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大象腿:“种鸦片”与“种房子”哪个更划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3:28:26
2001年—201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一个“黄金十年”发展期。据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信息,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4038亿元,增长32.9%,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5%。4万亿的保守投资,继续燃烧着楼市那火热的“激情”,楼市由长期兴奋的状态转而变得更为激情四射了。国家屡次空调更加稳定了楼市坚挺的走向,实业凋敝、股市危险,中国现今的资本市场除了楼价与物价像火箭般的往上窜之外,其它的几乎都处于直线下降的状态。

对比18世纪末鸦片烟在我国“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会发现如今的楼市与清末的鸦片贸易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国家屡次调控作秀之后,市民们投资房市热情越发空前高涨,无论贫富皆宜拥有多套住房为无尚荣耀,房子的价值已远远超出它本身最原始的居住意义。权贵或者富人在住别墅的同时可以拥有多套高档社区住房,穷人则倾尽三代家财只为拥有一套普通住房。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便开始了一个“全民为房疯狂“的年代。这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民众普遍吸食鸦片是何其相似!史料记载,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当时的福州烟馆比米店还多,仅福州城内(今鼓楼区)就有300多家鸦片馆。城内某居民区有12家鸦片零售店,米店却只有7家。城内超过四成的男性吸食鸦片。甚至连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穷苦力也愿意节衣缩食享受一下鸦片烟瘾。在社交场合,不是像现在这样抽香烟而是,到鸦片烟馆一边吞云吐雾,一边叙旧或者谈生意。那么鸦片泛滥与房市火爆到底有哪些共同呢?
一、鸦片和房子一样都不能当饭吃
   人长期不吃饭就会饿死,但是不吸食鸦片、不住商品房会死么?答案显然易见,肯定是不会死。那么就是说鸦片烟跟房子一样都不是维持生存的必须品,是奢侈品么?如果按照今天1平米房价=2盎司黄金来计算的话,现代的房子和清末的鸦片一样都属于奢侈品,但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会有大量的穷人,不管房价多高依然对房子趋之若鹜,就像清末的烟民对鸦片烟没有任何抵御力一样痴迷,并且深深的沉迷于吸食鸦片所带来的飘飘欲仙的感觉。如果说烟鬼倾家荡产、卖儿卖女,疯狂购买鸦片是为了贪图吸食的快感;那么现在大家疯狂天价购买房子,仅仅是为了贪图上涨的快感么?正常人都知道,吸食鸦片时能让人腾云驾雾,吸完之后更是回味无穷、欲罢不能,但往往就是这种欲仙欲死的快感,能在最短时间内成为“索命鬼”。享受完人间“最美妙”的感觉之后,下一步却并不是上天堂,而是下地狱。贪图房价一时上涨的快感,也是一个道理。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中国房地产市场10年以来发展的风雨历程。
    第一阶段:2001—2003 房地产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老太太省吃俭用一辈子,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却没机会住了;而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享受了一辈子,临终前还完了银行的贷款。随着中美老太太的故事广为流传,中国有限的消费热情终于被“点燃”了。
  ◆2000年5月底,建设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总额经过8年的发展后终于超过了100亿元,但此后仅过了5个月,就一跃变成了200亿元。
  ◆2001年,“温州炒房团”这个让人们感情复杂的称呼第一次出现。当年8月18日,一个吉利的日子,157个温州人开进上海,3天买走了100多套房子;第二年春天,另一群温州人来到北京,一下子就花掉2000万元。
  ◆2002年,在一片惊呼声中,以上海为发端,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东至宁波、青岛、杭州,西至兰州、银川、重庆,各地房价陆续发飙起跳。正是从那一年开始,熟人相见从问“你吃了吗?”渐渐变成了“你买房了吗?”与此同时北京的经济适也开始遍地开花。
  ◆综述根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报告,1998年至2003年全国商品住房每平方米的价格只增加了343元,2003年的房价大约是普通家庭收入的4-5倍,比较符合家庭承受能力。2003年后,房产开始于财富挂钩,当时最新的《福布斯》“中国大陆百名富豪榜”公布后,人们惊愕地看到,涉及房地产业的富豪竟有35个,前10名富豪有6个是靠房地产一举暴富的。
    第二阶段:2004—2005年 关键转折期 房价扶摇直上
  ◆2004年上海的楼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异地投资购房团”、“ 一夜卖掉576套房子”、“ 央行利率上调0.27”、“ 日成交价破万元”、“ 上海楼市火热排队买房屡见不鲜”,这些热门话题成为了楼价走高的“铁证”。
  ◆2005观望与博弈之年,易宪容PK任志强。甲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与制度室主任易宪容一出场便先声夺人,他用“房地产行业有泡沫,房价要下降30%!乙方: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旁征博引,证明近几年房价不会下降。
    第三阶段:2006—2008年 楼市上演“过山车”
  ◆2006宏观调控之年,百姓伤痛之年。在中国的很多城市,来自北京的各项政策让各方人士看到了中央政府的决心,一些前几年还争议不休的声音逐渐尘埃落定。前11个月,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同比涨幅5.8%~8%,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房价涨幅领跑全国--每个月的同比涨幅均在10%左右。面对高昂的房价,普通人的“不买房运动”、“公开房地产成本”、“集资建房”纷纷登台。
  ◆2007房市拐点之年。今年将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本轮房地产运行周期的一个关键节点。此轮房地产热潮退潮后,人们会发现,这是我国楼市在充满争议中走进了一个新的运行区间。
  ◆2008楼市被“泼冷水”。 畸形的房价及突如其来的地震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削弱了奥运带来的振奋力,只涨不落的楼市一年内-从火到冷,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从调控到救市……200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0.3%。
    第四阶段:2009—2010年 楼市高烧 传言崩盘 国家调控
  ◆2009楼市与2007年时是双胞胎么?虽然都处于上升趋势,但2007年楼市如京戏之“西皮流水”,高亢激越,行云流水;2009年楼市则如“二黄散板”,起伏跌宕,一咏三叹,难以精确把握。网上流传房地产崩盘时间表称中国楼市将重蹈日本覆辙。
  ◆2010年房价处于房改以来的最高点。3月以来,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1.7%,为2005年7月份国家统计局将房地产价格投机数据,从35个城市扩大到70个城市以来的最大涨幅。
     回顾了10年以来房市的生长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房价从开始一路高歌猛进、扶摇直上,虽然在2008年的时候遭遇了小小的挫折,但是立马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实现了一次伟大的“华丽转身”,并且在2010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实现了跨越式和突破性的紧张,房价终于在2010年达到了房改以来的最高点,高潮在这一伟大的时刻终于来临了,体制内的人们尽情挥霍着这顿丰盛的晚餐。
   房价以压倒性的趋势战胜了一切,它打败了民主,打败了法制,打败了公平,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逆流而上,勇往直前,房价朝着亚洲第一、全球第一的方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样的快感怎么不叫人着迷怎么不叫人为之痴狂?房价在以神舟七号上天的速度上升的时候,也带着人们冲上云霄high翻了天。这种极度兴奋的状态有点像玩过山车,让人尖叫让人发狂,就像吸食鸦片一样,海洛因麻痹人的神经而使人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幻觉,但事实上幻觉就是幻觉。
  真实的情况就是,人体由于吸食了大量的毒品变得越来越虚弱,各项器官的功能也趋于衰竭状态,直到死亡降临的那一刻,才能终结这种欲仙欲死般的幻觉。当幻觉终结后,健康的人们所看到的是,一具干枯瘦弱的尸体怀抱着一杆鸦片烟枪。一旦实体经济无法支撑超高的房价之时,人们怀中所抱的也只能是一对砖头瓦块而已。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加工出口企业大量倒闭,环境资源破坏殆尽,耕地大量减少,水旱、寒潮、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等不断加剧……这些是近几年我们正在经历的,而这些情况在过去的2010年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在即将来到的2011年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脆弱的生态缓解和实体经济已经虚弱到经不起任何的风雨了,更不用说是国际化的经济浪潮冲击了。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随时都会引爆这颗“定时炸弹”,到时候便是楼市幻觉的终结点了,当一场海市蜃楼结束之后剩下的会是什么呢?茫茫的沙漠中,饥渴至死旅客身边陪伴着一只骨瘦如柴的骆驼……二、鸦片和房市同为畸形经济发展下的产物
  
  1840鸦片战争 VS 1980房改
   早在1840年前,鸦片在中国便已泛滥成灾。数量上,以1821年至1839年为例,鸦片在中国的实际销售总量计约279239箱,平均每年销售1万多箱。地区上,1830年后,鸦片走私从广州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一直到直隶和东北的沿海一带,烟毒流散,甚至处于内地、被清政府视为根本重地的盛京等处“亦渐习染成风”。林则徐曾描述衙门里“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
   然而第一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鸦片灾难”的悲剧化色彩,除了给中国带来“洋烟”这份厚礼之外,更重要的是鸦片战争迅速扩大了中国本土鸦片的种植面积。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林则徐表示:“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同治十三年(1874)也奏请弛禁,以抵制洋烟的涌入。他指出,“既不能禁英商之不贩洋烟,即不能禁华民之不食洋烟”,而禁止内地各省种烟,势必使洋烟四处贩卖,掠取厚利。因此,“应暂弛各省罂粟之禁,而加重洋药之税厘,使外洋烟土既无厚利,自不进口”,这样“不但夺洋商利权,并可增加税项。”如果外洋烟土不来,再严禁鸦片,也容易办到了。李鸿章官高权重,所提出的主张又冠冕堂皇,似乎切实可行,因此影响很大,以至于弛禁的主张左右了政局,弛禁终于被清廷允许了。
   前面已经说过了,房市在1998年房改以来就房价就一路上扬,1998年的房改恰如1840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惊醒了这只沉睡的“大象”,正如鸦片泛滥那样房价也涨得一发不可收拾。1998年6月,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召开。随后,国务院在7月3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这份后来被看作房改纲领的“23号文件”,正式开启了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在新中国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市场化”成为了住房建设的主题词。
   “那时,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快。中央领导说,要拉动经济增长这是第一位的,如果不大量地投入,不大量地投资,国家GDP7%、8%的目标,就实现不了。”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顾介绍说,当时以住宅产业拉动内需的目标非常清楚。而他曾参与过1998年整个房改政策的制定过程,“住宅建设的产业链很长,涉及到几十个行业,建材、化工、钢铁等,都能拉动经济增长。”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可以从多个方面带动经济的增长,“买房以后,要花很多钱装修,要买家具、家电,这又带动了很多行业,前期后期都带来这样一个产业链效果,既可以从投资角度拉动经济增长,又可以从消费角度拉动经济增长,是双重拉动的。”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一条《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概念首次提出了,提前消费、贷款买房、按揭等陆续登陆中国内地。
   对比一下便可以看出,顾云昌所述的涉及到的“广泛产业链”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等推动房改的理由,与李鸿章、曾国藩提出的“用本国鸦片来抵制进口鸦片”的理由何其的相似。房改和鸦片种植开禁一样,在不久后的时间内,都亲自品尝到了自己酿下的苦果。
 “以土抵洋”的鸦片政策 VS 民怨沸腾的98房改
   事实上,在弛禁的呼声和官员的默许、鼓励下,罂粟的种植迅速发展,全国各行省在都种植罂粟,清廷对土烟收税,但较洋烟税率为低,从而鼓励了土烟生产,光绪十一年(1885),清廷规定洋烟每百斤收税银86两,而对土药征收60两。 同种植粮食等农作物相比,种植罂粟、生产鸦片的比较效益高得多,受利益驱动,贫穷无靠的农民纷纷改种大烟。一时之间,全国各地,无论是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还是长城内外,漠北滇南,罂粟花到处开放,摇曳生姿。据记载,“自咸、同以后,烟禁已宽,各省种植罂粟者,连纤接畛,农家习以为故常,官吏亦以倍利也,而听之。”
   1906年中国国产鸦片约为万担,而进口鸦片仅为万担,这表明中国鸦片的自给率也达91%以上,已经实现了自给。 然而,鸦片国产化并不是一件好事。在晚清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清廷在客观上不能抵制鸦片的大量输入,也不能、无法防止白银的大量外流,但通过允许栽种罂粟、生产制造鸦片,却成功地抵制了洋烟的大肆输入,较为有效地防止了白银的外流,减轻了风雨飘摇中的清廷的财政危机。从这一意义上说,鸦片国产化,对清廷是“有利”的。然而,鸦片的国产化导致了举国上下到处种植鸦片,使其产量迅速增加,价格大幅度下降,从而为更多的人,甚至更多的贫困百姓吸食鸦片提供了条件。因此,随着鸦片国产化的实现,整个中国的吸食者也迅速增加了,鸦片之害因而更加突出了。可以说,清廷实施的“以土抵洋”的鸦片政策,无疑是饮鸠止渴的政策,是以鸦片烟毒害更多百姓的涸泽而渔的政策,其危害相当大。
   与弱智的“以土抵洋”的禁烟政策相比,98房改并不见得高明到哪去,因为房改的结果就是10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居然低于98年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年报,到2007年底,全国有城镇人口59379万人。那么这近六亿的人口,究竟又拥有多少城镇居民住房呢?2002年全国城镇住宅面积81.85亿平方米(来源:建设部网站)+ 5年新增住房面积30亿平方米(来源:原建设部部长报告)- 5年拆迁失去的15亿平方米住房(根据住房使用期和拆迁率推算)+城区扩大“新市民”带来7.5亿平方米(根据统计资料推算)。 那么,到2007年底,全国城镇实有住宅建筑面积在104.35亿平方米左右。以此推算,到2007年底,全国城镇的人均住房面积就是17.57平方米。这就是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的真实水平。需要说明的是,它和原建设部所宣传的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水平已达到人均28平方米的有很大的差别。房改”十年,全国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竟然低于1998年的水平(人均18平方米),这也就是为什么公众对住房问题“民怨沸腾”的原因所在。
   早在2002年5-7月,国家统计局就在对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家庭财产进行了首次调查。调查报告表明,“房产在家庭财产构成中比重最高”,占到家庭财产的47.9%(为10.94万元);其他包括存银行、买股票、搞经营和家里的大件耐用消费品等所有的家庭财产加到一起,才只有52.1%(注:这还是在房价暴涨前的2002年中的统计)。 推算下来,现今的房产已占据城镇居民家庭财产的四分之三左右。这就意味着启动普通市民的住房消费,就是激活了占中国人口45%、消费力占全国75%左右国民的四分之三消费。高房价的负面效应,不仅在于它压抑了四分之三城镇居民正常的住房消费,而且还在于它使得那些不得不买高价房的市民丧失了其他方面正常消费的可能。那些被称为“房奴”的中产阶级买房者,过去所花费的休闲旅游、餐饮娱乐、高档电器和其他商品方面的支出,大部分转化为每月必付的高房贷。
   与此同时,高房价同样也使那些还没有解决住房问题的“未来买房者”,不敢有正常的消费行为。所以说,正是高房价的压迫,使民众丧失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消费”。这也是造成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无法正常启动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一直以来靠盲目扩大国家和政府的公共基础设施上过度投资,纵容甚至鼓励行业和企业不计成本的重复建设所派生出来的“高度投资依赖型”的“增长模式”,已在发展的实践中呈现越来越大的负面效应。“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仅使投资效率日趋低下,而且超常投资下的回报过低和信贷回收问题,极易引发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
  
  半殖民半封建的经济土壤 VS 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房市
   众所周知,鸦片是一种让人意志消沉、身心俱败的罪恶消费品。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国内鸦片消费市场已是初具规模,各地烟馆林立,烟民遍地。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英国人选择鸦片作为贸易的主要商品,除了资本逐利的残酷性之外,另外还有几个现实因素也促成了鸦片贸易的兴起。从贸易环境上,贸易受到清政府设置的“十三行”限制,"(“十三行”事实上大都是官办企业,所进口的商品必须要经过他们认定)这必然导致中国市场狭窄,外国无法通过扩大贸易数量的方式来平衡贸易逆差。从双方进出口的货物来看,中国主要输出茶叶、瓷器、丝制品、漆器等,这些都是在欧洲大受欢迎的商品,而外国商人输入的主要是棉花、羊毛制品、钟表等商品,这些商品在中国市场很小,影响甚微。
   为了弥补逆差,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打破清政府对内地市场的限制,二是在目前的贸易环境下找到有利可图的商品。马戛尔尼、阿美士德等人的外交失败,已经充分证明了打破市场限制是不可能的。但令英国人惊喜的是,当时中国国内的鸦片消费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尽管天朝禁止罂粟种植和鸦片生产,但禁令大都形如废纸。何况,国内的鸦片质量远不如印度鸦片,国产鸦片也还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此丰厚的利润,加上当地官员的腐败(缉私官员也参与走私),鸦片之灾不但没有被禁止,反而在鸦片战争前的50年里愈演愈烈:1790年是4000箱,1835到1839年间,已经剧增到每年近4万箱。
   鸦片屡禁不止,除了吸食者难以戒除外,政府官员尤其是缉毒人员的腐败渎职、徇私舞弊行为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据魏源追述:当时广东水师的缉毒巡船,竟每月公然地受规银三万六千两,然后把走私商人放入。水师副将韩肇庆,甚至专门护送走私,鸦片由水师包办运输。更可恨的是,韩肇庆居然从每万箱里抽出数百箱,作为截查的战利品拿去报功,由此韩肇庆还得以保擢总兵,赏戴孔雀翎,风光无限。福建水师和浙江官军也不甘落后,他们在鸦片走私中同样大肆收取贿赂,然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鸦片大量进入。鸦片贸易,在内忧外患的经济土壤上,生根发芽,有毒的罂栗花开遍神州大地。据统计,1909年晚清全国约有2500万人染上了烟瘾,每年的经济损失达85625万两白银,这也是中国生产效率很低和中国人民十分贫穷的原因。
  
   在30年的改革实践中,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扮演了一个“关键性”的角色。正是这项改革,触发了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经济增长。一直以来,房地产业大多都是宏观经济发展的函数。中国的房地产业的起伏,大体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起伏是一致的,即经济增长较快,房地产发展也较快;反之,经济低迷,房地产业随之下滑。1998年年均GDP增长首次低于1991年的8%,随后一路下滑,维持在7%附近。中国的房地产业却一反常态,从1998年开始突然脱离宏观经济曲线,出现了无法解释的快速上升。都要归功于“住宅分配货币化”政策,房改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在短时间内猛烈地释放出来,房地产市场“爆炸”促进了GDP的高速增长。
   然而飞速发展的房地产经济,除了让中国各大城市楼盘遍地开花之外,并没有从实质上增加国人的人均住宅面积,也就是说人们的居住条件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相反居住条件日趋恶化。那么改革开放30年以来,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怎样的房市呢?不妨跟随房改进程的步伐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峥嵘岁月。
  
