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町同人祭攻略:亲历者回忆:我在反对江青与主席结婚的信上签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5:37:18
亲历者回忆:我在反对江青与主席结婚的信上签字 2011-01-06 13:45  来源:凤凰网

作者小传:余宗彦,浙江诸暨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先后入延安陕北公学、马列学院学习。曾任《解放》周刊、延安《解放日报》、北平《解放》三日刊、延安《解放日报》、北平《解放》三日刊、《晋察冀日报》编辑,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法律宪法委员会研究员。建国后,历任人民铁道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通讯社铁道分社社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届执委、宣传部部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著有《保甲制度研究》。

毛泽东与江青在延安 资料图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2006年第5期 作者:余宗彦 原题为:王世英,他没有看错江青

我(系作者余宗彦 下略)是在延安马列学院第一班学习时认识王世英同志的。当时,我只是个刚刚走进革命队伍的青年,而世英同志则是老革命(毛泽东同志称他为“大老实人”)。

我上马列学院不久,就听说了毛主席要同江青结婚的消息。世英同志在上海工作过,了解江青在上海时的一些不够光彩的事情,包括江青在上海从事进步工作时曾经被捕过,但在狱中表现不好;被组织营救出来后,她不再做基层工作,陷入了演艺界的争风漩涡,风流韵事不断;为争出风头,她在1936年蒋介石五十大寿时参加过为蒋献寿的演出活动等等。听到毛主席要同这样一个女人结婚,他坐不住了。

一天,世英同志向小组里的同志们披露了江青在上海演艺界的面目,并说,可能主席不了解江青的情况,如果主席同这样的女人结婚,不仅有损于主席个人的威信和形象,也有损于我们党的形象。大家听他说江青在上海时的情况,同时也看到江青到了延安打扮得非常特殊,和其他的女同志不一样,所以七嘴八舌地议论,说应该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反映情况。特别是我们这些年轻人,一向看不上某些到了延安就去找老革命的女同志,因为我们觉得她们这样做不是出于爱情,而是贪图虚荣,贪图享受。嫁了首长,她们就可以享受警卫员的服务,享受小灶。

可能世英同志在小组里揭露江青的历史时,就已经决定给中央上书,如实反映江青在上海时的表现,尽力阻止江青和毛主席结婚。他在小组里说这件事,一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愤怒之情,一是想看看大家的反应。结果,大家的反应更坚定了世英同志的决心。很快,世英同志联络了他过去一起工作过的几位老同志,写了联名信,反对毛主席和江青结婚。世英同志的名字签在最前面,签名的还有陈雷、南汉宸等一些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可能是由于世英同志看我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所以,他问我敢不敢签名,我说敢,于是我的名字也签在了后面。

当时,我入党不久,根本不知道党内斗争的复杂,把一切都想得很简单。在我看来,党的领袖也可能犯错误,共产党员要敢于直言进谏。但世英同志毕竟是老资格了,他深知党内、革命队伍内的斗争也是复杂的,所以他并没有征求小组里其他同志签名,可能也是为了保护年轻同志吧。

联名上书事件自然也传了出去,一时却没有结果。不久,大约是7月,由于抗战形势的需要,世英同志接受了去山西抗日前线的任务,从他到马列学院学习到离开马列学院,前后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具有戏剧性的是,不久江青来到了马列学院我们这个一班学习,这时她还没有同毛主席结婚。

由于大家知道了她和毛主席的关系,又知道了她的过去,所以都对她敬而远之。冷眼旁观,江青确实不怎么样。我们一起吃大灶,小组的人席地而坐,一个组只有一个菜一个汤,放在地上,大家围在一起吃。当时一个菜一般就是白菜或山药蛋,一个汤其实就是淡盐水,上面漂着几片菜叶,有几点油花。结果江青经常叉开双腿往菜碗前一坐,毫不客气地捞着汤里仅有的几片菜叶,还把仅有的一点油花也撇到自己碗里。好在没过多少时候,因为江青来得晚,又没有什么理论基础,学习不够好,就被调到第二班去了。

没过多久,就听说江青还是和毛主席结婚了。但是又听说,中央有决定,江青仅仅是照顾毛主席的生活,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想,这大概与世英同志发起的联名上书有些关系,总算达到了部分目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世英同志没有看错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