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国开中学学费多少:教育科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7:21:43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春江市教科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科研工作的全局,坚持“教研教管一起抓,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工作原则,遵照市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按照“一二三四一”的基本工作思路,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均衡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整体目标
认真总结2010年我市教科研工作的经验,加大教学管理和指导力度,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前提下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继续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推广一批符合临沂实际的高效教学范式,普遍提高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对教学薄弱县区、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管理、指导和服务,探索教学工作均衡发展的路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加强职业学校教学改革,规范课程设置,促进教学示范性专业建设,显著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加大网络教科研工作推进力度,提高我市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典型发现、培养力度,培植一批国家、省、市重点课题,建设一支有一定影响和示范能力的名校、名师、名校长队伍,产生一批有推广价值的教科研成果。
具体计划与措施
    一、围绕一个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 教科研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
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按照市教育局要求,进一步实现教科研工作重心向基层、向农村倾斜。要认真调查研究我市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广大面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制定促进均衡发展的得力措施。各科在制定教科研活动计划时,要优先考虑农村学校和薄弱县区;举办教科研评比活动,要在名额分配、评比条件上兼顾农村学校、教师,并适当给予政策倾斜。
2.加强对农村学校教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学乡镇教研室和农村初中教导处建设,突出乡镇教研室、学校教导处的教学管理实体地位;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工作的指导,切实发挥他们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乡镇教研室在教学常规管理、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学习等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科研中心将继续把乡镇教研室建设当做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的一个重点,加强管理和指导。春季将召开乡镇教研室建设现场会,并邀请有关专家对临沂乡镇教研室建设给予指导。
3. 加强对村级联小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村级联小是我市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普遍存在“三差一小”现象,即师资水平差、办学设施差、教学设备差、办学规模小,致使联小教学质量普遍低下。县区教科研部门每学期都要围绕提高村级联小教学质量开展专题调研、视导、评估或经验交流活动,市教科研中心将于9月份进行联小教学工作专项调研,并在小学教学工作评估中继续加大联小的权重。
二、促进两个提升: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改进管理方式,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山东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学习《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常规》《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以及省厅于2010年12月颁布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规范(试行)》等,按照上级要求,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落实评估奖惩机制,保证办学方向的正确、规范。市教科研中心将对三个学段及职业教育教学评估办法进行修订,并于11、12月份继续对县区教学工作进行评估,依据评估成绩确定中小学各学段和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县区、先进学校。
要坚持分级管理、分层推进的原则,处理好精细管理和减轻学校负担的关系,适当减少市、县对学校评估检查的次数,将检查和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指导学校建立起制度制约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要继续提倡学校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将管理的内容涵盖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在校活动的各环节,并对学生校外学习活动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
继续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教科研中心将利用教学视导、教学调研、教学评估的时机,对各学段、各学科教学质量进行不定时的检查与指导。要求县区教研室将质量检查作为对学校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时间上覆盖各学期,内容上覆盖各学科,普通高中覆盖各年级。市教科研中心还将制定《临沂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监测结果将作为教育决策和指导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认真抓实、抓好。
2. 加强课程管理和指导,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要加大国家课程管理力度,保证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要着力提高农村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校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困难,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广成功经验。通过采用网络教学、师资培养、驻城教师支教、中小学教师统筹、紧缺师资走教等多种方式,弥补农村师资尤其是音体美等学科师资不足的缺陷。
要加大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研究开发的力度,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质量纳入教学评估范畴。各县区教研室要指定专人负责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研工作。今年适当时机,组织地方课程教学研讨会、学校课程建设研讨会,推动我市地方课程教学和学校课程建设。指导学校积极开发利用社会、家庭、环境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资源。
突出抓好高二课程设置问题,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市县两级教研部门,要指导学校认真总结2010年高二选课走班的经验和暴露出的问题,借鉴外地经验,创新思路,挖掘资源,大胆实践,对高二课程设置和走班方案再论证,再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找准完善课程设置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契合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努力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督促学校落实《临沂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之一(试行)》,规范课程设置,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各县区职教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管理监督力度,中心将对各县区、各学校的教学计划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并作为教学评估量化积分的重要依据。
三、力求三个突破:构建高效课堂、提升科研成果档次、发现培养典型,提高我市教科研工作影响力
6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力求在构建高效课堂上有新的突破
