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重伤效果装备:公关交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4:08:38

第六章   内在个性魅力 
                        
          第一节 个性气质与交际魅力 

  有些人一面之交就会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使我们从生理上和心理上感到愉悦。西方一位美学家说:"为什么一个活着的人毕竟比一个美人的雕像还美,因为活着的人是有生命的,有活生生的个性和灵魂的。"

   个性气质是一种难得的生命美。当我们说一个人个性气质很好时,就意味着他言谈举止中散发出一种教养、文明,表现出的健全的人格。那种粗暴无礼、心胸狭隘、萎缩拘谨的人是没有机会证明自己的气质迷人的。 

   气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指人的生理、心理、个性、品格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它是一种模糊的东西,无形但又无所不在,看不见摸不着但你能感觉得到。它通过你的外在形象、言谈、举止表现出来。

   气质个性中有先天、后天的不同成因。 

   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快,有热情,善交际,属于外向型性格,但有些欠踏实,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广泛,过分则会有轻浮之嫌。 

   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意志力比较强,自信,比较富于独创和开拓精神。但这种人有时候情绪容易激动,心境变化剧烈,也许还会有刚愎自负的缺点。

   粘液质的人大多安静稳重,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不喜欢空谈,比较务实。注意力稳定而比较集中,但感情上较贫乏,回避新鲜事物,有因循守旧的倾向,相对来说进取精神较少。 

   抑郁质的人一般具有细心、谨慎的特点,内心体验深刻,多愁善感。如果说胆汁质、多血质属于外向型敏感个性,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抑郁质则非常注重他人的目光,过分则会有孤僻、敏感、狭隘的个性特征。这种类型的人通常能动性比较差,情感比较压抑,优柔寡断,不擅交际。

   任何气质个性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四种类型也是相互交叉在一起的。个性气质中先天因素可以通过后天修养而变化。

   总之,先天气质因素即使不令我们满意,通过后天的修养,也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节 塑造美的个性气质 

   美的气质个性作为一种教养与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人的思想、心态、爱好、情趣、声音、语言、微笑、姿态,包括面容、衣着,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培养好气质的必须功课。除此之外,还必须具有一些基本内在功。

   首先要强调的是文化知识修养。愚昧、粗俗、浅薄、轻狂、狭隘,都是与无知连在一起。知识使你聪慧,有头脑,通情达理,善于思索,处事自如、自信,审美情趣高雅,心胸宽容大度。知识是气质个性美的内涵和源泉。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其次要强调艺术涵养。艺术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关于美的知识,帮助我们培养美感。艺术会提升你的品位、美感,增加气质中美的因素。

   第三应强调品性修养。如果一个人内心龌龊卑下、自私、虚荣、嫉妒心强,在气质个性上就有了很大的缺陷,很难让他人产生好感。内心的东西并不是隐而不露的,他会展现在你的言谈举止、神情中、眼神里。

   心灵的修养很重要。拥有一颗正直、善良、真诚、充满爱意的心灵,这是一切气质个性美的发源地。 

   气质个性美因素非常多,优雅为美,智慧为美,潇洒、纯真、温柔、矜持、脱俗、华贵、宽容、谦恭、热情、真诚、自然、独特……等等,这些都是美的因素,也都是个性气质美的类型。

  总之,仪容仪表固然不可忽视,但明智的人不会单纯把精力放在外表上,因为他懂得内在的"装扮"更重要,而且能发挥更多的吸引力。  """"同时优美,才可能有真正的魅力,才可能在公关社交人际关系中获得成功。 

                              第三节 心理素质    
影响我们的内在个性魅力的重要因素是心态或心理素质。有利于"人际交往成功"的心态,是自信、宽容、诚信、自尊爱人等,其中自信是最重要的一种心理素质。相反,自卑、狭隘、不自爱也不爱人,这种心态素质会影响埋没人的魅力和能力。

    自卑是一种轻视自己,觉得自己不如人的痛苦体验。人不自信的时候,觉得所有的事物都会形成为一种威胁。 

   自卑的心态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表现为孤僻。这种人往往躲避退缩,封闭自己。另一种则以极端自尊心的形式来表现。这种人比较敏感,防卫心理比较强。第三种类型是自暴自弃。 

   还有一些人是在交际场合不自信。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根源仍旧是某一个心理角落的不自信。 

