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广场舞草原一枝花:2010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0:14:15
2010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重庆市万州区政府门户网 www.wz.gov.cn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09日    发布:门户网管理    来源:三峡都市报

———2011年1月21日在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史大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万州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过去五年,是万州发展史上开拓奋进、健步跨越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500亿万州”的总目标,克难攻坚,奋力进取,提前实现、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步入了新境界。

    (一)移民搬迁胜利完成

    如期实现“搬得出”目标,取得了破解世界级难题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完成移民技能培训3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近50%。累计兑现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3589万元,发放移民困难救助资金1.8亿元。实施扶持项目548个,安排项目资金2.4亿元。沙河大桥、溪口大溪桥等22座桥梁建成使用。移民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人气商气有效提升。三峡工程后续工作前期准备有序推进。三峡水库万州段管理得到加强,长江万州段水质保持在Ⅱ类。

    (二)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8%,达到500.1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半,提前一年建成“500亿万州”,由全市第七位提升到第四位。人均GDP达到4779美元,超过全国、全市平均水平。工业跻身全市十强区县,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5.1亿元,是2005年的4.86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6.05倍;产值过亿元的企业由13户增加到48户,其中50亿元级的1户、40亿元级的1户、20亿元级的1户、10亿元级的4户。地方财政收入33.6亿元,是2005年的4.9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7亿元,年均增长21.6%。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2.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倍。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12.1:36.6:51.3调整为6.8:54.7:38.5,其中工业占比由25.5%提高到47%。

    (三)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明显增强

    城市建成区面积由40平方公里扩展到5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56.5万增加到75万,城镇化率由46%提高到54.65%。江南新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万开、万云高速公路和万石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沿江高速公路万忠南线、万利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达万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竣工,宜万铁路建成通车,渝万城际铁路开工。江南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新田港口物流园区开工。万州机场航线由4条增至9条。服务带动库区及周边能力进一步增强,过境物资占港口货物吞吐量的70.6%,商品区外销售占比63%,商品房区外购买占比30%,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区外占比80%,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周边地区人员占比34%,三峡中心医院诊疗人次区外占比70%。

    (四)“五个重庆”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森林工程,森林覆盖率由38%提高到49.6%。完成城周6个山头绿化,基本完成城市重要节点绿化,城区新栽大树7万余株,建成区绿地率由13.8%提高到29.7%,绿化覆盖率由15.3%提高到34.1%。畅通工程,建成南北滨江大道16公里,城市内环基本贯通。完成城市道路综合改造43条、66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636公里,镇乡公路通畅率100%,村级公路通达率100%、通畅率61%。宜居工程,拆除危旧房56.5万平方米,实施350余栋房屋建筑立面整治。新建广场16个19.9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6平方米提高到6.5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41.4%提高到87%。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0%以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实施地灾防治工程治理项目67个。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健康工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6.7/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7.3‰,住院分娩率提高到98%。免费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及城区义务教育贫困生提供牛奶,免费为义务教育非寄宿制贫困生提供爱心午餐。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47个,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新建中小学校塑胶运动场40块,体育人口达到40%,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90%,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5岁。平安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市级交办和区级自查信访积案化解率100%,荣获市委、市政府“积案化解突出奖”。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力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完成交巡警新型警务体制改革,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5.7%。

    (五)“三农”工作成效显著

    新增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户、培育种养专业大户1.35万户,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0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0.8万亩,新增集中规模经营18.5万亩。建成农业产业化集约经营基地71个,面积由7.1万亩扩大到25.6万亩。农产品商品率57%、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5%。“万县红桔”通过全国地理标识保护产品论证。新解决5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民新村133个,改造农村危旧房1.75万户。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小城镇新增建成区面积5.3平方公里、新增人口5.1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6万人。10.3万农户实现万元增收。

    (六)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确权颁证,全面启动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工作。万州商业银行重组为重庆三峡银行。新组建三峡平湖有限公司等投融资主体,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实施。行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保税仓库正式启用。连续七年成功承办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江苏大全、湖北宜化、广东雷士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万州。累计到位对口支援及招商引资项目资金305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77%。大全新能源公司、谭木匠公司分别在美国纽交所、香港联交所上市。成功注册境外商标46件。利用外资6446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9.5倍;进出口总额1.4亿美元,增长2.7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8.9%提高到65%。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高等学校达到4所。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规模位居全市区县第一。高中阶段入学率95%,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15.8和5个百分点。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和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实施国家级、市级重点科技项目505项,科技成果转化率50%。盐气化工、新型硅材料、紧密纺等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率先在全市实现镇乡、街道综合文化站全覆盖。三峡移民纪念馆、区档案馆主体工程竣工。话剧《移民金大花》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三峡人家》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北京奥运会火炬在万州成功传递。完成体育场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游泳馆,成功举办区三运会。