基础教育段要在继续推广“三五X”和“学案导学”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借鉴省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市比较成型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教学模式进行总结、提炼、推广,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普遍提高。教科研中心拟于明年春季分学段举办“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展示会,向全市推介先进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在此基础上,各学科高效课堂研究小组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材把握、教学流程、作业设置、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课外实践等方面提出本学科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积极探索与综合化、模块化课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技能型模块化、项目化课程的实施。
 7. 加强科研课题管理与指导,在提升科研成果档次上有新的突破
坚持“为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教育科研工作宗旨,强化课题管理和队伍建设,根据《临沂市教育科研工作量化评估实施细则》逐步规范我市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强化县区和学校的管理责任。今年年终将依据该细则对县区和学校进行量化评估,结果作为评选教育科研先进县区、学校和教科室的主要依据。
制定并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流程,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评审、鉴定、评奖、推广等工作,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严格结题课题的鉴定工作,探索现场鉴定、分区鉴定等多种鉴定方式,推进一批研究水平高、应用价值大、发挥效益好的研究成果,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围绕我市确立的薄弱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实践模式研究、家庭教育研究、区域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农村学校均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重大课题集体攻关。中心将结合课题进展情况适时组织专题论坛、课题联研、成果展示等活动,提高全市重大课题的研究效果,为全市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8.加大典型发现培养力度,在典型培养带动上有新的突破
对2010年确立的联系点学校、学科教研基地、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聘请的兼职教研员以及第四批教学能手、第五批教学新秀、教科研能手、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将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对取得初步成果、形成一定影响的典型、经验,中心将作为重点予以培植、推广,并及时发现、总结其他教学、教研、科研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进行跟进式培养,力争形成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和经验,带动全市的工作。
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职业学校技能教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网络教科研、教科研信息交流,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性
9.以就业指导为抓手,深化职业学校技能教学工作
大力倡导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技能型模块化、项目化课程的实施;加强教学方法的学习、培训、研究与实践,积极总结实施“项目教学法”等方法和经验,不断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继续在各专业、学科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常态化的技能比赛给师生搭建展示、成长的平台,提高师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为参加上级技能大赛储备人才。各县区、各学校每学期要设立技能竞赛月,并积极协调劳动保障、财政、经贸委等部门的参与,吸收新闻媒体合作,把技能比赛与技能等级证书的发放结合起来,加强社会公众认可和宣传力度,扩大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
10. 以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要把提高教师素质当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市教科研中心将制定下发《临沂市骨干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教科研能手的培训、考核和管理,促进他们尽快成长。利用网络教科研平台等,开拓培训渠道,创新培训办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技能操作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加强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管理,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积极配合做好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教师的转移工作,力促文化课教师专业化、专业课教师技能化。各县区也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教师培训方案。要发掘各种培训资源,扩大培训面,提高培训质量。要加强、深化校本教研工作,指导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建立校本教研的有效运行机制,着力解决教师被动参与、针对性和序列性差的问题,提高教干、教师研教水平。
11.以教科研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搞好网络教科研工作
加强对教科研网络建设和网络教科研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我市教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探索动态、开放、互动的网络教科研新模式,拓展教科研功能,降低教科研成本,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和效益。
要研究制定网络教学资源上传制度、筛选入库制度、考核奖励制度、共享应用制度等,多渠道筹集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编织梳理,形成体系。今后,市教科研中心组织的各类研讨活动、比赛活动中的优质资源都要上传到网络教科研交流平台,同时利用骨干教师队伍,有计划充实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教学提供方便。
要积极推广网络教科研和网络教育教学的经验,用网络教科研工作带动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利用网络进行教学、辅导以及家校沟通的办法,指导学校教科研和网络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今年上半年教科研中心将召开网络教研现场会,下半年召开网络教科研工作阶段总结和经验交流会,通过典型带动,促进全市网络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12.以教科研宣传阵地为抓手,搞好教科研信息交流
继续办好《沂蒙教育》、“临沂教科研信息网”、《临沂教育科研信息》等,发挥其教科研阵地和教育教学信息平台的作用,推动教科研工作上档次、上水平。
 五、实现一个目标:开展基层最期盼的教科研活动,做最受教师欢迎的教科研人员
13.结合贯彻落实临沂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和效益的意见》(临教科研字[2008]7号),认真学习《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规范(试行)》(鲁教基字[2010]19号),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落实教科研人员目标责任制,促进教科研人员专业发展。教科研中心将制定下发《临沂市基础教育教研员年度考核制度》,对各级教研员进行量化考核;修订《临沂市县区教研室标准化建设评估办法》和《临沂市星级乡镇教研室建设评定办法》,并组织对县区教研室和乡镇教研室的工作评估及星级乡镇教研室的评定。各县区教科研部门也要对照“规范”和“意见” 细化教科研管理制度,激发内部活力,调动教科研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14.进一步突出教科研工作重点。要以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为重点,通过案例剖析、经验引领等方式,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充分地发展。加强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计划性,做好调研和论证工作,建立教科研活动审批制度和教科研活动反馈制度,避免工作的盲目性。进一步改进教学评比、教学视导、试题命制、资料编写等常规教研活动,使其更规范、导向性更强。
15.努力提高教科研人员自身素质和水平。要加强对教科研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忧患意识,树立教科研人员的良好形象。要重视理论学习与研究,主动占领教育教学理论的制高点,用先进理论指导教学、教研和科研,用科研引领教学。要改进学习方式,把理论学习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市教科研中心继续创造机会,组织教科研中心人员、县区教研(科)室主任、学校校长参加理论研修,并于适当时机邀请专家、学者来临沂讲学,努力把我市各级教科研部门建设成为领导放心、师生满意的管理部门和学术阵地。

