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英文名:谈史忆人--谈史忆人--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4:33:34

《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

  作者:何方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内容简介及导语:
  本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何方党史笔记的集结。它不是单纯从亲历、亲闻写起,而是从大量的史料出发,旁征博引,梳理了毛泽东与张闻天关系的演变,客观地澄清了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这段关键性的历史,具体而微地表述了自己多年的观察心得与体会。
    第二部分是作者对师友纪念文章的汇集。 ……更多

《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编者的话
    ……
    何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研究所得写成的张闻天和党史研究的文字,平实地再现了张闻天在东北地方四年和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侧面,论证了中共党史上的几个重要问题,还原了历史真面目,受到党史界一些人士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
    下面仅就本书的几个突出特点,略作说明。   
    (一)恢复张闻天长期被埋没和抹杀的历史贡献  
    (二)披露鲜为人知的重大外交事件和关节点
    (三)展现优秀共产党人的光辉群像
    (四)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的治学精神 
    (五)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描写  
    (六)关于何老
    ……更多
  • 目录
    1 遵义会议确立的党中央领导——纪念张闻天诞辰100周年
    2 遵义会议后张闻天出任总书记辨正
    3 张闻天与毛泽东关系的演变
    4 张闻天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5 张闻天与新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 
    6 跟张闻天在辽东工作
    7 随张闻天去驻苏使馆
    8 回外交部搭上了张闻天的“特别快车”
    9 从陈独秀、张闻天到胡耀邦
    10 送刘英大姐远行
    11 《模糊的荧屏》不模糊
    12 记李一氓的为人和几个重要观点
    13 李一氓与《台湾府志》
    14 悲情革命家孟用潜
    15 缅怀宦乡
    16 危难时刻见精神——记黄中
    17 忧国忧民的一生——纪念季崇威
    18 无限的怀念——忆吕锡元
    19 悲痛的诀别——悼慎之
    20 中国又失去一位有才华有造诣的学者——怀念陈乐民
    附录 何方先生印象(丁东)

跟张闻天在辽东工作


  • (1):先期接触
  • (2):重逢辽东、总揽全局
  • (3):爱护青年、重视宣传、关心文艺
  • (4):提倡勤俭、告别辽东

跟张闻天去驻苏使馆


  • (1):从待命驻联合国代表团到去驻苏使馆
  • (2):整顿使馆工作
  • (3):抓研究工作
  • (4):回国述职、送往迎来
  • (5):参加日内瓦会议
  • (6):奉调回国

回外交部搭上了张闻天的“特别快车”


  • (1):张闻天让我搭上他的“特别快车”
  • (2):受命主编的内部通报和刊物
  • (4):跟张闻天视察驻外使馆
  • (5):张闻天与外交部的运动
  • (6):张闻天的外交思想和几个相关问题
  • (3):指定我参加起草和修改各类文件

送刘英大姐远行


  • (1):一代党史人物的消逝、刘英和张闻天
  • (2)严以律己、疾恶如仇;意志坚定、党性超强;爱护干部、严格要求

记李一氓的为人和几个重要观点


  • (1):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 (2):“文革”后对国际问题研究进行“拨乱反正”的先驱者
  • (3):历史问题上的几个突出观点;一部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回忆录

悲情革命家孟用潜


  • (1):一个长期白区工作领导者;参加驻联合国代表团前后的“孟夫子”;孟用潜“上书言事”
  • (2):出任国际关系研究所长;文革初期受到残酷批斗;被强按手印的“证人”

缅怀宦乡


  • (1):宦乡生平简介;在外交部共事
  • (2):一同走进社科院;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 (3):推动国内的国际问题研究;做中央的参谋和智囊政策建议;宦乡的为人和学风

危难时刻见精神——纪念黄中

危难时刻见精神——纪念黄中

 


永远的诀别——悼慎之


  • (1):玩笑话竟成谶语、参与“中央国际问题写作小组”、毛家湾的“神仙”生活
  • (2):协助宦乡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开始起的一点“智囊”作用、筹建社科院国际片、参与部分对台工作
  • (3):待人以诚、毫无官气;大力倡导五四精神