    (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4%、15.3%,分别达到16710元、5270元。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3.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从16.1%下降到7.3%。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建立困难群体救助制度和节假日送温暖长效机制,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由14.6万减少到9.6万。建成和在建廉租房36万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增加4.7平方米、6.8平方米,达到31平方米和41.7平方米。群众体育、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唱读讲传”蔚然成风。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是万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外贸出口增长70.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9%,新增城镇就业3.1万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18‰。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几件大事将载入史册。一是“3·31”、“8·30”专题会议圆满召开,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市委出台专题会议纪要,将万州发展上升为全市战略,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84个市级部门和单位与万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推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二是万州工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成为万州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三是城市建设提档提速,“一桥五路”、“四大工程”、“六大公建”等重大项目建设渐次展开,拉开了新一轮城市大建设的帷幕。四是农户万元增收、农村“六房一路”、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扎实推进,“民生十条”落实有力。五是大全太阳能硅锭硅片、重庆兰花单晶硅棒及切片、华歌生物氟氯代吡啶等12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长安跨越商用车等21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十一五”期间,各行各业奋勇争先,万州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成功创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文明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区通过市级验收,国防教育、征兵工作、民兵预备役、城镇化工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就业再就业、中小企业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民政等被评为全市先进或一等奖。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审计、统计、物价、气象、保密、档案、修志、老龄、残疾人工作等取得新成绩,政法、司法、民防、消防、防震、政府法制、行政监察、机关事务等取得新进展,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五年的进步和变化,凝聚着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和方向引领,凝聚着市级部门和单位的精心指导和倾力帮助,凝聚着区委的科学谋划和统筹指挥,凝聚着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凝聚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的坚强保障和大力支持,凝聚着全区人民的丰富智慧和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万州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万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万州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十一五”发展成就令人鼓舞,政府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是:经济总量、人均水平与主城先进区及周边二大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城乡差别明显,统筹城乡任务艰巨;城市规划建设与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定位和要求不相适应,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困难群体较大,社会矛盾较多,移民安稳致富任重道远;一些部门办事效率低下,政府行政效能有待提高,干部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在一些领域和个别干部身上,腐败现象依然存在。为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创新进取的精神,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开创万州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重庆大发力、大提速、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万州实现移民从“搬得出”到“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关键时期,是建成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决胜时期。我们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三峡后续工作全面实施、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重庆城乡统筹改革试验纵深推进、市委市政府《决定》能量释放、万州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等重大历史机遇,万州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区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努力实现“两个上台阶、两个基本实现、两个显著增强”,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全市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超过重庆主城区平均水平,建成“高峡平湖明珠”。

    ———城区人口迈上百万级台阶。城区人口达到10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

    ———经济总量迈上千亿级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迈上千亿元级新台阶。建成“千亿级经开区”,实现“千亿级商贸”。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

    ———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实现。完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八高八铁一空一港”的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成渝经济区及“西三角”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移民安稳致富基本实现。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统筹城乡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1左右,城镇化率提高到65%以上。

    ———服务带动周边能力显著增强。三峡库区及渝东北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和显现。

    以上奋斗目标,体现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道路,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万州发展的战略要求,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展示了万州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坚信,经过五年的不懈奋斗,一个经济强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特色鲜明的品质城市、宜居宜业的和谐城市一定会崛起于长江之滨!

