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敬腾唱法: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宝贵经验 [精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6:37:51
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宝贵经验
02年为boss全力撰写国家自然基金标书一份,获得成功。对于面上项目的一些个人看法:
1、题目要有新意,吸引人,但要容易懂。
2、立论依据很重要,一般提出项目的背景和当前发展状况,其实这里要给评委一个印象,就是不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甚至人类的损失非常巨大,文字可以有适当的弹性。因为文字多,可以把认为重要的句子字体增粗,下面打点以示关键,同时也减少了评审人的麻烦。
3、参考文献要新,最好是当年的。
4、研究目标要精、内容要详细但文字不宜过多,需要解决问题要有难度,但不必写的太具体,否则有时会出现mission impossible。
5、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其实与目标、内容是相似之处,就是把一个问题讲具体了。技术路线如果能用图表示就体现精而有说服力了,一般可以一页。
6、可行性分析除了对本单位的研究实力进行恰当的分析外(可以有一些超前性),最好找一家比自己单位强的合作伙伴,把他们的软硬件条件也加进去,现在的项目越来越看重多单位合作了。
7、创新点就要靠个人发挥了,越前瞻越好,可以体现近期的成果,更要突出深入和延续研究的必要性。
8、预期结果要考虑对基础和实用双重的价值,如果能够建立一套实物体系那更好了。
9、我感觉关键还是选题要好,如果有多学科交叉,一般都会比较受人青睐。
10、评审可能是本专业的,也可能不是,就算是本专业,可能也不懂你的东西,所以写作很重要,要把复杂的事说简单,要吸引评审的眼球,要让一个不懂你专业的人都觉得你的东西很重要,哪怕不懂也值得去尝试。
11、自然基金的医学部分其实不多,大多的研究经费都给理工专业去了,特别是面上项目,今年好像24万封顶,基金委鼓励大家去探索,而不是一定要出个成果,所以建议各位思维可以再发散一些,多和非医学专业的聊聊。创造性火化就可能源源不断了。
祝各位的标书都能成功

xiongjiang兄的建议非常有价值,自然基金的申请书就是这个写法。这是目前看到的最有价值的申报经验,破例加3分鼓励。

我们课题组是搞基础研究的,所有经费都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项目,所以在基金申请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根据几年来帮助老板写基金申请书、评阅基金申请书的经历,以及自己申报基金的体会,结合xiongjiang兄的宝贵经验,再补充几点。

1。2。两条完全认同,我们也是这么掌握的。
3。参考文献要新,最好是当年的。而且一定要引上Science、Nature、Annual Reviews系列杂志的近期文献,增加自己立论依据的权威性。
4。内容一定不能写得太具体。
5。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也不能太具体化,那些有具体实验方案的“实验计划似的”标书,往往容易出漏洞,被给予差评,基本上通不过。
6。最近几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们大多是与其他单位合作申请。因为我们是非医学单位,找的合作单位都是医学院校、医学研究所和医院,也申请到了生命科学部的基金项目。
7。非常非常的必要。
8。以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结题比较容易。最好突出SCI收录杂志的影响因子,给基金委的专家们觉得,您的实力确实不一般。因为最终结题情况,是基金委专家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们当然愿意把基金支持能发表高水平文章的人。他们也好向党和人民交待。
9。多学科交叉,极容易申请到基金,尤其是青年基金和小额资助项目。去年我本人把中药学、生物材料学和组织工程结合在一起,在中药制剂学专业申请到一个项目。
10。要把复杂的事说简单,但是还不能让评委完全看懂您的东西。要让他们看过之后,感叹您idea的精妙,却不太明白您的理论依据,只明白您的实现方法。我老板的原则是,“写出来的理论,要让别人看不懂”,哈哈。
11。基金申请书写完了,申报的方向和学部也很重要。尽量避重就轻,在竞争不很激烈的领域申请。除非您有充分的把握,认为自己实力确实比竞争对手强很多。比如去年我应该在生物材料专业申请,但是老板认为成功希望不大,力主让我在中医药专业申请,利用我自己本科时候的专业背景。当时自己觉得把握不大,因为中医药领域是竞争最激烈、资助率最低的领域,而且还有派系之争。老板认为,实力和资历比那些更重要,劝我试一试。结果按照老板的建议调整了申报方向,果然成功。
12。注意研读基金申报指南,不要放过细节。每年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倾斜项目和优先资助方向,这个非常重要!我去年就是按照这个指南,把自己的申请书归到倾斜项目中得到资助的。
13。关于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写基金表的时候,要合理掌握。前期工作,要有已发表的高水平文章,至少1-2篇,申请医学领域的基金,有SCI IF>2的文章或中华医学系列的文章最佳。与课题关系远一些无所谓,但是千万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最好既相关,又不同。对于没有发表过的内容,尤其是与本课题相关的内容,一定要慎重掌握!不要写的太多,容易泄密,以后自己的文章可能不好发表。另外,如果写的太多,评委会说您的工作做的差不多了,没必要再申请基金了。但是没发表过的前期工作又必不可少,这是证明您课题可行性的一个佐证。不可行的工作,谁会去做啊,哈哈。
14。注意行使基金委赋予的权利,就是那个回避制度。确实在学术界,有极个别的评委、专家在学术道德方面有些问题。我们尽可能利用回避制度,来进行自我保护。

收到的一封可笑的广告信,基金委网站已经做过声明。但是我觉得内容很有可取之处啊,所以把有用的部分贴出来给大家参考。另外,请站友注意,千万不要找这些“专家”有偿咨询,有百害而无一利!