新学期,我校的专题教研工作将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与探索,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我校教育和教改工作更上新水平。
一、树立新理念,走进新课程
课题实验组的每位老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了解实施建议,从思想上更新观念,明确新时期教改方向,并注意信息积累,懂得新课程与旧教材的联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本转变,真正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中。
二、群策群力,探索方法
1、把二年级、五年级定为实验班级,涂瑞琴、黄婷婷老师为课题实验教师。
2、课题组全体老师,特别是实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师的指导艺术,创设乐学氛围,设计合理的互动式教学程序,教给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努力探索“互动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3、学校建立健全教研制度,制定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和教学反思制度,课题组全体成员集体攻关。首先,实验教师先说课,课题组集体讨论,修改不恰当的环节,集中智慧、群策群力。其次是听课,全体成员都参与上课过程,做好记录,结合开课实际进行探讨。再次评课,先让教者说说课后反思,再让全体参与教师客观地指出优、缺点及改进措施。最后是研课,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实现新的飞跃。
4、组织教师观看优秀课例、到城区小学观摩优质课、参加各级培训和专题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把所学的知识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根据本班实际,不断摸索改进,提高教学能力。
三、反复实践,形成雏形
1、实施课题实验,需要不断以全新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经验作指导,这就决定了课题实验不能孤立,封闭进行,需要对外交流,相互学习,博采众长。我校定期上课题研讨课,邀请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及其它学校的老师到校指导,广泛征求意见,及时总结,同时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探索教学策略和模式。
2、课题组老师认真分析研究实验所获取的资料、数据,收集典型案例,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工作,撰写论文,逐步形成“互动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
四、各阶段工作安排
九月:课题组全体成员继续学习新课标理论,搜集课题研究有关信息,深入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形成共识。
十月:组织学习观摩优质课例,实验老师运用课题的实验原则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获取信息资源,不断优化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体系。
十一月:聘请进修校老师到校指导,改进课题操作方案,初步形成模式雏形。
十二月:阶段性总结,撰写阶段性总结或论文。


