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之刃有玉帝的号:元代青花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5:58:37
 元代青花     青花四爱图梅瓶  湖北省武汉市博物馆藏
  高37.6、口径6.2、底径13厘米
  此瓶肩部饰凤穿牡丹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描绘了古代名士悠然自得的风度与超凡脱俗的情操。所绘人物形神兼备,衣纹用笔潇洒自然,陪衬的景物结合主题,四组画面情景交融,是罕见的元青花精品。
 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

  湖南省博物馆藏
  1956年湖南省常德市近郊出土
  高30、口径8.4、足径8.8厘米
  画面中蒙恬端坐旗下,威风凛凛,身后武士举着火焰纹牙旗,前一武士抓一俘虏,另一武士似作汇报,描绘了蒙恬将军审讯战俘的场景,颇具巍然肃杀之气。作为背景的怪石、苍松、竹叶、花草将图案点缀得生动自然。图案题材来源与戏曲、版画、平话故事有关,反映了民间艺术的流行。

 青花婴戏鸟食罐

  首都博物馆藏
  1970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
  高4.2、口径3.9、底径6厘米
  罐口沿处堆塑折枝桃,又饰折枝梅,童子做抱罐状。纹饰简练。

 青花云龙纹梅瓶

  湖北省博物馆藏
  2006年湖北省钟祥市明郢靖王墓出土
  高25.4、口径5.6、底径11.2厘米
  此瓶肩部绘一周莲瓣纹,下绘缠枝牡丹纹,主题纹饰为四爪云龙纹。造型秀美,亭亭玉立,色彩浓艳,云龙纹描绘得形象鲜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水浒传》里的青花翁酒之“翁”,当是指此类梅瓶。

 青花龙纹玉壶春瓶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藏
  1985年4月山东省青州市青州粮食中转库铁路西侧元代墓葬出土
  高30、口径8.8、腹径16、底径9.3厘米
  此瓶口沿内绘卷草纹一周,颈部画蕉叶纹、回纹,肩上及近底处饰仰、覆莲瓣纹。腹椭圆,上下绘卷草纹一周,主题纹为云龙纹饰。整体画面层次清楚,全器纹饰上下分七层。

青花观音像

  浙江省杭州市历史博物馆藏
  1978年浙江省杭州市古荡湾(后)至元丙子(1336年)郑氏墓出土
  通高19、底宽15厘米
  通体施青白釉,釉下用青花褐彩描绘发、眼及服饰,观音胸前的青花如意纹清晰。观音的端庄慈爱、童男童女的天真活泼、鹿与鹤的温顺组成博爱的主题。

    青花松竹梅纹双耳瓶

  江西省博物馆藏
  1976年江西省波阳县出土
  高24.2、口径4.7、底径6.5厘米
  全器从颈至圈足饰纹饰八层,颈部三层:五瓣蕉叶纹、钱文和二折枝花卉;主题纹饰在腹部,有三层:钱文、松竹梅、卷草纹;颈部八瓣仰莲纹,内有吊脚云;圈足双层覆莲瓣纹,各纹饰间以玄纹相隔。整器画面虽层次多,但满而不乱,画工精美。

 青花松竹梅纹瓶

  江西省博物馆藏
  1976年江西省波阳县出土
  高17、口径5.7、底径5.8厘米
  腹部用青料勾绘劲松、翠竹、腊梅,组成一幅文人喜爱的“岁寒三友”图。腹底部露胎,釉色青白泛灰,腹部上下有两道明显的接胎痕。整个画面疏密有致,寓意含蓄。青花呈色灰蓝发黑,用笔苍劲洒脱。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馆藏
  高42.5、口径5.4厘米
  腹部周身绘满缠枝牡丹青花图案,辅以卷草纹及仰莲如意纹。纹饰带有宽有窄,其间以弦纹相隔,青花构图严谨,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浑然一体,显得繁而不乱。笔意深沉有力,青色艳丽之中又带古朴,风格生动豪放。江西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的突破创新,为其后来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奠定了基础。
 青花花卉纹出戟觚

