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雪山银河壁纸高清:“轻资产”实质探析 ――三论知识资本是企业的"第一资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1:23:00
“轻资产”实质探析  ――三论知识资本是企业的“第一资本”     “轻资产”企业以及实施“轻资产”战略的企业,只有把“轻资产”读作“轻传统资产”或者“轻固定资产”才是有益的。这就是说,“轻资产”企业所“轻”的仅仅是传统资产或者固定资产,而其所“重”的是知识资本,是知识资本的资产形态。一个只有很“轻”的传统资产的“轻资产”企业,其必定有很“重”的知识资本形成的无形资产,否则,这个企业是难以存活的。为了论证这个判断,我们追根溯源地探析两个依靠“轻资产”战略发展壮大的经典案例,这两个企业就是闻名遐迩的美国微软公司和戴尔公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微软公司和戴尔公司的成功事例大家耳熟能详,但人们更多了解的是他们骄人的业绩,其草创初期如何依靠“轻资产”战略发家的经历却鲜为人知。探析微软公司和戴尔公司最初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加深对“轻资产”实质的理解和认知。 一、微软公司创业简历     美国微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200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117位,2008年营业总收入604.2亿美元,利润176.81亿美元。微软的比尔·盖茨是1995年至2007年连续13年蝉联全球富翁排行榜的世界首富,2009年再次以400亿美元资产,重登世界富豪榜首。就是这样一家声名显赫的特大型企业,就是这样一位令世人艳羡的大富豪,当初微软公司创建时的注册资本金,只有区区900美元!如果我们把创建企业时的启动资金少,作为“轻资产”企业的第一个特点的话,微软公司就是不折不扣的“轻公司”。微软公司创立于1975年。创始人是两个年轻人,比尔·盖茨和比他大两岁的保罗·爱伦。当时的比尔·盖茨只有19岁,还是一个正在哈佛大学法律专业学习的学生。1975年1月份《大众电子学》杂志的封面上登载了“阿尔泰8080型”计算机的图片,这台世界上最早的微型计算机的发明者是经营MITS公司的埃德·罗伯茨。比尔·盖茨敏锐地看到了商机,他打电话表示要给“阿尔泰8080型”研制BASIC语言,埃德·罗伯茨将信将疑地答应了。BASIC又译作“培基”,意思是“初学者的全方位符式指令代码”,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比尔·盖茨和保罗·爱伦在哈佛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为“阿尔泰8080”配上BASIC语言。2月,保罗·爱伦亲赴MITS公司演示,十分成功,大大增强了这种计算机的市场竞争力。于是,保罗·爱伦进入MITS公司,担任软件部经理。念完大学二年级课程的比尔·盖茨肄业后飞往MITS公司,也加入软件部工作。为了能够平等地与MITS公司进行谈判,比尔·盖茨和保罗·爱伦合伙成立了微软公司,公司的所在地是阿尔伯克基的一家旅馆的房间,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只有900美元。微软公司诞生后,仍然“寄生”于MITS公司之上。1975年7月下旬,比尔·盖茨与埃德·罗伯茨签署了协议,期限10年,允许MITS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和转让BASIC及源代码,包括第三方。根据协议,比尔·盖茨和保罗·爱伦最多可获利18万美元。埃德·罗伯茨在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借助“阿尔泰8080”的风行,BASIC语言得到了迅速推广。1977年,微软公司搬到西雅图的贝尔维尤,继续开发PC机的编程软件。1979年,MITS公司关闭,微软公司仍以修改BASIC程序为主要业务继续发展。1980年,IBM公司选中微软公司为其新开发的PC机编写关键的操作系统软件,这是微软公司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为了迅速满足IBM的要求,微软公司以5万美元的价格从西雅图程序编制者帕特森手中买下了一个操作系统QDOS的使用权,在进行部分改写后提供给IBM,并将其命名为Microsoft DOS。 IBM-PC机的普及使MS-DO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了20世纪80年代的标准操作系统。1983年,微软公司与IBM签订合同,为IBM PC提供BASIC解译器,还有操作系统。到1984年,微软公司的销售额首次超过1亿美元。微软公司自此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1995年,微软公司首次以营业额46.49亿美元的业绩荣登《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排位第250位,到2009年排位升至第35位,营业额达到604.2亿美元。15年营业额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率为79.97%。 二、微软公司给我们的启示 微软公司是知识型企业的典型代表,是高效率运作知识资本的精英,是靠知识资本迅速致富的典范。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为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了杰出的软件产品,并以自己的实践深刻揭示了知识资本蕴藏的超强生命力和巨大商业价值。