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27号:紫砂风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8:30:28
        

紫砂风情

如何选择一把贴心好壶

茶壶有很多种,陶的、瓷的、金的、铁的、铜的、锡的……这里我们只把焦距对在「宜兴紫砂壶」上头。 一般说来,宜兴紫砂壶的选择标准可从下述的四个角度来逐一过滤。
 
实用第一
  茶壶的天职就是要能拿来泡茶,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换言之,选择茶壶时便不应违背「实用」的基本原则。一把实用的贴心好壶至少应具备下列几点﹕
容量大小需合己用。茶壶容量大小差距甚多,大者容水数升,小者仅纳一杯之量。同样的,有的人交游广泛,天天高朋满座,一周泡掉三斤茶,此时如果选用朱泥小壶来泡,那光是来回地倾茶注水便够他手忙脚乱,满头大汗了。反之,若三两好友促膝品茗,偏偏选用容水近升的大汉方壶,那岂不强迫人人非要牛饮一番不可,果真如此,那保证不出三个月,你的朋友会三个变两个,两个变孤支,到头来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份了!

口盖设计合理,茶叶进出方便。国人爱喝的鸟龙茶系,在冲泡前呈干燥紧缩状态,借着茶则置入壶中并不太难,但经热水冲泡数巡之后,叶片逐一伸展膨胀开来,会将整个壶身塞得饱饱紧紧的(尤其置茶量过多时),此时如果壶口太小或设计不当时,就得费一番工夫才能将茶渣掏出。若一时疏忽,未清除干净,甚易在壶身内壁形成茶垢,甚至发霉,这就有碍健康了。

重心要稳,端拿要顺手。有些茶壶端拿之际十分沉重,这如果不是壶把设计不当,不符合人体功学,便是壶壁过厚(用土太多)。新手买壶时,不妨先在壶内盛装四分之三的水,单手提起,临摹倒水姿势。此举,一则试其量感是否过重。二则可趁此感觉执壶间,手指与壶把的施力位置是否舒适。端拿是否顺手相当重要,否则不但累了自己,更容易发生失手破壶的惨剧,不可不慎。况且,勉力为之,不免手上青筋暴露,脸上龇牙咧嘴,让客人未尝其甘,先见其苦,果真有够失礼。

出水要顺畅,断水要果快。此点是大部分茶壶不易顾及的。好壶出水刚劲有力,弧线流畅,水束圆润不打麻花。断水时,即倾即止,简洁俐落,不流口水,并且倾壶之后,壶内不留残水。


工艺技巧


  紫砂壶艺向以其高度精巧的工艺性著称于世,几乎所有好的砂壶都是手工成型的,即使是为求其产量与规格化而采用的挡坯成型法,其手工修整的工序仍相当繁琐,所以工艺水平的高低自是评断砂壶好坏的重要条件。砂壶的工艺要求,基本上有下述几项﹕

嘴、钮、把,三点成一线。这点是诸多藏家所特意注重的,尤其是水平壶、西施壶等基本壶式更是如此,它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甚至包含名家壶在内,仍有许许多多的砂壶嘴歪把斜。另外,上把与下把不在同一垂直线上的亦相当常见。当然,这样的砂壶一样能泡能养,只是中国人讲究的是「大中至正」、「允执厥中」,所以除非是特意设计的砂壶,不然仍应慎重审视为宜。



口盖要严紧密合。圆壶要能旋转滑顺无碍,方壶要求面面接缝平直不变形,筋纹器更要达到面面俱到的「通转」地步。除了以上的目视、手试外,我们尚可在壶身盛水后,举壶作注水状,以食指压紧气孔,若能达到即压即停且滴水不漏,就表示壶盖与壶身的密合度甚高,与外界空气接触极少。部分技术特佳的陶手还能达到将壶嘴塞住时,手捏壶钮可将全壶擎起的境地。