以下内容,请大家审慎地参考。

===================================
咨 询 通 知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课题中,只有少数项目是选题本身不够新颖,大多数项目是对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的阐述不够清楚和填写形式上存在漏洞而未中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通过对这些年课题评审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这几年对申请书进行修改的经验,组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多年的资深科研管理人员和参加评审的专家教授组成了咨询中心,对您的申请书提出详细、全面的修改意见(主要是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课题)。

咨询内容:

1、简表填写是否规范,包括申请金额是否合理、投送学科是否恰当、参加人员技术力量的配备是否合适,等等;

2、选题方向是否科学、有创新、有科学意义,立项依据是否充分、清楚而没有漏洞,国内外的参考文献是否全面、准确;

3、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的选择是否得当,叙述是否充分而有条理;

4、技术路线的设计和实验方案的选择是否先进、科学、合理、可行,描述是否清晰、简练;

5、工作基础中,是否将与课题的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工作,清楚、透彻、技巧地进行了阐述,使评审者对课题组的前期工作和科研条件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6、经费预算是否合理地按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7、成员介绍是否紧扣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既注重梯队、比例、技术力量等科研综合实力的展示,又注意与本课题相关;

8、标书是否思路清晰、表达清楚,圆满而无漏洞,尤其是创新性、可行性和工作基础三方面的表述是否层次分明而又紧密结合、前后呼应。

去年有幸向刘东生院士请教过学术的问题。他老人家认为,研究至深、至精,但不要局限。如何至广、至博?如何突破传统疆域,“学习一些哲学思想有时很有必要,尤其在我们地质领域”(刘先生的原话)。我个人感觉,学术研究,重在思路,其次才是技术。小到开题报告,大到自然基金甚至更高,贵在从理论高度提出了新的东西,源源不断的思路从哪里来,我对自己的训练就是从细节中寻找疑问,从哲学中提高看实物的高度和广度。其实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人,都非常熟悉进化论,临床医师的工作中,常用的是辩证法的方法和观点。用这些哲学方法和观点来分析研究事务,会产生很多闪光点。
感谢主任的宝贵经验,拜读后受益非浅!结合本人的经验从一些小细节谈点看法,作为补充。
1、项目组成人员应以本单位中级职称为主体,附带1-2名研究生,而不应将研究生列为主要人员。这样基金委会初步认为人员稳定,富有干劲。
2、临床课题研究属性千万别选临床应用,而应该选应用基础。否则基本不能幸免。
3、经费申请表中有两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尽量少填,最好不填。虽然基金委并不明确反对用基金购置仪器设备,但如果有超过万元的仪器设备费,会给人研究条件不过硬的印象,基金委当然希望把钱投到硬件条件好的单位,可以把基金用于刀刃上。
4、面上项目自由申请项目申请经费在22万元左右比较理想,复合基金委资助力度。
5、正文中有一项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如果手上还有其他基金项目的,写上后给人感觉科研实力较强,但也容易让基金委有重复投资的顾虑,特别是几个项目相关性较强时。个人认为不填为好。

一点愚见,仅针对临床面上自由项目,不适用于重点项目等。请阅者自行斟酌、批评指正。

非常感谢。

正因为细胞培养动力学是老而弥坚的话题,才引起我的研究兴趣。我的切入点是动力学方程的整体生物学意义。只有符合生物学意义的方程才具有理论预见性,否则就只有数学形式便利。很多数学生态学研究就是这样误入歧途。大多数的工科研究者也醉心于这种便利。工艺的改进自然只是局部的修修补补。当然,许多细胞培养问题涉及的难题往往并非生物反应器设计和工艺而是培养配方。

今年我也写了标书,投到了消化内科学,本来是要投到肿瘤治疗学基础的,但我们学校搞了“查重”后,我发现申请肿瘤治疗学基础的青年基金者多达7人,而前者才2人,所以改了过去,所以个人感觉选择适合的专业非常重要,不过现在这样说可能为时过早(明年才能知道我的结果)。
我的一点感受和经验:
一、一份标书的重点:摘要及立项依据,
1、摘要限400字,因此要特别注意重点突出,防止“头重脚轻”,即与课题相关的一般性描述太多,而对要研究的东西阐述不够。
2、观点(推论)一定要明确,非常肯定。
3、立项依据中研究意义要争取开门见山,不要说过多相关但无直接联系的话,主要是讲清楚你发现了什么,准备做什么,怎么去做。国内外研究现状不必太多,但除了有最新的权威杂志文章以外,最好加入部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新文章,不必故意回避,而且如果恰好碰上这份专家评审,那就更好了。
4、最好包括已有工作基础一节,将已有相关结果以及发表的杂志列上,可以增加可信度。
二、研究内容及方案切忌复杂,以免过于凌乱,步骤最好有一流程图。其实我请教过多位评审专家,一份标书最多看半个小时。
三、可行性分析可包括:理论上可行、有预实验基础、课题组成员力量雄厚、技术成熟、实验设备有保障这几部分。