中国又失去一位有才华有造诣的学者——沉痛悼念陈乐民


  • (1):从外交部到社科院
  • (2):防美轶事、书情画意
  • (3):著书言说、学而不厌;我行我素、书生本色
  • (4):研究的是欧洲、胸怀的是中国;未竟之业

图书资料更多>>

作者简介:
  何方,陕西临潼人,1922年生。我国著名外交、党史与国际问题学者。1938年赴延安进抗大学习,毕业后留校。1945年延安外语学院俄文系毕业后,去东北工作。1950年跟张闻天转入外交战线,专门研究国际问题。1951年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1955年调回外交部任专员、办公厅副主任。1959年受到错误处理。
  改革开放后复出,即参加中央国际问题写作小组工作。1980年筹办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并出任所长八年。1988~1995年任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是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苏(俄)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他曾与李一氓、宦乡向中央建议,改变对时代的判断,从“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变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放弃“三个世界”理论,对外交、内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999年离休后,仍笔耕不已。只是把研究重点转入中共党史。
  何方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名誉博士,在日本也享有颇高的学术声望。2006年,他被评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谈史忆人》推荐语:
  《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一书具有以下特点:
  1.著者权威。何方,当代著名学者,重大事件亲历者,大彻大悟思想家。《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史料扎实,逻辑周密,在恢复历史真相方面有大面积突破,振聋发聩的新鲜见解也触目可见。
    ……更多

附录丁东:何方先生印象
    我最早读何方先生的文章是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李慎之先生突然病逝。我对朋友们倡议,向李慎之生前友好广泛征稿,编辑《怀念李慎之》文集。当时何方先生写了本书中的《悼慎之》一文,通过社科院美国所的赵梅女士转交给我。我才知道李慎之有一位交往几十年的老友名叫何方,年龄比李慎之稍长。因为我对何方先生大半辈子从事的外交工作和国际问题研究缺少关注,所以对他在专业领域的成就竟一无所知。
    ……更多

更多图书更多>>


  • 毛泽东不止一次对“卫士长”说:“我和家里的亲人一年见不上多少面,只有和你们朝夕相处,一刻不离。我家里这点事,瞒天瞒地瞒不了你们。”“从心里讲,我是把你们当家里人,说话办事没有那么多的顾忌。我的事,我活着的时候你们不要写,死了以后可以写,如实写”。

  • 回眸大陆赴台文人,飘零命运中的悲喜遭遇几乎被遗忘:胡适归台定居晚景凄凉,叶公超事业失利寂寞终年,梁实秋教书研究翻译恋爱,林语堂抽烟饮茗写作幽默……本书依据丰富的第一手史料,同时配有六十余幅历史老照片,为这一飘零群体造像。

  •   本书是对一段被遗忘历史的真实还原: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中,涌现出这样一群知青,他们是“红色的切”的狂热追随者,胸怀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不约而同、义无反顾地偷越国境线,投身于金三角武装革命运动,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个个壮烈悲怆的故事,也留下一个个复杂难解的谜团……

  • 读一个人的传奇,读个性,读才情,读文人交往的悲欢离合,读当代中国美术的"文革"命运。任何个人的传奇,其实都不属于自己,早就融进了一个民族的沧桑。

  • 本书为近年难得一见的有关国共两党决胜天下的原创性文学作品,书中着重刻画的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一对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生死对手和领袖人物形象,则更是为当代文学作品中所鲜见。
#copyright{clear: both;margin: 5px auto;padding-top:10px;width: 980px;height: auto;color: #333;font-size:12px;text-align:center;}#copyright p{margin: 0 0 2px 0;text-align:center;}#copyright a{color:#333;}#copyright p.p1{margin: 15px auto;line-height:150%;padding:0 0 0 20px;width:90%;text-align:center;}#copyright p.p1 a{color:#f00;}#copyright p.p2{margin: 8px 0 0 0;text-align:center;}.red a{color:#ff0000;text-decoration:none;}.red {color:#ff0000;}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