  首都博物馆藏
  1962年北京市新街口元大都遗址出土
  高15.3、口径7.6、底径5.7厘米
  瓷觚的造型最早见于宋代,此器在仿商、周青铜觚的基础上,腹部四边出戟。造型挺拔却不显削瘦,撇如喇叭口状的底部及所装饰的肥阔莲瓣纹,更增添了觚的稳重感。纹饰层次多,刻画细腻。

青花花卉纹出戟觚

  首都博物馆藏
  1970年北京市西城区旧鼓楼大街豁口元代窖藏出土
  高15.3、口径7.7、底径6厘米
  觚口沿内绘卷草纹,器身外部施蕉叶、锦地钱纹、菊花、莲瓣等纹饰。青花色泽浓艳,胎白,釉汁莹润。

  青花梅花纹带座净瓶

  江西省萍乡市博物馆藏
  1985年江西省萍乡市福田乡元代窖藏出土
  通高19.7厘米
  净瓶是佛门供奉佛祖之物,盛满甘露,象征观音菩萨以大悲甘露遍洒人间,拯救众生。此瓶座为六棱形镂空花窗式,座身饰回纹及卷草纹,瓶主题纹饰为梅花纹,辅以回纹、弦纹、螺旋纹等。

 青花带座缠枝菊蒜头瓶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馆藏
  通高23.2、口径2厘米
  仿青铜器形制,器身有明显接痕,胎白,体厚重。器外蘸釉,器内施釉,白釉闪灰青,较乳浊。座身由六条外鼓的如意形脚与底相连,形成五个如意状镂空花窗。器边缘勾勒青花线和如意图案。青料灰青浓重,有下凹的黑斑。属民窑生产的冥器。

青花月梅纹蒜头瓶  广东省物博馆藏
  高15.8、口径2.2、底径4厘米
  从目前资料所载元青花蒜头瓶的器型来说,基本上是两种:无座蒜头瓶和带座蒜头瓶。腹间主题纹饰画梅花、月亮,线条粗犷草率,一气呵成,好似书法的大写意笔法,两枝梅花相互应对,两梅之间,画一半月,是元代常用的纹饰。
 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

  湖北省博物馆藏
  1972年湖北省黄梅县西池窑厂元延祐六年墓出土
  通高42.2、口径9.3、足径10.3厘米
  塔式盖瓶是一种魂瓶,专用于陪葬之物。该器造型优美稳重、灵秀典雅,分为瓶身和瓶盖两部分,盖呈七层,塔式状。肩部堆贴对称的象首、狮首。主体纹饰为缠枝牡丹纹,辅以莲瓣纹、云肩纹。

 青花狮钮盖炉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馆藏
  通高15.5
  此器盖似笠帽,坐狮抱球纽,颈部饰卷草纹,腹部绘缠枝菊纹,足绘双勾如意纹。青花发色浓重。造型端庄匀称。

青花菊纹鼎式带座炉

  江西省萍乡市博物馆藏
  1985年江西省萍乡市福田乡元代窖藏出土
  通高10.5、口径6.7、座底径6.6厘米
  香炉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熏衣用品,唐宋以来随着宗教的盛行,演变成了敬神礼佛的生活用品。元代的青花炉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连座炉和不带座的,炉体以鼎形为主,基本造型为双耳、圆腹、三足,此外还有筒式炉等。

       青花山形笔架

  浙江省杭州市历史博物馆藏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出土
  通高8.9、宽11.3厘米
  笔架由四座耸入云间的海礁组成,顶端有一轮明月。用青花描绘部分图案,构图层次复杂,富有创意,给人以宁静素雅之感。

   青花盘龙纹碗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藏
  1985年4月山东省青州市青州粮食中转库铁路西侧元代墓葬出土
  高3.9、口径7.5、底径2.9厘米
  此盏口沿内绘卷草纹图案,内底绘缠枝菊花纹,外侧腹部绘缠枝菊花纹。