   如果我们能克服这种不自信的心理,我们的交际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克服摆脱不自信的方法: 

   一是学会悦纳自己。对自己要全面了解,不但悦纳自己的长处,对短处也要正确对待。如果属于无法改变的短项,如身高、相貌,则应该现实地坦然接受。并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如果短处属于性格、修养方面的缺陷,就应努力改正克服。要学会自爱,要有健全的自尊心。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充分自我接纳的时候,自我意象才能完成和稳固,情感、思维、言谈举止、能力才会发挥正常。

   二是学会自我奖赏或积极暗示。自我奖赏是从自我的角度因自己在某项活动中达到自定的标准而给自己以报酬,即满意的评价,积极的肯定。这种自我奖赏会因为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而有利于建立我们的自信心。很多年来,哲学家一直讲,"你觉得你是什么样,你就是个什么样子。

        第四节 宽容 

一、对别人宽容 

   宽容也是吸引人的一种必备心态。宽容包括对他人宽容、对自己宽容,以及对事物宽容三个方面。"宽容是良好人际交往的维生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完完全全地被接受,希望能轻松地与人相处。换句话说,我们希望和能够接受我们的人在一起。专门挑别人错处而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理想的朋友。也许有人能力很强,很自信,在某些方面很优秀,但我们未必会选择他做朋友。 

   对别人宽容: 

   1、不要要求对方完全符合自己喜好、观点、准则。即使对方有某些你不喜欢的观念、行为,哪怕你不能理解,也应该容纳。不要设定标准,要求别人合乎自己的准则,给对方一个自我的权力。 

   2、学会容纳别人的缺点。有的人性格太急,说话太冲动,应当学会宽容这种性格的人。比如有的人由于无知而冒犯了你,或好心办了坏事,你应该宽容。又比如对朋友不能苛刻要求,要宽容。朋友有各种各样的层次,不能要求所有朋友每时每刻的行为都像你所要求的那样。成语"管鲍之交"讲的就是对朋友宽容的问题。要允许朋友们有失误有怠慢自己的时候,否则你就永远不会有很多朋友。

   3、要学会容纳别人的优秀。许多人容不得别人的成就和对自己的超越,甚至产生嫉妒心。嫉妒心理是一种在社会交往中,因为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信誉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由羞愧、愤怒、怨恨等情绪组成的复杂情感。嫉妒心态排斥、影响人际关系。需要理性克制,后天教养。应当自觉提高修养,开阔眼界。嫉妒心重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气量狭小。如果能多学知识,开阔眼界,使自己高尚些,把嫉妒升华成动力,努力做出成就,把心思放在积极进取上,会减少嫉妒心理。同时,自信之人往往是少有嫉妒, 自卑感强的人容易生嫉妒心。如果你有意把自己的注意中心调解一下,看到自己优于对方的方面,便会使原先失衡的心理获得新的平衡,这种平衡无疑会帮助我们建立应有的自信。

二、对自己宽容 

   对自己的宽容表现为"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不跟自己过不去。对自己宽容才能够达到自信,才能有快乐饱满的精力。对自己不宽容,则忧虑、焦躁、沮丧、痛苦、自卑,这样的人单从交际关系看是不受人欢迎的,人际交往往往会有障碍。

   宽容首先要求对自己满意,正视自己的现实条件并学会超越自己。对自己的缺陷也要愉悦地接纳,对现实中不如意的条件(工作、生活)应乐观,对失败、挫折应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最好的心态有一个度,即:在承认现实与超越现实关系之间,有一种相当大的弹性。人应当一方面对现实满意,另一方面又不断超越它,这个问题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可统一的。而一个人如果把超越完善自我当作第一目的,那么现实条件的改善与否,改善的程度如何就不会是一个令他痛苦烦恼的问题了。这样,对现实的满足感和不断地追求超越就能统一起来。

    中国儒家主张追求"在我者",而对"在外者"则保持一种淡泊心态。一个好的心态是一笔巨大财富。如何学会对自己满意?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多想想我们自己拥有什么,少想想我们缺什么。大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世上最大的悲剧是:"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这也许比历史上所有的战争和疾病引起的苦难都多。

  所以对自己宽容,对自己的现实条件、处境能泰然处之,随遇而安,学会对自己满意,不自责、不自暴自弃。自己的现实条件处境不满,心存自卑烦恼,这些都表明了对自己不满意,对自己过于挑剔。

