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康没有涂鸦照片:沿着古代诗人的足迹(之一)--邱员太教育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8:00:32

我们祖国的壮丽山河,曾经引发多少古代诗人的瑰丽想象和创作灵感。诗人们负志游中原,吟诗走四方,给我们留下许多千古绝唱。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山山水水都充满着诗情画意。今天,我们沿着古代诗人的足迹,去搜寻他们的遗响,在他们走过的道路上,吟咏他们的感人诗章,体味孕育千古绝唱的诗境,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在诗境中神游,在诗情中遐想吧!

  

  北风吹断天山草

  

  大西北的旅行,启动了我的诗情。著名的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佳篇名句总会不时地跃上我的心头和口边。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煞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船。

  胡笳怨兮将送君,泰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这是诗人三十四岁时,在京都长安所写的一首送友人出使河西走廊的赠别诗。

  正如诗中所描写的,友人要到边地去,赤须碧眼的胡人吹的胡笳会触动戍边的士卒的思乡之情。现在天气冷了,北风吹黄了天山的草;昆仑山南的月亮将要落下,夜已深沉;诗人从长安遥望西方,无限思念友人。在边城因思乡而多愁梦的友人,怎爱听到月夜悲凉的胡笳声呢!

  边塞诗,作为唐代诗歌百花园中异香独放的一枝奇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

  在初唐、盛唐,统治者们为了巩固边防,保持联系东西方交通的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了防止北方一些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戍边远征的军事行动接连不断。

  在这种形势下,一些有才能的诗人,为忠君爱国的热情所驱使,(同时,也是为了求取晋身之阶)纷纷从军充职幕府,从而写出了一批以边地军中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就是“边塞诗”,其作者就称“边塞诗人”。

  在这些“边塞诗人”中,岑参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的作品,构思新奇,语言明快,气势悲凉豪壮。人们说,诗歌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读岑参的边塞诗,会使人在一定程度上,从一个侧面,呼吸到盛唐的那种朝气蓬勃,进取向上的时代精神。

  

  城头月出照凉州

  

  豪壮的诗情,促使我去追寻岑参的遗响,来到凉州(今甘肃武威)。

  因为年代的久远,河西走廊又是古来兵戎常见之地,汉、唐时代的古迹都已淹没无存了。岑参诗中所提到的诸如宫邸、驿馆、戍楼、寺庙等建筑,如今竟连其遗址也不可考了。

  凉州之“凉”,真是名不虚传,一下火车,袭人的寒气就扑面而来,天空纷纷扬扬飘着雪花。第三天,雪霁初晴,我探访了当地的一些古迹名胜。

  在距城北二华里处,有一个大土台,叫雷台。据说是旧社会供奉雷神的地方。台上的两座木结构的大殿乃清代建筑,近年作了修葺。雷台的真正价值,在于1969年在台下发现了一座公元二世纪的大型东汉墓。这古墓虽曾遭过盗掘,但清理出的遗存尚多。最宝贵的是现已闻名于世界的那件“马超龙雀”青铜奔马。

  

  登上雷台高耸的二层楼阁,这是一个鸟瞰全城的好地方。这时,夜幕已悄悄降临,一钩新月斜挂天上,积雪映得大地万物银光一片。此情此景,不禁使我想起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的诗来: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正如诗题所示,这是一首诗人与同僚在武威节度使客馆中欢聚夜饮时所写的即兴诗。时光飞逝,月光依旧,人间的景物全非,透过时间的重重迷雾,我仿佛又看到了一千多年前凉州客馆里明亮闪烁的烛光和交觥飞觞的身影。

  诗歌难免有些夸张渲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诗中想象出当年丝绸之路上这座“通货羌胡,市日四合”重镇的盛况来。记得唐开元遗事《玄宗幸西凉府观灯记》有一段有趣的记载,大意说,唐玄宗于一年的元宵灯节,在上阳宫张灯结彩,各种灯火式样翻新,十分好看。这时,有一个叫叶法善的道士对玄宗说,今夜京师灯火之盛,天下各地没有比得了的,唯有凉州还不错。玄宗感到惊异,便求道士带他到凉州看看。他按照道士的嘱咐,闭上眼睛,一会儿就腾空驾雾到了凉州,果然景色非凡,但见“郡实凉州,事同仙境,红楼逦迤以如昼,清夜莹煌而似春,骄阗游看之人,千条银烛,十里香尘”。

  这故事当然荒诞无稽,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年凉州的繁华。

  

  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当年从军出使边地所走过的地方,不论河西走廊,还是南疆北疆,我大致都到过。因此,我对他在边塞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和意境,感到特别亲切。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旅途漫漫,马背跋涉,连日子都忘记了,只记得月儿圆了两次,但目的地还在黄沙迷漫的渺茫的前方。凄苦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岑诗很可贵的一点,是他能以一种美好乐观的心情来观察和描绘当年边地荒凉艰苦的生活。下面这样的感人诗句在他的作品中是不少见的:

  “片云过城头,黄鹏上戍楼。”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其次,岑参最善于抓住典型的事物刻画出典型的环境,因此他的作品极具感人的力量。

  写奇寒: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写酷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写大风: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他的七言绝句《逢入京使》,更是千古传诵的绝唱: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西行途中,乍逢一位赴京的使者,是喜,是羡?难以名状。心中怀念家园的万端思绪,又无由书写出来,只托使者捎上一个口信,对京师的亲人故友道声征人平安吧。语短意长,把一件生活中的寻常小事,写得如此亲切动人,要是没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细致入微的观察生活的能力,是万难办到的。

  岑参的边塞诗能写得如此感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具有作为一个诗人的坦荡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他在天宝八年初赴安西任所途中所作的一首诗中,就表白了他从军戍边的志向: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葡萄美酒夜光杯

  

  酒泉,是一个多么富于诗意的地方啊!

  自古以来,诗与酒往往结下不解之缘。诗人多善饮,李白“斗酒诗百篇”,说明了饮酒对这位“诗仙”的创作欲曾发生过多么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酒泉即诗泉。我想,诗才如泉涌,酒泉该是个出诗人、或诗人常到的去处吧。

  这话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当我们读唐人的“边塞诗”时,就会发现,颇有一些诗人确曾到过这河西、陇右一带,并亲身参加了戍边远征的军中生活,从而写出了一些千古传诵的名篇。

  酒泉自然是我西北之行的必到之地了。在这远离北京几千公里的边城,吟诵一千多年前唐代边塞诗人的作品,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酒泉公园——当地的第一名胜。离城东里许,面积不大,但园之后部有一池清泉,围以石栏,前面竖立着一块上刻“西汉酒泉胜迹”的石碑。很显然,城乃因此泉得名。

  相传,此泉原名金泉。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时,汉武帝派大将军霍去病率大军去征讨经常犯边的匈奴奴隶主的骑兵。当时年纪刚过二十的霍去病英勇善战,一举收复了河西之地。武帝派人从京都长安送来一瓮御酒犒赏功臣。霍将军认为功在全军将士。但酒少人多,不足分配,于是倾酒于泉中,全军取而共饮。从此,金泉便改名为酒泉。

  泉后面是一个水面开阔的湖。时值初春,湖面上尚结着坚冰,但池中清澄如酒的泉水却突突上涌。

  看到此泉,我不禁想起王翰的《凉州词》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读来给人以一种特别悲壮的美的感受。前两句烘托出一派浓烈的战前出征的景象和气氛:战士跨上战马,正要开怀畅饮杯中的美酒,忽然听到催人出征的琵琶的声声弹奏。试想,此时战士的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想呢?后两句就是震撼人心的直截了当的回答:让我把酒喝个痛快吧!醉倒在战场上也不要笑话我啊!自古以来有几个出征的战士会平安的回来呢!

  我想,第三句不妨理解为:醉卧沙场就是战死疆场。把战死看作是醉倒,而且是用“君莫笑”这样一种轻松而诙谐的语调说出来,战士的那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豪情,不是会显得更加突出感人吗?

  王翰青年时代曾客游凉州,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边塞诗。但《全唐诗》录存其诗仅一卷,只有十多首,《凉州词》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

  也许是受到这首诗的影响吧,酒泉自古以来出产一种用祁连山的玉石磨琢而成的酒杯,驰名国内外。我们参观了位于市中心的夜光杯工厂。夜光杯,全名“夜光常满杯”,相传原是两千多年前的周穆王时,由西域向朝廷进献的贡品。据说,倾酒入杯,对月映照,晶莹放光。这到底是传说。我想现在厂内生产的大小造型不等的各种酒杯,大概不会具有这种神奇的“夜光”吧。但玉杯薄而透明,雕工精美别致,玉色斑斓,的确不失为当地的名产。

  据史载,葡萄及葡萄酒也是西汉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自古“葡萄美酒”与“夜光杯”并著于世。

  

  一片孤城万仞山

  

  古长城的西端终点嘉峪关,高踞于酒泉以西十多公里的嘉峪山麓,西距嘉峪市五华里。

  我曾到过座落在渤海之滨的长城东端的山海关。嘉峪关与山海关雄踞西东,相隔一万多华里,同是公元十四、五世纪明代的建筑,称为“天下雄关”。万里长城就如一条砖石巨龙,在秦、赵、燕等国古长城的遗址上,平地崛起,并爬山越岭、时断时续地蜿蜒东来。玉门关和阳关的遗址,离此均有四百多公里,一北一南地座落在敦煌县的西部边界上。阳关已淹没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之中;而玉门关虽有遗迹可寻,但断垣残壁已不复旧观。唯如今的嘉峪关,孤城雄踞,敌楼高耸,还颇有汉唐时塞外边关的遗风呢。

  当日天晴无风,能见度很好,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我们登上高大的城楼远眺,并沿着周围长七百多米呈正方形的城墙漫步一周,戈壁翰海,塞上风光,尽收眼底。

  这时,盛唐另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不觉跃上我的心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是描写出征战士们的内心感情的。他们从中原出发渡过黄河,到了凉州,再出玉门关去打仗。第一句说他们在途中回望黄河,如在天际,所以说“远上白云间”。

  第二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汉尺八尺为一仞。这句暗喻山川的雄伟和战士的荒凉境遇。

  前两句给诗的主题铺陈出必要的环境和气氛。因此,第三、四句接着说,忽然听到羌笛(胡人的一种管乐器)吹奏的《折杨柳》曲,其声哀怨,似在怨柳(即怨别),但想到一出玉门关,天气将更寒冷,连春风也吹不到那里,杨柳不会发青,折柳赠别不可能,吹笛怨别也就更属徒然了。

  第三句中的杨柳一词,语带双关:一是指《折杨柳》曲,一是指离愁,因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全诗语出委婉含蓄,风格悲壮苍凉,感人至深。因此历来受到诗家很高的评价。

  有篇唐时的文苑逸事说,有一个冬天,王之涣与其诗友王昌龄和高适在酒店围炉饮酒。忽然来了一队梨园伶官(皇家乐队)举行宴乐,有四个美女准备唱用当时的名诗谱成的曲子。三位诗人在一旁观看,并私下议论看谁的诗被唱的多就算谁是高手。第一个歌女唱的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哭单父梁少府》,第三个唱的又是王昌龄的《长信秋词》。这时,王之涣有点急了,便指着其中最美的一个歌女说:“要是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就一辈子不再与你们比诗了。”果然,后来那个美女唱的就是上述的他那首《凉州词》。三位诗人不禁大笑起来。伶官们发现后,纷纷向他们致意,并请他们入席,尽欢而散。虽属逸事,但可见王之涣当时的诗名。