 青花盘龙纹碗

  首都博物馆藏
  1970年北京市西城区旧鼓楼大街豁口元代窖藏出土
  高9、口径18、底径6.5厘米
  碗内壁口沿绘缠枝花卉纹,外壁主体纹饰为缠枝莲,花叶呈飞燕状,辅以变形莲瓣纹。碗心绘戏珠团龙纹,龙为三爪,身形粗壮。

 青花缠枝菊花牡丹纹托、盏

  首都博物馆藏
  1970年北京市西城区旧鼓楼大街豁口元代窖藏出土
  通高9,盏高5、口径10,托高5.1、外径12.5厘米
  盏内底饰缠枝花卉,盏外壁和托内绘以“花盛叶茂”的缠枝牡丹和菊花,寓意富贵吉祥。间以卷草纹、莲瓣纹、蕉叶纹,构图严谨,繁而不乱。胎薄体轻,小巧玲珑。

  青花缠枝花卉纹梨形壶

  辽宁省博物馆藏
  高10.8、腹径8、底径5.3厘米
  盖面及盖钮绘有缠枝花卉,颈部饰一周卷云纹,辅以弦纹装饰,壶身饰缠枝花卉纹饰。

 青花束莲纹梨形壶

  首都博物馆藏
  1973年北京市安定门外元代遗址出土
  高10.6、口径2.8、底径4.5厘米
  因壶形似梨,故名。主题纹饰仅绘一束莲花,构图疏朗,刻意表达了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青花折枝牡丹纹梨形执壶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土城子古城窖藏出土
  通高13.5、口径3、底径4.6厘米
  壶身饰缠枝牡丹纹,流饰火焰纹,盖饰小狗,生动逼真。青花色泽艳丽,浓淡相宜。该壶造型活泼轻灵,装饰别致典雅,体现了高超的制作技术。

青花菊纹鸟食罐

  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1980年江西省景德镇市落马桥元代窑址出土
  高5.3、口径4.1、腹径6厘米
  养鸟之风,古已有之,鸟食罐在诸多养鸟器具中更是讲究。自瓷器发明以来,人们吃饭的用具以瓷碗为主,其作为宠物食具,享受了一般人们的待遇,各种形状与纹饰的鸟食罐,随着中国瓷业的发展而发展。此罐内外满釉,口沿露胎,当为覆烧而成。外壁绘缠枝菊纹,写意与工笔兼备,弧线优美。

青花花卉纹小罐

  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6.5、口径6.5、底径6厘米
  肩部双弦纹间草纹一周,腹部以弦纹相隔,画折枝菊花两枝相对称。纹饰虽然简练,但画法富有变化,既有铁线勾勒,又有分水渲染等传统国画手法,用笔酣畅有力,干脆利索,保持了元瓷粗犷奔放的特点。

 青花五爪双龙赶珠纹盖罐

  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1988年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北麓风景路出土
  通高11.2、口径10.5、足径10.2厘米
  该器与陕西省耀州窑北宋青釉刻花围棋罐造型相同,可知其为围棋罐。外壁绘赶珠龙两条,盖绘金刚十字杵纹。龙为双角五爪,根据《元史》记载,此罐应为帝王专用器。

青花龙纹桶式盖罐

  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1988年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北麓风景路出土
  通高22.8、底径15.9厘米
  盖及外壁绘双角五爪龙,辅以青花折带云、山石小草及青花锦纹。

 青花龙纹砚盒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考古所藏
  1988年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北麓风景路出土
  通高11、底径30.4厘米
  盖绘双角五爪龙,外壁绘海水纹。此砚直径很大,较为珍贵。