壶身线面修饰平整、内壁收拾俐落,落款明确端正。通常,一件砂壶的做工良窳,我们可从外观上审视陶手是否有用心将壶身线条、转折、棱线修饰漂亮规整来作判断。还有,此壶的落款是否大小得宜、位置适中、深浅合度,亦是重要参考。此外,最易遭受忽略的是,壶身内壁流嘴的接囗、块面的接缝是否遗有施工泥屑,内壁、内底是否收拾匀当……这些小细节都足以看出作者的制作态度是否严谨、审慎。

胎土要求纯正,火度要求适当。有些砂壶乍看之下油光灿然,未养先亮﹔有的则是贼光浮动,色相诡异,这些征兆都显示着此壶的土胎不纯或是作者配土太差。至于砂壶的烧结火候是否恰当?则需要经验的累积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可用壶盖(请切勿用盖沿,那是全器最脆弱的地方)轻轻敲击壶身(务请注意,莫伤壶表),若呈铿锵含韵之声,代表火度适中﹔若呈混沌低郁之声、代表火度稍嫌不足﹔反之,若呈高尖干脆之声,则表过火,壶身已呈瓷化。


切忌冲动

  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但美感的标准则依各人的审美涵养而有所不同。你爱花货的精工细描,我爱光货的简单大方,谁也不用委曲谁、所以砂壶的造型孰优孰劣是不能一概而论的。真正重要的是、无论如何,买壶千万不要光为了作者的名气或别人的强力鼓吹而冲动下单,否则日后极易后悔。因为泡茶赏壶之际是人类最冷静、最客观的时候,这时手中的砂壶势必会遭受到自己最严苛的挑剔,这也就是为什么茶壶就像女人的恋衣情结一样──永远少一把。

  尽管每个人的审美涵养有所不同,但初入此道的朋友仍可依循下述两点略作参考﹕
几何造型的砂壶,该圆的就要圆,该方的就要方,线条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千万不要选择口盖歪曲变形、嘴歪把斜者,因为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全器力度。此外,全器各配件大小需与壶身相衬,大而无当固然不宜,小鼻小眼睛的更应避免。

自然造型的砂壶,该写实的就要写实,该写意的就要写意。由于花货的捏塑较多,所以应细心体察全器是否气势连贯,浑然一体而无生硬之感,亦应注意壶身与捏塑的接触点有无微细裂缝,以免日后断裂。


价格合理

  经过前述的一番挑肥捡瘦,最后的一个问题便是「壶价几何?」事实上,近十余年来,紫砂壶的涨势咄咄逼人,屡创新高,流风所及,似乎千元以下的壶泡出来的茶不堪入喉般。尤有甚者,壶价动辄十万、百万,果真应验了古书所载的「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时大彬、陈鸣远若地下有知,当恨生不逢时也!

  总而言之,当我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各式砂壶,以及店老板的如簧之舌时,切切要分清楚「选择一把别人公认的好壶」和「选择一把贴心好壶」之间的差异。因为惟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好壶,若硬是要随波逐流,附庸风雅,可就失却了茶艺怡情养性的那份闲适之美了。

如何用新壶


整修内部 
通常中档以下的紫砂壶多半会有一些不算瑕疵的小毛病,大多可以自行排除。例如气孔若被泥屑堵塞住,易影响出水的顺畅,可以钢针或尖钻小心将其剔除﹔又如壶身内壁或流孔接续处若残存泥屑,则易卡住较小的茶叶片,形成藏污纳垢的死角,此时可用小钢锉及砂纸,细加修整磨拭,以免造成日后使用的困扰。
 
去蜡醒壶 

  事前的暖身运动做好了之后,便可举行爱壶的下水典礼了。这道手续的目的有三﹕其一是因新壶在出厂、装运、展示过程中,常会附着一些泥砂、尘土、包装屑(尤其是花货)﹔另外,有些茶壶里面仍留存着白色的铝粉(此为隔离用的耐火物,入窑烧坯前先撒布于壶盖内沿,可避免壶盖与壶身烧结在一起分不开),以上这些异物均应于事前加以清除。其二,新壶出窑后,未识茶味,火气、土气仍重,若不先行去除,将有碍茶汤的品评。其三,上游业者常会在初出炉的砂壶表面打上—层蜡油,以增加光泽,美化卖相。这层油性异物不但堵塞了壶表的毛细孔,更形成一层保护膜,不受茶水,如未予去除,则养壶势必徒劳无功!

