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贸国际 为什么便宜: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过关训练:七年级下册1-6单元1(附答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23:28:10

教材过关三

七年级下册(1—3单元)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菜畦(    )        嫉妒(    )        确凿(    )        花圃(    )

脑髓(    )        掸子(    )        哺育(    )        踱步(    )

污秽(    )        钥匙(    )        亘古(    )        惩罚(    )

锲而不舍(    )    迥乎不同(    )    锋芒毕露(    )    鲜为人知(    )

义愤填膺(    )    踌躇满志(    )

答案:qí  jí  záo  pú  suǐ  dǎn  bǔ  duó  huì  shì  gèn  chéng  qiè  jiǒng  lòu  xiǎn  yīng  chóu

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2)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

(3)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4)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答案:(1)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2)讥笑。

(3)也是这样(极其险峻)。

(4)肮脏的东西。

(5)记功。

(6)指女子艳丽的装束

3.文学常识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_等。

(2)《伤仲永》选自______________,“伤”有______________之意。作者______________,北宋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课》体裁为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本文是在______________这一历史背景之下创作的,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选自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朝时北方的一首______________(体裁)。

(5)《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____,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______________成名。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朝花夕拾》  鲁迅  周树人  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  《呐喊》  《彷徨》  《野草》

(2)《临川先生文集》  哀伤、叹伤  王安石  政治家  文学家

(3)小说  法  都德  普法战争  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

(4)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南北  乐府民歌

(5)《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臧克家  农民诗人  《老马》  《春风集》  《欢呼集》  《臧克家诗选》

4.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

(2)君不见,_____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3)_________________,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

(5)《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竹里馆》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2)黄河之水天上来

(3)白日依山尽  更上一层楼

(4)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5)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6)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2010山东济宁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早  梅

        张  谓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答案:(1)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2)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

二、语言运用

6.“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你了解哪些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古国文化?你知道哪些流传于黄河流域的英雄故事?分别列举一二。

答案:示例:细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青铜器文化。

在黄河流域建都的王朝有:夏、商、周、秦、西汉、东汉、魏晋、隋、唐、宋。

大禹治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春秋时期的奴隶们唱出“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的反抗心声;曹操在黄河边打败袁绍,最后统一北方;关羽在这里过关斩将;李白在这里高唱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7.古人说:“见贤思齐焉。”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敬佩名人,崇拜英雄,常用以激励自己。你崇拜的名人是谁?他有什么样的壮举让你崇拜?试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答案:示例:我崇拜闻一多,崇拜他的学习精神。曾经有一个故事:闻一多新婚那一天,亲友纷纷到他家贺喜,好久却不见他出来,大家以为他更衣打扮去了。当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才在书房找到他,他仍穿着旧衣在看书。家里人说他一看书就“醉”。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崇拜吗?

三、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4)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

答案:(1)对……感到诧异  (2)写,题上  (3)以宾客之礼相待  (4)这里指作者死去的父亲

9.翻译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泯然众人矣。

答案:(1)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他的)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10.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案: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过了七年后方仲永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11.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_”;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_”;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______________”。(引号内填原文。)

答案: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没有上进心,不想学(意思相近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7题。

(一)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

(二)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进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三)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

12.选文一共写了两个园,一个是大的百草园,一个是三味书屋后面的小花园。作者对这两个园的感情是怎样的?

答案:虽然两个园的大小不同,但是作者都可以从中找到乐趣,文中表达出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13.选文(二),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表达出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之情和作者不愿去三味书屋的思想感情,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4.选文(三),写了在三味书屋“玩耍”和“读书”的两种情况,孩子们的情趣是不一样的,试从原文中找出能表现他们情趣的词语,写在下面。

答案:静悄悄、人声鼎沸。

15.选文(三),学生读的文字没有标点,而先生读的文字却有,这是什么原因呢?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因为学生没有读懂,而先生读懂了。

16.你怎样评价三味书屋里的老先生呢?

答案:这位老先生读书时很陶醉,说明他非常喜爱读书,他的戒尺不常用,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说明他严而不厉,有性格和蔼的一面。

17.有人认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如若不认可,那么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不同意。本文表现的是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童真和童趣,没有对自己接受的教育表示不满。作者热爱百草园,同时稍大后在书塾里也有很多乐趣,这里有博学的先生,有自己学习的渴望,也有折腊梅、做戏、描绣像的自由自在,这只是作者成长中的一段历程而已。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①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②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③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④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⑤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⑥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⑦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⑧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⑨可怜的人!