三、对事宽容 

   勿吹毛求疵,这样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常有人因毫无价值的小事引起不快,心情恶劣,精神暗淡,烦躁不安。吹毛求疵者眼光狭隘、近视,只计较小事,没有远大计划。只贪图分厘利益,不计算万千的收入。有这样的个性心态,必将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局限于一个极小的范围,逐渐变得自私冷漠,与众人无法很好相处,最终会失去一切感情,失去一切友谊。

   我们可以做一个自我测定,对照和感觉一下自己的对事宽容的程度。 

   你借给朋友一本书。还回来时已经破旧,但他并未说一声对不起。 

   A、 你什么也没说,但一星期不想跟他说话。 

   B、 你说,"下不为例,再借我的书,务必要注意保护"。 

   C、 你:"这是我那本书吗?我简直认不出来了"。 

  选  的朋友在生活中对事无疑有点不够大度,有点计较的倾向了。生活有时候不需要太清晰,需要有些模糊概念。同理,生活中不必太精细准确。一个健康心态,也会遇到有不愉快或者惋惜的事,但应该拿得起放得下,向大处看,向前看,从琐事纠缠中超脱出来。如果对生活中每件事情都寻根问底,既无好处又无必要,还会破坏生活中的诗意。要学会发挥"模糊概念"的魔法,有些鸡毛蒜皮小事,即使弄得清清楚楚,又有什么意义呢?有时候只有对具体小事模糊一些,才能真正品味到生活的乐趣,也才能集中精力处理大事。

   许多琐事于我们其实并不重要,不要把生命浪费在毫无价值的事情上,许多事情我们知道就行了,常常不必把它挂在心上。 

   如果你是一个上述对人、对己、对事物都有宽容心态的人,一方面自己生活轻松愉快,同时一定是受人欢迎的、人缘好的、有吸引力的人。

   总之,自信、宽容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其他如坦诚、热情、开朗、与人为善……等等,也都是重要的。实际上一个具有自信、宽容心态的人,很容易做到其他个性心态,自卑、狭隘永远不可能同时做到热情、开朗、与人为善。人的品性是相辅相成的。

四、常备宽恕之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讲究宽容。主张"能近取譬"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 

   在古人看来,"修身""为己""",同时就是在社会人伦关系中如何做人的道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就是具体处理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的方式和原则,儒家文化把它作为处理人际关系最具有活性机能的操作方式。只要处理好""""的关系,社会的一切关系都会和谐有序。

   ""就其内容理解,包含着"宽恕""容人"的意思。从这种"恕道"出发,强调的是在社会人伦实践中自己不乐意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首先是毫无害人之意。要求在处理社会人伦关系中,必须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以己之欲求去测度他人的欲求,即由内及外,由己及人的具体操作方式。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别人也一定不愿去做;自己喜好的事,别人也一定会喜好;自己欲求的事,别人也一定希望得到。

   "恕道"的运用,不仅是"由己及人"的过程,同时也是"由人及己"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基础是"人同此心"。正如费尔巴哈所评价的那样:"你不希望别人把你不愿意的事施之于你,即不要对你做坏事和恶事,那么你也不要把这些施之于他们。当你不幸时,你希望别人做你所希望的事情,即希望他们帮助你,当你无法自助的时候,希望别人对你做善事,那么,当他们需要你时,当他们不幸时,你也同样对他们做。"

   总之,"忠恕之道"就是无论对人对事,""重在尽心,即对任何事情都要竭诚去做,尽力而为,从""的角度尽到应有的责任。""则重在关心,即无论对人对事,都要细心体察。对""而言,""重在发挥自己主观的努力,而""则重在迁就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对社会人际关系而言,""重在设身处地,有诚恳为人之心,""则由己推人,无丝毫害人之意。""重在成人之美,""则在不成己之恶。这样,"忠恕之道"就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两个角度、两个层面的操作,成为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实践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第五节 诚信 

  诚、信两个字在本意上是相同的,许慎在《说文》中说:"诚,信也""信,诚也"。诚的本意是真实无妄,""的本意为"人言""人言为信",其含义也是诚实不欺。可见诚信二字在意义上是相通的。 

   第一、诚信是立身处事之本。有诚信才有尊重。孔子特别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没有诚信,一个人在社会上是无法立足。诚信是一个人品质修养的必备要素。 "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如果不讲信用,就不是君子而是小人。 