 
水煮刷拭
  茶壶的下水典礼有两种仪式,读者可依个人状况自行采用。
水煮法
取一干净无杂味的锅子,将壶盖与壶身分开置于锅底,徐注清水使高过壶身,以文火慢慢加热至沸腾。此步骤应注意壶身和水应同步升温加热,切勿像某些书上所载,将壶身骤然置入沸水中,来个「三温暖」﹔否则,虽说紫砂壶冷热急变化佳,但如此折腾爱壶,万一它老兄来个「开口笑」那就后悔莫及了。(一般会「笑」的,多是早已有暗伤)待水沸腾之后,取一把廉价的茶叶(通常采用较耐煮的重焙火茶叶)投入熬煮,数分钟后捞起茶渣,砂壶和茶汤则继续以小火慢炖。俟二、三十分钟后,以竹筷小心将茶壶起锅,净置退温(匆冲冷水)。最后再以清水冲洗壶身内外,除尽残留的茶渣,即可正式启用。
这种水煮法的主要功能除了去蜡醒壶外,亦可让壶身的气孔结构,藉热胀冷缩而释放出所含的土味及杂质,若施行得宜,将有助于日后泡茶养壶。
 
刷拭法
这是较为简便的方法,先以温水暖壶后,再改注沸水盛满壶内,并用热水浇淋壶身表面,使全壶保持高温状态。再持软毛牙刷沾上牙膏,将全壶内外彻底刷上几遍后,以热水冲去泡沫,即可去除土味及蜡质。
刷拭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在茶桌上即可操作,不必「动鼎动灶」,缺点是效果不如水煮法彻底。此外,某些品牌的牙膏(尤其是强调去污力特强的)含有较高成份的研磨剂,对胎身较细腻的砂壶(如朱泥、绿泥)恐易产生刮痕,不妨改用洗碗精替代。

 
洗心革面 
  前面所述的下水典礼,均以新壶为对象,若是手中的是二手壶、老壶、旧壶、出土壶,那处理上需较为谨慎,因为谁也不晓得此壶的前任主人是何方神圣。
  出土壶固然需大清特清﹔老壶、旧壶亦然,因为大陆某些地区喝茶是不用茶杯,直接以口含壶嘴牛饮的,还有些人家习惯用茶壶装酱油、煤油等物,甚至某些文物贩子喜用墨汁、鞋油、盐酸将紫砂壶刷染作旧。即便是得自友朋的二手壶亦应重新处理干净,从头泡养起,因为「好壶不事二茶」,常泡普洱的壶若突然改冲乌龙,茶汤必然不纯,有碍品评。
  紫砂旧壶的「洗心革面」通常不采水煮法,因为旧壶或许隐含有龟裂、修补的暗伤,较不宜用此「猛药」。通常的作法是,先取一干净的锅盆,将温热过的旧壶置入,徐注热水使其淹过壶身,再混入10㏄左右的漂白水,如此静置一小时后取出,再似前述的刷拭法,将此壶内外刷净,此时便可重现卢山真面目。需特别注意的是,漂白水对人体有害,且其渗透力甚强,需于事后充分洗净,方宜泡茶。


如何养好壶


宜兴紫砂壶由于胎质甚佳,且成型技法独到(尤其是「明针」工夫),所以只要泡养一段时日,便可自发暗然之光,备受世人喜爱。这种透过茶水泡养,使壶表产生温润之感的过程,即一般俗称的「养壶」。当然,泡茶并非一定得要「养壶」,在大陆许多地区的饮茶习惯中,其实是甚少有此等闲适雅趣的。而「养壶」亦不特定非宜兴紫砂壶不可,其它像大陆东南沿海的汕头壶、台湾手拉坯壶、石壶等,只要是器身表面不过于粗糙,基本上都可达到一定的效果,至于瓷壶、釉壶、铁壶、锡壶等「非主流派」当然就不宜此举了。