    为此,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高水平规划建设百万人口特大城市

    快速拓展城市空间。突出地域特色,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搞好城市规划设计,增强规划的前瞻性、权威性和战略性。依托现有城区,北部向高梁、塘坊、董家片区拓展;南部向高峰、新田、姜家片区拓展;西部向九池片区拓展;建成江南新区核心区和沱口、密溪沟片区,渐次延伸到塘角片区。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依托高峡平湖,以滨江环湖地区为重点,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滨水宜居城市,高度重视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科学利用。加快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改造提升旧城道路等级,加快建设组团间的快速联接道路,建成长江三桥、南滨大道上下段和渝万、万云、万利高速公路三条入城大道、机场路等城市道路。建成体育场、游泳馆、三峡移民纪念馆、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科技馆、图书馆新馆、博物馆新馆、数字档案馆等公共建筑。持续实施绿化、灯饰、综合整治、公共空间“四大工程”,精心打造具有山地建筑文化特色和体现历史文脉的城市景观,新建和改造一批城市广场,建成北滨公园、南山公园、太白岩山顶公园等一批公园,全面完成城区道路“白改黑”、城市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实施城市滨水区域和主干道沿线及重要节点区域建筑风貌整治,沿天仙湖打造体现历史文脉的特色风貌街区。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加快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建成区数字化管理全覆盖,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建立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户外广告、施工场地统一管理、综合执法机制,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卫生区。

    (二)突出特色建设库区现代产业高地

    建成千亿级国家级经开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速聚集生产要素。整体推进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尽快形成企业入驻条件。大力引进龙头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到2015年,经开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产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成为重庆“江南万亿工业走廊”的重要支撑。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继续围绕光伏产业、盐气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品药品等特色产业,盘强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同时大力拓展煤化工、石油化工、电源建设等产业新领域,建成10个左右百亿级产业集群(产业链)和一批30亿级、50亿级、100亿级大型企业集团。强力构筑能源供应保障体系,确保产业发展需要。

    大力提升服务业水平。建成高笋塘商贸中心和江南商务中心,建设新田港口物流园区和天城董家片区千亿级市场物流园,打造“西三角”地区物资集散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商务中心。重点打造高峡平湖、万州大瀑布群、苎溪河、潭獐峡,建成长江三峡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大力引进和发展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初步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壮大房地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会展、建筑设计等服务业。

    (三)大力构筑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建成万利、万达(经开县)、沿江高速公路万忠南线,开工建设沿江高速公路万忠北线、沿江高速公路新田至高峰支线、万州至西安高速公路,加快万达(经开江)直线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建成渝万城际铁路、经开区铁路支线,开工建设郑万高速铁路;加快推进重庆经万州至西安、涪陵经万州至奉节沿江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完成新田港口物流园区一二期工程,建成旅游客运码头、游艇基地和桐子园、望天咀、双周等作业区,力争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达到4000万吨,其中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100万标箱。实施万州机场改扩建,等级由4C提高到4D,客运能力达到100万人次。

    (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完善以主城为核心、中心镇为重点、一般镇为纽带、农民新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骨干产业和特色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引导集约经营。积极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力争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00个、种养专业大户2万户以上。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入户率。着力抓好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电网改造、清洁能源和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抓好农民新居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及风貌整治。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实现全区32万农户万元增收目标。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加快推进各项改革。深入实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及地票交易,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复垦良性机制。开展农村用益物权价值评估,推进“三权”质押贷款试点。加快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组织建设。拓宽农业保险范围。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加快建设对外开放门户。加强经开区建设,建成对外开放标志性平台。完善万州保税仓库功能,设立出口监管仓库、水运航空开放口岸,力争建立新田保税港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优势产业项目。培育发展外向型经济,扶持壮大一批有竞争力的外向型企业。力争外贸出口年均增长30%,2015年达到3亿美元左右。

    (六)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大力推进三峡工程后续工作,统筹推进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功能配套,提前启动实施一批城镇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推进移民生态农业园、移民生态工业园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环保产业。加强移民培训和就业扶持,促进移民就业创业,确保困难移民基本生活。全面加强水库综合管理。创新对口支援方式,拓宽合作领域,继续办好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争取国家部委、对口支援省市和重庆两江新区加大支持力度。

    (七)切实加强社会建设

    努力扩大就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营造创业环境,鼓励自主创业。深入开展就业援助,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移民“零转移就业家庭”。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到5.2%以内。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保障能力和水平。完善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人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完善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低收入群体临时救助制度。建立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尽力满足特殊群体和社会群体需求。加大公租房、廉租房建设力度,努力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科学布局教育资源,中小学校、学前教育随着城乡发展同步建设。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成115所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创建市级重点中学4所。整合重组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职教新模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新创建5所左右高等院校。重视和支持特殊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开展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引进活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力争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市级质量检测中心2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20个。新培育中国驰名商标4件。