“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使教学适合人的个别差异,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学生个别差异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课程设计、学生分班方式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因而分层教学作为一项面向全体,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开发利用差异,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改革已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

一、“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思想

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发展人和提升人”。人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一个都具有性格、兴趣、情感、意志和智力等方面的特征,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并不单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由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而“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其主要体现三点要素:

1、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内部的活动,课程、教师、教学过程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应该有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为层次上的差异,教师的教也可以通过分层来实施,让学生得到“适合于他们的教学”。

2、教师要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裂脑研究、左右脑功能的研究、潜意识的研究等都为我们相信“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提供科学证据,国内外关于智力开发的探索也为此提供了大量的事实经验,但发展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解决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排斥暂时后进的学生,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同时也不能抑制学有余的学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他是学习过程中“学”的主体,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成为“教”的主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或者讨论的问题都是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后才能进行,通过合作达到互补,使不同水平和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实现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的目的。

二、“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统分结合。要求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一统”到底的格局,形成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提优”、“补差”的“分”环节。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授、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的特点,巧妙安排好课堂教学中“分”、“合”的时间和“分”、“合”的次数。将全面群体的教学活动建立在独立、主动、个体的教学活动的基础之上,实现两者优势互补,从而为知识、能力层次不一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各自发展特点的教学环境。

2、动静协调。课堂教学是否面向全体,衡量的标准就是看学生个体活动程度。“分”是为学生个体活动创造了机会。怎样“分”?教师可以借鉴复式教学的模式,在一定阶段,将学生由传统的“单车道”运行,按层次分成“两车道”或“三车道”运行。即一部分学生接受教师的直接教学----动;另一部分学生凭藉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或口述的学习要求,进行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练、自查----静;还可以安排一部分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互学、互练、互帮、互议、互查、互评活动----静。操作中,教师要在教材难易度和学生差异度的结合点上,围绕一条教学主线, 协调好“动”、“静”的对象(谁“动”谁“静”)和“动”、“静”的时间(何时“动”,何时“静”),让每个学生都做到“动”在关键处,“静”在必要时,且相互促进,互不干扰。                

3、课堂上要采用“快投入”、“频活动”、“小坡度”、“勤反馈”、“多矫正”等方法为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面和参与量,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多种尝试、选择、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尤其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创造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多读、多思、多说、多写、多听,实现耳、眼、口、手、脑“全频道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改变教师包讲,学生包听,少数学生发言,多数学生“旁观”、“陪听”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4、各得其所。分层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是“培优”与“补差”并举,使不同层次学生各自都得到递进发展。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状况。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始终面向每一个学生,心中装着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运筹设计,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与策略。

1、激趣质疑,明确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因此教学起始,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适时地把握有利时机,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欲之间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以求能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促使学生质疑,让教师和每一个学生认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以境激趣,以趣导疑,以疑促学的目的。

2、教师启发,学生自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根据目标和要求自己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积极探索、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个别的指导和帮助,着眼于学法的引导,旨在充分体现学生自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自主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着力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重要能力——自学方法。

    3、小组合作,互补互助。课堂教学中,仅靠教师一个人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是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在个别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学生差异资源,开展互补互助性学习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又一有效途径。教师可采用“差异组合式”、“自然村式”、“男女搭配式”、“自由搭配式”等多种方法,把班级学生分层若干个小组,采用小组协作、互相交流、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组织进一步的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并从中领悟学法、掌握学法、创造学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全处于一种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教师参与小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就某一个典型问题开展讨论,达成共识。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和谐地统一起来,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使学习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更好地促进层际之间的沟通、互动,让优等生帮助中等生“拔高”学习和后进生“达标”学习,密切学生之间的关系,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4、分层练习,纠偏补漏。“分层练习”就是在课堂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选做不同的练习,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应用,在练习中拓展、创新,使学生能练、善练,练有趣味,练得有益。特别有留足学生自主的时空,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安排三个层次进行递进练习:(1)自练自查:课后的练习,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能力状况自由地选练,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同样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练习效果。(2)互动拟练: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及探索知识的过程,立足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拟题,并在组内、组际、师生间开展互动练习,互相考考,互相帮助,实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3)拓展提高:围绕知识重点、难点,巧设发展性、开放性、实践性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善于思考,乐于创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在练习中,教师不但要在知识错误、理解疑点、思维障碍、方法不当处起“点拨”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监控作用,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反馈、相互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自我矫正、相互矫正,促使学生内化新知,实现纠偏补漏功效。

5、知识归类,整合评价。相互配合、相互转换的规律,形成有张有弛而有序在学生各自目标达成后,教师可通过优生概括新知,启发中等生迁移新知,指导后进生强化新知等办法揭示重难点、梳理知识,使所获新知识与原有旧知识重整组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师生合作的形式对整个目标实施过程中各层次学生的收获、问题作客观的评价,及时鼓励富有创新精神和学有进步的学生,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推动全体学生在下一个教学目标实施流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我们实践中,我们发现“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他们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为所有学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感于“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周  丽