 
养壶养性 人器互动

  「养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器」,但真正的主角仍是「人」。「养壶即养性」,壶之为物,虽无情无感,但透过泡养摩娑的过程,茶壶以其器面的日渐温润来回报主人对它的恩泽,亦未尝不是一种人与器的情感互动!「养壶」之所以曰「养」,而不称「喂壶」、「盘壶」、「淋壶」,正是因其「怡情养性」的特质也!

  
我们若能体会这层道理,在面对「养壶」一事时,便不会出现像以下这些光怪陆离,令人啼笑皆非的「养壶偏方」,例如有人主张将茶壶放入油锅中油炸或以肥猪排炖煮数日,甚至将茶壶塞入肥鹅腹中蒸煮一番,较保守的则主张应常用脸、鼻摩拭壶身,好象「盘玉」—般,使其纳油。凡此种种匪夷所思的怪招,无非是想用速成的方式,让壶身显露出润亮的光泽,只是用这些方式所「熬」出来的壶,虽然表面油光浮动十分唬人,但泡出来的只怕不是茶汤,而是「排骨汤」或「油汤」,这种「加味茶」当然令人难以下咽。

  总之,泡茶之道旨在怡情养性,所以养壶的方式亦应符合此一精神,循序渐进,切忌揠苗助长,如此养成的壶不但温润可亲,也才符合卫生之道。
 
如法炮制 乐趣无穷

  目前坊间有许多种不同的养壶方法,亦有专业的「养壶船」、「养壶刷」配合使用,甚至还有业者推出「代客养壶」的业务,为忙碌的爱壶人或「后宫佳丽三千」的收藏家提供售后服务。

  以下,我们兹将较常见的养壶步骤,简述如下﹕

先用沸水将壶身内外淋烫一下,如此既可净壶去霉,亦可暖壶醒味。
若使用茶船,注意应将壶身略微垫高,使其圈足高过水面,以免壶身留下水线或不均匀的色泽。
将第一泡的温润泡茶汤盛置茶海中备用,待冲第二泡时再用此茶汤浇淋壶身外表,如此反复施行至全程结束。
由于紫砂壶身具较高的气孔率,遇热时,因热胀冷缩的关系,气孔相对扩大。此时可用棉质布巾趁机擦拭壶身,让茶油顺势渗入壶壁细孔中,日久便可累积出光泽。
每泡茶冲至无味后,应将茶渣去净,用热水将壶内壶外涮洗一次,置于干燥通风处,并将壶盖取下,以利风干。否则,因紫砂壶的口盖密合度较严谨,任令其密封阴干,亦不卫生。
  有些壶友趁壶身高热时,以沾有茶汤的棉布茶巾上下擦拭身,由于此时器表温度甚高,湿巾所含茶汤一拭随即挥发,留下可使壶身润泽的茶油,如此便可提高养壶的成效。亦有人先冲出一泡较浓的茶汤当「墨汁」,再以软性毛笔或养壶毛刷沾此茶汤,反复均匀涂布于壶身,藉以提高其接触茶汤的时间与频率。

 
内外兼修 不事二茶

   养壶不只是养外表,壶身内壁亦应一并调养,方能收内外兼修之功。养壶的「内功」最重要的就是﹕一把壶只泡一种茶。因为紫砂壶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所以一把久经使用的紫砂壶,即使不加茶叶,单用沸水亦能冲出淡淡茶汤来。因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否则今天乌龙,明天普洱,后天花茶,那么必然茶味混沌,了无个性可言。