    大力提升健康水平。创建2所三甲医院,在边贸中心镇建设农村片区医疗中心,实现城乡卫生服务全覆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强化生殖健康服务。大力发展中医药。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体育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推进思想文化建设。深入持久推进“唱读讲传”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一批社区文化活动场地,实施镇乡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发展以竹琴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努力创作一批在全国和全市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精品。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建设三峡巾帼园,建成230所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建成三峡库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

    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各类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为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提供制度保障。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加强安全稳定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形成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处理和权益保障机制。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强化社区建设,积极培育并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推进安全保障型城区建设。推进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成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万州分中心。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双拥成果,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八)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面推进森林工程建设,到2015年新增森林面积53.7万亩,森林覆盖率60%以上,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68%以上,建成国家级森林城市。启动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农村点源和面源污染治理,推进次级河流综合治理。加快完善城市和镇乡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配套设施,提高生活污染物处置水平。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严格控制烟(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固体废弃物、城市噪音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全力做好三峡水库高水位运行期间的地灾监测预警,确保地灾隐患可防可控。力争建成三峡库区及渝东北地质环境监测和应急中心。加强节能减排,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

    三、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根据区委三届九次、十次全委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其中工业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6%,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6%和20%,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到6.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围绕上述目标,全力打好“三大战役”。第一战役“百日攻坚”将于2月初结束,随即开展第二战役,到6月底,大干150天,向建党9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随后开展第三战役,从7月到年底,再大干180天,在本届区政府任期内交一份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的圆满答卷。突出抓好“八项重点”:

    (一)快速推进城市建设

    优化城市规划。以“五个重庆”建设为指导,完成城市总体规划重大修改。围绕城市总体规划,科学谋划功能布局。完善综合交通、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经开区高峰拓展区、塘坊新区、九池新区等控详规编制。

    加快城市建设。启动塘坊新区10平方公里,江南新区、上坪新区、九池新区10平方公里征地、储备、整治,全面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长江三桥。完成渝万、万利、万云高速公路入城大道和机场路改造,竣工南滨大道上段,开工建设下段。建成三峡移民纪念馆、万州体育场,基本建成万州游泳馆,开工建设三峡文化艺术中心、科技馆和会展中心,力争完成主体工程。建成长江大桥北桥头公园和印盒石立交。加快推进龙溪河造地综合整治工程。启动三水厂改扩建和清堰天然气储备站搬迁。

    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规划审批进度,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加速江南新区开发,推进已开工楼盘建设,新开工一批高品质楼盘。加快推进塘坊新区、上坪新区、九池新区等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房地产开发主战场的逐步转移打下基础。年内城区开工房屋450万平方米以上。

    提升城市形象。按照“树多、街净、车畅、宜行”的要求,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区绿化,栽植大树3万棵。提升城市灯饰水平,建成灯饰开启终控系统。完成87条114公里城市道路综合改造、1300栋单体建筑外立面整治、20万平方米城市房屋拆迁。加大码头岸线整治力度,生产性码头逐步搬出主城区。完成大桥溪音乐广场、北滨公园一期、太白岩山顶公园二期、新兴公园建设,基本建成南山公园,启动山湾公园和南滨大道上段景观建设,新建亲水、上山步道。

    (二)全力推进工业提速

    加快经开区开发建设。完成经开区总体规划和“六规合一”编制,实现控规全覆盖。继续组织攻坚战,全面拉开重大功能性项目、连接道路建设、土地整治格局,为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完成储备、征用、整治土地30平方公里,其中土地整治15平方公里以上。开工建设双河口至高峰拓展区双向六车道经开大道、百安坝至回龙坝连接道,完成园区内13公里道路综合改造,建设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30万平方米、统建还房50万平方米,力争全年竣工5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高峰城市供水厂、高峰和五桥工业污水处理厂。

    做大盘强现有企业。加强对现有企业的指导服务,帮助科技创新,搞好融资协调和煤电油气运保障。引导企业培育质量品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密胜科技电子电器制造、大全太阳能硅锭硅片一期、长安跨越拖拉机及商用车扩产、华歌生物吡啶、雷士照明技改等项目投产达产。新培育产值50亿级大型企业1个。

    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创造条件促进兰花单晶硅棒及切片二期、三阳化工氯碱精细化工异地技改、希姆斯电梯、豪旺达二三极管、华歌生物新农药等项目开工建设。

    抓好镇乡工业发展。加快10个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新培育1个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围绕经开区大工业、大产业发展配套需求,在近郊街镇规划建设打破地域、规模适中、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镇乡工业园。充分发挥长江岸线优势,在大周、小周等沿江镇乡规划建设船舶修造等小型工业园。