微软公司的案例说明知识资本是创造巨额利润、制造“一夜暴富”的超凡力量,知识资本是名副其实的企业“第一资本”。我们暂不对微软公司做全面的剖析,仅就其创业初期的“轻资产”运作模式进行析。一个注册资金仅有900美元的“超小”公司,两个年龄仅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是如何巧妙运用“轻资产”战略,快速聚敛起创业的“第一桶金”呢?微软公司作为“轻资产”公司能够带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呢?第一, “轻资产”公司必须掌控足够的知识资源。当时的美国,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资源,一种重要的资源,一种全新的资源。微软公司虽然注册资金,即公司的货币资本只有900美元,但是比尔·盖茨和保罗·爱伦掌握了一定的知识资源,一种可以转化为知识资本的知识资源。世界第一台电脑ENIAC于1946年2月15日宣告诞生。到20世纪70年代。电脑正在得到普及。当时,电脑的软件系统落后于硬件系统的发展,软件的编程知识成为稀缺的知识资源。比尔·盖茨很小就痴迷上了电脑。他所在的西雅图湖滨中学是美国最早开设电脑课程的学校。比尔·盖茨一有时间便钻进计算机房,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13岁时,他便独立编出了第一个电脑程序,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玩月球软着陆的游戏,充分显示了其超凡的天赋。此后,他利用课余时间为一家电脑公司打工,得到的报酬就是可以无偿地使用公司的电脑和各种软件,从而使他在电脑硬件和软件方面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和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其日后的研究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5岁的比尔·盖茨已经是远近闻名了。他和保罗·爱伦一起先后应邀为一家信息科学公司设计工资管理软件,为他的学校设计了一套排课用的电脑软件,为一家大型公司设计管理水库的电脑监督控制系统。当微软公司创立时,比尔·盖茨和保罗·爱伦虽然没有多少资金,但是,他们拥有相对雄厚的知识,而且是一种稀缺知识,有了知识就有转化为知识资本的可能。掌握足够的知识,掌控一定的知识资源,这是“轻资产”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这里说的知识,既包括可以用于技术创新的技术知识,也包括管理知识、营销知识、以及团队建设知识等。这些知识必须是相对稀缺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用硕士、博士等学位和学历所表示的通用知识。比尔·盖茨只是大学二年级的肄业学生,论学位和学历都不行,但是,他掌握了稀缺的知识资源,他的“轻资产”公司才有可能成功。那种既缺少资金,又不掌控足够知识资源的“轻资产”公司,只能靠玩“空手套白狼”的伎俩维持个“昙花一现”,寿命是长不了的。没有或者缺少足够的知识资源是那些短命的“轻资产”公司夭折的根本原因。第二,“轻资产”公司必须将知识有效转化为知识资本。知识资本理论的一个重要原理就是知识不会自动转化为资本。这就是说,知识并不就是资本,知识并不就是财富,知识必须有效地转化为知识资本,才能创造财富。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条件,一是必须与传统资本相结合,离开了传统资本知识很难转化为知识资本;二是知识只有通过创新和创新劳动才能转化为知识资本。第一台商业上获得成功的个人电脑“阿尔泰8080型”的出现,使比尔·盖茨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机会。埃德·罗伯茨的MITS公司可以称为是一家“重资产”公司,有足够的传统资本,并且有能力创造出世界上最早的微型计算机,具有电脑硬件系统创新的能力,但是,缺乏与之相匹配的软件系统。当接到比尔·盖茨的电话时,埃德·罗伯茨虽然对这位年轻人不太相信,但渴求尽快配上软件的需要,还是给了比尔·盖茨这个机会。比尔·盖茨和保罗·爱伦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创新为“阿尔泰8080”配上BASIC语言,演示获得成功,知识在与传统资本和“重资产”的结合中,大大提升了第一台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个人电脑的市场价值,实现了知识向知识资本的有效转化。微软公司成立后,仍然“寄生”在这个“重资产”公司之上,并与MITS公司签署了协议,获得了18万美元的盈利。借助“阿尔泰8080”的风行,BASIC语言获得了迅速推广的机会,从而赢得了GE公司和NCE公司两个大客户。微软公司从此声名大振,财源滚滚。微软公司在为“阿尔泰8080”创新BASIC语言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了“电脑程序语言”稀缺知识资源的价值。同时,“阿尔泰8080”以及“重资产”的MITS公司都因为获得了创新的BASIC语言而相应提高了自身的价值。这就是说,“轻资产”公司要在创新的基础上首先实现稀缺知识的价值,同时,在知识有效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过程中,也要激化和提升“重资产”的价值,实现价值“双赢”。第三, “轻资产”公司必须不断地充实提升知识资本。