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6s真假辨别方法:物价巧妙上涨,百姓习以为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20:03:40

【中华论坛】物价巧妙上涨,百姓习以为常

  • 发表于:2011-02-19 13:20:58
  • 作者:专打秋天的草狗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
级别:五级士官积分:1849 订铁观音茶满2斤送茶具免运费

    当今社会,做什么事都得讲个人性化和心理承受。只要做到这两点,事情就好办了。于是,就要注重方式方法,凡事离不开“技巧”二字,也就是越“巧妙”越取胜,越“巧妙”越征服人心。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不是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就很“巧妙”。今天、明天连升个零点零零几,过两天降他个零点零几,升来升去,一年下来总的说来是升,但升也升不到哪里去。美国人觉得在升,老百姓也认为升了,实则就那么一点一点缓慢地上升着,得以保护中国人民的利益。银行利率也是。每次提高0.25%,每季度提一次,一年下来总共也才提高1%。提比不提好,储户心里欢喜,有盼头。储户这边提一点,贷款那边涨两点,银行反而赚。妙,妙不可言。这就是“巧妙”。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近年来,物价上涨商家也采用这种“巧妙”的方式,今天涨一点,明天涨一点,过几天再涨一点,慢慢地上涨,使老百姓习以为常,不觉得货物的价格在上涨,至少是感觉不到有好大的明显的涨幅。这就是国家主管部门所谓的要控制物价,“不能过快上涨”。不过物价跟“汇率”和“利率”不同,要不了多久,就明显感觉出市场上的东西涨价了。对此,民众不是没有感觉,只是来得缓慢,心理上能承受。

 

    食用植物油一年以前每桶(900克)8元,以后逐渐从每桶(900克)10元、11元、12元涨到现在的每桶(900克)13点7元。涨幅达71%。东北中等价位大米一年前每市斤1.8元,几经小涨,到现在每市斤2.4元。涨幅为40%。其它如猪肉、牛羊肉、南瓜、薯类、豆荚等,今天涨一点,明天涨一点,几月下来,涨幅都在20%以上,有的高达30%以上不等。在一些中小城市,丝瓜10元/市斤,苦瓜7元/市斤,茄子4.5元/市斤。尤其大蒜、姜葱等涨得更高。只是萝卜、白菜价格较稳定。

 

    据说,物价上涨是世界潮流,特别是食品涨价是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大趋势。没想到GDP跃居世界第二,超日赶美的中国物价上涨也从食品涨起。

 

    物价巧妙上涨,一般民众一时不大察觉,但对工商行业极为敏感。故尔,农副产品为主的各类食品涨价,也带动其它商品、建材和劳动力的相应涨价。

 

    物价上涨,意味着购买同样多的东西,购买者要从腰包里多掏出些钱,本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尽管如此,但中国式物价上涨,老百姓已习为常,照样购物过日子。这就是物价“巧妙”上涨的奇特效应之所在。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商家脑子灵巧,销售有方。物价上涨,市场照样繁荣。

 

    一是大小商店、豪华超市购销两旺。且不说节假日,就是平常每一天,总是红红火火,男女老少,熙来攘往,欢欢喜喜购物,高高兴兴回家,大包小包,从商场购得货品,往家里搬运。不仅购买力旺而不衰。货架上的货物,也始终琳琅满目,堆积如山。

 

    二是大小饭馆、豪华酒店食客络绎不绝。一碗面条七、八元,数量和质量都下降;一盘像样的炒菜三、四十元,只够每人夹一著,一条小鱼也二、三十元;一桌酒席几百、上千元,如此等等,照吃照喝。若有人说怎么这样贵,或说数量和质量大不如前,立即就有不同声音反馈回来:“现在物价都上涨,能这个样就不错。如今就这行情,算了吧。来,咱俩干一杯!”

 

    三是节假日外出旅游,人山人海。春运大潮单铁路运输旅客就达2.3亿,还有公路、轮船和飞机,出行人数有多少?火车票价翻倍,但人家提速了,又装上了空调。飞机原价不打折,节假日旺季,应该的。旅游区宿费一夜成百、上千,乃至万元,该消费就消费,一点也不心疼。还有旅游疯狂购物,猛吃猛喝,如此等等。

 

    四是物价上涨工资不长理所当然。都已经四五个年头未长工资了。如果有人说,物价都上涨了,也该长一点工资、养老金了。会立即冒出不同意见:“不对。这个时候来涨工资,岂不火上添油?”理由是,物价上涨,增长工资,物价会随之大涨。所以,收入还是原封不动,工资不长为好。这也是习以为常的某些中国人的奇怪逻辑。

 

    一般物价巧妙上涨,百姓虽然无可奈何,但总算能适应,无异常反应,也就谢天谢地。这当是人性化涨价,民众心理承受力增强的结果。倒是城市商品房价格,未能遵循“人性化”的巧妙法则,一涨就突飞猛涨,弄得购房人经济上和心理上无法承受,惹得各界人士七嘴八舌,没完没了地议论纷纷。房产商要是当初也跟食品等别的货物那样巧妙涨价,慢慢地上涨,这月涨几百元,下月涨几百元,过了几月再涨几百元,累计起来不也上千?殊途同归,这样涨价结果,总房价是一样的。但这里面含有人性化,购房人心理能适应,好受些,断不会像现在这样叫苦连天。可当初怎么就没想到。

 

    市场经济,物价上涨是绝对的,不涨是相对的。哪个社会物价不上涨?美国物价涨不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物价飞涨,一天一个样。文革前物价较稳定,大米0.135元/市斤,猪肉0.75元/市斤,鸡蛋,0.07元/个。计划供应,不能多买。生活水平恒定不变。但涨也不能过快,物价突飞猛进,工资收入停滞不前,最终会形成不对称格局。

 

    应该看到,物价巧妙上涨,老百姓能够习以为常,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感觉适应,这就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