    (三)加快第三产业上档升级

    做大交通运输总量。充分发挥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加强交通运输组织,促进客货运较快增长。鼓励水陆运输企业在万州注册,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

    扩大批发零售规模。加快建设产品丰富、环境优美、服务一流的区域性消费中心。继续打造高笋塘百亿级商圈,培育滨江商务中心,基本建成万达商业广场。规划建设天城董家片区市场物流园,力争开工建设汽博城、工程机械等市场。建成三峡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二手车交易市场,扩大市场覆盖面。扶持壮大现有重点商贸企业,培育年销售额2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3家。进一步做好“家电(汽摩)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完善便民服务网点,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积极发展社区商业,支持便利店、小超市进社区、进农村。

    大力发展金融业。加强政、银、企沟通衔接,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充分发挥银行业资金供给主渠道作用,提升存贷比,提高经济货币化程度。认真落实政、银战略合作协议,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事项靠前安排。壮大银行、保险、证券主体金融业,新引进金融机构4家,完成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组建。

    进一步发展住宿餐饮业。运用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和服务方式进行改造提升,引导企业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巩固老字号、老招牌,引进一批品牌餐饮企业,加快四星、五星级酒店建设,打造滨江环湖特色街区,繁荣美食文化。

    积极发展营利性服务业。推进IT产业发展,加快各种专用网络建设,推动3G网络向镇乡延伸,提高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普及率,推进“三网融合”和“智能化城市”建设。加快培育汽车、住房等租赁业,支持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机构拓展业务,引导文体娱乐业健康发展。

    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快滨江环湖地区公共建筑、公园广场建设和建筑立面综合整治,“维多利亚”湾初具形象。完成苎溪河“一镇四区”规划编制,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基本完成万州大瀑布群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建成游客接待中心、湿地公园、古文化展示区,启动氵襄渡旅游码头建设,新建景区公路15公里。完成潭獐峡景区规划,开工建设二级旅游公路和部分景点,开展周边风貌整治。启动观光旅游,稳步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规划、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高山休闲旅游场地。完善旅游设施,开工建设3家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建成五星级酒店2家。积极培育旅游企业和旅游人才。

    (四)启动实施三峡后续工作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有一新”要求,加快移民安稳致富步伐。力争启动实施明镜滩岸线综合整治、长江二桥至密溪沟库岸整治、上海大道延伸段等项目,完成岩上村至火车站连接路建设、滨河路改造。加强移民安置新区产业扶持,建设农机交易市场、传统工艺旅游观光特色街、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规划建设移民集中安置区大卖场。抓好氵襄渡镇、太龙镇农村移民安置示范点和燕山乡三峡库区生态屏障育苗基地建设。改善移民居住环境,启动4个移民小区综合整治。

    (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渝万城际铁路、万利和沿江高速公路万忠南线、新田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开工建设五桥至新田重载路、经开区铁路支线和万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力争开工建设沿江高速公路新田至高峰支线、沿江高速公路万忠北线。加快国省道大修。力争县乡公路危险路段防撞护栏“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建成万州汽车客运总站,新建镇乡公路客运站10个。完成已撤并镇乡连接路通畅工程50公里、村通畅工程200公里。

    (六)积极推进城乡统筹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柑橘、畜禽、蔬菜三大骨干产业和中药材、林木、烟叶、水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扩展农业产业化基地4万亩,新培育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0个、种养专业大户3000户。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推进农业机械化,粮食生产稳定在52万吨左右,解决农村1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加大帮扶力度,在去年基础上,再实现10万农户万元增收。

    抓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开展农产品流通综合试点,新建1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2个蔬菜产地交易市场,改造20个镇乡农贸市场,在天城、龙宝、五桥三个片区规划建设农产品直销市场。积极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发展优质农产品冷链物流。

    推进农村“六房”建设。建成白土、余家等12个镇乡周转房2.9万平方米。推进“校安工程”,在24个镇乡67个校点建设寄宿制用房13万平方米。完善133个农民新村基础设施,启动60个农民新村建设,建设巴渝新居3000户。完成高速公路沿线第二期农村危旧房改造,启动长江沿线农村危旧房改造。

    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实施地票工作,完成地票交易1万亩以上。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到农村设立网点,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和林权质押贷款试点,引导设立村镇银行,增大资金投放,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