   房产经济是发展的救世主吗?
   1997~1998年,2003~2004年,2008~2009年堪称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三个标志性年段,其背景分别为亚洲金融危机、“非典”和国际金融危机,在每一次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房地产业均“临危受命”,功不可没。
  ●保增长: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在“保增长”的大前提下,许多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必然会使此前调控政策的影响“土崩瓦解”。
  ●金科玉律:中国地产界有这样一条金科玉律:“执政者不会出台对自己不利的政策。”政府更有激励的是推高房价以保持土地出让金、税收和GDP的高速增长。”
  ●商品房的成:土地、建安费用,政府各项税费,从成本清单中,各级行政部门税费占20%,和15年前比,当地房地产业的税费增加了30%。
  ●开发商:一线城市开发商:3850元卖房仍能赚钱。嘉宝集团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3850元/平方米的售价公司仍能盈利,“公司之前开发限价房项目,售价3400元/平方米依然可实现5.48%的利润。”四成利润打点职权部门,一位开发商坦言:“楼盘开发成本只占房价20%,房开商能够拿到其中40%的利润,余下超过40%的利润全部被相关职能部门‘层层消化’掉了。”
  地王频发:“面粉比面包贵”一直以来,“高地价”被指是推高房价的一大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地价给人们带来的高预期,继而影响了市场上的购买心理。
  ●"地王"凶猛 开发商:我买的不是地王是预期
  ●房价飞涨地王频出 普通购房者已被高房价抛弃
  ●地王再推高房价 北京4环提前进入4万元时代
  ●上海汤臣一品做上中国“地王”头把交易
  ●北京地王村千亩土地闲置九年 地价暴涨145倍
  
  魔鬼“炒房团”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炒房团应运而生;属于游资性质的“炒房团”,其资金规模巨大。但市场对于其运作模式、盈利结构并不明晰。
  ●二三线城市油水大 3大“炒房团团长”曝内幕
  ●温州炒房团博弈楼市政策:要买就买豪宅
  ●揭秘炒房团利益链 炒房资金已足以影响市场
  ●浙江炒房团“杀”向海外  韩国济州岛成热点
  疯狂的海南楼市泡沫 2010年初,受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利好消息”刺激,海口、三亚等一线城市房价每天涨千元,吸引国内外购房客下飞机直奔楼盘。
  ●27国炒房团奔赴海南 三亚被称“东方迪拜”
  ●海南房价以火箭速度蹿升 职业炒房10天赚60%
  ●8成外地人炒出7成空置率 海南房价一次到位
  ●海南最牛售楼小姐1年售楼13亿 提成200万
  
   这种畸形经济下的房市产物,除了与鸦片贸易泛滥有“共鸣”之外,还与我国文革时期的大炼钢铁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大炼钢铁练出来的是一堆废铁,那么大建楼市建出来的会是高品质、高安全性的商品房么?面对强拆、以及大量的“楼歪歪”、“楼倒倒”事件,我们不得不正视自己目前的居住环境有多么的糟糕。
   据《环球时报》记者钱峰2003年7月报道:国人对世界“较高水平”应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在我国,“人均26平方米”如果是真实的,那可以说明住房数量“凑合”(但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如何统计的)。而我国的住房质量离“世界较高水平”还差距甚远,“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表示,我国的住房质量不高,在未来15到20年里,现有的160亿平方米住宅有大部分要拆了重建。许多城市10多年前盖的房子,现在看上去像建筑“垃圾”,目不忍睹。而住房功能不完善、配套不齐全也是普遍问题,尽管大城市稍好些,但是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等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此外,我国居住的自然环境、安全环境相对比较差。 中国人居住的综合水平离“世界较高水平”还有很大距离,不宜坐井观天,盲目乐观;地方政府在解决民众居住质量、居住环境方面还任重道远。
  三、都能产生表面繁荣、强盛的“幻觉”
  
   在马克吐温笔下,对于美国西部小镇唐人街的鸦片烟馆有这样的描述:在每个邋遢,像黑洞般的小破屋里,燃烧鸦片的味道淡淡飘出。屋里黝暗一片,但仍可见二、三个面色蜡黄、拖着长辫的无赖,蜷曲在矮床上,一动不动的抽着鸦片。极度的满足,两眼无神。马克吐温、狄更斯笔下的中国烟馆,是西方对中国的鸦片想象,其中夹杂着对于当时中国黑暗、野蛮、残忍、堕落、病态、愚眛、麻木、懦弱、衰败等构建。既是西方透过鸦片对中国的想象建构,也是西方在文明秩序上确立常态文明和病态文明的区划。吸食鸦片、留辫子、裹小脚,这三者构成了中国文化潜意识压抑的象征。
   从文化层面上看,吸食鸦片是一种独食行为,“横卧烟榻,传筒对吹”,鸦片烟具的精致考究宛如艺术品,更是体现了鸦片经济的“繁荣昌盛”,更体现了当时高度文明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美学鉴赏能力。雷晋的《蓉城闲话》中描述道:“烟枪如洞萧,烟灯以铜为盖,玻璃为罩”。富人烟杆是相当精致的,有象牙嵌宝石、银质描丝、白玉、翡翠、珍珠、紫砂等材质。鸦片贸易不仅促进了鸦片交易的繁荣,更是推动文化、艺术甚至服务行业的发展。鸦片是奢侈品也是消费品亦或是消遣娱乐品,因此鸦片总是与性、春药、娼妓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张昌甲《烟话》提出,吸鸦片或许刚开始与狎妓有关,但吸食之后就对女色全然无趣。
   从经济层面上来看,据《剑桥中国晚清史》统计,在鸦片战争前,鸦片贸易占到中英贸易的一半以上,而在整个19世纪,鸦片是世界上最贵重的单宗商品贸易。看似英国人以枪炮打开中国的国门,强制实行鸦片贸易,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英国人成功了,鸦片贸易的繁荣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1835年到1838年,走私进中国的鸦片大约4万箱,每箱平均耗银约400两,以此推算,中国光鸦片一项就外流近1600万两白银。鸦片战争开始后白银大量外流,中国的银价呈现直线上涨的趋势(这让我想起了现在的人民币升值),鸦片之祸致使白银大量外流,对当时的货币体系造成严重冲击。鸦片贸易催生的是一种病态“强盛”,1800年左右白银兑钱一千文不到,而到了1821年至1838年间,白银兑钱从一千二三百文升至一千六百余文,田赋仍旧按铜钱数缴纳,实际上变相增加了老百姓的税负。马尔萨斯说,唯有瘟疫和战争才能大量减少人口,缓解资源的危机,中国晚清时期很不幸地充当了这个理论的实验品。
  
   对比今天的楼市繁荣景象,可管窥一般,土地资产逐步成为中国重要资金来源和融资手段。1999年以来,中国土地出让总收入已达6.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多数为2004年土地出让实行“招拍挂”以来所获得。1992至2003年,全国累计收到1万多亿元人民币的土地出让金。2004年中国土地出让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经营性土地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由于“招、拍、挂”的核心是“价高者得”,全国土地收入猛增。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7000亿元人民币;2007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超过1.2亿元人民币;2008年土地出让收入9600多亿元人民币。当时的满清政府,除了鸦片贸易之外,已经贸易其他增加税收的手法。那么除了出卖土地以外,政府还有其他快速增收的手段么?
   2010年1月10日“国十一条 ”出台,提出要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并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1月21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称,2010年将新增信贷7.5万亿,银行业将合理控制信贷增银行业合理控制量,做到有保有控。2月11日,央行货币报告称, 2010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将增长17%。 2月23日北京出台“京十一条”,表示要增加住房建设用地供应。3月7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3月10日,国土部发出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房地产监管问题知。3月22日,国土部会议宣布,在今年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没有编制公布编制保障住房前,各地不得出让住房用地。密集的宏观调控政策,成了房价一路上涨的助推器,房价逆势而上,大有不冲上云霄不罢休之势。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房地产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研究院房地产中长期的研究,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9.37亿平方米,同比平方米商品房 2009大幅增长42.1%,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平方米人民币 2009增加9.59万亿元,较上年增加4.6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历史创下上年。而2001~2009年的历史数据显示,货币投放对房地产市场的影房地产历史 2009响十分明显,房地产各类贷款、M2与销售面积和价格的房地产价格面积走势趋同,多次出现了共同的顶点和底部。
   据测算,假定多次顶点假定其他因素不变,2009年的M2快速增长导致商品房价格上涨商品房价格 2009年9.7%,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加18.8%,而在2001~2008年由货币商品房 2008 面积投放引发的平均增长为5.9%和11.4%,由此可见货币供由此可见引发增长应量的大幅增长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人民币升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胀加剧,而房市依然稳如泰山;白银价格上涨、百姓赋税加重而鸦片贸易却依然繁荣 ,对比就可以发现在繁荣表象的背后可能是万丈深渊。
  
  

作者:caomeifeifei 回复日期:2011-01-18 15:30:28 
  四、房子与鸦片皆为腐败的产物
  
   多年前,马戛尔尼等人想扩大中英贸易,但失败了。令他们惊奇的是,这些走私商人却胜利了。走私导致鸦片市场急剧扩张,东印度公司甚至不得不赶紧扩大印度的罂粟种植面积,增加鸦片产量,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中英鸦片贸易的产业链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种植罂粟并加工成鸦片,港脚商人把鸦片运到中国,再通过各种走私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紧接着英国商人再利用鸦片获得的国际通货(白银)。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称:鸦片烟本来自英吉利,洋人严禁自己国家的人吸食,却专门引诱他国,如今鸦片蔓延中国,实在是自古以来没有过的大患,这个祸害比洪水猛兽还要厉害得多。京官中吸食鸦片的达百分之一二十,就连一贯勤俭的道光帝也曾一度吸食鸦片,后来的慈禧太后也是个鸦片吸食者。
   鉴于鸦片的危害,雍正皇帝在1729年曾下令禁止鸦片在国内种植、生产和买卖,但他留了一个漏洞,那就是没有限制鸦片的进口,当时甚至还对鸦片进口征税(一直到1796年)。
   18世纪末,鸦片的危害开始显露。1799年,嘉庆皇帝再次颁布鸦片禁令,禁止进口、销售鸦片和种植罂粟。这个禁令虽然损害到了那些国内外的毒品种植者和出口商人的利益,但却给那些徇私舞弊的官员提供了发财的机会。从毒品贸易的规律来看,如果政府清廉有效,禁令也许能起到作用,但要是政府腐败无能,只会导致更糟糕的结果。由于吸食鸦片的口子已打开,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的趋使下,国内继续秘密种植罂粟和加工鸦片,或者干脆走私连税都不用交。地方官僚、买办和外国鸦片商紧密地勾结在一起,才是鸦片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所在。
   《半岛晨报》报道,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关东都督府的第一任都督大岛义昌就采纳了石本贯太郎提出的“统一烟馆,既可使支那人(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蔑称)麻木不仁,又可为我大日本帝国广致财富,一举而两得”的建议,于1906年6月21日设立了关东州鸦片总局。当年7月1日,日本殖民当局发布了《贩卖鸦片业及烟馆业税规则》的署令,从此公开卖鸦片,公开造烟膏,公开抽大烟,大连地区的中国老百姓深受其害。“福寿膏”成品一律送到大连的鸦片专卖局,鸦片专卖局负责把这些毒品再批发给“小卖所”。仅批发一项,“小卖所”获利最高者,每年可达10万元金票。据日本《关东局施政三十年史》记载:“1912年,关东州内特许出卖人为97人,吸毒者为2980人;1923年,特许出卖人为95人,吸毒者为27156人;1934年,特许出卖人为149人,吸毒者为43981人。 ”
   当地老人介绍,吸毒者多数是穷苦的劳工,这些盖房子的建筑工和铁运、水运装卸工,背井离乡,贫困穷苦,孤独寂寞,朝不保夕,往往会借“烟”消愁。李华家说,大烟馆冬天生着火炉子,非常暖和,到了夏天,屋里也凉爽,还常有漂泊江湖的艺人说书、卖唱、变戏法,对闲暇的劳工更增加了吸引力。当时的吸毒者一旦吸毒成瘾,便一发而不可自拔,当一群群面色铁青,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烟民,像对虾似地一个挨一个地佝偻在大土炕上时,日本殖民当局让中国人“麻木不仁”,以利其统治、盘剥的目的就达到了。
  
   楼市的红火,除了富了一批开发商之外,更是大幅增加了财政收入。腾讯财经频道在6月的一篇报道中指出,2010年1月到5月,中国的财政收入是3.5万亿,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年的财政收入将达到8万亿,很快就将成为世界第二。央视评论员白岩松在《新闻1+1》节目中表示,过去十几年来,政府财政收入凯歌高奏,增速远远超过GDP的增速。这时候,一定有人勒紧裤腰带了,企业、个人,包括地方,多在勒紧裤腰带,使国家变得更富了。
   地产垄断大大充裕了国库,众所周知,垄断最大的好处就是给当权者增加财政收入,能够轻易实现强权统治。事实上,当生产与监督都集中于政府一体,自己监督自己,既充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获利自然是最丰厚者。这与当年鸦片泛滥一样,1874年之前,中国对鸦片的态度以财政安稳为主,却没有认真考虑吸食鸦片造成的严重后果。在鸦片造成病态身体、种族灭亡、国家衰败、帝国侵略和毒害社会等各式不同立场和脉络的诠释框架下,使鸦片深深烙上了罪恶的印记。
   “房价上涨时不会死人,但房价下跌时却一定会死人”亚洲首富李嘉诚一语道破天机,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房地产的产业链原本是很简单的,开发商从拿地、建设、销售、回笼资金,再拿地并开始一个新的循环;与其他行业的筹资、投入(生产)、销售是一样的。然而,在房地产行业因为存在暴利或其它因素,房价似乎在无止境的上涨,再加上有些房地产商违规操作,一些相关利益团体的相互勾强,导致了地产行业的不透明和不确定性。如果说财政收入是公利,给国家带来利益。
   目前房地产在中国的发展来看,地产的产业链机构包括:政府、银行、代理销售、设计、施工建设和顾问。据有关调查,开发商多半把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放在第一位,政府为何在开发商的心目当中如此重要?长期以来,土地和资金一直扮演着房地产业最为重要的角色,而产业链生存则受到普遍漠视,链条上的各方合作对于链与链之间的公共规则不是共筑,而是蚕食,由此导致产业整体运行效率低下、交易费用畸高、合约信用缺失,潜规则盛行,不确定的人为因素不断地增加经营风险和试错成本,这是产业链上各行业一种潜在的生存压力;还因为每个链条的行业标准普遍缺失,使得链与链之间的公共节点也是含混不清,据说,项目从拿地到销售整个过程,开发商竟然要盖公章108个!垄断还给权力者和垄断的私人带来了无限的好处。由此带来的地产腐败事件层出不穷,窝案不断发生,这与晚清官商勾结走私鸦片如出一辙。

为了使问题得到更加深入的进一步探讨,我先在这里补充一点内容,供大家思考,稍后两日我会做详细论述。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发表高见!
  ————————————————————————————————
   我国一直就是强国是GDP大国
  
  
  康乾盛世:中国GDP世界第一
   麦迪森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历史数据考证与分析专家,他的多部著作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版。按照麦迪森的说法,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相当出色。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与此同时,中国人口从占世界总量的22.9%增长到36.6%。 但是,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扩展到法美等国,而中国仍停留在农业和手工业时代,经济呈现出粗放型增长。
  
  
  近代以来中国一直是经济大国
   我们经常说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但如果按照近20多年来经济史学家提供的数据,近代中国其实一直是个经济大国。《大国的兴衰》引用经济史学者贝罗克的统计,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宝座直到1890年才被美国抢去。麦迪森也认为:“中国在之前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到了19世纪90年代,它的这个位置被美国所取代。”他认为,中国GDP被美国超过的确切时间,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1895年。从1840年开始,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中国却在对外战争中连续失败,领土日益缩小,国际影响力日趋低落。中国丧失了约12%的国土。无论从任何意义上,晚清的中国都不是一个强国,而是一个屡遭侵略、屡屡割地赔款的弱国,还是一个主权不完整的半殖民地国家。
  
  
  民国时期中国任是经济大国
   直到1913年,遭受了八国联军侵华、庚子赔款和日俄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的破坏之后,中国的GDP仍居世界第二位。1950年,在经历了多年战乱的破坏之后,中国的GDP仍然仅次于美国、苏联、英国、德国,居世界第五位。可见,在民国时期,从经济总量来看,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大国。然而,当时的列强并没把中国看作大国。
   1919年,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列强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根本无视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合理要求。20世纪20年代,有的中国知识分子写文章夸耀中国“地大物博”,鲁迅先生就一针见血地写道,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头猪或一只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一定会记得片中的主题曲《向天再借500年》,康熙大帝在片中的形象恰如歌词描述的那样大气恢弘、英明神武。清朝自努尔哈赤称帝至末帝溥仪共历十二帝,在268年的统治期内为祖国创下了大量的丰功伟绩,当然也为现代电视连续剧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众所周知,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正因为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头上顶着“最后一个”这个伟大的光环,因此它的结束对现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枪响,结束了大清王朝的统治,到今年2011年正好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100年过去了,掐指一算,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告别封建社会整整有100年时间了。但在与读初中的表妹进行了一次谈话后,我觉得100年还是太短,我们是否真的能与封建社会 say goodbye呢?

