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雪梨图片:初中生(12-15岁)一般心理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3:52:55

初中生一般心理特征

 

现代心理学把人的心理规律分为共性规律和个性规律两大系统,共性规律指普遍的心理过程(知、情、意),个性规律指个性特征及其倾向性。分析初中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就是要揭示出初中生心理规律的共性。按照心理学上的划分,初中生正处于11、12岁——13、14岁这个年龄段,属于少年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一)生理因素对心理因素的影响

身体器官构造和机能、神经系统结构及机能、内分泌腺技能、身体外表等的发展变化都对心理产生影响。

1. 身高、体重增加,身体迅速成熟引起的心理变化

女孩一般在十二岁左右,男孩一般在十三至十四岁之间身高、体重的增加比青春期以前要快一至二倍,出现人的一生中除了乳儿期外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最明显的是男孩肩加宽,女孩盆骨变大。生理的急剧变化驱使心理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如独立感和成人感的产生;体能增加导致自信增加;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崇尚和模仿典范(容易当“追星族”),寻求自我同一;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智力趋于成熟,出现了抽象的和怀疑的思考。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社会成熟相对迟缓,易流于空想,或陷入非社会的、幼稚的推理方式思考;自我意识凸现,如倔犟和逆反心理就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极端化表现;要求获得等同于成人的社会地位并使其巩固(如初中生常常把反抗和不服从作为改善与教师、成人不平等地位的一种手段)。

2. 身体的各部分不平稳发展引起的心理变化

由于性腺激素的分泌,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变得不平衡;大肌肉变长、变粗;大骨骼、大肌肉发展先于小肌肉、小骨骼,身体各部分发展呈不平衡状,身体各部分出现了不协调和笨拙。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上的不均衡又必须适应身体生长的突然加速和新的社会要求,这一矛盾的冲突使初中生变得易于激动、冲动、烦躁、不善自制,感情表现强烈、不稳定和不协调,称之为“情感的暴风雨时期”。

3. 较高的肌体能量代谢率引起的心理变化

青少年肌体的能量代谢率比较大,约比正常人高出八倍,即每小时要释放8千卡的能量,这是青少年热情奔放、精力充沛的物质基础。由于精力特别旺盛,他们总是感到浑身都是劲,能量和精力需要发泄,有时在欠考虑的情况下,常会不自觉地产生和表现出无所顾忌的、盲目的、不必要的动作行为,无论干好事或错事都非常卖劲,青少年往往“无事生非”,原因就在于此。“认识与行为不完全同步”是青少年时期的明显特征。合格的中学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过剩的精力与能量在正确的渠道上输出。

4. 性成熟开始引起的心理变化

在初中阶段,脑垂体生殖腺(性腺等内分泌腺)开始活动,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意识开始萌发,意识到两性的差别,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心、好感和爱慕,渴望了解性知识及两性关系(第一阶段)。但由于两性生理上的明显差异和对两性关系的一知半解,产生了不安和害羞心理,从而造成对异性的暂时疏远(第二阶段)。随着生理发展的渐渐成熟,对性的了解的加深,产生了彼此接近的需要和感情上的相互吸引,愿意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愿意在异性面前显示潇洒不凡或美丽动人的一面,企图博得对方的好感和赞赏(第三阶段)。在初二下学期至初三,青春男女对两性关系的体验有了明显的增强,心理上开始滋生了初恋的萌芽,于是找各种机会取悦对方,有的表现为隐蔽的、含蓄的求爱举动,这就进入了“模仿性初恋阶段”(第四阶段)。

(二)环境、教育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人的存在是依赖于他自身之外的自然界的,人的特性、本质和本质力量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他周围世界的环境密切相关的。“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是社会存在物,说明人是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环境影响(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环境包括宏观社会环境与微观社会环境,前者给发展中的个体以间接的影响,后者对发展中的个体以直接的影响)、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观点甚至认为“物质和文化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每个初中生所处环境与所受教育既有相异的一面,又有相同的一面,抛开个体心理差异性而探究同一性,深入初中生的心理世界,是中学教师更好完成“育人”任务的前提。