  第二、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有诚信才有朋友。言而无信的人最终会遭到抛弃。"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首先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人可以说是"无信不立"

   第三、诚信还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国"无信不立",统治者"无信不立",领导者"无信不立", 

   第四、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德治文化相联系,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品质要求,是一种政治要求。另外一个与西方诚信观念不同的地方,中国的诚信建立在人格自律基础之上,守信还是不守信更多地依赖于良心,虽然与所处环境也有关系,但相对于西方来说有很大不同。西方人诚信更多建立在人们的契约关系和观念之上。可以说诚信的观点就起源于现实中的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关系中,大家都必须信守承诺,如果我违背了保证对方利益的承诺,对方也就会取消我的利益实现的保证权利。于是在利益交换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到真正的保障,就必须同时使对方的利益也得到实现。可见,西方的诚信观念是和西方的契约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诚信是建立在利益互惠的基础上的。另外,西方的诚信观念与基督教文化观念联系在一起。西方基督教文化就是这样使人们信守承诺,上帝具有一种终极裁判的权威力量。如果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守信的道德品质要求人们要有"慎独"的自律精神,而西方传统文化当中,守信的品质更多地受制于他律的来自于上帝的外在制裁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诚信。孙中山在讲信义时说过:"中国古时对于邻国和对于朋友都是讲信义的。""中国人交易,没有什么契约,只要彼此口头说一句话,就有很大的信用。"  

   守信用还是一种可以再生和重复利用的资源。由于诚信往往与利益息息相关,因而恪守信用也就等于既尊重他人利益又维护自己利益。 

   诚信是可以传播的。              

                            第七章 见面礼节 

                              第一节 称呼礼节 

   与陌生人初次相识,或熟人见面,都少不了礼节,常言道:礼多人不怪。意思就是说,可不代之以礼的场合按礼行事:在礼可以郑重也可以随便的场合,按礼郑重行事。在人际交往的举手投足中,那些常表现出比较高的礼仪教养的人,将获得尊重,增加魅力,赢得友谊。 

   称呼是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打招呼所使用的名称。称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仅与礼仪习俗、人伦道德相联系,而且还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性。称呼是一定人际名分的标志,是社会角色的符号,家族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姐妹,社会关系中的同事、上下级、朋友等等,都是一种角色符号。 

   合适的称呼是交往中的一种礼节。称呼对方要合乎礼节。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所以合乎礼节的称呼,一方面表达出对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教养和礼貌。

    国内最普遍的称呼是"同志",不论何种职业、年龄、地位的人,均可称之为"同志"。 

   在正式场合、书面文稿、会议、一些严肃工作场合等等,用"同志"非常适当,但在同事之间、相识但又不很熟悉的人之间、非正式场合,就未必全能适应了。 

  所以,在社会交往中,必须有一个普遍的适宜的称呼。在国际上通行的是先生、小姐、女士,但先生、小姐的称呼目前在我国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 

   说话交往必需有称呼,使用白话是不礼貌的。 

                              第二节 介绍礼节 

第一、注意介绍顺序 

   介绍的原则是,把一方介绍给更为尊贵的一方。即,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把男子介绍给女子,把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把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女子。

  如果在正式工作场合,则要注意,主要依据职位的高低来介绍,这时,"长者优先""女士优先"的原则要服从于职务高者优先的原则;如果是做集体介绍,再注意把贵宾由职位高到低依次介绍。在一般没有明显高低长幼客人的社交场合,也可淡化高低次序,而是按位置顺序一一介绍。

第二、要有作介绍的意识 

   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人,无论在社交场合,还是行路中遇到朋友,都应该随时意识到自己有义务为双方还不认识的朋友作介绍。                        第三、语言要到位 

   应完整地介绍被介绍者的身份和姓名。 

   在介绍时,一般情况下或起身和对方握手,或欠身点头致意,但如果是年长者和女士,通常可以随意些,不一定非要起身。但有时候,不起立意味着你身份要高于对方。

第四、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推销、展示自身形象和价值的一种必要的社交手段和方法。在社交场合,如果希望认识某一个人,可以主动上前自我介绍,不要总是等待别人来结识自己,被动等待不利于更好地打开自己的知名度,不利于形成自己的人际网络。