表妹:姐姐,为什么2010年有103万人参加一种只招收不到1万人的考试呢?听说这种录取机率极小的考试叫做国家公务员考试,考上了还能捧上金饭碗,这是真的么?有古时候考状元难么?
我:这是真的
表妹:姐姐,听说你们80后这代有个叫韩寒的很牛是么?为什么你们这代只出了一个韩寒呀?你怎么没他出名呢?
我:因为我不是韩寒呀
表妹:为什么美国的初中课程那么简单,我们学的那么难呢?他们寒暑假可以去旅游,我们为什么刮风下雨都要在教室上课?他们有晚自习么?
我:因为••••••
表妹:姐姐,现在考大学有什么用呀?听说现在大学生比农民工的工资还低,这是真的么?
我:这••••••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0 03:27:36 做记号

  • 大清王朝,为何你的身影如此熟悉?
    我无法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向表妹解释这些,连社会学家都无法解释的复杂社会现象,有时候面对着庞大的大学生失业队伍,我常常会产生一种幻觉,我幻想到康熙大帝英明神武的形象在新闻节目中频现。但教科书告诉我们,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后,中国便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与现在人口爆炸的时代相同,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清末时达到四亿以上,人地矛盾十分尖锐,以至于当时的执政者不得不,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等政策缓和积极矛盾。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与此同时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当时的人口达到3亿。我们伟大的祖国虽然人口已至15亿,但依然是国力强盛,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康熙年间,统一台湾,并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这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促进了民族融合并初步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与版图不断扩张同步进行的还有封建专制制度,“圈地投充”破坏中原地区的经济;重农抑商,制约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制造了多起文字狱,导致思想上“万马齐喑”,给旗人寄养的特权,使其迅速腐化。统治者轻视科技和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科技极大落后西方。这些政策是对以往封建制度的一种更为严苛的执行方式,在欧洲人开辟新航线,欧洲大陆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之际,这些政策同样也把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推向了最高峰。



    “单峰驼”式经济发展模式
    清朝的经济发展,有点像单峰驼,两头低、中间高。和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一样,经过长期的战争后建国初期,经济十分萧条,这种萧条期一共持续了三四十年之久。康熙以后,经过了恢复、发展的上升期;雍正、乾隆时经济水平达到了清朝有史以来的最高峰;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入侵加上本身的经济衰败,有重新回低谷,这样随时间变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构成了一个单峰驼的形状。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吧清代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清代前期经济、中期经济和晚期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国封建经济衰败之际,正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兴旺之时。

    前期经济:迟缓调整
    顺治元年到康熙六十一年 (1644—1722年),
    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由于清王朝的统治者尤其是清朝第二代皇帝康熙,大胆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改革措施,特别是抓住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这个关键环节,使清代经济从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和经济崩溃中得到恢复和调整,并使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中期经济:内部繁荣 外部衰退
    从雍正元年到道光二十年(1723—1840年)
    由于从雍正到乾隆年间,清代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因此出现了清代社会经济高度繁荣的局面,并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这种繁荣局面的取得,其重要原因,在于清政府在赋税制度方面的重大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增长。
    “摊丁入亩”赋税制度的改革,是康熙时期“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直接延续,它从雍正初年开始,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结束,历时50多年。它简化了税收的手续,按照土地多少征税,减轻了贫苦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状况。“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赋役制度的改革,它从名义上废除了长达2000年的人头税,这是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削弱的标志。这个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也使早在明中叶就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增长。
    但是持续了50年之久的“永不加赋”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对比此时在欧洲逐渐兴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再优惠的赋税政策起到的也只能是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随着土地兼并加剧,清代经济从乾隆嘉庆之际开始,出现由盛而衰的转变。人地矛盾的尖锐以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先天不足”加速了这样衰落的过程,使其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进攻的目标。

    晚期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成型
    道光二十年 (1840年)起,至宣统三年 (1911年)。
    落后的封建经济制度已早与国际发展潮流脱轨,规律具有不可抗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任何逆历史潮流发展的经济制度终将被淘汰。但是清朝的统治者,通过财政搜刮,加强了对民众的封建剥削,来巩固统治。这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同时也是
    而太平天国革命,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机器工业,戊戌维新的改革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因为此时的上层建筑明显已经不适合经济制度的“口味”了。
    外资入侵自然经济大规模解体,但是由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部充分,各地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小农经营在社会生产中仍居主导地位。“先天不足”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势力和外资的双重压迫下步履维艰,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由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不足,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走的是先军事、重工业,后民用、后轻工业的发展道路,但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不能摆脱资金短缺的困境。



    纵观清朝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贯穿始终的主线条就是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尽管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毫无疑问,前者的实力是强大的后者只是一个襁褓中的新生婴儿,对于华夏大地的民众来说,这是一张新面孔,它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同时也是未知的,虽然它可能在未来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毕竟目前太过脆弱,保护不好便容易半路夭折。在简单回顾了其发展历程之后,我们接下来不如将这三个阶段做个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来深究其经济结构形成的背后原因。


    清朝经济发展的启示
    从人口来看,清初,中国的人口可能在1亿左右,中期有3亿多,末期达到了4亿。人口在短短2个世纪内实现了4倍的增长速度,在当时的情况下世纪上是没有先例的。我们可以从人口估算到它的经济,有多少人口就必须要生产相应数量的粮食来供养这些人口,在农业社会,衡量国家力量主要是看粮食的产量。根据麦迪森的统计,根据贝洛克的统计,他们统计当时十八世纪的中国的GDP占世界 GDP的百分之三十二,是世界第一,中国百分之三十二的 GDP,远远超过英国,远远超过法国。当然创造如此之高的GDP,人口基数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创造如此高的GDP与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关(不像欧洲重视商业发展)。

    到中期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康乾盛世”, 所谓的最高峰是也只是从经济规模来讲的,算的是经济总量,而不是人均经济水平。中国经济在本质仍然是封建经济,数量庞大,但质量却不佳,因为没有经过产业革命走势近代化轨道,靠的是投入大量的人力去精耕细作,生产力低下而且产量不稳定。巨大的经济总量除以巨大的人口总量,得到的只能是微小的平均量。不像西欧在十八世纪后期,正在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迅速上升。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弊端逐渐暴露,于是引发了大量的发生农民战争和动乱。十八世纪以后,十九世纪初,开始是白莲教,跟着南方的天地会,北方的天理教,各种各样的教门会轮番起义。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社会,在这期间,经济虽有所上升,但依然发展缓慢直到溥仪宣布退位,中国依然没有跨越近代化的门槛。除了帝国主义的入侵之外,当时中国本身的经济、社会机构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还是在于当时社会的惰性,戊戌变法、洋务运动都只是停留在制度层面的修补,而没有从根本上对整个大系统进行修正,所以最后只能造成啼笑皆非的后果,戊戌变法想君主立宪,洋务运动想富国强兵,一个想依靠一个毫无实权的皇帝,另一个却想给懦夫制造先进的武器。

    近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它要很多方面的配合,很多子系统的配合,没有这些子系统的协同努力也不可能跨过这个门槛。近代化不是一个一元的、单线的运动,而是一个多元的、多线的运动。有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好多条线,好多个因素协同的动作,互相推动,互相促进,整个社会才能向前走。只有各个系统,各种因素的协同发展。相互推动才能引起整个社会的全面前进,才能产生克服社会惰性的伟大的动力。清朝后半期的经济发展,处于发展的瓶颈期妨碍了其近代化。


    好,今天先到这里,明天我想再与大家一起探讨,清朝后期的经济发展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的异同,欢迎大家发表高见。
    大清王朝,为何你的身影如此熟悉?
    我无法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向表妹解释这些,连社会学家都无法解释的复杂社会现象,有时候面对着庞大的大学生失业队伍,我常常会产生一种幻觉,我幻想到康熙大帝英明神武的形象在新闻节目中频现。但教科书告诉我们,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后,中国便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与现在人口爆炸的时代相同,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清末时达到四亿以上,人地矛盾十分尖锐,以至于当时的执政者不得不,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等政策缓和积极矛盾。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与此同时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当时的人口达到3亿。我们伟大的祖国虽然人口已至15亿,但依然是国力强盛,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康熙年间,统一台湾,并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这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促进了民族融合并初步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与版图不断扩张同步进行的还有封建专制制度,“圈地投充”破坏中原地区的经济;重农抑商,制约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制造了多起文字狱,导致思想上“万马齐喑”,给旗人寄养的特权,使其迅速腐化。统治者轻视科技和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科技极大落后西方。这些政策是对以往封建制度的一种更为严苛的执行方式,在欧洲人开辟新航线,欧洲大陆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之际,这些政策同样也把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推向了最高峰。



    “单峰驼”式经济发展模式
    清朝的经济发展,有点像单峰驼,两头低、中间高。和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一样,经过长期的战争后建国初期,经济十分萧条,这种萧条期一共持续了三四十年之久。康熙以后,经过了恢复、发展的上升期;雍正、乾隆时经济水平达到了清朝有史以来的最高峰;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入侵加上本身的经济衰败,有重新回低谷,这样随时间变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构成了一个单峰驼的形状。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吧清代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清代前期经济、中期经济和晚期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国封建经济衰败之际,正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兴旺之时。

    前期经济:迟缓调整
    顺治元年到康熙六十一年 (1644—1722年),
    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由于清王朝的统治者尤其是清朝第二代皇帝康熙,大胆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改革措施,特别是抓住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这个关键环节,使清代经济从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和经济崩溃中得到恢复和调整,并使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中期经济:内部繁荣 外部衰退
    从雍正元年到道光二十年(1723—1840年)
    由于从雍正到乾隆年间,清代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因此出现了清代社会经济高度繁荣的局面,并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这种繁荣局面的取得,其重要原因,在于清政府在赋税制度方面的重大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增长。
    “摊丁入亩”赋税制度的改革,是康熙时期“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直接延续,它从雍正初年开始,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结束,历时50多年。它简化了税收的手续,按照土地多少征税,减轻了贫苦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状况。“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赋役制度的改革,它从名义上废除了长达2000年的人头税,这是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削弱的标志。这个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也使早在明中叶就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增长。
    但是持续了50年之久的“永不加赋”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对比此时在欧洲逐渐兴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再优惠的赋税政策起到的也只能是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随着土地兼并加剧,清代经济从乾隆嘉庆之际开始,出现由盛而衰的转变。人地矛盾的尖锐以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先天不足”加速了这样衰落的过程,使其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进攻的目标。

    晚期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成型
    道光二十年 (1840年)起,至宣统三年 (1911年)。
    落后的封建经济制度已早与国际发展潮流脱轨,规律具有不可抗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任何逆历史潮流发展的经济制度终将被淘汰。但是清朝的统治者,通过财政搜刮,加强了对民众的封建剥削,来巩固统治。这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同时也是
    而太平天国革命,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机器工业,戊戌维新的改革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因为此时的上层建筑明显已经不适合经济制度的“口味”了。
    外资入侵自然经济大规模解体,但是由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部充分,各地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小农经营在社会生产中仍居主导地位。“先天不足”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势力和外资的双重压迫下步履维艰,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由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不足,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走的是先军事、重工业,后民用、后轻工业的发展道路,但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不能摆脱资金短缺的困境。



    纵观清朝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贯穿始终的主线条就是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尽管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毫无疑问,前者的实力是强大的后者只是一个襁褓中的新生婴儿,对于华夏大地的民众来说,这是一张新面孔,它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同时也是未知的,虽然它可能在未来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毕竟目前太过脆弱,保护不好便容易半路夭折。在简单回顾了其发展历程之后,我们接下来不如将这三个阶段做个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来深究其经济结构形成的背后原因。


    清朝经济发展的启示
    从人口来看,清初,中国的人口可能在1亿左右,中期有3亿多,末期达到了4亿。人口在短短2个世纪内实现了4倍的增长速度,在当时的情况下世纪上是没有先例的。我们可以从人口估算到它的经济,有多少人口就必须要生产相应数量的粮食来供养这些人口,在农业社会,衡量国家力量主要是看粮食的产量。根据麦迪森的统计,根据贝洛克的统计,他们统计当时十八世纪的中国的GDP占世界 GDP的百分之三十二,是世界第一,中国百分之三十二的 GDP,远远超过英国,远远超过法国。当然创造如此之高的GDP,人口基数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创造如此高的GDP与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关(不像欧洲重视商业发展)。

    到中期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康乾盛世”, 所谓的最高峰是也只是从经济规模来讲的,算的是经济总量,而不是人均经济水平。中国经济在本质仍然是封建经济,数量庞大,但质量却不佳,因为没有经过产业革命走势近代化轨道,靠的是投入大量的人力去精耕细作,生产力低下而且产量不稳定。巨大的经济总量除以巨大的人口总量,得到的只能是微小的平均量。不像西欧在十八世纪后期,正在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迅速上升。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弊端逐渐暴露,于是引发了大量的发生农民战争和动乱。十八世纪以后,十九世纪初,开始是白莲教,跟着南方的天地会,北方的天理教,各种各样的教门会轮番起义。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社会,在这期间,经济虽有所上升,但依然发展缓慢直到溥仪宣布退位,中国依然没有跨越近代化的门槛。除了帝国主义的入侵之外,当时中国本身的经济、社会机构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还是在于当时社会的惰性,戊戌变法、洋务运动都只是停留在制度层面的修补,而没有从根本上对整个大系统进行修正,所以最后只能造成啼笑皆非的后果,戊戌变法想君主立宪,洋务运动想富国强兵,一个想依靠一个毫无实权的皇帝,另一个却想给懦夫制造先进的武器。

    近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它要很多方面的配合,很多子系统的配合,没有这些子系统的协同努力也不可能跨过这个门槛。近代化不是一个一元的、单线的运动,而是一个多元的、多线的运动。有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好多条线,好多个因素协同的动作,互相推动,互相促进,整个社会才能向前走。只有各个系统,各种因素的协同发展。相互推动才能引起整个社会的全面前进,才能产生克服社会惰性的伟大的动力。清朝后半期的经济发展,处于发展的瓶颈期妨碍了其近代化。


    好,今天先到这里,明天我想再与大家一起探讨,清朝后期的经济发展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的异同,欢迎大家发表高见。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0 16:11:55 做记号
  • ·········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0 16:16:00 做记号
  • 我们来回顾一下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不妨也把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
    这段时期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时期;

    第二个阶段:1978——1999年,
    这个阶段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1999——现在,
    国家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中部地区”等战略措施,试图让各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对比一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国内经济结构,与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与殖民入侵 GDP之比较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与计划生育一样,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名义上是国人主动打开国门与外界沟通。清末也有林则徐、魏源、谭嗣同等开眼看世界等仁人志士,殖民主义被迫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从这层意思去理解清政府是被迫打开国门的。但事实上1966—1976年间的文化大革命,已经把中国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人民贫穷、技术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才出现了所谓的改革开放。从这个意义上看,当时的改革开放也是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自我折磨”之后,才做出的决定。殖民入侵是列强逼迫我们,而改革开放是自己逼自己。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0 16:18:47 做记号
  • 改革开发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一直在GDP上大做文章,1月20日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毫无疑问2010年又是一个大发展之年。2009全国GDP增长8.7%,2008年是9.6%,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GDP一直在8%左右徘徊。但在2010 GDP达到最高点的时候,能耗量越来越大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4.56%,增幅比上年提高8.12个百分点。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梁志鹏称,2005年到2030年全球的能源需求可能增加50%,发展中国家增长一倍,中国和印度能源消费比重越来越高,1980年是占8%,2005年是18%,预计2030年是25%。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2010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增长33.2%。

    康熙至乾隆是清朝经济最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经济的发展鲜明地体现在财政收入的增长上:康熙二十一年收入3110万两,二十四年3123万两,雍正二年3092.6万两,乾隆五十六年收入4359万两。国库存银不断增加:康熙十二年(1673)存银2135.8万两,由于平定三藩战争,十七年降至3339920两,三十年激增到31849719两,五十八年增至47368645两。雍正三年增至4000万两,八年增至62183349两。雍正十三年减至34530485两。
    乾隆二十八年增至47063610两,四十二年达到最高:81824044两。这个时期国家的钱基本上用于军饷和战争。当时,全国兵饷每年平均22000万两。乾隆、嘉庆、道光三朝17次战事军费37613万两,而从康熙十六年到道光六年海塘、河工例外开支只是9133.3万两。而和平时代的GDP除了用来支持房地产的发展之外,除去一部分行政成本,剩下的主要用于大宗基础设置建设中,铁路、公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0 16:21:25 做记号

  • 农业生产发展之比较
    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已十多年了,但是农业依然属于薄弱环节。除了东北平原地带,内陆城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比较低的,有的地区甚至依然还在使用2000多年前的农业生产工具,虽然单产量有所提高但是花费农药的使用量也大幅增加,无形中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需要正视的是,在中国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已经越来越减少,需要赡养的其他公民却越来越多。由于这些由农民供养的人口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才导致许多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寻找更高的回报。
    “家庭联产承包”制,将土地和农民牢牢地束缚在一起,阻碍了土地资源和农民的自由流动。但事实上,农业的发展恰恰需要土地资源和农民之间的自由流动,限制了农民自主发展的诉求。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农业会失去其基本的资源——土地。在一些地区,农业的消亡不是神话而是现实,房地产经济是吞噬农村土地的一大罪魁祸首。据《清实录》和康熙、雍正《大清会典》记载,顺治十八年(1661)时全国耕地面积为549万余顷,自康熙二十四年至雍正二年(1685—1724),其间不到40年,耕地面积骤增116万余顷,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反映出康熙朝鼓励垦荒的效果是十分显着的。但是现在我们早已面临无地可开垦的局面,农业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中国不可或缺,但是还没有走上农业生产工业化道路的传统农业将走向何处呢?
    鸦片种植与房地产开发谁更“伤农”?

    鸦片种植合法化
    早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已经出现少量鸦片种植地。如1831年以前,云南“沿边夷民”就已“向种罂粟,收取花果,煎膏售卖,名为芙蓉,以充鸦片”。随后,“内地民人,以取罂粟子榨油为名,亦复裁种渔利”。 再如浙江台州府属,“种者最多,宁波、绍兴、严州、温州等府次之,有台浆、葵浆名目,均与外洋鸦片烟无异”。此外,福建、 广东等地也有类似情形。不过,总的看来, 19世纪50年代末以前,国内种植鸦片在区域上和数量上都是十分有限,危害性并不明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合法化,清政府以“洋药”名义进口鸦片,并对其按照“每百斤纳税银三十两”课税,至此鸦片贸易合法化。1859年,清政府重颁鸦片章程条例,以往国内严禁种植鸦片的法令也随之废除。清人张之洞曾指出,农民“种罂粟一亩,所出视农田数倍,功又复节省”〔31〕,于是农民便把耕地转而种植鸦片。禁令一打开,加上利益驱动, 60年代后,罂栗遍地开花,一些以前暗中种植的公开化,原本没有种植的地方也转而种植。价值种植鸦片利润丰厚,鸦片种植业便以空前的速度很快在各地发展起来。鸦片产量大幅度增加,据莫尔斯估计,1900年中国土产鸦片有376000担。 国际鸦片委员会估计1906年土产鸦片有584800担,产量已达外国进口鸦片数量的11倍。

    毁灭农村劳动力,削弱生产力
    鸦片是一种毒品,并非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长时间大规模地种植鸦片必然会对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事实上鸦片种植,在近代中国农村经济走下衰竭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首先,鸦片泛滥对农民的劳动能力造成了重大冲击,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封建经济结构中,人力是支持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劳动力的盛衰,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成败,关系到农家生活的兴废。
    鸦片种植面积降低了鸦片的价格,使得越来越多的贫苦农民染上鸦片烟瘾。光绪初年一份关于山西省的资料记载,往昔吸烟者大都是游手无赖以及殷实有力之家,至于“力耕之农夫,绝无吸食洋烟之事。今则业已种之,因而吸之,家家效尤,乡村反多于城市”。进入民国以后,吸食鸦片之风依旧盛行不衰。据林竞1919年3 月在甘肃西部的肃州考察时发现,“肃州人口全县计九万余,十人之中,足有七人吸鸦片”。“大约七人之中,妇女居其三,男子居其四,壮者居其三,弱者居其四”。1934年9 月一份关于湖南溆浦县的报道,指出在当地农村“至少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民是吸鸦片的。”30年代的湖南新化县,“好些农民因种烟而学会了吸烟,使那些筋强力壮的农民变成萎弱无能的废人” 大量农村劳动力吸食鸦片,极大的削弱了农村劳动生产力,似得本就凋敝的农村经济更不堪一击。

    挤占耕地,减少粮食产量
    与此同时,鸦片种植业的泛滥所给农村经济带来的危害还明显地表现为破坏和挤占了大片农业用地,使得本来就耕地不足的近代中国农村社会显得愈发紧张。据1906年国际鸦片委员会报告估计,全国用于种植鸦片的耕地约为18713600亩,约占清末全国耕地面积的2.2%。据统计,20年代后期,河南108县中,有63县是种鸦片的,其中仅永城、 海阳、项城、洛宁4县种鸦片的亩数就达22000亩。奉天全省56县,种烟土地,约有2000000亩之多。另据资料统计,30年代上半期, 福建仅惠安北部和东部地区,种烟亩数“合约万亩以上”;湖南新化县所有种烟的土地“约有一万六千亩”。
    晚期末期人地矛盾本已十分尖锐,鸦片种植侵占耕地使这一矛盾雪上加霜。由于大量耕地鸦片所挤占,粮食种植面积缩小,产量下降,本来就已存在的粮食不足问题也就更加突出,以致造成“亩无栖粮,家无储粟”。 粮价上涨,以致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清人张之洞以山西省为例指出,由于农民好种鸦片,“几乎无县无之,旷土伤农,以致亩无栖粮,家无储粟”。 另据本世纪30年代中期一份资料证实,四川涪陵地区因“农田多广植鸦片”,已成为“农产减退之一重要原因”,于是“成群的饥民,到处抢劫粮食”。
    农业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命脉,广泛的鸦片种植,无疑对农村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使原本就不牢固的农业基础地位变得更加脆弱和不稳定,而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技术革新,进入近代农业的发展轨道,因此农村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那些以鸦片种植为基础的地区,一遇到天灾人祸便会导致大面积的人口消亡的恶果发生。大量的耕地和劳力转移到鸦片种植上去的后果,使得当时鸦片种植大省山西本省,粮食产量迅速下降。《申报》当年就曾分析过:“山西自广种罂粟以来,五谷所产渐少,民间毫无盖藏,一遇旱荒立见奇拙,此尚谓害而不由于罂粟,其谁信之?”
    史料记载,从1876年到1879午(也就是清政府开禁鸦片种植后的第16个年头)发生了一次整整持续四年的饥荒;囊括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五省,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川北;上亿人受灾,至少1千万人饿死。其中尤以1877、1878年为最烈,因其两年干支纪年分别为丁丑、戊寅,故而史称“丁戊奇荒”。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回忆当时的情形:“一群妇女蜂拥进一位富人家里,占领了它,在那儿生火做饭,然后又拥到另一家吃下一顿。男人们看到这种办法很不错,便组成五百余人的群体。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劫掠取食。”

    李提摩太日记所呈现出来的1878年的山西,是一个真正的人间地狱:

    1月29日,太原以南140里:
    经过了四个躺在路上的死人。还有一个人四肢着地在爬行,已经没有力气站起来了;碰上一个葬礼:一位母亲肩上扛着已经死去的大约十岁的儿子,她是惟一的“抬棺人”、“神父”和送丧者,把孩子放在了城墙外的雪地里。
    l月30日,距太原270里:
    路过两个显然刚刚断气的人。一个衣服鲜亮,但却死于饥饿。往前走没几里路,发现一个大约四十岁的男人走在我们前面,摇摇晃晃像是喝醉了酒,被一阵风吹倒后,再也没有爬起来。
    1月30日,距太原290里:
    看到路边躺着四具尸体。其中一个只穿着袜子,看来已没什么分量,一只狗正拖着移动。有两个是女人,人们为她们举行过葬礼,只是把脸朝地安置而已。路人对其中的一个更仁慈一些,没有把她的衣服剥去。第三具尸体成了一群乌鸦和喜鹊的盛宴。随处可见肥胖的野雄、野兔、狐狸和豺狼,但男人和女人却找不到食物维持生命。当我缓慢地爬上一座山丘时,遇到一位老人,他异常伤心地告诉我说:“我们的骡子和驴都吃光了,壮劳力也都饿死了,我们造了什么孽,招致上天这样的惩罚?”
    房地产是拯救中国经济的“天使”么?