    ……

    ⑩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18.第⑤段“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哪些变化让小弗郎士感到“诧异”?请简要概括。

答案:教室里很安静;韩麦尔先生穿着节日的盛装;教室后排坐着好些镇上的人;教室气氛严肃。

19.第⑦段只有一个句子:“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表现出“我”的懊悔、难过和对敌人的憎恨之情。

20.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情的形容词,写在下面。(至少三个。)

答案:万分难过、懊悔、诧异、稍微平静。

21.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又柔和又严肃”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案:柔和:表现出韩麦尔先生舍不得离开孩子们和教了四十年法语的学校。

严肃: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他就要离开学校。

四、写作实习

22.用300字左右的篇幅说明国旗的象征意义。

思路点拨: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升国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国旗的红色代表烈士的鲜血染成,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国旗的长度、宽度、升降旗程序、悬挂场合都有严格的规定。写此文,先引出国旗,再按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写象征意义,应适当穿插一点联想。

 

教材过关四

七年级下册(4—6单元)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凫水(    )         纠葛(    )        戛然而止(    )    惬意(    )

步履(    )         忧心忡忡(    )    锲而不舍(    )    叱咤(        )风云

旷野(    )         眸子(    )        悲怆(    )        剽悍(    )

kàng(    )奋       jī(    )绊        归xǐng(    )      huì(    )暗

迫不jí(    )待      léi(    )弱       疆yù(    )       zī zī(    )(    )不倦

答案:fú  gé  jiá  qiè  lǚ  chóng  qiè  chì zhà  kuàng  móu  chuàng  piāo  亢  羁  省晦  及  羸  域  孜孜

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

(2)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3)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4)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5)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6)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7)阴霾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着手,互相安慰。

(8)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

(9)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10)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答案:(1)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表现出来。

(2)声音突然中止。

(3)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这里形容笛声的曲折和谐,优美动听。

(5)形容十分恐惧。

(6)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7)这里指一种非常沉闷、压抑的气氛。

(8)无论是进还是退,都处在困境之中。

(9)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使两者的能力、作用等能得到充分展示。

(10)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

3.文学常识填空。

(1)鲁迅先生的《社戏》从体裁上看是一篇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________________、情节和________________构成小说的三个要素,而情节是架构小说“故事”的重要内容,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局组成。

(2)《观舞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家。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笛福(1660—1731),________国小说家。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年完成第一部小说______________。此后,他写了四部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几部国内外游记,还有几部关于经商的书。据说笛福曾与26家杂志有联系,有人称他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

(4)《狼》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我们曾学过其文章______________,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说  人物  环境  开端  发展  高潮

(2)冰心  谢婉莹  现代  《再寄小读者》  《繁星》  《春水》

(3)英  《鲁滨孙漂流记》  《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  《杰克上校》  《罗克萨娜》

(4)蒲松龄  清  《山市》  《聊斋志异》

4.默写。

(1)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了故友重逢、今非昔比、繁华不再、沧桑变迁的感慨。

(2)骨已尽矣,_________________。

(3)满座宾客_________________,以为妙绝。

(4)久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复投之,_________________。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4)目似瞑  意睱甚

(5)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6)凭君传语报平安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题。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雨  晴

        王  驾

雨前初见花间菱,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

(2)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一个“等”字和一个“惜”字。请分别说明两首诗是怎样突出这两个字的。

答案:(1)《约客》所涉及的是黄梅时节(夏季),描写的景物有雨、蛙等;《雨晴》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主要景物有花间菱、叶、蜂、蝶等。

(2)《约客》主要通过交代时间“过夜半”和描写细节“闲敲棋子落灯花”,突出一个“等”字;《雨晴》则主要通过“雨前”“雨后”的对比和“蜂蝶纷纷过墙去”的描写,突出一个“惜”字。

二、语言运用

6.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过去地方剧团非常普遍,现在纷纷关门或转向;过去戏迷到处都是,现在越来越少了。

你认为中国戏曲应该而且能够发扬下去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示例1:我认为中国戏曲是应该发展下去的,虽然我比较喜欢流行音乐,但我认为戏曲是有意思的,戏曲难唱,但它有特色。

示例2:请恕我直言,我喜欢摇滚音乐、流行音乐,觉得戏曲没意思,很无聊,一看戏曲就睡觉。

示例3:我认为戏曲可以留下来,但是很难,流行音乐太多,京剧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些新段子,而且要被大众所接受。

7.我们人类有史以来总是不断进行各种各样的探险活动并经常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如2002年北大山鹰社在登山活动中就有几名同学罹难。你认为作为大学生——未来的人才,他们这样做有价值吗?谈谈理由。试就“人是否应该具备探险精神”写一篇短文,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答案:有价值。积极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挑战自身极限,是我们人类对自然领域认识不断深化的动力之一。人们付出了极大代价,但由此所获得的成就弥足珍贵。

三、阅读训练

(一)(2010黔东南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口技(节选)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答案:(1)虽:即使。(2)名:说出。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答案:(1)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2)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7题。