    自我介绍是可以有所选择,但要注意如果有几个人在一起,就不能明显地只结识某一位特殊人物,而对其他人视而不见。 

   初次见面,自我介绍要热情大方,自信坦然,而不要过分地热忱、夸张,比如用力摇动握手和热情拍打对方手臂,对方会在诧异中感到你缺少一点基本的待人接物的常识。

                              第三节 握手礼节 

   从握手的起源上看,伸出友谊之手,表示你没有携带武器。握手的礼节最初起源于远古时期。那时与陌生人相见时,为了表示自己没有敌意,往往先亮出自己的手掌,以证实自己的手中没有棍棒石块之类的武器。后来演变为请对方触摸一下手掌心,以表示友好、没有敌意。久而久之,这种动作逐步变化成了当今获得大家认可并普遍使用的握手礼节。

   今天,握手仍然象征着友谊和尊敬。有时候,还表示一种祝贺、感谢和相互鼓励。 

   在社交中,它是一种十分合适的问候方式。人们通常会通过你握手的方式来对你进行评价。 

   在日常的交际中,握手也是有讲究的。 

   1、握手的原则:把握手与否的选择权交给更为尊贵的一方。 

   2、握手的顺序: 如果遇到许多人在一起,握手的顺序应该是先贵宾或年长者,后同事、晚辈,先女后男。在多数场合,通常由职位高的人或年长者先伸出手。握手应该一一相握,不要几个人竞相交叉相握。通常在自报姓名同时就应伸出你的手。

   3、握手的力度:有些人握手软而轻,给人的感觉是缺乏一定的热情、诚挚,还有自信。当然,也不能握得太用力,力量过大,容易让人感觉到有一定鲁莽、不得体。 

   4、握手的时间:通常在二至三秒钟为宜。过短显得漫不经心,缺乏诚意,过长则又不太适宜于一般公务交往。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握手时间可以稍长一些。 

   5、握手方式:握手是交往双方共同表达的一种礼节。 双方既是施礼者,又是受礼者,所以,握手时的情感信息传递实时双向的,基本上在同一时空中完成。行握手礼要用右手。如果你用来握手的那只手正拿着东西,可以先放下东西换一只手来拿。一般不能左手握手。

   握手的时候有的人掌心向下,这具有居高临下的心态,是一种给予式的握手方式。而另一种人在伸出手时,容易掌心向上,这样的人大多懦弱缺乏个性,往往出于一种唯唯诺诺谦恭至极的心态。最普遍、最稳妥的握姿,是双方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表达彼此之间的尊重和默契。 

   有时候人们会采取"拥抱式握手",即,将其左手盖在对方的手背上。这在特别亲密的老朋友见面的情况下是可以的,但作为一般商务公务交往礼节,会显得过于亲热和随意。所以在一般社交活动中,我们并不赞成采用这种握手方式。

   握手时应当尽量避免湿手和手心有汗、或者手掌上有污迹,来不及擦干净的情况下,不得已可向对方解释不能握手的原因并致抱歉。

                            第四节 名片的使用 

   互赠名片是社交礼仪的重要部分。在商务交往中,更是一个不可少的环节。交换名片注意的要点: 

   第一、把名片放在衣袋里和很容易找到的地方。 

   第二、掌握交换名片的时机。通常在作完自我介绍时递上名片,也可以在对方向你递送名片时,马上递上自己的名片。在有第三者为你们作介绍时,也可以及时递送上名片。在分别的时候,递上自己的名片,表示希望对方能够继续保持联系。 

   第三、掌握递送名片的方法:一般用右手递、收名片。在西方,通常用一只手递送名片就可以了。而东方许多国家和地区用双手递送名片表示更多的敬意。还要注意名片的文字方向应该正向对方。 

   第四、收到名片时,应道谢或者点头致意,并一定要认真地看一看,注意将名片收好,放在合适的地方,不要随意乱塞。也不要拿在手中玩弄,或者随意放在桌面上。如果放在了桌面上,会面结束时一定要收起来。

  第五、 名片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本人,名片如人。名片上的内容以简洁为宜。必要的身份、姓名、联系方式写清楚就可以了。如果有多重身份,通常选择最高的二至三项就可以了。另外,应使你的的名片排版庄重大方,清晰别致,避免视觉上的花里胡哨、含糊不清。因为这些隐性的或者显性的信息因素也会发散出你的形象的连带印象。