经验是宝贵啊,但是又有谁知道不中的辛酸啊。我在与同事闲聊时归结了3点不中的可能,供大家参考:1.研究基础确实不够;(对策:猛干一年,发表几篇高水平文章)2.有好的基础和思路,但标书在表述方面没写好;(看人家怎么写,斑竹已经讲得很清楚了)3.人情关系没走通,(呵呵,拿着手榴弹到处去炸吧)。所以如果不中,从这3方面找找原因吧,可能有利于下次卷土重来,不然真的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谈谈人员梯队:
项目组成员(80分)
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
高级研究人员(1-2人)
中级研究人员(2-3人)
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程序
标书的评议指标及分值
1.  立论依据:420分
2.  研究方案:330分
3.  研究基础:250分
  总分1000分
一、立论依据 (420分)
1. 课题研究的意义(100分)
涉及重要领域的重要问题,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或应用前景
2. 科学性:(90分)
?  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
?  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的切入点
?  研究设想:研究目标及思路
3. 学术思想及创新性(150分)
?  理论创新:新学说或理论
?   方法创新:新方法
?   技术创新:技术改进或完善
4.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80分)
?  广度和深度:近5年的主要研究进展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国外文献 近5年 数量:20-30
二、研究方案
(330分)
1.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80分)
?  范围合适:3-5个内容
?  重点突出:1-2个重点
?  关键问题选择准确:1-2个关键问题
2. 技术路线(90分)
?  设计合理:基础与临床
?  方法可行:成熟可靠 可重复性强 易于掌握
3. 研究方法及手段(90分)
?  方法先进:
?  技术成熟可靠:
?  有创新:
4. 研究的预期目标(70分):
明确,可以达到,留有余地。
?  发表的研究论文:
?  申请的技术专利:
?  可应用产品的开发:
三、研究基础
(250分)
1. 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90分)
?   主要研究者的研究背景及经验:
?   与本研究相关的前期研究:
?   已发表的研究论文:
2. 已具备的实验条件(80分)
?   实验室条件:主要仪器和设备
?   技术条件:实验模型的建立,预实验的结果,关键实验材料
?   国内及国际合作:合作的背景及技术优势
3. 项目组成员(80分)
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
?   高级研究人员(1-2人)
?   中级研究人员(2-3人)
?   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人)
四、经费预算
?  人员费:5 %
?   管理费:5 %
?   仪器费:《 10%
?   合作费:《 10%
?   实验材料费:60-70%
五、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要对申请人及研究项目进行具体的评价:
?   学术水平:已经取得的成就
?   科学态度:人品及学风
?   项目的重要性: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   实验条件:能否满足研究需要
六、如何提高中标率
1.  精选课题申请人:
2.  预审标书并进行修改:
3.  优化组合研究队伍:
4.  孵化、扶植课题项目:

2006-7-13 22:11:38 urologist 等级:版主文章:325积分:2373门派:无门无派注册:2006年7月9日2 楼 

接上篇

2003年的时候在老板授命之下着手准备一些东西,匆忙就开始帮老板写标书,很多相关内容究竟是什么东西自己都没彻底弄明白就写了,结果当然没中。当时很灰心,但是老板却给我鼓励,让我不要放弃,继续朝这个方向做。
今年考博结束后,也就是3月15日开始修改去年的标书,发现了很多问题。在这一年中不停地看文献,把学到的内容进行了消化整理,对标书做了比较大的改动,尽量把我所知道的东西言简意赅地传递出来。标书改完后拿去给师母看(师母对这个领域从未涉及,可是她是实打实的专家),师母说了一句话:“不错,能中”。果然传来了好消息。
所以,最重要是坚持,自然基金的资助力度大约15%左右,也就是写7次中一次是平均概率。因为一次两次没中而丧失信心太不值得。其次,标书传递的内容一定要清楚,如同白居易写诗一样:)最后要相信公正,虽然绝对的公正是不存在的,但是实力越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就越少,所以还是要不断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


本人刚好也拿到了一项青年基金,谈点看法:
1. 一定要仔细复习相关文献,行家一打眼就能知道您到底有没有下工夫,切记抱佛脚!
2. 青年基金对发表的文章要求并不高,如果文章还没有来得及发表,也可以将研究生论文的部分结果附上或引用,只要评委知道你完全有能力完成就可以,毕竟对年轻人还是采取扶持的态度。大家一定要把握青年基金这一的机会,过了35岁就没戏了,到时候就很看重申请人的文章了。


我觉得申请青年基金,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题目一定要新。
技术路线一定要可行。

一般那帮老家伙,觉得你的题目非常有意思,那么你就等于说成功了一半。

那如何才能做到新呢?
1. 从自己试验结果中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假说。这样的申请书,一般专家都比较喜欢。我以前中的一个青年基金就是这种类型的。因为一般年青人都是刚刚从博士毕业,所以在硕士和博士的研究过程中,一般会做出一点成果,在做出一点成果的同时,你肯定会发现很多问题。(一般规律是你的成果越多,那么你会觉得问题越多)。而这些问题都是你自己发现的,(有的问题可能连你老板都不知道,^_^),所以这样的题目肯定是比较新颖的,而且会让那帮老家伙觉得你这个小伙子做科研还是比较认真的。

2. 从交叉科学中就找课题

比如你硕士念的医药,博士念的是环境工程,那么你毕业以后写个课题将环境中的污染物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的话,这样的课题,不管扔到环境领域还是医药领越都是非常有新意了。

总之一句话,写青年基金,一定要新。
新是成功的一半!