  

  黄沙百战穿金甲

  

  在酒泉市的正中心,耸立着一座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鼓楼。据说,楼基原是公元346年前凉时代的遗物,明、清两代都重修过。楼基全用青砖包砌,其上有三层木楼,高达三十多米。四个门洞都分别题着门额:“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北通沙漠”。这正好说明了酒泉所居的地理位置的重要。

  二楼西边高悬着一块“气壮雄关”木匾,与嘉峪关遥相呼应。

  登上三楼,极目四望,千年荒漠的古战场,如今已成为人烟辐辏的各兄弟民族和平聚居的西部重镇了。

  我的思想飞回到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一会儿是丝绸之路上,满载东西方奇货珍宝的商旅,东来西往,驼铃声声;一会儿是烽烟滚滚,沙尘蔽天,一片兵器碰击、人喊马嘶的厮杀声;一会儿是皇家宗室的公主出聘边塞的可汗,或西域各国朝觐李唐王朝的盛装隆礼仪仗的伎乐吹打……中华民族的历史,其中有欢乐,也有痛苦,有光荣,也有耻辱,一页一页地在我眼前打开。我想,这恐怕是世界上所有多民族的国家,在自己的发展史上所共有的经历吧。

  要想了解一下曾经参加过创造这段历史的普通人的境遇和感情,可以读读唐代边塞诗人的优秀作品。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诗所描写的征人的心情与王诗的大不一样。王诗高昂,李诗低沉。这恐怕与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战争的性质、具体的环境不同有关吧。不论是许身报国,还是久战思乡,都是忠实地表达了唐代长年累月驰驱边地疆场上的千千万万征夫们的思想和愿望。因此,这样的诗方能受到千百年来人们的喜爱,而吟诵不绝。   
    春眠不觉晓

  

  使万物从僵冻和死寂中复苏的春天,给予人们多么大的欢欣和灵感!古往今来,讴歌春天的诗歌何止千万。但,恐怕没有比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689-740)的《春晓》更使人感到春的存在和对春的感激之情的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看来是诗人早期作于他的家乡襄阳或浪游江南时的作品。诗人从睡梦中一觉醒来,忽然听到窗外处处鸟儿在欢唱。这才知道天已亮了。可惜昨夜的一场风雨,不知给春花带来多少灾难。但幸而天已放晴,鸟语花香的春光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这不是几乎每个人在春天的早晨都可能有过的心境吗?经诗人如此简练而巧妙地说了出来,给人以一种特别清新而亲切的美的感受。

  在唐代诗坛上,孟浩然与王维齐名,史称“王孟”。他们以擅长写山水田园而自成一个流派。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为领略诗人在作品中多次吟咏的景物风情,我到孟浩然的栖隐处探访。襄阳创建于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作为古城而显示她往昔的光荣的各种历史遗迹,比比皆是。《襄阳县志》在名士孟浩然一条下载有:

  “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开元末,病疽卒。”

  内容甚为简略,其中记述两则逸事,可以看出孟浩然的为人性格和生活道路。

  一则说,在京师时,他的诗友王维邀他入内署。忽而玄宗皇帝来了,孟浩然赶忙躲到床下去。王维不敢隐瞒,只好以实相告。玄宗说,我听说过孟浩然的名字,但未曾见过面,为什么要躲起来呢。玄宗诏示他出来,问他有何近作。他参拜后,就顺口吟起他的那首《岁暮归南山》来。当吟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二句时,玄宗不悦,说,“是你不求仕进,并非是我抛弃你,何故诬赖我!”孟浩然因此栽了个跟头,失掉了作官的机会,被玄宗放还了。

  另一则说,本州采访使韩朝宗慕孟浩然的诗才,约他同到京师去,有意要向朝廷推荐他作官。当行期到时,孟正与一位朋友在开怀畅饮。韩派人来催他走,他不高兴地呵斥说:“不见我正在饮酒么,管别的罗嗦事干吗!”韩朝宗一怒之下就独自走了,孟浩然对这件事始终没有悔意。

  对第一个故事,文学史家早存怀疑。理由是王维小孟浩然十二岁,孟四十岁游京师时,王作的官还不够大(另一说王当时并不在京师作官),皇帝不可能到他的官署去。但是,有人又考证说,孟浩然碰见玄宗栽了跟头,是确有其事的,只不过地点不是在王维的官署,而是在别的更合适的地方,如文人聚会的集贤院或张九龄(一说张说)的丞相府。

  

  江山留胜迹

  

  只活了五十一岁的孟浩然,除了在一个短时间内作过张九龄的幕僚清官外,他终生是个布衣(老百姓),长期过着隐居和浪游的生活。

  

  孟浩然传世的作品不多,一本薄薄的《孟浩然集》只收录了他的二百一十八首诗。他长于五言,绝大部分是描绘山川田园之美的寄兴感怀的五言诗。在他的最脍炙人口的诗作中,有一首《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岘山,一名岘首山,在襄阳南郊。鱼梁洲,在岘山下的襄江(汉江在襄阳的一段)中。梦泽,即云梦泽,古代的大湖,位于湖北湖南之间,包括今天的洞庭湖,今已大部变为陆地。羊公碑,纪念曾镇守过襄阳的西晋名将羊祜的古碑,见者每每堕泪,因又名堕泪碑。诗的大意是说,诗人登上岘山,放眼山川形胜,纵观英雄历史,不觉潸然泪下。诗意自然清逸,写来似乎毫不着力,这就是孟诗最大的优点。

  岘山是襄阳的一大名胜,自然成了我首访之地。

  岘首山高不过五十米。我们缓步登上山顶。上面是一块小小的平地,四周留下一圈古建筑的屋基,到处是残砖碎瓦。很显然,作为十年动乱的代价,原有的一座砖亭,连同那块读之使人堕泪的古碑,早已荡然无存了。据说,襄江在唐时是沿着岘山而流的,现在的河床已北移很远;原来江中的鱼梁洲已与陆地连成一片,变成现在的鱼梁坪了。孟浩然隐居的鹿门山,在江的对岸,离此东南尚有三十华里。到那里去,必须渡江,经过鱼梁洲的古渡口。想来当年孟浩然定然是经常渡江来往于鹿门山与襄阳之间的吧。但江流的水势经常改变,因此渡口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这样一来,要找当年孟浩然走过的渡口当然是不可能的了。我站在今日的渡口,望着对岸远处的一抹青灰色的远山——孟浩然当年隐居的鹿门山,我随口朗诵起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来:

  “山寺鸣钟昼已昏,

  鱼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庞公,东汉隐士,曾隐居鹿门。幽人,是诗人自称。诗中流露出诗人的仰慕先贤以及隐居生活的闲适和自得其乐的心境。

  

  把酒话桑麻

  

  今天的鹿门山,已建成一个大林场。在林场主人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残存的几块碑石。残碑都是明、清两代的遗物。有几块后人写的诗词之类的石刻,镶嵌在墙壁上,为了便于保存和浏览。有几块则倒在或倾斜地立在地面上。从漶漫残缺的碑文中,我们大致可以获得这样一些资料:这里最早是建于东汉的一座道观,叫鹿门观。西晋时改为万寿宫。当时有屋宇五百余间。唐以后,又改为三高祠。所谓三高,即指三位高士——东汉的庞德公、孟浩然和晚唐诗人皮日休,都曾隐居于此。

  现在的古建筑是清代遗留下来的,当地人都管它叫鹿门寺。

  至于鹿门名称的来历,县志上曾有记载:“东汉建武中(公元25—56年),(光武)帝与(襄阳侯)习郁梦见山神,命郁立祠于山,上刻二石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

  我们看见该庙的两头石鹿,少尾缺腿地与残碑倒卧在一旁。

  这里既然是三高祠旧址,按照我国立祠的习惯,

  

  

  可以推断,孟浩然当年隐居的地方大概就是在这一带了。后来,林场场长带我们去参观了屋后从岩缝间涌出的一股清泉,及山上的一个象一间卧室般大小的岩洞。隐居的人必不能离开泉水,而岩洞据说是孟浩然当年的读书处,这就更进一步证明了孟浩然当年的栖隐处,很可能就在这里。

  在漫长的封建帝王时代,中国的士大夫总是以入仕作官和退隐山林为形似对立实则统一的两种处世态度。孟浩然的仕途遭阻以后,隐居山林是他合乎逻辑的必然归宿。在孟浩然生活的那个世事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鹿门山的确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不用说,这里的自然景色,对他的恬淡清逸的诗风,必然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

  林场的热情的主人,用他们自己生产的东西,给我们准备了一顿美味的午餐。桌上摆满了各色菜肴,主人还拿出了一瓶白酒,说:“你们来探访古代诗人的遗迹,不喝酒是不行的呢!”

  席间,我透过门窗,望见远处的青山绿树,近处的花圃麦场,不禁想起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过故人庄》来: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日,即阴历九月九日。按我国古习,当日必登高饮酒赏菊。这是孟浩然的一首很著名的田园诗。诗中的意境,在过了一千多年的今天体味起来,还是韵味无穷哩。

  

  江山空蔡州

  

  孟浩然在唐时就有很高的诗名。有一则文苑纪事说,浩然四十岁初到长安,在太学赋诗,他的诗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曾令四座叹服。

  他和同代的大诗人如李白、王维等都过从甚密,并时相唱和。李白写过一首《赠孟浩然》的诗: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诗人尊称浩然为夫子,对他的鄙弃仕宦,迷恋山林,以诗酒自适的高尚品格极度推崇,并以“高山仰止”这样的古诗来表示对他的敬仰。

  杜甫在他的《解闷十二首》之六的诗中说,“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王维到襄阳来拜访浩然,惊闻他已故去,便写下一首《哭孟浩然》的小诗: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景在物非,故人已逝,连襄阳的山水也显得空寂了。诗中对亡友的悼念之情写得何等的真挚感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

  

  惜别,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历代诗家不乏饯别赠诗之佳作,但其中吟唱最广,且千古不衰的,恐怕要首推盛唐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名《渭胃城曲》)了:

  渭城朝雨①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自唐以来,这首诗即被谱入乐曲,伴以管弦,经常在送别的场合演唱。因末句须连歌三遍,故而此曲俗称《阳关三叠》。

  渭城,旧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以东的窑店镇一带,可以说是著名的丝绸古道的起点。唐时,从京城长安送人西行,多在此折柳赠别。(东行,则在长安东郊的灞桥送别。)阳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为古人出塞的要道。当时因西域多战事,行人多从事戎旅,西出荒漠,倍感悲怆。

  王维(701-761)是我所喜爱的唐代诗人之一。他生平宦游过不少地方,但以在长安一带滞留的时间最长。晚年长期隐居于长安东南秦岭北麓蓝田县的辋(wǎng)川别墅,写出了不少优美的山水田园诗。

  古渭城是否还有遗迹可寻?古人渭城折柳送别大概在现在的什么地方?我带着这些问题探访咸阳。

  渭城本是秦都咸阳西南之一隅。秦末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攻入咸阳,把秦朝的宫殿包括无比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在内,统统付之一炬。刘邦建立汉朝后,立都长安,咸阳遂改名渭城。