  通常开始养壶的动作后,最好避免再用洗碗精之类的化学品去清洗,以免产生异味或刷去光泽。除非您打算全面洗净,重头养起,否则壶身若有脏污,不妨以干布拂净,或用软毛笔沾茶汤清洗之。
  此外,紫砂壶造型变化多端,有些如花货、筋纹器较容易产生茶渍死角、可用软毛牙刷勤加清理。另外、壶底较不易接触到茶汤、壶把常含有手上的油脂,易排斥茶汤﹔还有,会「流口水」的壶嘴下沿应刻意擦拭,诸如此类小细节,皆赖壶主用心照顾。

 
养壶守则 卫生第一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人为了在壶内形成「茶山」,使其看来更具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其中,任其阴干,但因台湾地区高温多湿,霉菌极易孳生其间,若就卫生观点考量,此法实不足取。更有些人泡茶后,故意将最后一泡茶汤存于壶内,直至下回使用前倒掉,认为此法可收内浸外养之效。殊不知,紫砂壶的气孔结构既擅于吸附茶汤,自然也易于吸收霉菌。以此养出的壶,只怕日后冲茶时,亦会带有异味,甚至有碍健康,实是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想要养好一把紫砂壶其实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各位紫砂新朋友们不妨参照上述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细心地如法炮制,即可养成一把人见人爱的好壶。养好的壶摆置架上,温润的光泽便像是自已的心血结晶,那份成就感可不是局外人所能体会的。

 

紫砂壶的优点



  中国是个茶的民族,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之深融百姓生活由此可见一斑。近数十年来,泡茶之风在台湾十分盛行,所用茶具的材质也琳琅满目,甚为可观,诸如陶壶、瓷壶、铁壶、锡壶、铝壶、石壶、玉壶等等,其中,当然又以「主流派」的宜兴紫砂茶壶最受到世人的欢迎。

 
紫砂茶壶神格化

  早年,由于两岸尚未开放交流,宜兴紫砂壶大多靠走私的管道进入台湾,由于得来不易,于是紫砂壶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商人「老王卖瓜」以及消费者的「甜柠檬」心理作遂下,紫砂壶的优点被夸大渲染,好象泡出来的茶就如琼浆玉液一般,人间难得几回尝。

  在江南一带,甚至还传说着如此一段离谱的故事﹕有位泥水匠在盖房子时,将一把紫砂壶遗忘在天花板里。数年后再度翻修房屋时才又发觉,而当年壶中所泡的茶水仍然香甜如故。当然像这种「惊异传奇」除非是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冰原或许还有可能,否则对于讲究卫生,重视口感的台湾人而言,上午喝剩的茶水,到了下午顶多是拿来养养壶,那有人还把它往肚里倒?
 
古今称颂的宜茶性

  宜兴紫砂壶的「宜茶性」是自古就受到肯定的。特别是到了明代中期以后,文人雅士用紫砂壶饮茶更蔚为风尚。明季李渔曾曰﹕「茗注(泡茶之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又曰﹕「壶必言宜兴陶,较茶(评茶)必用宜壶」。

  到了清初周高起所着的《阳羡茗壶系》更明白地指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瓮,而尚宜兴陶」,可见早在明代,世人便已公认宜兴紫砂陶壶是最理想的茶具了。
  今日的台湾可说是全世界品茗风气最炽盛的地区。在此地,人们泡茶使用的茶具仍以陶壶为大宗,瓷壶、石壶为次。常见的陶壶又包括了紫砂壶(紫砂、朱泥、段泥、绿泥……)、台湾现代壶、手拉坯壶(台湾土、进口土)、大陆手拉坯壶(如汕头壶)及灌浆壶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么多种材质中,或许有超过七成以上的饮茶人口会认同﹕紫砂壶的宜茶性应为众家之冠,而历来不少科学试验亦支持此一说法。然而茶事毕竟不是冰冷理性的科学实验,它还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与感情投射。所以时至今日,我们只能说紫砂壶的确具有优良的宜茶性,至于它是否为「第一名」,或许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独领风骚 其来有自
  真正令爱茶人士感到兴趣的是﹕紫砂壶到底具备什么样的魅力,能够自明迄今,不论朝代更迭或是社会变异,它都能在这个嗜茶的民族中,独领风骚?
  关于这个课题,我们不妨试着从实用层面与艺术层面来加以解释一番,一般说来,紫砂壶的实用功能大致具有下列几项优点:

「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又「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上述为古人总结的心得,易言之,以紫砂壶来泡茶,只要充分掌握茶性与水温,当可泡出「聚香含淑」、「香不涣散」的好茶,比起其它材质茶壶,其茶味愈发醇郁芳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紫玉金砂》杂志第六期的「浅谈日用紫砂陶的实用功能」,当有更科学化的解释。)
 
紫砂壶「注茶越宿,暑月不馊」,茶汁不易霉馊变质,且不易起腻苔,所以清洗容易,不费周章。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指的「暑月不馊」,即夏日隔夜亦不馊,这在台湾亦是事实,但若将「暑月」强解为「数月」则显然夸大不实,相信亦是早期「紫砂壶神格化」的谬论来源之—。
虽然就茶道而言,理应「旋沦旋啜」、「宜倾竭即涤去停渣」,即随泡随饮,事毕即清除茶渣,但现代人生活繁忙,将茶渣留于壶中数日亦是常事。对此,清人吴骞记载了他的洗壶妙方﹕「壶宿杂气,满贮沸汤,倾,即没冷水中,亦急出,冷水泻之,元气复矣。」读者不妨一试。
 
紫砂陶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属于半烧结的精细?器,具有持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由于这种特性,所以它能吸收茶汁,壶经久用,自然能于内壁累积出「茶锈(茶山)」,此时即使不置茶,叶,单以沸水冲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香来。(也由此可知「一壶不事二茶」的原因)。
 
紫砂茶具使用越久,不但壶身光泽越加光润,而且据《阳羡茗壶系》载﹕「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此即指常用干布摩拭,更显气韵温润,这也正是国人热衷的「养壶」。
 
紫砂器具有耐热性能,冷热急变性佳,寒天腊月即使注入沸水,也不易因温度遽变而胀裂。当然,这点对于地处亚热带的台湾而言,可算是无需忧心。(壶身有暗伤者,另当别论。)
 
紫砂砂质传热缓慢,执用时较不易烫手,且性耐烹烧,可放在温火上炖煮,所以用紫砂制成的砂锅十分受到人们的欢迎。此外,紫砂因传热慢,所以保温亦较持久,此点对于喜喝半发酵茶的台湾同好而言,更是一项难得的特点。
 
紫砂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延展性,配合以特殊且精准的制壶技艺,所以成品口盖严密,缝隙极少,减少了含霉菌的空气流向壶内的管首,相对延长了茶汤变质的时间,有益人体健康。

 
可赏可用 文采斑斓
  以上所提到的几点,都是其它陶瓷或金属茶具所无法面面俱到的。另小,在艺术层面上,紫砂茶具亦有相不少优点﹕
紫砂泥色多采,且多不上釉,透过历代艺人的巧手妙思,便能变幻出种种缤纷斑斓的色泽、纹饰来,加深了它的艺术性。 
紫砂泥的可塑性高,虽不利于灌浆成型,但其成型技法变化万千,不像手拉坯等轮转成型法,只限于同心圆范围,所以紫砂器在造型上的品种之多,堪称举世第一。 
紫砂茶具透过「茶」,与文人雅士结缘,并进而吸引到许多画家、诗人在壶身题诗、作画,寓情写意,此举使得紫砂器的艺术性与人文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着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兼备,自然也提高了紫砂壶的经济价值,使得陶手能更致力于创新。由于上述的心理、物理、艺术、文化、经济等因素作为基础,宜兴紫砂茶具数百年来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与重视,可说是其来有自。

 