希望对刚毕业的博士生写申请书有点帮助!


因为常常参加一些课题的评审,对于课题的申请书的编写有了一些体会:

1.题目 要体现选题的新颖和前沿 , 其实有许多的研究内容不是很新颖,但是题目上一下工夫就会给专家第一印象。2. 研究背景和目的 是引起专家兴趣的关键,要很明确,从比较基本的内容开始介绍,逐步引入,否则许多专家因为专业的关系不懂或者不敢兴趣。3.方法学 一定要最先进的、公认的。 4.研究的技术路线 要非常清晰明了,特别分组多的和干预因素多的设计。让专家一看就懂。5. 要体现自己单位的实力和研究的基础 , 特别是以前做过的 研究基础,包括发表过的相关文章和预试验的报告、照片等。6.语言要精练,千万不要有错别字。体现一个研究者的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专家一个好印象。7.字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简单,度的掌握非常重要。


在别的帖子中我提到过:实力是基础,关系是关键。那么如何利用好既有的关系呢?我想还是要讲究策略的。我举个例子:

某教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某部委主任关系不错,他已经从主任那里了解到自己的标书送那些教授手里去初审了。他一一找到这些拿他标书的教授,开口就道:听说我的标书在您手里,请多多关照。闹得这些初审的专家很尴尬,给他通过吧,实在是显得有点太明显的关系化了;不给吧,又都是同道。同时这些专家也埋怨部委主任给他们出难题。

我们应该换一种口气去问:某教授,我今年报了个课题,不知道标书是否在您的手里,如果在还要请您给帮个忙。这样就委婉多了,让人听了也很舒服,对你的印象先很好。

当然如果能提前打听到一些肯定要请的专家的话,那就更好了。将你攥写好的标书直接给寄过去,让人家提前给点评 一下,当然这样需要有人引见,除非你们的关系本身就很好。

不知道表达清楚了没有,希望大家能领会一些我的意思。


很抱歉给大家提供这样的信息,也非常感谢万梅山庄主 给予的厚爱。

我也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但在如今的环境中,我也见到了许多这样情况的发生。而且也在延续。我见到的由于关系而拿到基金项目的教授和例子太多了,我见过的由于写的很好而没有中标的也有好几次了。圈子内的人也曾经和我说过:包括国家科技部的重大课题在内,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属于圈子里的人,圈子外的人想进入是有点困难的,除非是圈子内的人极力引荐;进了圈子的人想出去也是很困难的,因为进去了就都成铁哥们了。

如今我们的课题小组拿到了基金项目。其实在我们的一开始就遭受了挫折,基金项目资助重点的转向是其实还是带有某些领导意识的。就举预防医学来说,98年以后到去年的一段时间,评委“一致”同意偏向于资助实验室工作(如动物,细胞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想让预防医学这一应用基础学科的水平达到基础医学的前沿;从今年开始,又回归到以前的偏重于流行病学,如果你是预防医学课题的申报者,必须把实验室工作和现场流行病学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可能拿到课题,否则只好说声对不起了。这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今年的评委换了一些年轻的专家,换届了。大家以后也应该注意这些转向,才好拿到一些课题。

我不是想玷污我们的基金委员会,我想这样的情况只是我听到的极个别极个别的例外,我也相信以后的情况会好很多。

希望我说的一些东西,能对大家有一点启示。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俺是怎样做研究生导师的

mountainview

(一)

  研究生导师现在被普遍称为“老板”。这实在是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号――照俺看来,所谓的导师,就好比一间个体企业的老板,只不过,老板的终极目标是发财,而导师的终极目标就多了,做学问、做官、发财……既取决于个人的定位,也和大环境有关。

  先说做学问。这是部分导师的终极目标:五六十岁的导师,每天坚持看两小时最新文献,每周和研究生讨论研究进展,乐在其中的,不是少数。也是其余老师的阶段目标:anyway,做官和发财,还是要建立在做学问或者做过学问的基础上。“科学家是越老越值钱”,七十年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

  再说做官,人文社科,特别是做经管、法律、***、哲学等方向的教师,进可攻,退可守,从智囊团走向前台,从“处江湖之远”,到“居庙堂之高”,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建议参看中央委员和全国人大常委的名单。

  最后是发财,以工科、经管的教师为代表。俺每天骑车都要经过经管学院的停车场,满眼都是别克雅阁帕萨特,曾经安慰自己,这些应该是MBA学生的座驾,可事实上,那都是经管学院教师的;而真正发大财的,恐怕应该是那些自己开公司的工科名教授吧。

  有选择余地的是老教师和名教师。至于俺这样的青年教师,似乎还没有精力考虑做学问之外的其他事情。去年,北大出台了职称评定的新方案,俺们学校除了跟进还是跟进。辞职,学校不会挽留,人事处的抽屉里,有无数海龟博士的简历;下海,俺一介书生,既无魄力又无能力;到外企做research scientist,既乏学术自由,同样亦有裁员风险;于是只好在解聘大刀的挥舞之下,紧赶慢赶朝前奔。
  
