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的化学成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6:35:38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经济效益可观。据有专家研究得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总价值为72.91亿元。其中,直接实物产品总价值0.84亿元,直接服务经济价值4.77亿元,生态系统功能间接经济价值17.65亿元,非使用类价值49.65亿元。因此,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保护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

        中国的八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座落在吉林省白山市,它以其雄伟、壮观、神奇、原始而著称。是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万公顷。长白山是我国东北最高山系和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1980年被列为联合国生物保护圈。

  长白山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为中国东北最高的山地,主峰海拔2691米,山体纵横,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总面积8000余平方公里,北起吉林省安图县的松江镇,西始抚松县,东止和龙县镇内的南岗岭,南部一直伸到朝鲜境内。

  长白山人文历史悠久,历代帝王对此都十分关注,特别是金、清、元朝更是视长白山为祖先发祥地,推崇长白山为神山圣地,是荐瑞凝祥,列祖龙兴的象征。长白山的名称,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变化,因秦以前称做不咸山(意为“有神的山”),《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民之因”,即指长白山。汉朝称单单大岭,魏称盖马大山,后魏称徒太山,南北朝称从太山、太皇山,唐朝称太白山,金朝始称长白山。满语称长白山为“果勤敏·珊延·阿林”(果勤敏为长,珊延为白,阿林是山的意思)。据《北史》记载:“国南有太山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径者以物盛去……”连山上便溺都不敢,可见敬畏之至。到了清代,清皇朝把长白山视为祖宗发祥地,又是封山,又是祭神,并划为封禁地,不许俗人进入,这里更成了人迹不到之处。直到今天,长白山还保持着原始状态,简直就象想象中盘古刚“开天辟地”时的模样。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据史料记载,从十六世纪以来,曾有过三次喷发。第一次是1597年8月,据目睹者记载,当时有“放炮之声,仰见则烟气张天,大如数搂之石,随烟析出,飞过大山后,不知去处……”当时还有地震发生,泉水变红,并冒出大量红色泥水。第二次是1648年4月,据载,附近落了“雨灰”。1916年曾发现生长在火山灰里面的树木,最高树龄不过250年,据此推测,这些树木是在这次火山喷发后生长起来的。第三次是在1702年4月14日。据记载,当日“午时,天地忽然晦暝,时或黄工业区,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洪炉中,人不堪熏热,四更后消止,及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以焚蛤壳者……”由于长白山独特的地理构造,其景观也绮丽迷人,主峰环抱的天池,飞流直下的瀑布,险峻的大峡谷,幽静宜人的鸳鸯泡,星罗棋布的温泉群,温文尔雅的银环湖,仙女下凡沐浴的圆池等30多处景观,处处秀丽诱人,驰名中外。由于山地地形垂直变化的影响,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随着高度的增加形成了由温带到寒带的4个景观带。这种自然多彩的垂直景观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长白山不仅风光奇特,而且资源丰富,物种繁多,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南、西、北三面的长白山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持区之一,也是生态系统保护最完整的原始森林地带,保护区总面积为196465公顷,野生动物有1225种,野生植物有2277种,林木蓄积量为4400万平方米,它具有较高的科研、保护和旅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