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毫:作家余华访谈-台湾《商业周刊》2011.2 - 一名国企老兵的精神家园 - 国企老兵 -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9:28:48
作家余华访谈-台湾《商业周刊》2011.2 [原创 2011-02-22 20:02:41]    字号:大 中 小

 以下转引自台湾2011年2月期《商业周刊》

 中國作家余華:十二五規畫 呼攏老百姓的!

更新日期:2011-02-17 記者:採訪整理/曠文琪

余華,中國當代最暢銷的文學作家之一,他的長篇小說《兄弟》上下冊累積銷售已破百萬冊。在中國,只有韓寒、郭敬明、安妮寶貝等偶像作家創下百萬本銷售的紀錄。

但,這不是你一定要認識他的理由。

關鍵是,他是最懂得中國庶民苦痛的作家。這個從小住的是醫院宿舍、在太平間對面長大的孩子,從《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到《兄弟》等作品,都在刻畫中國人民從文革到改革開放後的真實人生。

二○一一年開春,《商業周刊》在台北專訪余華。他剛出的新書《十個詞彙裡的中國》,點出中國人民的切膚之痛,但也成為中國禁書。西方世界百般欣羨中國崛起,余華卻說,貧富差距拉大下,現在的中國已經具備了一切發生****門事件的條件。

中國人,雖然脫離了文革的壓抑命運,但正走向另一個荒謬與價值觀四分五裂的世代。以下,是余華眼中的現代中國。

看年輕一輩 不是富二代,恨爹不成鋼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的前幾本作品,都是在描述文革與開放後的庶民苦痛。你怎樣看現代,尤其是中國八○後出生年輕人的心情?

余華答(以下簡稱答):九○年代中期,中國一個大學畢業生的薪水是二千五到三千元(編按:本文的幣值皆為人民幣)左右,那時北京房價也就是三千塊錢一平米,但是九○年代末,薪水是一千五到兩千了,現在,你可能連一千五的工作都找不到。

大陸是這樣,趕上鄧小平經濟開放那一段的人,現在比我大一、兩歲,或是比我小五、六歲的,都是幾十億的資產。但現在年輕人已經沒有這種機會了,上列火車已經開走十幾年了,但是下列火車可能要五十年後才開來。

很多有野心的年輕人發現自己沒機會了,一生只能打工,網上流行過一段話,「我曾經有機會成為富二代,但是我爸爸沒有珍惜這個機會。」

還有個有名的例子,有個小孩開車撞了兩個學生,學校外面有人要攔他,他說:「我爸是李剛。」那李剛,只是一個區公安的副局長。以前大家說恨鐵不成鋼,結果這事件發生後,大家現在是說「恨爹不成『剛』」。

看政策荒謬 為保補貼,地方不肯脫貧

問:現在中國的高房價,也讓人民的不幸福感增加?

答:現在年輕人,最後悔的事,是在大學時,沒有跟父母借錢買房子。大陸所有的父母跟孩子都沒想到,房價會漲這麼快。

另外,還有一個怪異現象。大陸是區域發展很不平衡,所以有轉移支付,拿富裕地區的收入補貼貧窮地區。以前在鄧小平時代,貧困縣的縣委書記的主要工作就是脫貧,能脫離貧窮的標籤是好的。

但現在,如果能評上國家級貧困縣,那你不得了啊!現在整個地方官,每次過年到北京送禮,就是為了保住貧困縣的位置,如果保住國家級貧困縣,每年轉移支付就是幾個億……大家更不肯脫貧啊!

看十二五規畫 忽悠百姓,我們不會當真

問:我們看十二五規畫,不就是想要解決中國區域落差的問題?

答:這個十二五規畫是「忽悠」(編按:指呼攏誇大、嘻笑欺騙)老百姓的!過去,八○與九○年代初,做規畫還是可行,當時大陸經濟體還是比較小,現在大陸經濟體太大了,今天的大陸是開放的大陸,就你一個國家搞沒用的,你要控制物價有用嗎?物價上漲是全世界的問題。

你們不要當真,我們是不當真(笑),我在台灣看報紙,有人還批評,要馬英九學這個(十二五規畫),馬英九千萬別學,不然就上當了,中了共軍的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