    (二)

  既然可以类别成一间私人企业,面临的压力,首先就是活下去,然后就是发展壮大。俺还不是博导,所以每年招两个硕士生,一共六个,另外有四个博士生,挂在其他博导名下,其实也归俺指导。所以,俺需要解决十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这里头难度不小。

  首先是俺的问题。为了确保教职,俺必须每周上三、四个学时课程,这还是最少的,因为俺是所谓的研究型教师。为了上课,每周还必须备课六小时左右。为了达到理工科研究型教师的目标,每年必须保证十五万科研经费,或发表论文影响因子合计10.0以上。

  其次是学生的问题。因为是做基础研究的,学生体谅俺,只要求解决基本生活保障。这在本城,大约是月入一千元左右;俺们学校尚未招自费生,每月还能给研究生发两三百的津贴,所以俺每月需要给每个学生发七八百科研补助,每年合计约十万。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在就读期间,完成论文方面的指标。这并不难,硕士生是一篇核心期刊,博士生是一篇SCI加一篇权威。不过,如果他们希望申请出国读博或做博后,更多更好的论
文是必要的。

  为了满足俺和学生的论文要求,必须提供最低限度的科研设备和耗材。俺的学科,对设备的要求不算太高,每年在设备更新和折旧上的投资大约在十万左右,但对实验耗材的要求就比较高,每年也在十万以上,而且,要看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有一个笑话,说是最受欢迎的研究生是聪明勤奋又能出成果的,其次是不勤奋但能出一些成果的,再次是懒惰的,最怕是勤奋而又不出成果的。

  然后,俺和学生们还需要参加一些比较知名的国际会议,需要出差,因为俺不在首都,可是多数课题都来自北京,还有七七八八其他费用,每年也在十万以上。

  综上所述,俺一年到头的主要任务,就是筹集四十~五十万的科研经费,解决俺这十多口人的温饱问题。
  
  (三)

  一年到头,俺的主要工作都以科研项目为核心。在所有的科研项目中,最为基础的是所谓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NSFC。负责过NSFC项目,是多数大学晋升教授的必要条件。每年,基金委收到近三万份项目申请,批准约六千项。基金委有六七个学部,每个学部有若干个学科,每个学科每年的资助数目在一百项上下,有多有少。

  申请NSFC的竞争压力是最大的。不幸的是,俺的学科很大路,是个综合性学校都有,还有科学院、军队和不计其数的地方性科研机构。另外,NSFC的面上项目,资助额度并不高,平均二十万左右,而一个项目的周期为三年,因此每年的资助金额还不到七万。

  虽说NSFC的性能价格比不高,但是它带来的学术声誉还是很诱人的,每年二、三月份正是NSFC的申请季节,俺现在就是一边写基金申请,一边给俺的帖子灌水。

  一个NSFC的项目离解决俺们的生存还差很远。幸运的是,俺的学科既算得上是前沿领域,又算得上是基础研究,因此和科技部的两大国家级计划,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简称863,还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简称973的,多少还能搭一点边。这些项目的资助额度比NSFC大很多,每年每个小项目有数十万到上百万。但是,问题在于,这两个计划都是以五年为期的,开始时不能挤进去,中途想要插队,难度就太大了。因此,不能作为俺这个公
司的正常收益,只能作为计划外的营收。

  好在除了所谓的国家级项目,还有省部级的项目,这些项目的申请难度会低一些,而且,如果能够混个脸熟,后续的项目还会更方便。因为省部级项目取决于学科主管部门和所在地的经济实力和需求,俺就不多说了。

  上面的项目都是所谓的纵向课题,与之对应的是横向课题,就是来自企业的项目。不过,对俺们这样的小青年来说,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还是以纵向课题为主。毕竟,做纵向课题,是求名;做横向课题,是求利。名利双收,就算得上是名教授了;对青年教师,二者不可得兼,舍利而取名也。

  谢天谢地,俺升成硕导之后这几年还算顺利,到目前为止,还能支付俺这一大家子的生活费。但是,经费的利刃,始终在俺的头上悬着,哪一天资金链断裂,哪一天就破产倒闭,俺就要被扫地出门,下岗再就业。
  
  (四)

  说说俺的工作时间。俺还算卖力,但也不是特别勤奋,每天的工作时间大致在十小时左右,双休日基本上休息一整天,春节休息半个月,黄金周陪陪孩子,暑假是做项目的最好时机,因此每年的工作日在两百七十天左右,合计每年工作两千七百小时。

  然则俺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呢?大头之一是科研项目申请、研究进展、结题等种种事务性工作。

  某国外教师在主页上自称proposal writer,俺深以为然。为了保证每年获得两三个课题,俺每年至少必须写五六份项目申请,简称proposal。

  各类项目之中,俺最重视的是NSFC。除了能带来学术声誉之外,更重要的原因,NSFC的项目性质是“自由申请”,就是说,俺们只要提供充分的理由,就可以自由提出感兴趣的课题,去打动同行评议专家的芳心;而其他种类的项目大多采用招标的形式,不能自由选题。因此,这就是俺们所能享受的主要学术自由。

