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原画师:城市发展"满城挖"?搞建设如何做到让百姓满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21:57:11
 

  刚从市长新到任武汉市委书记的阮成发日前在武汉两会上表示知道在网上有人叫他"满城挖",但建设不会停止,"会顶着骂名继续下去",否则对不起这座城市。此番表态引发网友对中国"十二五"城市建设问题的思考:城市发展必须"满城挖"?是科学的规划么?会不会大跃进?项目决策中民意分量几何?地方官发展热情如何与群众需求对接?除了挖城,还应该建设什么?[欢迎讨论]

工地遍地开花,市民称书记"满城挖"蕴含哪些民意诉求?

5000多个工地遍地开花,交通堵塞,扬尘笼罩,市民抱怨"满城挖" 书记表示要顶着骂名继续挖

    武汉全市5000多个建设工地遍地开花,交通堵塞,扬尘笼罩,市民拥堵在马路上时抱怨、责难之声时在所难免。2月14日,刚从市长一职新到任武汉市委书记的阮成发在和人大代表们座谈时说,“我知道,在网络上有人叫我"满城挖"——"十一五"在城区挖,"十二五"还要挖到远城区去”,在座的人大代表笑了起来。阮成发接着表态,"我会顶着骂名继续下去","大建设时期,也是出问题最大,是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很容易找到理由让一些建设工地不开工。我理解市民的感受。但是,事隔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后,当我们回头看,我们不这样做,我们会对不住这座城市,对不住市民。"

阮成发自嘲,市民会买账么? 他眼中五年后的武汉啥模样?为何"不大力建设解决不了问题"?

    客观地看,这位阮书记,其一,挺幽默,挺有娱乐精神,勇于拿百姓嘲讽其的"满城挖"拿出来自嘲;其二,挺通晓民意,知道老百姓在背后戳其脊梁骨骂其"满城挖",明白老百姓怎么看自己;其三,能善对民众的批评,对"满城挖"的骂名没有勃然大怒或跨省追捕,而是在自嘲中轻松化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身为执政者的他惟恐因为自己工作怠慢而"对不住"这座城市,对比武汉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发展现状,找到在市政建设方面的落伍之处,遂决定迎头赶上,大建设大发展,于是才有5000多个建设工地同城竞技。为了对得住城市未来,阮成发此番表态宁肯顶着骂名也要坚持搞建设,不知市民们能买账否?

有理想有热情,顶着骂继续挖就真能挖出个幸福城市? 有没有忽略"满城挖"背后的民意诉求?

    武汉大搞城市建设也许确有必要,因为它在这方面有不少欠账。然而,许多市民叫阮成发"满城挖"只是因为工地太多带来交通和扬尘问题么?书记自嘲市民就买账了么?我们不妨挖一下"满城挖"称呼背后的民意诉求:同时有5000多个工程大兴土木,在规划上是否合理,是否都经过科学论证,是否让市民参与决策了?施工时的交通和扬尘问题是否完全不可避免?一些建设会不会低层次,短寿命?管理者的思路会不会过分重视硬件建设,忽视了软件建设?下一任是否也会"满城挖"?……

还有多少城市在"满城挖"中求发展?群众满意不满意?

放眼全国,名副其实"满城挖"的书记或市长有许多 "把街道挖开来晒"成百姓眼中"一大怪"

    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建设中招致"骂名",这在其他城市或多或少都出现过,放眼全国,比阮成发更名副其实"满城挖"的书记或市长有很多:有的城市缺乏长远规划,过几年就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了;有的城市在项目规划上缺乏民主决策程序,相关项目常常不经过严密的专家论证便仓促上马,甚至还有领导搞拍脑袋工程;有的求速成,超负荷建设,有的地方一个领导一种做法,换一任领导就换一套规划,导致城市规划不断更改,城建项目不断推倒重来,给民众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温总理说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啥? 各地城市搞建设能否多听听市民的"骂声"?

    1月25日,温家宝总理邀请11位基层群众就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发表意见时说:"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为人民谋利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的实践来看,有效的公众参与能够促使城市建设获得稳健的、合理的速度区间。反之,一味追求速度容易煮成"夹生饭",那种认为公众参与导致效率低下的想法,是片面的。新的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了法律保障,但一直是范围小、参与程度浅且多属于被动参与。城市建设中如何让公众参与?这既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更需要在每个城市的建设实践中生动体现。

   
城市化不能“大跃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功不可没。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我们只用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详细]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但如果不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循序渐进,城市化就难以健康发展,不仅损害农民利益,也会带来严重的“城市病”。城市化之路究竟在哪里?就在尊重城市化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完善城市化,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这正是中国城市化前进的方向。[详细]
我看"挖城现象"
      孙巡:罗马不是一日建成,“幸福城市”一日“变”不出。利用快速城市化这个窗口期,加快城市建设,这体现城市决策者富有机遇意识、战略眼光。问题是,为什么非要把很长时间的变,压缩在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如此密集的变,如何保证规划、建设不留遗憾?别忘了,部分城市为快而快,变出不少遗憾。有些工程本该精细准备却仓促上马,有些工程本该同步推进却步调不一,以至道路反复开挖,以至弄出不少短命工程,付出无数纠错成本。如此密集的变,城市能否承受由此带来的剧烈阵痛?灰尘飞扬,满城拥堵,上班必须提前半小时……城市未来的通畅预期,能否完全化解眼前的生活不便?会不会影响其他民生项目投入?[详细]
      张良图:上海世博会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可是,我们需要的,难道是“满城挖”的城市?当然,城市发展固然需要挖、离不开挖,可挖也得有个限度,要挖得合理,挖得科学,挖得老百姓拍手叫好才对。而遭到非议的“满城挖”对于民生而言,何尝不是“折腾”呢?背离了民生福祉,城市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满城挖”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的城市发展焦虑。据媒体报道,中国有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好高鹜远、急功近利若此,又岂能不“满城挖”呢?[详细]