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火车站到北京西站:树立士君子心志,提高大学生素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5:56:11
        核心提示: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士君子之志。立志于仁,方为士;士修养有成,方为君 子。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民族未来的主体,树立士君子心志、自觉提高自身素养是关键。二、素质与修养。人之初即具备的明德和本性,便是素质;明明德而达到率 性,便是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只怕不为,不怕不能。三、人文与教化。有道德礼义为文,文自内显于外;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修道之谓教。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明明德于天下,天下有道。       

因为大家都感到了道德滑坡、利欲横行、信仰缺失的严重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儿童读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众 说纷纭的社会环境中已经开始展开;高校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开始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了。这是中华民族的幸事,也必将是人类的幸事。大学生如何提高人文素养, 也因此而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士君子之志

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因此,立志是为学的首要问题。熊十力先 生说:“夫植树者,善培其本;筑室者,先辟其基。为学必有基本。……今之学者,只以博览为务,以闻见之广,知识之富,便足云学问,而不悟学问更有基本,不 曾于博览或知识外,更有切实用力处,以如是之态度而为学,虽熟读群经,于名物训诂,无不精究,其于圣人之道,终必茫无入处,可断言也。夫求圣人之道者,必 有高尚之志。未有志趣卑污,而可闻大道者也。故学问有基本焉,立志是也。昔者阳明有《示弟子立志说》云:‘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 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故程子曰:“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夫志,气之帅 也,人之命也,犹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我 们应该立什么样的志?圣人孔子“志于道”。朱子《论语集注》中说:“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 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是不是“志于道”太高远了呢?尧舜是圣王,但颜渊说:“舜何人也?予何人 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不过,立志不可不高远,学道却不能不循序渐进,因此,要达到圣人的境界,需要先学习君子之道;要学习君子之道,需要先立君子之志。立志于仁,方为士;士修养有成,方为君子。士必须要有担当责任的精神,所要单担当的责任在于“仁”。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立志于仁,是内心之事,体现在言行上则表现为义。马一浮先生说:“即知君子所以为君子,然后君 子小人之辨乃可得而言。经、传中言此者不可胜举,今唯据《论语》以孔子之言为准。如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既无终食之间违 仁,何以有时而不仁?此明性德之存不容有须臾之间,一或有间,则唯恐失之。非谓君子果有不仁也。‘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则是决定之间,小人唯知徇物,不知有 性,通体是欲,安望其能仁哉!故知君子是仁,小人是不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义故无适无莫义之与比,喻利故见害必避见利必趋,故知君子是义,小人 是不义。君子上达循理,故日进于高明,小人下达从欲,故日究乎污下,故知君子是智,小人是不智。君子泰而不骄,由礼故安舒,小人骄而不泰,逞欲故矜肆,故 知君子无非礼,而小人则无礼。夫不仁不智、无礼非义则天下之恶皆归着矣。然君子小人之分途,其根本在心术隐微之地,只是仁与不仁而已矣。必己私已尽,浑然 天理,然后可以为仁,但有一毫人我之私,便是不仁,便不免为小人。”因此,是否学习君子之道,在于仁义与私利之间的选择而已。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民族未来的主体,树立士君子心志、自觉提高自身素养是关键。大学生是未来的父母,未来的教师和职员,是国家民族未来官员的来源,因此,大学生是否能树立士君子之志,关系到个人身心、人际关系是否能和谐,关系到君子之风是否能通行于天下,关系到王道仁政是否能够实现,关系到传统文化是否能否复兴,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前途,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能否为人类造福。因此,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不重视。

二、素质与修养

何 谓素养?就是素质与修养两方面的总和。什么叫“素质”?按照传统文化来说,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之所在。《三字经》首句说:“人之初,性本善。”因 此,素质应该指“至善”的本性。《大学》首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因此,素质就是指“明德”,可以说是人本来就具备的像日月一样光明的品德。朱子 解释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 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每个人的本心都是完全符合天理的,都合于天地之心,但是,在遇到外事外物的时候,私心杂念便因此而萌生,素质便因此而成为“杂 质”。《中庸》首句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朱子解释说:“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由本心到 本性,需要修养的过程,亦即达到“率性”的过程——“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明白了什么是素质,也就能明白要修养什么。