紫砂欣赏


同心杯组:
1﹒缎泥同心杯
2﹒绿泥同心杯
3﹒棕点同心杯
4﹒绿陶同心杯
5﹒红陶同心杯
6﹒灰陶同心杯
7﹒描金同心杯
8﹒黑陶同心杯

易泡壶组:
顾名思义即知是一组很容易使用及操作的泡茶壶组。易泡壶上套有海草环,可隔热不烫手,壶嘴装有滤网,使茶汤干净,不含杂质。可当壶或茶海使用,是一种实用又典雅的泡茶器具。

易泡壶的壶嘴滤网特写 易泡壶隔热海草环特写,隔热又防滑

茶承组:
对于不想一直倒水的茶友来讲,茶承组是再好不过的器具了。依个人的泡茶习惯及需要,选择不同大小的茶承来使用,即可使泡茶品茗更悠游自在。
基本配件有茶承、茶盘及茶海,另有品茗壶、水盂、品茗杯可搭配。


小茶承组系列


中茶承组系列


大茶承组系列


鱼型茶承组系列


行云茶承系列


1. 结方2. 茶巾3. 杯垫4. 套袋5. 檀木茶则 6. 檀木茶夹7. 檀木茶扒8. 一两茶罐9. 小品杯l0.杯托11. 闻香杯12.
中茶海13. 行云茶承14. 满富品茗壶15. 壶承16. 中水盂17. 三式炉座18. 三式烧水壶



烧水壶组


茶罐


茶罐


品茗壶


品茗壶


薪火相传
1.鸂鶒木基座2.莲座壶架3.火铗4.烧水壶5.陶钵 6.灰粉


品茗杯 、 闻香杯系列


易泡杯 、 中品杯系列


茶海系列


茶海系列


大泡壶 、 专用内胆及盖子系列
1. 大泡壶2. 大泡壶3. 大泡壶 4. 大泡壶5. 内胆 6. 盖子

大泡壶组范例
1. 大泡壶 2. 中茶盘 3. 中品杯 一般一组是配五个中品杯,三个亦可

骏干壶
作品形体饱满而俊秀,壶的底部从圆形内收成四方形,并配以抽象而精致的马蹄,象征骏马疾奔如飞的动感,壶体的上部为圆形,犹如骏马强健的体魄,奔放有力;壶钮以圆型为基础,创作成三朵云彩,仿佛骏马飞驰入云,遨游乾坤,肩部饰以装饰性极强的八骏马图案,与整体相呼应,达到和清而协调的效果。纵观本作品秀中带刚、动感十足、圆中寓方,充分展现骏马驰骋乾坤的神态,故谓之“骏干壶”。

呈祥壶
该作品的整个形态,是取材于无锡的惠山泥塑“阿福娃娃”的题材所启发,福福泰泰;底部并采取三足的作法,以凸显其圆胖体态,也自然的展现了胖娃娃灵巧而活泼的性格。壶身肩部装饰一条小而半圆的浮凸线,既增加了制作难度,又强化了整体美感和作品的张力;壶流以圆而丰腴的现条表现,来增加和谐的形式美,使该作品犹如无锡的“阿福娃娃”般可爱而亲切,配上壶钮以如意雕塑,寓意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的祝福。

蝉璧壶
本作品的壶钮是以三只蝉连贯合而为一,粗略观之若只一蝉,每转一方再现一蝉,再尔...,则见第三蝉;于玉璧形之盖面上,采半浮雕手法雕塑出三只成圈的蟠龙,十分别致、精采而特殊,此手法为紫砂壶上较为少见的制作方式;壶把与壶流大开大合,壶底三足外张而斜,壶身下部更以大块面的凹圈来稳固视觉安定之效果,益凸显磅礡而憾人的雄伟气势。

香鼎壶
本作品以曲折变化...,充满神州古风的如意小雕塑为桥钮,配上鼎形壶身,简约而素雅,却不失重器之感,尤以盖缘凹及肩凹线的“点睛”,顿使作品充满力度之美感和艺术的生命力。

