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取消裁决之镰:谁让“高官”陷入了“高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0:34:38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三位副厅长在极短的时间内先后落马,一正四副的国土资源厅领导班子,除已经退休的厅长外,只剩下一名没有“出事”的副厅长。随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贵溪市、瑞金市等地,又有13名县处级以上的国土部门官员落马。仅凭这份名单,任何人不难推断江西全省范围内的“土地乱相”。

  而且,这样一份令人惊心的名单,也再次印证了网上一度风行的“官场十大高危岗位”名单。在这份由网友投票“选举”出的“官场十大高危岗位”中,国土局长以62%的得票率,超过曾经声名显赫的交通局长而名列首位

  客观地说,一次有6000多名网友参与的网络调查,很难保证调查的权威性;由于掌握的资料、数据有限,网友的判断依据,也并非严谨的客观统计,却更多的是主观推断甚至想象。但恰是这种颇为主观的推断和想象,却被客观的事实不断肯定、印证,证明网友对腐败规律早已有了足够清醒的认识和足够准确的判断。比较遗憾的是,纪检、监察部门,似乎还没有达到网友对腐败规律的认识水平。否则,便可以在国土、交通等“高危”领域,对各种可能的腐败现象预加防范,既可以减少国家和纳税人的损失,也可以有效地保护身处“高危”环境的官员。

  实际上,公众对官员“高危”岗位的判断标准也非常简单,即越是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且公权对资源分配依然起着重要作用的岗位,便越是“高危”的岗位,反之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岗位。以此标准推断,由于近年来狂飙突进的房地产热潮,必然在房地产领域集中了巨量的社会资源,而其中最重要的土地资源,又垄断性地集中控制在政府土地主管部门手中,国土部门官员被推上“高危”的位置,几乎是顺理成章。与此相似的是,由上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的高速公路热中,“一条高速公路倒掉一个交通厅长”的传说,也有着必然的逻辑。

  反腐反到今天,任何关于如何防止腐败的建议,都只能是老生常谈。但鉴于国土、交通等“高危”岗位的腐败现象实在是过于集中,以至已经形成明显的干部“沦陷区”,因此还是应该在一般的反腐措施之外,格外加强对这些领域的针对性预防措施。

  观察先后处于“高危”岗位榜首的交通和国土主管部门,其共同的特征是资源和权力均过于集中。在统一意志、集中管理的惯性思维下,越是面对普遍弥散的腐败现象,管理者和公众越是把杜绝腐败扩散的希望,寄托于权力的集中和上收,以为监督一个部门乃至一个人,会比监督多个部门来得更为有效。因此,公路建设中由政府主管部门集中发包,土地资源分配中由政府主管部门独家“招拍挂”,都曾经被认为是防止腐败的不二法门。但事实却无情地昭示,在监督机制并不健全的情况下,越是高度集中的权力,越是面临腐败高发的风险。此次落马的江西国土部门官员中,很多人的腐败行为并非发生在国土主管官员任上,而是发生在此前担任地方党政一把手期间。当国土资源的支配权高度集中,但其背后不是一套严格的监督制度,却是不受约束的权力时,便什么怪现象都可能发生。

  最近,河南南阳欲拆除尚未入住的新建经适房,为即将召开的农运会让路,引发舆论强烈质疑。而当地官员竟把这种随意更改土地规划而造成的损失,称为“发展的代价”,并坚称这样的代价“值得”。这一事件虽然与腐败无涉,但这种任由权力随意支配土地资源的做法,却同样揭示出权力不受约束的运行逻辑。在这样的逻辑支配下,只要官员的“心眼”稍有不正,腐败现象每分钟都可能出现。

  网友已经诊断出了官员的“高危”岗位,并得到了事实的反复印证,纪检、监察部门要做的,是为这些领域特别设置监督、制约机制,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看好公民和国家的财产,也救救那些正在悬崖边上跳舞的官员。


 

            ----原载于《北京青年报》2010年6月1日A2版(评论员:张天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