   第六、 递送名片时不能三心二意。如果一边转过脸去和他人打招呼交谈,一边随意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你,你会感觉到对方缺乏必要的社交礼貌涵养。递送名片应该表现出对对方应有的敬意。

   第七、 收到名片必定要妥善保存。一方面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名片很可能成为你日后的一种人际资源。 

   第八、 碰到没有带名片或者名片使用完了的时候,如果一定要互留联系方式,请注意无论是留对方的还是给对方留自己的,尽可能地选择通讯簿、笔记本这样的比较规范的记录工具。

                          第五节 记住别人的名字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别人的名字是无关紧要的,因此经常会忘记别人的名字,或者不会刻意记住别人的名字。许多人觉得,为了记住别人的名字而煞费精神是浪费精力,划不来,但其实这是一种赢得人心的投资。对于赢得朋友、打开人际关系网络资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常常对他人的名字漠不关心, 但对自己的名字却非常敏感。如果有人把你的名字写在脏污的地方,或者有人践踏了写着你的名字的纸,也会身心不快甚至有人可能会勃然大怒。如果我们以恭敬的口气称呼他人,不仅使对方感到被尊重,而且也表现出你对他人的关心。

  凡是功成名就的人,都知道记住别人的名字,将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帮助。有时候赢得人心非常简单,就在于记住名字并亲切地称呼出来。

   所有的政治家都知道一个道理:"你能记住选民的名字,就意味着你能成为国务活动家;忘记选民的名字,就意味着你将成为被遗忘的人。"所以,无论是从事实业工作的人,还是政治活动家,都必须有记住别人名字的能力。许多人记不住别人的名字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下功夫认真去记。 

   迅速而正确的喊出别人的名字,表示你对他人的关系是多么的深切。当我们叫错或叫不出对方名字时,对方心情可想而知。

                           第六节 求职面试礼节 

一、求职面试礼节 

   面试对我们非常重要。一位有经验的主考官说:"面试的成败是在面试前决定的"。 

   面试是在一个非常有限的时空中展示自己最优秀的方面。所以要求我们充分把握面试中的每一个细节因素为自己创造机会。

   第一、面试前问题的准备:事先应该对目标单位及其工作内容做尽可能地了解。例如有关用人单位的要求;客观到位地评估自己的求职资格及工作能力;尽可能地准备好面谈时主考官可能要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包括你的经历、成就、爱好,你对工作和学习的感受等。

  你可以对每个设想的问题做出简要的书面回答然后记住它们,这样就会有备无患,在被问到相应的问题时应对就会自如,思路就会清晰。

   在面试中经常会问道:1、以前你都干过些什么工作?为什么放弃了?2、你为什么要选择进入这个工作领域?3、你认为在一个理想的工作单位里,个人事业的成败是由什么决定的?4、你喜欢与别人一起工作还是自己独立工作?5、你喜欢什么样的领导?6、你愿意到大单位还是小单位工作?7、你对当前我们这个行业的状况有什么看法?8、你认为你所选择的工作领域有什么?9、你做过哪些能表现你的独创性和意志力的工作?

   除此之外,还应该准备好面试时你自己要问的问题。因为在面试中,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两个问题,反而能够显示出你的成熟度和积极思考的态度。

二、求职信的准备 

   求职信是帮你打开用人单位大门的钥匙。 

   1、 格式正确,布局美观:求职信的格式是否规范,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气质风格。所以要注意书写的格式。书写时最好用钢笔而不是圆珠笔、铅笔,要选择优质的信纸。

   2、 内容具体,主题突出:要写招聘单位所关注的内容,用事实说话。要避免夸夸其谈,高谈阔论。 

  3、字迹清楚,书写正确:在求职信中不能出现错别字,不能错用标点符号,这样很容易给人漫不经心、素质不高的印象。错字连篇、字迹模糊的求职信,很有可能打消对方看下去的念头,那你的应聘会就此夭折。 

  4、 内容简捷,表达准确:招聘单位要过目许多人员的求职信,要通过筛选认定哪些应聘者可以参加面试,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而在让招聘单位比较反感的求职信中,长篇大论者是其中之一。

   5、态度谦恭,用词恰当:年轻人多数都有远大的理想,这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但是,在求职信中如果用词不当,把握不好分寸,口气太大,会流露出一种志在必得的情绪。