  渭城因渭河得名。秦汉至今,渭河河道已北移了数十华里。汉时,河上筑有东、中、西三座渭河桥,联系长安与渭城。根据文献记载推断,西渭桥大约在如今咸阳桥的位置。西渭桥是唐时西送行人必经之路,王维送别元二想必经过这里。

  渭河流域的早春,细雨绵绵,尚未萌芽的柔软柳条在春寒中摇曳,王维在《渭城曲》中所描写的景色尚可猜度一二。但我站在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咸阳桥头,看着南来北往的由车辆和行人构成的洪流,却难以体会王诗中那种低沉哀伤的情调了。不过,不管人间的生活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送别友人分手时道声珍重的心情恐怕总是古今相同的吧。我想,这就是《渭城曲》千百年来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读古诗,理应放到古人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和境遇中去理解才会更有意思。就诗而论,《渭城曲》的确是一首百读不厌的好诗。

  诗的题旨是说,诗人在渭城的旅舍置酒为出使安西的友人元二饯别;春晨,细雨蒙蒙,道路尘土不扬;渭河畔的杨柳枝条新绿。诗的前两句,为送别烘托出环境气氛,给难以排遣的离情别绪奏出一段动人的序曲。后两句是主曲,也是全曲的高潮:殷殷留恋,依依惜别,至此已无多话可说,惟有劝友人“更”干酒一杯,聊表诗人难以表达的万端心绪——因为—出阳关,就再没有象自己这样知心的朋友了,望友人多多保重吧!短短四句二十八字,道出了古往今来许多送行的人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来。语浅情深,韵味无穷。这是此诗最可贵的地方。

  

  王孙自可留

  

  位于西安市东南六十公里的蓝田县,古来以出产玉石著称,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又以发现猿人头骨而闻名于世。

  

  在该县文管会,我们看到了从王维的辋川别墅捡回来的一些劫后的珍贵遗物一二十多块古老的石刻。其中刻有王维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五言小诗并画,以及他的亲密诗友裴迪的二十首和诗,此外,还有一块较大的明代雕刻的《辋川图》。

  即使景物已全非,但到遗址的现场去看看还是十分吸引人的。我们驱车向辋川别墅遗址进发。南行约五公里,便进入一个两旁石壁高耸的峡谷,一条小河,傍着崎岖的山间公路湍湍而流。水清见底,到处露出大块大块的卵石,有些地方,人可越石而过。这就是有名的辋川了,它是灞河的一条支流。别看它如今水浅,唐时可是一条可行船的河呢。据说当年王维就是从辋川乘船,经灞河进入渭河,来往于长安和别墅之间的。

  转过峡谷,眼界忽然开朗起来。眼前一大片河滩地,据说唐时这里原是一个大湖,名曰欹湖,湖畔还有亭台建筑,是诗人经常游乐之处。

  车子在一株高大的银杏树下停了下来。我们跳下来,四个人刚好把粗大的树干合抱起来。这株老树可能是唐代唯一的遗物了,相传乃王维手植。这里就是辋川别墅的故址,原来有一寺院,叫鹿苑寺,也叫文杏馆(文杏即银杏)。所有的建筑现在都已荡然无存了。

  我们在银杏树下徘徊。眼前的山光水色也许还似旧时,但要在这里领略王维当年的充满美妙的乐曲和画面的诗境,却是十分困难的。不能不承认,好的诗似乎总要比现实美得多,艺术原该是美化了的现实啊。

  在《辋川集》中,诗人把他的故居一带的景色描写得非常之美。最受历代选家喜爱的有如下两首: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的山水诗最脍炙人口的,还有一首《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把我们带入了一种何等迷人的境界:秋天的黄昏,新雨过后,万山清新空寂。月光透过松枝洒下满地银光;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汨汨而流。竹林间一片喧阗,原来是洗衣的女子回村了;莲花枝叶动处,荡出一叶渔舟。古诗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诗人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任它春花都落尽了,这里秋色好,王孙(指诗人自己)还是愿意留下来。田园的风光是多么使诗人陶醉,不忍离去啊!

  王维不愧是山水田园派的一代诗宗。宋代大诗人苏轼说:“味摩诘②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很中肯的评价。

  

  万户伤心生野烟

  

  王维多才多艺。不但能诗,而且善画,并长于音律。他的山水田园诗能达到如此高的艺术水平,当非出于偶然。

  但山水田园诗并不是他诗歌创作方面唯一的成就。王维的诗题是颇为广泛的。特别是在他的青壮年时代,也曾写出过一些诗风雄健、格调高昂的作品。如《少年行》(四首)中分别描写一群少年任侠、立志、建功、受奖的场景和心境;《观猎》中歌颂一位将军的武勇矫健的打猎气氛和豪情;《使至塞上》写自己出使边塞时目睹的雄浑景色和爱国热情等。

  王维晚年思想趋向消极,过着寄情于山水田园、吃斋奉佛的隐居生活,是与他的坎坷不平的政治生活和儒家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他二十一岁中进士,在朝政的纠纷中几次受牵连,而屡遭贬谪。

  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挫折,是安史之乱叛军攻陷长安时,他扈从③不及而被俘,并被迫接受伪职。在逆境中,他服药致病,伪装瘖哑失声,被软禁于菩提寺中养病。

  

  当安禄山攻陷长安时,与叛军头目和唐降官在太极宫凝碧池举行庆功大宴,命令抓捕来的唐皇家梨园弟子奏乐助兴。乐师们个个心怀悲愤,奏不成调子。安禄山大怒,下令凡有泪痕者立即斩首。这时,有个名乐师雷海青勃然而起,将乐器砸地粉碎,并向唐朝廷所在的西方放声痛哭起来。雷海青遂立即遭到凌迟处死。

  王维的知友裴迪去菩提寺探望他时谈及此事。王维听后十分悲痛,当即写下一首题为《菩提寺私成口号》的诗来: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诗的大意是说,在愁雾弥漫的秋天,千家万户都感到悲伤,陷于敌区的百官们何日才能朝见唐朝的天子啊?空荡荡的宫中槐树的落叶遍地纷飞,那凝碧池上的逆贼们却在奏曲作乐呢!

  就因为这首当时在民间传诵的诗及诗人对逆贼采取的消极抗拒态度,再加上他的在唐朝任高官的弟弟王缙的自愿削官求情,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唐朝廷对政治上失节的官员判罪时,王维才得以从轻论处。后来并被授以尚书右丞的官职。(王维的诗集名《王右丞集》即源于此。)

  

  乡树扶桑外

  

  王维生活中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就是他与日本阿倍仲麻吕,中国名晁衡(698-770)之间的深厚友谊。阿倍于唐开元四年(716)随遣唐使到中国留学,并长期在长安任官职,天宝十二年(753)乘船归国。他归国时,唐代一些著名诗人赠诗送别,其中也有王维。中国的诗人们在各自的诗中表达了对阿倍旅途艰难的忧虑和一路顺风的祝愿。

  我在西安市的兴庆公园里(唐代兴庆宫的遗址),参谒了1978年树立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碑的两侧分别刻有阿倍和李白的诗篇。

  遗憾的是没有刻上王维的有关诗作。他的《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在当时和后世都是为人广为传诵的名篇,故补录如下,以飨读者: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鲁迅先生早年创作的著名小说集《徬徨》的扉页上,印有这样的诗句: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些诗句所描述的,是一个流浪者在长途跋涉中的心情:一天旅程行将结束时,希望太阳慢慢落山,路途遥远,他在苦心寻求自己的理想或理想中的人。

  鲁迅先生所引述的这些“格言”般的诗句,是出自战国时代的诗人屈原著名的抒情长诗《离骚》。鲁迅评价屈原的作品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他象中国历代许多的文学家和诗人一样,非常喜欢屈原的诗作并受其影响。可见,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生活在战国时代南方的楚国。出身贵族,具有爱国的进步思想,主张联合北方的齐国共同抗拒秦国,坚持开明政治,与当时代表奴隶主的腐朽势力作过不调和的斗争。政治上失意后,他在今湖北、湖南一带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写下了光耀千古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共二十多首诗篇。在诗中,他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不幸遭遇,抨击当时楚国腐败的朝政,热烈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人民苦难的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高尚情操。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下了楚国的京城郢都(今湖北江陵)。在极端的痛苦和绝望的心情中,他于这年的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投水自尽。

  屈原一生,忧国忧民,并为此而上下求索,因而赢得了人民的爱戴。每年阴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我国各地特别在南方,盛行赛龙舟、吃粽子等风俗。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人们划船竞赛,最初是为了抢救打捞屈原的尸体;粽子是用苇叶包裹糯米作成的一种小吃,最初并非是给人吃而是投入江中喂鱼的,为的是不让鱼去伤害屈原的遗体。

  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

  

  众人皆醉我独醒

  

  在去年端午节的前夕,我到湖南汨罗去,怀着对这位伟大爱国先哲的景仰之情,拜谒了屈子祠。

  屈子祠距汨罗城15公里,原名屈原庙,创建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庙址原在江边,因常为江水浸淹,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乃将庙移至现在的玉笥山上。十年浩劫中被毁。三年前重修如新。

  登上不高的玉笥山,只见茂密的竹木丛中,高高地耸起一座朱门绿瓦的庙堂式建筑。门额正中的大理石上,刻着“屈子祠”三个镀金大字。

  祠分三进三厅,全部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结构和布局,雕花精细,浑然一体。前厅正中悬一横匾,上书“光争日月”四个大字,下刊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所作《屈原列传》全文。中厅设有神龛,供着“三闾大夫牌位”。后厅立有高达三米的屈原和他的女儿(一说作侍女)女媭的镀金塑像。两壁嵌刻着历代文人学士的碑文、诗作。

  祠外,还有分布在玉笥山上的屈原遗址共八景。祠之右侧的小丘上,一座四角亭修饰一新,上悬“骚坛”匾额。相传这里是屈原当年创作《离骚》的地方。

  

  我站在亭上,遥望汩罗江上的景色,追忆两千多年前曾经在这里演出过的一幕人间悲剧,心里默诵着《离骚》中的名句。据史书记载,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劝阻,被秦国骗去,死在异国。其长子顷襄王即位,比乃父更为愚昧无知。他听信谗言,欲杀害屈原,终因怕触犯众怒,乃将屈原放逐江南。诗人离别心爱的郢都,只身漂泊,辗转流浪到泪罗江畔,面对滔滔的江水,国事的忧伤、人民的痛苦以及个人身世的怨愤,突然如潮水一般袭击他的心头。他奋笔疾书,满腔感情一如不可遏制的喷泉迸发而出,写成了这首长达375句的抒情长诗。

  长诗以他对童年美好的回忆开始: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号叫伯庸的是我故去的父亲。

  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

  庚寅的那天就是我的生辰。

  诗人为朝政被一群小人所把持,忠臣却受到冤屈而感慨:

  有一批糊涂虫会苟且偷安,

  他们的路诚然暖昧而险隘。

  我岂怕自己的身子会遭殃,

  我怕的是君王的宝座要被毁坏。

  接着,他为人民苦难的生活和自己不幸的遭遇而哀叹:

  我拭不尽滚滚的泪水而长叹,

  我哀怜人民的生活多么辛艰。

  我虽崇尚美好的行为而洁身自好,

  但却遭到群小早上的咒骂晚上的离间。

  最后,长诗以这样动人心魄的节句结束:

  算了吧!