           青花海水龙纹八棱带盖梅瓶

  河北省博物馆藏
  1964年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南路元代窖藏出土
  通高51.5、口径6.6、底径14.5厘米
  身绘青花海水及火焰纹,用留白手法饰飞舞在波涛汹涌的海水中游龙四条;肩及胫部饰如意形云纹,内绘青花花卉、凤鸟和怪兽,形象对比鲜明,白地蓝花与蓝地白花相映成趣,又极富艺术感染力。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一改唐宋以来瓷器花纹布局疏简的传统,工细的描绘加上繁复的层,形成了花团锦簇的艺术风格。其形体规整,充分显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成型技巧。

青花双狮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

  河北省博物馆藏
  1964年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南路元代窖藏出土
  高32.5、口径9.7、底径9.8厘米
  瓶身绘九层青花纹,颈部绘蕉叶纹、回纹和莲瓣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双狮戏球图,狮身系彩绸缨络,回首翘足,嬉戏争斗,空白处间以杂宝。下腹、胫、足部绘钱纹、莲瓣、回纹及卷草纹。造型优美,纹饰生动清晰,青花色泽浓艳。

 青花折枝花卉纹八棱执壶

  河北省博物馆藏
  1964年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南路元代窖藏出土
  通高23.6、口径4.9、底径7.8厘米
  盖为圆尖钮,鼓顶八棱形,饰覆式莲瓣纹,向柄一侧有一小圆形钮。颈中部内束,饰一周回纹,上半部饰蕉叶纹,下半部覆莲纹内绘火焰宝珠纹。腹的上部在两周卷云纹之间饰六组折枝花卉,下部为仰式莲瓣一周。圈足饰卷草纹。流细长,流颈间有S形花饰相连接,流身两侧饰卷云纹。柄宽而扁,安于腹颈之间,柄顶堆贴一卷云纹。造型秀美典雅,纹饰繁而不乱。

 青花凤首扁壶

  首都博物馆藏
  1970年北京市西城区旧鼓楼大街豁口元代窖藏出土
  高18.7、口径4、足径4.5×8.3厘米
  元代特色器型,源于金属器。壶流塑成凤鸟的头部,羽毛长而飘洒,壶柄蜷曲成凤尾。青花勾画的两翅垂于壶体两侧,下面绘缠枝花卉,好像凤凰飞翔于花卉之间。造型生动别致,画面颇具立体感,可谓独具匠心。出土时碎为48片,后经修补复原。

青青花凤首扁壶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芦草沟出土
  高18.5、口径4、足径4.3×8.2厘米
  此壶凤尾为锯齿纹,首都博物馆所藏凤尾为卷草纹,有研究者认为是“一鸾一凤”。

青花飞凤纹高足杯

  河北省博物馆藏
  1972年河北省定兴县窖藏出土
  高9.5厘米
  高足杯,酒器,下承以高足若把柄,故俗称“把杯”,元贵族使用的金银器也多以高足杯形式出现,为元代最流行的器具。因便于端拿,高丽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称其为“上马杯儿”。蒙古人酒风豪放,饮酒客醉则喜,认为与其“一心无异”,民族特点可见一斑。

青花云龙纹高足杯

  河北省博物馆藏
  河北省新安县出土
  高12、口径12.4厘米
  器内口沿绘青花卷草纹,内腹壁压印龙纹一周,底绘青花火焰纹,外腹壁绘青花龙纹。此杯青花和印花复合装饰,龙为三爪,毛发飘动,颇有气势。

青花龙纹高足杯

  江西省萍乡市博物馆藏
  1992年江西省萍乡市鹅湖公园窖藏出土
  高4.4厘米
  内、外腹壁绘折枝花草纹,作二方排列,内底心绘一只兔作回首状,兔周围绘有祥云瑞草。

 青花缠枝菊花纹高足杯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高9.4、口径12.4、底径3.2厘米
  内壁饰暗花八宝纹,外壁腹部饰两组缠枝菊,辅以弦纹。元人有爱菊的风尚,大都的菊花非常昂贵,有“一本黄花金十镪,富家菊谱签银榜”的记载。此杯所绘菊花纹,画面疏简,线条流畅,显得生机勃勃。