《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如何修养?从道理上来说,即《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从事理上来说,即《大学》 中所说的“贤其贤而亲其亲”。所谓“贤其贤”,首先要“畏圣人之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经史子集之中,经为最高,是大道之载体,是古圣先 贤箴言正行之精选,因此,读经不能与读其他书持同样态度,甚至不能有半信半疑、去粗取精之意,也就是说不能对经典存有怀疑之心,而要有“尊经尊圣”之心。 所谓“亲其亲”,是要尽孝悌。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因此,“为仁”要从“孝悌”上做起,而不能落于空言。《中庸》说:“君子不可以不修 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格 致诚正”是修身之体,“修齐治平”是修身之用。体必有用,用必有体。“格物”,是随事随物而体认天理、本心,以至去除私心私欲,复归于本性。“致知”,是 使自己知识广博,以知良知真智,反朴归真。“诚意”,是使自己心中所发出的心意符合至诚,而不自欺欺人。“正心”,是使自己之心合于“至善”,而且不为任 何外事外物所左右。“格致诚正”可以说是“修身”,但是,“修身”被列在“修齐治平”之中,可见,“修身”也是“从政”,而不能把“修身”理解为脱离生活 日用的事情。圣贤君子在平常的时候,与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圣贤君子便表现得非同一般了。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 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学生应该自觉担当起这种责任,只怕不为,不怕不能。

三、人文与教化

中 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使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更是责无旁贷。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对传统文化正本清源,纠正多年来所造成的深重而且众多的误解和 歪曲,为传统文化正名,把被颠倒的是非再矫正过来。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首 先,要知道什么叫“传统”。什么叫传?也就是前人所授,我们接受,我们接受之后,再传给后人,以此是我们华夏民族从始至终贯通在一起。这个意思在文字当 中,原来只用一个字来表示,就是这个“受”字。它的上面是“爪”,下面是“又”,两个都是“手”的意思;中间的部分表示某种东西。从上面的手来说,是在拿 着东西给另一只手;从下面的手来说,是在接住另一只手所给的东西。我们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授予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不 仅仅是“传递者”,还是学习者、应用者。什么叫统?《说文》:“统,纪也,从糸,充声。”段玉裁注:“《淮南·泰族训》曰:‘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女工煮以 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按此其本义也。引申为凡纲纪之称。”所以,中华传统文化从始至终的那条主要线索也就是这个“统”,它把中华文化的过去、现 在和未来贯通起来了,我们不能把中国历史上的所有东西都称之为“传统”;而且这个“传统”还是纵向贯穿天道、地道、人道的“大道”。这个传统,需要我们认 识清楚,也需要我们传承下去。

其次,还要为“文化”正名。如今,“文化”一词已经被滥用、乱用,从而使“文化”失去了本来的“正解”。《易经·贲·彖传》说:“文 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应该说,“文明”与“文化”两个词都来源于此。要理解“文明”与“文化”的涵义,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 “文”。传统文化中的“文”所指的是道德礼义,它由内在的本性而来,所谓“文明”则是使“文”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此意与“明明德”可谓异曲同工。什么叫 “文明以止”?用《大学》中的说法来解释最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总而言之,即是 要达到“止于至善”。因此,“人文”就是人的道德礼义的修养,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温良恭俭让”等等。这些“人文”载于“四书”、“六 经”等儒学经典之中。如果说“六经”告诉我们的是最高理想和最高境界,“四书”告诉我们的就是达到这个最高理想和最高境界的途径。所谓“文化”,也就是用 “四书”、“六经”中所载的“人文”来使天下人潜移默化,使万物“各正性命”、“万国咸宁”。

当 今,提高大学生的素养,首先期望大学生能够自觉地读经,以此带动读经的风气,这也就是“教化”。《中庸》中说:“修道之谓教”。“教”字的结构告诉我们, 自己尽孝是教,通过推己及人而使人能尽孝也是教。《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当大学 生能够“克己复礼”的时候,也将是“天下归仁”的希望之所在;当大学生能够“明明德”的时候,距离“天下有道”的时候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