  6、亲笔书写:一些人认为用电脑来完成求职信的书写,既工整、又能同时印出很多份。但是,要知道求职信不是给自己看的,是给用人单位看的。这就需要考虑对方的感觉。亲笔书写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专门为他所写,他就会觉得你很尊重他。从而增加成功的希望。

   7、尽量用全称:在求职信上不要用简称,比如,将就读学校写成"师大"。如地址、学校、专业及学科等内容要详细写清楚,不要给对方留下偷懒图省事的印象。 

   8、关注职位,回避薪酬:在求职信中,要用较多的文字表达对工作的热爱,表达择业意向的坚定,表达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对于工作待遇、福利待遇、工资问题等,可以在面试时进行商议。

   9、开头与结尾注意礼貌:求职信可以反映出求职者的个人修养,反映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是语言问题。要注意称呼对方要有礼貌,要送上友好的问候,提出问题要用商量的口气,在结尾处不要忘记向对方致谢。

   10、求职信的形式设计:不要忽略与求职信有关的其它形式细节。比如:信封的选择,收信人的邮编、地址和名称书写的工整漂亮、流畅有力,则能在众多求职信中脱颖而出。

  11、英文求职信:在写求职信时,不论你所应聘的职务是否有外语水平的要求,都不要忘记附上一份英文求职信,因为外语水平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方面。

三、面试前的准备 

   面试的前一天要到招聘现场做一下考察,搞清前往的线路,估计出路上所需要的时间,以免面试当天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在准备好个人简历的同时,还要准备自荐书;各种证书(毕业文凭、奖励证书、英语水平证书、培训证书、技能证书、身份证等);科研成果证明、专利证书;出版过的著作、学术论文等;各种聘书;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的推荐信。

   准备好与面试场合相宜的服饰。 

   带好擦鞋器、纸巾,女生要带化妆盒、备用丝袜。 

   带上笔和记事本。 

   带齐准备好的各种资料和证书。 

   准备足够的费用。 

   准备比较正规的包袋。 

    以上所带物品要整齐有序地放在包袋中,避免在招聘人员面前,在包袋中翻来翻去,给人做事没有章法的印象。

  形象准备很重要。要展示出自己最精神、最爽心悦目的形象。服装要符合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素质的要求。

四、面试心态准备 

  应尽量展示自己的优势。在面试者面前拘谨畏缩,注定要失败。所以在面试前尽可能的事先计划一个随和的、自信的方式。比如说,要面带微笑,说一声您好的时候,眼神注视着对方,握手的时候让对方感觉到坚定而温和。

   放松心情,将应聘失败看成人生财富。 

   有些人在择业前就惶惶不可终日。这是造成面试中紧张和被动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理解了人生,就会同意拿破仑说的:"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屡败屡战"。就会不怕择业的失败。

   失败是人生必须付出的代价。 

   失败转换成为成功的条件是:不要轻易认输,这是许多成功者的重要性格。要把希望寄托在创业上, 

懦夫懒汉才把希望寄托在梦幻中。要对失败实事求是地总结原因。失败后应该主要寻找自己的主观原因, 

因为要改变客观条件,主要还要靠人去做。成功者不会总是埋怨客观,但是客观原因也不能不分析。如果 

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也不要一味蛮干。如果在一个领域里没有找到工作,不妨换一种思路,在另一个领域里 

尝试一下。 

五、应聘后的礼节 

  要适时感谢。应聘结束 2-3 天后,最好通过电话或信件向招聘人员表示感谢。这样做不但能加深考官对你的礼貌印象,还能在最后时刻增加一份由于你的积极性而产生的属于你的竞争力。但注意打电话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对方工作。 

  信的内容也要简洁。可以对考官表示感谢,并重申你对该公司的兴趣和印象,结尾处还可以表示你的应聘信心,表示希望对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般面试结果要在若干天后才能有结论,你可以稍作等待。太性急反而不好。可以在面试时考官承诺的时间左右,写封信或打个电话询问一下是否已做出了决定。这样做还可以表明你做事的积极主动性,而这正是任何一个用人单位对他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所有的要求。 

  要注意调整心情。应聘结束后,不论你对自己应聘中的感觉多么满意,或多么不满意,在没有接到面试结果之前,应聘就不能算是已经完成。应该重新调整心情,及时进行新的竞争选择。以增加更多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