 青花飞凤纹高足杯

  江西省萍乡市博物馆藏
  1985年江西省萍乡市福田乡元代窖藏出土
  高8.7厘米
  此杯为竹节形高足,外壁绘飞凤纹一对,内底心书“福”字,这种吉语款瓷在民窑中较为常见。

青花寿字款高足杯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文物管理处藏
  2006年内蒙古包头市燕家梁遗址出土
  高9.4、口径11.9厘米
  此杯内壁近口沿处一周卷草纹,杯底草书一“寿”字。杯外壁绘两只相向翱翔的凤,凤间有云朵。一只凤右翅膀及尾部残缺,另一只头部、两翅膀及尾部残缺。凤尾卷曲似云纹。青花淡雅清丽。“福”、“寿”字款高足杯,说明人们在举杯畅饮的同时,祝愿“福寿双全”,表达出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

青花荷莲纹葵瓣口盘

  安徽省博物馆藏
  1977年安徽省安庆市出土
  高1.3、口径16.2、底径13.7厘米
  盘内底主纹饰用莲花和水草表现荷塘纹,青花色彩艳丽。此为元青花装饰的典型图案之一,标准图式中有两个基本要素,即莲花和水禽,源于元代流行的丝织品纹样——满池娇,可见元青花装饰吸收其他工艺美术品的特长,丰富了陶瓷装饰的内容与画法。

 青花莲池纹花口盘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考古所藏
  高4.5、口径27.5、底径18.5厘米
  盘内壁饰缠枝菊,外壁饰以莲瓣,盘心绘莲池纹,所绘图案栩栩如生,观者如临其境。

青花鹿纹盘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藏
  1985年4月山东省青州市青州粮食中转库铁路西侧元代墓葬出土
  高1.4、口径16.5、底径13厘米
  此盘釉质细腻,莹洁光亮,坚细色白,釉质白中泛青,青花鲜艳深浅不一,积釉处稍有黑斑。口沿作七瓣葵花形,边缘绘卷草纹一周,盘心为两棵交叉的垂柳,树下一只作回首观望状的鹿,盘心边缘绘兰草、石头及其他花木植物。

青花淡描云龙纹花口盘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考古所藏
  1980年江西省景德镇市落马桥元代窑址出土
  高4.8、口径27.6、底径20.4厘米
  盘心绘云龙纹,龙的三爪分张有力,内壁绘缠枝卷草,外壁饰以莲瓣。

 青花松竹梅纹花口盘

  首都博物馆藏
  1970年北京市后英房遗址出土
  高1.7、口径16.5、底径13.4厘米
  盘中心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青花色泽淡雅,颇具文人画意蕴。与常见的满纹饰大盘相比,自有一番情趣。

青花花卉纹盘

  安徽省博物馆藏
  1992年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至正十三年孙氏家族墓出土
  高0.9、口径16.2、底径13.6厘米
  盘心绘两组并蒂莲,口沿绘一圈卷草纹。运笔纤细,生动自然。整个画面布局规整,和谐秀美,似在宣纸上作画,颇有意趣。既体现了元瓷纹样的优美,也反映了元代人们的生活情趣。

青花缠枝花纹盘

  辽宁省博物馆藏
  高4.1、口径14.1、底径8.6厘米
  盘中心纹饰为十字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是佛教中的杵系礼器或法器。十字杵纹饰最早出现在元代青花碗内。

 青花双芦雁穿花纹花口盘、青花缠枝花卉纹盏

  安徽省太湖县文管所藏
  1998年安徽省太湖县白里镇阮氏一世祖墓出土
  盘高1.6、口径16.3厘米;盏高4.1、口径7.9厘米
  芦雁纹,元代称“雁衔芦”,此纹饰源于织绣图样。元杂剧《风雨像生货郎旦》里“架着雕鹘”的行军千户,便身穿胸、背绣着“雁衔芦”纹的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