苑菱壶
本作品壶身采菱花瓣之阴阳筋纹,并予浑角化修饰,盖面宽广以彰显整壶气度及高超的制作与烧成技术,亲和而实用、精美无伦,确为名壶挑战极致的新典范。

欣朴壶
本作品采融合而抽象的如意为桥钮,配上十分朴素简洁、优美圆润的线条过渡为壶体,散发出阵阵迷人的内蕴气质。

天娇壶
国色天香、娇艳欲滴...!本作品以花朵为创作题材,壶钮用含苞待放的花蕾巧妙的装饰之,壶身刻划适当弯曲的阴线,使壶身若一朵盛放的花朵,配上如花梗般的流与把,拉开了视觉舒畅的效果,壶底像花瓣般的三足,以十分合理而流畅的角度与壶身阴线相结合,呈十分巧妙的呼应之势,使作品整体自然地散发出若欣赏花朵般的怡然之情!

虎泉壶
本作品以虎跑泉为创作的主题,壶身采用大胆上收而下张形体,彰显虎虎生风的生气与稳健的下盘,以如意盖钮的桥形搭配,及壶流根部雕塑成写意的猛虎吐水成柱,巧妙的呼应主题,壶把以外张而有力的曲线形貌来代表虎尾,使之与整体搭配更形云称、完美...而充满艺术张力。

坊玉壶
本作品采用古代玉器造型为基础变化而成的桥型,钮上并修整出一吉祥图腾,桥面外张而桥足略收,使整体气度有加分之效果,配上壶肩的浑凹宽线,更促作品生命力的无限扩张,壶把、壶流与壶身的衔接处,皆采明线吉祥图案做收,十分得体而协调云称,乃十分成功的艺术设计创作品。

福极壶
本作品的壶钮乃用半浮雕的方式,做出两只充满中国风味的蝙蝠(寓意~福成双),壶肩再琢刻出一圈共十只的蝙蝠古图案,壶嘴微翘似蝙蝠的嘴形,配上平整而充满张力的壶体线条,造就出如蝙蝠展翅的动感,为理、意、趣兼具之祝福佳品。

圣龙壶
本作品以蹲卧可爱的独角龙为壶钮,配上壶嘴基处半浮雕手法制作的龙颜,及壶把上抽象表达画龙点睛的一小凹点,搭配如龙角的飞扣,使整体的造型云称而自然,灵巧而不失端庄,不愧为壶艺创作“新古典风”的封号。

乐泉壶
作品表现出沉稳端庄、幽雅持重、雍容华贵之名器风范的神情,壶腹及壶嘴以压拈的高超技法制造出雄浑的“圆里藏方”风格,使整体散发出自信的优越感,和“平淡中见不凡”的极致设计功力,与成型工艺的掌握!

月香壶
以饱满而浑厚的壶身线条,来表现圆月给人们带来的安祥团圆之气息,壶肩装饰古篆文,并采三刀法精刻之,寓赏月、吟诗、品佳茗的意境,令人不禁向往...

掇球壶
本作品稳实凝重,过渡完美无瑕,造工严谨而无懈可击,老辣精练已极,不愧为顶尖名作!

美人肩壶
本壶的造型为历史传统名作之一,以古代美人的肩线及丰腴美妙的曲线,幻化出动人心弦的壶形;此壶制作上最难之处,在于用全手工打出柔顺怡人的线条,及盖面和壶身的过渡,与流畅无碍的长三弯流,故由古至今皆被陶家视为最难掌握的造型品种之一!

邵振来圆珠壶
此件“邵振来圆珠壶”是仿古作品,全壶乃依传世之“邵振来圆珠壶”的原件摹制而成,壶底落“邵振来制”铁线小篆方章,以尊前人创作。整体丰韵饱满、过渡流畅完美,颇具历史重器之风范,为爱好古壶风华之壶友的最佳收藏标的!

小西施壶
线条愈简练者愈难做精,此壶用全手工成型技法,拿捏出西施壶的特有神韵,线条俐落大方,过渡完美无瑕,小壶而大度,诚不可多得的小品壶之大杰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