困,责任从来不在人情本身;

人情从来只是一个中性词,讲人情原本无可厚非,但必须杜绝人情对于规则的全面逾越;

商业规则也从来不是礼物,不可以用来随便做人情,想送谁就送谁;

人情从来不是一个命题,关于人情的讨论,永远不会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人情会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怎样在人情与规则中实现更好的平衡,永远是所有人的困扰和关注所在。

人情的围城

关于企业家的生存状态,有一种戏谑的说法,叫做“脚踏‘两院’”——因要在饭桌上搞公关,喝坏了胃、累垮了身,时常光顾医院;因急于谋利,兴之所至便“赤膊上阵”,越了雷池,搞不好要进法院。

企业家与“两院”之间的纠葛,恰恰反映出在人情泛滥的商业环境中,中国企业家对于人情爱与怕的两极。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是这种两极分化的最突出表现。现在的民营企业家,谈到和政府的关系时,有的害怕,想离得越远越好;有的千方百计寻找突破口,想从中得到一些现实的利益。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无论人情有多大的威力,其“用武之地”常常是对规则的逾越。面对人情的冲击,任何规则,包括商业规则亦无法置身其外。人情之困,已经让中国商人们无法完全按照商业逻辑来进行商业行为。

每个国家的人情观都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中国的人情观尤其复杂厚重且历史悠久:在中国,人情既是最可靠的,又是最不可靠的;人情是最没有成本的,又是成本最高的;生意场上不讲人情,又处处不得不用到人情;人情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冲突,又往往造成了更大更深层的矛盾……

人情如同围城,困囿着当代中国人,让人又爱又恨又离不开。于是,商业围着人情转,苦心孤诣与人情周旋,便成为很多中国商人最大的无奈——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