微软公司自创立之日始,创新的步伐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微软公司作为“轻资产”企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企业打造成学习型组织,最大限度地提升和积累企业的知识资本,用知识资本打造微软的“发动机”,成为企业发展强大的动力。比尔·盖茨的著名口号是“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周”,用强烈的危机感推行企业的创新,不断将陆续获得的新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资本。1981年IBM公司正式推出一款个人电脑,急需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合适的、基于英特尔X86系列处理器的操作系统。心急火燎的IBM公司决定与微软公司联合开发新的操作系统。微软公司有一套“跟进创新”的策略是十分奏效的。所谓“跟进创新”,首要的是“跟”,紧跟同业的技术发展步伐,掌握最新技术、最高技术的动向;第二是“进”,深入学习最新技术,要钻进去,在掌握基础要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微软公司在接受IBM公司的任务后,对最新的、先进的操作系统进行了筛选,最后选中了西雅图电脑产品公司蒂姆·帕特森搞的一个叫“快手和下流”的操作系统,连公司带人一块买下。微软公司将产品做了一番改进,包装后就成了后来名震天下的MS-DOS。“轻资产”公司要不断提升企业的知识资本,就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以及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的创新。创新以及知识资本,对于“轻资产”公司来说,好比“命悬一线”的那根“线”,只要这根“线”一断,“轻资产”公司就将一命呜呼了。第四,“轻资产”公司必须认识知识资本是企业的“第一资本”。微软公司的创立和发展,雄辩地证实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企业的知识资本,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的知识资本。“轻资产”公司资产可以相对较轻,但知识资本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微软公司的发展是神速的,其聚敛财富的示范效应是超强的。微软公司的发展依据其创新产品的出现,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1975年-1980年),公司的发展初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创新产品是BASIC语言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营业额很少,每年大约就是几百万美元。第二时期(1981年-1990年),公司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创新产品是MS-DOS,逐步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通行的标准操作系统。营业额不断提升,1984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第三时期(1991年-2000年)公司快速发展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创新产品Windows 系列产品开始问世,首先推出的是Windows 3.0,后相继推出Windows95、Windows98。营业额于1991年突破10亿大关,并一鼓作气,于1998年突破百亿大关。1995年开始荣登美国500强排行榜,1998年开始荣登世界500强排行榜。第四时期(2001年-2009年)公司的持续发展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创新产品是结合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系列的优点,于2001年推出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XP的意思是“体验”。微软公司首次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集成了自己的防火墙产品,又一次成为软件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个时期的营业额由200亿美元快速冲上了600亿美元,并创造了2001年销售利润率41.03%的新记录。微软公司的发展充分说明知识资本不但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本”,而且是企业创造利润的“第一资本”。离开了“第一资本”,任何形式的“轻资产”公司都将失去存活的基本条件。时至今日,微软公司已是资本雄厚,财大气粗,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特大型企业了,还能算是“轻资产”公司吗?资料介绍,微软公司的总资产达到3100亿美元,全世界雇员人数近91,000人,目前在60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尽管如此,微软公司仍然是一家没有高大厂房,没有庞大机器设备,没有大型运输机械,即没有很多“重资产”的企业。