  项目申请书的格式是大同小异的,无非是说明俺的选题是很有研究价值,俺非常熟悉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能够提出一个有创新又比较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能够确保一定量的科研成果,有一定的研究实力和基础,等等。这里的科研成果,对NSFC或者973,以学术论文或者专著为主;对于863和省部级课题,还要求专利、新材料、芯片、软件等。

  写申请书需要作许多前期调研。俺必须综合考虑自己目前的研究方向,自己未来感兴趣而希望转移的方向,国家目前重点培植的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果是招标的课题,俺还需要考虑课题和俺研究方向的匹配程度,没兴趣的坚决不申请,俺可是很有骨气的:)当然,差距太大的,俺也不可能拿下。太大的题目俺也不敢申请,首先是难度大,
怕砸了小店的招牌;其次,俺追求可持续的发展,如果真的天上掉下个大馅饼,俺现有的人力资源不够,势必大肆扩张,三年之内又不能裁员,风险实在难以预料。

  然后就是通读各类有关文献,上网检索最新进展和专利,提出研究方案。这里的关键是要提出合理的研究目标,太高了给自己的压力太大,太低了不容易拿到项目。

  俺认真写一份proposal至少需要两百小时。两份就是四百小时。顺利的话,俺就金盆洗手,明年再来;否则,俺还得做些小修小补,等到别的口子有类似课题招标,俺就再投一把。

  课题执行期间,俺必须按时提供各种年度报告,季度报告,现在还有月度报告。课题执行过程中和结题时要接待若干批领导专家考核和验收。领导专家来了还要接待。可怜俺本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嗜烟酒一书呆。。。所以,尽可能的情况下,俺不申请本地项目
,平时打打电话发发mail,偶尔上京赶考,也就罢了。

2006-7-13 22:12:31 urologist 等级:版主文章:325积分:2373门派:无门无派注册:2006年7月9日3 楼 

接上篇

小结:课题申请五百小时,书写报告两百小时,其他两百小时。恰好占用俺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
  
  差点都忘了,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证,俺是光荣的人民教师,俺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当年俺找工作,曾经向自己的老板请教,高校和研究所,哪一个更好。他老人家给俺指点迷津:在研究所,要是做不出成果,那就只好走人;在学校,实在做不了研究,还可以专门教书。不想若干年后,改革的春风吹来,俺们的后路就毫不客气给切断了,这是后
话。

  说实话,俺对教书没多大兴趣,也不认为大学课堂上能学到多少东西,无非启蒙而已。俺们校长常说,大学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是甄别人才的地方。俺学校对教学的要求不太高,也没法高,因为教学的质量很难量化评价――曾经一度以学生评议的方式给教师打分,公认的名师得分居然不高,排在前列的都是心慈手软、打分宽松的。

  不过,俺比较虚荣,没事经常上学校的BBS,偷窥学生们在背后对老师的议论,要是有人夸俺英明神武,俺就心满意足;要是有人说俺猥琐,俺就吃不香睡不甜。所以俺上课还算认真,有那么一点点表现欲。

  俺每周四节课,分两次上。和研究生教学不同,理科的本科教学较少互动,所以俺必须从头到尾一个人唱独脚戏。这实在很辛苦,俺没少吃金嗓子喉宝和胖大海。

  俺特别崇拜教理论的某些老先生,平时从不准备,上课时从兜里掏出一张小纸片,往黑板上抄两个公式,然后就刷刷刷写出大段大段的推导,那真是叹为观止。还有教外语的老先生,从来也不带教材,整篇课文是倒背如流。俺就不行,教过几年的课程,俺照样每次都要备课。另外,每年都要添写新的讲义,现在还需要抽空编写课件,所以俺每周至少要在教学上投入十小时的工作量,合计每年四百小时。

  对于教学,俺还有一点私心。上过一学期的课程,对班上的学生,大致能有一些了解。因为俺是小本经营,小店不养闲人,最怕就是招了既不能干也不肯学的研究生,所以俺必须亲自担纲HR之职,每年吸引若干本科生加入俺的lab,指望能从中挑出两三个可造之材――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俺不是名师,就特别期望能高徒出名师。可惜的是,俺在学校是小字辈,在国外高校和产业界缺乏人脉,无法为研究生的出国和就业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所以最好的学生都有其它选择,好在跟了俺的,也都还是不错的学生。
  
  (六)

  招徕了业务,招聘好员工,俺家小店开始进入营运阶段。

  首先,为俺的每个课题成立项目组――其实一般也只有两个,再根据研究兴趣把学生分到两个项目组里,每人做一个小方向。

  俺的两个项目组每周都要组织一个讨论班。内容无非两类,一方面讨论具体的项目进展,另一方面读一些和课题有关的新论文、新著作。大致上,在项目的起步、中期考核、结题阶段,俺们要比照项目合同书,一条一条检查研究目标的执行情况。其它时候还是以讨论文章为主。

  讨论班上主讲的自然是研究生。俺的表现,据总结,有时好比岳不群,从头到尾温文尔雅道貌岸然;有时好比莫大先生,耷拉着眼皮猥猥琐琐蜷在椅子里,突然眼睛一抬,精光四射,学生就知道,有破绽被俺捉住了。不过好像还是莫大比较受欢迎。