1. 环境、教育因素对初中生心理的正面影响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们在精神和道德上的差别完全是后天造成的,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和所受的不同教育所致,人是环境的产物。爱氏的观点不免有“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之嫌,但总还有其“合理内核”:环境与教育从精神、道德、心理各方面给人以影响。环境、教育中有利于人正常发展的因素让人心智健全、身心发展协调统一。在环境与教育的正向作用下,中学生思维及认识能力、情感与意志、自我意识都获得较大的发展。在初中阶段,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基本形式的抽象逻辑思维日趋成熟,并且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辩证思维萌芽,扩散思维、异向思维渐趋活跃,思维开始具有批判性、创造性、快速敏捷等品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认识能力处在发展的黄金阶段。观察的自觉性、精确性、概括性均有所发展,但在观察复杂的事物或现象时,往往看不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初中生的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逐渐占优势,机械记忆比重下降,但女生则偏重于机械记忆。随着少年兴趣的扩展,知识的增长,技能的形成和掌握,以及能力的提高,为他们的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他们常常想当发明家,热心于各种创造活动;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初中生情感内容日益丰富,且具有易感性和冲动性特征;他们日益关心国家大事,追求远大目标和理想,向往英雄业绩,并容易被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事迹所感动,情感表达直率、热情、鲜明,有时不够稳定、不能自制。初中生的意志力比小学时有了明显的发展,他们非常崇拜和愿意模仿学习意志坚强的人物,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有时表现得十分惊人;初中生日渐增强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对褒贬更敏感,成人意识的萌发要取代儿童意识,新生的独立性与旧有的依赖性发生矛盾,这时,他们评价别人或自己时,从道理上作出评价比较容易,从个性品质和道德品质方面作出评价是比较困难的。

2. 环境、教育因素对初中生心理的负面影响

社会——家庭——学校对个体的教育及社会经济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在促进中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使其产生人格缺陷和行为紊乱。不健康心理、阴暗心理是与社会的需要不吻合的。比如一些家长教育子女时方法简单、粗暴,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不分青红皂白便拳脚相加。这种行为被孩子“仿同”,转而去打弟弟妹妹或动物,或者欺负小同学,以减轻或消除自己被欺负的心理,天长日久,便养成了冷酷缺乏同情心的性格特征,扭曲了孩子的心理。一般说学校教育总是积极的、正面的,但它也可能带来负作用,这些负作用来自许多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格、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间的影响、学习的竞争等。特别是学习中的竞争,极可能对学生产生压力,从而出现焦虑反应。胜者可能自傲自负,败者可能形成自卑心理自悲自怜或自暴自弃。如高考失败者就是怀着一种灰溜溜的心态走上社会的,他们中的一大部分人形成了消极人格特征,从而成为社会惰性群体中的成员。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中学生也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学生心理发展起恶劣作用的影响之多不胜枚举。例如,由于生活水准的提高,营养增加,初中生身体发育比以前成熟早,体内男性雄激素与女性雌激素的分泌量增多,第二性征出现提前,尤其再加上现在电影、电视、录像、VCD、互联网的普及,各种宣传媒体上对两性关系大加渲染,银幕上情人们亲昵的动作,画刊上多情的姿态,言情小说中一段细致入微的情感描写(低格调杂志的色情描写大都是很露骨的),这一切都引起中学生神经兴奋点向这一方面转移,将较多的注意力从学习上移开而转向追求异性和热衷于同异性交往这个向度上,出现了异性交往“升温”的非正常化现象。“青春觉醒提前”这一现象令人忧虑,性心理的早熟对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身心两方面的协调发展属于一种正常发展;主要由于遗传因素与未融入社会化过程及社会化不够而导致的身心不协调发展则属于非正常发展。非正常发展的极端结果是要么出现天才,要么出现弱智,这种情况在学龄初期就能被观察到。心理的变化与发展有相应的生理的变化与发展这一物质基础作支撑(即是说心理的变化与发展受生理的变化与发展程度的制约),这是心理生理协调发展的前提。但某种心理特征的出现并不与生理的某种局部变化严格对应,即很难说一种稳定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必然由身体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发育而导致。如果这样则是以僵硬、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而缺乏一点普遍联系的眼光。本文第一部分的分析充其量是一种方便说法,只是认为一般心理学著作对青少年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阐述得比较笼统而作的一种探索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