公司的固定资产主要是办公大楼及办公用俱,美国总部就有22栋高大的豪华楼宇。据全球著名的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微软公司2006年的用于研究与开发的R&D投资总额达到65.8亿美元,R&D投资占公司当年全部销售营收的14.9%左右。这些投资将有效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资本。这就是说,微软公司的资本结构中,知识资本所占比例将大大高于传统资本的比例。微软公司的资产绝对数额虽然比较大,但其仍然应该属于“轻传统资产”的公司,仍然可以归属于“轻资产”公司之列。通过对微软公司案例的探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投入资本金较少,且其中传统资本形成的资产形态相比更少的企业,可称之为“轻资产”公司。2、企业的总资本虽然很多,但在资本结构中,知识资本的比例高于传统资本的比例,这样的企业也可称为“轻资产”公司。美国的戴尔公司是有别于微软公司的另一类“轻资产”公司。如果微软公司可以算作“轻资产”公司的话,那么,戴尔公司也应归入“轻资产”公司之列。尤其是创业初期,戴尔公司同样投入的货币资本极少,但却掌握着极其丰厚的知识资源。微软公司的知识资源是稀缺的技术知识资源,相对难度较大,而戴尔公司掌握的却是营销知识资源和管理知识资源,对我国的“轻资产”企业很有借鉴意义。 三、戴尔公司的创业历程 美国戴尔公司创建于1984年,在IT业内是名副其实的“小弟弟”,比微软晚9年,比英特尔晚了14年。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当时还是一名刚刚入学的大学生。1965年出生的迈克尔·戴尔上中学时就痴迷上了计算机,从此和电脑结下不解之缘。他家有一台苹果电脑,价格昂贵,父母视为宝贝。有一天,趁父母不在,迈克尔·戴尔将电脑开肠剖肚地全拆了,想看个究竟。父母回来见状大吃一惊,迈克尔·戴尔急忙将电脑复原,开机竟安然无恙。从此,他把零花钱都用来买零部件,自己居然组装了一台性能极好的电脑,并开始将组装好的电脑转卖给他人,从中获利。迈克尔·戴尔的父亲是一名医生,父母希望他也能成为一位体面的医生,按照父母的意愿他考上了德克萨斯一所医科大学。可是面对着神奇的电脑和组装电脑的不菲赢利,他是一手拿着课本,一手拿着存储器芯片。他从当地零售商处买来降价处理的 IBM个人电脑,在宿舍里改装升级后卖给同学。他组装的电脑的性能质量十分优良,而且价格也很便宜。不久他的电脑不但在学校里走俏,而且连附近的律师事务所和许多小企业也纷纷前来购买。第一个学期将要结束时,迈克尔·戴尔想要退学,遭到父母的反对。几经纠缠,无奈的父母提出一个条件,想用事实来改变他要退学的念头。父母提出,如果假期他销售电脑的成绩不好,他就必须放弃电脑,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迈克尔·戴尔信心百倍地点头同意了。于是,在1984年的暑假刚刚开始的时候,迈克尔·戴尔用1000美元注册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戴尔公司,开始仿制装配电脑的生意。当时计算机还是由几家少数公司垄断的行业,价格让一般人望而却步。迈克尔·戴尔深切体会到用户渴盼低价购买计算机的心理,认为自己要做的,就是取消中间不必要的环节,直接对客户进行销售,从而降低为客户设置的价格门槛。于是他创新开辟了一条直销的供货渠道:即绕开经销商,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直接向他购买计算机,并且是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配置。这让顾客省了很多钱,并且完全按顾客的“订单”生产,让顾客感到心满意足,因此生意十分红火,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 18万美元的销售额。他成功了,父母只能很遗憾地同意他退学,继续经营他的公司,并且坚持他认为成功的“直销模式”。戴尔公司的注册资金仅有1000美元,固定资产少得可怜,经营规模也是小得不能再小。据资料介绍,迈克尔·戴尔最初是在北奥斯汀商业中心租用了一间约90多平米的办公室,雇佣几个人负责接电话收订单,另外几个人负责处理订单,负责装配制造的只有3名电脑组装熟练工,拿着螺丝刀在两米见方的桌面上作电脑组装升级工作。但是,他拥有足够的知识资源,既有组装和升级电脑的技术知识,同时还具有超凡的商业营销知识。戴尔公司的成功不是以技术创新见长,而是以商业营销创新著称。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迈克尔·戴尔的商业天赋。16岁那年暑假,他为《休斯顿邮报》打工,负责招徕订户。报社告诉他通常的办法是按照电话薄逐个打电话询问。他试了试,效果极差,忙活了大半天也没有揽上几家订户。经过认真分析,他觉得最有订报潜在可能的有两种人,一种是要结婚刚刚成立家庭的人,一种是获得贷款口袋充实的人。于是,他到休斯顿地区的16个县市的地方法院,得到了一串串申请结婚人的名单以及他们的联系方法,打电话过去他们都愿意订阅报纸,几乎是百发百中。他到贷款公司得到贷款人员的名单和地址,按获得贷款数额排序,选定超过一定数额的人,分别给他们发函,并附上订阅资料,这一招也几乎是弹无虚发。一个暑假,他招徕了数以千计的新订户,成了报社的发行明星,一年的收入达到1.8万美元,比他的老师收入还高。迈克尔·戴尔对市场和客户有超凡的感悟。戴尔公司是后起之秀,公司不是靠技术创新起家的,而是按照已经成熟的技术仿制装配电脑,其可贵之处在于创新了全新的营销理念:绕开经销商,让消费者直接订购计算机,并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配置。