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6p触摸ic维修教程:中庸的困学和苦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6:17:11

三十年困學與苦思 

 

 每一個愛讀書、愛思考的人都有「困學」的經驗、「困學」的原因或是書本內容無法理解,或有自己的想法對作者觀念不敢苟同,或對後人註疏有所質疑,或對自己沒有信心。

被學所困者因治學態度不同而結果亦不相同,有人被困之後很快降服,被作者牽者鼻子走,有人窮追猛打,結果走出困境,走出困境以後,天地豁然開朗,發現了新天地,或成一家之言,甚至成為一代宗師。

困學的經歷是很可怕的,有時一個小問題可以困擾學者數十年之久,有時被困後苦思不得其解,求助無門又無法掙脫困境,如果時間拖久了,可能出現兩種結果,一是掙脫困境走進一個新境界,一種可能是瘋了,讀書最後讀瘋了是常有的現象。

王陽明對著竹子格物、格了三天三夜幾瀕瘋狂,後來創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論。

日本儒學大師伊騰仁齋被朱子理學所困,苦思而不得其解,因而病倒,大病痊癒之後悟出朱子之學原非孔孟之真面目,撥雲見月之後百病全消,終此一生成為日本反理學的儒學大師。

我在年青的時候就懷疑「中庸之道」,後來自修中國經史之學對「中庸」之道更加懷疑。但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敢認為中庸錯了,而只是對其中語意、文字、微言大義不能了解,後來看了宋明理學家的注疏,越看問題越多,越看越糊塗。當時自以為悟性不夠。認為自己資質愚魯。青壯年雖在商在商場上追逐名利,沒有專心治學,但中庸之道始終困擾著我。

後來因為業務關係經常出國、足跡幾遍全世界,尤其常到歐美,也交了不少西方朋友,赫然發現歐美等先進國家的百姓決對不講中庸之道,他們做人是非分明、有話直說,很少在背後道人是非,做事一絲不苟,做學問深入、細膩,派系林立、百家爭鳴、各持己見、絕不含混,但是互相尊重,西方人無論做人、做事、做學問毫無半點中庸的影子,但是近代西方文明超越中國已數百年之久,照中庸的理論恪守中庸之道「可與天地參」,中庸如此玄妙、偉大為什麼我們的政治學、法學、哲學、科學處處不如人?為什麼我們落後西方數百年之久?

或曰我誤解了中庸之道,中庸者非走中間路線也,非和稀泥也,非不講是非也。但是一個學說學者有一套言之不成體系的論述,百姓非但無法理解,而且其理論如「不誠無物」如「君子戒慎憤乎其所不睹,恐懼其所不聞。」都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事,這種學說肯定是有問題的。

以今天學術之精之深,分工之細,一個人研究一個問題窮一生之力都不見得有多大成就,「慎乎其所不賭,恐懼其所不聞」,不是句笑話嗎?一個物理學家很可能不知道,竹子跟稻子是同科植物,一個數學家很可能不知道,桃、李、杏同是薔薇科植物,但是對植物學家而言這都是普通常識,事實上現代人對很多專業知識都「不睹」、「不聞」。

無論學者對中庸如何解釋,但是老百姓理解的中庸就是不追根究底,不走極端,各打五十大板,甚至只講人情面子而不講理,就是明哲保身。中庸之道對中國民族性影響之大是一般老學究想像不到的,其影響的幾乎都是負面的也是老學究想像不到的。

民國八十三年陳水扁當選台北市市長,我被政治迫害,一生累積之資金、信用赴諸東流,一件清清楚地冤案卻無人鼓勵我對陳水扁提告,包括我的律師朋友。理由是民不跟官鬥、低調、中庸之道。面對頃家蕩產的災難,朋友的反應令我震驚。同樣事件假如發生在美國,那我發財了,我會得到我實際損失十倍以上的賠償,因為我的冤案在美國打官司我必勝,而且在美國打這類官司我有權利要求精神,信用損害賠償。但是在台灣律師卻勸我忍耐,

因為根據過去的判例,要求精神、信用損害賠償者,即使贏了,所得亦不夠支付律師費。

我不幸的遭遇,讓我沈思中國經學,尤其是中庸之道。中國經學不就是一種研究做人、做事的學問嗎?中國經學無論那一派不都是追求社會安定,官民和諧嗎?社會安定具體實現方法不就是政治學、法學嗎?根據中庸之道,幾千年來我們的政治學、法學有什麼進展呢?近代西方歷經了很多驚天動地的大變化,歷經多少挫敗與實驗,民主、法治、人權得以實現,而我們一直到清朝出現黃黎洲「原君」、「原法」等現代化觀念,但只是停頓在初始觀念的階段,而當時西方對憲法、議會政治、三權分立已經由理論階段進行實驗多年了。

或曰中庸是形上學是哲學是道德、倫理學不是科學,不是社會學,政治學,不應以科學、社會學的標準來衡量中庸,這話即使成立,請問宋明以來中國文明放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我們即使哲學有什麼值得別人尊敬的成就?