新课标出台后,语文课堂教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暑假对教育教学类书籍的阅读与摘抄,我对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语言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沉淀和积累的古老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担当起建设四化的重任。而语文教学就恰恰担负着这样的使命。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所运用的语言则也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从导语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开始;到设计技巧性的教学过程的过渡、衔接语言;到精细推敲,设计引发学生思考的课堂提问;到学生生成中激活语文课堂的教学;以及每节课的总结性语言等。这些不仅仅是作为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为学生所乐于、易于接受,能激发起学习欲望和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下是我从培养学生听、说、读、问、写这些基本技能中收集到的教师教学的评价语言。

有关“听”的有:“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我不知我说清楚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说一遍”。“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等。

有关“说”的有:“谢谢你,你说得很正确、很清楚”。“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说的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但是嘴上还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请你再学说一遍”。“说,是用嘴来写作,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不听得明白”等。

有关“读”的有:“‘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等。

有关“问”的有:“‘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我们同学的思想变得很敏锐,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也不一定准确”。“今天我们的提问已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了我们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及强烈的求知欲望”。“有些问题,我们可先问自己,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就不必向别人提出,让我们试试看,刚才新提出的问题,哪些是自己有答案的”。“有一个问题是我要求教大家的,请大家来帮我解决”。“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非常灿烂,与其说是我在教你们,不如说是你们在教我,你们的学习能力是在提高”等。

有关“写”的有:“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干净,书写也端正。我很高兴,感谢大家”。“请同学们看(用手扬起一大叠本子),我今天要表扬这么多同学,让我来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名字。这些同学的作业字迹端正,行款整齐,很少有错别字,文句通顺,进步很大”。“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也写了一点,现在我念给大家听,希望大家能喜欢”。“写文章的目的是与别人交流,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我们的作文也应该有读者,有读者群。我建议大家互相交换看。看完后,将自己的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下来,目的是互相鼓励”。“优秀的作文是全班的财富,应该让大家来共享,请大家出出主意,如何使这些财富充分地发挥作用,让每一位同学得益。特别请这些财富的创造者出出主意”。“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已有╳位同学做得较好,他们的作文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有纳才能吐’,有积累才能够表达。我们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同学从生活中找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文章写完了,自己应该小声读一两遍,注意有没有词语的毛病和写错、写漏的字”等。

    摘抄并试用这些课堂教学语言,让我开阔了眼界。赏识教育对学生能起不小的推动作用!用以上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评价,体现了一种民主,而且更易于学生接受,教师只要发自内心地说出类似的语言,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一定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和谐课堂,探索古诗课堂教学模式

古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内涵。或借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内容丰富深刻,言词凝炼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古诗也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受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加之古诗的写作年代与我们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其表达方式与现代也有明显的差异,从而给古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古诗?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才适合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呢?笔者在长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构建了“破诗题、知背景;熟读诗、析字词; 明诗意、背诗篇;入意境、悟诗情;重积累、拓外延”的古诗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一、破诗题、知背景   

    古诗的内容短小精悍,题目的意思高度概括,往往统领全诗。因此,大多古诗教学都应从破题入手,即:引导学生找准题眼,弄清题目的意思。同时,采用多种方式的读,抓准题目中的关键词,理解其意思及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古诗的年代久远,与现实生活有距离,有其独特的写作背景。在教学时中可鼓励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查作者及写作背景的有关资料来理解题意,了解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   

二、熟读诗,析字词   

古诗语言精辟,用字、用词讲究平仄、对仗,所以,对古诗的熟读是非常必要的,这也为后面的解意和悟情打下了基础。在教学中,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正音——师范读(听朗读录音)——生再练读——指名读,相互评价——比赛读”的步骤,使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达到正确、流利的课标要求。  

另外,古诗中的很多语法与现代大相径庭。因此,对重点字词的准确解释及语句的理解可以说是学好古诗的前提。教学时可采用“查”——查工具书或注释来逐字逐句理解,弄清每句诗的意思;也可以采用“联”——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而有些词,古今意及用法截然不同,也需要教师重点讲解。   