  国内既无人理解我,

  我又何必定要留恋故乡?

  理想的政治又无人商量,

  我要学殷人彭咸投水而死的榜样!

  屈子祠前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六角形的“独醒亭”。相传,那里就是屈原当年常与渔父谈话的渡船亭的旧址。据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记载:“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就是“独醒亭”名称之由来。

  我步出“独醒亭”,随着其他的游人,相继游览和踏看了玉笥山上的濯缨桥(屈原当年洗巾濯足之处)、望爷墩(女媭望父归来之处)、绣花墩(女媭绣父遗像之处)、剪刀池(女媭绣好像,悲愤自刎,剪刀掉落之池)、寿星台(昔时每逢屈原诞辰——阴历元月二十一日,在此演戏祝寿之处)和桃花洞(相传,此洞可直通屈子祠的神龛下,冬暖夏凉,为诗人当年避暑之地)。

  

  魂魄毅兮为鬼雄

  

  据当地人说,屈原当年投江的地方,是在汨罗江下游注入湘江处的“罗渊”。因年代久远,确切地点已不可考。但玉笥山前泪罗江的南岸,却有一个叫“硒尸墩”的遗址,相传是当年屈原的遗体打捞上来后停放之处。

  但,诗人在江之下游投水,为何遗体却在上游被打捞上来呢?当地民间流传下来这样一个传说:

  当时,屈原怀沙石自沉,立刻惊动了住在洞庭湖龙宫里的龙王。龙王知道屈原是一位正直贤良的人,不忍让他葬身鱼腹,便马上命令水怪把屈原的尸体托起,逆流而上,送到玉笥山前的江心。渔民们看到后,一边忙着向江里抛掷米饭引开鱼群,借以保存屈原的遗体;一边竞相划动快船,迎着风浪,将他的尸体打捞上来。然后,把它摆在这个河滩上,将衣服晒干方才收殓下葬。

  这个传说当然反映了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诗人的同情和爱戴。但当地人说,根据当地的水情,这个现象也并不是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屈原投江正值夏潮猛涨之际,可能是由于长江水位剧增,作为调节水量的洞庭湖蓄水超过饱和,因而造成汩罗江水倒流。于是尸体逆水漂流而上,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据说,屈原投江前,曾作绝命诗《怀沙》——怀抱沙石沉水之意。但对于这个怀沙,还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怀念长沙,因诗人死前曾到过这个楚国祖先的封地长沙。也有人说是怀念垂沙,垂沙是楚怀王在位时被秦、齐、韩、魏四国联军大败楚军之地。

  我这里姑从前说。诗人在他的绝命诗中写道:

  象贪路赶到了站口,

  已到了日落黄昏的时候;

  姑且吐出我的悲哀,

  生命已经到了尽头。

  死就死吧,不可回避,

  我不想爱惜自己的身体。

  光明磊落的先贤啊,

  你们将是我的好范例。

  离开玉笥山,我驱车东行约五公里来到位于汨罗江北岸汨罗山的屈原墓。山上散布着十多个土丘,其中最大的一个丘前立有约二米高的一块石碑,上刻“故楚三闾大夫之墓”字样。

  据当地人说,这些土丘叫做“十二疑冢”。问起何谓疑冢?这里又有一个“罗裙负土”的民间传说。

  话说,屈原投江后,头部被恶鱼咬去一半,女媭配上半个金头葬之。楚国的奸臣坏党知道后,要来刨坟鞭尸,欲夺金头。女媭则以罗裙兜土,在屈原墓旁另筑十一个疑冢,以迷惑仇人。其取土处,变成一个大约百亩的水坑。名叫“楚塘”。后人为纪念女媭,将汨罗山改名“烈女岭”,山下有一小桥,名为“烈女桥”。当然,经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塘和桥的旧迹现在都没有了。

  我曾在中国各地多次观看过端阳节的龙舟竞赛,但以这次汨罗赛龙舟最为隆重热烈。为纪念一个人的死,把他的忌日定为整个民族的节日,而且经两千多年而不衰的事,别的国家的情况我不大知道,但在我们的国家,屈原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吧。

  人们爱戴自己的诗人之深之诚乃至于此!

性本爱丘山

  

  在我少年时读过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首二十行的小诗,我至今句句铭记在心,没有淡忘。它就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365-427)的《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圩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时隔四十多年,我所以还能熟记着它,除了诗中的田园生活描写得实在是太好以外,诗句的明白如话,琅琅上口,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陶渊明生活在战乱频仍的东晋末年,从二十九岁起,曾离家十三年,作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小官。四十一岁时,在彭泽令任上,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返里,躬耕田园,直至去世。

  陶渊明历来被文学史家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杰出的田园诗人”。《归园田居》是他归隐后第二年所写的代表作,共五首,上述的是其中的第一首。字里行间充满着诗人抛弃恶浊的仕宦生活,投身大自然怀抱的那种喜出望外、怡然自得的心情。

  

  采菊东篱下

  

  我有幸一了走访陶渊明故里的夙愿。诗人的故里,位于江西九江避暑胜地庐山的南麓。我首先来到了诗人当年所喜爱的村旁“野泉”,今天这里已成为庐山温泉疗养院。离疗养院不远即是陶渊明的故乡。这是一个只有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子,住户都姓陶,是诗人的后裔。

  据史书记载,诗人的故居原住玉京山下,第三年,他在诗中所描写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住宅,便被一场大火烧毁了。后来诗人就移居栗里村。这个村子就是栗里,可能也就是他在《移居》诗中所说的“南村”。

  山环水绕,一千五百多年前使诗人流连忘返的风景依然如故。村前一条清泉,从一座小石桥下缓缓流过。这座小石桥,据说便是诗人当年“带月荷锄归”走过的“清风桥”,亦名“柴桑桥”。桥畔大树下,斜倚着一块青石,上刻“柴桑桥”三字。

  顺着清清的流泉,依山势南行至一水池。池间巨石上,刻有“醉仙濯缨之池”字样,人们便叫它作“濯缨池”。相传诗人当年在劳动之余,常在此池中涤锄洗帽。

  离池不远处,有一巨石赫然横卧在山旁的溪涧中。这便是当年诗人醉后高卧的地方,人称醉石。

  我们登上这块高约三米的巨石。平滑的石面稍倾如台,可容十人,上刻“归去来馆”四个大字。据《南史》记载:“先生弃官归,时往来庐山中,醉辄卧石上,其石至今有耳迹及吐酒痕焉。”这近乎民间传说。我们细观石上,除了长年因风雨剥蚀而留下的斑痕以外,什么“耳迹”、“酒痕”都无可辨识。石上倒可清晰读出宋人留下的一首《题醉石》的刻字:

  “渊明醉此石,石亦醉渊明,

  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清。

  石上醉痕在,石下醉泉深,

  泉石晋时有,悠悠知我心。”

  陶渊明嗜酒,饮酒是他诗中常常吟咏的题材。他曾写有《饮酒》二十首,其中的第五首是最为脍炙人口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乡居自然环境的清幽、生活的闲适和心境的旷达。最后两句说,此情此景,想说出其中的真意,却忘记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一种醉后陶然自乐、忘我返真的心绪跃然纸上。

  由于时代的局限,诗人对于当时邪恶势力的抗争,除写诗明志外,一般表现为隐居归田、以酒自醉。

  我们离开陶村,驱车在环山公路上西行约二十分钟。便来到绵羊山下拜谒陶渊明墓。在山坡的树丛间寻找陶墓颇费了一些周折,后来在守林人的指引下终于来到了诗人长眠之地。

  墓高踞在一个朝阳的山冈上,四角各植一株枝叶繁茂的古松。墓碑上刻有“晋征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碑额上是“清风高节”四个大字。碑左侧是墓志及“五先生传”刻文,右侧是“归去来辞”刻文。这两篇文章都是诗人传世的名篇。碑立于清乾隆三年(1738)。

  我们在墓前伫立良久,我不禁默诵起诗人写于逝世那年(427)的《挽歌诗》来。共三首,此为第三首: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峤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巳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里背靠高耸入云的汉阳峰,面临浩瀚无涯的鄱阳湖,远离市嚣,林静谷幽,的确是一个诗人安息长眠的好地方。

  

  此处幽静足以栖

  

  史书上曾载有陶渊明与东林寺名僧慧远交往的故事。东林寺,位于庐山西北麓,慧远创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是当时中国佛教的一大丛林。慧远为东方名僧,乃佛教“净土宗”的始祖。要探寻陶渊明的遗迹,东林寺不能不去一游。

  我们离开墓地,登车沿蜿蜒的环山公路向山之西北麓疾驰。近一个小时后,一座七层古塔(这是比东林更古老的西林寺惟一留下的遗物)及古木丛中的东林寺新修复的殿堂和粉白寺墙,老远即映入眼帘。

  东林真不愧为千年古寺,几乎每幢建筑都有一段与之有关的古老的传说和历史佳话。

  寺的主要建筑“神运殿”,相传慧远初来庐山,山神托梦告他:“此处幽静足以栖”。半夜,隐闻雷雨声震动山谷。次晨,即见平地冒出一口水池,各种良木从池中源源涌出。慧远大喜,即用这些木材建成了一座大殿,因而取名“神运殿”。殿前的水池,即名“出木池”。

  殿后花圃间,有一口二平方米的井泉,叫“聪明泉”。相传慧远常与好友殷仲堪研究学问,殷能言善辩,慧远笑指泉水说:“君之辩如此泉涌”。后人就名此泉为“聪明泉”。

  殿侧的“三笑堂”与寺前的“虎溪桥”,都有一段涉及陶渊明的佳话。据说当年诗人与慧远及山南某道观的道士陆修静三人友谊甚笃,经常聚在一起谈经论文。慧远是一位很有修养的高僧,他“影不出山、迹不出俗”,送客从来不走过虎溪桥。如过桥,山上的神虎就要吼叫。一天,慧远送诗人和道士出寺,三人一路携手交谈,谈兴正谈,不觉越过了石桥,忽听山上神虎大吼不止,三人乃相视大笑,挥手而别。这就是“虎溪三笑”的故事。

  我们站在虎溪桥上,观赏着这群山环抱、溪水回流的古寺,谈论着这种种古老的传说佳话,心里真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舒畅和愉悦之感。

  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但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

  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的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的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特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七言绝句,在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浩瀚的诗作中所占的数量不多,但首首都是千古传诵的佳篇。他54岁畅游楚江时所写的《望天门山》就是其中之一: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直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安徽原属楚地,因此流经这个省的一段长江古称楚江。

  李白在仕途上经历了坎坷的大半生以后,数度畅游楚江,在江之两岸淹留,最后埋骨江东当涂县的青山。

  天门山是两座山,夹峙楚江两岸,位于和县的名梁山,俗称西梁山;位于当涂县的名博望山,俗称东梁山。山的得名,据《舆地志》说:“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

  天门山势虽然不高,但屹立在一泻千里的江原上,形势十分险要。滚滚东去的长江,到离此不远的地方为地势所挟持折向北流,水势湍急。

  站在采石矶的蛾眉亭前,遥望南面江岸的天门山,横卧东西,宛如古代美女黛色的画眉,因此天门又名蛾眉山。亭也因此得名。

  不能不佩服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描写山川景物的高超技巧。

  “天门中断楚江开”:诗一开头就把天门山的雄奇的气势烘托出来了。仿佛是天工造化的神斧把天门山拦腰劈开,江水夺路奔腾而出。

  “碧水东流直北回”(最后三字一作“至北回”或“至此回”):描写楚江的流向非常准确。只见滔滔东流的江水,在此不远处打了一个回旋,径直向北流去。(直到下游流过南京时,才恢复向东的流向)

  “两岸青山相对出”:东西梁山夹江并肩拔地而起,把静止的东西写得何等有生气!