    粮食连续7年增产的谎言实在弱智
    2010年3月,海南三亚楼价飙升一定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你家有地吗?”去年春节,海口市民中常常能听到这样的问题。飞涨的房价,让很多海南城市居民,将目光投向城市周边的老家,把自己的小康梦想,寄托到曾经奋力挣脱的农村。“回乡下老家,有地的看地,没有地的也在看地。”一位海口市民调侃的说。三亚地产业的火热也带动了农村地价的上涨,炒地客的种种手段,也让拥有土地的农民学会了“生意经”,一旦听到自家土地在某个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范围内,农民就急着在土地上盖上房屋或者种上果树,寄望在接下来的征地中提高土地的价格。
    在楼市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像三亚周边农村这样被“圈地”的肯定不止一个地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以房地产开发为代表的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像鸦片种植那样挤占耕地,减少粮食产量。虽然最近国家捅鸡局出面辟谣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增产、增设,但是面对不断上涨的粮价和不断贬值的人民币,不得不使人怀疑捅鸡局结论的真实性。难道真像捅鸡局计算机说的那样,粮食越增产越增收,粮价就越高,粮食收购难度就越大么?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1月20日,包括中粮生化在内的多家用粮企业,都已陆续暂停在东北地区的玉米收购,吉林省的“收玉米大户”几乎全部停收,以避免和即将展开的临储收购“撞车”。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已赴吉林了解企业库存情况。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近日已赴吉林了解企业库存情况,整顿粮食市场收购秩序,有部分企业因此主动退市观望。中储粮直属库方面的工作人员普遍反映,此收购价低于市场价格,很难收到粮食,更难完成预计千万吨左右的收储计划量。类似这样的粮食机构为“抢粮”而“打架”的事件绝非个例,所谓的收购“撞车”以及发改委了解企业库存情况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粮食增产增收还是背后另有原因呢?反正连续7年粮食连续增产的谎言是一眼就能看穿的。


    房子13年吞噬半个海南省
    那么粮食减产是由什么造成的呢?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进步粮食的单产率是不断提高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能力比起封建社会自是进步不少。那么只剩下耕地减少和种地的人减少两种原因了,耕地大面积减少是不争的事实。对破坏或蚕食耕地的行为,早在14年前,国家就有所警觉。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吴克宁记得,1997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通过卫星影像监测全国六十多个城市,发现城市建设占地速度非常快,占地面积也非常多。据公开资料,1998年全国耕地面积尚有19.45亿亩,仅过7年,到2005年就已降至18.31亿亩,非农建设占地成为罪魁祸首。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赵烨专门核查过1997年到2010年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2746.5万亩,相当于半个海南省版图。短短13年的时间房子就吞噬掉了半个海南省的版图,这个结论是何其惊人,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再过30年中国岂不是要消失2个海南省?
    “现实尴尬是,谁最愿意保护耕地,中央;谁最不愿意保护耕地,农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烨感叹。国土部上官员更是坦言,“农民现今所拥有的耕地量少得可怜,维持生活还可以,但要维持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是不可能的。现在这地,不客气的说就是件破棉袄,扔了怕冷,穿上丢人。说什么保障功能,很难。而2005年,北京发展汽车工业时,把几个汽车厂全部建在顺义。当年一国土部官员质问地方为什么要把厂建在农田多的顺义,那位北京官员说:“没办法,是领导的意思。”不仅地方主官意图难以抗拒,而且重大工程也无法较真。耕地的减少已是不可避免的残忍现实了。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0 21:48:59 做记号
  • 干20年农业不如干一年房地产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老板刘永好,同时涉足农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他坦言,保守点讲,这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回报率至少也有20%,与饲料行业1%的投资回报率形成鲜明对比。“干20年农业不如干一年房地产。”刘永好说,发展农业有三个不足——收益比较低、周期很长、风险特别大。“一遇到禽流感、口蹄疫,往往血本无归。”他觉得必须改变“投资农业不如投资城市”的观念。要使到农村发展的企业得到实惠,让企业在农村赚的钱不比在城里少,这样才能把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对于房地产价格,刘永好认为目前国内部分城市房价均在调整中,他说十多年来房地产老板一直在笑,因为他们赚了十多年的钱,现在也该吃吃苦头了。
    发达国家早就不再把粮食视为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而是将其作为一条重要的生命安全线来对待,实行的是明确的工业补贴农业的政策,而中国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却让农业不断的补贴工业。不是我要在这个小小的地方,非得要为属于“弱势群体”的“农业先生”去打抱不平,而是因为一旦“农业先生”这的消失了,“工业先生”和“服务业小姐”很快就会消失,这样的话,这个国家就太寂寞了。


    鸦片PK转基因粮食,比比谁更毒?

    过分倚重房地产业,及大量圈地、囤地行为,使得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因房地产上演的人吃人运动已经超过了英国当初的羊吃人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部终于祭出了转基因粮食合法化的杀手锏!通过转基因农业提高的产量,来弥补耕地下降的缺口!这意味着,房地产兴国大战略将被继续延续。在发达国家普遍禁止转基因作物被用于食用的时候,中国在大米和玉米等主粮品种上引进转基因品种,不是明智之举。在国际上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存争议的情况下,便迫不及待的引进转基因粮食更让人不禁想起了100多年前,清政府迫不及待的推行鸦片种植合法化,以满足国库空虚的需要。
    2010年4月14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中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地湖南和湖北的种子市场上发现了正在违法出售的转基因水稻种子。2010年7月,《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美国田纳西州西部的农民因种植转基因作物造成的恶果,“我们过去用不了一滴农药就能杀死的小草,如今被转基因转成了对所有农药都刀枪不入的‘超级大草’。” 这种草每天可以长七八厘米,最高能长到两米多,把农作物全都盖在底下,见不到阳光。这种粗壮的杂草非常结实,收割机经常被它们打坏。这种“超级杂草”之所以威力无穷,是因为他种植的是转基因作物,并且使用了孟山都(美国农业生化公司)的“农达”专利除草剂。如今,除草剂“滋养”出来的抗除草剂杂草布满了农田,农民被迫喷洒毒性更强的除草剂。遗憾的是所有的除草剂对这种超级杂草都无济于事,孟山都说开发针对这些变异杂草的除草剂还需要6年时间。



    2009年5月,美国环境医学科学研究院推出的报告引起了轰动。报告强烈建议:转基因食品对病人有严重的安全威胁,号召成员医生不要让他们的病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并教育所在社区民众尽量避免食用转基因食品。在2010年10月举行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上透露,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风险主要集中于基因逃逸造成的转基因作物与其野生亲缘种间的基因流动及转基因产物进入土壤后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美国科学院环境医学研究院得出的结论是,“转基因食品和健康的不利影响之间不是了无关系的,而是存在着因果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医生已经开出无转基因食物的处方(给病人)。”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普什帕米巴尔加在审查了600多个科学期刊后得出结论:转基因生物是令美国人健康急剧恶化的一大因素。

    虽然农业部一直否认在我国种植有转基因作物,“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商业化种植,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称。《时代周报》报道,2010年5─6月,“绿色和平”在武汉、深圳、东莞和佛山4个城市的超市进行了散装大米的抽样,并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对这些样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沃尔玛武汉市徐东大街分店抽样的名为"国产香米"的样品呈转基因阳性,这是该组织第二次抽检到沃尔玛旗下店面有出售转基因大米,上一次转基因大米出现在湖南长沙沃尔玛超市黄兴南路分店。
    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峰表示,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间,绿色和平在广东、安徽、福建、湖北、湖南、浙江、江西、海南和香港等9个地区购买了43个大米样品和37个米粉样品,发现来自湖北、湖南、福建和广东四个省份的7个大米及米粉样品,被检测出违法转基因成分,转基因大米及米制品已经进入我国食品流通领域,普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暴露在食品安全的威胁之下。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天我们讨论的内容,从清明鸦片种植与现代房地产经济的异同之比较,清朝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经济对比的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前期主要讨论的是农业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从各个方面进行一番对比。
    1、清明手工业生产VS现代加工出口经济(工业)

    2、封建专制主义高峰VS人民民主专政

    3、清明文字狱VS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史的大PK

    5、从鸦片贸易的终结看楼市发展趋势

    6、不抽鸦片和不买房性质相同么?(完结)

    ————————————————————————————
    明天将进行工业方面的分析,欢迎大家拍砖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1 09:10:33 做记号

  • 作者:lanhudei 回复日期:2011-01-21 08:40:26

    房子是必须品 现实很残酷 男的没房 娶不到媳妇 女的见没房的还不嫁!别和我说真情 哥没见过!真情为什么为人所乐道 就是因为少 我还真没信心能碰到!
    ——————————————————————————————————
    没房就不嫁的女人,不要也罢。
    如果那个女人把你绑架在房子上面,说明她不够爱你
    真爱当然可贵,比房子贵重得多,
    如果你连一点等待的耐心都没有,怎么可能会遇到呢。
    也许真爱降临你身边的那一天,你还在想着房子,错过了真爱。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1 11:52:58 做记号
  • 关于封建主义高峰:
    但我就趁着现在还有时间,给某些网友上上历史课。
    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后期,已达到三亿左右。在政治上,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初名“军机房”,不久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以后省去“办理”二字,遂简称为“军机处”了。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了,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但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故宫军机处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

    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1 13:00:48 做记号
  • 插播二则新闻:

    中央表态:2011年首要任务是“稳粮”

    21—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谈上,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出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粮食产量‘七连增’,很大程度得益于这几年播种面积恢复性增加,今后播种面积增加的空间很小。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也有不确定性,农业抗灾夺丰收任务繁重。”会议要求,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解读:今后播种面积增加的空间很小?小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后备耕地资源那么匮乏?稳粮能稳得住么?

    2011把“稳定物价”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谋划了明年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

    任务一 :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突出位置
    对比2010年的任务: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对比2010年的任务: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任务二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强调调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
    对比2010任务: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物价上涨压力下的紧迫任务 )

    任务三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任务四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任务五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任务六 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


    思考:粮食能否稳定尚且不论,物价能稳得住么?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1 14:10:22 做记号
  • 若是硬要纠结于学术界尚存争议的一两个名词,那开这个贴就没多大意义了。
    学术界对中国是否存在封建主义社会,中国何时进入封建主义社会,如何看待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欧封建社会的差别等问题一直存在分歧。“ 西周封建说”、“ 战国封建说”、“ 秦汉封建说”等诸种说法,在学界的争论直至今天也没有停息过。单是封建的核心内容就是是:对少数群体分封特权,并统治大多数人,如王公贵族或希腊的公民。封建社会的特征是:物权统治一切。而皇权帝国主义的人权却又高于物权,它是由皇权支配物权的。因此与封建主义相对的是皇权帝国主义。 用专制集权主义来称清王朝更合适,但从本质上来看,清朝仍是封建社会。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1 19:20:55 做记号
  • 清末手工业生产VS现代加工出口经济(工业)

    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过去,而正是为了现在!历史的问题不搞清楚,现在的问题也绝搞不清楚。分清什么是先进什么是落后,不是只有历史的意义,而更有现实的意义,究竟什么才是糟粕,应该丢弃;究竟什么才应该保存发扬,这是一个大问题。一个丢弃自己历史的民族,一个把自己的文化之根伐断的民族,还自以为得意,永远只配做个三流民族,四流民族,永远只配仰人鼻息。

    清末资本主义缘何只“萌芽”却“不长大”?

    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年间,约当公元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到十八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萌芽始终只是“长不大的小孩”,没有机会发展壮大。究其原因就是封建地主制之下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流通中市场的狭隘性与自然经济优势地位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三位一体,所导致的。

    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态,也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年复一年的进行简单再生产,"男耕女织"便是它的真实写照。这种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体,又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通过农民多子分居,不断再生和复制着自己。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一片汪洋大海。因此,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更加巩固,农民通过家庭手工业商品化,可以获得较多的经济收益,这就使小农经济对于封建剥削具有较大的负荷能力,对于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大的排斥能力。甚至对于机器工业的产品也有顽强的抵抗能力。这正是这种经济结构坚韧性的全部秘密所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萌芽了很长时间,也正是由于小农经济与手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增强了其对封建剥削的抵御能力,延长了封建经济的生命。

    清代,随着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些地区根据自然条件所宜,发挥自己的长处,发展了商品性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地区分工和商品交换。比如当时的苏松地区棉布,在全国有广大市场,东北的豆类,湖广的稻米亦畅销全国。除了小农经济束缚之外,封建剥削严重也是阻碍其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时的城市,主要是政治性城市,是封建统治中心,这与欧洲工商业集中的经济城市不同。城市中主要聚集大量的官吏、地主缙绅。这些人所需要的多为奢侈品。他们大量需求的奢侈品,在农村手工业者中很少生产,同时也不为农村所需要,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贸易关系淡薄,城市手工业以农村为市场的局面很难形成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发展缺乏基本的市场条件。

    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从事地租、商业和高利贷剥削。他们共同分享着土地权和货币权,既控制了土地权,又通过经营商业和高利贷控制了货币权,更加巩固封建经济的地位。重农抑商政策,决定了当时手工业生产者卑微的社会地位。也就是说,即便是一个不学无术有权的“地主阶级”,能让一个技艺精湛的手工业从业者一夜破产,所有在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中,从事手工业或是商业算得上是现在的“高危职业”,而且当时还没有失业保险。正是由于地主阶级在城市农村都有着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所以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商品生产无法得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只能是在难以负荷的重压下苟且偷生。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1-21 20:28:00 做记号
  • 加工出口企业难解的困境

    订单增多,利润不升反降
    “现在利润缩水非常厉害,基本上已经没有利润。”前不久,中山市广南五金塑料制品厂总经理胡润华向媒体透露。现在外贸企业可以说正遭受着货币‘双重贬值’的困境。”所谓的“双重贬值”,就是一方面是美元贬值,企业在出口结算时用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时已有缩水;另一方面由于人工、原材料等价格全面上涨,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企业在国内支付各种经营性开支时,需要付出更多的钱。“我们的产品90%左右都是美元结算,两边承受贬值的压力可想而知。”
    胡润华只是众多工出口企业老板中的一个代表,而他工厂现在所面临的困境也正是株三家加工出口企业正在遭遇的。2010在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刺激下,出口量回升至2008年之前的水平,但是利润却始终无法回到当时的水平。难道加工出口经济的辉煌时刻真的一去不复返了么?