    [甲]鹤分为几群,每群十几只不等,拧成一团,拼命向苍鹰扑去。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

    苍鹰不知何时已湮没在旋转的鹤群中,踪影全无。

    战斗继续了好长一段时间。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变得束手无策。最后只好放开费了很大力气抓到的鹤,从飞舞啼叫的鹤群中钻了出去,凌空疾翔,一瞬间,消失在雁回山那边了。

    ……

    这时鹤群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

    于是,竟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来救的两只大鹤,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各伸出一只长长的翅膀,将伤鹤(夹、架)起来了。然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把负伤的伙伴送回高空的队列。

    在这段时间里,其他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待伤鹤归队后,才似乎放下心来,又排成圆形队,向高空飞去。

(节选自《鹤群翔空》)

    [乙]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

    ……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①心想②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③但让我(感动、震惊)的是④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它们(心甘情愿、义无反顾)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

    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对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节选自《斑羚飞渡》)

1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深渊(    )        剽悍(    )        湮没(    )        引吭高鸣(    )

答案:yuān  piāo  yān  háng

11.根据原文,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答案:架  震惊  心甘情愿  衔接

12.给选文乙①②③④处加标点。

答案:,  ,  ,  ,

13.选文甲和选文乙表达的主旨各有侧重。甲文侧重表现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乙文侧重表现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答案:不畏强敌、团队战斗  为了族群,牺牲自我的献身

14.选文甲和选文乙中作者饱含激情地讴歌了鹤群和斑羚,但在表达感情时,写法上有所不同,选文甲通过______________寄寓感情,选文乙运用______________表达感情。

答案:场面描写  直抒胸臆的方式(直接抒情)

15.选文乙写彩虹之桥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老斑羚用肉体作桥墩搭建的桥属于______________,两者结合,对突出斑羚飞渡时的形态之美起到了______________作用。

答案:虚写  实写  映衬、烘托

16.品析选文甲中画横线的句子,具体说说该句是怎样写得生动形象、具有美感的。

答案:运用比喻,形象写出战斗之激烈(“暴风中飞转”“漩涡状”),鹤群阵容之庞大(“云堆”),形态之优美(“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场面之壮观。

17.阅读选文乙第一段,揣摩镰刀头羊的心理活动,说说当时它在想些什么?

答案:想到处境的危急、抉择的痛苦、飞渡的残酷、结局的悲惨。(抓住眼神、咩声、步伐等方面。)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8.为了描绘斯科特等人得知他们是迟到的人之后的沮丧心情,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他们迟到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的时间相比,是一个月的短暂与数以几百万个月的漫长的对比;将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与一朝破灭的结果相比,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对比;将他们原先设想的“_________________”到极点与现在的“______________”走到极点对比。

答案:自有人类以来到今天以前的漫长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和风餐露宿  徒劳无功的结局  欢呼着冲  拖着脚步

19.为什么在文中引用斯科特在日记中的话?

答案:(1)为了让文章更真实;

(2)为了让读者的思绪回到那个特定的日子与斯科特一起伤心、一起沮丧。

20.你认为斯科特的关于极点的描写真实吗?“毛骨悚然”描述的是什么感觉?

答案:基本真实。极点与其他地方一样满覆着白雪,单调。“毛骨悚然”描述的是斯科特来到这个残酷地击破了他们梦想的地方的沮丧、失望的心情。

21.选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如何理解?难道旗帜还会得意吗?

答案: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它表达的是斯科特的伙伴的心情,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他”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是“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22.选文最后一句说“这一事业”是指什么事业?为什么说这个职责是“冷酷无情”的?

答案:指的是他要为阿蒙森是第一位到达南极极点的人在全世界作证。这个行动是令人痛苦的,因为斯科特为此事曾付出过艰辛的努力,而现在却作为失败者为他的对手作证,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失败。

四、写作实习

23.从你知道的与马有关的资料中选取一则,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力求把事情发展的经过叙述清楚,300字左右。

思路点拨: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入手,并且写出马的某一个具体的特点。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过关训练:七年级下册1-6单元1(附答案)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过关训练:七年级上册1-6单元(附答案)1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过关训练:七年级上册1-6单元6(附答案)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过关训练92:九年级下册1-6单元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过关训练:九年级综合训练1(附答案) 语文过关训练:七年级下册1-6单元(附答案)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过关训练:七年级综合训练(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过关训练 八年级下册1-4单元(附答案) 2006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七(下)第五单元课文梳理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 200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之三答案附后_☆漫步的§ 200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之三答案附后_☆漫步的§小鸡崽☆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二) 200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七)作家作品专题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总纲(1) 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说明文阅读训练1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1)(转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素能检测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200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一)语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