三、明诗意、背诗篇   

    “明诗意”应在理解了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基础上把握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切忌断章取义。充分了解诗句之间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口述诗意,逐步把整首诗理顺。在理解了全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生评价读、师指导读、生表演读、生比赛读”等方式在反复地朗读中加深理解,进而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品味。这正如俗话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样的指导,自然而然的就熟读成诵了。   

四、入意境、悟诗情   

古诗不仅语言精辟,含义深刻,而且意境深远。为此,在对诗句表意的理解基础上,深入领会作者没有明说的意思,即诗之含义,蕴含的哲理,表达的情感。又因为古诗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教学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抓住诗句中关键的词句和空白点,结合诗歌所表现的时代背景,通过“想一想、读一读、诵一诵、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颂一颂、唱一唱”等恰当的方式,再现诗歌表现的意境或画面,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并与之融为一体,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五、重积累、拓外延  

中国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同题材和主题的古诗往往有很多。在对教材指定古诗完成教学后,教师可适当布置学生收集作者的其他作品或相同题材的其他作品进行展示交流。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诵一诵、仿一仿、画一画”等形式进行集中的情感升华,也更好地达到了积累古诗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祖国优秀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理解和运用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附本模式的古诗教学设计:  

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出塞》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其七绝诗堪称唐边塞诗中“神品”,尤以《出塞》为冠,明李攀龙赞《出塞》为唐七绝压卷之作。《出塞》一诗主旨,历来有厌恶战争、渴望和平说,盼望朝廷起用良将说,同情征人、百姓疾苦说。然而,当我们透过历史的天空,再次静心品读,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种主旨,其背后都包蕴着作者对于所有生命的尊重与关爱。而这一点,正是唐诗的主旋律——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礼赞生命。这是博大的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伟大人文精神,在今天,它依然彰显着非凡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诵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渴望和平、关爱生命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教学准备:  

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唐诗、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破诗题、知背景  

1、背《静夜思》,抓住“明月”的意象,请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想家的感觉。(板书:明月)突出李白可能是在什么状况下思念家乡。  

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析题,了解“塞”和“出塞”的意思,简介王昌龄(人称“七绝圣手”,古时候的战地记者),汇报朗读。  

二、熟读诗、析字词  

1、多种方式朗读古诗,达到正确、流利的标准。  

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指名读,集体正音——师范读——生练读,掌握节奏——评价读(自评、互评、师评)——比赛读——齐读  

2、交流理解字词的方法,小结学法:  

⑴读注释理解;  

⑵查阅工具书理解;  

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  

3、学生用上面的学法理解诗句中的字词,全班交流,教师指正。  

三、明诗意、背诗篇  

1、学生根据对字词的理解尝试把诗句意思理通顺,同桌合作学习,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指名全班交流诗意,教师提醒指正。  

3、学生根据板书和教师提示说说诗意。  

4、学生根据理解的诗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比赛朗读,练习背诵。  

四、入意境、悟诗情  

(一)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从征人角度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读一读。  

2、想一想。这两句诗讲了什么呢?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  

3、说一说。征人们面对的是怎样恶劣的环境?  

4、叹一叹。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心中可能会作何感叹?(思念家人、恨、渴望、愁、盼、苦)  

5、诵一诵: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生答)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从亲人角度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之下的他们的家人可能在做些什么呢?  

1、征人们会有哪些亲人?(父母、妻子、孩子)  

2、小练笔:课件出示征人的亲人的画面,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下他们的内心的悲苦。  

⑴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  

⑵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  

⑶征人可怜孤苦的孩子  

3、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悟,再全班交流,激发情感的共鸣。  

4、教师激情引读:  

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5、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课件出示)。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①   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  

②古代的边塞诗,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晚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唐·李颀《古意》  

   过渡: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朽佳句。同时,他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希望,我们一起感悟后面两句。  

(二)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读诗。  

2、这两句诗讲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教师简要介绍李广事迹,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汇报,教师引读。  

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渴望朝廷起用良将,平息战争,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殷切希望,我们来表达一下诗人的希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征人、父母、妻子、孩子、朝廷、老百姓)?学生谈,教师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父母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妻子、儿女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更是千百年来千百万老百姓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过渡:和平是每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只有在和平的年代里,才能感受安宁,感受温暖,感受幸福。  

4、齐读全诗。然而,战争停止了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屏幕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齐诵全诗。  