    “用工荒”重出江湖
    2011年初的珠三角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时那样。来到东莞随处可见,各大工厂、饭店、理发店、超市、公交车站、路边的电线杆,到处张贴的都是招工广告,尤其是在年末招工广告比医治性病的医疗广告还要多。“现在人难招,我们厂平均每个月都要招人,以前一年才招几次人”一五金厂老板为招工的事颇为苦恼。
    除年末农民工返乡导致招工难现象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几年加工企业利润下降,东莞的农民工的平均工资10年才涨了不到200元,知情人士透露,10年前东莞招一个熟练的普工需要1500元,现在也才是1800—2000元左右。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农民工犯罪率上升,大规模的“砸厂”、“罢工”事件时有发生,当地政府为了不影响其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光辉的城市形象,常常将这些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但是这无法掩盖,农民工生产环境恶劣和毫无幸福感可言的强烈现实,随着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使得他们原本就微薄的工资更不经花了,所以才会产生大面积的招工难现象。


    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环境更恶劣
    根据《南方都市报》与中山大学公共事务调查中心 “2010年度珠三角农民工收支结构调查”数据分析,从2009年7月以来,农民工的收入有所上升,其原因在于基本工资增长、以及受教育程度提高对工资的增值效应。与此同时,农民工的支出水平在增长,其中食品和住房开支上涨明显,但特别是文化教育支出呈下降趋势。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从整体上受教育程度较高、年龄年轻化,但其工资收入、消费支出与第一代农民工也无过多区别。
    由此可见,10多年过去了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反而是在进一步恶化,因为更年轻、更有文化,并不能显著增加农民工收入,更不能改善其消费水平,比起一代农民工他们的命运显得更“凄惨”,他们比父辈付出更多的青春获得的却是“相对一致”的报酬。2008年农民工人均每月家庭总收入为1398.14元,到2010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升至1886.05元。以2008年为基期,人均每月家庭净收入增长了37%,在城市的农民工人均每月家庭收入更是增长了69%。不过工作强度由2007年的每天8.65小时上升至2010年的每天9.8小时。各项支出显著增加。2008年农民工人均每月家庭总支出为700.21元,2010年上半年则增加为每月981.75元,增长幅度为 34.90%。


    出口回暖是浮云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教授认为,珠三角企业订单多是短期订单,有些是圣诞前的季节性订单,有些可能是一些企业经营不善后转移过来的订单,事实上在这种背景下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谭炳才对此认为,经济回暖导致的订单回升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廉价劳动力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他表示,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的低廉工资已经无法吸引农民工,这是导致“民工荒”最直接的原因。据民工意见综合分析,除薪酬待遇,珠三角地区房价高涨,户籍政策保守,社会保障尚未惠及农民工等现状都是阻碍劳动力资源涌入的因素。

    前不久,东莞一大型餐饮企业老板表示要缩短营业时间,以减少人员使用量来节省经营成本。“现在什么都在涨价,煤、电、水、米、油、菜,哪样不在涨。”餐厅老板抱怨生意不好做了,他还表示如果情况还没得到改善,明年就改做别的。实际上,用工短缺已对加工制造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在某些依赖性强的地区甚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民工荒”持续发生并加剧,企业可能就不得不自发调整,改变产业布局。实现了结构调整并保持了竞争力的企业生存下来,无法适应的企业则可能关闭或转移。因此一段时期内企业的不定量倒闭极有可能发生。

    因为加工出口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残酷现实就是,人口红利已经开始逐渐消失。特别是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实行高度严格的人为控制,产业转移也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加上政府方面对企业提出的环保、劳工保障等要求让不少小型加工企业难以消受。因此现在东莞等地很多厂房“人去楼空、门可罗雀”的现象,这有影响到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陷入了大家都“缺钱花”的困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晓青教授他认为,如果继续推行只生一胎的政策,以国民平均寿命60岁推测,约380年后,中国人口就将为380万左右。如果每个妇女都生两胎,则能勉强维持人口零增长。而对于广东的刘易斯拐点。钟表示:“已经过去了。”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1 21:00:13 做记号
  • 总结:其实现在出口加工企业面临的困境,也与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难以发展壮大有同样难以破解的“困局”。

    困局一、没市场
    清末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主要是服务于富人的,与广阔的农村商品供应地没有多大联系,因此当时的商品交易都是分散的、小规模的,难以扩大,也就是说缺乏市场。那些农产品有钱人都不买,还是留着自己用吧,因此自产自销的小农经济模式依然可以得以延续。而现在呢,加工出口企业依然面临着没订单、没市场的困境。国外的订单都是暂时的且不稳定的,国内的市场完全被房市绑架,加上高昂的教育、医疗费用,普通百姓的消费能力可想而知,所以加工出口企业必然会面临着没市场,生存不下去的难题。

    困局二、盘剥重
    清末民营资本主义除了要缴纳高额的赋税之外,还必须忍受乡绅的盘剥。史料记载,万历三十一年督管西山煤矿的太监王朝,极力向民窑大肆勒索煤税,曾激起了民窑的业主和窑工们的联合反抗。这是中国历史上值得提起的一个重大事件。2007年12月29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称,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企业所得税在33%--18%之间,再加上印花税、房产税等,代扣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等,这些附加税和小税种,私业的压力其实不小。

    困局三、实力弱
    清末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及其缓慢,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盛更是突出了它的弱小,使“商”始终只是出于社会的底层,他们无法像欧洲人那样去探索新航路,开辟新市场,而是坚守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农业大国中,继续忍受盘剥,注定无法走上自立、自强的道路、而现在的民营企业,整体布局是小而散的,更方面生存条件都比国企要差,虽然都是一个妈生的孩子,但待遇就是比国企差很多,而且做得也很辛苦,劳累到头,出去一切开支,结果也赚不到多少钱。现代的产业政策,国家要他们产业升级改造和产业转移,但是这些身子骨就不如“大哥”国企的“弟弟”私企,哪里还有闲钱去改造,去升级?他也只能盼着母亲,能仁慈点,不要眼睁睁得看着自己“幼年夭折”。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3 17:34:40 做记号
  • 清朝文字狱vs文化大革命和精神文明建设

    今天这个话题看似跟经济没有关系,但其实不然,经济基础虽然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任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精神上的控制、渗透,会深刻的影响着人的行为意识,进而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治者的严密思想控制之下,产生了一种紧紧围绕皇权服务的“集权主义传播模式”,言论方向由统治者掌控,绝对不允许出现批判当局的言论。集权主义传播模式在封建社会形态下的东西方两大体系中表现为多种不同传播模式:英法专制君主型、德意志贵族分封型、中国大一统专制皇权性以及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型传播体系。


    文字狱的登封造极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起文字狱,但以往的文字欲,没有一起能够跟清末登峰造极的文字狱相提并论。从康熙到乾隆,就有10多起较大的文字狱,被杀人数之多可想而知。文字狱,但从这个词的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是指旧时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以至于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然后被统治者“诛九族”。 清朝的文字狱,是在其政权基本稳定以后,随着统治者对思想文化领域控制的加强而产生的,它始于康熙,发展于雍正,到乾隆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顺治四年——广东和尚函可身携一本纪录抗清志士悲壮 顺治事迹的史稿《变记》,被南京城门的清兵查获,在严刑折磨一年后,定谳流放沈阳。次年,又有毛重倬等坊刻制艺序案,毛重倬为坊刻制艺所写的序文不书“顺治”年号,被大学士刚林认为是“目无本朝”,有关“正统”的“不赦之条”。两件事情发生之后,从此便诞生了清朝言论检查官,也开启了中国的言论出版审查专制,中国人的“言论自由之人权”由此大倒退。我们现在就来跟随着历史的脚步,回顾一下大清帝国经济最强盛之时,三位圣名君主统治之下的文化状况。


    康熙、雍正、乾隆
    盛世之下文化控制层层递进
    除清朝最早发生的较大的文字狱《明史》案外,另一次著名的文字狱是《南山集》狱,又称戴名世狱,此案根据原来刑部的判决,牵连三百多人。但康熙帝这时正对汉族文人实行怀柔政策,所以只处斩了戴名世一人,故作宽大。雍正时的文字狱,带有明显的借题发挥的特点。如汪景祺、查嗣庭、谢济世、陆生柟等人,因与雍正的反对派有些瓜葛,雍正就借机在他们的文字中找毛病,下狱处死。到了乾隆时,文字狱可以说达到极峰。不仅次数频繁,处理也极为严酷。编书行文,稍有不当,即被指摘获罪。
    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的胡中藻诗狱,是乾隆朝较大的一次文字狱。 胡中藻是鄂尔泰的门生,乾隆帝对鄂尔泰、张廷玉两人在朝中结党营私,权势过大极为忌恨,于是兴起胡中藻狱,借题发挥以打击鄂、张朋党,结果胡中藻便成为了这次整治斗争的牺牲品,而杀死他的这把刀恰恰就是当时最为“时尚、流行”的文字狱。对于已死之人也是不能放过的,乾隆四十三年(西元1778年),有徐述夒狱,结果也被剖棺戮尸。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大都是牵强附会、任意解释,其荒谬程度,简直难以想像。如山西王尔扬,为李范作墓志,于「考」字上用一「皇」字,不学无术的地方官见了大惊,认为大逆不道,赶忙上奏朝廷,准备再兴大狱。其实「皇考」意即「先父」,古文里常这样使用,并无悖逆的意思。乾隆也觉得这样就兴狱问罪,去抓一个乡下的老头,甚不值得。所以把地方官训斥一遍,算是了事。 这时,文字狱由于株连过多,已经是人人自危,无所措手足。当时有个告老还乡的协办大学士梁诗正,总结了一个处世经验,即「从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即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所以朝廷想杀一儆百,摧残镇压臣民异端不轨思想言行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3 17:36:24 做记号
  • 精神阉割唯有鸦片能“聊以解忧”

    清朝的文字狱,使中国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浩劫。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禁锢民众的思想,以利于他们的专制统治,人为地创造出文字狱这样的“人间悲剧”似乎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文化的浩劫,带来的是思想上的禁锢和心灵上的伤害,不得不说诸如文字狱之类的浩劫,让人类的心灵逐渐走向了阴暗面,在成为统治者奴役之下的顺民的也丢失掉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血性”,精神上的阉割很快就反映到了经济建设上面。也就是我前文所述,利用人口增殖的方式,来增加投入、扩大耕地面积,提升GDP总量。真是的情况是,不管是丰收或者是灾害之年,贵族永远是衣食无忧的,即便是在盛世丰收之年人民依然生活在生生火热之中。

    清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西方列强的入侵,除了经济上的衰败和制度落后等原因之外,与文化控制不无关系。文字狱除了,禁锢思想、扭曲文化之外更是,闭塞社会并严重束缚了人的思想,智慧和创造力,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清末与外界隔离,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更不愿意接受先进思想。血性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灵魂,GDP只是一具肉体,当中华民族面临集体性的精神阉割之后,剩下的还有什么呢?把有毒的鸦片烟当做麻痹自己的精神粮食么?还是把自己压缩到更小的生存空间里面,让人格更加萎缩、变形,畸形发展到成为东亚病夫?在这方面,文化大革命与文字狱产生的恶果其实是一样的,他们都给中华民族带未了无穷的灾难和落后。



    文化专制的本质就是“权术技巧”

    从文化与统治合理性的关系看,追求政治稳定,必须建立主流的思想体系(也就是官方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存在的目的就是给整个民族提供一种价值认同。这里的价值,是一个系统的体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要获得大众文化的认同,文化本身必须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统治者看来,钳制言论就是对社会变乱的第一个环节进行了有效控制。而这种形式的控制就是文化的专制。问题就在与,统治者不仅没有提出一个能被大家接受的价值体系,还试图将滋生大众文化的土壤全部铲除,这只能导致思想文化与现实相背离,结果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经济上的落后和缺乏活力。

    所以文化专制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经验的总结和逆用。对于统治者来说更是平息社会变乱经验的历史传承,是一种被各种文化信息刻画的“权术技巧”,还是一种古代智慧的有效表达。将文化专制当成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这依然是一个惯性延续着的传统做法,历代统治者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这样的工作。无论是开科取士、还是设置言官,都是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采取的措施。如果对于文化发展采取宽容的态度,任其发展就又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因为这就可能为新生的科学理论提供生长的机会。可惜的是从秦朝就开始的焚书坑儒演艺到清朝的文字狱,充分证明了中国文化的“早熟”,这种“权术文化”早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免疫系统,这就预示着自由发展的可能性非常小了。

    文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化作为经济、政治观念认同上的载体,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如上文中为大家展示的,清末金字塔式的统治结构,中国的管理的范围如此之广,必然导致官僚体系的层级划分,这是组织制度设置的必然,由此建立等级观念原本无可厚非。如果等级观念仅仅限于社会组织,并且仅仅成为一种职业分工,那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但其向着文化的方向扩展进而成为文化基因,就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当等级制观念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时,甚至将非官员的普通社会成员、职业分工也划出了“三教九流”的不同成分,这是中国社会的特色,这个特色本身就是一种“吃人”文化。
    商品房中蕴含的层级文化
    随着房子一起下沉么?

    森严等级获得文化的解释和支持,成为儒家学说的人际伦理关系,是儒家文化的糟粕,是奴隶制留给文化的一抹黑暗的彩色。其对社会的影响是——文化成为一种绳索,将全社会所有的人捆绑在预设的等级框架之内,成为分配、消费、身份、人格的标志,等级的框架导致了人群的经济利益分化。此时的文化制度,以及完全发生了质变,这种文化是以维护等级制为前提而存在的,并不是我们刚刚所提到的,得到公众认同的大众价值观,它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护统治者指定的层级划分。

    等级制的社会效用,可以用一个例子说明。加入整个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就像把一个大的竹竿平放在水面上,这时候每个截面都承受着均等的压力和浮力,这个状态是最稳定、最安全的。但一旦将竹竿翻个面,立起来放到水里,就会有一截要沉下去,竹竿下沉的深度就代表着底层民众承受的压力和痛苦指数,如果我在露出水面这截竹竿上系一块石头,由于增加了重量,需要下沉的竹竿的长度会增加,下沉的深度相应也会增加。这块石头就像我上文所说的商品房,以及清末的鸦片,用层级制的文化理念来解释就是这个道理。房价每提升一次,就会增加下沉的速度和面积,这种下沉速度也是一种逐渐绝望的过程。

    因为随着房价的上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下沉到水面之下,感受痛苦,而这种痛苦的传导过程是由下至上的缓慢进行的,处于下层的人们越来越痛苦,上层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小。当人有人可能会说,在房价上扬的过程中,有些人高兴得不得了,我在这个小小的地方不妨跟那些高兴的人说一声,倾巢之下,焉有完卵?这批人只不过是把自己的痛苦,暂时转嫁到水面下的人那里去了,但是随着石头重量的不断加大,整根竹竿沉到水中也是在日程之上的事。



    商品房能否占领文化领域至高点?
    以商品房为代表的文化理念,让整个社会持续不断的进行两级分化,因此文化能够造就经济领域的分级,也就是我刚刚说的文化渗透、蔓延到经济领域。等级制的消费消除了社会财富分配的随机性,形成了下层消费永远处于贫困状态的现实。
    儒家学说所建立的长幼尊卑的制度,内涵分配方式、家庭关系、社会组织方式等规范。不能解放人的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反人性的,这已经被五四时期的学者批判的鞭斥。这种等级制的标尺过高,是阻塞组织信息传递的一个技术性的原因。这样的标高促使人们不再想着依靠协商、信息联系、讲道理等方式解决问题,而是揭竿而起的起义。这样的反抗有着激烈和重大的毁坏,这是下层百姓沉入水地太长、太深的缘故。反抗的激烈程度,大概会正比于这个标高。也就是等级的分级越多,就代表着文化性的分化程度越强烈。这就必然导致经济认同的消失。
    当执政者不能占有文化的制高点,使得其统治的合理性得不到民众的认同时,就是合理性流失。从空头和多头对房价的争论开始,文化的合理性流失已经越演越烈了,因为当文化价值不被大众认同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现象——榜议丛生。所有封建王朝的统治末期,都是榜议丛生的时代。执政集团的利益化,会直接产生对义理的排斥作用——由此导致贪婪、享乐、物欲横流。所谓义理就是一种对个人欲望的制约,就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过程,就是对理性的追逐过程。抽着鸦片固然可以痛快一时,但是换来的却是一生的痛苦,房子也是这个道路。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3 19:40:12 做记号
  • 层级制文化的与时俱进

    在我国正在大兴文字狱之时,欧洲大陆思想界正在进行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它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这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觉得在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前,要先谈谈何为文明,何谓精神上的文明,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个博大精深首先就表现在文字功夫上面,我们来简单的剖析一下这三个词之间的含义:文明、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定义比较客观)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相对中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与过去任何社会精神文明不同的崭新文明。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本质上属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文明,其成果为广大人民所享用。它不但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事业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而且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指导,形成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和社会风貌,给物质文明建设以精神动力,并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其内部两大组成部分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所以,它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高尚、最进步的精神文明。(多么崇高伟大的文明呀!)
    从这三个定义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但凡任何文明之前只要冠以社会主义四个字,便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事实上我们伟大的精神文明建真的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果了么?现代文字狱文化大革命就不提了,说说2010年以来文化界遭遇的一些怪事。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3 19:41:57 做记号
  • 2010十大文化“疯”景

    一 汪晖抄袭事件
    3月,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公开著文,称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写于20多年前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多处存在抄袭。近大半年以来,“挺汪派”和“倒汪派”展开多轮交锋。2010年结束了,此桩公案依旧无定论。
    点评:下至学生,中至老师,上至校长,如今的抄袭已成一大“疯”景。当抄袭的作案工具被抄家并被一一指认之后,《反抗绝望》就变成绝望反抗了。

    二 方舟子打假遇袭
    8月,“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北京住所附近遭遇袭击,一人向其面部喷不明液体,另一人持铁锤砸伤他的腰部,导致其腰部破皮出血。11月4日,经过法院终审判决,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肖传国拘役5个半月,解除肖传国在学校担任的行政职务以及聘任的教师职务。
    点评:顶着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众多头衔,肖传国却授意别人袭击一个揭假者,这诠释了什么叫“狗急跳墙”。这样的人能够在大学里长久生存,能够拥有如此之多的头衔,证明了我们的大学、医院,我们的社会都已经病得不轻。

    三 “名嘴”陈文茜成为“韩粉”头号公敌
    7月,第21届香港书展,台湾政论节目主持人“名嘴”陈文茜在会上放出“韩寒的言论肤浅”、“ 没底蕴,知识基础不够”之类的批评,成为“韩粉”的头号公敌。
    点评:一个真正肤浅者,一定探不到深刻者的深度,这就像用一个一米长的探测器去探测大海的深度一样,能探出什么样的结果?

    四 鲁迅奖成就诗歌又一怪体:“羊羔体”
    10月,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的公布,诗歌奖得主、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作品《徐帆》,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戏称车延高的诗为“羊羔体”,并在网上掀起仿写高潮。这是继“梨花体”之后的诗歌又一大怪体。
    点评:一个诗人写“羊羔体”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它能拿国家级的文学大奖;“羊羔体”拿鲁奖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我居然把这个奖看得那么“大”!

    五 郭德纲弟子打人失草根“民心”
    8月,郭德纲在北京亦庄买的别墅被指侵占小区公共绿地,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的记者前往采访求证,遭到郭德纲徒弟李鹤彪殴打,在舆论的谴责之下,郭德纲公开作出了“我膨胀,我反思”的道歉。
    点评:可以想象,郭德纲的道歉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比起周立波的“我膨胀,不反思”,人们接受郭德纲的道歉显然不会那么“艰难”。

    六 作家遭遇“文字狱”
    8月,报告文学作家、55岁的谢朝平因写作出版反映三门峡移民问题的《大迁徙》,在北京的家中被渭南警方抓走,以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9月,广东教师元平因写东莞桑拿行业的网络小说《在东莞》而被警方以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拘留。作家在21世纪罕见地遭遇“文字狱”。
    点评:“狱”的结构是,由两只“犬”守着“言”,这很形象。

    七 金庸“被去世”在微博狂转
    12月,网上忽然传出“金庸去世”的消息,在引发一阵骚动后,旋即被证实为假新闻。事后,发布此微博的网站相关负责人,每人扣罚3000元,而该帖的原作者———一媒体记者亦辞了职。金庸的“被去世”引发了微博伦理的讨论。
    点评:“金庸去世”之类的假新闻传播多了,最后去世的一定是传播媒介本身,至少它也会成为“植物人”。

    八 郑渊洁童话涉黄
    12月,方舟子在微博上指出 “童话大王很黄很暴力很无知”。并称郑渊洁的童话是“恶趣味”、“成人童话”。 郑渊洁作出回应,表示自己创作“成人作品”遭到质疑是因自己被钉上“他是专为孩子写作”的标签,郑渊洁对此既感自豪,也觉无奈。最终,郑渊洁原本打算在明年2月重发剩余的13部小说的计划只能“彻底放弃”。
    点评:方舟子是个很较真有时也太较真的人,他一般不打无准备之仗,他说的话我们最好不要忽视。

    九 孔庆东摸媒体“屁股”
    12月,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第一视频网站《坐视天下》节目担任嘉宾时称,要以法律武器打击汉奸记者。孔庆东抛出“记者国家公害论”,清华大学肖鹰教授在《羊城晚报》撰文批评孔庆东为带有“文革”文化遗毒的教授。
    点评:媒体的“屁股”本来也未必都干净,而且不但可摸,还可随便打,不过孔庆东把一些媒体的干净“屁股”摸脏了。北大如果是上市公司,它会因为有孔庆东的言论而行情看跌。

    十 《中国作家富豪榜》显示纯文学的落寞
    7月,学者方舟子通过自己微博连续发文,质疑中国打工皇帝,前微软中国总裁唐骏学历造假,随后有人贴出一串唐骏的西太平洋大学校友名单,引发连锁反应。几番纠缠之后,唐骏的微博闭关长达五月,本人也销声匿迹。一直到12月,才高调复出,并坚决否认学历造假,但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中有责任,责任在含糊,不透明,是虚荣心造成的。对此,方舟子则直言唐骏不要脸皮了,拒不认错是一种无赖行为。看来,“方唐之战”将纠缠到2011年。
    点评:在无事不假、无处不假的当今中国,唐骏的学历就像他的成功可以复制一样,他的学历也可以“复制”。唐骏说:“你可以蒙一个人,如果把全世界都蒙了,就是你的真诚蒙到了别人。你欺骗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是的,世界上不乏把全世界人都蒙了的案例,那不但是“成功的标志”,更是“成功的彪悍”!但当方舟子掀起“真诚”的盖头时,人们发现,唐骏的专利、经历等等都竖立着“成功的标志”!