  “孤帆一片日边来”:水天相接、红日升起的远方,一片孤帆(也有人把它解释为一队孤帆船)徐徐驶来。这种以小衬大的手法,使人鲜明地感到天地的空阔和大江的浩淼。

  在一首只有二十八字的小诗中,青山、碧水、红日、白帆……交相辉映,气象万千,诗人就是这样用他如椽的彩笔,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多么具有魅力的多娇的山水画。

  

  登舟望秋月

  

  采石矶,位于钢城马鞍山市西南七公里,如今已建设成为一座风光绮丽的江滨公园。她的得名,据说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山寺和尚掘井得一采石有关。

  采石矶是翠螺山突入江中的峭壁悬岩。她与南京的燕子矾、湖南岳阳的城陵矶,合称长江三矶。

  这座公园,以太白楼为中心,拥有很多文化古迹。楼前题有“唐李公青莲祠”横额,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座纪念大诗人李白的建筑。楼创建于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后世几经兴废,现在的建筑是清代光绪三年(1877)的遗物。

  主楼分三层,依山势而建。底层用青石垒砌,二、三层全系木质结构。步入一楼,迎面一座屏风,绘着一幅李白漫游采石矶的中国画。西厢壁上挂有诗人生平简介和游踪图。二、三楼原供有李白泥塑坐像和卧像各一尊,“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在的黄杨木雕的两尊,是现代雕塑家的作品,气宇轩昂,情态潇洒,颇为传神。楼内还陈列有据说是李白的手书、古今中外李白诗集的不同版本,以及历代名人的有关著述和字画等珍贵文物。如今还增添了一些现代有名书法家的楹联匾额,使太白楼为之面目一新。

  李白虽然生活在唐代的鼎盛时期,但他却度过了一个坎坷潦倒的晚年。他年轻时,就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但始终无法实现。他曾一度被唐玄宗召至长安,仅取得一个文学弄臣(供奉翰林)的地位。由于他傲视权贵,不肯“摧眉折腰”,不到两年,被奸佞谗毁,遂离开京城,“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安史之乱起,他兴致勃勃地投入永王李璘的讨逆军中,不料因而卷入了皇家宗室内部的斗争。永王兵败被杀,他也因之获罪,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中途遇赦才重获自由。晚年飘泊浪游于楚江一带,常与地方下层官吏和普通老百姓交往。

  采石矶就是他当年常游之地。他在这里曾写下一些不朽的诗篇,其中有一首《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牛渚乃采石矶的古称。西江即楚江。谢将军,指东晋时镇守牛渚的大将谢尚。诗中用了一个有关谢尚善于赏识人才的典故。话说东晋时,有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袁宏,因家贫不为人所知。一天傍晚,谢尚在江上荡舟赏月,忽听邻舟传来袁宏高吟他自己写作的《咏史诗》。谢尚非常欣赏,就邀他上船促膝长谈了一夜,后还推荐他作了官。

  李白在诗中借谢尚赏识袁宏的故事,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见用。他在诗的结尾说,不如明早就在落叶纷飞的秋光中扬帆远遁吧。

  后人怀念李白,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逸事佳话。其中有一个“捉月乘鲸”的浪漫故事。说的是老年的李白,有一晚又在江上泛舟赏月,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他醉眼朦胧,只见满江的繁星簇拥着一轮皓月随舟而行。他是如此地被江上月夜的美景所陶醉,以致忘情地跃入水中去捞月亮。这时,江上忽然游来一头巨鲸,将他驮起游往东海中的仙山去了。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传说:李白在采石矶忧愤投水而死,衣帽放在矶上,尸体飘到江边。一个到江边汲水的农民发现后,连忙将尸体打捞上来,葬在自家的菜园里。后来,按照李白的遗愿,迁葬到当涂县的青山乡。当地老百姓就将李白的衣帽留下,在山上建成衣冠冢。

  这些传说当然都是后人为怀念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代相传的口头创作。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事实上李白是因老病而终的。

  

  大鹏飞兮振八裔

  

  距采石矶不远的当涂,是李白安眠的地方,当然不可不访。我们即驱车前往拜谒李白墓。

  墓在县城东南郊青山的西麓。车子驶过青山河的公路桥,在乡间土路稍事盘旋,不一会便来到一个只有二十多户的小村,村民多姓谷,叫谷村。村中绿树之巅露出一角粉墙乌瓦的庙堂式建筑,这就是“唐翰林供奉李白祠”。

  据当地人说,祠早毁于1938年日本侵略军的炮火,四年前政府拨款照原样重建,我1981年初夏访问时尚未完工。当时,只建成了祠的主要建筑,内部的结构和设施尚待着手修整。原有的石刻碑碣已荡然无存,如今四壁镶嵌着的碑刻都是照原样复制的。碑约十块左右,有历代人士所作的墓志诗文画像等。其中有一块李白的绝笔诗《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在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大鹏,说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中途遭到打击;自己的才能未能施展,受到束缚;希望后人继承他的理想,他为生前不遇知音而哀叹。

  墓在祠后,已修葺完好,通体用青石包砌,墓碑为旧物,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我们在墓前盘桓良久,向这位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作出过伟大贡献的“唐名贤”致意。

  在归途中,我们在当涂县的档案馆稍事休息,查看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刊印的《当涂县志》。上面有一些有关李白临终前后的记载:

  “唐宝应元年(762),六十二岁的李白因腐胁疾(即脓胸穿孔)加重而卒,葬城南十五里的龙山东麓,与青山隔河相望。青山为南齐名诗人谢眺常游之地,因名谢公山。李白生前慕谢,曾多次游青山,寻故迹。”

  “唐元和十五年(820),李白死后五十八年,白好友范伦之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访得李白嫁给农家之两个孙女。据称:‘先祖志在青山,殡于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范乃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白墓改迁县城东南十五里的青山西麓(即今址)。”

  我想,诗人长眠于他所爱的土地,他的遗愿早偿,但愿他在《临终歌》中所表露的那种悲怆不平之气得以渐趋平息。……

  青山长在,诗人的功绩和他的诗歌永存人间。
    今上岳阳楼

  

  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中国历代诗家文士经常游览吟咏的地方。通过这些诗文,我很早就对洞庭湖和岳阳楼产生了深深的向往之情。过去,我曾乘火车多次路过湖南北部的这座古城岳阳,那水天相接、一望无际的洞庭湖,以及一掠而过的岳阳楼的黄顶飞檐的丰姿,曾引起过我多少久久不能平息的思念与遐想。

  我终于获得了一个专程到那里去游览的机会。当我生平第一次登上这自古有名的古老建筑时,唐代大诗人杜甫(公元712—770)的名作《登岳阳楼》就不禁跃上我的心头: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杆涕泗流。

  岳阳楼座落在古城西门城楼之上,遥对君山,东临浩渺的洞庭湖。此楼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同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三大古代建筑。后二者今已毁,独岳阳楼硕果仅存。

  岳阳楼高十五米,三层,十二个飞檐凌空四面展飞,加上黄色琉璃瓦盔状的楼顶,显得凝重、庄严、美观,在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独具一格。整座楼只用四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重量;再用十二根木柱作内围,支撑二楼,外围再绕以二十根木柱,互相衔接,浑为一体。飞檐与屋顶以伞形骨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咬,拱托楼顶。全楼为纯木结构,栓缝对榫,不用一钉,工艺精巧,结构严紧。据说如果能找到一台够格的巨型吊车,就可将整座大楼吊起随意搬动。

  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时代(公元220—265)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阅兵台的旧址上建一楼阁,起名“岳阳楼”。宋庆历四年(1004),滕子京被贬至巴陵郡,次年重修岳阳楼,并请他的好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公元989—1052)撰写《岳阳楼记》。现在的建筑,是清同治六年(1867)的遗物,保持了宋代的风格。檐楼下高挂郭沫若手书“岳阳楼”横匾。我们踱进楼的底层,堂中央是一巨幅《岳阳楼记》雕屏,四壁悬有历代文人学士的题字和楹联。据说,这一幅《岳阳楼记》是赝品,二楼的那一幅才是真迹。

  登上二楼,在同样的位置上陈列着几乎是同样的一幅《岳阳楼记》雕屏。上前细看,这是用十二块紫檀木板拼成的,高3.15米,宽4.135米,乃清代书法家张照手书,共368字。这“楼以文存”的名文《岳阳楼记》是中外闻名的,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成了给后人以极大启示的格言警句。

  为何有两幅几乎相同的雕屏呢?人们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百多年前的清道光年间,岳阳有一贪心的知县,暗中用一仿造的复制品,换去了原来的真迹,据为己有。谁知他趁黑夜偷运那块真雕屏的途中,风浪大作,雕屏随船翻人湖中,知县差点被淹死。若干年后,真雕屏被渔民发现,重新送到岳阳楼保存,人们就将这真假两幅雕屏同时陈列起来。

  宋代最初的那块雕屏——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法、邵竦雕刻,史称“四绝”——早已遗失。现有的是清代复制品,书法苍劲,刀法纯熟,仍不失为一件文物珍品。

  我们登上三楼,凭窗远眺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八百里洞庭”,只见碧波无际,水天一色,沙鸥翔集,渔帆点点。我一面观赏着眼前的景色,一面在心中细细玩味着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的意境。

  

  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携家出川,流寓岳阳时所写的。当时诗人已五十七岁。这位走过将近一生不得意的坎坷的仕途、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冲击和动乱的体弱多病的老人,当他第一次登上这座湖畔的高楼,他是怀有怎样的一种心境呢?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久闻洞庭之名,一旦登上岳阳楼,得以饱览湖上的景色,其振奋高兴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诗人仿佛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把我今天登岳阳楼的心情忠实地表达出来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广阔的洞庭湖,好象把中国东南大陆分割开来,好象整个天地,包括日月,都浮在她的上面。寥寥十字,把这个巨大的湖写得何等壮观而有气魄!吴、楚,古国名,位于中国东南诸省,包括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乾坤,指天和地。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人忽然想到远离亲朋故旧,拖着病弱的身体在外地漂泊,其漠落凄苦的境遇跃然纸上。这两句以人生的渺小、短促,与前二句天地的博大、永恒,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感人至深。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戎马,指战争。当时北方有战争,吐蕃出兵进袭,唐将郭子仪正领兵防御。诗人到了暮年,在岳阳楼上倚栏观景,他心中还念念不忘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难,不觉潸然涕出泪下。由个人的哀伤到对国家的忧戚,这一转折转得非常自然而有力量。统观全诗,表现了一个爱国爱人民的伟大诗人的伟大胸怀。

