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睿x言豫津同人:大學生心理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6:08:02
新鮮人心理健康 歷史新低受經濟不景氣以及申請大學壓力影響,全美大學新生心理健康(emotional health)平均值降到歷史最低點。最新公布的研究「2010年秋季全美大學新生狀況」(The American Freshman:National Norms Fall 2010)顯示,接受調查的20萬名四年制大學生中,僅有52%的學生認為自己心理健康狀況較佳,1985年的調查報告比例為64%。同時,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情緒低落。

紐約時報報導,大學輔導員們表示,這項研究成果反映大學校園現狀,許多學生患憂鬱症和焦慮症,甚至在進入大學前就開始使用精神藥物。經濟不景氣使大學生不僅為沉重的學費和學生貸款擔憂,對畢業後的就業前景也感到不安。美國大學輔導員協會(American College Counseling Association)會長Brian Van Brunt表示:「更多大學新生有情緒和心理問題,需要尋求幫助,經濟因素為他們增加額外壓力,一方面是巨額學生貸款,另一方面是黯淡的就業前景。」

這項研究因涉及人數廣、歷史悠久被認為是對大學新生較全面且權威的調查,但達特茅斯學院學生心理諮詢主任Mark Reed表示,大學新生對心理健康自我評分,他們認為情緒好壞就是「高興與否」,而許多學生即使有壓力也強顏歡笑,因此其他學生會認為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不錯。

大學新生心情低落的原因之一是自我要求提高,研究顯示,四分之三的大學新生認為追求成功的動力高於平均。南俄勒崗大學學生顧問Jason Ebbeling表示:「學生們清楚他們這一代可能無法取得如父母般的成就 ,他們比過去更有壓力,學生們擔憂即使畢業後很難找到體面的工作,他們從15、16歲就開始考慮要申請工商管理碩士或博士項目。」

負責此項研究的洛杉磯加大教育研究所負責人John Pryor表示,經濟不景氣導致許多父母失業,迫使更多大學生貸款上學,能否找到暑期工以及能否得到財務補助,成為學生選擇大學的主要考量因素。

女生和男生情緒健康亦有明顯差別,18%的男生表示經常感到壓力,而39%的女生有同感,向心理醫師求助的學生中,六成以上是女生。東密西根大學學生輔導服務協調員Perry C. Francis表示:「男生相互交往初期往往會表現焦慮,但女生更願意表達情感。」

洛杉磯加大教育學教授Linda Sax指出,男女大學新生心理健康也有差異,形成原因之一在於男女打發閑暇時間方式不同,多數男生常健身和參加體育活動,有利於減壓,但多數女生則承擔更多責任如做義工或打工幫助父母減輕負擔,沒有時間放鬆心情。Sax也指出,女生重視人際關係,她們更在乎教授和他人的評價。「男生挑戰教授的觀點可以釋壓,女生與教授意見不一時卻會影響情緒。」

 壓力受不了 大學生憂鬱多上學期結束前,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學生心理諮詢主任Jenny黃連續三天送學生進心理急診室:周四下午,一個平時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面臨期末考試壓力,在臉書上表示想自殺;周六晚一個學生報告朋友吃下大把治療抗憂鬱症藥物Xanax;周日又被呼叫阻止學生企圖自殺。

這是當前美國大學校園生活的寫照,據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近一半接受心理諮詢的大學生存在嚴重的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比10年前翻倍;更多學生需要服用精神藥物,而需要及時處理的精神崩潰事件增多。Jenny黃表示:「這與70年代人們對心理諮詢的傳統看法完全不同,而當時的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是『我是誰』這樣的自我認知問題。現在需要心理諮詢的學生問題比較複雜,他們可能經歷過創傷、有嚴重精神病史、飲食紊亂、自殘、酗酒或吸毒等問題。」她的心理諮詢部門由29位專家組成,包括精神病醫師、臨床心理學家和社工。

專家指出,大學校園精神病例大增原因之一是,精神藥物幫助學生控制病情,使過去因精神問題無法上大學的青年學生得以在校園生存。另外,年輕學生更願意接受精神治療,特別是暴飲暴食、自殘和兒童期遭性侵犯等創傷症候群,上一代人對這些心理疾病缺乏重視。

全美大學輔導員協會調查顯示,進行心理諮詢的大學生多數是因為戀愛關係破裂,或認知危機,但仍有高達44%的學生出現嚴重心理問題,比2000年的16%大幅提高,24%使用精神藥物,也明顯高於10年前的17%。最常見的心理疾病包括憂鬱、焦慮、自殺念頭、酗酒、注意力欠缺、自殘和飲食紊亂。

石溪大學住校學生有9500人,通勤學生1萬5000人,許多學生是家中第一個上大學的子女,承受壓力很大。去年,該校有1311名學生接受心理治療,比上學年增長21%,但由於紐約州政府削減教育經費,石溪大學未來三年將削減15%的精神健康服務預算。

Jenny黃表示,受經費削減影響,她將被迫限制每個學生一年接受心理治療不超過10次,另外,患有飲食紊亂或精神分裂症等需要長期治療的心理疾病的病患,她儘量建議到校外就醫。

儘管心理諮詢專家忙得不可開交,但仍有許多學生無法及時得到幫助。全美大學健康協會(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2009年調查顯示,46%的大學生表示過去一年內曾感到「絕望無助」,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因患嚴重憂鬱症,無法正常上課和生活。同時,全美大學輔導員協會2009年調查320所教育機構發現,共有133名學生自殺,但其中不到20人曾在校園內尋求幫助。

石溪大學學生Alexandria Imperato表示,她剛上大學時非常不適應,後來診斷患有憂鬱症,經過心理分析和Cymbalta、lithium等藥物治療,她最終擺脫憂鬱症,並協助全美大學防自殺團體「Active Minds」在石溪大學內成立分部。

紐約時報報導,在2003年至2004年12個月間,位於紐約市曼哈坦的紐約大學發生六起學生跳樓自殺事件,該校學生心理諮詢主任Zoe Ragouzeos說,學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斷加強與學生精神健康相關的服務。

過去幾年間,紐約大學精神健康顧問從25名增至40名,學校還添設24小時心理熱線,號碼印在學生卡背面,每年接收諮詢人數超過9000人次。心理急診室每周開放時間從2004年的15小時增至60小時,由具有碩士學位的社工組成的危機處理團隊24小時執勤。

紐約大學過去多將有精神問題的學生轉介至私人精神科診所治療,每小時費用高達300元,目前學校配備五位精神病學家負責即時診治,每個療程只向學生收自付額(co-pay)30元。另外,紐約大學還為教職員進行精神健康搶救訓練,以應付日益增多的「問題」學生。

紐約大學的這些舉措有效降低了學生自殺率,但並未能完全杜絕學生自殺現象,自2004年以來,該校又出現五起自殺事件。但該校試圖防患於未然,所有學生就醫時都需要填寫精神健康問卷,其中包括兩個問題﹕過去兩周你是否對任何事情不感興趣?你是否感到憂悶和無助?去年,學校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建議200名學生去看心理醫生,Ragouzeos說:「我們試圖將觸角伸到所有地方,填補可能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