    从这些怪异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文字狱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着。它由最单纯的以政治目的为初衷的网罗罪名,逐渐演绎成多元化的目的了,网络组织他人的罪名有的是是为名,有的是图利,有的是为了自我炒作,有的是因为影响了祖国的形象……尽管网罗罪名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结果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打到一方,成就另一方;斗争都手段都是一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只是在斗争的形式上走了一条多元化的发展路线,形成了现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权术技巧”文化不但没有被抛弃,反而更上一层楼,被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演绎得更为纯熟。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2 12:20:19 做记号

  • 大家中午好,呵呵···今天周末,睡了个懒觉,我们来回忆一下,结下来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议题:


    2、封建专制主义高峰VS人民民主专政

    3、清明文字狱VS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史的大PK

    5、从鸦片贸易的终结看楼市发展趋势

    6、不抽鸦片和不买房性质相同么?(完结)
    ————————————————————————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第二个,政治问题 很敏感哦···

    大家觉得怎么样?是不是还漏了点什么呢?有好意见的同志··欢迎拍砖

    热烈欢迎············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2 16:02:00 做记号
  • 封建专制集权主义高峰VS人民民主专政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巅峰
    1726年,雍正帝为了筹划西北军事,,在宫内设立军需房,以便皇帝直接掌握战情,及时处理军机大事。后改名为军机处,1732年成为一个正式的常设机构。至此,便标志着我国封建集权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军国大事全凭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的职掌主要有:1、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和参预官员上报之奏折文书的处理。2、提供咨询,参议政事。3、参加重大案件的审办。4、奏补文武官员。5、可奉皇帝旨意,以“钦差”身份,前往各地检查或处理一些政务。6、保存文件。
    其实中央的六部官员和地方的军政首领也就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同虚设,至乾隆时撤销;内阁也成摆设。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封建专制集权主义发展到了顶峰。

    所谓的“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也就是各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而所谓的“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它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宗教祭祀与军事征伐是君主专制的头等大事,即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那么我们来简单的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集权主义的发展历程:
    韩非子最早提出建立封建专制集权主义国家,商鞅变法把这一理念变成了现实建立了秦朝;西汉改革管制,实行刺史制度,集权主义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巩固;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集权主义进一步完善;宋朝时集中军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集权主义进一步加强,并且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在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尤为突出;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八股取士,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皇权空前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2 16:03:43 做记号
  • 封建专制集权主义高峰VS人民民主专政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巅峰
    1726年,雍正帝为了筹划西北军事,,在宫内设立军需房,以便皇帝直接掌握战情,及时处理军机大事。后改名为军机处,1732年成为一个正式的常设机构。至此,便标志着我国封建集权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军国大事全凭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的职掌主要有:1、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和参预官员上报之奏折文书的处理。2、提供咨询,参议政事。3、参加重大案件的审办。4、奏补文武官员。5、可奉皇帝旨意,以“钦差”身份,前往各地检查或处理一些政务。6、保存文件。
    其实中央的六部官员和地方的军政首领也就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同虚设,至乾隆时撤销;内阁也成摆设。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封建专制集权主义发展到了顶峰。

    所谓的“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也就是各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而所谓的“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它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宗教祭祀与军事征伐是君主专制的头等大事,即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2 16:04:54 做记号
  • “统收统支”财务上的专制
    封建专制主义还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清朝前期仍沿设户部总司国家财政,管理全国疆土、田亩、户口、财赋收支及相关政令。但是在财务管理上却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不但各省的财政收支悉受中央户部节制,而且即使作为全国最高财政主管机关的户部,也只是依照定例管理具体的财务行政,且须依例向皇帝奏报。而皇室财政则由内务府管理,与户部掌管的国家财政分别收支,独立于户部掌管的“国家财权”之外。
    有关财政兴革的事宜、重要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户部无权自行决定,只能向皇帝建议,由皇帝作出裁决。户部无任何调拨款项的权利,到最后只剩下一点建议权了,但是连这点仅存的建议权都不能随便使用,因为“建议权并及于其他部院乃至翰詹科道”,所以要提建议得征得大家的同意,自己还做不了主,可想而知清前期的财权,其实是牢牢的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户部只负责执行,并督促各部、各省级行政机构加以贯彻。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政策,即由各省按照中央政令总征各项赋税,然后在户部统一筹划和监督下开支国家各项经费。这就使得地方毫无财权可言,在财务上完全受中央牵制。

    “宗人府”“内务府”专管皇族事物
    为了突出皇族和宫廷的特权地位,清最高行政机构中还设有宗人府与内务府。宗人府为管理皇族事务的专门机构,由亲王、郡王充当宗令,下属各官均由宗室充任。宗人府职掌皇族属籍,纂修皇族谱系的“玉牒”,议叙或议处皇族官员,审理皇族中的诉讼案件等事。内务府则为入关初为专门管理宫廷事务以及料理皇帝生活的机构。及至顺治十年(1653年)十月又以事务繁多,须分设机构办理,“裁内务府、“改设十三衙门”,还增设了尚方司。从而形成为以“满洲近臣与寺人(太监)兼用”的庞大机构。
    这l4个衙门除尚方司外,实际上都是恢复明朝旧制,只是将明朝宫廷的24衙门精简为14个衙门,其结果只能蹈明廷宫政腐败之覆辙与机构臃肿之弊窦中去,后经康熙帝整顿,内务府为专门掌管宫廷事务机构。

    金字塔式的行政机构
    清在内地设置的地方管理机构,经过顺治、康熙时代的多次调整,最后基本上形成了省、府(州、厅)、县三级。其中省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总督、巡抚衙门是省级最高的军政机构设置,总督、巡抚即是省级机构的最高军政长官。总督为从一品官,巡抚则为正二品官,权力略低于总督,但与总督同为省级机构长官。总督、巡抚直接对皇帝负责,更便于皇帝集权之实旋。各省督、抚之下设布政使、按察使。布政为从二品官,按察使为正三品官,从性质上看,他们皆属巡抚的属官,从而使各省行政管理权力趋于集中。
    省下之行政机构设置为府。各府设知府1人,为府的地方机构行政长官,府掌为知府衙门的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内部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置典史办事,直接为知府推行政事服务。除了一般的府之外,还有两个特权府:顺天府和奉天府(这让我想起了现在的直辖市)。顺天府辖京师及其附近州县,设府尹一人为正三品,高于一般直省的知府,其地位与各省巡抚相同,可直接向皇帝奏事。奉天府为陪都“发祥”重地,掌管盛京地方事务,府尹也可直接向皇帝奏事。府下为县。知县为正七品,为一县之长,掌管全县的政务、赋役、户籍、诉讼、文教等一切事务。
     有“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

    初中政治课上就讲过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主要有三个: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其中之一。
    人民民主专政的字面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实行专政。词汇背後的含义是,专政统治手段有时是必须的,如果没有专政,政府可能会面临瓦解并造成比专政还更坏的情况。 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专政,不然国家就要被瓦解呀,但是还是需要民主,这个民主是内部的,小范围的,小到什么范围呢?对人民实行民主嘛。那么什么叫人民呢?是像教科书说的那样,具有国籍的公民就可以享受民主了么?

    按照宪法规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知情权、游行结社机会自由权、言论自由权、人身权、名誉权•••••等等一系列权利,各位公民心中有数,自己享受到了多少。但是依法纳税的义务却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履行的,母亲生你的时候住院费,读书的学费,看病的医药费,甚至是购物的时候都在纳税。所以人民是时刻都在履行自己的权利,发扬雷锋的精神,任劳任怨、先人后己。同中国的大多数口号一样,“人民”是一个涵义模糊,可以被灵活解释的词,而最终解释权恰恰掌握在那些握有专政权力的人手中。事实上,在中国现代史中,某些人一会被称为“人民”,一会又成为“专政对象”,这样的事例简直不胜枚举。

    所谓“人民民主专政”是一个不确定的制度,而这个不确定的制度被写进了《宪法》第一条。你不知道,一觉醒来,自己会不会成为“专政对象”,没有人可以保证这一点。只有绝对的、人人都可以无条件享受的民主,才是民主;相对的、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民主,不是民主,而是专政。专政永远都无法因为前面多了两个字,而摇身一变就成为民主。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2 19:22:05 做记号
  • 作者:iorikyox 回复日期:2011-01-22 12:59:27

    作者:风之隐者
    ==============================

    lz的意思我明白,他是说,商品房不是生活必需品。

    你一直在强调的,恰恰是商品房。
    ————————————————————————————————
    我强调的就是价格高得离谱的投机产品,商品房。商品房很有商品的味道,所谓的保障性住房也是“人民”才能享有的,与我等P民无关。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3 13:54:37 做记号
  • 从低温兄的言论中便可以判断出这篇帖子的价值,我会继续的的观点,今天要进行的第三个话题就是

    3、清朝的文字狱VS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某些喜欢故作深沉,以揭黑打假“斗士”自居的人,你有资格提南方报系么?把陈益中、龚晓跃、赵世龙都打下去了,天下就如你所说的“太平”了么?把一个健全的人,眼睛戳瞎,就可以看不到社会的丑陋面了,他就可以幸福的生活了对么?这是你的逻辑么?这让我想起了龚晓跃的一句话:“新闻已死,副刊当立”。首先我转载龚晓跃的一篇大作:


    所谓天下大势

    文/龚晓跃
    某个暴躁的士兵开枪后,武昌起义爆发了。这是99年前的一起偶然事件。

    如同一切宏大的历史,偶然事件的背后,一定是必然的逻辑在作用。大清帝国不是因为甲午海战才腐朽败落,苹果即使不落在牛顿的头顶也会落在其他科学家的头顶,欧洲列强决不会仅仅为了萨拉热窝那个冲动的中学生就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辛骇革命的基础,是孙中山的执着、黄兴的冲刺、宋教仁的理想,是康有为的探索、梁启超的思考、谭嗣同的牺牲,是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的《天演论》、容闳的《西学东渐记》。

    更早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康熙皇帝,这位英明神武的圣祖仁皇帝,在自己如饥似渴地学习欧洲语言、西方历法的时候,却不肯把这些足以启蒙的知识推及其臣民,而其孙乾隆皇帝颁布了《防范外夷规条》,其若干世孙媳妇叶赫那拉氏则不肯修铁路。为了一朝一姓之私利,满清统治者选择的封闭,给了时代更大的刺激。

    然而,人民要通商以至富强,人民要学习以求智识,人民要铁路以便流动,人民要电报以利资讯,人民要办报以彰思想。清廷越处处修墙,人民就越善于翻墙,“面壁十年图破壁”。这近在眼前的历史,实际上就是翻墙者对抗修墙者的历史,修墙者的心魔之墙高到一尺,翻墙者的攀越之道必然暴涨一丈。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这个国家及其国民的愿望,可以归总为“宪政”二字。国家求宪法巩固根本,国民盼宪政确保权利。到抗战胜利的1945年,当国共两党在美国的斡旋下就建立联合政府会商于重庆,真正的宪政曙光一度投射在神州大地。但是——中国的事,往往就坏在这“但是”二字,权欲极盛的蒋介石发动内战,温暖的曙光化作无情的战火。

    一百多年来,国人对于宪政的追求,未尝隐匿,无需害羞,只要阳光照得到,就必定反射在人间,正如孙逸仙尝云: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又正如毛泽东所言:这不是阴谋,这是阳谋。所以,那些遍布于全国各地的中山路,就其寓意来说,其实叫人民路更加贴切:宪政者,人民通向理想祖国之大道也。

    中华民族错过了很多机会,中华民族还有很多机会。这就是我们纪念辛骇革命的意义。

    1975年,哈维尔致信当时的捷克总统胡萨克,强调“历史已经不能不被理会”。亲爱的读者,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用一年的时间,安安静静地读书,琢磨这从三峡中千转百回、喷薄而出的历史,以及历史抵达蓝色海洋的路径。时光飞逝,这艰难曲折却奔流不息的走势,仍然在我们心中跳动。
    是为编辑动机。
    特刊组稿
    2010.11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3 20:43:44 做记号
  • 作者:我要盖房 回复日期:2011-01-23 15:09:00

    对于文章当中的某些历史细节,本人并不认同。
    例如,文章当中指出前清康乾盛世及人口增加。
    对于康乾盛世早有海外的人氏指出,实际上,康乾盛世只是清朝发展的顶峰时期,而根本不是盛世。所谓的盛世,就如同本朝的几千年来未有盛世一般虚无。
    对于其人口的增涨,有许多文章认为,由于历史上,存在人头税,使得许多平民虚报人口数量,从而人口数据偏少。否则无法解释,长平之战,一场战争就损失近百万人,如何保证人口的发展,而实际上,明初的时候,人口统计就有九千万,而到了明未,经过一定是时期的经济繁荣,近三百年为来何人口净增只有一千万人口?而实际上,我认为乾隆时期的摊丁入亩制,使得人口税变象成为物业税,解决了人口统计问题的,从

    而使得人口暴涨。
    ——————————————————————————————————————
    不好意思,我必须对自己在文章中所说的一些内容,做进一步的阐述,所谓的“康乾盛世”并非正在的盛世,只是目前国内“主流”都这么说,我也引用了这个说法。正如我在文中所说,经济水平规模大、平均量小、质量差。

    至于人口问题: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中国人口在17-19世纪快速增长:
    1、新作物品种:由于气候的原因,欧洲17、18世纪人口增加的首功要归于马铃薯,中国人口增加的首功要归于产量更高的玉米和红薯(甘薯)。 2、并且中国当时的以“孝”为核心的生育文化是世界上最为顽强的。3、人口政策与汉民族扩张:当时满清统治者的“治国者重在土地人民”、“财帛不足喜,惟多得人为可喜耳” 的人口思想下的“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 (添丁不加银)等税收政策客观上也起到了持续刺激人口增长的作用。乾隆皇帝看了1792年的人口统计册,说:“朕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说明康熙初年人口最多三千万(就算人口误差一倍,那么康熙初年中国人口最多不过四、五千万),中国人口在一百多年之内增加十几倍。1830年中国人口4亿,占全球人口的40%。当然摊丁入亩的税收制度,是有助于人口的统计。从乾隆31年(1766)到嘉庆25年(1820),人均占有耕地数从3.53亩降至2.09亩。在人口增加了,但是耕地却没有增加,导致了清末的人地矛盾。
    在谈到文化建设之时,我为大家补充一些内容,让这个版块显得更丰满和充实。


    著名史家许倬云谈辛亥之后:南京为何让出政权

    辛亥之后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生,1962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史学家,在中国社会史、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造诣精深,注重治史方法创新。著有《西周史》、《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等。
    楚望台的枪声,回音震荡,震垮了中国两千年的帝制,在东亚出现了一个中华民国。这一次革命,说是快,却也是改革不见落实,人心郁闷已久,大家知道必然出现的大变;可是,事情发生又如此突然,革命党的领袖,一个都不在场,以致湖北新军没有适当的领导,竟很快就被北洋大军压出,不能更有作为,最后这一起义的军队,竟从此烟消云散。
    辛亥革命,几乎立刻引发东南各省的响应,袁世凯才能借重形势,逼迫清室退位,让他坐收渔利,窃据大位,革命竟成泡影。革命后立宪的理想,也从此延迟,还未见实现。抚今思昔,能不神伤?
    作为一个历史工作者,我有打破砂锅的兴趣,但是又因为专业不是近代史,自己没有深入研究的能力。我想提出的问题:虽然北洋大军压境,东南如何居然全无抵抗,屈服于北洋的要求,拱手让出政权?东南财富之区,拥有汉阳和江南两个兵工厂,如果以湖北新军为主力,配合上海,安徽和江西,这三处革命党人位据要津的武装力量,再招募同情革命的青年,编组成军,由黄兴等人率领,则南京的新政府,又何尝不可有所作为?
    历史学本来不应对假设未出现的事件,有所悬想。可是这一个事后追问,也许可以作为线索,让历史学家专研当时的各方情况,理出南京不得不而的处境。
    辛亥之时,先父伯翔公(讳凤藻)是武昌江上湖鹰炮艇的副舰长,他们几个青年海军军官,送走旗籍的长官,几艘炮艇响应起义。他对于上述这一问题,终身不得其解。我今天提问,除了历史工作者的好奇,也是代先父向辛亥专家,提出疑问,希望对专家们帮助我们找出答案。

    百年来中国政治变化的概要
    李剑农(1880-1963):湖南邵阳人。1906年,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结识孙文、黄兴、宋教仁、章太炎诸人。1916年,创办《太平洋》杂志,鼓吹联省自治。1921年,任湖南省宪法起草委员会主任委员,制定省宪。自1924年,历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史、经济史学家。
    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变化,大概可分为三个大段落。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为第一个段落;从甲午后维新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为第二个段落;从民国成立到国民党由广东出师北伐为第三个段落。第一段为外力侵入,新思想酝酿的时代;第二段为革命势力进展,清皇位颠覆时代;第三段为革命势力与清残余的军阀势力斗争时代。若从这三大段中间重要的政治事变再加剖析,又可分出下列的小段落来。
    第一,因为英国人扩充商场的热望,屡为请政府所阻遏,遂以鸦片问题为导火线,惹起1840年的鸦片战争。结果于1842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一岛,并开五口为通商口岸。是为外人打破中国门户的开始。
    第二,中国自受此挫辱,一方面汉民族对于清廷的威力渐渐看破,一方面感受西方潮流的影响,到1850年就有洪杨革命军的崛起:洪杨战役连亘十五年,至1864年渐告平定。是为汉民族势力复活的时期。
    第三,在洪杨战役中,又有英法联军入北京,咸丰帝避难热河之事。平定洪杨以后,所谓中兴的新人物中,颇有感觉西方军事艺术优长的人,讲求所谓洋务,在造船、制械、练兵、裕饷上尽力模仿西法。所以由同治朝到光绪中叶,可称为洋务讲求时代,亦可称为西法模仿时代。不过这种皮毛上的西法模仿,终于不能发生抵抗外力的效能,到1894年,便有所谓甲午战争的大挫败。至此中国的弱点完全暴露。
    上面是第一大段中的几个小段落。