五、重积累、拓外延  

1、教师出示另外几首边塞诗让学生感悟、诵读,有兴趣的课后继续收集王昌龄或其他边塞诗读一读、背一背。  

2、王昌龄感受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却没有找到制止战争的有效办法。时光流转到了今天,世界却并不和平,战争的阴云仍然笼罩着一些国家和地区,请结合相关战争资料对维护和平,珍爱生命作更深刻的思考,把自己的感悟记下来。  

   

板书:  

出    塞  

                            明月   边关            思念             家 

    征人           父母    妻子    孩子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南江县实验小学   马晨辉

关于“有效课堂教学”,何为“有效”?我的理解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悄然变化。课堂有效教学也成为课改路上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所有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些探索:

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预习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量小,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怎样让更多的学生自觉地养成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并不断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呢?我们教师必须先从思想上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小看预习,如果课前预习充分的话,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出色的表现。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初次尝试的过程,对知识有着极大的新鲜感,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自主性。要知道,预习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缺少的。与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是实施预习的主人。平时,我在班上经常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通过预习,可以让我们提前学到更多的知识,为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提供更丰富的资源;通过预习,可以提高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还必须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时,一定要做到少而精,要有所侧重。低年级的预习应以生字为主,课文为辅。预习包括:读、标、查三项。

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做到字字入目,不加字,不减字,不重复,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次,直到达标为止。为了保证质量,我要求学生每项至少读五遍,多者不限,还可以变换形式读,给爸爸妈妈读、哥哥姐姐读、对着镜子读等等,不仅达到了读的目标,而且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标:就是先交给符号,标出文章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文中的生字;标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标出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自己并尝试解答。

查:预习生字时,利用教材和各种工具书预习生字的相关知识,比如说结构、部首、笔顺、字义、组词等等。                  

提高预习有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检查、激励。通常,我总会在孩子们预习的基础上让他们自主交流。每到这个时候,你可以听到五彩缤纷、个性飞扬的对话,有的说:老师,我想来当回小老师,领大家读读生字;老师,我想给大家说说某个词的意思;老师,我会用这个字组词;老师,我要提醒大家哪个字容易读错;也有的说:老师,我很喜欢哪一段课文,想读给大家听听……孩子们在这种轻松自由的交流中,不仅收获了学习方法,而且体验到了预习带来的成功的愉悦,大大地激发学生预习的愿望,今后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预习作业。这样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也轻松,课堂效果自然会很好。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更不是靠说说就能办到的。因此,我们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而对于低年级的小孩子来说,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更短了。这也就意味着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更要突出重点,而且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他在有效的时间里发挥他的潜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一定要注意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教师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那么,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1、根据教学内容营造气氛:

教学内容是创造课堂艺术氛围的凭借和依据,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气氛与教学内容的情调一致。教学内容对教学氛围的营造,起着定向的作用,因而教学气氛应当因文而异。我在执教《蓝树叶》这课时,课前的谈话中做了这样一个游戏:

师:老师说一句话,你认为它是对的,你就鼓掌;认为是错的就坐直。竖起耳朵专心听。(学生马上坐直,全神贯注)

师: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生鼓掌)

师:请求别人帮助要有礼貌。(生鼓掌)

师:上课要积极发言。(生鼓掌)

师:书上长着蓝叶子。(生坐得端端正正)

师:你们为什么不鼓掌啊?

生:因为树上不会长蓝叶子。

    师:哦,我们都没见过蓝色的树叶,但有个小朋友就把树叶画成了蓝色,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这个衔接导入课题的一个小小游戏,既将课文的主旨无声的渗透,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课堂气氛。