这套营销模式是营销创新的结果,是知识资本成功运作的产物,具有传统资本投入少、成长发展迅速、财富聚集能力强的显著特点。1985年,戴尔公司推出首台自行设计的个人电脑。1987年,戴尔公司在英国设立办事处,开始拓展国际市场。1988年,戴尔公司的股票正式上市。1990年,迈克尔·戴尔被美国《公司》杂志评为年度企业家。1992年,以营业额5.46亿美元的成绩跻身《财富》美国500强,排位第490名。1998年,以营业额123.37亿美元的成绩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排位第363名。2008年,以营业额611.33亿美元、利润29.47亿美元的创新记录,在《财富》美国500强排序第34名,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序第106名,成为IT业中的佼佼者。 四、戴尔公司的五大创新 从企业的资产结构来看,戴尔公司有别于微软公司,它不仅有高大的办公楼,而且还有厂房、设备,以及装配流水线,它与一般企业没有太大的差别。与一般“重资产”公司的差别,只在于戴尔公司不生产零部件,而主要是一家以装配为主营的企业。但是戴尔公司通过企业的五大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知识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严格控制并逐步降低固定资产等传统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从知识资本不断增长,传统资本不增反降的总体来看,戴尔公司仍然可以归入“轻资产”公司之列。这就是说戴尔公司的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本”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财富》公布的数据为例,自1998年戴尔公司的营业额开始超过微软公司, 12年来,戴尔公司始终领先于微软公司(见下表)。戴尔公司与微软公司年度营业额(亿美元)比较表 

年度 微软公司 戴尔公司 ± 1998 113.58 123.27 8.53 1999 144.84 182.43 25.95 2000 197.47 252.65 27.94 2001 229.56 318.88 38.90 2002 252.96 311.68 23.21 2003 283.65 354.04 24.81 2004 321.87 414.44 28.76 2005 368.35 492.05 33.58 2006 397.88 559.08 40.51 2007 442.82 570.95 28.93 2008 511.22 611.33 19.58 2009 604.20 611.01 1.12 合计 3686.4 4801.81 24.12

戴尔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始终坚持进行五大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知识资本:1、创新建立实现“双赢”的直销模式。戴尔公司建立一套绕过中间商、直接面对顾客的营销方式,企业直接接受顾客的订单,并直接把产品销售给“最终顾客”,为顾客提供全过程的服务。按戴尔公司的解释,直销理念很简单:按照客户要求制造电脑并直接发货,使戴尔公司能够最有效和明确地了解客户需求,继而迅速做出回应。这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更为重要的是节约了成本和时间。按照惯例,分销商在销售电脑中,一般要加价7-9%,直销就完全以出厂价销售,赢得竞争优势。顾客可以从中得到益处,实现“相对较低的价格”与“相对较好的质量”的完美组合。即买同样配置的电脑可以花较少的钱,或出同等价格可以买到更高配置、更快速度的机器,或者快得多的速度只需要稍高一点的价格。2、创新建立厂商与客户的全新关系。戴尔公司的直销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彻底改变传统的“买卖”关系为服务关系和盟友关系。戴尔公司提出“与客户结盟”的理念,渗透在公司的方方面面,实实在在地把顾客作为“盟友”、“伙伴”、“自己人”。戴尔公司为顾客提供全过程的服务:售前,公司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各种最新配置的性能、价格等信息,使顾客及时了解电脑行业的动态,从而方便顾客确定自己对配置的特殊要求;售中,顾客可利用电话、传真或互联网向戴尔公司直接订购,可通过互联网查到有关电脑组装及出货的进度;售后,戴尔公司将定制的电脑直接邮寄到顾客手中,顾客可以信用卡付款,若电脑出现故障可打电话或者在有关网页上获得技术支持。戴尔公司的直销模式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他们始终坚持“以了解顾客的需求为起点,以创造高价值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终点”的服务理念。3、创新建立产品设计的全新程序。戴尔公司与客户在产品设计中实现互动,创新建立“根据顾客的要求定制”的产品设计的全新程序。客户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告知公司自己所需要电脑的产品价格、硬件配置的各项指标甚至包括一些特定的软件,公司立即进行组装、调试,并在三至五天内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每当英特尔公司或微软公司推出新的硬件和软件产品时,戴尔公司及时通过“戴尔设备目录”向顾客提供多种外围硬件设备和软件产品信息,以便共同设计出性能最先进的电脑。