    第四,由甲午战败的刺激,惹起士大夫阶级里面一部分人对于中国政治制度的怀疑,遂有维新变法的运动;到1898年的夏间运动达于最高潮,便有所谓戊戌“百日维新”的事业。是为维新运动的初步。
    第五,由百日维新的失败,西太后再行临朝,到1900年因为亲贵利用拳乱争夺政权,排斥新党,惹起外国联军入京的大祸。是为维新运动反动时期。
    第六,《辛丑和约》的耻辱,清政府始感觉维新变法的必要,于是有督抚派的维新运动;到1904年(光绪二十年),日俄战争勃发,结果日胜俄败,更感觉立宪优于专制,于是有派遣五臣出洋考察宪政之举。是为维新运动再起的时期。
    第七,自拳乱以后,国民对于清政府的反感,已非虚伪的立宪招牌所能缓和了。在1905年五臣出洋考察宪政时,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自此一方面预备立宪,一方面进行革命,进于革命与立宪对抗运动的时期。立宪的虚伪,一天一天的暴露,革命的潜势力,一天一天的膨胀。到1911年秋间,便有武昌革命军的崛起。
    上面是第二大段中的几个小段落。

    第八,从1911年秋间武昌起义,到次年春初中华民国成立,为中国政权由清朝廷移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中的时期,是即由第二大段转入第三大段的关键。
    第九,由1912年春间临时政府北迁,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开始斗争;到次年,因宋案而惹起赣宁之役,国民党失败,国会被破毁。是为国民党与北洋军阀斗争的初期。
    第十,国会第一次破毁后,袁世凯图谋帝制,第一步修改约法,第二步成立筹安会;到1915年秋冬间,袁氏公然要称帝了。反帝制的各派联合奋起,与袁氏决斗,到次年夏间,卒将袁氏打倒。是为帝制运动与反帝制运动的对抗时期。
    第十一,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的势力依然不可侮,他们不利于旧约法,因是发生新旧约法的争议,结果旧约法虽然恢复了,到1917年因为对德宣战问题惹起国会第二次的解散,演为长期的护法战争,成为南北对立之局。是为护法运动与南北各军阀分裂的时期。
    第十二,自1920年北方直皖两派分裂,西南军政府瓦解,护法的战争虽然尚未终了,但因南北两方都失了重心,于是进于所谓联省自治的运动。但是这种运动,徒为割据地盘的各军阀所利用,各军阀间势力扩充的斗争仍未能免。从1920年到1923年秋冬间曹锟篡窃大位时止,可称为联省自治运动与南北各军阀混战的时期。
    第十三,自1924年春中国国民党改组,南方的新势力,一天一天的充实,北方曹锟颠覆后,成立一个临时执政政府;到1926年春夏间执政政府消灭,国民党准备北伐的工作完成,于是北洋的军阀嫡系势力将归消灭了。是为第三大段的最后一段。
    上面三大段中的十三个小段落,便是近百年中国政治史的总纲目。 (选自《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
    今天要讨论的,应该是第四个主题:4、清末民族资本主义成长史大PK,但是我一不小心在进行第二个论题就把这个论题说过了。受到网友的提示,我们今天就进行这个主题吧:
    4、商品房VS鸦片烟,比比谁更值钱?
    但在此之前,我同样要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

    美国总统:中英战争“起因不是鸦片,而是叩头”

    对于西方的隐患,早在康熙晚年,已有所悟。他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对西洋事务,乾隆也高度重视,“事涉外夷,关系国体,务须彻底根究”。不过,估计是在接待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前后,心态复杂的乾隆留下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好一副“宁可求全关不开”的末世苟且心态!好一句“极盛”时代“盈”“虚”惧增的无奈感慨!殊不知,英国没有用外交打开的大门,用战争打开了;清朝以不磕头为由拒绝的,用卑躬屈膝的方式接受了。以至于,当时美国总统小亚当斯(1767-1848)也敏锐地指出,“鸦片战争的真正起因,不是鸦片而是叩头”。
    “叩头”英语为“kotow”(或koo-too,kowtow,koutou)。从现在各大英文词典中的这块“活化石”中,我们多多少少仍可见到近代中西两大文明冲撞后所留下的深长裂痕和斑斑血迹。

    祝寿其外,贸易其中
    1792年9月26日,英国人马戛尔尼带着他的使团在朴茨茅斯扬帆出海。英王乔治三世命令他们去给乾隆祝八十大寿。
    英国人需要时光倒流才能够赶上乾隆皇帝的生日晚宴。按照习俗,乾隆的八十大寿在两年前就已经过完了。事实上,这是一笔生意,马戛尔尼真正肩负的任务,是将中英贸易的门开得更大一些。
    英国开往中国“祝寿”的船只,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起航,只是他们从未顺利到达过。
    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的1583年,英国就派出了第一个使者。商人约翰•纽柏莱带着伊丽莎白女王的信:“吾人以为,我西方诸国君王从相互贸易中所获得之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属陛下之人均可获得。此利益在于输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输入吾人所需之物。”打开这封信的是葡萄牙人。纽柏莱在印度被葡萄牙人逮捕。第一次尝试失败了。
    1596年,第二代试验品本杰明•伍德出发了,伊丽莎白写了第二封信,再次提到“公平之通商……极有利于我两国之国君及臣民。”他们再次碰到葡萄牙人,激战后船毁人亡。
    1602年,伊丽莎白给万历皇帝写了第三封信,送信的是东印度公司派出的探险队,但是探险失败了。
    最终,商船成了英国第一艘来到中国的船只。1637年,“伦敦号”驶入澳门。
    1787年,在隔了一百多年后,英国派出的使团再次出发。虽然使团的旗舰叫做“万事妥”号,但特使凯斯卡特继承了不幸的传统,这名国会议员在一出海后就患了肺结核。他在“连咳嗽的力气都没有了”之后,坚认海上不断变化的气候有助于他的康复。最后,海风带走了他。
    特使凯斯卡特不要命也要去中国,多少是因为中英贸易已经达到相当重要的程度。
    仅以茶叶为例:在1669年,143磅,这个数字就是英国进口茶叶的全部了;但到了175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2872532磅;之后的180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2330万磅,英国当时有多少人?不到2000万,这相当于英国的男女老少每人每年平均需要一磅以上的茶叶。
    而茶叶的利润有多少呢?在1669年,茶叶进口需要每磅2先令4便士,但售价高达14先令8便士,到了18世纪四十年代,虽然茶叶价格有所下降,但进口费用也降至每磅1先令。
    最后一个问题,茶叶的利润对英国政府意味着什么?1784年,《减免法案》将茶叶的进口税降至12.5%以后,中国茶叶仍为英国每年的国库贡献了10%的财政收入,而在此之前,茶叶的进口税率可是100%!
    所以,虽然海风带走了凯斯卡特,但马戛尔尼还是要再出发。他同样受到了“出使中国就厄运连连”定律的影响,9月26日那天,船队刚刚出海,就遇上大风暴,三艘船中的“豺狼号”失踪了(半年以后,它在地球另一边的印度尼西亚西部被找了回来)。

    “广州贸易体系”
    如果你不了解“广州贸易体系”,你就不能了解马戛尔尼和凯斯卡特的出使有多么迫在眉睫。
    这个体系最主要特征是,如果你是一个洋商,你到中国,只能来广州做生意;更确切的说,你只能跟这个城市的“行商”做生意。“行商”是一些专门和外商做生意的中国商人,他们向朝廷捐大笔钱财(约20万两),以拿到这个垄断性特权。
    每年西南季风停息的10月份,你来了;等到东北季风挂起的一月份,你离开。你的来去不是因为诗意,而是清廷只允许你停留这么久。你住在广州城外的“商馆”里,这些“商馆”是行商开的,你没得选。对了,这些“商馆”在中国人的语言系统里被称为“夷馆”,你同样对此无能为力。
    你带来的货物只能交给行商售卖,你要买走的货物也只能向行商购买。那你干什么呢?你只能呆在“商馆”里,不能随意出入。妇人不允许进入商馆,你也不准雇用妇仆。1830年,有三名洋妞混进英国商馆,官府马上威胁要中断贸易,于是伊们立刻回到澳门去了。到了1836年,在广州的307个洋人,全是纯爷们。
    你问这跟坐牢有什么区别?每月初八、十八及二十八三天,你可以游览花地海幢寺一次,但每次不能超过十个人,你也不能借机去村落里游荡;你不准购买中国书籍,不准学习中国文化。如果你有意见,只能向行商反映,大清衙门不接待外国人……你必须走路去,陆路你不准乘轿,水路只能坐无篷船。
    差点忘了说,你倒是有被敲诈和被勒索的权利。大清的关税并不高,在2%到4%之间,但海关官吏通常要索取一倍于此的钱财,例外也是有的,比如有时他会勒索你三到四倍。
    而在“赫符斯号”事件以后,你那种不安全感就更高了。1784年11月24日,英国商船“赫符斯号”在放礼炮时,意外炸死两名中国官吏(他们不是因为对广州体系不满才这么干的),广州当局在没有抓到凶手后,拘押了船上的大班史密斯,包围商馆,并中断贸易。最后,炮手被英国人自己交了出来,他随即被中方绞死。
    洋人对此大惊失色,在现代法律里,过失杀人显然罪不至死,但中国方面表示,这个判得还算轻的,因为一条命抵了俩。于是,洋人们对自己在将来案件中可能的判决担忧不已。
    对此,历史学家徐中约的评价是:“所谓广州体系,就是将贸易限定在一个港口,对人身自由做一系列侮辱性的限制,以及无数的不正当勒索。”
    马戛尔尼和凯斯卡特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而来的。出发时,乔治三世对这次出使提出了六个目标,如希望清廷割让一两块土地让英国人居住并实行英国的司法管辖、将贸易扩展到整个中国而不限于广州、在北京设立使馆等。国王希望通过这次出使,可以减少摩擦,发展贸易,并将中英关系放在一个正常的外交基点上。

    假戏真做
    马戛尔尼面临的困境在于:祝寿只是他的一个借口,但乾隆当真了。
    为了让马戛尔尼能够更顺利,英政府在使团出发之前就派人将禀文送来中国,称“本国未曾著人进京叩祝万寿,我国王心中十分不安”云云。乾隆看后十分开心,下令要体面地欢迎第一个“朝贡”的英国使团,“英吉利国贡使航海远来,初次观光上国,非缅甸、安南等处频年入贡者可比。”
    1793年8月5日,马戛尔尼的使团到达天津,并受到热情接待。为显示清王朝的怀柔之恩,乾隆命每天拨5000两白银作为使团前往北京的路费;使团逗留北京期间,则每天拨款1500两作为款待。使团的礼品和行李被清廷的官员雇佣了90辆货运马车、40辆手推车、200多匹马和近3000人搬运。每辆小车上都插着一面小旗:“英吉利贡使”。
    马戛尔尼迎头碰上的,是一个尾巴上的康乾盛世和一个末代的朝贡体系:哪怕乾隆其实连“英吉利”在地球上哪个位置都搞不清楚,但这不妨碍乾隆作为“天下共主”的骄傲感。
    接着,马戛尔尼被要求练习下跪磕头。在8月14日的一份上谕中,乾隆表示,“各处蕃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马戛尔尼)国王遣尔来祝嘏,自应尊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接待马戛尔尼的钦差大臣徵瑞,负责教授跪拜礼仪。按照传统,如果使臣拒绝练习,就会被赶出去。事实上,在1655到1755年间,西方的17个使团之中,除了一个,其他都向皇帝磕了头。
    马戛尔尼默默地接受着演礼训练和“贡使”的旗子。他清楚自己的使命,因而必须博得“信任”,进入北京,以便有机会和清政府商讨扩大在华贸易以及要求遣使常驻北京等议题。
    在登陆天津前,马戛尔尼指示全体船员,称“使节团任务的完成全赖于能否取得中国人民的好感,不幸由于过去在广州的少数英国人的不规则行为,使中国人在心目中把英国人视为欧洲人中的最劣等人……全体使节团人员们必须谨言慎行,用实际表现来改变他们的成见,争取他们的好感。”9月19日,一名叫詹姆士•科蒂的士兵以身试法,他从中国士兵那里搞了一些令他上瘾的烧酒,结果被送交军事法庭,当着中国人的面挨了60棍。
    马戛尔尼希望搞好关系。在徵瑞教他下跪磕头的时候,他向徵瑞预先演示他带过来的六门小铜炮,这本来是要表演给皇帝看的。但徵瑞对此毫不在意,他将这些能够代表18世纪英国工业水平的武器全部留在了圆明园。

    摊牌
    9月8日,使团到了热河。在正式觐见乾隆的前夕,马戛尔尼亮出了他的底线。他表示清廷把礼品写成贡品,是混淆了中英的平等地位,接着,他放话说,他不打算磕头。
    马戛尔尼委托徵瑞给和珅带去一封信,他称若有一位与他官爵相当的清廷官员向乔治三世的画像磕头的话,他就向乾隆磕头。但徵瑞没有把这封信交给和珅,他认为特使磕头是一个无需争论的礼节,并在9月8日将信退给了马戛尔尼。当天,马戛尔尼又派副使直接将信交给了和珅。
    9月9日,徵瑞派人去做马戛尔尼的思想工作。马戛尔尼坚持双方应行对等礼,即他在乾隆面前也像对英王一样单腿下跪,并称“待附庸国之礼,与待独立国之礼不同,贵国必欲以中国礼节相强,敝使死也不奉敕。”
    乾隆得知马戛尔尼不愿意向他磕头以后,勃然大怒,取消了原定于9月10日的觐见,连续下旨斥责英使“骄矜”,下令减少赏赐与供给,并继续派官员与马戛尔尼谈判。
    双方最终达成的妥协是:在9月14日非正式的召见宴会上,马戛尔尼行英国礼节,而于9月17日的“万寿盛典”中,马戛尔尼跪递国书并行三跪九叩大礼。
    结果,双方的跪拜之争,从现实延续到纸笔之上。小斯当东日记云,马戛尔尼走到平台前“屈一膝并俯首向地,重复了九次”。而马戛尔尼与老斯当东却说,全体祝寿人均行九叩首礼,只有英国人“行深屈膝或鞠躬礼”。
    中方记载以当时在旁亲见入觐仪式的军机章京管世铭为具代表性。他说,英国人在事先训练时“止屈一膝,及至引对,不觉双跽俯伏”。双跽俯伏并不同三跪九叩,而是双膝跪地俯身向地,是否“叩头”,不得而知。然这恰好与小斯当东的日记相印证,惟有一膝与双膝的区别。
    黄一农认为,“必须再次强调,英使实际所行之礼可能要较他们在文字中所承认者为重”。他所还原的现场是9月14日“在御幄之外迎接銮舆时,单膝下跪三次,每次三俯首深鞠躬;在御幄中觐见皇帝时,则是先在宝座所在平台前行双膝下跪三次,每次三俯首向地之礼;当其拾级登上宝座所在之平台,则以单膝下跪礼呈递国书”。9月17日“于澹泊敬诚殿贺寿时,因皇帝隐身于帘幕,其礼或与迎接銮舆时相同”。
    9月26日,使团返回了北京。按照使团在北京只能逗留四十天的规矩,马戛尔尼在清朝的时日无多,而此时他的工作,还没有一点眉目。他在热河和北京都向和珅提出就拓展商务和交换使节的谈判事宜,但清廷似乎只对英使的礼仪动作感兴趣。最后,在马戛尔尼的强求下,和珅让他先写成备忘录。
    10月3日,马戛尔尼以乔治三世的名义呈送一份照会,具体内容如下:
    1.将贸易扩展到舟山、宁波和天津。
    2.照俄罗斯人质先例,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所货栈,以销售货物
    3.于舟山附近指定一未经设防的小岛供英国商人居住、存放货物及停泊船舶。
    4.于广州附近指定一小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住,并允许他们自由来往于广州和澳门。
    5.取消澳门与广州之间的转运税,或至少将税率降低至1782年关税的水平。
    6.准许英国商人按中国锁定税率切实纳税,不在税率之外另行征收,并请赐中国税单一份供英国商人参照。
    英国被答应的条款数是:零。如梦初醒的乾隆口气强硬地拒绝了马戛尔尼的所有请求。对于扩展贸易请求,乾隆说“天朝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对于外交请求,乾隆则表示“西洋诸国甚多,非至尔一国,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留京,岂能一一听许……以致更张天朝百余年法度?”

    你还不磕头?
    这趟耗费英国人78522英镑的出使,结果是一次彻底的外交失败。它的意外收获是,马戛尔尼收集到关于中国这个神秘国度的第一手情报:科学程度很低,知识阶层对物质进步不关心,军备落后,穷人甚多,贪腐盛行。马戛尔尼尤其确信最后一点,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他的使团每天花掉了清廷1500两银子。
    马戛尔尼坚认清廷并不拒绝交往,他建议他的副使斯当东再次出使中国。不料厄运提前降临到这位未来的特使身上--有着“汉学之父”称号的乔治•斯当东突然瘫痪,并于1801年逝世。再加上英国与拿破仑之间的战争,再访中国的计划被搁置起来。
    1816年,随着欧洲恢复和平,访问中国的议题旧事重提。这一次,前印度总督阿美士德勋爵成为特使,值得一提的是副使小斯当东爵士。
    小斯当东的父亲乔治•斯当东,是当年马戛尔尼的副使。23年前马戛尔尼见乾隆时,12岁的小斯当东作为见习侍童,负责给马戛尔尼提着巴斯士斗篷的下摆。因为在路上学会了一些中文,小斯当东博得了乾隆的欢心,以致皇帝竟欣然解下腰间的黄色丝织荷包送给小斯当东。而马戛尔尼一行返回广东途中写给乾隆皇帝的感谢信,亦出自小斯当东之手。
    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抵达天津。当时英商对广州贸易体系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强,英国对阿美士德的训令是:实现中英商人之间的自由贸易、建立商馆与中国官员之间的直接联络、在广州以北开设更多口岸,以及在北京派驻使节等等。
    23年后,当年副使的儿子作为副使前来拜见乾隆的儿子嘉庆时,一切好像从未变化:英国人要谈贸易,而中国人感兴趣的仍是:你磕不磕头?
    工部尚书款待了使团,随后双方就“磕头”开始扯皮。阿美士德愿意脱帽三次,鞠躬九次。清廷的回复是,“若英使拒不遵行礼制则不允入觐”。
    中英外交的希望停留在了距北京15公里的通州。清廷派了理藩院和礼部两名尚书来做思想工作,向他们讲述磕头的重要性。最终阿美士德愿意妥协到单膝下跪叩头三下,并重复三次。如此争执十天后,朝廷发来一封谕旨,言“外夷”不习跪叩,起跪动作不合礼仪亦无妨。理藩院尚书急于争宠,竟于8月27日上奏称阿美士德“虽起跪颇不自然,尚堪成礼”。
    8月28日晚,嘉庆得知阿美士德演习跪叩颇有“长进”后,非常高兴,决定次日召见。使团遂连夜赶路,凌晨抵达北京时,嘉庆已在颐和园等待被跪叩了。疲惫不堪的阿美士德因国书和官服落在后面的行李车内,请求稍事休息,催促的中国官员与之发生激烈争吵,不久皇帝传唤,理藩院尚书便谎称特使已病倒;皇帝随后传唤副使,尚书称副使亦病倒。嘉庆以为被骗,勃然大怒--
    “我中华之国乃堂堂天下共主,何堪容忍如此倨傲侮慢?”
    随后,嘉庆一道谕旨发下,将使团逐出京城。于是,阿美士德的使命结束了。

    战争
    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双双失败了。他们与清廷的对话,自始至终都不在同一语境下:17世纪末18世纪初,自由贸易主义成为西方世界的普世价值;而在重农主义的清廷,皇帝认为富足的中国不需要外贸,通商只是皇帝的仁慈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对蛮夷的恩赐,而并非国家层面上平等的外交事务。近人刘锦藻也指出,这种对外关系不过是“(中国)自抚其藩属,非外交也”。
    这也不难解释,为何嘉庆皇帝因为特使不愿下跪,生气到居然想到要断绝与英国的关系,并彻底中断广州贸易(最后他在两广总督的劝说下才放弃这一主张)。外贸确实是皇帝的私人家产--海关贸易由内务府而不是户部管理,每年85.5万两白银的外贸收入也并不进入国库,而是流入皇帝的私人腰包。
    当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两次来使,希望和清廷开展正常的外交关系时,清朝的皇帝对天下的概念还停留在朝贡制度的时代。和平谈判的努力都告失败后,对于“日不落帝国”来说,剩下的解决途径就很清晰了:放弃,或者武力。
    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正在上演决定清帝国命运的一幕--这天,辉格党和托利党为是否向中国出兵而辩论。10个月以前,清廷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焚烧了他们21306箱鸦片。托利党人指出,这是一场“不义战争”。这时,一个辉格党人站出来进行辩解--
    “如果我们在中国不受人尊敬,那么在印度我们也会很快不受人尊敬……如果我们要输掉这场战争,我们就无权进行;但如果我们必须打赢它,我们就无权加以放弃。”此时全场肃静,停顿几分钟后,这位辉格党人抛出结论,“尽管令人遗憾,但我还是认为这场战争是正义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三天后下议院投票,结果是:托利党人的反战决议以五票之差被否决。清朝永远也不会知道,那位坚决鼓吹战争的辉格党人,全名叫做乔治•托马斯•斯当东。
    商品房VS鸦片烟,比比谁更值钱?


