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瓦多.阿卡多:曾视死如归的革命青年汪精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3:50:28
    本书简介:此书是通俗历史作家梅毅(赫连勃勃大王)以史学家的理论和眼光分析革命的必然与或然以及清王朝灭亡的宿命,同时还将历史镜头拉回到一百年前,聚焦辛亥革命时期焦点人物。100年前,武昌的枪声脆然一响,260多年的……[连载内容]
青年汪精卫

  1944 年11 月9 日的深夜,在日本名古屋大学附属医院外的防空壕内,湿冷的地上,一个瘦成枯柴的苍老男人,在担架上瑟瑟发抖。外面,爆炸声此起彼伏。尖锐的炸弹鸣啸声,房屋被炸后的碎片飞掷声,惊惶的哭叫声,在那濒死人的耳中,全部逐渐黯淡下去。依稀中,我们看到了一张已近脱相的垂死的脸,那是高烧中的汪精卫!他躺在冰冷的防空壕后,任由从掩体未及关闭的门外隙风吹袭。这位前国民党副总裁,眼睛微阖,面色铁青,拉风箱一样地剧烈呼吸着。在弥留的瞬间,汪精卫丝毫没有与日俱增的肉体病痛所导致的苦痛,他的脑子里,不停回转着两个大字:汉奸!防空壕内外医护人员嘈杂、焦急的日语模糊了,黯淡了,一切似乎都要远去,但是,海啸一般的汉语,向他劈头盖脸涌过来——汉奸!汉奸!汉奸!……汪精卫下意识地侧了一下头,回避什么似地抽搐着脸部,痛苦地张大嘴,想呼喊什么,想辩解什么,却没能发出任何声音。

  他挣扎着,辗转着。突然间,一丝平静的表情呈现在他的面部,甚至,他的双眼也睁开了片刻。那双眸子,在瞬间变得那么清澈,把濒死的脸也映衬得明亮起来,使得在场的日本护士惊诧不已。……

  毫无疑问,在汪精卫意识的最后时刻,他肯定回到了1910 年3 月。那段时间,是汪精卫人生最辉煌、最光辉的岁月!

  当时年少春衫薄——革命的喉舌

  汪精卫,原名兆铭,字季新,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广东三水。他的生日,是1893 年5 月4 日。

  至于汪兆铭日后以“精卫”为名,恰恰表明了他要成为革命志士的决心。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上下欲思振奋,掀起一股海外留学热潮。由于日本最为近便,不少人负笈东瀛,以求救国富强之策。

  年甫21 岁,青春正盛,汪兆铭就与广州的胡汉民等人,为官府所派,前往日本法制大学,以“官费生”身份,进入速成科学习。

  转年,当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时,汪兆铭自然心怀雀跃,积极加入,成为同盟会的得力干将。因其汪洋恣肆的文风,他跻身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主笔。

  文才武备,风采绝伦。翩翩风度的汪兆铭,在当时东京的革命党人中间,绝对是个光华四射的人物。

  汪兆铭何许人也?如果究其所为,我们不得不要从他早年的经历谈起。

  汪兆铭的出生地广东,自1840 年以来,正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表现最强烈的地方,更是帝国列强坚船利炮的演技场。而且,作为太平天国的策源地,广东还具有另外一层特殊的“革命”色彩。沿海之地,广大人民自得风气之先,锐意求新,也为汪兆铭的童年生活打上了鲜明的烙印。

  汪兆铭的父亲汪琡,破落小官僚出身,是三水当地的淳儒。有其父而有其子,他对汪精卫教育极严。经书儒典,成为童年汪精卫的必读之书。而王阳明的《传习录》和陆游、陶渊明的诗歌,也成为汪兆铭童年时代每日必须背诵的内容。

  有此尊慈严父,汪兆铭国学底子非常深厚。汪琡临死前一晚,仍不忘督促儿子读诵儒经。

  汪兆铭十三岁时,汪琡病死。此后,汪兆铭跟从他博学的叔父继续研学。青少年时代,他诗词歌赋,无所不通,被公认为当地的大才子。十九岁时,汪兆铭考中秀才。

  整个青少年时代,汪兆铭不是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心中有选择地汲取学识营养。

  明末清初两位大儒黄宗羲、王夫之的著作,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二位大儒“夷夏之防”的理论,使得年纪轻轻的汪兆铭心中充满了“恢复华夏”的志向。而他少年时代从父亲、叔父等人处所听来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史可法、陈子壮等人激昂壮烈的事迹,更促成了他民族意识的萌发,一步一步酿成他反清排满的思想。

  也正是在一个人思想定型的年纪,汪兆铭早期的民族主义思想得以形成。

  当然,彼时的汪兆铭,还受儒家“君臣之义”观念束缚,没有太过激的“革命”念头。

  1904 年的日本之行,是促成汪兆铭思想飞跃的关键。在日本法政大学,他真正开始了国家、宪法等知识的系统研究。卢梭的《民约论》、斯宾塞的《政治进化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都成为他案头的必读书。

  在日期间,他还亲自动笔,把日本的《法规大全》翻译成中文。

  海阔天空,受到如此深刻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汪精卫无限憧憬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他心中原先反清的民族主义,一变而为更积极、激进的“民族帝国主义”。

  此前他对清朝帝王“君臣之义”的念头,一时全抛。1905 年,汪兆铭终于见到了孙中山,立即成为这位“革命先行者”的信徒。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他生命中终生难忘的最重要事件。

  这一年的7 月30 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各省代表、留学生、日侨共七十多人,在东京赤坂区桧町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的家里,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汪兆铭以其倜傥不群的人品和犀利的笔锋,被公推为章程起草小组成员(仅有八人)。

  8 月20 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赤坂区召开正式的成立大会。同盟会总部下

  设三部,汪兆铭被任命为评议部的议长,由此可见他当时在孙中山和各位同志心目中的位置。《民报》是同盟会的宣传喉舌。而《民报》创刊后的头条文章《民族的国民》,正是由汪兆铭亲自撰写。

  《民报》最初的十几期,汪兆铭作为主要撰稿人,共写有十余篇文章,每篇皆洋洋数万言。当时,他几乎就是同盟会的发言人,其本人也被视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最重要阐述者。

  由于青少年时代的深厚儒学素养,汪兆铭写得一手好文章,洋洋洒洒,简明快捷,感染力极强,特别是针对当时康梁为首的保皇党反“革命”谬论,皆一一驳斥,使对手几无还口之力。

  汪兆铭的文采华章,争取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赞成、同情革命。

  汪兆铭绝非头脑发热、简单冲动的革命者,在他下决心要终生献身革命之后,他以“家庭之罪人”的名义给国内的哥哥写信,表示自己要“为国流血”,声明断绝与汪氏家族的关系以及与刘氏姑娘的婚约。其兄长也很“聪明”,立即把此信上交“有关部门”,表示“驱除逆弟,永离家门”。

  这种表面的决绝,其实也是汪兆铭对家人的一种保护。在他的性格中,始终存有这种类近柔弱的温情,大事小事,他对自己以外的事情,总是思虑过多。

  《民报》时期,是青年汪兆铭生命中光华四射的年代。从那时起,他以“精卫”、“枝头抱香者”、“扑满”等笔名,拿起笔来作刀枪,鲜明地阐述了民族思想。

  “精卫”,原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鸟,传说是炎帝的女儿,溺死于东海,就化身为“精卫” 《民报》发刊词鸟,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日日不绝。所以,有“精卫填海”这一成语,喻指那种持之以恒、长久不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汪兆铭自取“精卫”为名,就是要昭示他献身革命的痴绝之心。

.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体",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padding-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