  讨论论文也是俺指导学生的主要手段。乍一看,俺和学生的目标不一样:俺需要按时完成课题任务,交出规定的研究成果;学生需要完成规定的论文。但因为俺基本上只承担纵向课题,交帐的成果也以论文为主,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冲突。

  俺们学科对实验要求很高,所以出论文不是那么频繁。学生有了idea,实验结果还可以,俺们就开始讨论论文的框架,如何突出创新,如何提供更翔实的数据,如何和现有方法对比。初稿出来后,俺要改两三次。比投稿更重要的是学位论文,现在的博士论文都需要盲审,硕士论文也需要抽检,所以半点怠慢不得。

  论文的署名是很慎重的事情。有个网站叫新语丝的,特别喜欢抓学术***。有位顾老先生,在博士生的论文上随便署了个名字――或许是学生自己填的也未可知。后来揭发出来是抄袭,老先生很是狼狈不堪。其实,那种档次很低的会议和期刊文章,就是一百篇,也未必能被他老人家放在简历里。俺还年轻,名声最重要,只有在俺全程指导下的文章,俺才放心地挂个第二作者;有些学生自发写的文章,俺不了解的,连作者都不敢挂。

  俺们做课题好比工厂流水线,需要按时出产所谓的研究成果。对这样的订单式研究,俺们同事都颇有非议,idea实在不比零件,需要时就能冒出来,实现或者验证一个idea,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事先又哪能估计出来。可是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争取后续课题,又必须按期拿出产品,俺实在觉得头疼。

  到了课题结题的关键时刻,俺经常得把铺盖搬到办公室,担负起拿摩温职责。学生要是发牢骚,俺就建议找架台秤,比一比看谁更像芦柴棒。有时半夜巡视,女生趴在仪器旁,一边打盹一边等数据;男生在楼道里一边逡巡一边吸烟解乏。俺心里虽然感动,可话一出口就成了“结果出来了吗?”。

  小结:讨论班每周五小时,每年两百小时。至于论文,博士生写得多些,硕士生写得少些。一年下来约莫有二十篇,俺平均每篇花十小时,也需要两百小时。拿摩温就算一百小时。这样,俺每年指导研究生的时间是五百小时,平均每人五十小时,平摊下来一个星期也就是一小时罢了。

  (七)

   课题和学生占去了俺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剩下的三分之一,也不是都能让俺自由支配――因为还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工作。

   俺每年总要参加三四次学术会议,国内国外都有。一方面是同行交流,另一方面是混个脸熟。会议结束后总能安排一两天旅游,这是俺的主要休闲活动。

   在论文评阅的季节里,俺得看一些其他学校学生的毕业论文。虽然是盲审,但因为同行之间都比较了解,所以看了内容多半就能猜出导师是谁。除了实在不忍卒读的论文,多少总能pass――俺至今还没有当过杀手。但太差劲的论文,导师面子上须不好看,所以俺们特别怵论文盲审。

   在座的研究生都知道,论文投稿要交审稿费。本学科的权威期刊,俺都还是审稿人。隔三岔五,俺就能收到一张几十块钱的小汇款单,还有通过挂号信或者email或者寄来的论文。这点外快赚得不容易,文章好坏不难判别,难以确定的是原创性,俺看过的论文虽不少,还是经常要检索CiteSeer。

   俺并没有一官半职,却也要参加不少社会活动,从可研论证项目鉴定到论文答辩***学习。比较搞笑的是所谓的外事活动,学校差不多每天都有外宾,外事处懒得很,来了瑞典教授就找去过北欧的教师接待,来了研究组合论的就推到数学系,来了女权运动分子就要找女教师!

   现在不少大学的考研分数已经出来了,月底就是复试。这里俺多说几句。

   从前的研究生是等额面试,不过走个过场。现在改成差额,自然就慎重多了。俺们的招生名额有限,研究生是招进来干活的,不是做摆设的。所以,如果谁在面试中被淘汰,那就说明,和其他人相比,他不能充分显示出做研究的潜力。

   面试中,俺们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和口头表达,因为这直接决定了学生写论文的水平。另外,还要考察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有条件的话,再考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对跨专业的考生,俺们会给予特别的关注。初试高分,复试出局,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仪表,自信大方总归不错。

   招生中难免有走后门递条子的现象。俺们练就了太极拳,既保证公平,也不得罪人:要是招十个人,俺们就把有关系的排在第十一名,让他的后台去找扩招或者特招名额――这样至少不妨碍前十位学生。

   小结:会议二百小时,论文一百小时,乱七八糟非学术活动二百小时,合计五百小时。和其他教师,特别是成名成家的相比,俺的社会活动已经算少的。

(XYS200403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看了以上各位的感想,包括中了和没中的,心中有一丝忧虑和失望!但我仍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目前中国各类科技经费来源中较为公正的,如果它成了黑金,我对我们的国家也将彻底失去信心。
我今年也中了一项青年基金,开始也很高兴!申报前我对自己的项目就很有信心,感觉创新性及可行性是没问题的。只担心自己的工作基础较薄弱,另外还担心基金评审的公正性,因为关于这方面的各种负面传闻是很多的,我也亲身领教过一些"专家"的自大、傲慢、偏狭和不负责任!还好,我的标书未落在这类人手上!我也很感激评审我标书的不知名的专家,感谢他们给了年青人机会,感谢他们客观负责的工作态度!因为我的标书5位专家一致给予了好评,二审也顺利通过,我也知道本单位在本学科地位很低下,我个人也毫无关系,但是这些专家并未先入为主,采取歧视、打压的态度。这是我个人中标后的感想。但是我看到前面很多贴子,以及亲身听到和看到的一些事情,使我仍对基金的蜕变感到担忧!在这里,我想向大家发出呼吁:我们都是知识分子,我们肩负着维护社会公正的责任,我们之中很多人将来也会成为各领域专家,我希望大家能够恪守准则,不要成为卑劣的学界"政客"。