    同为商品差别咋那么大?
    何谓商品房?百度给出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它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售、出租房屋”,其次它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指“雪村演唱的歌曲”,看到这我不禁要偷笑了,其实商品房应该不单单是只指房子那么简单了,商品房同样渗透到了文化领域,成为人们讴歌或者贬损的对象。商品房实际上是指开发商开发建设的供销售的房屋,能办产权证和国土证,可以自定价格出售的产权房,分为内销、和外销两种。它的价格构成也和普通商品一样非常简单:土地使用权取得费、住宅开发成本、住宅开发期间费用、利润、税金、商品住宅差价,就是这六个简单的组成部分,构成了现在的天价房。
    和其他水稻一样,鸦片也是一种农作物,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属于罂粟的初级产品。它有28属,250多种;主要生长在北半球几乎整个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而这些地方几乎是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鸦片的价格构成也和其他农作物一样:种植成本(化肥、农药、人工)、加工成本、运输成本、交易成本,这几个构成要素,同样构成了清朝民众的精神粮食——鸦片的价格。众所周知,毒品交易环境中种植成本和加工成本只占了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的成本都平摊到了运输和交易成本上面去了。其实这跟房子是一个道理,土地使用权取得费、税金才是构成商品房价格的大头。

    鸦片烟瘾可以医治
    但是房产病还治得好么?
    鸦片和商品房一样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鸦片的使用价值更多的偏重于麻痹人的神经,提供的是一种奢侈的精神“愉悦感”;商品房比起鸦片来在精神“愉悦感”方面的价值感体现,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商品房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房才能结婚,有房才算是中产阶级,才算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有了房子之后,就像有个巨大的光环笼罩在身上,不自然的就飘飘然起来了,吸食鸦片同样也能产生飘飘欲仙的感觉,只不过购房后感觉上比吸鸦片飘得更高。因为至少在从医学原理上去判断,鸦片是毒品,对人体是有害的,长期吸食下去肯定是会要命,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医生也会对其进行善意的劝阻。商品房的毒性比起鸦片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的是没有医生会对这种疯狂的“购买”行为进行劝阻,因为再高明的医生对于不治之症也会束手无策。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4 14:00:29 做记号
  • 房产泡沫会先破在深圳么?

    2009年12月底,深圳房价再创纪录:当月,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达2230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03%,环比上涨14.89%。“泡沫已非常严重。”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峰表示,他说,“市场再不理性,深圳的房地产泡沫将在全国首先破裂。”深圳仅是中国高房价群像中的一个样本,从中折射出的普适性,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根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的监测数据,深圳市2009年新房的总市值(总成交面积×均价)约为984.04亿元。深圳“房地产民间分析师”称,二手房交易量可能是800万平方米,按照当时二手房12000元/平方米的价格估算,深圳2009年二手房的交易额约为960亿元。2009深圳因房地产交易而创造的总市值,就有1944亿元。“深圳目前商品房入住率仅为45%左右,“这说明大部分房子是用来炒作和投机的。”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表示。据国世平了解,深圳市民间游资旺盛,“全国约有1400亿元炒房资金流向深圳。”

    在综合银行、地税和国土部门相关财务数据后:深圳市2009年1944亿元房价总市值的上游,即资金来源,除995.59亿元的年度新增个人按揭贷款外,剩下的可能是各类庞杂的炒房资金。而1944亿元房价总市值的分配去向中,至少包括268亿元的银行利息、124.7亿元房地产业税收(不计建筑业税收和对房地产的减税额)和130亿元土地出让收益。余下部分,在理论上归开发商支配。其中至少包括开发利润、建安成本、营销管理费用以及其他不可预见费用,也包括房价利益链条上的中介机构和炒房者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近2000亿的房地产市值,有近一半来自银行一半来自民间,至少20%以上的市值进了银行和政府的腰包,80%的市值在市场中被层层消化掉了。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唐钧认为,房地产业的基本要素就是土地,卖房子实际上是卖土地。而对于土地,按现行土地用途管理政策,政府和房地产商既是“垄断买方”,又是“垄断卖方”,一方面从农民手里低价征地,另一方面向群众高价售房。房地产业产生的级差暴利,除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外,都被少数房地产商拿走了。唐钧说,随着房价暴涨,“没有房子的人”已被远远甩出财富形成的大门之外。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4 14:02:10 做记号
  • 商业投资
    并非人人都是赢家

    还记得有这么一个人么?他贷款6.5亿在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一季度,勇敢地冲进了上海楼市,买入了110套高档房,用来投资。这些房源分布于长宁、静安、浦东陆家嘴等上海市中心城区。从某种程度上看,商业投资的另一面,就是商业冒险,冒险到极致就成了一场豪赌。在新世纪来临之后,富人们纷纷加入了这场豪赌,随着赌注越压越大,大到远远的超越了“民生”、“保障”之类的范畴,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赌气概不亚于,成吉思汗当年以铁骑踏平亚欧大陆的风范。潮汐退去,沙滩上的贝壳在阳光下闪烁。即使拾贝人也知道,商业投资并不全是赢家。

    财政部发布的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基本情况,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14239.7亿元,增长43.2%;其中用于廉租住房支出187.1亿元,仅占1.5%。高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了各级政府的最高效的融资工具。18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每年都超过了20%。中国的普通家庭,却承受着高价格的公共服务、垄断高价、高税负和低廉的储蓄利率,一直在为政府和垄断部门输送着巨额储蓄,这原本应该是属于他们的钱。政府手里有了这么多的钱,怎么办?只能投资,上大项目。政府投资,自然也要保证回报。老百姓为政府输送的巨额收入,投资成了商品房、铁路、公路、机场,老百姓再用高价去购买这些服务,政府的投资回报就有了保证。

    “资源要素分配不公,加剧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修泽教授说。 许多专家还认为,近年来,资本市场的“火热”表现,尤其是投机性投资行为的盛行,也进一步强化了资本财富的累积效应,拉大了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实业收益的差距,造成了“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的局面。而且,资本与土地、资源三者之间互相拉升,加剧了贫富差距。


    插播一则新闻
    鸦片价格飞涨或致更多阿富汗农民种植鸦片

    据了解,阿富汗气候非常适宜鸦片生长,种植鸦片成为许多贫困的阿富汗人的唯一生活来源。2003年9月初,有统计表明:目前阿富汗已位列2003年世界鸦片生产国之首。
    中新网1月21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20日报道,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表的一项《2010年阿富汗鸦片调查》报告称,飞涨的鸦片价格或许会诱导更多的阿富汗农民重操旧业,种植鸦片。
    《2010年阿富汗鸦片调查》指出,鸦片枯萎病导致2010年鸦片总产量下降了一半,加上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给鸦片交易中的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尽管产量下降,但每公顷鸦片种植的总收入却增加了36%,达到4900美元,与2009年相比收获季节时的干鸦片价格上涨了164%。如果与已经改种其它作物的农户相比,这些继续种植鸦片的农户在2009年的年收入要高出17%。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执行主任费多托夫(Yury Fedotov)对于鸦片价格飞涨表示担忧。他指出,如果种植鸦片得到的丰厚现金回报得以持续,将会使国际社会多年来在减少毒品供应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付之东流。
    《2010年阿富汗鸦片调查》指出,阿富汗2010年出口鸦片和海洛因的总价值为14亿美元,比2009年的29亿美元下降了一半,这一情况使得阿富汗犯罪集团从毒品经济中获
    得的资金大为减少。
    额····梳理一下今天的思路,本来还有两个议题的,但是最后一个,几乎在每个议题中都有提到过,就过了吧,今天将进行最后一个议题,就结束所有的讨论。稍后将继续·····

    5、从鸦片贸易的终结看楼市发展趋势(完结篇)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5 15:38:32 做记号
  • 5、从鸦片贸易的终结看楼市发展趋势

    为了挽救即将衰亡的政权,20世纪初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新政措施,禁烟烟运动也便是其中之一。满清王朝一方面需要支付巨额的皇室开支,一方面又要应付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清廷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但当时的鸦片贸易税收,正如今天的房产税和买地收入,在晚清财政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进口鸦片和土产鸦片每年减去一成,便意味着每年将减少80万两税银,这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当时的满清政府,痛下决心禁烟呢?

    除了白银外流,农业生产受到鸦片种植影响,国际禁烟浪潮兴起,和知识分子的呼吁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风起云涌、阶段不断的农民起义以及外国的入侵,迫使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状态下的统治者进行反思。1906年光绪帝下达禁烟谕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禁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戒掉鸦片烟瘾,既是禁烟运动当中最难的一部分,也是最根本的一部分,但它却面临着种种阻力,对于戒除鸦片烟瘾运动的开展形成了相当大的困扰。

    清廷禁烟上谕颁布两个星期后,《申报》即刊发专论称禁烟是朝廷宣布立宪后的第一个改革行动,并预先描绘出反鸦片运动对诸项新政改革的重大影响:“漏卮既塞,国用自充,以之兴学则人才生,以之练兵则军势振,以之振兴实业则工艺可改良,以之整顿地方则自治有进步。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太阳炝耀,升自扶桑,其禁烟后,新中国之景象哉于斯时也。1910年28日,宪政编查馆奏拟《禁烟条例》,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各项处罚措施,使禁烟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采取禁种罂粟、禁吸、禁售、成立官方和民间禁烟机构等等一系列的措施,土产鸦片数量急剧减少,戒食鸦片的人数的大大上升,1907年,签订的《中英禁烟条约》,按条约规定,每年英印输入中国的洋药数量每年以五千一百箱递减,1906年输入洋药54225担,1910年降至35358担,在国际禁烟团体的支持和协助下输华鸦片数量大大下降。

    当时外国传教士也努力帮助中国禁绝烟毒,光绪十六年(1890年),传教士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6项决议,再次表明反对鸦片贸易。1906年8月,他们把有1333名传教士签名的请愿书,通过两江总督周馥转呈中国皇帝,敦促清政府施行禁烟。英国传教士回到本国后,积极向英国人民宣传鸦片给中国造成的罪恶,对英国政府的鸦片政策,进行严厉的谴责。1912年,除印度外其他各处输华鸦片已被禁止。其后,因中国在国内实行禁止种植和吸食,英国也按照自己的承诺,停止了对华鸦片输出。从此中国完全解除了允许输入的条约义务,鸦片贸易制度至此终结。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禁烟运动与新政运动紧密相连,这也促使人们对“鸦片问题”的危害有了更为深刻的体认,不仅将鸦片的危害停留在对身体的危害上面,而是将鸦片问题的解决与清末新政所涉及的国家生存、贸易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邦交关系等问题联系起来,超过了以往的认识水准。1909年2月份在上海举行万国禁烟大会上,中国代表团所阐发的主要观点,唐国安说鸦片问题已成为我们国家“所必须面对最紧迫的道德和经济问题”,“中国民众的领袖人物把鸦片看成是对中国的生存最危险的敌人”,之所以将鸦片问题看得如此严重,是因为鸦片经济已经极为严重地腐蚀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肌体,遏制了中国外贸事业的发展,更为长远的负面影响则是阻止了中国进入现代文明国家的步伐。鼎革时期,这些方面又均被时贤囊括在新政改革的目标之中。换个角度看,它标志着反鸦片运动与新政运动相契合的更高程度的认识。

    这次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兴起于1906年结束于1911年,历时短短5年,尽管在禁烟运动上取得了成功,但是整个大清王朝政权就此覆灭。禁烟运动兴起于清亡的前5年,5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但是这5年对于饱受折磨的中华民众来说,似乎来的晚了些,撞车的前一秒踩刹车,是不是同样也晚了点?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5 15:40:22 做记号
  • 短命王朝的秘密

    回顾一下历时上四个短命王朝:秦朝、隋朝、元朝、民国这些朝代,这些朝代本身不具备相似性,但是他们覆灭的原因却没有例外,都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因素,相似演进导致灭亡的结果。只不过其演进过程不是自然演进,而是人为加速了这个过程。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所有的正确政治措施都是为了延缓治乱周期的运行。从经济上说,四个短命王朝都有横征暴敛的共同特征。虽然这种横征暴敛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结果相同,都使民众处于了极度贫困状态。造成了民众对其统治的经济不认同。民国政府属于共和性质,在国家形态上与前期的封建王朝有了诸多不同。但文化系统、经济结构和形式、社会组织、乃至管理文化却没有随着共和的来临而即时地进行革命,文化的改变依然较小。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封建文化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造和冲击,但从其效果上看,这样的运动只能说是解决了发展方向的问题,依然没有动摇中国文化固有的内核。由此决定了民国政府在现代政治形式下,依然具有完整的封建特征。从今天的角度看,这样的政府与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是可以用同样的理论范式描述的。国民政府可以看作是被这个循环铁律推上祭台的最后一个牺牲品。国民政府之所以28年就倒塌,社会基础是重要的原因——人口能量一直没有得到彻底释放,从一开始运作就困难重重,注定了是一个短命的朝代。其短命历史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对于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相当借鉴意义。因为中国社会离开这样的历史仅仅几十年,文化、政治等模式依然藕断丝连地延续着民国时代的内核,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文化、政治的纠葛,关于民国兴旺衰落历史的研究尚没有得出科学系统的结论。所以,一个新形式的政治体制——共和体制(民国、人民共和国)在中国文化漫长的历史中仅仅也才有不到百年。积累治理经验的任务依然艰巨。(剧终)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5 15:41:55 做记号
  • 后序:

    分析到现在对于楼市的看法,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而且论坛中有大量的高手对楼市的走势进行了预测,限于本人学识有限就不多做解释。

    最后要特别感谢的是:

    看帖、回帖的热心网友,相信你们和我一样关心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生于0715先生,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富有人格魅力的知识分子,谢谢他在写作思想上的引导和启示。

    最后还要感谢“义务顶贴员”低温楼2先生,你很可爱。

    谢谢大家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27 23:19:30 做记号
  • 谢谢大家的支持,春节后我将开新帖,更进一步的探讨《清末经济结构覆亡的原因以及破解之道》,到时候欢迎大家拍砖。先跟大家分享一则华盛顿邮报英文版公布的最新消息。


    中国的银行指望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华盛顿邮报27日讯)

    去年中国的投资银行把他们的“邮票”贴在了全球性的协约上,(他们)积极参与数百亿美元的筹款,涉及客户服务、通用汽车、俄罗斯铝业、以国际物流著称的新加坡。但是他们想在项目中扮演,更强大盈利率更高的的角色的野心,却一直受限于中国投资者狭隘的视野,(通过)提升扩张计划以努力维系与国外合作者的关系。

    中银国际——中国银行界的臂膀,同时是也俄罗斯铝生产商的投资意愿建档人,22亿美元的俄罗斯铝业于1月首次在香港公开发行,这意味着它被寻找机会的投资者控制着,买了大把大把的股票。去年10月同样也是这位投资意愿建档人,用俄罗斯矿工国际红十字会的2.41亿美元在香港上市。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也被称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投资银行的“臂膀”。中国的工商业银行都参与了,11月通用公司231亿美元的上市,2010年全球最大的(上市计划)。(他们)参与帮助引进国有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中国合作伙伴,购买到5亿美元的股票,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是中国的最高顾问,去年估算了投资银行的收入,也参与了10月30亿美元全球物流性能的上市,作为一个投资意愿建档人,随着摩根大通追逐花旗集团、瑞士联合银行和星展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国际是一个,高级共同管理资产经理,(它管理)黑石集团在11月发售的92亿美元的股票。然而中国大陆以外的市场的成功,也显示中国银行所面临赢得大份额交易的障碍。在任何情况下,银行是被选择的,因为他们会给中国投资者提供引介。大公司准备筹钱靠近更广泛的投资群体和更深入的融资渠道,大型全球性银行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定位。

    “目前一些中国投资银行,在很多大的环球中心拥有证券执照。尽管他们正在新建或者是收购,但到今天为止这种能力似乎还是不太尽人意。”基思·普森、年轻的财务援助服务管理合伙人在远东恩斯特说。因此,中国的银行正在寻求扩展。知情人士称建银国际,中国建设银行投资的国际银行,计划今年在纽约成立办公室。目前,公司已在香港和伦敦设立办事处。“我们正在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综合投资服务平台”,中国建设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国际Hu Zhanghong表示。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与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称将结合他们的全球股票业务,尽管(谅解备忘录)在等待常规批准。近年来,大银行已经在用他们的中国连接上升该等级的排行榜上,投资银行货币价值的客户处理业务。资料显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去年在亚太地区的股票资本市场收入中排名第13。普通股的中心市场交易,包括初次公开发行和后续给已备案的公司提供股份。

    知情人士称,投资银行的执行银行——中国银行同样也关注借贷关系的交易。去年变更控制委员会,开始成为香港上市股的投资意愿建档人,到2010年估计在股票资本市场产生4700万美元的收益,而亚太地区只是1400万美元,这要高于前一年的历史记录。变更控制委员会通过中国工业和商业银行的资产,成为中国第二大贷方。然而,在这一区域内,只有证券经营的平安保险集团,已经成功突破了前十名的阶层。截止目前为止香港还是银行业的主要扩张区。“来香港的主要原因是想利用中国联合投资组织。”中银国际全球头股权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部门副主席马歇尔·尼科尔森说。



  • 【楼主】 作者:caomeifeifei 发表时间:2011-01-31 23:35:47 做记号
  • 大家新年快乐!

    兔年吉祥,万事如意!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可能还是要延续以往的风格,说一些不大“喜庆”的事,跟大家一起在全球政坛风云变幻的日子里,共同倒计时,我们送走虎年,迎来新的一年。
    我想,我们接下来要经历的肯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离光明越来越近的一年,即使我们无力改变高房价,但我们却能伴随着岁月的脚步,鉴证历史的变迁,时间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真理,什么才是我们人生中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