  在唐诗中,尚不乏类似题材的佳作。比杜甫大二十三岁的同代第一流的诗人孟浩然(689—740)的《望洞庭湖呈张丞相》就是其中之一: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孟浩然四十四岁时(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寄赠在长安作丞相的张九龄的诗。在诗中,他希望得到张的荐引,入朝作官。(诗的后四句,说的就是他想过河但无船可渡,在这君主圣明的时代只能闲居家中,别人垂钓,自己旁观,只能有羡鱼的心情。)而诗的三、四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的洞庭湖云雾蒸腾,空旷无际,波涛汹涌,撼动古城的壮丽景色,也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云梦泽,古时地跨湖北湖南的水乡泽国,面积比今天的洞庭湖大得多,古有“八百里洞庭,三千里云梦”之称,即指洞庭湖)。

  古书上有记载,说唐时有人登岳阳楼,曾看见左边墙壁上题有孟浩然的这首诗,右边题有杜甫的那首诗,后人就不敢再在壁上题诗了。当时的评论家认为这两首诗“足以相敌”。不过,细细品味起来,我不揣冒昧地说句公平话,不论在艺术造诣或格调素养上,杜诗都要比孟诗略高一筹。

  

  老病有孤舟

  

  我们跨出岳阳楼,沿着浓荫覆盖的花径,步行到湖岸边,瞻仰“怀甫亭”。亭上有朱德手书的三字横额,两旁的柱上是一副楹联:“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魄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亭之正中竖立一石碑,阳面刻有杜甫像,阴面是杜甫的生平小传,对他晚年在岳阳一带度过的几年记述甚详:“……大历五年(770)春,打算去郴州投亲避难,行至来阳,洪水暴涨。回舟顺湘江而下,准备经汉阳返长安。这年冬天,从长沙北返途中,卧病不起,死在岳阳附近的船上。终年五十九岁。家无力安葬,厝岳阳四十三年,直到元和八年(813),由孙子杜嗣业运回河南偃师首阳山下安葬。

  关于杜甫的死因,中国文学史上素有不同的意见。新旧《唐书》都说他是因为多吃了牛肉和白酒的缘故。据《新唐书》记载:“大历中……因客耒阳……大水邃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赏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郭沫若生前根据他青年时代学医所掌握的丰富知识,并进而推断诗人是暑天吃腐肉中毒而死的。另一种意见,根据中唐诗人元稹(779—831)所写的《君(甫)墓系铭》和其他的一些有关论著,断定杜甫是老病而卒的。《墓系铭》上说:(杜甫)“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九。”还有一种意见近乎民间传说,说杜甫是为洪水淹死的。并说杜甫死后,“朝廷”追问,县令便造了一座假坟,诡称杜死于牛酒,以蒙蔽上方。这一说,好象是天意的安排,认为他和屈原、李白一样,“三贤所归同一水”。当然,事实上,除屈原外,李,杜都不是死于水的。

  在未得到确切的结论之前,“怀甫亭”的碑记采取了不详及病因,而笼统的说杜甫病死于船上,我想是颇为妥当和明智的。

  在“怀甫亭”畔,我沉吟、徘徊良久。我想,这洞庭湖恰如杜甫宽阔的胸襟,岳阳楼好似他高超的诗歌艺术,互相辉映,长留人间。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次我到杭州,适逢中秋节。西湖真是一个令人百游不厌的地方,无论什么季节,也无论什么天气,西湖都能以她独有的天资丽质使人们为之倾倒。正如北宋大诗人苏轼(公元1036-1101年)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所描述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就是古代越国有名的美女西施。诗人把西湖比作美女,说无论她怎样打扮(晴阴雨雪),都是十分迷人的。诗人用寥寥数语,的确抓住了西湖之美的精髓,引起无数游人的共鸣。

  每当我在湖畔漫步的时候,这首诗就象《西湖之旅》乐曲的主旋律一样,不时跃上我的心头。

  一边欣赏眼前的湖光山色,一边在心里引起无限的遐想。这样美丽的人间仙境,自然得之于大自然的赐予,但也是与千百年来历代人们在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不断劳动创造分不开的吧。

  在建湖的历史上,人们常常想起中国古代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同时也先后作过杭州的地方官(太守)。他们是唐代的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和宋代的苏轼。他们在任期间,都对疏浚湖水,筑堤防旱,提倡教化,作出过显著的政绩。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把湖中景色最佳的两条堤分别命名为白堤和苏堤。

  白居易和苏轼在杭州时,特别是在离杭州后,都分别写下了许多讴歌和怀念西湖的不朽诗作。最为人所知的有白居易的《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如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他在另一首《西湖留别》诗中写道:“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可见他爱西湖之深。

  苏轼歌咏西湖的诗,除上文引过的一首外,他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也是广为人所传诵的。且引第一首在下面: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历代其他诗家也留下许多有关西湖的诗作,其中包括好些为外国友人所写的,如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正德年间,有一位日本国的使者游西湖时曾写过这样的一首:“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着工夫。”

  

  毁誉于今判伪真

  

  我随着人流踱入西湖边的“岳王庙”,走过松柏夹道的甬道,正殿上是一座高大的岳飞彩塑像,金盔紫袍,气宇轩昂,颇有既威武又潇洒的儒将风度。据说这塑像是由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采用我国彩色泥塑的传统风格创作的。

  穿过花木扶疏的庭园,便到了庙右侧的岳飞墓,墓碑上刻着“宋岳鄂王墓”五个大字。左边是岳飞长子岳云的陪葬墓。两座圆圆的墓顶长满青草,据说是根据南宋当年“鄂王基上草离离”的原状修复的。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在他生活的南宋时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贵族率领金兵大举进犯,腐朽的宋王朝放弃汴京(即今河南开封),偏安江南一隅,迁都临安(即杭州)。二十二岁的岳飞参加了抗金部队。他率领的岳家军驱驰疆场,屡建奇功,收复了大片的失地,威名四震。正当岳家军在中原浴血奋战,节节胜利之际,朝廷中以丞相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密谋,通过昏庸的皇帝宋高宗,接连发出十二道金牌,把岳飞召回临安。1142年,岳飞父子终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秘密杀害于狱中。二十一年后,为了平息民愤,进行安抚,这起大冤案终于得到昭雪。八百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广大人民凭吊岳飞父子忠魂的地方。

  墓前的望柱上,新刻了前人留传下来的一副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与此相对,在墓门柱的后面还有另一副同样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墓门后面两侧,面对岳飞墓,跪着四座铁铸的人像。看上面的说明,他们是秦桧、桧妻王氏、桧的死党万俟卨(音莫其屑)和张俊。这是在文化革命中丢失后按照原状重铸的。尽管旁边贴有“注意清洁,不许吐痰唾”的字条,但跪像的身上和附近地面仍然散布着斑斑点点的唾痕。可知人们对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坏蛋们(不论是历史的还是今世的)是何等的痛恨。

  

  八月涛声吼地来

  

  历代留传下来的吟咏观潮盛景的诗作不少。且录一首在下面。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史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作雪堆。”

  一路上,这些诗句就象潮水一样在我的脑海里翻腾着。

  盐官是海宁县旧址,如今的海宁县城已移到西边沪杭铁路线上的硖石去了。观潮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这座古镇,古老的镇海塔下,长约三公里的一段海塘(堤)上,人头攒动,欢声四起。

  由海塘工务所余工程师陪伴,我夹杂在一群来自港、澳和海外的观潮人中,耐心地等待江潮的到来。余工程师与我谈起有关江潮的成因和传说。

  远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吴王夫差表示同意。吴国大将伍子胥猜着了勾践的用心,坚决反对。勾践买通了吴国的太宰嚭,向吴王说伍子胥的坏话。结果这位忠臣便被吴王“赐剑自裁”,尸体被抛入钱塘江中。九年之后,吴国果然不出伍子胥所料被越国灭亡了。后人出于对伍子胥不幸遭遇的同情,编出了一个神话,说伍子胥死后成为钱塘江潮神,江潮的汹涌就是伍的愤怒造成的,并建庙祀奉他。

  当然,神话终归是神话,并不能正确地解释自然现象。早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初期,科学家兼思想家王充在他的《论衡》里就批驳了这个荒诞的神话。他经过实地观察以后,指出海洋的潮汐现象是由月亮引起的,并认为外海的潮水进入两岸狭窄,水深变浅呈喇叭形的江口,水体被挤压激荡而成为涌潮。他的论断与现在的科学解释几乎毫无二致。钱塘江潮是由于它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月亮和太阳的共同吸引下,每隔二十四小时五十分钟乃发生两次涨落。每年中秋时节是潮水最大的日子,因此自古定为观潮的节日。

  下午一时刚过,人群骚动起来,人人引颈东望。随着“潮来了,潮来了”的轻唤声,只见江天之际,横跨开扩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侧耳细听,隆隆之声阵阵传来,有如闷雷在天边滚动。

  这时,潮头以每小时二十五公里的速度滚滚而来,渐近渐大。一眼看去,象千万匹白马奋蹄长嘶腾跃飞奔,转瞬即至。丈多高的潮峰,轰然一声拍打着海塘,喷珠溅玉般地向四面八方撒着水花,迫使站在前列的观潮的人不得不后退几步!

  历代诗歌中所歌咏的钱塘江观潮盛景,果然名不虚传。

  江潮从远到近,约莫二十分钟就过去了,但观潮的人潮却要花几小时才能消退完毕。许多年轻人留下来观夜潮。据说皓月当空,江面朦胧,万籁俱寂,江潮忽至,别有一番情趣。

  当晚,难以成眠,作打油诗一首,以纪此次令人难忘的西湖之旅。

  大海遗孤西子湖,天姿丽质似名妹。

  此身愿作浙江水,一日两潮来相呼。
    大江东去

  

  中国历代诗家有关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作品,真可谓讴歌声声,不绝于耳。但以其格调的清新沉雄、深得大江之神韵的,恐怕要推北宋大诗人苏轼的《赤壁怀古》(一名念奴娇·大江东去)了。每当我在长江上航行,面对一泻千里浩淼壮阔的江涛,苏轼的这首千古传诵的词句总会不时回响在我的脑际和耳边: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苏轼四十七岁时因作诗得罪朝廷,被贬谪居黄州时所写。词中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诗人怀的是什么样的古?在作品中他抒发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要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不妨到当年诗人写作的当地去踏访一番。

  诗人所描写的赤壁,位于黄冈县城西北角的赤鼻山下。据《黄州府志》记载:“岩石屹立如壁,其色赤,亦称赤壁”,因其地形颇似一只巨鼻伸入江中,所以俗称赤鼻矶。只见矶上一片绿树红墙,重楼叠阁。苏轼在这里留下的遗迹很多,有“坡仙亭”、“二赋堂”、“留仙阁”和“碑阁”等。

  苏轼在文学上是个革新派,但其政治思想却是趋于保守的。他历任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和侍读(给皇帝讲课)等官职。但在北宋的革新(以王安石为代表)与守旧两派的政争中,几经浮沉,仕途是颇为坎坷多难的。他曾两次遭朝廷贬谪:一次是中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执掌地方军事的助理官);另一次是老年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并远徙琼州(今海南岛)。次年遇赦,以六十六高龄死于今江苏常州。

  想到诗人的这种种厄运,我登上了赤鼻矶上的坡仙亭。苏轼在黄州时参禅信佛,后人乃称他为坡仙。亭内陈行着一些碑刻,其中就有他的这篇佳作《赤壁怀古》及其他字画,据说皆出自苏轼手笔。临窗远眺,视野开扩,大江就在矶前滚滚东流。这不禁使人兴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感叹来!