迈克尔·戴尔在他的回忆录中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其他公司在接到订单之前已经完成产品的制造,所以他们必须猜测顾客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在他们埋头苦猜的同时,我们早有了答案,因为我们的顾客在我们组装产品之前,就表达了他们的需求”,“其他公司必须预估何种配置最受欢迎,但我们的顾客直接告诉我们,他们要的是一个软盘驱动器还是两个,或是一个软驱加一个硬驱,我们完全为他们定做。”4、创新建立“零库存、高周转”的全新管理模式库存是所有企业造成资金积压和利润下降的重要问题。库存包括零部件储备库存和成品库存两个方面。戴尔公司实行“按单生产”,产品制造完成即刻发给客户,有效地解决了成品库存的问题。戴尔公司的主攻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压缩零部件的库存,通过树立“以信息代替存货”理念,创新实现“零库存、高周转”的全新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赢利能力。戴尔公司严格挑选零部件供应商,谨慎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伙伴关系,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在公司的附近设厂或建仓库,确保按小时计算及时供货。戴尔公司与供应商用网络建立共享信息,提供每小时更新的资料。英特尔公司过去每星期送1次货,后来改为每星期送3次。包装箱每天要供应6次。“零库存”对于电脑制造业来讲具有特殊的意义。PC行业一直存在着巨大的降价风险,零部件成本每年大约要下降15%以上,每周的波动都会超过1%以上。“摒弃库存”意味着资金占用的减少和周转的加速,戴尔公司的运营成本占总营销额的比率业已从10.7%下降到了9.9%,而其他主要竞争者的这个指标差不多是其两倍。库存量为1周对于库存量为4周的出货量而言,即拥有3%的物料成本优势,反映到产品价格上就是2%或3%的优势。这才是戴尔公司成功的奥秘之所在。5、创新建立与客户保持联络的全新网络。“直销模式”和“按单生产”都要求厂家与客户必须保持畅通的联络,尤其是售后服务,更要时刻确保及时应对客户的询问。戴尔公司树立“始终倾听客户的声音并做出反映作为公司的立足之本”和“远离顾客无异于自取灭亡”的理念,创新建立与客户保持联络的全新网络。戴尔公司开始时,他们是采用登门服务和电话联系保持与客户的联络。在互联网出现不久,戴尔公司就率先于1996年7月在网上开设了“戴尔在线商店”。通过这一网址,客户可以了解报价,比较产品,开展订购,获得技术支持。实践证明,网络在线直销是一个强有力的促销手段,戴尔公司称80%通过网站购买计算机的人都是新客户。在美国,戴尔公司的网上销售将近占销售总额的一半。戴尔电脑从网络直销得到的毛利比电话直销多30%。戴尔公司每个月接到40万个寻求技术支援的电话,而戴尔技术支援网页的阅览页数却高达250万次。戴尔公司的顾客服务形式创新了“贵宾网页”。戴尔电脑目前正以每个月增加1000个“贵宾网页”的速度,为顾客提供便利,同时也在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戴尔公司通过上述五大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的知识资本,并使知识资本的比重逐年提高,而其传统资本的比重相对降低,成为茁壮成长的“轻资产”企业。曾经有人“复制”、“克隆”戴尔公司的“直销模式”,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根源,在于他们只学了“直销模式”的皮毛,没有学到“轻资产”企业的真髓。对于戴尔公司而言,“直销模式”是戴尔的形式,“与客户结盟”的服务理念才是戴尔的灵魂,“与客户互动”是戴尔“把脉”市场需求的诀窍,“零库存、高周转”是戴尔赢利的关键,“与客户保持联络”是提高客户对戴尔忠诚度的重要措施。戴尔的五大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 五、结论 通过对微软公司和戴尔公司的探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轻资产”的实质就是企业投入的货币资本或实物资本较少,相对来说企业的知识资本较多。2、凡是知识资本的比重超过传统资本的企业,可以称为“轻资产”公司。3、凡是知识资本的比重在逐步提高,而传统资本的比重相对降低的企业也可以称为“轻资产”公司,或者说实施的是“轻资产”战略。4、“轻资产”的优势在于全力提升企业的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本”,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本,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资本。 说到这里,必须指出有一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有的所谓“轻资产”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正在由“轻资产”向“重资产”转移!企业正在加大传统资本的投入,即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原来外包生产的产品要拿回来自己干。这样做的结果,势必“稀释”企业的知识资本,降低企业的赢利能力。用这样的办法,非但不能突破发展“瓶颈”,相反会将企业引入发展歧途。实践将证明这种做法的错误,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