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莉控的绝对福利视频:公车改革别再打雷不下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8:49:06

公车改革别再打雷不下雨

远山 2011-03-01

近些年来,在笔者的印象里,每年三月两会期间,有关公车改革的话题总是喋喋不休,不绝于耳。可是两会一过,话题立刻烟消云散,不了了之,再也无人问津。因此,公车改革成为一场又一场令人扼腕叹息、沮丧厌倦的闹剧。

究其根源,主要问题出现在公车改革的主体即国家公务员身上,俗话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是公车改革始终未能打通公众的监督渠道;当然还有诸多其他方面的原因。

众所周知,公车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以下公车消费焦点数据便足以说明公车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截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数字,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在职务消费中,车辆消费占单位行政经费的90%左右,占到全部国家财政支出的38%; 去年,一汽集团研制的科技含量很高的8款新车中,有5款属于公务车; 公车每万里使用成本高出社会车辆5至10倍; 公务车使用中,公用占三分之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的现象日益严重。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对北京、上海等7城市普通居民的电话调查显示,95%以上的公众赞成进行公车改革。关于用什么方式使用公务车,64.3%的公众选择了公车租用,27.5%的公众选择岗位补贴。

由此可见,公车改革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上文提到,公车改革屡改屡败的根本原由是自己刀削不了自己的把。想让既得利益的官员、公务员自动舍弃用的称心、用得顺手、用得舒适、用得气派,又不掏自家腰包,又不为飞涨的油价而烦心,慷国家之慨,为自己享受,何乐不为的公车待遇,想让这样一群人自动废黜已经习惯得成为一种自然的、时尚的、高贵的政治待遇,那将谈何容易?谁会心甘情愿地放弃如此之好事?显然不会。

现实中没有一个能够驾驭公车改革的强有力的主体。在公车改革上,国家公务员既充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样以来,公车改革就只有屡改屡败的份了,这是个多么浅显的道理。可就这么个浅显道理,由于体制上的瓶颈,自然就很难以逾越,难道这不是一种人为的悲哀吗?

公车改革屡改屡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强有力的公众监督。众所周知,在任何地方,如果缺乏监督便会滋生腐败。由于既得利益集团不敢对外公开全国纳税人每年为公车负担的各种各样令人震惊的挥霍浪费的巨额费用,所以公众难以弄清公车腐败的令人发指的内幕,从而弱化了公众的监督意识。再加上公车外观没有明显的标志,平时公众很难区分哪些车辆属于公车,哪些属于社会车辆。如此以来,豪华公车便堂而皇之混迹于社会车辆当中,为公车私用神不知鬼不觉打通了道路,最终由全国纳税人用血汗为官员的公车私用来埋单。

总之,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所以迟迟难以启动,最大的障碍即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极力阻挠。一再调控而又一再走高的高房价亦然;现实中经济领域的国进民退亦然;国有垄断集团越做越大亦然;官商勾结鲸吞国家资源、资产亦然;整个公益行业一切向钱看亦然等等,不一而足,比比皆是。这决不是个别现象,已然上升为制度层面上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秩序能否长治久安的大问题、大事件。

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此言一点不差,公车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就看我们党是否认真地对待“认真”二字。只要真得“认真”起来,便还会发生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旷世奇迹;还会发生全国一盘棋,跨省大援助,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千疮百孔的地震废墟上,座座崭新的安居楼盘拔地而起,让外人不可思议,艳羡不已。

让笔者欣喜的是,今年的公车改革似乎不同以往,民革中央关于公车改革的提案让人耳目一新,怦然心动。但愿今年的车改,不再像以往那样雷声大雨点小,一阵风过后依然如旧。不再让全国人民年年期盼,年年失望。预祝今年的公车改革功成名就,让公车改革成为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排头兵,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