  赤壁,因三国时代(公元220-265年)曾发生过在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之间的一场大战而闻名。苏轼在词中所怀的古就是指这次历史上有名的战役——赤壁之战。

  词中对赤壁的自然环境作了多么动人的描画:陡峭的岩石高耸入云,波涛打击江岸发出惊心动魄的声音,卷起千万重如雪堆般的浪花,江山象图画一般壮丽。

  

  眼观如此壮丽的江景,诗人很自然地便想起曾在这里演出过的多少英雄往事来。赤壁之战胜利一方东吴的主将周瑜(字公瑾,24岁即为吴将,人称周郎),是诗人在词中所着力刻画的一个英雄人物。周瑜当时正值青春年少,英俊有为,气宇轩昂,那美貌的小乔刚嫁给他。他手摇羽毛扇,头戴青丝巾,神态何等雍容儒雅!谈笑之间,就把曹操强大水军的战船用大火烧光了。(另一说,羽扇纶巾写的是诸葛亮,那末,诗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以解释为周瑜与诸葛亮两人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就化为灰烬了。)

  想到这令人神往的英雄故事,诗人就不胜惆怅地想到自己的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因为多愁善感,头发早已花白了。最后他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还是开怀畅饮,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月亮吧!

  诗人在充满消极思想的无可奈何的感叹中,仍然透露出他那满腔按捺不住的要为国家建立功业的豪迈心情。

  奔放的感情,瑰丽的想象,精炼的语言,使这首忆古抒怀的名词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就是它所以能世代为人广泛传诵的原因。

  苏轼在黄州除《赤壁怀古》一词外,还写下了同样有名的前后《赤壁赋》。后者是两篇描写赤壁景色的充满诗意的散文,同为中国古典文库中的瑰宝。二赋堂陈列着前后《赤壁赋》的碑刻,因此得名。

  黄冈的赤壁,人称“东坡赤壁”。它并不是赤壁之战真正发生的地方。这事在中国古书上早有明文记载,苏轼本人当然是不会不知道的。因此,他在怀古一词中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即“听别人说的是”之意。他不过是在此借题作文抒发自己积压心中的感情罢了。黄冈的赤鼻山自古以来倒因此成为游人常到的名胜地。

  

  二龙争战

  

  赤壁古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考证古书,是在距黄冈上游水程约三百公里的蒲圻县境内的赤壁山。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即曹操平定中原,东征乌桓胜利班师后的第二年,他挥师南下占据长江咽喉要地荆州(今湖北江陵)。然后,他乘胜利的余威,亲率二十多万大军,号称“水军八十万众”,自江陵东下,进攻东吴。

  这时,孙权拥军柴桑(今江西九江),部下议论纷纭,是战是和,举棋不定。刘备退守夏口(今汉口),见事危急,即命军师诸葛亮赶赴柴桑,说服孙权联军破曹。

  孙权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领兵三万,加上刘备的“精甲万人”,溯江而上,会曹军于赤壁。

  孙刘联军利用曹军疫病流行和不习水战的弱点,顺风放火,在赤壁大败曹军。据宋代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描写,当时“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联军乘胜追击,曹军败走乌林,退守北方。

  从此,中国形成了魏、蜀、吴鼎立的局面。

  赤壁山座落在蒲圻县城西北四十多公里的长江南岸。我从县城驱车约一小时,即达赤壁山所在的赤壁人民公社。只见滨江一带的山头上,绿树掩映中露出一些亭台楼阁等建筑物。

  我首先登上屹立于山头绝壁上的“翼江亭”。据传,亭址曾是周瑜当年指挥观战的哨所。在亭中凭栏北望,数里碧波相隔的对岸,是洪湖县的乌林。那里就是当年曹军大本营集结的地方(赤壁之战亦名乌林之战)。透过江上的薄雾,可以望见如今的乌林,已是一片阡陌纵横,村落相连的千里沃野。

  我顺着石级直达山脚下怪石嶙峋的江岸。只见万顷烟波之上,赤褐色的峭壁上,赫然镌刻着“赤壁”两个窠擘大字(每字150×104厘米)据传乃周瑜所书。如果乘船江上航行,从远处就看得更其清楚。据《湖广通志》说,宋代时,这两个大字就刻在石崖上了。虽经千年风雨的侵蚀和江涛的冲刷,至今仍然清晰完整。

  信不信由你,赤壁的石崖之所以呈赤褐色,相传是由赤壁大战的那场大火烧成的!

  石崖上还有其他一些字迹较小的石刻,大多已漶漫不清,乃历代文人雅士凭吊怀古之诗文。据《蒲圻县志》记载,李白当年游赤壁,曾写下一首《赤壁送别歌》(此诗《全唐诗》未见辑入),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郎于此破曹公。”

  由翼江亭沿山路往南行,在一山头上便来到这里的主要建筑——武侯宫。武侯是诸葛亮的封号,宫里立有谐葛亮和蜀国三雄刘备、关羽、张飞的塑象。武侯宫又名拜风台,相传这里就是当年诸葛亮立坛祭天借东风的地方。

  宫里还辟有文物陈列室,陈列着解放以来在这一带出土的箭头、剑、戟、斧、钺和东吴铜币等共二千多件文物。据当地人说,在这里只要随便挖土深一些总会发现一、二件这类东西。光从这些人们零星拾到的部分三国时代的兵器遗物看起来,当年赤壁大战的规模和激烈程度是不难想象到的。

  离武侯宫不远的另一个山头上,古树浓萌下有另一座庙宇式的建筑——凤雏庵。凤雏是庞统的别号,相传这里是庞统当年披阅兵书,巧设连环计的地方。

  赤壁山西南十二里处,还有一个黄盖湖,据说是立有战功的吴将黄盖当年操练水军之处。如今,那里已开辟成为一座盛产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大农场。

  总之,这个古战场留下的三国时代的遗迹颇为不少。历代诗家文士到此凭吊并写下许多诗作。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还有晚唐诗人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顺便说一下,湖北境内叫赤壁的地方共有五处。除黄冈和蒲圻外,还有武昌、汉阳和汉川的三处。因为赤壁之战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人们总愿意把这个古战场拉到自己的家乡,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尊重历史事实,真正的古战场只有一处,那就是蒲圻的赤壁。

  这五处赤壁中,以黄冈和蒲沂的二处最为有名。为了便于区别,人们将前者称作“东坡赤壁”或“文赤壁”,将后者称作“三国赤壁”或“武赤壁”。

  另外,中国的史学界对赤壁之战的若干史实及其规模的大小,目前还有争议。但那是史学家们的事,我们在这里只能遵从传统的现存的看法。
    满眼风光北固楼

  

  读唐诗,特别是读盛唐诗人的作品,除了能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外,还能给人以良好的情操的熏陶,以及使人对生活充满活力和自信。王湾留传后世的诗作不多,但他的《次北固山下》却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是诗人旅途中客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写的一首触景生情的感怀诗。诗的一、二句,是写一般点题的眼前的景色。诗的三、四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使人诵之则有襟怀坦荡,与天地同在的感觉。读者不妨想象一下,涨潮的长江,风平浪静,孤帆御风徐徐前进,这是怎样的一种肃穆而庄严、安逸而乐观的境界!

  诗的五、六句:“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大意是说,海上日出于黑夜将尽未尽之时,而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至。这不啻给“盛唐气象”的到来作了庄严的宣告。可以说,王湾比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早一千多年,就表达了后者在精辟的富于哲理的诗句“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中的思想和意境。

  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客中思乡,以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去,作为全诗的结束。

  诗题中的北固山,座落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的长江南岸,是中国历代诗家经常登临题咏的地方。山不算高,海拔只有四十八米,但正如古书上所描写的“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因该山是镇江北面的屏障,首先故名北固。

  我游罢扬州,从长江北岸的瓜洲古渡口乘汽车轮渡到达镇江,游览了北固山。

  山上有座著名的古寺——甘露寺,传说始建于三国时代的甘露年间(257-260),故名。但据山上新近出土的李德裕碑记上说:“余创甘露寺……”,李德裕曾任唐淮南节度使,后当了宰相。看来此寺实际上可能是唐代建立的。但不管怎样说,山上有关三国时代的古迹和传说却不少。京剧中有一出折子戏叫《甘露寺》,说的就是吴国的孙权和蜀国的刘备联盟,共同抵抗魏国的曹操,从而导致刘备在吴国招亲的故事。

  有关三国时代的各种古迹看来多是后人的附会或假托,我们无心细赏,却在建于山之北麓最高处的多景楼上徘徊良久。这里是观赏江上景色最好的地方,被宋代的著名书法家兼诗人米芾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长江流经镇江,江面显得异常开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一千多年前的多么迷人的江景啊!

  

  楼取名多景,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在多景楼上,极目远眺,万里长江如画卷,尽收眼底;数千年来在江上演出的一幕幕史剧,跃上心头。无怪乎历代诗人登临多景楼,总要留下一些世代传诵的佳作。其中有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1140-1207)的两首:《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京口乃镇江古称,多景楼即北固亭旧址。后者较短,且录在下面供读者欣赏: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的前半阕写眼前的国事和江景,后半阕追念三国时代的往事。神州,意指中国大地;孙仲谋,即孙权;曹、刘,分别为曹操和刘备。孙权年少时就统率万军(兜鍪(音dōumóu),即头盔,此处指兵士)与曹、刘抗衡,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辛弃疾当时生活在偏安江南的南宋时代,江北中原大片土地沦入女真族金人之手。辛弃疾青年时代参加抗金军队,转战疆场,南渡后始终未受朝廷重用。他报国杀敌,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未能实现。到了晚年登临北固楼,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就在诗中借古人的事,抒发积压在心中的郁闷和愤怒。

  镇江是一座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这里史称“吴头楚尾”,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吴楚两国的分界线。三国时代的东吴曾一度建都于此;后来迁都建康(即今南京),这里便称为京口,即京都的咽喉之意。京口形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

  这使我不禁想到,同是一条大江,在鼎盛太平时期,她是联系和贯通中国东西大地的纽带,但在衰败战乱的岁月,她却成了分割中国南北大地的鸿沟。她在历史上所起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在镇江看得何其分明!

