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灰图标无法删除:客观评价华国锋是共产党进步的重要表现 - 骄阳农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7:53:48

客观评价华国锋是共产党进步的重要表现

政治人物 2011-02-20 09:21:08 阅读15 评论0   字号: 订阅

孙锡良:客观评价华国锋是共产党进步的重要表现
   
近日,人民日报刊文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对华老的一生作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虽然一篇文章不能反映全貌,但基本符合历史脉络,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三十多年来的一次标志性进步,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毫无疑问是值得正面肯定的。
   
几十年来,年轻一代人对华国锋同志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一正四负”的非正常定论当中,所谓“一正”就是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所谓“四负”,一是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压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二是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历史上冤假错案的进程;三是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还制造和接受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四是对经济工作中的求成过急和其他一些“左”倾政策的继续,也负有责任。
   
“一正四负”的历史定位太过武断,有过重的政治派别立场,违背了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的原则,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尤其是对于其“四负”的描述甚至有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感觉,华国锋同志因“两个凡是”而失权,但《李先念传》告诉人们:“两个凡是”却并不是华国锋的创造;阻挠老干部出来工作也是他挨批评的重要原因,然而,元老吴德同志明确讲到,就在粉碎“四人帮”后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华国锋就马上提出让小平复出的,小平同志的复出却完全是由他主导并部署的,并且是请小平同志高调复出的;关心“左”的思想,不想搞经济的提法更是荒唐,华国锋同志本就是一个“唯生产力”的重要人物之一,否则,他不会主动采取一切措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他不会主动上马一系列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宝钢在内的诸多重大项目都是他亲自主导下开工的,其它大项目的建设大家可以查阅《1949-1979新中国大事记》。如果按照“一正四负”的定位,实际上,华国锋相当于一生中一点功绩也没有,也就是说,在中共领导人的历史记录中是可以忽略的一页。
   
这次由人民日报高调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并且刊载了长篇纪念文章,至少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重新认识清楚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其一是华国锋的历史地位问题。华国锋同志是继毛泽东主席之后合法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并不是所谓的“过度性人物”, 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同志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职务。这些职务都没有附上“暂代”的前缀,所以根本就不存在过度性的问题,党的“十大”、“十一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在他主持下召开的,他是当仁不让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任党的最高领导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三任国家主席,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任国务院总理,所以,今后,希望中央党史研究机构在规范党和国家领导人表述的时候,还要进一步还原历史真相,把华国锋同志排列在他应当排列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
   
其二是华国锋的政治功绩问题。华国锋同志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是一个“老实人”,表面上看是人们对他的正面肯定,而从另一个方面看是对他的贬低,认为华国锋同志是个老好人,不懂政治,所以,主动退下来是万般无奈之举,实则不然,人民日报的这次客观纪念文章中全面记述了华国锋同志的一生,从农业、工业、文化、外交和国家全面工作等各个方面都作出了评价,华国锋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是实事求是的一生,他的党性原则强,自觉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光明磊落,作风正派。按照《汪东兴卷》的记载,如果华国锋同志不从党的大局出发,任何人都无法让他失去权力,如果他计较个人得失,那么就有很多人会再度下野。他勤于学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细致,善于总结经验,如果没有他的重视,中国的“杂交水稻”事业可能停顿甚至是夭折。他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事业工作,唐山地震发生以后,他表现出来的冷静和果决体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应有的水平,地震后的重建工作也反映了他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大爱情怀。他作风民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集思广益,注意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他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俭朴,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其三是有关华国锋的经济功绩问题。人民日报主要介绍了华国锋在1976前的历史功绩,因某些原因,对他在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所做的成绩介绍不多,从现在的时机上看,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还是要更进一步还原历史,因为华国锋同志毕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我们不妨从几件事情作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下是原吉林省省长张根生在1999年与华国锋交流后留下的遗稿内容摘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怎么确定的?华国锋:1977年11月10日,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宣布:中央政治局决定,从明年1月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根据揭批“四人帮”运动的发展状况提出的。1978年11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更明确地宣布“把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当时,是认为揭批四人帮斗争已取得伟大胜利,应该结束了。还有工农生产和整个经济建设急需加强,人民生活必须改善,吃饭问题要早日解决。所以中央政治局一致决定工作重心的转移。  建立特区是怎么决定的?华国锋:当时,先是中央几位同志商定,派一个由谷牧为团长,七八个部长参加的去西欧几个国家考察的“国务院经济考察团”。大概是1978年6月底。考察回来向中央汇报时提出,有的国家建立加工区,把周围封闭起来,吸引外商投资办工厂,不收税,产品直接出口,可引进技术、设备、资金。大家听完汇报后,就议论办加工区的事。赵紫阳、谷牧、登奎等都赞成。就确定由谷牧进一步研究考虑此事。此后征求广东、福建省委意见。习仲勋、项南都很积极。由谷牧牵头酝酿提出建立特区,经政治局讨论同意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四个特区。    
洋跃进是怎么回事?华国锋:1978年9月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报告,决定再追加48亿元基建投资,到年底共完成投资395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在出国考察团汇报后,整个精神是搞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引进技术设备,石油部提出再建十来个大庆,电力部、煤炭部提高了指标,加快了引进国外设备。当时是新建上海宝钢参照日本鹿儿岛建钢铁厂的做法,可以进口澳大利亚的富铁矿,因为鞍钢等铁矿多是贫矿。再是新建江苏仪征大化纤厂。只8000万亩棉花不能解决全国穿衣问题。现在这两个企业都建起来了,还是成功的,还有一些进口较大的项目,自动化采煤机组、电力设备、大化肥厂设备,就是余秋里负责引进的那一批设备项目,现在看大部分是好的。12套大化肥还是周总理生前定的。当然也有不成功项目,主要原因是考察、论证不够,有盲目性。  
从上面的几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那些认为华国锋同志只知道搞运动,不懂经济甚至是阻碍经济建设的论调是多么的荒唐!那些把经济建设成就都堆到一个人头上的做法是多么的歪曲实事!那些给华国锋头上戴一顶“一正四负”帽子的人是多么的狭隘!
人民日报的客观纪念文章告诉我们:华国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将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格风范,将永远受到人民群众赞誉。
   
中国共产党在她的奋斗历程又再次作出了正确选择,她的勇敢反省的行为证明:她是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政党,是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的政党,是能够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政党。  
   
中南大学孙锡良(转载须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