    加强小城镇建设。完成8个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开展中心镇、重点镇详规编制,启动已撤并镇乡所在地规划编制。重点开发建设龙驹、武陵、余家等具有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的市级中心镇,开发建设分水、龙沙、白羊等具有较好基础的中心镇,适度发展其他镇乡场镇和已撤并镇乡场镇。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今年区财政筹集5000万元,主要用于小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

    (七)不断深化创新开放

    加大创新力度。探索信托融资、股权融资、公司债券、融资租赁、联合开展土地整治等投融资新模式。实行政府投资项目由发展改革部门提出投资概算、财政部门进行预算审查、审计部门全程监管并负责决算审计。开展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征转分离试点。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简明规范的原则和思路,编制并执行新一轮财政体制。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向区人代会公开,接受人代会审议。严禁镇乡街道新增政府性债务。今年区财政筹集5000万元,专项用于激励镇乡街道偿还经济社会发展中历年形成的债务。

    努力扩大开放。利用国家级经开区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好、财税贡献大的项目。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商贸流通等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设立出口监管仓库,推进水运口岸开放,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规模。牢固树立为非公经济服务就是为万州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融合发展国企民营,在降低门槛、开放市场,辅导、推荐上市融资等方面实行“国民待遇”,促进非公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八)扎实抓好民生实事

    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完善创业鼓励措施,发展微型企业3000户。引导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大劳动力培训,引导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就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

    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稳步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逐步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标准。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农转非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按政策适时提高城乡低保、五保、高龄补贴标准,大力实施医疗救助、灾害救助。续建廉租房26万平方米,新建公租房20万平方米。建立管人管房相结合的社区化管理模式,打造一批公租房示范小区。启动余家片区扶贫开发和生态移民迁居工程,完成18个整村脱贫村建设任务。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实施企业(园区)技术创新“五个一”行动。编制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纲要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支持现有4所高校升格,启动2所高校创建工作。实施万州籍高职生补助生活费。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平新建万州二中高中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好城区幼儿园发展规划,引导开发商在所建楼盘或小区创办幼儿园。新建镇乡中心幼儿园12所、改扩建5所。建设100个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做好2所三甲医院创建前期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医院创建二甲医院,创建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支持余家、武陵、龙驹卫生院建成片区医疗中心,改扩建25所镇乡地名卫生院,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00个。落实20项基本公共卫生免费服务项目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创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区。加快镇乡街道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编撰百年万州区志。全面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按照“精彩市运”、“和谐市运”的要求,以筹办第四届市运会为契机,推动城市建设,提振群众精气神。

    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年完成造林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以上。深入实施“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完成造林12万亩。抓好野生动植物和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强化工业废水和医疗机构水污染治理,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总体保持在Ⅱ类。抓好建筑施工工地管理,努力减少灰尘和噪声污染。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加强城市危岩治理。全力实施污染物减排计划,完成主要污染物削减年度任务。

    强化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政府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标准化和安全文化建设,着力抓好消防、交通、危化、矿山、建筑工地、公众聚集场所、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支持驻万部队应急力量和装备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极端气候、洪涝、干旱、疫病、地质等灾害的预警和防控,提高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和恢复重建能力。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全面落实镇乡街道和部门信访稳定工作责任,着力对征地拆迁、城建、交通等信访稳定问题多发领域消存量、减增量。完善信访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代理和陪访、“一站式”联合接访、网上信访和视频接访等制度。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大力支持和保障区公安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依法开展工作。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健全“打黑除恶”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一方平安。

    四、努力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水平

    进一步建设法治政府。做到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等合法规范,构建法治政府行为规范体系。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满意率和落实率。

    进一步建设信誉政府。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程序,加强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坚持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推行网上审批、网上办事,开通“阳光政务热线”,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积极解决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环境污染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取信人民,取信企业,取信社会,提高政府公信力。

    进一步建设效率政府。加强公务员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强化服务理念,转变工作作风,规范行政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进一步落实镇乡街道责任,增强发展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全面实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加强建设领域并联审批,实行重大项目建设半月现场办公制度。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政务督查,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政府效能。

    进一步建设廉洁政府。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恪守廉洁从政若干规定,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保证权力干净运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严肃查办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攻坚之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倍加珍惜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大好局面,以昂扬向上的工作精神、百折不挠的工作意志、尽心尽责的工作态度,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用良好的业绩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