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怎么视频直播:野人栖息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6:13:53
   野人栖息地 洛神洛书的收藏 收录于2011-02-18 

 
神农架的板壁岩被认为曾是野人栖息地。

  神农架究竟有没有“野人”?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一个久未解开的谜团。野人之谜,掩藏在茫茫林海的神农架,也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30多年前第一次发现野人踪迹

  上世纪70年代,随着神农架的开发,这里流传的野人之谜广泛而又频繁地出现。

  1976年5月14日,神农架林区5位干部的一次目击事件,直接促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神农架历史上最大一次国家级正式科考。

  那天凌晨1时许,神农架林区5位干部从十堰市返回神农架途中,司机在汽车的灯光下猛然发现一个动物躬身迎面走来。后来,那个动物敏捷地闪到路旁,惊慌地向路边山坡爬去。目击者回忆,当时见到的动物有以下特征:毛色鲜红、细软,腿长,前肢短,眼像人,眉骨突出,嘴略突出,但不像猩猩,没有尾巴,身高约四尺。

  1976年6月15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张振标等率专家组抵达神农架。9月23日,历史上第一支“野人”考察队在紧靠神农架林区的房县成立,共27人历时60天对神农架进行了第一次科考。

  这一年的考察结论是:“经过近两个月的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已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鄂西北神农架林区和房县一带,确实生存着一种大型的、能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它可能比世界上已知的四种现代类人猿要进步。但要彻底弄清,还必须加强力量,继续进行相当规模的、长期的、更加深入的考察。”

  当地村民曾与野人搏斗

  考察队找到了遭遇这种动物的目击者,他就是房县桥上大队农民殷洪发,他被称为“与‘野人’搏斗第一人”。

  1974年5月1日11时许,殷洪发在家后面的山上采蘑菇时,碰到一个身高2米多浑身长满红茸毛的“野人”,并向他扑来。他本能地一手抓住“野人”的头发,一手挥起手中的镰刀与之搏斗,遭砍的“野人”忍痛狂奔离去。殷洪发因受惊过度,卧床一周且不能言语,身上留下5道伤痕和一撮“野人”头发。

  1977年1月,中国科学院和湖北省决定组织大型科学考察队赴神农架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考察队成员来自北京、上海、湖北等地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共16个单位110人。这次考察历时将近一年,但未获得“野人”存在的客观证据。

  1980年5月至1981年年底,中科院又进行了第三次考察,但仍未有突破。此后,国家没有再组织专业的考察活动,但民间自发的考察活动仍在继续。

  “神农探野人”成精品旅游线路

  现在,旅游业已经成为神农架经济命脉,而“神农探野人”也成为一条精品旅游线路。

  记者发现,不相信野人存在的当地人不在少数,但他们的心态是矛盾的,因为他们希望“野人”能带来更多的外地游客,这样生意也会越来越红火。

  神农架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建制的行政区,它经历了由木头经济到旅游经济的艰难转型。

  上世纪70年代初,神农架开始第一次大开发,森林植被覆盖率由76.4%降为63.7%,一些专家惊呼:“照此砍下去,5年之后神农架将从地球上消失!”当地人杜颜还记得,以前每天都有数百辆车把木头运出去。

  而张金星第一次到神农架的时候,这里基本上没有旅游业。

  种种关于野人的传说,实际上也大大提升了神农架的知名度。

  从1997年开始,当地发展旅游业。到1999年,当地把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提上议事日程。

  神农架1999年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禁伐天然林。随后,神农架又跻身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市、区)之列。2001年,天然林改造完成后,旅游业成为神农架的主导产业。

  现在,神农架机场已经正式奠基开建,而铁路也在规划中。

  但张金星担心,一旦过度开发,会给神农架带来严重危害。“我虽然坚决反对,但也无奈。”让张金星担心的还有,当地大规模开采磷矿,也会给神农架的生态带来致命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