文字写得不好,不过属于原创吧,不知能加几分
如何组织科研项目和申请科学研究基金
北京大学 心血管研究所所长 973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基金评委

1、  要研究最新的动态,要研究学科的归口
2、  NIH受国会质疑:“纳税人从你们的科研中得到了什么?”,NIH现在的主席由改为一位原来的放射科医生担任,指导思想上开始强调科研要能向临床转化。
3、  对于创新性大家有误解,一个新技术在各个研究方向的应用,其创新性是有限的,比如今年的RNAI技术,这最多叫引进。评委最看重的是学术思想的的创新------这一点多次强调!!
4、  老少边穷地区是有专项基金的,可是投标的不多,最主要的还不是条件上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和学术思想上的问题
5、  国家青年基金的资助比例强于面上项目,中标率也比面上项目要高2个百分点左右,但相对水平比面上项目差,因而以后有可能要改变政策。但今年不会变
6、  明年的资助强度可能上调为26万左右,因为划拔的钱从去年的20亿增加到25亿。大家可以按这个资助强度来规划,不要多也不要少
7、  研究背景中,老生常谈,要反映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这一点大家均做得可以,但是在如何归纳,提炼科学问题上,很多标书做得不够
8、  标书就是一个Story ,讲出来的故事要吸引人,要有引子,高潮 ,当然一个好的IDEA 是必不可少的,再次强调了学术思想,而不是一个新技术的应用。而多数标书少story
9、  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紧扣研究目标
10、  立项依据(加参考文献)以2页(4面)为好,太少了不好,太多了没有时间看。
11、  参考文献上,最好能引用自已的文献,如果没有自已的前期相关工作。
12、  可行性分析:最重要的是学术思想的罗辑性,而不是拉几个名人来充数。其它的大家都会
13、  标书评审经历了“小同行”和“大同行”评审,所以要雅俗共赏,要让学医的人可以看出你在做什么,而不是玄乎得让人看不懂。
14、  对于似解决的关键问题应分为两点:最重要的还是学术思想上的关键点。
技术上的关键点的解决办法
15、  摘要非常重要。有一个模式:问题的提出---》主要的设计思想-----》研究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个工作做了的意义所在,不要写套话,要具体一点。
16、  临床类的最好把基础的学者加进来,全是临床的评委不是太信。
17、  我的最深体会:非常突出学术思想(提炼科学问题----)提出出假说-----》你的课题来验证),整个讲座围绕着这个中心点。


我的体会是立意要新,思路要清晰,逻辑推理要强,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应该做,马上做.
语言要有一点文学色彩,这一点也很主要,要将难懂的东西打个比方说出来.
要想,思考,反复的思考,反复的改.
还要反复的看文献,看别人的东西,这样往往能提供给你一个好的思路.
还要去请教别人.
当然上网查同样也很重要.


"各位,不好意思,我是刚毕业的一名硕士,在高校工作,是否能申报基金?谢谢!"
据我所知,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必须是博士毕业或副高职以上才可独立申报(作为申请人),刚毕业必须有二位同行高职称的专家推荐方可。在读博士必须经有导师的同意信,且二位同行高职称的专家推荐方可申报。


国家自然基金是目前国内相对最讲学术、最为公正的基金。他的公正一方面来自于目前来说相对先进、严格的专家评审、二审终审的体制,另一方面来自于同行专家、二审专家的学术水平、公正程度、道德水准。在目前的体制下,这种评审制度、已与NIH的制度相接近,但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们知识界、同行自身。何谓公正?基金委本身也希望维护自身的权威与形象,但公正的前提是学术,所以必须找到相同领域、对本领域权威的真正专家,如果连同行都没找准,公正则无从谈起,但“同行是冤家”,研究的领域相同、必然存在竞争,只有胸怀博大的同行才会保证它的真正公正,基金委是公正的,但往往是我们自己使这种本来应该公平的东西都变得复杂了。


由于同行内的利益冲突,所以基金委指定的专家可能并不是研究领域中的权威人士(去年从内部得到了申请课题的评审专家名单)。所以,大家要增强 信心,因为评委的水平可能还不如你(说的是可能,别说我太傲)。
但审批过程还是相对非常公正的,毕竟开始都是匿名,只有通过第一轮才能上会。对于课题质量不高的小额资助,跑跑关系还是容易拿下的(最好知道你得初审专家都有谁),重大课题难度较大,毕竟还是国家级,不会那么黑,同时也是自然基金的体制决定。
自然基金委各个办事处,一般都是一个处长,2、3个主任。工作人员常常都是临时征调,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在审批期间联说话都是很忌讳的。大家还要在课题的质量、创新上多下功夫。这个可能是中国科研唯一的“净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