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烧饼修改器怎么用:“农业八字宪法”新解 中国农机推广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9:11:13
领会“农业八字宪法”现实意义
邛崃市市长刘兴军眼中的“田园”
 
【http://www.sc3n.com】 【 2010-03-15 09:06 】 【来源: 成都日报 】
 
 
 
  “农业八字宪法”,是毛泽东在1958年根据我国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科学技术成果及当时的生产力条件提出的农业八项增产技术措施,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具体讲,土,指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规划;肥,指合理施肥;水,指兴修水利和合理用水;种,指培育和推广良种;密,指合理密植;保,指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管,指田间管理;工,指工具改革。这八项内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在农业生产中的关系,对几千年传统农业的生产关系具有革命性意义,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成都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定位,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特定背景下,重温萌芽了现代农业理念的“农业八字宪法”,领会“八字宪法”的现实意义,对加深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定位的理解,深化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思考“现代田园”的发展路径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发展先进生产力  为“现代田园”提供农业发展的物质保障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建设现代农业,既是农业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与发展的结果,也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并将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运动中逐步完善。  “农业八字宪法”,是在农业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条件下提出的,希望改善不利于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并通过科学技术指导和管理等来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增产。它的提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问题。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邓小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提出的农业集体化、集约化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二次飞跃”理论,使我国农业发展向现代农业又前进了一大步,先进的生产关系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近年来,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当前成都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定位,这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抓好现代农业发展这个基础工作,既要看到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性,同时也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中看到,建设“现代田园”,要在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健全并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组织和技术,改革实现符合“现代田园”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关系。  突破传统理念  为“现代田园”提供农业发展的思想保障  理念创新是工作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我们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做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工业经济、三产经济和农业经济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八字宪法”,是毛泽东基于对当时农业发展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正确判断而提出的,是及时转变传统观念之举。到后来,邓小平提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也是因为农业已经发展到不能仅靠农民一家一户的种养模式,而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走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  当然,农业与工业有着本质的差别。这就意味着,农业的现代化只能借鉴工业发展理念,用工业的、科技的、社会的手段来加强和改善,而不能彻底取代。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田园”,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转变观念,善于运用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等现代发展理念来引领农业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大胆创新,积极推动农村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提升科技含量  为“现代田园”提供农业发展的技术保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建设科技支撑型农业,打牢农业基础,推动农业发展。  毛泽东非常重视以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八字宪法”中的“密、保、管、工”就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对我们当前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启示。  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现代田园”,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将科学技术、先进设备和科学管理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要充分利用各类科技平台,围绕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通过对现代先进实用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和辐射,搭建现代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体系,形成并完成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放大农业产业效应。要完善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培育科技型农业企业,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增强农业科技发展活力。  拓展产业领域  为“现代田园”提供农业发展的体系保障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现了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是促使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的主要转换方式,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钱学森曾指出,“农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如果不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搞出一个规划,按规划实施,谁来指挥都是瞎指挥。”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社会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随着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定位的提出,建立竞争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势在必行,这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既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又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基础,更是对农业基础地位的一次飞跃。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规划,完善产品加工功能、市场流通功能、素质培训功能、资金保障功能、示范带动功能、旅游观光功能、品牌效应功能,建立起集实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于一体的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多层次、复合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创新经营机制  为“现代田园”提供农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机制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对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农业八字宪法”是根据当时生产力水平提出的,对当时农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讲,它尚未涉及到现代农业发展经营机制。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品牌、技术和管理,需要先进的发展经营机制,需要建立专业合作社,实施品牌化战略,加大政府指导力度。这需要我们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壮大农村经营主体,不断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和组织方式,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加快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要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新农业组织方式,扶持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建基地、育产业、进市场、促增收。要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贸、工、农、科、教、服”一体化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形式,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要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以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为重点,抓好统一供种、植保、防疫、销售和分户种植管理等,落实生产技术标准,加快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培育新型农民  为“现代田园”提供农业发展的人才保障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农业,不仅需要依靠新型农民的参与,而且要让新型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农业八字宪法”的八个环节,不管是自然因素,还是劳动因素,其实施主体都是农民。可以说,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建设成败,现代农业要有竞争力,必然要求农业劳动者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现代文化、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知识。  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田园”,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当务之急。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要按照“城乡一体”和“社会公正”要求,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村人力资本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框架。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民转岗就业强化技能培训,建立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动的农业知识创新机制,为农村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要进一步加快以农业科技推广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激发农民接受技术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