  

  江北江南镜里天

  

  镇江襟江倚山,名胜古迹多集中在滨长江南岸的三山——北固山居中,西有金山,东有焦山。

  我游罢北固山,驱车西行不过二十分钟就来到金山寺的山门前。金山略高于北固山,海拔六十米。山上的南朝古塔,几十里以外就能看见,成了镇江风光的标志。

  据说,过去上金山是并不容易的,原因是它原来是孤立于江中的一个小岛。唐代诗人张祜在《金山寺》一诗中说:“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宋代的沈括在《夜登金山》一诗中也说:“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明代诗人的作品中也还有“渺渺江心寺”的句子。到了晚清(十九世纪中叶),由于江沙淤积,金山才与陆地相连。

  耸立山顶的慈寿寺塔创建于公元五世纪南朝的宋代。原为双塔,明万历二年(1574)改为一塔,现在的塔是十九世纪清代末年的建筑,八面七级,为砖木结构。我们登上塔顶,凭栏鸟瞰,江城景色历历在目。

  金山寺初建于东晋(317-420),原名“泽心寺”,宋代改名“龙游寺”,但历来俗称金山寺。自唐代起,该寺便驰名中外,不少异国僧俗人等慕名远道前来拜谒。唐代诗人徐道晖的诗中就有“僧多外国人”的句子。日本著名画家雪舟等扬于明代成化八年(1472)来此登览,并绘有《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寺内还保存着一幅该图的复制品,使我们从中能得以一睹当年金山寺的丰采。

  从金山西行一里许,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中冷泉。据说,泉眼原来也在江心,汲水颇为不易。当时的人要用船划到那里,用一种特制的盖紧的容器沉到江底,在泉眼上把盖子打开,才能汲到纯正的中冷泉水。如今的中冷泉已随着金山一道登上陆地。泉之四周围以石栏,池北建有茶楼,随时都可以用管道汲上泉水烹茶待客了。

  三山中最高的焦山(海拔150米),如今仍然峙立于大江之中。因满山苍翠,远望宛如碧玉浮江,又名浮玉山。我们驱车来到江边码头,乘渡船转瞬间即抵山脚。古树丛中有一古寺,始建于东汉献帝时(190-220),原名普济禅院,后几经毁坏,十七世纪的清初重建时,改名为现在的定慧寺。

  焦山最大的宝藏,是历代留下的碑刻甚多,因而有人叫它“碑刻之山”。这里无疑是书法爱好者的一块宝地。其中不少珍品,如南朝梁代上皇山樵写的《瘗鹤铭》,也有传说是出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笔,唐时已闻名于世,被誉为“大字之祖”。原碑已残断不全,长期浸入江水中。残碑现建一亭加以保护,字迹虽多漶漫残缺,但笔势苍劲洒脱,尚能依稀看出原笔的神韵。《魏法师碑》是江苏省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块唐碑。宋、元作品中,有米芾、赵孟頫、陆游名家的书刻。
    沉香亭北倚栏杆

  

  在世界文学史上,象中国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样的为众多诗人所讴歌的古城,恐怕是难以找到第二座的吧。

  每次当我访问西安时,无论我走到哪里,唐代诗人的名句佳篇就如同朵朵彩云,无穷尽地向我的记忆之窗飘涌而来。……

  巨星李白在唐都漫游的时间不长,但他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天宝(742-756)初年,李白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受到唐玄宗的征召入京。他原以为从此可以实现他“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夙愿了,孰不知到头来却只得到翰林供奉这样一个文学弄臣的闲职。这三首《清平调》正是他这段生活留下来的证物。一年多以后,李白就受到朝中奸佞的毁谤,这三首诗又成了罪证(说是用赵飞燕来侮谩杨贵妃!)诗人遂被唐玄宗“赠金还山”,离京继续过他的浪游生活了。这是后话。

  且说,有一年春天,兴庆宫的沉香亭畔,牡丹盛开。唐玄宗李隆基与他的贵妃杨玉环带着一帮乐工,前来赏花。玄宗对旧乐词听得厌烦了,认为赏名花,对妃子,不可没有新词。便派人速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创作新词。人们在酒肆里把已喝得酩酊大醉的诗人找到了,便用马将他驮至兴庆宫。

  既至沉香亭前,李白宿酒仍未醒。玄宗亲自调理醒酒汤,让李白喝下。李白酒醒之后,知道皇帝命他写诗,便一面谢罪,一面要求再饮。并解释说:“臣乃斗酒诗百篇,酒喝的越多,诗写的就越好。”玄宗命人赐酒。李白一饮而尽,立即提笔写出了这三首著名的乐词。

  第一首的大意是说,杨贵妃的衣裳象云霞一样,容貌象花一样美丽。亭栏外春风吹拂着含露盛开的牡丹。这样美貌的人儿,除非在仙境里才能看到。(群玉山、瑶台均为神话中西王母的居处。)

  

  第二首的大意是,红艳的牡丹承受雨露,犹如贵妃之受恩宠。古代楚王之梦见巫山神女,究属虚妄的幻境。请问汉代宫殿里有谁比得上眼前的美人呢?只有那新妆扮的赵飞燕而已。(唐代诗人为忌讳,多以汉代喻当朝;赵飞燕乃西汉成帝的皇后,古代著名的美女,传说她身轻似燕,能立在人手托着的盘上跳舞。)

  第三首则说,名花与倾国的美人互相辉映,使君王高兴得带笑地看个不够。在沉香亭倚着栏杆欣赏名花和美人,不论有多少春愁和春恨,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每次我到西安,必游览兴庆宫公园,在沉香亭畔徜徉。这时,李白的《清平调》就会不时地在我的脑际和耳边萦绕。

  沉香亭建于宫南龙池的东岸,原全部为沉香木建筑,故名。现在的新建筑虽然不再是沉香木的了,但琉璃瓦顶,雕梁画栋,亭之四周建起牡丹花坛,多少恢复了昔日盛时的丰彩。徜徉在沉香亭畔,想起诗人坎坷的一生,真是别有一番难以名状的滋味啊!

  

  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玄宗在位四十四年,是唐代在位最长的一个皇帝。他先后用了两个年号:“开元”和“天宝”,标志着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前期,他年轻有为,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后期,特别是宠幸杨贵妃以后,他看到天下太平,便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于是坏人当道,忠良钳口,终而导致了“安史之乱”。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罗曼史是唐代诗人创作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在这些作品中,最完美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唐诗人白居易(772-846)的《长恨歌》。我在西安,每当游览兴庆宫公园,尤其是游览华清池公园的时候,《长恨歌》中的一些千古传诵的丽句便会逐段逐段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华清池公园位于西安以东二十五里的骊山脚下,是唐代著名的华清宫遗址。这里是唐玄宗当年携带杨贵妃朝夕游乐的地方。

  著名的“贵妃池”传说是杨贵妃当年入浴的地方,(池上的“飞霞阁”相传是她浴罢梳妆和晾发处),现在已成历史陈迹任人游览。那里正在大兴土木。一些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包括《长恨歌》中提及的“长生殿”,也在计划重建中。

  在一面宽大的白粉墙上,我看见现代书法家用浑厚凝重的拳头般大小的字体,把《长恨歌》的全文写在上面。

  全诗通过对李杨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的爱情悲剧的描写,从侧面反映出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这一历史时期。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全诗到此达到高潮,遂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戛然而止。这就是此歌之题为“长恨”的原因。

  白居易不愧是一位叙事抒情的高手。在一篇剪裁适度的叙事长诗中,充溢着感染力极强的浪漫主义情愫。诗以喜剧开始,而以悲剧告终。看来,诗人原意是对李隆基后期的荒淫和昏瞆进行讽喻和鞭挞的,但创作的结果,字里行间却对李杨的爱情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同情和歌颂。这就使得这首诗在主题思想上存在着一大矛盾,因而成了自唐以来直到今天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不过,就史实而论,李杨之间的罗曼史,实际上是唐代皇家生活中的一段丑闻。杨玉环原是李隆基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李隆基为了把自己的儿媳搞到手,先将杨玉环送进太真宫当了几年女道士,以掩人耳目。到李隆基册封杨玉环为贵妃时,杨正值二十多岁的妙龄,而李却已是年近六旬的老头了。

  吟咏这一主题的诗作很多,而且各人的立论和角度也不尽相同,让我们读读唐代其他著名诗人的有关作品,从中了解一下他们对这一故事的看法,可能是有趣的。

  杜牧(803-853)的《过华清宫》(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玉环生长于南方,喜吃鲜荔枝。荔枝是一种容易腐烂变味的水果(荔枝原名离枝,意即离枝易腐)。唐玄宗为了取悦贵妃,便下令从荔枝产地(一说四川,一说广东,以前说较为可信)到长安沿途设驿站,备快马,差人限期一站接一站地骑马飞奔将鲜荔枝送到长安来。这首诗正是对这件帝王为自己享乐不惜劳民伤财的事进行有力的讽刺。

  杜甫(712-770)在他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长诗中,诉说他一早经过骊山脚下,历数唐玄宗、杨贵妃和他们的近臣亲信们在华清宫过着极端奢侈淫乐的生活,与宫外人民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时,发出了这样震撼人心的绝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一生遗恨系心肠

  

  到西安探访李杨爱情轶事,不能不去马嵬坡凭吊一下杨贵妃墓。马嵬坡在距西安以西一百多华里的兴平县境内,杨墓就在柏油公路不远处,有长途汽车可通。记得五十年代我首次去时,那还是掩没在榛莽中的一座荒坟,但一向当地人打听就很容易找到它。

  陕西民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在妇女的搽脸粉中混入一点杨贵妃墓上的黄土,就会使皮肤变得特别白嫩。因此,由于坟头上的黄土经常被人挖走,以致变低的坟头时常需要培土加高。

  我去马嵬坡时,杨贵妃墓已成了陕西省的一件重点保护文物。墓体已全部砌上了砖,墓前立有一座古式牌坊,上写:“唐杨氏贵妃之墓”。整个墓地已被一道砖墙围起来了。这对民间取土的风习无疑是一大障碍。但我也无从知道,这个古老的风习是否还在民间流行。

  据野史记载,贵纪刚被缢死,从南方进贡的鲜荔枝也刚送到。未知是否确有其事,也许这只是后人的一种假想中的嘲讽罢了。又传说皇家的队伍西去后,人们打扫马嵬坡驿站,一个姓钱的驿卒,在墙下拾得一只锦袜。袜上绣有一对彩色的并蒂莲花,无疑它是杨贵妃的遗物。远近的人们风闻后竞相前来观赏,使拾得锦袜的驿卒颇赚了一笔观赏费。

  还有一则纪事说,“安史之乱”平定,长安收复,玄宗从成都回京,想将贵妃的遗体迁出隆重改葬。但这时政权已掌握在他儿子肃宗手中,他已当了有名无权的太上皇。由于肃宗的反对,他只得密令心腹宦官偷偷移葬。挖开坟墓一看,尸体肌肤已腐,只见胸前佩戴的一个丝织香囊还完好无损。(香料有防腐杀虫作用)。宦官取下香囊,并向钱姓驿卒买下那只锦袜,将这两件贵妃遗物献给玄宗作纪念。玄宗见后,睹物思人,悲伤不已。

  唐代诗人张祜为此事写了一首七绝《太真香囊子》:

  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

  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诗的大意是说,杨贵妃全线绣的小香囊,还在她胸前装着原来的异香。是谁又为皇帝解下来,使他看着它抱恨终生哩!

  历代吟唱马嵬坡的诗不少。其中著名的还有一首晚唐诗人李商隐(813——858)的《马嵬》(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诗的大意是说,玄宗徒然听说死去的贵妃住在海外的仙山上,他们“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誓言来生能否实现尚难预料,但今生算是彻底无望了。在西逃的途中,夜晚只能听到禁卫军寂寞的打更声,再也不能象昔日深宫中特设的鸡人给皇帝报晓了。想当年七夕之夜他俩以为可以永世相守,而嘲笑牛郎织女只能一年一度相会;却没想到在马嵬坡前六军不肯前进,逼杀了贵妃。玄宗虽然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一纪为十二年),但还比不上一个普通老百姓能和自己的妻子白头偕老啊!

  这首诗对唐玄宗进行了无情的讥讽,在对李杨爱情悲剧的评价上,颇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