2、让音乐营造欢乐的课堂气氛。

优美动听的音乐,能舒缓学生紧张的大脑,放松学生的心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疲劳,营造活泼欢快的气氛,非常适合低段学生。比如:我参加市上作文赛课执教的《编童话故事》,上课伊始,我和孩子们一起演唱《小鲤鱼》这个动画片的主题歌,这是孩子们最喜欢、最熟悉的,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舒缓了学生当时紧张的心情,营造了欢乐的氛围,并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在执教《胖乎乎的小手》这课时,我设计了“夸夸我的小手”这样一个环节,为了引出这个环节,我巧妙地利用《我有一双小小手》这首歌。孩子们边唱边伸出手做动作。唱完后,我拉着一个孩子的小手说:“我看到了,这是一双能干的手,这也是一双能干的手。请举起你们的小手,(孩子们都举起了小手)我看到了你们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们来夸夸自己的小手吧!”孩子们说话的激情被激发了。又如我在执教《欢庆》这课时,为了营造欢乐的气氛,我说:“孩子们,祖国妈妈60岁生日到了,我们送给妈妈一份什么礼物呢?”许多孩子说:“送个生日蛋糕吧!”我说:“好。我们来做个生日蛋糕吧。”我用彩色的粉笔,按孩子们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蛋糕,上面有:五星红旗、祝词、60、鲜花、六根蜡烛。接下来,我和孩子们为祖国献上《祖国生日快乐》这首歌。这歌声使孩子们激情高涨,后面的朗读自然深情并茂。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方法很多,我们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从玩入手、从奇入手、从趣入手、从疑入手等等。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耐人寻味的故事,精彩有趣的游戏,幽默风趣的语言,紧张刺激的竞赛,形象具体的操作,饱满真挚的情感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四、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调动和激发出来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系列情境,如“生活情境”、“图画情境”、“实物情境”、“活动情境”、“挑战情境”、“问题情境”、“体态情境”等等,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变得喜学、乐学。一般说来,低年级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入新课。

讲课如同写文章,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使他们很快的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新课导入的方式很多,教师创设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来。如教学《窗前的气球》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导入的:小朋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气球)平时,你们在什么时候、哪些地方看到过气球?(学生发言)看来,气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增添快乐的气氛。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这个气球,却有着特殊的作用,它呀,成了一剂治病的良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本,学习22课——《窗前的气球》。教师创设情境,用充满激情的导语,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2、创设情境,简简单单悟课文。

世界是形象的,但描述这个世界的课文却是抽象的文字符号。比如一年级上册《影子》这课,孩子们由于年龄小,对“影子”这一自然现象的认识还不清楚,对“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像条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这些内容还不太理解。如果只是进行口头讲解,学生太小,难以接受。课堂上,我发现外面太阳很大,灵机一动:何不直接到太阳下,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一下影子呢?于是,我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纷纷质疑: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为什么说影子像一条小黑狗,常常跟着我?为什么说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常常陪着我?为了解决以上疑问,我把孩子们带到了操场上,让他们在太阳底下排好队,指挥他们分别面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让孩子们找找自己的影子各在自己的什么方向。孩子们马上就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影子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我又让孩子们在操场上随意跑,把自己的影子甩掉。孩子们愉快的跑着,不断地有孩子向我报告:“老师,我的影子甩不掉,它像小黑狗一样跟着我。”“老师,我走到哪儿,影子就走到哪儿,我们俩像朋友。”……学生简简单单地理解了课文。

    3、创设情境,快快乐乐说和写。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堂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实物、图片、音乐、表演、语言描绘等,创设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场景,让孩子们置身其中,较好地展示自己。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蝌蚪找到了妈妈,都跳到荷叶上,围着妈妈呱呱叫,该多么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学生踊跃发言,争相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教完《窗前的气球》后,我问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去看看科利亚?孩子们高兴地说:“想。”“科利亚也非常想念你们,他盼望能得到你们的祝福。”我让孩子们赶快拿出事先发给他们的用纸剪的五颜六色的气球,写一句祝福科利亚的话,还可以画上漂亮的图案。孩子们画着、写着,友情通过笔尖尽情地流淌。                                                

    4、创设情境,深入浅出拓思维。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有意识地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我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如识字教学时,大街上、车厢里、超市内、商店广告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课程资源无处不在,语文教学走进了生活。

又如在教学《清澈的湖水》这一课时,课文学完后,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所看到的环境问题,并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保护环境。这样,在生活中延伸了语文教学。

五、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斯霞老师讲得好:“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由于我的浅薄,我没有能力用最新的理论、最精彩的案例来全面的诠释这个“有效教学”。但是,在课堂中,我一直在努力地优化教学设计,建立有效的课堂常规,尝试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和谐地位,追求“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地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语文,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这是我努力的方向,我想,当我们愉悦地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当我们能非常热情地去从事某件事情的时候,那必将会达到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