在飽受生意挫敗的痛苦以後苦思中庸之道,之後我赫然發現中庸乙書雖然用了許多玄虛的語言,但其內容卻駁雜、荒謬之極,正如清姚季恒所說的中庸之道只不過是「說大話裝大冒頭」也!

民國九十四年在經過多年猶豫之後,我終於決定結束所有的生意,專心讀書、寫作,因為與趣廣泛、閱讀、寫作的範圍亦廣,從中西法學比較,中國近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等,但是我花時間最多的是中庸。在苦思中庸之道三十多年後,終於動筆為文。

朋友的反應不出我所料,有人說:「無聊!幹嘛把精神時間花在老古董身上。」

「你瘋了!連程、朱、王陽明那麼偉大的學者信中庸之道……難道你的學問比他們的還大?」

「連亞里斯多德都主張中庸之道……。」

「中庸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否定了中庸,中國文化還有什麼值得我們的驕傲的?」

種種懷疑,責難,甚至嘲諷,接踵而來,最初我對自己的說法也沒把握,很想找朋友和平、理性地討論一番,但是沒有,連有興趣把你的想法聽完的人都不多,其中只有二位就是周玉山教授以及過去台視文化總經理梁光明先生,他們對中庸研究不是那麼有興趣,但都鼓勵

我繼續研究,繼續寫作。

在經過多年鑽研、比對,在遭受多次嘲笑,責難之後我確立了幾個研究原則。

一、比較:世界上的學問以及學問之進步,甚至文明的進步是靠比較而來的,沒有比較就沒有好壞,優、劣之分,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就不會有進步。所以我常會把儒家跟墨家比較,跟道家作比較,甚至把孔子、孟子與荀子作比較。把中國跟同時期的希臘文化作比較,拿孔子跟蘇格拉底作比較。

二、用西方的邏輯學、語意學來理解中國古籍,此點很多學者反對,但是經過我的實驗,我發現是可行的,而且必須如此,因為邏輯學、語意學與數學、統計學一樣,都是方法學。科學方法,正是中國文化中最欠缺的部份,而邏輯學,語意學本身是中性的,是不具備任何立場的,即使形上學也須要通過邏輯與語意學的考驗。比如老子的「天」、「道」與如何維持國家安定、社會和諧,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其理論可能不一次講完,而是分布在許多不同的章節之中,如孔子講仁,雖然片斷、零碎,但其說法有一以貫之的精神脈絡,可以成一個理論體系,但是禮記、中庸篇裡面都無法拼湊出一套完整的理論,如對中庸兩字的說法、玄虛而不具體,如對「道」的說法空泛而不著邊際;無論用邏輯學、語意學等考驗中庸的理論體系都過不了關。無論用邏輯學、語意學的方法比對中庸與語孟之間的思想脈絡也是過不了關的。科學方法用在中國哲學研究上是絕對可能的,也是必須的,否則中國上在哲學思想上不可能會有進一步的發展。

三、以果論因:哲學與科學最大不同,是哲學無法實驗,哲學之是非對錯至少在當時沒有一個檢驗的方法跟標準,中西、古今皆然,孔子周遊列國困頓一生而無所作為,蘇格拉底因學術不符當道的想法而被判服毒自盡,但是孔子與蘇格拉底之學術至今尚有影響力,許多學術因緣際會風靡一時,但不久即煙消雲散。「時間」可以考驗真理,「時間」同時也可以印證一個文明哲學部份的優劣高下。中國儒學到了宋明理學大盛而理學的重要源頭之一即中庸乙書,我們看中庸的某此論述如: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中庸第二十章)

唯天下之至誠;…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中庸第二十二章)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至誠如神(中庸二十四章)

中庸之道可以「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可以「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可以與天地參,中庸之道可以總管人、事、天道、萬物無所不包而且,無所不能。中庸之道如此神奇,而儒家及先秦諸子所有學說理學的目的不都是在經世致用嗎?以中國經世致用的標準來看,現代文明的發展看,經世致用的方法不就是政治學、法學理論及理論之實踐嗎?」請問明清以來西方文藝復興,在希臘學術的基礎之上,民主,法治,人權等哲學思想的飛躍,政治學、法學從理論走向實踐的過程。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中庸之道,尤其是被理學家神化了以後的中庸之道,不過是玄虛的大話,空話,神話而已。

治學必須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學問,治學必須要運用西方科學方法,無論檢討過去或開創未來。學術思想的優劣要用時間來考驗,而總結歷史經驗,如果沒有戰爭的毀滅「百年」算是個合理的實驗單位,某種學說經過好幾個百年之後還不能發光發熱,那麼這和學說肯定是有問題的。

理學發展迄今已經超過壹千年了,我們在科學上、哲學上,毫無足以影響世界的成就,而理學的核心中庸之道在華人世界依然有巨大影響力,不幸的是所有影響幾乎都是負面,此時此刻我們怎麼還不懷疑中庸之道,還不檢討中庸之道。

「偽中庸」乙書是儒學的毒藥,也是近代中國文化落後的根源,是中國民族性難以質變、提昇的最大障礙,這是我苦思中庸之道三十年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