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一中:“数字游戏”令我面红心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0:53:17
“数字游戏”令我面红心跳  与学人理论,倒是安全,既能打发无聊,还挺文化,乐在其中——这正是我乐此不疲的动因,倒不是、也不配诲人不倦,只是我行我素地表达,从不在乎别人的臧否。

  《中国超日看西方民主》一文说,中国的GDP“以四千多亿美元的优势一举将日本挤下盘踞了近半个世纪的宝座”,“太‘小岛’气”的日本人“输不起”了,只能拿“人均是中国的十倍”说事儿,并嘲笑说,“等到中国人均也超过日本的时候,它大概又会说自己拥有世界上百岁长寿人口最多的国家了”,进而得出“拿自己的强项与对手的弱项相比”的“普世性的规律”。

  洋洋得意,踌躇满志,溢于言表。

  并且,终于承认世界上存在“普世性”的东西了,总算有所长进;也没再把“弱项”当“强项”,硬说诸如中国是最民主国家之类的大话了,也总算能够与时俱进——这大概与接受了“中国的自由派”的“再教育”有关吧。

  只是文章出尔反尔,后来又说起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基人毛泽东去世的时候,中国人均寿命则达到七十岁以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来——且不说那时“七十岁以上”的凑合着活了,单说这话本身,是不是找不到别的“强项”了,只好拿它说事儿、并且何以又不“与对手的弱项相比”了呢?

  ——写到后面,便忘了前面所说,就前言不搭后语起来,岂止是自相矛盾,简直是“说嘴打嘴”,而且经常如此,也算是难得了。

  更咄咄逼人的是:“没有总量的超越何谈人均”?“日本应该反过来想一想,中国人均仅仅是它的十分之一竟然总量就超过它,中国的增长潜力是多么的巨大”!

  这么玩“数字游戏”,令我面红心跳。

  因为,数学水平如此,实在没的恭维,使我不明白第一句要表达什么?

  不错,没有“总量”便没有“人均”。但“总量”与“人均”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而且,“总量的超越”日本,与“人均”的“超越”未必同步——目前仅是人家的十之一,相差如此悬殊,“没有总量的超越何谈人均”还有什么可以理直气壮的?如此的虚张声势先声夺人,无异于“关公战秦琼”,令人耻笑。

  这个“总量”所花代价,个中的五味,举国上下人人心知肚明。关键在于,GDP的“人均”,既不是简单的算数除法,也不是干巴冰冷的数字,而是有着最大限度泽及每个国民的人文内涵与外延,否则,对百姓来说,没多大意义——辉煌灿烂了61年,类似边远地区的小学生,穷得连本《新华字典》都没钱买,以及过河靠悬空溜索的事情,举不胜举。

  同一GDP的两种表述,一个是站在国家立场,一个是从国民角度,个中“强”“弱”,孰好?这不是“数字游戏”,而是百姓安居乐业读书工作医疗养老的日子和尊严。

  至于第二句,“中国人均仅仅是它的十分之一竟然总量就超过它”就更是不知所云——“竟然”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带有偶然和大喜过望的味道;此话的逻辑似乎是越往后来越好超越,殊不知,“人均”超过日本,那得多大的“总量”啊,不用计算,想想都吓人。

  其实,我们也“应该反过来想一想”,“中国的增长潜力”固然巨大,但是,以目前这种经济结构、粗放发展、分配不公以及腐败猖獗的“中国模式”,“中国人均也超过日本”谈何容易!仅是资源一项,能以为继么?

  我真担心人家照我这么反诘起来,作者将何言以对?所以我为之羞愧,才面红心跳。

  对“不管怎么说,日本还是民主国家”之说,更被作者视为日本人的聊以自慰,并给了他借题发挥“强项”——反对民主——的机会,因而再次洋洋洒洒大派起民主的不是来,只是连自己都坦承这是老调重弹称“此文一部分为旧作”,而我也曾多次与之理论过,今次就不再赘言。

  中国GDP的“总量”超过日本,当然可喜可贺,我也巴不得“人均”也赶快超过呢。那么,我们就该主动寻找问题,多建言献策才是,哪能一味地歌德,陶醉,骄人,傲世?

  对国家来说,批评使人进步,吹捧使人骄傲,骄傲使人落后。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自古以来,中国的事情,往往坏在群小阿谀逢迎的“捧杀”上,谏臣和诤友却被视为异端。

  还有,官学什么时候才能求实,求是,说真话,尊重事实,以理服人,给自己争点尊严,免得斯文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